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队文职招考必看:关于“双一流”的考点清单
1.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3.“双一流”不搞终身制。“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4.“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的基本原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5.“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6.实施“985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7.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来源:Tobe军队文职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从“一带一路”看个人与国家
国家仅仅是其统治边界内的组织混合物的一种,即国家是构成社会的诸多社会组织之一。在社会中,国家为谋求强势地位以社会控制权为核心,与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广泛的竞争,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我们不难看出,家国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而贯穿始终的便是在大国复兴之路上市民阶层不断走向独立、完整,而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力量将不断外溢,个体与国家这一纽带的维系将日益紧密与重要。一带一路能够推动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国家在国内扮演的角色和有效性与其在国家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高度相关。国家在产生时并非处于孤立状态,他与其他众多政治体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体系。在国家体系内,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广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强大会对其他国家的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为了应对境外国家体系的威胁,国家不断强化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进而使其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一带一路所推进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将进行高度整合,而这种整合所涉及的范围也将更为深入,也更为高效,与周边的联系也将更为多元。一带一路能够优化国际组织的多边联系。联合国作为一种国际组织,将国家目标、职能,及其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一种标准化定义,从而使国家这种政治形态神圣化,并把这种观念作为一种国际共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进而影响了其他地区对政府的定位。但其中,我们也应看到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还有诸多问题,例如周边矛盾、民族冲突以及经济体系的疲软等,而一带一路所构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纵然在实践的道路上荆棘丛生,还要面临传统强势国家的霸凌与挑战,但我们必须正视与承认一带一路对于周边环境改善、经济关系走向良性、国际资源不断集约、文化认同趋于多元与认同以及国际组织功能改良的重要意义。然而,国家追求强势地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面临诸多社会组织的竞争与挑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社会控制的不集中,即社会权威的碎片化分布。所谓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制定社会规则进而对社会成员进行管控。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在社会中,国家在各个领域制定了大量的社会规则以期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社会规则制定权掌握在其他非国家社会组织手中。这些能够制定社会规则的组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导向有着更大的影响。由于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使得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大大削弱,进而阻碍了其强势地位的获得。因此,社会是由包括国家在内的众多社会组织所构成的,国家仅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非社会的主人。处于这一伟大构想与局势之下的个体,更应看到历史所赋予的重要机遇与责任,在走向个人成长的路上,也要更为明确对于社会发展的认知,不负青春,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