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学艺术能动地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3 10:42:521890年9月,恩格斯写给布洛赫的信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案是惟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894年,恩格斯写给博尔吉乌斯的信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消极的结果。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对诸上层建筑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的说明,指出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它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学艺术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上。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给唐朝国家和天下百姓带来的灾难。杨沫的《青春之歌》中,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文学艺术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上。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史之乱给唐朝国家和天下百姓带来的灾难。杨沫的《青春之歌》中,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激励青年人奋发向上。法国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就与路易十四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法国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封建势力依旧顽强存在,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它需要王权的保护,王权成为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 表面上的调停人 。因此,在这个经济制度上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新古典主义文学一方面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作斗争,一方面大肆宣扬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以君主为代表的所谓 全民族 的利益。新古典主义文学还极力提倡理性,要求个人与社会的绝对和谐,并且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古代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们景仰和学习的楷模。高乃依的古典主义悲剧《熙德》中的主人公堂 罗德利克,在作者的心目中,就是专制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这出悲剧表现的是责任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主人公是以理性和意志来权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结果理性获得了胜利,爱情也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可见,17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对于巩固君主制度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时法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30 10:53:23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知识结构图: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是综合艺术电视艺术的范围各类型作品的概念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电视剧各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电视文学电视文艺视听语言规律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基本规律节目流程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技术手段广播发展史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电视发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电视、非线编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知识点分析: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电视艺术定义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 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苗棣:①即时传真。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 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 珂拉支现象 ,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综合;③大众性。关于电视艺术的大众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问 题说 明大众艺术工业社会产生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伴生物,是一种娱乐的艺术。大众艺术始终作为商品被制作出来,初衷在于追求利润、取悦受众,而大规模复制所采用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标准化与扼杀个性。电视为什么是大众艺术电视在节目制作、传播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使它特别适合成为大众文化的载体;电视运作机制及电视传播电视接受的基本特性决定电视带有大众文化色彩;在成本压力下,当今电视组织有向商业化靠拢的趋势。大众艺术的积极意义精神产品极大丰富,群众喜闻乐见,慰藉心灵、提高素质、满足需要。大众艺术的消极意义媚俗,工业化生产导致缺乏创作个性,标准模式。媚俗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在 眼球经济 的招摇下,影视艺术的娱乐化、名人猎奇、商业炒作、隐私曝光等低俗的、恶俗的、庸俗的低趣味的媚俗现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媚俗就是把受众的心理体验压缩在了一个狭隘、浅薄的表层空间,使艺术失去了原有的深刻理性和美感,使受众失去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深度。远离了崇高和责任,媚俗便成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大众需要通俗却不需要庸俗,需要刚健质朴的中国风骨,需要真正的经典,来滋养心灵,涵养人生。如何克服媚俗倾向在体制内自行突破+寻求机制本身的突破。大众的通俗艺术是否必然低级不是。只要有天才的、真诚的艺术创作,在通俗形式下可以包涵高尚的气质和深刻的内涵,如传统通俗艺术;各时代都是低劣作品占多数,高雅艺术也存在垃圾。电视艺术是不是当代艺术的主流不是。数量上占主流,形式上继承了更多的现实主义传统,但致命弱点是缺乏经典和深刻,只有自身突破才能成为真正主流。日常化审美是我们这个工业化和技术化的时代所独有的一种审美方式,它不仅在量的方面表现为当今审美方式的主流,而且在本质上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所造就的现代生活和现代精神在审美方式上的反映。高鑫:兼容性(艺术科学与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诸多艺术元素、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多样性(题材、类别、形式、风格、结构的多样性);参与性(电视的传播共性、特殊审美心理、特殊表达方式决定);当代性(真实展现中国社会现实、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三.电视艺术的范围(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电视文艺及电视类型作品一.电视文艺概念: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声画造型为表现形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特性:政治性、娱乐性、参与性、纪实性、时尚性。(关玲《知行轨迹》)主要节目类型: 电视剧、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综艺节目、电视音乐/戏曲/评书/舞蹈节目、音乐电视。二.各类型作品的概念及创作规律1.电视综艺节目概念: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高鑫)创作规律:有机性(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分类:见下表类 型概 念类型代表电视综艺晚会以现场直播的技术手段、文艺晚会的艺术样式,通过电子技术手段的制作,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经过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和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综合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文艺节目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选择地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感的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综艺栏目以栏目化的形式出现,通过电视栏目主持人的主持串联,将诸多电视文艺样式组合在一起,通过电视杂志化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形态。对象性电视栏目:窄受众型的电视栏目,栏目的定位是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如《大风车》。