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一章 台湾文学概述-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1 17:49:59第一章 台湾文学概述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概念及台湾文学特色一、什么是台湾文学?台属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支脉。它在大方向上秉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 五四 创新精神发展而成,其间当然也受到日本及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其所表现的民族情感与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学是相一致的。台湾文学就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二、台湾文学特色1、民族性2、本土性3、融合性第二节 台湾文学的分期与成就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从 五四 至抗战胜利,称为日据时代的文学二、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至今称为光复以后的文学。一、台湾日据时代文学又可分为:(1)20年代摇篮时期(2)30年代成熟时期(3)抗战爆发后的低潮时期二、光复后的文学大致可分为:1、50年代的反共怀乡文学2、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3、70年代的乡土文学4、80年代以后的多元文学时期成就:1、强大的作家队伍2、一批好的作品3、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方法比较多样。第二章 白先勇创作专题介绍一、作者简介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回族。其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1948年到香港读小学,1952年入中学,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于1963年进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1994年退休。出版有短篇小说《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募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亭》,对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2010年末,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首次在大陆结集出版,浦一出版即一片叫好。白越来越多地被大陆观众所熟知。他是台湾当代高产的作家,从《寂寞的十七岁》到《台北人》、《纽约客》,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物。由于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其人其书一时成为媒体追捧的热点。二、主要作品:《游圆惊梦》、《永远的尹雪艳》三、作品赏析:《游园惊梦》是一部以达官贵妇恋旧怀惜情调为主题的作品。小说弥漫着 流水落花春去也 的沧桑之感,构思最为精巧,艺术感染力极强。 1、以 梦 作为整部小说的框架。一曲昆腔《游园惊梦》贯穿于主人公的过去与现在,它是主人公抚今追昔的触发物,又象征了主人公的心境。2、情节采用 回旋往复 的虚构方式。让《游园惊梦》这段昆曲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展现主人公前后三段不同人生道路。3、昆曲《游园惊梦》不仅是小说情节的道具,而且是整部小说的情调的底衬。即当作主人公情感的寄托,并对主人公感伤的情绪起渲染作用。4、意识流手法5、细腻的描绘手法人物形象:钱夫人:出身低贱,一曲《游园惊梦》使之一夜身价百倍。但钱将军一死,就落魄了。窦夫人:到台湾后,扶了正,雍容矜贵,风华蹁跹,踌躇满志,取代钱夫人昔日扮演的角色。赖夫人:夫荣妻贵,处处以德高望重自居,随意指点旁人,高人一等。《永远的尹雪艳》通过对红舞女尹雪艳风月生活的描绘,暴露了台湾上层社会豪华糜烂的生活,揭示了上流社会逐渐衰败的发展趋势,抒发了作者对 台北人 无可奈何花落去 没落命运的哀婉之情。1、尹雪艳是白先勇笔下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这位从上海百乐门舞厅闯荡出来的高级舞女,虽历尽沧桑,但 总也不老 。2、她是死神的象征,杀人的妖精。3、小说语言绚丽多彩四、白先勇小说特色及艺术:(一)特色1、浓厚的感伤情绪2、浓郁的思乡之情3、物性格复杂多样4、风格细腻、含蓄、深沉、幽雅(二)艺术技巧: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之间形成强烈的性格对比;风格细腻、含蓄、深沉、优雅(三)原因及表现:1、题材选择、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方面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影响。(1)善于描写没落贵族阶级的日常生活(2)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衣饰的精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3)对环境的精细描写(4)善于运用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2、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创造诗的意境3、吸取西方文学的表现技巧,运用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钟理和(1915-1960)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原籍广东梅州,世居台湾高雄市屏东。只读过小学,18岁起在父亲办的农场当助手。不久与农场女工钟台妹恋爱。因当地风俗不准同姓结婚,钟理和即于1934年离家出走,到沈阳学驾驶,两年后将钟台妹接到沈阳结婚。1941年,迁居北平,并开始学习创作。1945年在北平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夹竹桃》。1946年举家迁回台湾。当过教员,患肺病疗养3年,家庭经济日趋恶化,长子营养不良跌成残废,次子在贫病中夭折。但他仍然坚持创作1955年《笠山农场》获文艺评奖委员会二等奖。1960年修改中篇《雨》咯血逝世。六十年代 钟理和遗著出版委员会 出版了他的最主要创作《笠山农场》和《雨》。1976年,台湾张良泽教授经十多年收集整理,出版了《钟理和全集》八卷。1980年把其中的《原乡人》改编拍摄成传记影片第三章 回忆文学与思乡文学第一节 历史背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一、历史背景二、回忆文学的共同特点:作品具有浓郁的乡愁和爱国家爱民族爱故乡的感情。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浓厚,文字朴实感人。林海音《城南旧事》。 1、这类作品有的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和儿时生活的描述,抒写自己的怀乡思亲之情,风格一般朴实淳厚极其感人。2、有的与思乡文学与批判台湾社会现实相结合。这类作品除了有上述特点外,还往往在朴实淳厚中透露出锐利的批判 锋芒。聂华玲《台湾轶事》第二节 林海音一、作者介绍二、林海音的作品类型(1)用朴实的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旧中国北京各阶层的生活和北京的风俗习惯与风景名胜,作品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城南旧事》。(2)以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与西方文学的技巧相结合,描写旧中国妇女的婚姻悲剧故事。《婚姻的故事》。(3)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乡土题材。《要喝冰吗》。三、作品赏析:《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白裥裙》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 历史背景及社团一、 产生原因二、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与现代主义小说浪潮1、现代诗歌 : 现代 诗社、 创世纪 诗社2、现代主义小说:《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的作家为代表第二节 余光中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一、作者简介中国台湾诗人,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不久转香港,次年迁居台湾。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入军界任翻译官。1954年与诗友共创蓝星诗社。1956年退役,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范大学讲师,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诗的部分。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1985年返台定居。1948年起发表新诗。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30多年来,他的诗、散文、评论、翻译作品等著作达20多种,其中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天狼星》等10多部,散文集《左手的缪思》、《青青边愁》等7部。其诗题材广泛,构思奇巧,字句凝练,主题隐伏,受西方现代诗影响很深。在台湾和海内外都有影响二、创作历程1、迷途西方的浪子52年毕业留校,58年赴美研读英美现代诗,受西风影响。2、回归主张兼收并蓄,在表现上注重中国化,力求在民族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的联想》是余回归的第支凯旋曲。3、民族感情的艺术结晶《白玉苦瓜》标志着诗人艺术创作的成熟,是余全部诗作中的代表篇章。4、乡愁诗第五章 台湾乡土文学第一节 乡土文学论战一、乡土文学思潮重新兴起的原因1、1970年11月钓鱼岛事件2、1971年10月25日台湾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3、1972、2、2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72、9日日、台断交。4、70年代中日、中美建交以上是重大国际事件冲击,还有内部原因:1、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空前孤立,于是在经济上放宽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台湾殖民经济空前 繁荣 ,使农村破产,农民和城市下层老动者的生活陷于困境。