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军队文职招考考试面试技巧指点之社会问题的切入角度

在中,综合分析是衡量考生是否具有政府性综合思维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考生往往没有话可说的题目。其实所谓的综合分析包括很多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有关社会问题该如何进行切入和作答。一、应对技巧1、明确观点2、分析原因3、阐述影响4、提出对策二、题目展示据调查,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群体的失业率达,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逐渐成为社会夹心层。对此,你怎么看?三、中公思路题目中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社会农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窘境问题,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是否返乡的状态下成为社会夹心层,面对这种问题考生应该思考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有问题,从而对这种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考官认为你对这种现状有思考,从而引发下面论述过程中的原因和影响,在充分的论述后要向考官说明如何去转变这种问题。四、参考答案农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和生活上的双重窘境,逐渐成为社会的夹心层,反映出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的现实,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是社会的一个痛点。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农村大学生起跑线较低,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呈逐渐萎缩势态,使得农村大学生更难进入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其二,农村大学毕业生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源。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自于普通农村家庭,在外漂泊扎根立足的压力,和他们资金、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的缺乏难以匹配。其三,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几乎成为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很多农村家庭倾尽所有供孩子读书,对他们期望过高,无论是从亲人的期盼还是制度角度,都让农村大学生更难返乡。其四,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没有转变,不愿回农村就业,认为只有留在城市才更有前途。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不但会打击农村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引起社会性群体焦虑,还会禁锢城乡人才流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对此,我认为必须多方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第一,高校扶持。高校要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一方面要紧跟专业前沿,不断更新学科的专业教材,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多元化的实践,全方位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真正适合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第二,政策扶持。对于在城市就业困难的农村毕业生,相关部门应建立联系沟通制度,及时帮助他们疏导压力,提供就业培训,让他们尽可能发挥专业特长;对于回农村择业的毕业生更要给予优惠政策,让真正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带动当地发展,从根本上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和就业公平。第三,转变观念。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大城市。使大学毕业生主动转变观念,不以返乡为耻,求职时将目光转向基层和一线工作岗位,积累经验,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才的正常流动,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