流行节目类型:类型概 念类型代表备注游戏娱乐节目泛指内容上以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主,形式上突出参与性、游戏性而非艺术表演性的综合娱乐节目,观众的参与比其他类型的节目更具普遍性和动作性,即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一般带有紧张有趣的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快乐大本营》(湖南卫视)《欢乐总动员》(BTV)主持人素质益智博彩类节目《开心辞典》《幸运52》(CCTV)真人秀节目情感类节目以亲情、友情、爱情、诚信、道义、责任、矛盾、冲突等为主题,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聚焦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在叙述上借鉴了故事片的叙述模式,沿袭着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这一叙述范式,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形成了观众的思维习惯与心理期待。普通群众+曲折故事+开放式结局的组合,过去时再现+现在时讲述的表现形式,讲究悬念设置、矛盾冲突、细节展示的叙事策略都增强了节目的戏剧效果。此外,婉约悠扬的背景音乐、充满生活化气息的演播室、柔和的灯光、大方简约的舞台布景都契合了情感故事的讲述与人物心境的表达。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 展示普通百姓风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用理性、法律化解情感冲突,打造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温情世界 。这一主张与诉求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任务遥相呼应,不谋而合。《讲述》(CCTV-10)《真情》(湖南卫视)角色定位偏差题材选择边缘化栏目剧电视栏目剧是根据现实生活题材创造的、组织群众表演的,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故事剧。(李彩英)其特性是:以栏目的方式来生产、制作、播出;具备电视栏目的基本特征,如有主持人、相对的板块化;由演员扮演的讲故事的节目形态。(周涌)《雾都夜话》(重庆卫视)《星夜故事秀》(BTV)低俗化2.电视艺术片/纪录片电视纪录片:客观地、真实地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电视片样式。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地展现历史、社会、生活、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简言之,是按照编创人员的主观审美理念,用丰富的情感性和文学性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专题片片种。电视艺术片的特征:表现题材专题性、手法主观性、风格艺术性(声画+构思)、主题情感性、语言文学性电视艺术片与其他电视文艺样式的比较:电视艺术片VS电视纪录片相同点内容:反映历史社会生活或人物事件现象形式:自成一体的独立电视片,有完整结构手段:声画手段对素材再创作不同点纪录片: 真实再现 生活真实 写实 素描电视艺术片:艺术化表现 艺术真实 写意 国画电视艺术片VS其他电视文艺节目电视艺术片文艺节目节目样式独立完整的片种很多文艺节目连缀,各自相对独立内容统一制作、主题、思想风格一个栏目中编排多种不同艺术形态,不同风格内容电视艺术片的主要类型:类型利用手段内容题材目的艺术创作特征代表作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电 视 的 技 术 与 艺 术 手 段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抒发创作者强烈主观感情,体现深刻哲思视觉选择思想升华情感抒发刘郎《西藏的诱惑》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审美愉悦和享受形象化再现动感时空《梦》《溯》《黄河神韵》电视文献艺术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献资料抒发创作者思想感情人之镜心之桥灵之舞《杨开慧》《百年恩来》电视文化艺术片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主要载体展现中国哲、文、美等文化内涵、蕴涵浓重文化意味鲜明文学为本,视听元素和谐主题文哲探索,启智悦心美感多样风格存在发展刘郎《苏园六纪》《江南》3.电视戏曲节目(电视舞蹈、电视评书、电视音乐等均可借鉴于此)内涵: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以及镜头组接艺术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外延:一切用电视来表现的戏曲艺术、文化、信息。功能:宣传戏曲动态,介绍戏曲文化;举办电视竞赛,组织评奖活动;录制珍贵资料,探索结合形式,组织研究评论。现有形态: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戏歌、晚会、MTV等)4.电视剧基本特征: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电视剧的分类:类 别概 念艺术特点创作特征电视短剧、小品按标准化规定,电视短剧长度为30分钟,电视小品长度为15分钟。但一般认为长度(单集)少于30分钟的电视剧都统称为电视短剧。电视短剧能比较全面地运用戏剧元素进行叙事,完整情节结构、重视人物形象塑造。电视小品则情节十分简单,甚至没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更注重意境传达或生活哲理的阐明。短平快、映问题蕴哲理、简明快富情趣、春风化雨朴素动人题材典型、主题提炼、细节、剪裁电视单本剧是指长度为1到3集(每集长约45分钟)的电视剧样式。反映现实、整体性、实验性人物关系、人物塑造、结构封闭多样(戏剧、电影、小说、散文、电视式)电视系列剧分集播出,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故事却不连贯。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集与集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联系。连贯与独立(人物背景风格连贯、统一主题思想)人物面具化、通俗与类型人物设置(剧情、互补、受众)、结构(整开局半)电视连续剧是指长度在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庞大的时空构架、时间和人物连续、广阔社会生活场景与丰富的思想内涵选材不大不小、结构局部开放整体闭合、悬念求新多变、命运人情渲染、总体统一每集有一个故事核肥皂剧:源于西方soup opera的翻译,指长篇电视剧。观众大多是家庭妇女,因最初多插肥皂等洗洁剂广告而得名。其剧情很拖,结局多为开放式,一般分为日间肥皂剧和夜间肥皂剧。5.音乐电视概念:大多数国家指专门的音乐频道;中国,简言之,单曲音乐录像片。文化属性与功能:是一种促销音乐商品,推出经过 包装 的歌手与乐队形象以扩大社会知名度,从而获取商业利润的、电视广告性质的单曲音乐录像片。音画关系(重要):画面制约音乐:适合拍MTV的音乐应有产生视觉表象的可能性:题材、体裁、歌词、音乐(时间、留白、平易、熟悉与新颖的平衡)音乐制约画面:意识流(叙事不详尽不连贯不完整、主观夸张)超现实抒情(心理蒙太奇、梦境)视听特征:视觉轰炸、无逻辑画面拼贴、时空大幅度跳跃、三维电脑特技效果、心理蒙太奇画面结构方式、快速镜头剪辑。MTV画面处理上的两个把握:(关玲《知行轨迹》)虚与实的把握 抓住细节,以实(细节)求虚(意境);以虚写实,以抽象、虚化的景物表现歌词。运动感(节奏感)的把握 运用高剪接率的镜头体现运动;利用视角的变化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倾斜造成运动感;利用画面变形产生运动感;利用歌手的形体动作表现运动感;相对运动表现运动感;静中之动。6.电视文学概念: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的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艺术的文学性(2006年简释):指文学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是的电视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电视文学的分类:类 型概 念审美特征代表作品电视小说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经过电视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 屏幕作品 ,并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保留原小说的创作风貌,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文学样式。1.电视化了的小说2.小说的电视化3.环境场景的假定性4.屏幕形象的视觉化《孔乙己》《最后一片叶子》《零点归来》电视散文以电视 声画一体 的手段,将优秀的散文作品的语言读诵,配以相关的画面、音乐和效果音响而形成的一种电视文学体裁。特点:完成从文学叙述到视听语言的转述,从抽象到具像并保留意境。1.精心写意、追求意境2.联想丰富、蕴含哲理3.注重画面、文采飞扬《四十九朵玫瑰》《风筝仙女》电视诗歌通过特定的电视语言,将诗歌以画面和语言视听综合形式展现在屏幕上,以抒发作者浓烈的情感,创造出富有诗的意境美和抒情美的电视文学样式。特点:自由、象征、烘托、隐喻、空灵、虚幻、画外之意。1.丰富想像、诗化镜头2.写意手法、丰富意境3.多种表现手法的组合《海的向往》《双桅船》《雪梦》电视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走向屏幕的一种新型节目样式,是电视工作者运用镜头以报告文学的观察视角,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学样式拍摄制作出的纪实性或报道性的电视节目。1.鲜明的新闻性(真实、现实和时效性;记叙过程和情状;长镜头的运用)2.浓郁的文学性(塑造屏幕形象;镜头描写;捕捉细节)3.深刻的论辩性《半个世纪的爱》《大路岁月》电视文学片既可以容纳对作家作品介绍,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评论作家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可以通篇介绍,也可以只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对作家及其创作风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诠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文学审美情趣。三.重点问题分析1.真人秀真人秀 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译名,借鉴了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直译。但国外对于我们所说的 真人秀 目前最普通的叫法是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节目。所谓的真实节目,就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然后把普通人在一个假定的情景和虚构的规则中的真实生活录制下来播出,它本质上是一个游戏节目。这类游戏节目与传统的经典游戏节目的不同在于,游戏节目通常局限于演播室内,每场游戏一般集中于较短的时间完成;而 真人秀 则基本上在实景中拍摄,规则繁琐,时间也拉得很长。(苗棣)真人秀是综合娱乐节目的一种,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因此被称为 REALITY TV 。 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活动有明确目的,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目前影响很大、收视率很好的大型 真人秀 节目,都像一出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从电视的本质看,真人秀节目符合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特征。