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解放军文职公共基础知识:道德之社会公德的内容要求-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5.遵纪守法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和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2018内蒙古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热点:教育应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背景链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长久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是职责所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以教育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使命在肩,任务艰巨。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用创新拥抱新时代,以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中,完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实现教育事业的时代价值。|标准表述*[内涵]在一些人看来,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这个观点还不够全面。科技创新是重点,但不是全部。各个领域、各个门类都需要创新,都有创新的任务。创新有不同的程度,只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就都是创新的范畴。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各式各样,有跟进式创新,有蛙跳式创新,有容错式创新,只要是创新,都应该鼓励。我们倡导的创新,是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承担起来的任务,是创造好的土壤和环境,让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承担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前,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问题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数理、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明显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气象。全面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不是把培养创新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是今天衡量教师和学校是否优秀的重要维度之一。[对策]中公教育总结,首先需要理念和认识的提升。要从教育公平的高度和广度来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的培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要因人施教,要有针对性,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在潜能、个性、志向等各个方面有独有的特征,对他们施以合适的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更广义的教育公平。从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来看,其背后往往都有良好的教育作为支撑。另外,需要机制上的创新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环境,更需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绝不应只是大学或者科研院所的任务,而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通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大学、科研院所到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几级教育要形成联动,形成一个对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保护、激励、科学引导的机制。来源:人民日报: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作者刘彭芝

2018河南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加强基层人才建设,筑牢地方发展根基

加强基层人才建设,筑牢地方发展根基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凡成大事者,必从基层做起。然而,当前基层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重要瓶颈。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代产生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创新去攻克。因此,要让人才在基层能干事、干成事,就务必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筑牢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引导人才到基层,有利于促进人才自身成长。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体悟到基层海阔天空,大有用武之地。创业在基层、追梦在基层、成长在基层、栖息在基层。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基层是人才的炼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青年人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去、到创业的第一线去。引导人才到基层,有利于开辟基层创业热潮。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基层正蕴育无尽的机会和财富,召唤着大批人返乡创业。因地制宜,以适度为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探索创新规模经营等多种实现形式。在社会需要的时候,青春的身影从未缺席。我们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尝到改革的甜头,切实增强获得感。引导人才到基层,有利于尝试探索基层治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乡村传统秩序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的情况下,如何让乡土社会与现代治理更好地粘合起来,让让人走得再远也不至于失魂落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尤为关键。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用汗水和智慧谱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人生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下万年松。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又是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更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年轻人要以砥砺奋进之心走入基层新时代,以只争朝夕之行开启基层新征程,厚植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经济发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