2、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叛二、什么是乡土文学1、就是 乡村文学 ,它是以乡村社会和乡村人物为题材,并大量运用闽南方言的文学。2、著名乡土作家钟肇政认为乡土文学就是 风土 文学,它不仅包括乡村题材的文学,也包括城市题材的文学。3、乡土作家王拓认为乡土文学就是描写台湾农村和都市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4、乡土文学:当指用富于乡土韵味的语言描写乡镇的人物风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风味的作品。5、大陆:描写乡镇人情风习,富于地方色彩,包括地方语言特色的文学。大体上与描写都市生活而又用普通话写的文学相区别。三、乡土文学的特征1、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2、创作上,继承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比较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现实性较强。3、鲜明的倾向性,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对压迫者的憎恨。4、具有比较鲜明的台湾乡土色彩。(纯朴的民情风俗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生动朴实的人物性格)。第二节 陈映真小说评讲一、1959 1965早期作品受现代主义影响,显得忧郁、感伤、苍白且苦闷二、1978 1982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主要描写工业社会和跨国公司的各种矛盾《夜行货车》、《华盛顿大楼》。三、1983 1987现实主义,主要写政治题材小说《玲铛花》、《山路》。《夜行货车》以外资入侵下的台湾整个工商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跨国公司中几个中国职员的不同生活态度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台湾社会商业化、经济国际化所酿成的病态。国际资本的豢养和物质利益的腐蚀,是怎样使林荣平这样的人丧失了民族气节和为人的尊严。第三节黄春明小说评讲出生于台湾宜兰的黄春明,于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陈水扁政府曾许以高官,拉他进入政权核心,都被他回绝了。一、为下层百姓代言二、小说领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三、鲜明的民族风格:故事的生动性、强烈的喜剧性,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乡土色彩。这些特点几乎贯穿在他的前后期 作品中,从而形成黄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四、艺术上也有所创新,就是高度夸张的嘲讽、近乎漫画手法,构成痛快淋漓、犀利鲜明的风格特色。 关于人的尊严 是他小说深入开掘的一个主题,也是贯穿他的创作的鲜明线索。像《儿子的大玩偶》。第六章 台湾通俗小说第一节 言情小说一 、言情小说概述二、言情小说市场原因三、琼瑶的言情小说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生,湖南省衡阳人,台湾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琼瑶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育,热爱文学和写作。9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文《可怜的小青》。1949年随家庭迁居台湾,入台北师范大学附小六年级读书。后入台北第二女子中学。16岁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云影》,高中阶段在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1963年在平鑫涛主持的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窗外》,一举闻名文坛她以文学创作为业。从1964年开始,先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近50部小说,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因扮演其剧作中的人物角色而脱颖而出的影视明星,从而拥有了犬量的读者和观众群,深受青少年和市民的喜爱,产生了长久的社会影响。在华语文坛形成了一种历时30多年而不衰的 琼瑶现象 。她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题,以生活言情题材取胜,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精神,描写中国的人生、人情、传统伦理道德,又将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艺术美感融会贯通,和谐统一,打动了亿万读者、观众的心。作品的构思巧妙,文笔淡雅,以情动人,深受少男少女的喜爱,也颇受各阶层人们的欣赏。她的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一帘幽梦》、《在水一方》等和散文集《不曾失落的日子》、游记《剪不断的乡愁》、自传《我的故事》等等。她的作品先后在台湾、香港、大陆出版发行,印数巨大,影响深远。1990年,她的《六个梦》在大陆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婉君》(19集)、《哑妻》(17集)、《六朵花》(11集),开其作品在大陆重拍之先河。之后,她的许多作品被大陆影视业搬上银幕和荧屏。她是大陆民众最熟悉和喜爱的海外中国作家之一,对于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她的作品写人生、言情感、有观众、有影响。1999年由香港《亚洲周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作家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即从浩如烟海的百年文学作品中精选出100部佳作,她的作品名列其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华语文学界占有一席地位。四、琼瑶小说的优缺点:真实性题材偏狭,多有重复爱情理想化中西文化互相撞击与互补第七章 香港文学概说第一节 香港文学的历史1、文学前辈大师是这里的拓荒者2、1928年香港第一本杂志《伴侣》被誉为 香港文坛的第一燕3、新文艺社团 岛上社 提倡新文学4、侣伦《穷巷》、黄谷柳《虾球传》堪称为拓荒期香港文学的 双璧 。具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水平。5、香港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之地,东西文化并陈6、香港电影业是最大的华语片制作中心和世界四大摄制基地之一第二节 香港文学的分期、作家队伍及其特色一、香港文学分期香港文学以1949年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香港文学前30年和香港文学40年五个时期:1、拓荒期(20年代中 1949)2、自立期(50年代)3、现代主义传播期(60年代)4、通俗文化繁荣期(70年代)5、多元化文学时期(80年代 )二、香港作家的构成与地位人才流动,使香港作家成员的构成具有多重性,这也是当代香港文学多元化的重要成因。1、本土作家2、大陆南来作家3、来自台湾和海外的作家三、香港的文学社团及刊物香港作家联谊会,简称 作联 ,会长曾敏之,1988年1月成立。会员近200人。1991年主办首届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 发起和筹备成立 世界华文文学协进会 。香港作家协会,简称 作协 ,会长倪匡,1987年11月成立,会员100多人。1990年另组建香港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 文联 ,李默任会长。香港青年作家协会,简称 青年作协香港文学艺术协会,1980初、会长戴天香港文学研究会,1986、6会长刘以鬯香港儿童文学协会,1981初,会长何紫当代诗学会,1990、1会长黄德伟文学期刊:50 70年代提倡现代主义文艺的《文艺新潮》、坚持社会写实方向的《文艺世纪》、《海洋文艺》;雅俗共赏的《伴侣》、《当代文艺》;诗刊《罗盘》、《诗风》80年代,兼容并蓄,《香港文学》月刊,1985、1总编刘以鬯;《文学世界》季刊、《诗双月刊》、《世界中国诗刊》、《当代诗坛》。四、香港文学特点开放性通俗性第八章 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与刘以鬯一、香港的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原因1、受西方和台湾的现代主义影响2、60年代中叶以后香港的工商业经济飞快发展3、国内 文革 造成香港的 真空 状态世界华文文学联会这是一个由香港方面发起组织,有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的众多华文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等参与的文学社团,将致力于向世界推介华文文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会成立庆典及宴会2006、12、2在香港举行,根据仪式上宣读的联会领导机构名单,刘以鬯(香港)、曾敏之(香港)任会长,潘耀明(香港)任执行会长,副会长则由陶然(香港)、骆明(新加坡)、舒婷(中国内地)等担任,邓友梅(中国内地)等担任顾问,贝钧奇(香港)任名誉会长。 据介绍,组建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的构想始于十五年前,历经多年筹备方达致成立的目标。直至早前,来自各地的筹委会成员经过足够酝酿,通过了联会的章程、近阶段的活动,并进行了负责人的分工。据悉,联会的参与者十分广泛,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及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区的文艺组织、作家、学者。向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黄春明、内地名学者陈思和、饶芃子等,都有份参与和筹备联会的成立。二、刘以鬯的 实验小说(1)《酒徒》1963年出版,被誉为 中国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2)《天堂与地狱》、《链》、《对倒》、《吵架》等。3、讨论实验小说的优缺点刘以鬯原名刘同绎,字昌年,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七日生,祖籍浙江镇海。一九四一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在重庆、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任报纸、杂志编辑、主编。一九九四年,为香港临时市政局 作家留驻计划 第一任作家。一九八五年一月至二○○○年六月,任《香港文学》月刊总编辑。