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下的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一些日常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真人秀节目满足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2.娱乐选秀节目(应试精要P94)3.春节联欢晚会(应试精要P94)(关玲:《知行轨迹》)(1)春节联欢晚会的由来及其对电视规律的探索1983年,黄一鹤提出四条设想:实况直播、电话点播、启用主持、首长出席。对电视文艺兼容性的探索:多种文艺节目的兼容与包纳; 非纯态 节目的创造。(小品作为一种戏剧和表演的训练手段,能在春节晚会上脱颖而出并获得独立的艺术地位,是春节晚会在发挥电视艺术兼容性特长上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总体考察,春节联欢晚会的创新往往体现在新的技巧或者是推介新人方面,在联欢晚会的形态改革上并无很大动作。(2)历年春节联欢晚会总体分析晚会平均在四个半小时左右,与春节守岁习俗相吻合;节目总量(含主持)平均在75个左右;单个节目平均长度约4到5分钟,平均镜头长度总体上有下降趋势。(3)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构成歌舞类节目: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以歌伴舞形式占绝对优势。歌曲来源有专门为晚会创作的歌曲,如《难忘今宵》、《相约九八》;数量较大的是社会上流行的歌曲,现在多以歌组合的形式出现。歌曲节目由于以抒情性为主,容易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虚实结合创造新的意境。如《缤纷四季》(1998)是歌曲与时装艺术的结合,《西部狂想》(2000)是歌曲与魔术的结合,音乐剧《天长地久》(1997)、《过河》(1996)。歌伴舞中的 人海战术 ,和片面追求豪华场面是不可取的,要注意寻找两种艺术形式的契合点。曲艺类节目:歌舞、曲艺是春晚的 两驾马车 。相声、小品在内容上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并且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小品节目在节目整体安排上的穿插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节奏的缓急。戏曲类节目:名家名段型、融合型、小品创作型。其他类节目:其它类节目能起到一定的结构作用,成为晚会整体的重要形式因素。片花既形成收视节奏上的变化,又增强了晚会的整体形式感。贺岁电报使晚会分为几大板块。(4)春节联欢晚会的结构类型春晚主题的确指性相对较低,更多地指向一种情绪和氛围而非意义。春节联欢晚会大多采用 珍珠项链结构 ,外化线索的几种常见方法是:以主持人的串联组织为线索,以收视期待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1997年 北京时间 ),以竞赛形式为线索,以某个情节作为外在的线索。板块式结构,平行并进式结构(主会场分会场多点时空,借鉴平行蒙太奇的手法)(5)春节联欢晚会的节奏快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6)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主持方式(7)春节联欢晚会的时空总体上取消了时空的假定性,即时直接的传播使传受双方共同处于一种特定而非假定的时空延续中。春晚的仪式化被强调与放大,最为典型的是零点钟声的仪式化和短暂的狂欢。晚会空间开拓的主要形式:演播室空间的有效划分与调度,中心表演区的空间立体化,利用大屏幕延伸扩展空间,多地直播互传实现空间的丰富化。(8)春节联欢晚会的审美特征意兴性与时代特色的结合:意兴性指春晚在主题思想含义上较强的情感色彩,作用于人们审美心理上的写意抒情性。意兴性的 意 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意兴性与时代特色的结合,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和演出来实现的。综合性与民族特色的结合:综合性体现在构成因素的综合性和艺术品种上的开放性、兼容性。作为春节 新民俗 的春节联欢晚会必然体现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特点和要求。喜剧性与庆典特色的结合:内容上的庆典色彩,艺术手法上融入庆典色彩,喜剧性与整台晚会的庆典色彩协调一致。(9)电视文艺晚会创作思辨4.娱乐化(应试精要P78)5.低俗化(应试精要P80)6.情感类节目7.从 大众史学热 看学者明星化(应试精要P100)8.韩剧的启迪(应试精要P84)9.红色经典改编(应试精要P85)10.名著改编(应试精要P86)11.现代文学名著与经典改编(应试精要P87)12.历史剧(应试精要P90)13.人性问题(应试精要P91)14.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视艺术的关系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一.视听语言规律1.概念:视听语言是由声音和画面两个元素系列构成的立体的、非线性的语言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同时出现、相伴相生、不可分离的,这两个系统同时出现时,随之出现了声画关系。在由声画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所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特点它本身既有记录现实原生形态的功能,又有表现非现实时空的巨大能力。它是再现的,也是表现的。2.视听元素分类画面系统被拍摄的物体(人、景、物) 光线、色彩 影调、色调被拍摄物体运动 摄像机运动场面调度轴线、角度、视点、构图、景别 镜头的编辑组合声音系统音乐(中外各题材)、音响(自然和非自然)、语言(对白/独白/解说/字幕)声画关系对应(同步)、对位、分离视听语言系统图表画面系统声音系统人景自然景物客观物体语言音乐音响人工景虚拟物体对话独白解说字幕古今中外作品自然音响非自然音响拟音光线自然光色彩自然色人工布光人工混合色影调色调专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场面调度被拍摄物体运动摄像机运动直线运动折线运动曲线运动升降运动推拉摇移景别视点远全中近特正常视点非正常构图画面编辑(剪接)声音编辑(剪接)画面和声音合成(蒙太奇)声画关系声画对应(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分离几个重要概念:1.蒙太奇:广义 所有镜头之间的组接,主要为叙事性的和交待性的;狭义 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派生出的手法,通过两个以上镜头的组接产生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效果,有时伴随极强的感染力。包括冲突蒙太奇、杂耍蒙太奇,以及由此演变延伸出来的其他蒙太奇手法。2.长镜头:巴赞提出,是指在一个长时间不切换的镜头中,拍摄和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距离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强调在一个镜头中通过连续拍摄产生意义,而不是靠镜头组接产生的人为的含义。支持一些强调客观真实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等。同时它也是电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3.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主要形式 旁白(客观性/主观性自述)、独白、解说(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重要形式。作用 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表现力拓展到镜头之外,不仅使观众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视听互相补充衬托,可产生多种蒙太奇效果。4.字幕的功能:说明背景、时空变换、显示画面中看不到的内容5.音乐的拼贴式结构:在 参与性 的节目类型中,由于蒙太奇画面语言的制约,音乐的存在方式又往往以 片断出现 为基本特征,在节目整体进程中形成多个音乐片断缀合的 拼贴 式结构。6.音乐的纪实性质:在参与类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音乐的存在往往需要符合画面所表现的艺术真实。电视音乐与画面的姻缘关系式不可分割的,它必须与画面所规定的场景空间、时间和地点相吻合,尤其是所谓 有声源音乐 (声源存在于画面中)更是如此。要求声音的基本属性上应该是 不完美 的-不完美即是真实,即是美。7.电视音乐的主要功能:满足人类多感官综合感观的惯性认知心理;帮助信息接受与记忆;营造或增强画面心理氛围;协助统一结构和深化方式;协助画面时空定位(源于内在固有文化属性)8.电视音乐与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节奏功能、戏剧功能、抒情功能9.各种电视音乐标志音乐:广播、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及各个栏目的片头与片尾音乐。特征:稳定、短小、音调主题鲜明精炼、很强时空指向性。广告音乐:对功利诉求的商品化广告进行 艺术化 包装修饰,以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短小、独特、精炼。综艺节目中的音乐:形式多样;功能多样(娱乐、审美、教育、烘托)、重要结构要素专题片中的音乐:音乐题材 音乐中心、完整、占据时间多、类型规模表演自由、表现功能较少受制约;非音乐题材 主题概括、情绪烘托、结构贯穿、避免喧宾夺主电视散文中的音乐:仅次于语言或画面的声音结构元素、对情感内涵予以诠释或烘托。具音乐小品性质。但不排除在情绪高潮或语言暂停时,作为首要表现因素走向前台,揭示高潮。要求精心个性创作、注重逻辑性。电视剧音乐的表现方式:主题歌与插曲;情节音乐的贯穿发展;音乐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烘托环境与气氛;具有交响性音乐思维的整体结构方式10.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功能运用再现功能形成纪实性语言构成的节目样式,如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运用表现功能产生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节目样式,如电视艺术片、MTV、电视散文等。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和光线造型突出主观意识。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在演出现场原生状态再现和记录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造,需要同时运用纪实性和表现性视听语言。如电视文艺晚会、文艺专题片。11.电视文艺语境下的视听语言电视文艺语境: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大到电视文艺总体,中到各种节目类型和样式,小到特定节目内容的上下文,都会形成运用某种视听手段的语境。在特定语境下,一些多义的元素有了特定的含义,而一些指向性明确、含义固定的元素在此时此刻有了新的诠释。只有当元素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时,语言才能称其为有意义的语言。