法律知识: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对象不能犯本身就是犯罪未遂中的一种类型。以行为的实行能否构成既遂为标准,可以将犯罪未遂划分为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而不能犯的未遂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工具不能犯。如将白糖误认为是砒霜,借以杀人,属于杀人未遂;2、对象不能犯,即犯罪对象不存在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或对犯罪对象的特性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致于不可能完成犯罪。也就例如,将男人误认为女人,实施强奸,属于强奸未遂;3、主体不能犯。如行为人不知道在国外的妻子已经死亡,出于重婚的故意又与她人进行结婚登记,属于重婚未遂。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时候一般只会在判决结果中陈述被告人所犯何罪,而不会陈述该种犯罪处于何种状态,也例如一个人强奸未遂,判决结果中会陈述为某某犯强奸罪,判处XXXXX而不会说某某犯强奸未遂罪,判处XXXXX,这是因为犯罪未遂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不是定罪情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所以,对象不能犯肯定不会是无罪,而是有罪,只是鉴于其犯罪未遂的性质,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行为的实行客观上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犯罪未遂可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如甲用枪向乙射击,意欲打死乙,但由于其枪法不准,未能击中乙,乙见状得以逃脱。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在不能犯未遂中,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即实际上不能完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认为可以完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就是成立犯罪未遂之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犯未遂还可继续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所谓工具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对所使用的犯罪工具存在错误认识而未能完成犯罪导致的未遂。如将白糖当作砒霜放入他人食物中意图毒死他人。所谓对象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对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存在认识错误而未能完成犯罪导致的未遂。如将野猪当作人射杀。一般认为,就实际造成犯罪结果的可能性上来讲,能犯未遂的可能性要比不能犯未遂大,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在量刑应有所区别。不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又称不能犯。现代各国刑法或刑法理论上,以行为的实行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而划分的犯罪未遂形态的一对类型之一,其对称为能犯未遂。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其犯罪行为根本不可能完成犯罪达到既遂,而使犯罪停止在未遂形态。如误用空枪、坏枪去射杀人,误把碱面当作砒霜去毒杀人,误认尸体为活人而开枪射杀,都属故意杀人罪中不能犯的未遂。西方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实在危险性,乃是区分能犯未遂(未遂犯)与不能犯未遂(不能犯)的关键。在如何理解行为危险性即如何确定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的区分以及不能犯未遂的内部分类上,主要有客观说与主观说两大派。客观说中又有绝对不能说与相对不能说、纯客观说、客观危险说、法律不能说与事实不能说、具体危险说等具体主张;主观说中又有纯主观说、客观的主观说(此说又称抽象危险说、主观危险说、行为者危险说)等具体主张。由于能犯末遂与小能犯未遂的区分以及不能犯未遂的内部分类问题上的观点众说纷繁,错综复杂,而且存在不少难题,因而中外刑法理论中也有否定犯罪未遂的这种分类及不能犯未遂的主张,认为这种分类尤其是不能犯未遂问题过于复杂和繁琐,不够科学,对量刑也没有意义,应予以摒弃。中国刑法理论中通行的观点采纳了犯罪未遂的这种分类,确立了不能犯未遂的概念,并认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的分类对量刑有一定意义,对不能犯未遂一般应较能犯未遂从轻处罚。在不能犯未遂内部,中国刑法理论主要将之又区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与对象不能犯未遂两种表现形式。至于外国刑法理论中在此之下,再区分为绝对不能犯与相对不能犯等层次,中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这样区分过于繁琐,而且也难有明确的标准而不易掌握,实际意义也不大,因而不再作这种划分。中国刑法理论认为,不能犯未遂与能犯未遂一样,都是同时具备了主观罪过和客观犯罪行为这两个犯罪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二者的齐备和内在统一,决定了不能犯未遂也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这种主客观要件的统一及其所决定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就是不能犯未遂案件构成犯罪及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科学根据。案例一空旷的田野上,有1个稻草人。行为人甲持左轮手枪至,误把稻草人当做仇人射击。问甲构成何罪?案例二空旷的田野上,有6个稻草人立在一起,B被追杀仇人A追杀至此。B临机一动把自己打扮成稻草人,立于稻草人旁,成为第7个稻草人。行为人A见状依次射击稻草人,但由于只有6发子弹,竟让B侥幸躲过。问A构成何罪?1、行为时的客观事实是甲想稻草人射击,客观上不存在故意杀人罪人这个构成要素(空旷的田野上),不可能侵犯到故意杀人罪的保护法益,所以无罪。2、A开枪依次射击那7个稻草人,站在行为时,那七个稻草人每个都可能是b,所以具有侵犯法益的急迫危险,至于B是第七个稻草人这是事后判断,应站在行为时进行判断。所以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2018山西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岗位能力解题有技巧 语句排序有方法
军队文职招聘中的哪类题目叫做语句排序题呢?语句排序就是题目给出4-6句话,让考生们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它排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段落。一般的问法为: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语句排序的小技巧。当考生们面对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将题目读一遍然后一个一个的按照自己的顺序去排,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出错,还非常的浪费时间,所以在考试中我们不建议这样去做。这个时候就有考生有问题了不这样做我们怎么做呢?专家认为,有一个能够快速解答语句排序类题目的小技巧观察选项,排除错误。在做语句排序题目的时候应从选项入手,去进行快速的排除。先看选项,选项中哪些句子被排在首句,我们可以根据首句一些特点去进行选项排除。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哪些句子能做首句,哪些句子不能做首句。不能做首句的句子:(1)指代词、人称代词开头的句子一般不能做首句(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能做首句(3)并列句的后半句不那个做首句(4)含有总结词的句子不做首句(5)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能做首句的句子:(1)总领全文的句子(观点句、总括句)(2)引出话题的句子规律已经告诉大家了,那我们就拿一道题目来小试牛刀,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好用。1
2018福建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冲刺要看的习近平经典语录
一、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出处: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二、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出处:爱尔兰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出处:(明末)顾炎武先生总结清谈误国四、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出处:《荀子大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六、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