现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一九三六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酒徒》、《寺内》、《天堂与地狱》、《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短绠集》、《见虾集》、《刘以鬯实验小说》、《龙须糖与热蔗》、《端木蕻良论》等。《刘以鬯中篇小说选》为第四届香港在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获奖作品电影《酒徒》乃根据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的同名小说改编,时代背景为六十年代初的香港。一位艺术良心未泯的作家刘先生(张国柱 饰),在香港商品经济铺天盖地的浪潮中,卖文为生,麻醉自我,绝望地堕入撰写武侠小说和庸俗的「文学垃圾」来谋生的「梦魇」中。主人公经常喝酒麻醉自己,徘徊于醉与醒之间,但无法改变现实困境。第九章 武侠小说与金庸第一节武侠小说的意义第二节金庸小说一、作者简介二、主要作品:《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三、金庸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民族观念 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转向人民本位思想对历史的认识客观、合理、更有新意对人性的表现极为丰富金庸小说的人物郭靖、乔峰、令狐冲、韦小宝五、艺术成就1、新东西、新手法、新视角、新意境、新结构2、注重写情3、神秘色彩第十章 李碧华,天下言情第一人《霸王别姬》、《胭脂扣》作家李碧华,女,原名李白,广东人,出生、成长于香港,同时也担任记者(人物专访)、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桥》、《饺子》、《诱僧》等。专栏及小说在中港台新马等报刊登载,并结集出版逾百本并有多国译本。另有台湾知名歌手李碧华,在1980年代中期的后民歌时代,因其高学历与纯朴形象取得一定歌坛地位第十一章 西西西西(1938-),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生于上海,1950年从内地随父母来港定居。做过小学教员,后从事创作,担任过编辑。西西写作范围广泛,诗歌、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书评、影评,各类体裁都写,是文坛的多面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望》、《胡子有脸》、《手卷》、《母鱼》,中篇小说集《像是笨蛋》、《东城故事》,长篇小说《我城》、《哨鹿》、《美丽大厦》、《飞毡》,散文集《花木兰》、《剪帖册》、《耳目书》、诗集《石磐》等。西西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是香港七十年代现代主义小说较为突出的代表。多采用幻想和童话式的风格寄托理想,希冀人间平等和友爱,向往人人都能生活得欢乐和幸福。被认为开创了一种 西西体 文风。第十二章 澳门文学概述第一节澳门文学发展状况1999、12、20澳门归还中国,结束长期的殖民地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澳门文学包括汉语(华文)和葡萄牙语等其他语种创作的作品。凡曾经为澳门文学作出贡献今已离岛的,或在香港等其他地区发表、出版的澳门作家作品,都应包括在澳门文学之中。在30年代末,澳门已出现华文新诗,对日本侵略者大加挞伐,对英勇抗战者歌颂。如蔚荫《在街上》,卢逊的《澳门吟》60年代的澳门文坛比较活跃,有《红豆》、《澳门日报.新圆地》等刊物。重要诗人有李丹、汪浩瀚、江思扬、韩牧等。小说有本土作家余君慧。80年代兴旺起来。1981年创立澳门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1983、3澳门大学一群大学生创办中文学会,提倡中国文化。同年6、30《澳门日报》创办了澳门历史上第一份纯文艺副刊《镜海》,自此各类文学活动活跃起来,称80年代初的澳门文学为 镜海》时期。到80年代末,澳门文学书籍的出版开始蓬勃起来。1987、1、1,澳门笔会成立;1989、5,澳门五月诗社成立;1999、7,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进入90年代,澳门文学与中国大陆、台港和国际上的文学交流活动增多。第二节 澳门散文与诗歌澳门文学创作,以新诗最为活跃,收获亦最丰。如陶里、淘空了、苇鸣、流星子等。澳门现代诗以浪漫的抒情诗为主流。高戈《月亮和海》,淘空了《我的黄昏》。过渡期以来带有后殖民主义色彩。懿灵的《住宅区街景录影》:澳门诗人在创作手法上大约可分为三大派:新诗派、现代派、后现代派。80年代澳门也涌现了一批散文、杂文作者。陶里《静寂的延续》苇鸣等三人合集《三弦》、鲁茂《望洋小品》。女性散文作者林蕙、林中英、玉文等。小说有长争的《万木春》、林中英《爱心树》较有名。龙应台简介被誉为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是上个世界80年代初台湾成名的女作家。喜欢旅行、摄影,又叫龙大侠。其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也有对母亲、孩子、兄弟、朋友等亲情、友情的款款深情。主要作品《野火集》、《目送》、《孩子你慢慢来》等散文集。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龙应台的文字, 横眉冷对千夫指 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成名作:《野火集》对现实社会,政府、制度进行抨击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引起关注此外《龙应台评小说》显示其文学批评风格:秉笔直言、率真坦诚,细读法的批评技巧;快人快语的笔锋以及贴近大众的使用批评品格。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外国文学史复习讲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1 21:15:17特别提醒:请各位同学务必结合课件复习。外国文学史复习讲义(古代-19世纪中期)第一章 古代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第一阶段,公元前12 8世纪 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 或 英雄时代 ,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第二阶段,公元前8 6 世纪第三阶段,公元前6 4世纪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 2世纪中叶历史时间文学成就代表作家公元前12 8世纪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 或 英雄时代 神话、史诗荷马公元前8 6 世纪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抒情诗、寓言萨福、伊索公元前6 4世纪初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 古典时期 悲剧、喜剧、历史散文文艺理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纪末 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 希腊化时期 新喜剧二、古罗马文学1、古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名对照表职司希腊名拉丁名主神,雷电神宙斯 Zeus朱庇特Jupiter神后,生殖神赫拉 Hera朱诺Juno海神波塞冬 Poseidon尼普顿Neptunus爱神阿佛洛狄忒 Aphrodite维纳斯Venus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赫利俄斯Helios智慧神雅典娜 Athena密涅瓦Minerna酒神狄俄尼索斯 Dionysus巴克科斯Bscchus小爱神厄洛斯 Eros丘比特Cupid2、古罗马文学分期与成就历史时间文学成就代表作家共和时期(公元前510-27)喜剧、散文普劳图斯、西赛罗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3.古罗马共和时期文学普劳图斯 :《一坛黄金》 《悭吝人》《孪生兄弟》 《错误的喜剧》西塞罗: 欧洲散文之父4.罗马帝国时期文学维吉尔: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贺拉斯: 用诗简形式写成的《诗艺》提出 寓教于乐 的观点。奥维德《变形记》术语解释:文人史诗:1 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开始创立了欧洲第一部 文人史诗 。2 文人史诗不同于民间史诗,它更多的注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埃涅阿斯纪》中体现了作者敬神、爱国的思想。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对后世的文人史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节 荷马史诗一、何谓 史诗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二、荷马史诗的历史地位《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业绩,是一曲悲壮的颂歌,具有阳刚之美,那么,《奥德赛》则是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讴歌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具有阴柔之美,故也有人把两部史诗看作是两性的作品(夫妻篇),这是两部史诗风格迥然不同之处。两部作品之所以被称史诗,是因为它们各自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伟大事件。(结构宏大,卷帙浩繁,气势雄浑,充满了幻想和神话色彩)。史诗中已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基本方法,《奥德赛》中现实主义方法更加强,为文艺复兴和18世纪流浪汉小说及批判现实主义开了先河,史诗还是百科全书。三、荷马史诗艺术特色1、史诗:战争史诗 漂流史诗2、倒叙结构3、两条情节线4、真实的社会生活与幻想的情节交织5、语 言从民间口头语言发展而来的,生动、准确、富于形象性。特别是大量比喻都是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具有立体感,增添了语言的色彩和史诗的魅力。荷马式比喻6、英雄人物形象阿喀琉斯 西方式个人英雄个性鲜明:强悍暴烈、凶猛可畏、坦率正直、光明磊落、爱憎分明、重荣誉讲义气,同时又蛮横任性、报复心强,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是原始氏族首领中蛮勇彪悍的典型。性格复杂:既凶猛任性又富于友情,既残忍暴戾又不失同情心。性格完美的悲剧英雄 赫克托耳。富于理性、成熟的政治军事领袖,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古代氏族英雄形象。以群体利益为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为了个人荣誉而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奥德修斯 智勇双全的英雄。