在电视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具有语义的相关性,视听语言所有语义符号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相关联的特定的电视文艺艺术情境,它是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样式中使用的结果。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语境中使用的特点:一些视听元素在运用中超越了自身原有的含义,与语境中其它部分结合,产生了新的意义;电视文艺中常常运用的特技手法在与具体内容结合时,也往往会出现 神来之笔 的效果;一些具有多义性的元素在语境中使语义得到了确定(如春晚用红色和金色);一些元素的结构方式和使用规则在语境中被打破,出现特殊的使用效果;电视文艺在创作时的元素运用带有强烈的愉悦 色彩;色彩更多的是各种气氛的代名词。12.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符号特性:直观性、运动性、立体性、技术性13.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审美特征:再现和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人物和事件,但它本身并不以叙事为重点;镜头再现链条中虽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但节奏的展开和起伏、结构的省略与延长,以及色彩和照明的表现意味,都使电视文艺的再现具有了特殊的审美效果;电视文艺在表现意象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特点;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方式使现实记录和还原具有了艺术表现的效果;电视文艺收视群体巨大而身份庞杂,使得审美结果因人而异。二.艺术创作基本规律1.结构戏剧性结构:(悉德 菲尔德)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非戏剧性结构:(库特 冯尼格特)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结构要素:是指在艺术品的构成中,为了达到 寓多样于统一 的目的而采用的贯穿结构因素。这种贯穿因素因为多次重复出现,而起作用。比如综艺节目中的音乐。2.文学剧本文学剧本:是未来影片(电视剧)的基础和框架。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主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可以称之为影片创作的 施工蓝图 。分镜头剧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确定了拍摄场景以后,按自己对未来影片画面和场面调度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完成台本:是在影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由场记根据已经定稿的影视剧,将其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如场次、镜号、拍摄方法、场面调度、人物对话、音响音乐以及长度等,完整地记录下来的台本形式。3.主题主题:情节主题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情节主题就是 动作和人物 ,主题思想则指剧作中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情节主题是为表现主题思想而服务的,主题思想只有通过动作和人物才可能得以体现,两者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剧作的主题。主题的作用:创作过程中的目标和指南,从一开始就会影响和决定剧本的创作方向。面对同样的素材,剧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不同便会有不同的选择:事件、人物关系、结构方式等。主题的产生: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与作品一起完成的。主题应该是生活素材本身所蕴含的某种倾向,而剧作者只是发现它并选择蕴含着它的素材来表现主题。多义性主题与多主题:社会、人物、情节复杂决定一部作品主题可能不是单一的,甚至同一条情节主线、同一个情节主题也有不同主题思想,这便是主题的多义性。但总有一个是居于主导地位的。4.人物:影视剧一切以人为中心功能分类:主要人物(参与冲突、叙事功能)、次要人物(具备某些推进剧情的信息)、不叙事人物(使主要人物形象丰满、帮助理解主题、增添光彩趣味)性格分类:扁平人物(类型人物)单一固定平面化,简单性格意念造。容易辨认、容易赢得认同、便于把握和使用。性格特征是人物固有而非剧情发展变化;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复杂多面、充实丰满。深度、现实,性格随剧情发展逐渐生成变化。5.情节与情节点情节不等于故事:情节之有别于故事正是因为它对因果关系的强调。情节还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情节间的相互作用使叙事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 结局-推进。这便构成了情节线。在这条线上最关键的使确立叙事推进的终点。情节模式:某些业已定型的、可供反复套用的安排情节的方式。有其合理性,但重要的是为模式寻找到真正有新意的具体的情节而不是模式本身。情节点:为叙事提供新的戏剧动机以推动其前进的某一事变或事件的发生或某一人物的出现。6.动作与人物性格:只有通过动作才能了解人物性格戏剧性动作特征:流动性(剧情因果链条中承上启下)爆发力(对剧情的意义和引起人物情绪的反应)外部动作:人物外在的形体动作或者语言动作 流内部动作: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源7.冲突冲突:冲突人物的动作与障碍的反动作之间的反抗就是冲突。产生冲突产生于人与他的戏剧性需求之间的距离和障碍,一部剧本的剧情可以归纳为人物实现其戏剧性需求的过程。特征:在情节发展框架的局限内迅速形成发展和解决,集中、浓缩、真实;更注重冲突之间的因果和递进关系。冲突之间的联系和递进保持了情节结构的完整统一。冲突与情境:情境就是容纳了障碍、人物动作与反动作,形成某种 情势 并激发冲突的环境。包含动作的客观环境、人物关系、事件的情势。形成冲突的情境其实是一种困境。它可能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打破人物内心的平衡使之陷入冲突。还可以作用于人物的外部动作,形成人物行动的障碍。功能在于加强反动作的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物的潜能去克服障碍,由此产生对抗和冲突。冲突的类型:人与人、人与社会集团、社会集团之间、人/社会集团与自然/超自然因素、人物的内心冲突8.悬念悬念:所有叙事最重要的元素质疑,是指在叙事中某些 悬而未决 的戏剧性因素,这些因素能使接受者因好奇、焦虑、不安或同情而产生对叙事的以后部分的期待心理。好奇: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关注;解开谜底的欲望优越感:出自对剧情和人物命运的不完全的预知,导致了比完全无知更强烈的期待心理。 以及对创作的不可预测性的期待。如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总悬念:一部影视剧中贯穿剧情始终 并 蕴含和激发剧情中的主要冲突和对抗分悬念:在剧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中出现并在这一阶段得以解决。突发式悬念:将秘密维持到最后关头期待式悬念:完全不对观众保密(更为有力和优越)9.情节与结构10.情节与节奏11.内容与形式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一.节目流程(2006年简释)指在节目生产过程、生产方式和生产机制等方面具有一系列基本的操作规范,在这种规范的调整之下,节目的生产、设置、播出、改版、创新均能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从而减低运营成本,整合有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节目传播效果。二.电视节目策划(2007年简释)策划者遵照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规律,对电视节目的选题立意、采拍制作、播出销售等生产过程进行总体筹划和论证并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文案的一种电视行为。根据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的过程,人们常常把电视节目策划分成前期策划、中期策划、后期策划;根据策划的主题和目标,人们又常常把电视节目策划分为选题策划、摄制策划、播出策划和销售策划。但不管是哪一个阶段和哪一种策划,策划者都要把握最关键的一点,即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意。从这种意义上说,策划永远不等同于计划,因为它包含了某种创意,某种新的尝试,某种新的追求和探索。电视节目策划应该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策划的可行性、伸缩性和挑战性等。三.技术手段1.导播:对摄像机的调度和多讯道节目信号的现场切换组;完成这些工作的编导。2.单机拍摄:只用一台摄像机逐个完成每一个镜头的前期拍摄任务,然后经过后期编辑把这些单个镜头组接起来。3.三机位:以舞台为关系线(轴线),在舞台下方一侧围绕舞台设置三个机位,面向舞台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号、二号、三号机。三个机位全、中、近的交替进行过程,也是叙事完成的过程。4.线性编辑(应试精要P71)5.非线性编辑(应试精要P71)6.三网合一(应试精要P76)7.数字电视:(应试精要P75)数字电视的概念是指节目从摄制、编辑、播出、发射到接收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的,中间不经过任何模拟处理。具体包括数字摄像、数字制作、数字编码、数字调制和数字接收等,达到高质量传送电视信号的目的。不仅如此,数字电视还具有丰富的信息业务广播功能,具有可交互性等。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提供DVD级别的图象质量,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处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 3、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8 1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4、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5、提供全新的业务。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8.网络电视:(应试精要P76)IPTV是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缩写,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该业务将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通过宽带网络向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IPTV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和实时性。它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主要存储及传送的内容是流媒体文件,基于IP网络传输,通常要在边缘设置内容分配服务节点,配置流媒体服务及存储设备,用户终端可以是IP机顶盒+电视机,也可以是PC。