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热点:解决“准研究生弃读”难题须标本兼治

|背景链接*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一则关于69名准研究生录而不读的公示引起社会关注。公示称,在规定时间内,仍有69名准研究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院拟取消这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并公示了学生名单。有人指责这些爽约的准研究生不讲诚信,并建议将这种失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公考角度中公解读*[提出观点]准研究生录而不读,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影响高校的正常招生计划,导师的研究课题以及招生安排也会受到影响。[综合分析]准研究生放弃入学,是其个人的选择和权利。高校有录不录的权利,个人也有上不上的权利。允许弃读情况的发生,体现的是对个人选择权的尊重和人性化考量。征信惩罚的做法会让不少学生止步于报名前。这种产生限制学生选择权的做法,明显不符合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思路,而且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爽约看似是准研究生的个人选择问题,但更反映了当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如何既能尊重个人选择,又能使教育资源达到合理配置。既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招生计划,也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让真正想读研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但弃读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在这些准研究生拿到好工作、出国留学的录取通知后,国内读研只能沦落为第二选择?毋庸讳言,在一些学生看来,选择前者意味着更高的教育质量以及未来更好的机会。尽管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8年各类留学回国人数已达近52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出国留学对一些学生来说依旧是很有吸引力的选项。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学及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应该成为高校不懈努力的方向。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继续深造读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就放弃读研,照此看来这些学生选择读研的动机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之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这种想法无可非议。但从国家教育制度设计层面上,在读研与找工作之间画等号,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毕竟,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参考对策]一要对现行研究生录取制度进行灵活调整。针对未报到的准研究生,可以建立网上确认机制。如果招生不足,应允许高校适当拉长录取周期,通过顺序候补录取和一年中多次录取等方式,避免仅一次录取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其他高校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可对准研究生收取留位费。二要大力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强劲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等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全面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材建设,加强课程的系统规划、整合和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和完善分流退出制度,把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入口关和出口关,围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化培养机制改革。资料来源:光明日报:解决准研究生弃读难题须标本兼治刘晓燕新华网:把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引导到提高质量上本报记者高靓

2019山东军队文职招考考试材料是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素材积累的的第一站

很多考生在复习申论时,总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特别是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徘徊于各大主流报刊媒体之中,难以厘清明确的复习思路,似乎天天都在心怀天下事,但实际在写作时却一问三不知,复习时间耗费了不说,效果其实不明显,导致复习失去信心。实际上,如果复习申论的时间较短,大可不必大海捞针。可谓是,历年真题在手,各类素材不愁。历年真题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领域,并且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以文化领域为例,同是考察文化,2018年4月联考,从文化共享和传承的角度切入,2014年从文化价值观输出的角度切入。而每年的真题,都是立足当年和前一年的社会热点出发,所以,近十年的真题,实际上也是一部中国发展缩影。那么,我们对社会热点的积累,如果没有自己的体系,不妨尝试着从真题开始。在此专家以2017年联考的一则真题材料为例,看看如何将材料转化成考生自己的知识。原材料:以往,只要是名牌大学毕业,就不愁找不到称心的工作;现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性导致大城市人口拥挤,选择好职业的难度加大,即便是名校硕士、博士,找到的工作也不一定合意。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占得先机,大学生纷纷成为考证族。王某是一名法律系在读研究生,刚刚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研究生还没毕业,为什么现在就急着参加司法考试?王某说,有了证,马上就能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就业时就能抢先一步。阅读完这段话,我们起码知道了三个观点和一个事实。三个观点分别是:1、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要靠抢的现状;2、大学生就业难得直接原因:大城市人口多,资源少;3、相关的根本原因:城市化进程不平衡。一个事实是:有一个人叫王某,研究生还没毕业就着急参加司法考试,为得就是能早点实习,好在找工作的时候抢占先机。那么我们知道后,如何强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利用这些观点,写一段分论点。例如这一段,我们就可以写一个观点:现在就业普遍求快。把三个观点和一个事实用起来,事实的运用上,可以讲模糊的人物根据特点,具体化,比如法律专业的硕士,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身份,如本省著名的政法大学等,让素材更真实。例文:现在就业普遍求快。大城市人口拥挤,人多位少,就业压力很大,即便是名校硕士、博士,找到的工作也不一定合意。如今,武汉中南财经政法法学的法学研究生们往往研一就开始谋划参加司法考试,为什么这么着急?主要是因为有了证,马上就能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就业时就能抢先一步。如此慌张而功利的就业局势,非大学生们所掌控,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性。因此,要让就业慢下来,减轻大学生们的就业焦虑感,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化才是治本良策。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只要大家认真研读真题材料,把每一段材料吃透、模仿,心中就会有许多素材,同时还是越发熟悉真题材料的逻辑结构,对提高非作文题也大有裨益。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加油!

2020贵州军队文职招考面试热点:高等教育“严进严出”当成常态

热点背景:近日,广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相继发出公告或通知,对部分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退学原因主要是未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完成学业,很多学校刚刚过去的清考也成了众多网友谈论的话题,网友纷纷表示,高等教育应该将严进严出当成常态。命题预测:近日,广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相继发出公告或通知,对部分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高等教育应该秉持着严进严出的理念。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红师解析:在西安的街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小寨天桥上扔下去一块砖,砸中10人,有8人是本科生,2人是研究生,这虽然是大家的一句调侃,但是却反映出我们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多,而高质量的大学生却越来越少。在校园我们听到最多的都是今天帮我签到、大学就剩下混吃等死等这些不求上进的话语,所以高等教育严进严出是必然趋势。学校清退不合格的研究生,这是学校严谨治学的体现。不仅可以达到督促学生专心自己的学业和科研还可以引导树立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些研究生、本科生占用着国家、学校的教育资源,但是却不好好学习,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样的清退也是公平性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大学教育严进严出也可以解决高等教育素质不高的问题,目前大学校园学术造假、学生素质低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急需要落实严进严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首先,学校应该严把教学关,设置相应的惩戒机制。对长期旷课、不能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学生一定要严肃处理,但也要把握好度,给学生留下容错的空间,正所谓是罚为手段,戒才是最终目的。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和讲座,使科研和专业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最后,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我们高校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