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本真的英雄。心思缜密,善于自我伪装。术语解释:荷马式比喻 :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赞誉为 荷马式的比喻 。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1.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2.艺术价值(1)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对于两个10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51天和40天中的内容。(2)人物塑造上,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3)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后人赞誉 荷马式的比喻 。第三节 希腊神话一、俄林波斯神系是指居住在奥林波斯山,宙斯为众神之父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宙斯同他的姐姐赫拉结合,生了一大群儿女,他们就是奥林波斯山上的众神。这组神话反映了父系家长制社会的生活,宙斯权力高于一切,也是氏族首领权力增长的表现。二、神话故事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遗址三、英雄传说英雄传说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主要反映的是人征服自然的斗争和社会都争。这些英雄都是神人结合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半神半人,实际上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五、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神人同形同性自然形体自然人性人本主义精神: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 。古希腊人相信人受命运的主宰又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2.谱系分明术语解释:俄林波斯神系:1 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2 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3 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马克思说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 ,理解后简答1.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2.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话。3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第四节 希腊戏剧一、三大悲剧诗人1、埃斯库罗斯 希腊悲剧之父Aeschylus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热爱人类,富于献身精神;坚持正义,反对强暴统治;意志坚定,满怀必胜信心。普罗米修斯:是反抗暴君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人物。马克思赞誉他为 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2、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Sophocles)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命运悲剧)――体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思想。3、舞台上的哲学家 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代表作:《美狄亚》――体现 事在人为 的思想。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悲剧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悲剧内容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家庭悲剧悲剧人物神理想人普通人表现手法独白、对话表现行动刻画重视心理分析悲剧命运观命运由神掌握,不可抗拒命运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抽象概念,可以反抗命运在人手里,自己掌握戏剧贡献发明第二个演员,首创 三部曲 增加第三个演员打破 三部曲 写实性心理分析三、喜剧喜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内容反映当时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2.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3.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这一点。埃斯库罗斯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虽不可抗拒,但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敢于抗争命运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虽然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欧里庇得斯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一、何谓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史上的 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二、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1)题材和范围的扩大。古代、当代、东方、西方、宗教、世俗等各种题材都进入了中世纪文学艺术创作领域。(2)与古希腊相比,艺术形式更为成熟。如诗歌形式更为精美和完备;叙述性的文学作品形式也开始由繁杂向简约转变等。(3)艺术表现手法的进一步开拓。寓意、象征、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至运用动物故事等手法都得到采用。(4)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时爱情题材作品的重要特点就表现为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挖掘。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中世纪扩大了欧洲文化的领域,形成强大的民族,以及巨大的技术进步。三、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有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四、英雄史诗 寻找人间的上帝英雄史诗产生于8 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英国《贝奥武甫》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五、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产生于12 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骑士信条: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主人七、城市文学城市文学(13 15世纪)是市民创作的文学,属于市民文学。内容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市民的机智聪明,反映萌芽中的新阶级的精神特征。《列那狐的故事》中世纪文学思潮简表文学思潮体裁与作品内容教会文学(僧侣创作)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英雄史诗(人民口头创作)英国:《贝奥武甫》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德国:《尼伯龙根之歌》反映民族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事迹骑士文学(骑士创作)骑士传奇《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帕西法尔》描写骑士冒险行侠,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城市文学(市民创作)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笑剧《列那狐的故事》《巴德林先生的故事》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市民的机智聪明第二节 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神曲》一、但丁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 1321)意大利诗人。恩格斯认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二、但丁的玫瑰《新生》与贝亚特丽采 温柔的新诗体三、但丁《神曲》分析地位: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创作动机:发扬古希腊罗马喜剧的优良传统,通过象征寓意图象,突出政治讽刺和社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命名:写人的灵魂从地狱上升天堂,结局充满光明、幸福,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为具有幸福的大团圆的作品1、《神曲》主题《神曲》是一部灵魂的旅行史。人类必须经过迷惘和错误的考验,才能到达真理和至善至美的境界。全部意义在于使人改过从善,出于烦恼,而登于极乐。它也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讨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从当代意识看,它的艺术境界表现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沉忧虑。2、《神曲》的二重性首先,歌颂上帝与批判教会。但丁关心现实,热爱祖国,对教会与僧侣的罪恶痛加揭露,尤其痛恨教皇干涉世俗政治。然而,在他设想的民族出路中,信仰却是高于一切的,强调节欲、苦修和道德净化,这些都是基督教的思想。其次,《神曲》在思想上的两重性,还表现在它的宗教思想体系和人文主义思想萌芽之间的矛盾。