(流媒体指以流方式在网络中传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形式。)9.虚拟演播室(2005年简释):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工具,虚拟演播室技术包括色键技术、计算机虚拟场景设计和蓝背景技术、灯光技术和摄像机跟踪技术等。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摄像机的位置与参数,使三维虚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经过色键合成后,使得前景中的主持人看起来完全浸尽于计算机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场景中,而且能在其中运动,从而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很强的电视演播室效果。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一.广播二.电视1.电视文艺发展史第一阶段:1958 1965(初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表现手段:演播室实况直播 剧场演出直播 初次尝试录播内容与形式:转播既有艺术形式 更富电视化特点的再创探索 涉足各种,打下基础1958年5月1日19时北京电视台6月15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6月26第一次剧场转播59年国庆第一次大规模实况转播60年综合性文艺晚会61年首次以笑为主题的文艺晚会61年周信芳艺术生涯40年第一次大规模连续转播64年12月底第一次录播文艺节目(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直播转录播)第二阶段:1966 1976(停滞)文化大革命消极:样板戏为主、部分外国文艺节目、积极:1973彩色试播 详细的转播镜头本提高质量和水平、抢救一批传统曲艺节目第三阶段:1977 1978(复苏)歌颂老革命家、庆祝粉四人帮胜利节目雨后春笋;长期禁锢传统曲目重放异彩;电视文艺新样式涌现。78年文革后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三家亲》;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CCTV第四阶段:1979 今(发展兴旺)春晚大发展、电视剧全面繁荣、多种新型文艺样式涌现、频道专业化、节目多样化、制作精品化、商业化、全球化、本土化2.电视剧发展史1958 1966(初创)1966 1976 (停滞)1978 1990(艺术成型期、迅猛发展阶段)1978《三家亲》新时期第一部,全实景录制1978 1981 张志新原型《永不凋谢的红花》第一步连续剧《敌营十八年》80年代中期 佳作异彩纷呈81年 飞天奖80末第一部室内剧《渴望》主要成就:数量质量提高、风格样式多样、大批电视艺术家199- 今(走向成熟)市场化、规模大、生产主体和风格样式多样化创作流变(两大趋势):走向本体 艺术的自觉 ;现实主义道路体裁:(79年单本剧暂露头角,82年连续剧发展,80年代中连续剧成熟,90年代长篇成主流、室内剧兴起全面繁荣)电影审美历程对电视剧影响:年代思潮代表汲取优点缺点电视剧70末80初形式美学黄健中《小花》形式美学西方影片打破单一叙事拓宽表现天地增强形式美感形式大于内容不明显文化准备86后纪实美学郑洞天《邻居》张暖忻《沙鸥》巴赞《什么是电影》德国《电影的本性》冲击伪饰审美现实主义思潮拘泥生活,限制表现张力《黑槐树》《丹姨》80后造型美学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西方 新浪潮 鲜明个性色彩视听造型强烈审美冲击,强化导演意识和电影语言人为淡化情节,自我表现,忽视受众《秋白之死》《南行记》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一.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2005年论述)科技不断在形式上翻新和追求理念上突破的同时,艺术也不断在追求观念上创新和媒介的革新,两者的发展轨迹也是与时并进的。在科技低度开发的区域里,科技对于艺术的影响力可能比较低,因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比较少,艺术家可以选择的创作媒介也相当有限。在科技程度高度发展的地区,科技对于艺术的影响倍增。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对科技的依赖日深。比如,数字电视的发展,让人们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也使得电视艺术的创作者根据这样的受众特点的变化,创作更加适合的节目。二.频道专业化(2006年简释)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特定的需求,以一定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三.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制播分离 一词被业内广泛引用,但由于翻译的原因,有人将 制播分离 理解为电视制作机构和电视播出机构相剥离,并由此派生出实施 制播分离 的种种设想。事实上,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制播分离的先例。四.电视频道包装(2005年简释)(应试精要P72)1.文学活动的 四个要素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2.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阐述并强调的问题。即艺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生产成反方向的发展。两种体现: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比如18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说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3.含蓄和含混:文学的话语蕴籍性表现在这两种修辞形态。含蓄是表达上的小中见大,含混是阐述上的一中生多。4.艺术生产: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 真正自由的劳动 。6.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7.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8.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易感点/刺激/行动力量9.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最实际、重要的阶段。10.直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11.灵感: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特征 非预期性/转瞬即逝性12.综合: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13.突出:在创作中,作家调动各种材料加工中心意象或意念,使之比周围其他意象更为明确、清晰,更加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14.简化: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15.变形:作家在构思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方式创造意象。16.陌生化:在创作中,作家把与人太贴近的事物或现象当成是第一次看见,无法称呼,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的构思方式。17.即兴:在某一刺激或内在冲动的支配下,作家兴会来临,迅速完成作品的状况。18.推敲:在语言操作过程中,作家反复斟酌,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妥帖地传达意象的过程。19.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假定性情境中,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对社会生活内涵、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20.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21.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势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对内容的外在形态的追求。形式重要性:艺术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完成/对于艺术(不同于非艺术),形式和内容活在一起,完全合一。内容即形式、形式既内容。22.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23.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 有意味的形式 。作品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错误在于否定艺术同现实人生、生活情感、功能要求以及主题思想相联系的形式主义理论,没有把 意味 置于人类的审美经验基础之上。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内蕴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作用人们的生活,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不断内化,这些形式成为固定的审美经验;当他们从现实事物分化出来,作为独立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依然能给人有意味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戏曲的程式化。文学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24.艺术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文学体裁25.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2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27.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28.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2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30.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 卓越的性格刻画 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31.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典型的首要原则。 特征 ,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32.典型环境: 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大环境和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33.