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公务考试军队文职岗位能力技巧:巧用“比较”思维解题

先来看个例题:某公司举办年终晚宴,每桌安排7名普通员工与3名管理人员,到最后2桌时,由于管理人员已经安排完毕,便全部安排了普通员工,结果还是差2人才刚坐满,已知该公司普通员工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则该公司有管理人员多少名:A、24B、27C、33D、36红师解析:为方便理解,假设共有(n+2)张桌子。前面n张桌子每桌如果安排3名管理人员和7名普通员工,则还剩下18名员工;又已知普通员工是管理人员的3倍,若前面n张桌子每桌如果安排3名管理人员与9名普通员工,相当于每桌多坐了2名员工,则总共多坐了18名员工。即2n=18,n=9。管理人员为3n=27人。所以正确答案选B。上面这道题巧妙地运用了比较的思维,比较的是两种方案之间的异同,从而找到等量关系,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接下来,专家带着大家一起详细了解这一比较思维。一、方法介绍对同一事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配方案。我们去比较方案间的异同,建立方案间的联系,从而构造关系式。此种方法,我们也成为比较构造法。二、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列出各种方案;2.比较方案间的差别与联系;3.构造关系式;4.根据题目要求及问法求解。三、例题精讲例1.甲、乙两同学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和78元,且已知甲的行李比乙重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A、1.5B、2C、2.5D、3红师解析:假设乙行李的重量为(10+a)公斤,前面10公斤收费6元/公斤,后面a公斤价格假设为x元/公斤,乙行李托运费用为60+ax=78元。甲行李的重量为(15+),若前面15公斤收费6元/公斤,后面公斤收费x元/公斤,则甲行李托运费用为90+*元,比实际的109.5元多了7.5元。多出来的7.5元恰是前面15公斤中的5公斤多算的部分,所以有6-x=。所求即为1.5元,所以正确答案选A。例2.小吴到商店买布。有两种同样长的布料,小吴买了第一种布料25米,买了第二种布料12米。小吴买完后,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的长度的一半。那么这两种布料原来共有多少米:A、26B、38C、72D、76红师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构造两种方案:一是第一种布料买25米,第二种布料买12米,则两种布料剩余的长度之比为1:2;二是若第一种布料买12米,第二种布料买12米,则两种布料剩余的长度之比为2:2(即1:1,相等的关系)。方案二第一种布料比方案一少买了13米,而第一种布料剩余的长度分别为2份和1份,相差一份,实际相差13米。而方案一共剩下3份,即39米。则两种布料原来共有39+25+12=76米。所以正确答案选D。例3.某项工程交由甲、乙两人完成。甲、乙一起做需要8天完成。现甲、乙一起合作,途中甲离开3天,最后完成这项工程用了10天。请问甲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A、15B、12C、10D、18红师解析:题目中对这项工程给出两种方案。一是甲工作8天,乙工作8天完成这项工程。二是甲工作7天,乙工作10天也完成了这项工程。对比方案间的异同,我们得出甲一天的工作量等于乙两天的工作量。设甲的效率为2,则乙的效率为1,此工程的工作总量为8*(2+1)=24。甲单独完成此项工程的时间为24/2=12天。所以正确答案选B。

2020北京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岗位能力技巧:排列组合异素均分

排列组合题目一直是军队文职招聘中的必考题目,而排列组合一直大家的难点和痛点,今天专家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排列组合中的异素均分问题。我们来首先看一个例题:例1.某班共有8名战士,现在从中挑出4人平均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分别参加射击和格斗考核,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D.840对于这种异素均分的这种题目,以后我们只需要进行分组就好,那我们再用一个题目来进行练习巩固。例2.某公司销售部拟派3名销售主管和6名销售人员前往3座城市进行市场调研,每座城市派销售主管1名,销售人员2名。那么,不同的人员派遣方案有:种种种种排列组合中涉及的知识点还有很多,但比较难得还是异素均分这类题目,它会综合其它的知识点进试应试者,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只要掌握好异素均分的规则,排列组合题目就会相对比较简单。

2018辽宁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岗位能力指导:定义判断找到要点、果断跳坑

定义判断题型是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中的一类必考题型,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要得高分实际上并不容易。很多考生在做定义判断时,往往是笼统地将题干阅读一遍后有个大致印象,根据这个印象去筛选和排除选项。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准确率不高的情况。专家认为要想提高做的准确率,大家必须要了解命题人的基本思路,树立要点意识。所谓要点意识,指的是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的时候,是将题干定义整理出几个要点,错误选项往往是不符合其中的一到两个要点。因此,我们在分析定义判断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去寻找题目当中的要点,将每个选项依次与题目中的要点进行对应。而在定义判断的诸多要点中,主体、对象、目的、行为、结果、性质等这些要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时经常给大家挖坑的地方,所以大家可重点关注这些要点,就可以准确地避开这些陷阱。我们以下面这道题为例:斡旋受贿罪,也称间接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斡旋受贿罪的是:A.民办学校校长张某收受了某学生家长的红包,委托本校老师伪造该生的成绩单B.李董事长送了审计司司长太太一部轿车,成功使得自己的企业逃过审计审查C.海关负责海外货品清关的小赵,时常收到海外代购商的礼物,并帮他们逃税D.警察孙某请交管局的老同事帮小李删除违章记录,并向小李索要一笔好处费答案:D红师解析:阅读这个定义,有如下要点:①国家工作人员②利用本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③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收受请托人财物。归纳出这三个要点后,我们将各选项与题干定义对比,A项民办学校校长不符合定义要点①,不是国家工作人员。B李董事长不符合定义要点②,不是国家工作人员。C不符合定义要点②,没有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D符合定义中所有定点,所以选D。在这道题中,A和B就是在主体要点上挖坑,C就是在行为要点上挖坑。怎么样,考生们,下一次做定义判断,大家能找到要点、果断跳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