《神曲》所表现出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上讲,无疑是属于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宗教思想,但是,我们同时又看到,作者的构思与教会的宣传又有所不同,作者主张的苦修是一种靠理性指导的个人自身的修炼,并不靠教皇和教会作引导,这已经接近于近代资产阶级的宗教观。第三,但丁在诗中所表现的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虽然按照中世纪的宗教观点来安排亡魂的归属,但并不完全按宗教的观点来决定自己对待亡魂的态度。虽然把现世看作是来世的准备,但他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肯定世俗爱情的思想,与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思想相矛盾。第四,《神曲》的艺术也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作为 最初一位诗人 的但丁,十分重视民族语言和民族传统。《神曲》一反中世纪宗教文学的传统,不用拉丁文而用意大利民族语言来写作,对意大利民族语言文学的形成起了有力和推动作用,终成意大利语文学的第一个作家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作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的但丁,也深受中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①《神曲》全书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又分为三十三篇,这和基督教 圣父、圣子、圣灵 三位一体的思想有关。基督教重视 十 字,认为是 完善 的象征,一百是十乘十,即是 完善中的完善 ,《神曲》全书加上序篇正好一百篇,与此意吻合。 ②但丁还在《神曲》中采用梦幻旅行故事的形式、宗教箴言式的构造、神秘主义的描写和过于隐晦的象征手法,如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三部分的结尾词都是 群星 ,象征由黑暗卑下趋向光明崇高。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中世纪诗歌艺术的特点。3.《神曲》的结构寓意游历过程构成了 地狱 、 炼狱 、 天堂 三部曲。每部33篇, 三 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 地狱 增加了一篇全书的序幕,全书共100篇, 十 是完全的象征, 一百 是完全中的完全。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及主要成就(一)产生时期(14世纪至15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但丁、彼得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框形结构)乔叟(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框形结构)6 I8 U(二)发展时期(15世纪后半至16世纪上半)1.七星诗社:(1)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3)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主要成就:爱情诗。2.拉伯雷《巨人传》(法国早期讽刺小说、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 儿子庞大固埃。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 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创立了 德廉美修道院 (理想社会)。3. 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幻想小说)通过一位回到英国的水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三)高峰时期(16世纪后半至17世纪初)西班牙:1.流浪汉小说:(1)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2)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2.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 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1)塞万提斯(Cervantes,1547 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也是西班牙作家里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2)喜剧形象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他是欧洲文学史上与哈姆莱特、浮士德等齐名的著名典型。在堂吉诃德身上既存在封建时代落后的旧因素,又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进的新思想;见解明智,行动糊涂,这是他的性格特征的内在矛盾,形成喜剧性格的根源。①滑稽的游侠形象跟游侠相反的特征:消瘦、弱不禁风、破马、破旧生锈的盔甲、生锈的武器、圆圆的侍从。②滑稽的主仆形象这一对形象构成了对比、反差和互补。堂吉诃德是一个有文化的乡绅,桑丘是一个农民。他们都有出外游历的目标,但堂吉诃德是为了行侠仗义,而桑丘是为了获得一点实际的好处。3)《堂吉诃德》的喜剧性因素①喜剧性动作喜剧性动作是塑造喜剧形象,表现喜剧性格的最有力的手段。作者用讽刺谐摹的手法描写堂吉诃德按骑士道行事的一举一动,取得了喜剧性的讽刺效果并具有娱乐作用。②喜剧性语言精神与物质对话的冲突③喜剧性冲突喜剧性冲突展示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的内涵思想。堂吉诃德在游侠狂发作时,头脑中积存下来的有关骑士小说的潜意识变成幻觉出现在眼前,他把现实环境中的人与物当作幻觉现象,抱着锄强扶弱、济困救贫的崇高理想与之斗争,构成了人与幻觉现象的喜剧性冲突。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②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④喜剧性情节小说一系列喜剧性冲突构成了喜剧性情节,具体表现为堂吉诃德的三次游侠史。堂吉诃德3次出门游侠,每次都是乘兴而出,败兴而归。4)堂吉诃德的典型意义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他具有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向往自由,英勇无畏,忘我斗争的优秀品德和铲除天下不平,解救社会的人文主义理想。然而在他身上严重存在脱离历史进程的主观唯心主义精神,一心想模仿过时的骑士道,单枪匹马救天下,在游侠中给别人造成危害,使自己成为笑柄。他是一个可悲可笑可敬的复杂形象。3.维伽: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直接描写农民对领主的反抗。主人公:劳伦霞 、 骑士队团长:费尔南英国文学(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1.斯宾塞:《仙后》(长诗)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文学的高峰。2.大学才子派①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 对当时活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3.莎士比亚威廉 莎士比亚:马克思成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一生共创: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第一时期:历史剧、喜剧时期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前四部:《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后四部:《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最具代表性)《亨利五世》喜剧(10部):基本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 吝啬鬼 形象(夏洛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时期。基本主题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哈姆莱特、霍拉旭、雷欧提斯《奥塞罗》主要人物:奥塞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苔丝德梦娜、伊阿古、凯西奥)《李尔王》:对权势、财富贪欲的抨击。《麦克白》:(心理描写)野心家形象。《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第三时期(晚期):传奇剧时期最重要的思想特征:宽恕、和解,《暴风雨》(诗的遗嘱)等传奇剧四部,《亨利八世》历史剧一部这一时期詹姆士统治的反动矛盾的尖锐。作者从现实中找不到矛盾的出路,便转向幻想世界,梦想通过超自然的力量,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调和矛盾,实现理想。术语解释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1情节的生动丰富(三条线索 复仇:哈姆莱特为主线,雷欧提斯为副线)线索的丰富,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增加读者的可读性。2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由快乐王子 忧郁王子)人物真实可信。3广阔的社会背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宫廷 家庭、深闺 墓地、乡下 城市)人物活动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服务。4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哈姆莱特:前语言明快、后忧郁。双关语: 生存还是毁灭 。)以上也是《哈姆莱特》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理解后简答题为什么说堂 吉诃德是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1喜剧因素: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而得到相反的结果。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2悲剧因素:堂 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堂 吉诃德不单是个喜剧性角色,他坚信骑士道,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3不涉及骑士道时,他是一个具有渊博的学识,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脑子里装这人文主义的理想,手中却提着中世纪的长矛。