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34.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 表意之象 。35.内心意象: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艺术构思中的胸中之竹。36.行动元与角色:(情节与性格)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联系:人物同时具有~两重特性;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有时一个角色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区别: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表现为人物 做什么 ;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为人物怎样做。38.事件:人物行为及其后果。39.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40.视角:是指作品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传统上区分视角主要是从人称划分,即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但同时应注意到在不同人称的叙述视角中,都存在着内在视角与外在视角的差别。在有些作品中,叙述视角是可变化的。41.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影响叙事速度变快或者变慢。42.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43.声情并茂: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融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象征性表现。44.情景交融: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45.虚实相生:意境由虚境(审美想象空间)和实境(景形境)构成。虚境由实境体现。46.韵味无穷:情、理、意、韵、趣、味,象外象,咀嚼不尽的滋味。47.节奏: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48.隐喻:指不用喻词,喻体与喻本直接结合的比喻方法。49.象征:指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性抒情话语。50.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文学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51.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52.简约:是力求语辞简洁扼要的文体风格。其特点是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摹写,也不是简陋肤浅,而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富有言外之意,其弊端在容易流于郁而不明的晦涩。53.繁丰:是不节约辞句、任意衍说、说到似乎无可再说而后止的风格形态。其特点是内容充实,辞藻丰富,描述详尽,篇幅较大。其弊端在于容易流于冗长。54.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55.柔婉:是柔和优美的风格形态。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抒情表彰曲折委婉,具有阴柔之美,给人闲静和谐的感受。56.平淡:是少用辞藻、务求清真的风格形态。平淡的作品,其特点是单纯通俗,质朴冲淡,给人平时而悠远的感受。57.绚烂:是尽遣辞藻、直逼富丽的风格形态。绚烂的作品,往往追求繁华奇艳,色彩绚烂。58.谨严:是指那种构思严密、文笔精细的风格形态。谨严之作一般庄重严肃,在表现上,有时比较含蓄甚至拘谨。59.疏放:是指那种似乎遵循自然,不加雕琢、不论粗细、文思放纵、率意挥写的风格形态。疏放之作往往谐趣不羁,随和畅达。61.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然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62.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指作者本人设定的能够按照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义,把文本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文学接受的高潮63.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64.净化: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又一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和人格提升的状态。65.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66. 延留: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即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达到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67.艺术批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一种能动的意识形态评价行为,即站在一定立场、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思想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并兼并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判断。68.原型:源自心理学荣格的名词,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69.钟嵘滋味说:《诗品序》南北朝文学理论家,认为 诗之至也,应言已尽而意有余 (兴)。强调诗歌应该深远含蓄,为读者留下想象、体验与再创造的余地。与英加登填空、对话之说相通。70.司空图:唐末诗人,强调好诗要有 象外之象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要求诗歌要有比物象描写和语言文字更为深远的东西,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意趣。72.姚斯:读者是能够主体,审美经验期待视野。73.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核心理论是用 间离效果(陌生化) 打破第四堵墙 , 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他的理论直接来源于对中国戏曲实践的认识,是中国(东方)的戏曲美学观对西方戏剧模式的重大影响。( 我是在表演 )文学整体74.所谓文学整体,是指对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具体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75. 诗言志 和 诗缘情 : 诗言志 出于《尚书 尧典》,朱自清称之为中国诗论的 开山的纲领 ; 诗缘情 则出自陆机的《文赋》。 言志 说与 缘情 说,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是主观思想感情,不同之处在于 言志 说突出的是理性化的思想感情, 缘情 说则突出诗歌或文学所表达的是感性化的情感或情绪。76.感物说:感物说强调了人生感受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进而有了 什么样的人生感受 更有利于文学创作的讨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代有所谓的 诗穷而后工 的说法。最早有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后来韩愈用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来概括这种现象,并且把人生经历的坎坷视为作家创作好作品必不可少的前提。欧阳修更进一步发挥说,文学创作只能 穷而后工 , 愈穷则愈工 。话虽然说的绝对了一些,倒是相当深刻地揭示了由丰富的人生阅历所构成的生活基础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77.摹仿说:古希腊的摹仿说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认为文艺的摹仿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可能有的或应该有的事,属于西方文论史上的主流理论。另一种则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由感官所感知的 感觉世界 具有流动不息、变换不定的特点,因而也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概念所组成的、由理智所领悟的 理式世界 才是永恒不变、绝对存在的客观实体。理式世界是感觉世界的原型或理想,感觉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影子,文艺更是对作为摹本的感觉世界的摹仿,所以文艺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和真实体隔着三层 。柏拉图的摹仿说否认了现实生活是文艺的本原,并以文艺只能摹仿事物的影象否认了文艺存在的合理性。78.文学的价值:从西方文论关于 诗歌真相 的讨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是怎样逐渐深化对文学价值认识的。柏拉图以文艺是 摹仿的摹仿 而不具有真理性,否认了文艺的存在具有积极的价值。 亚里斯多德虽然肯定了诗歌真理,可是他的标准却是认识论的,他认为历史只能讲述已经发生的个别事件, 诗歌却因为能够讲述可能发生的普遍性的东西,所以比历史更真实。到了18、19世纪,浪漫主义认为诗人就是 立法者或先知 。从而以主观扩张的方式为诗歌真理辩护。自然主义则以攀附科学来抬高文学的地位进而肯定诗歌真理,例如左拉就主张,文学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成为一门科学。在如何认识诗歌真理的问题上, 美学家康德另辟蹊径,开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先河。他认为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艺术的特质在于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强调诗歌真理与科学真理根本就是两码事。这个见解对后世影响极大,只是现代文论更进一步将诗歌真理与科学真理的对立概括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 以诗歌显示了感性的真实来肯定文学存在的意义。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海德格尔的诗学。海德格尔认为, 人只有诗意地栖居才会生活在自己本真的存在之中;而人之栖居之所以是诗的,就在于 诗人的特性就是对现实熟视无睹。 诗人们无所作为,而只是梦想而已。他们所做的就是眈于想象。仅有想象被制作出来。 