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得堂 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即丰富又复杂。综合论述题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阶级特征: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1对人类报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哈姆莱特认为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3强调智慧和理性。安排 戏中戏 来证实自己的想法。性格特征:(犹豫、延宕)犹豫: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犹豫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主观)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群众、反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客观)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理解后简答题: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1继承之思想上:古典主义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主题)继承之创作方法上:古典主义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继承之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2反拨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班扬:(王政复辟时期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梦幻寓意小说:《天路历程》弥尔顿(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 创世纪》被认为 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复乐园》:取材《新约 路加福音》(人子耶稣)《力士参孙》:取材《旧约 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术语解释古典主义: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基本特征:(1) 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2) 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3) 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 三一律 )三一律:1.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2 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3.缺点:人物类型化。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当个人感情与封建家庭发生利益冲突产生矛盾时,封建义务让位于国家利益。让 拉辛:(悲剧家)代表作《安德洛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取材于希腊悲剧。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的寡妻)、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强调 理性 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全面系统得阐述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获得 古典主义立法者 的称号。)拉封丹(以寓言诗著称)《寓言诗》:通过动物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动物影射现实社会中各阶层的人。莫里哀 (原名:让 巴蒂斯特 波克兰) (法国)出生:巴黎一个经营宫廷陈设的富商家庭。第一个作品:《可笑的女才子》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莫里哀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作奠基时期 ,主要是滑稽剧和情节喜剧。剧本《冒失鬼》第二阶段: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问题剧。创作了一系列杰出讽刺喜剧:第一个剧目:《可笑的女才子》% ]; G" S8 L: r5 ]《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第三阶段: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伪君子》:揭露宗教骗子。《恨世者》:讽刺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 阿巴贡 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第四阶段:创作晚期,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贵人迷》《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用闹剧手法,赞扬了仆人史嘉本的智慧和胆识,嘲笑了上等人的昏庸、愚蠢显示出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民主倾向。《伪君子》五幕诗体讽刺喜剧,代表了莫里哀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主要人物:答尔丢夫、欧米尔太太、达米斯、玛丽亚娜、桃丽娜。综合论述题: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3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 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 ,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如: 一顿饭吃两只竹鸡、半只羊腿、一离开饭桌就睡觉 ;看到桃丽娜袒胸露背是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的女婿,一边又向奥尔贡的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 太多了,一半已经太多 ;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 多 字。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 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 。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如: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还到宫廷告发奥尔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想置人于死地。并声称: 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任。 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人。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 伪善者 的同义语,是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分析《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遵循了古典主义的 三一律 原则。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24小时之内;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的客厅。2全剧结构严整紧凑。主要人物到第三幕才出场,通过开幕人物的议论,暗示了他的作为、欺骗、影响和权威。答尔丢夫第一次被达米斯揭露未被赶出反败为荣,第二次桃丽娜采用桌下计,又未能走他。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家抱头痛哭时出人意料的被抓走。(体现古典主义戏剧歌颂王权。)3喜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计。风俗喜剧:奥尔贡的专横,达米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悲剧:几乎家败人亡。这些使作品即有滑稽戏谑的的情趣又扣人心弦。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答尔丢夫: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桃丽娜: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第四章 18世纪文学第一节:18世纪文化与文学一、启蒙运动的起源和使命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起源:荷兰 英国 法国使命:除旧布新二、英国文学笛福(Daniel Defoe , 1661 1731) 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1 1754)斯威夫特(Swift 1661 1745) 感伤文学理查生《克莱丽莎》斯特恩 《感伤旅行》三、法国文学百科全书派 孟德斯鸠 伏尔泰 狄德罗 卢梭 博马舍四、德国文学莱辛 席勒 歌德五、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第二节:歌德一、生平与创作1、地位:歌德(Goethe ,1749 1832)德国大诗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民族诗人,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全世界的诗人,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2 、创作代表作有剧本《葛兹 冯 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成长小说《威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诗剧《浮士德》二、《少年维特的烦恼》三、《浮士德》分析1、浮士德形象变化游方术士正面学者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2、浮士德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学者生活 知识需要第二阶段:爱情生活 情欲需要第三阶段:宫廷生活 社会活动需要第四阶段:艺术生活 美的需要第五阶段:劳动生活 自我成就需要3、靡非斯特与浮士德形象平行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魔鬼靡非斯特形象。靡非斯特是浮士德发展的条件人物,又是独特的社会势力的代表。他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罪恶的体现者,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人物,他的精神特征是否定精神,推动了浮士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结构。否定精神的核心是作恶。在美与丑、成与毁、行与惰的矛盾中,靡非斯特代表的是丑、毁、惰。4.浮士德精神是由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概括出来的精神现象。指一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积极实践、不断进取的精神。浮士德形象启示我们,人具有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5.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的典型意义之所在。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期文化与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强调主观感情 推崇想象力 追求理想主义 热爱自然二、德国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耶拿派 诺瓦利斯海德堡派 海涅,雅各布 格林 威廉 格林三、英国文学1. 湖畔派 诗人(Lake Poets) 湖畔派(Lake Poets)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Coleridge(1772 1834)和骚塞Southey(1774 1843)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2.恶魔派 拜伦 雪莱(Shelley )济慈(Keats)司各特(Walter Scott )五、法国文学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父。《勒内》《阿达拉》乔治 桑(George Sand )大仲马 (Alexandre Dumas Pere )六、俄国文学莱蒙托夫普希金(Pushkin )浪漫主义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浪漫主义诗篇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谴责上流社会,否定沙皇专制。《叶甫盖尼 奥涅金》 多余人奥涅金 达吉雅娜 奥丽佳 连斯基十、美国文学库柏(Cooper )爱默生( Emerson )霍桑(Hawthorne )麦尔维尔(Melville) 爱伦 坡(Allen Poe )惠特曼(Whitman )斯托夫人(stowe)美国文学主题美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它形成了两百年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而贯穿19世纪前期小说中的一大主题是冒险传奇,它影响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的文学。美国文学从创建之日起,就以冒险传奇作为小说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冒险传奇的传统主题,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库柏 爱伦.坡 霍桑 麦尓维尔 马克.吐温 海明威 福克纳 索尔.贝娄。冒险传奇主题突出地表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冒险精神、行动精神、豪爽质朴,凭直觉办事。第二节 拜伦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他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一、拜伦式英雄哈罗尔德是 拜伦式英雄 的第一个形象, 东方叙事诗 中的异教徒、康拉德、莱拉、阿尔普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曼弗雷德是 拜伦式英雄 中的一个突出形象该隐作为 拜伦式英雄 是诗人对现实采取浪漫主义抗议的一个总结拜伦式英雄的精神特征:反叛性。他们都不见容于社会,傲世独立,不惜与命运相抗衡;其次是孤独性。他们都高傲不羁,把自己视为至尊,鄙视一切,和周围一切人格格不入;浪漫性。他们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能恨也能爱,这些爱情具有浪漫情调三、《唐璜》分析1、拜伦前的唐璜形象唐璜-莫扎特-花名册咏叹调2、唐璜形象分析唐璜是个平凡普通,顺应自然天性生活的贵族青年,他不受虚伪道德的束缚,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他的行动是被动的,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被动的沉浮命运中,环境的种种变化都引起他生命本性的振荡,使他逐渐成熟,趋于追求个体解放的生命自由。靠着与环境碰撞经验基础上的直感指引,他采取个人自由的行动,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唐璜争取个人自由的行动和作者争取民族自由的行动互相结合。第三节 雨果一、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反映了法国动荡的社会生活。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二、雨果的创作前期创作(20-30年代):美学论著《克伦威尔 序》(1827.12),主要内容是反对古典主义,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美丑对照原则。它的发表震动文坛,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浪漫戏剧《欧那尼》(1830)、浪漫小说《巴黎圣母院》后期创作(50-70年代):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诗人,诗歌贯穿整个创作生涯。法国人视他为民族诗人。诗歌基调是关怀祖国命运,向往自由解放,憎恨专制暴政。代表作是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共有98首诗。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九三年》(1872)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三、《欧那尼》之战19世纪法国浪漫运动的一件大事是雨果的浪漫戏剧《欧那尼》上演。《欧那尼》(1830)是雨果的浪漫戏剧代表作,法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雨果艺术解放的思想。1830年2月25日《欧那尼》首次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四、《巴黎圣母院》1、什么是人物圆形结构《巴黎圣母院》出现了数百个属于各个阶层的人物,诸如国王、贵族、僧侣、军人、警察、法官、刽子手、商人、市民、学生、乞丐、小偷和妓女等等。但在这众多的过场人物中,却不难找出它的主要人物:敲钟人加西莫多、副主教孚罗诺、侍卫长法比、诗人甘果瓦、女修士居第尔和乞丐王国(巴黎人民的集体形象)。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个焦点上,围绕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的悲惨遭遇活动,形成了一个以爱斯梅哈尔达为中心的行星环绕恒星之势,称之为人物形象的圆形结构。2、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从形式上看,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是在围观中形成的。从环境来看,人物的圆形结构是在一个相应的圆形场所中确立的。从内在联系看,人物形象圆心结构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情感氛围中牢固下来的。3、人物形象的多层次对照描写径向对照弧向对照自我对照4、美丑对照原则文艺的真实 产生于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 克伦威尔 序言》5、浪漫主义理论和创作特色鲜明的对照神奇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紧张的情节超常的巧合五、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特点1.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2.坚持向上的乐观信念3.歌颂人民革命4.主张仁爱感化教育第七章19世纪中期文学一、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叙写人情风俗史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描写普通人生活描写典型环境细节真实坚持人道主义以小说为主要体裁二、法国文学1、梅里美梅里美(Merimee,1803 187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人称小说家中的 怪杰 ,是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是《高龙巴》和《嘉尔曼》。梅里美是一个学者型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少而精,文字流畅自然,清朗明丽,情节生动曲折,富于地方特点和异国情调,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具有传奇色彩。《卡门》2.福楼拜福楼拜(Flaubert, 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继巴尔扎克之后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的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作家所师承,成为承上启下的大作家,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被认为是现代小说的始祖。1)《包法利夫人》巴尔扎克写情感的堕落,福楼拜写真正的情感难以保存导致的悲剧!2)讨论爱玛的悲剧原因?思想单纯,充满幻想,但不能用简单的 堕落 、 空虚 形容爱玛。把自己的情感放在过去必然会掉入现实的陷阱,单纯的情感必然在现实中陷落!3)福楼拜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其 客观而无动于衷的风格 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提出小说应该科学化的观点及其文学实践,使法国文学走出批判现实主义阶段,进入到自然主义时期。