海德格尔的意思不是说诗意的栖居即逃避现实,而是以诗意栖居对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批判那种以功利物欲为目的的生存方式。79.文学作品的双层结构:美国美学家桑塔耶纳也曾论及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他说: 在一切表现中,我们可以区别出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或一件富于表现力的东西;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思想、感情,或被唤起的形象、被表现的东西。80.文学是人生特殊经验的表达与展现:美学家康德在他晚年所写的《实用人类学》中,曾对此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哲学是以实践性的外部经验为基础来认识人的,所以哲学对人的认识是一种 论证的意识 或 知性的意识 。人对自身的另一种意识来自康德所谓的 内部感官 ,它是 被心灵所激动 的产物,他称其为 直觉的意识 或 经验的自我意识 。康德认为, 内部经验并不象那种有关空间中的东西的外部经验一样,在这种外部经验中诸对象表现为相互并列的和固定存在的。内感官只是在时间中,在不具有观察的持久性的流动中,才看出其诸规定之间的关系,而那种持久性对于具有却是必不可少的 。也就是说,依赖于知性和逻辑的哲学无法感知和把握人的内部经验,即人的内在的、流动变化的、非逻辑性的心理活动,因而也无法言说由内感官即通过心理感受所获得的人生体验。康德所作的这个区分,对我们理解文学是在什么样的经验层面上、以何种方式理解人生,以及把握了什么样的人生意蕴,都极富于启发。81. 言不尽意 论:汉魏之际为如何鉴识人物而兴起的 言意之辨 ,对庄子的 言不尽意 论作了进一步阐发。玄学家们的言不尽意论,是对语言难以描述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来说的,与文学显然更近了一些。82. 形象大于思想 : 形象大于思想 现象的发生,既和作家的主观动机有关,又和读者的想象、联想有关;文学形象本身的特点,则是连接二者的中介或桥梁。从创作主体来看,作家之所以要用形象来说话,就是因为艺术形象作为组织和表达思想感情的 语言 ,可以传达许多抽象概念或逻辑话语不容易说清楚的丰富而深邃的意思,更善于表达那些概念语言无法言说的复杂感受和体验。这说明在文学形象的构成中,已经包含着大于特定概念的丰富内涵。从读者接受一方而言,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虽然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某种确定的观念,却可以将读者带入意会、感受、体验的状态,为他提供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从而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从 形象大于思想 的现象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它已被无数的文学事实所证明,那就是:任何艺术形象都不可能完全地 翻译 成逻辑语言;用理性化、概念化的逻辑语言来复述文学,有可能接近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却永远无法穷尽它。所以中国古代有 诗无达诂 的说法,西方也有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的谚语。从这个角度上理解 形象大于思想 的现象,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文学形象性质的理解。83.文学形象具有审美性:艺术形象在本质上只能是心与物,即主、客观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这个特点。在文学形象中,不仅有经过主体创造性想象加工过的客观事实,而且还包含着主体对其所表现的对象的审美态度,包含着他的个性和他的理想。而后者正是文学形象独创性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为了强调生活形象与艺术形象的这种区别,中国古代文论一般都把前者称为 物象 ,而把后者称为 意象 ,用 意 与 象 的结合揭示形象构成中所存在的主、客观因素,揭示艺术形象的审美性。84.表象:与感觉、知觉中的形象源于对在现场的事物的反映不同,表象是指保留在头脑中的形象,它可能是曾经感知过的形象的一种残留意识,也可能全然是想象的产物。在心理学中,人们称前者为记忆表象,后者为想象表象或创造表象。虽然表象不是感官直接经验的产物,但是在语言或者其他媒介的引导下,它仍有可能保持鲜明、生动的特点。就像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 我们可以经验到象知觉那样真实、那样丰富、那样形式繁多的表象。正如可以看见、听见、嗅到、尝出或觉出客观上存在的事物那样,我们也可以 看见 并不存在的事物, 听见 并没有人在演奏的音乐, 嗅到 多年没有吃过的食品。85.人物的性格、命运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作为一种人物形象,典型尤为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人物性格与命运动的影响。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大都和巴尔扎克一样,执着于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寻找生活和人性所以如此的答案;许多作家都有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所表述的那种人生观念,或者至少与之类似。巴尔扎克说,他构思《人间喜剧》的意念 是从比较人类和兽类得来的 。 动物是在它生长的环境中形成它的外形 , 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与自然相似。社会不是按照人展开活动的环境,使人类成为无数不同的人,如同动物之有千殊万类么?86.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和促使他们行动的原因,所以如果不能充分表现社会环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与行动将失去可以理解的基础。典型环境,包括两个层次,它既是指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又是指必然会对这种具体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体现为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环境。揭示社会环境具有两个层次的意义在于,如果说在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中,人们还可能受到各种个别的、偶然的和暂时的因素的影响,从而有可能掩盖人的生活环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话,那么,对具体环境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脉络的把握,却能够使人洞悉被偶然现象所掩盖的实质,发现具体生活环境中那些细微变化的社会意义。恩格斯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阐释,从根本上揭示了典型人物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们显示了人性和人生必然要受社会关系制约的普遍意义。87.典型形象的艺术魅力:别林斯基曾对典型人物有一个著名的界说,道出了典型人物何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原因。他说: 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 说典型 似曾相识 ,是因为典型人物身上蕴含了人生或人性中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以这种普遍性为媒介,典型人物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我们共有的感受、情绪和思想。说典型人物又是一个 不相识者 ,是一个让人们感到陌生和新鲜的形象,是因为那些你我都有的感情和思想,在他身上却表现得那么强烈,那么集中,那么富于个性;并以这种强烈、集中的个性化表现,显示了隐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人生表现和生活现象之下的底蕴或奥秘。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典型就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发现,一种敞开;典型的独创性就在于他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对象中发现奥秘;典型的永恒魅力就是在于以这种发现和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感受和理解。88.文本:在文学理论中,文本一般都是指一种语言实体。而符号学的文本概念却宽泛得多了,符号学将文本视为一种符码,所以文本不仅仅是指一种语言实体、一种书写下来的东西,一部电影、一首乐曲、一幅绘画,甚至一切具有符号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饮食、仪式乃至历史事件,在符号学看来都可以称为文本。如此宽泛地界定文本,目的在于强调上述的一切都有待于分析和解释,强调它们都含有某种社会的、历史的或文化的意义。90.结构主义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文本是一个不受任何外部规定性制约的、独立自足的封闭体系,所以主张从叙事文本内部去发掘关于叙事自身的规律,杜绝任何影响作者心理、作品产生和阅读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介入。叙事学研究关心的不是叙事文本与外界因素的关系,而是其自身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叙事学研究将小说视为一个独立于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客体,以一定的模式,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小说内部的各种成分,对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述。于是,叙事者、所叙述的故事、叙述行为等等小说的构成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就往往成为叙事学的主要研究课题。91.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 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无论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是否自觉地控制它,意识活动都在进行着。意识流实际上强调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作为文学术语,意识流指的是一种 内心独白 ,即人物潜意识的流露。为了表现这种不断流动的潜意识,人们用了一系列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序的混乱、没有标点、甚至出现自造的语汇等等,这使意识流又有了语言技巧的涵义。所谓的意识流小说,就是使用这些手法多到一定程度的小说。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多为内心活动、特别是无意识活动的表现。92.文学思潮: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在文学领域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文学思潮往往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学文化运动。