其小说人物的客观细腻的心理描写,特别是对无意识的描写,成为后来意识流小说的借鉴。3、小仲马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1824 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童年的创伤体验与青年的享乐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促使小仲马思考社会道德问题,他走上了创作之路。 《茶花女》三、英国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四、俄国文学自然派与果戈理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成名作: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2),共收8篇小说,反映乌克兰民间生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歌颂普通人的勇敢、机智、向往自由的主题,显示出讽刺的特点。《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1)包括7篇短篇小说,描写彼得堡的生活,突出的特色是描写城市 小人物 ,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写小人物的传统。《钦差大臣》(1836)讽刺喜剧。《死魂灵》(1842)长篇小说,果戈理的代表作。19C俄国文学四种基本的人物模式1.多余人形象:特点:出身贵族,教养良好,天赋很高;对沙皇政府和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没有好感;也有远大的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总是一事无成,到头来还是无所事事。贵族视他们为叛逆的多余人,劳动人民又把他们划入老爷的行列,同样把他们视为多余的人。人物系列:奥涅金是多余人的鼻祖,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 多余人 的典型,如莱蒙托夫笔下的毕乔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身上无一不或多或少地闪现着奥涅金的影子。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同时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2.新人形象:指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他们不同于多余人,有明确的社会理想,抨击专制农奴制度,否定贵族社会的道德观念,与旧制度作不妥协的斗争。他们联系人民,勇于牺牲,富于实干精神。3.小人物形象:指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劳动者、小公务员、小手工业者、破产贵族、平民知识分子,身份有马车夫、看门人、流浪汉、妓女、小职员等。他们社会地位卑微,经济状况贫困,精神压抑,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小人物是贵族阶级没落,城市兴起和城市贫困的产物。4.俄罗斯妇女形象:第二节 司汤达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主要小说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阿尔芒斯》(1827)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由于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红与黑》具有许多共同点,它被称为《红与黑》的 前奏曲 。《巴马修道院》(1839)司汤达生前获得成功的唯一长篇小说,出版后立即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红与白》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1836年前后,以七月王朝时期生活为题材。二、《红与黑 1830年纪事》《红与黑》最初的书名叫《于连》,这表明小说是以于连的个人经历来安排情节。 红 与 黑 的含义一是 红 象征革命, 黑 象征教会。二是 红 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黑 代表复辟时期。三是 红 象征法国的红军装, 黑 象征教士的黑袍。四是 红 象征热情, 黑 象征阴谋。五是 红 象征于连向德瑞那夫人开枪,血染教堂, 黑 象征玛特尔身着黑色丧服,吻于连被砍掉的头。三、于连 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红与黑》被视为具有超前意识的作品。司汤达称这部作品世人 50年后方能理解 。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摆脱了信仰主义的现代个人主义者和相对主义者。从这个人物身上,人们最早看到了支配西方人的那种精神气质。自卑征服反抗于连在本质上是属于20世纪西方观念的产儿,只不过是早产了。第三节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Balzac,1799 1850)是19世纪前期法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一、《人间喜剧》分类:1.《分析研究》: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共两部。2.《哲理研究》: 探讨产生人的行为的各种原因,共22部。3.《风俗研究》: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后,它是《人间喜剧》的主干,成就比前两类大,共66部。二、《风俗研究》的六个场景①私人生活场景:27部,表现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冲动酿成的种种错误与不幸。②外省生活场景:10部,描写人们走向成年时,因野心、欲望、自私自利的盘算引起的冲突。③巴黎生活场景:19部,描写人心的衰老、腐化、恶的欲念代替了一切真诚朴素的感情。④政治生活场景:4部,超越常轨的人物。⑤军旅生活场景:2部,表现风云激荡,离乡背井。⑥乡村生活场景:表现秩序、道德原则。三、人物再现手法:人物再现手法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也是他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1.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2.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来。 3.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四、人间喜剧的内容① 贵族阶级衰亡史② 资产阶级发家史③ 金钱罪恶史理解分析:《高老头》中 三史 描写1.巴尔扎克描写的 三史 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哪个作家达到这样高度的成就,编年史模式是巴尔扎克的首创,一大发明创造。2.这 三史 ,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是交织在一起的,不仅在一系列小说中形成其历史轨迹,而且在同一部小说中也表现出 三史 的图画和历史场景。3.例如《高老头》。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故事就是贵族没落衰亡的写照,她举行告别宴会,退出了巴黎上流社会;拉斯蒂涅和伏脱冷的故事是资产阶级发家上爬的写照。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故事是金钱罪恶的写照;巴尔扎克把 三史 交织在一起,显示了编年史模式的深刻丰富的内容和恢弘的气势。第四节 狄更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 1870)是十九世纪前期和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界意义,被称为伟大的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一、狄更斯的人物模式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属扁平型。 佛斯特《小说面面观》第58 页佛斯特依据他对狄更斯人物塑造的分析,提出了他的著名的 圆形 人物和 扁形 人物的概念。狄更斯以怜悯的感情,夸张地表现无数小人物的善良天性,由此形成了他的独具特点的人物模式。狄更斯人物模式简表可教化的孤儿善良的怪人自我牺牲的吉神凶狠的恶棍大卫爱弥丽海穆奥列佛匹普贝西密考伯卡尔登博芬恩卡托尔狄克艾妮斯小耐儿西丝莫斯东希普董贝奎尔普、弗雷特葛擂硬、庞德贝拉尔夫、尼可尔贝赖德胡德侯爵兄弟1、可教化的孤儿可教化的孤儿是指狄更斯小说中的一系列迷惘儿童形象,他们孤苦无靠,或是私生子,或是从小失去父母,在黑暗的社会中受尽苦难,或是寄人篱下被人欺压,或是被坏人勾引,陷入罪恶中。这些孤儿形象总是与犯罪相连,但他们善良的天性未灭,一旦被善人相助,总是被道德感化,成为惹人喜爱的赤子和受人尊敬的青年。大卫 科波菲尔(《大卫 科波菲尔》)、奥列佛(《奥列佛 退斯特》,又名《雾都孤儿》)等,就属于这类人物。2、善良的怪人狄更斯在刻画他的怪人时,他以滑稽的形式来描写这些具有可笑怪癖,但天性善良,品德美好的正面人物,揭示他们的善良仁慈和美好的品德。如密考伯、大卫的姨婆等。3、自我牺牲的 吉神她们是狄更斯笔下的一群理想女性,富有自我牺牲精神,是崇高道德的化身。这类人物有艾妮斯(《大卫 科波菲尔》)、小杜丽(《小杜丽》)、西丝(《艰难时世》)、小耐儿(《老古玩店》)等。作者刻画她们的共同品德是善良、美丽,像天使一样纯洁,永远指导着人们的心灵向善向美。4、凶狠的恶棍他们是丧尽天良的流氓、无赖、骗子和各种坏蛋,这类人物有摩德斯通、希普(《大卫 科波菲尔》)、董贝(《董贝父子》)、奎尔普、弗雷特(《老古玩店》)、葛雷硬、庞德贝(《艰难时世》)、拉尔夫、尼可尔贝(《尼古拉斯 尼可尔贝》)、侯爵兄弟(《双城记》)、赖德胡德(《我们共同的朋友》)等。作者刻画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狠毒、凶残,六亲不认,无恶不作。二、狄更斯温厚的幽默喜剧手法塑造喜剧人物重复描写三、温和的人道主义温情 大团圆结感伤 伤感的情调,温情的过分流露说教 人道主义的善良动机,道德正义,抽象理想行善 从基督仁爱出发,主张行善,勿以暴力抗恶四、狄更斯的伦敦1、狄更斯创作的伦敦背景简表小说名伦敦背景匹克威克外传(1837)伦敦债务人监狱奥列佛 退斯特(1838)伦敦的贼窝老古玩店(1841)伦敦街道马丁 朱述尔维特(1844)伦敦商业的店铺董贝父子(1848)伦敦金融商业中心区大卫 科波菲尔(1850)伦敦城区荒凉山庄(1853)伦敦东头富人区幽静的街道, 孤独者汤姆 地区的荒凉双城记(1859)伦敦城区远大前程(1861)伦敦城区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伦敦港口的小酒馆小杜丽伦敦债务人监狱2、城市象征大雾 肮脏、罪恶与窒息人性的城市社会泰晤士河 死亡与新生垃圾 工业化、贫富两极监狱 城市贫困的标志高等法院 法律的不合理,神秘的、邪恶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