93.文学流派:由思想倾向、文学见解、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群,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并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的创作派别。94.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95.典型化:典型化是指这样一种艺术概括:通过收集、分析种种生活现象,抓住、提炼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虚构,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这个形象经过艺术虚构,他即使个别的,又体现了与其同类形象共有的特点。这种通过个别显示一般的形象,就是具有典型性或典型意义的形象。能否塑造出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作品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96.自然主义: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遗传学的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表现类型。形成于19世纪后期,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德国霍普特曼等人。97.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夸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98.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在 先锋派 、 颓废主义 、 实验派 和各种显得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会聚的一场文艺运动,一种文艺思潮。人们通常用 现代主义 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文学艺术领域内最具有现代特征的观念、感受、形式和风格。现代主义的具体特征随着这些观念的使用者的各自理解而有所变化。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要求彻底摆脱西方的文化和文艺传统,对这种传统提出质疑,以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语言和形式,创造与传统迥然有异的文学艺术,则是现代主义文艺所共有的、基本的特点。99.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指根据意识流、直觉、心理时间及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思想,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流动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突破自然时空顺序,以主观的、潜意识的心理世界来表现生活和人生的叙事作品。100.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指这样一种接受活动:读者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作品,进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的接受活动。从文学活动的整体来看,鉴赏是连接创作与接受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文学鉴赏,文学文本才能转化为审美对象,文学的潜在价值才会得到实现。101.文学鉴赏的再创造: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于是,读者的接受就有了个人的特点,作家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也因此不再是外在于读者的对象了,因为鉴赏融入了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个本来是作为欣赏的对象,现在却由于读者的感同身受,与读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了。读者的再创造贯穿于文学鉴赏的全过程。它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作品形象的补充与丰富。102.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 是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于,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解释性或说明性的语言,而文学文本则是一种虚构,其中虽然也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但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构成了一个人们似乎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具有确定的对象性和现实性,而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 召唤结构 。伊瑟尔认为,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决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文学文本的缺陷,相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其中,对读者的召唤性并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的东西,而是文学文本的自身的结构性特征。103.艺术积累:艺术积累是指作家以创作为潜在目的,对生活素材、人生经验和艺术素养的积累。其具体涉及到以审美方式对生活素材的观察、吸收、体认和占有。以及对生活经验的体认、理解、消化。而艺术素养的积累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熟悉文学尤其是文学文体的基本知识,其二是具备较好的文学表达能力。104.艺术触发:艺术触发是指在某种因素的驱使下,作家萌生了创作欲望、生成创作动机和孕育了创作意向的过程。与一般活动不同,文学创作不是机械性的活动,不是只要遵循某种规范就能实现的。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创作需要激情、欲望、冲动,它要求作者全身心的投入,要求作家调动各种心理要素。艺术触发,就是对各种心理要素和激情的激发与调动。105.创作个性: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106.风格:体现在一系列创作活动及作品中的、具有独创性的、相对稳定的创作个性。风格的基本涵义是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独创性。在现代文学理论中,风格的涵义既是指体现在文学作品以及作家个人身上的那种与人格精神相关联的个性特征,又是指这种精神个性在语言文字上的体现。107.内形式与外形式:内形式,即构成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它体现了一件艺术品的内部结构,其本身就是具体内容的显现方式。因此,内形式是不可能脱离具体内容的,它不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不具有纯形式因素。外形式,则是指使文学得以物态化的物质材料、技巧手段以及种类样式等形式因素,它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独立于具体内容的审美特性。在文学活动中,对外形式产生作用的不仅有内容的规定,而且还有创作主体对这种形式的审美特性的驾驭能力和风格选择,而且,对外形式来说,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正因为如此,相同的题材才可能用不同的文学样式去表现,诗人和小说家也可以用各自的语言和手段去描述同一个对象。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一编 影视艺术基础理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7:55:46第一编 影视艺术基础理论绪论 光的音乐与视觉的世界语影视艺术以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依托,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长处,创造出以镜头画面叙述和描写,以声画结合、镜头组接为基本特征的前所未有的艺术类型。一、影视艺术的诞生艺术形态学 卡努多的 第七艺术女神 艺术发生学中的影视 木乃伊情节 跨文化性 艺术思维中的影视思维 映像艺术家族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美学家卡冈的艺术分类思想为影视艺术在艺术类型世界中立足奠定了理论基础。1911年,卡努多(意大利)首次明确提出,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诗、音乐和舞蹈)和三种空间(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综合,名列第七,于是就有了 第七艺术女神 的说法。从艺术发生学角度来看,影视艺术的诞生既符合了一般艺术发生原则,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安德烈 巴赞(电影美学家)认为电影和造型艺术一样,和人类的 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岁月流逝的原始需要 有关,是 木乃伊情节 的具体表现。影视艺术作为艺术文化的一种,具有强大的跨文化性,是人类艺术领域的一次特异的从 零 开始的文化试验。独树一帜的影视思维形式 影视艺术是以活动着的画面来作思维材料的,有着庞大的五维思维体系。映像艺术家族以影视为核心,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艺术,它们都是由科技创造的新颖艺术形式,根本性的改变了艺术类型的格局。二、传统艺术形式的交融和再生影视是交叉的艺术 影视学习造型艺术手段 影视向戏剧学习了表演 向文学借鉴最多 影视交融了声音手段 影视在 综合性 中再生 影视向造型艺术学习了几乎所有的造型手段影视对文学的借鉴和吸收最多:(1)影视创作是以影视剧本的创作为起点的,大量的优秀影片是由文学名著改编的;(2)影视借鉴了文学的结构方式;(3)影视借鉴了文学的修辞手法,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都是从文学借鉴而来。影视艺术与戏剧的关系密切法国早期电影大师乔治 梅里爱首先将戏剧的程式引入电影,把导演、演员、化、道、服、布景、冲突律等一系列戏剧元素搬进电影中,拍出了戏剧式电影,建立起戏剧电影的雏形。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强调冲突、强调戏剧性的影片便被称之为戏剧式电影,这种结构也被称之为传统式电影结构。交融了声音手段三、最普泛的大众化媒体传统艺术受众面的狭窄 现代大众媒体的类型 影视媒体的优越性 信息载体和传播符号的优势 艺术信息的通俗、娱乐与休闲化 影视受众的众多 大众文化的副作用四、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影视发展史是科技的发展史 影视的工业化 高科技进入影视 电脑合成图像技术的出现 高科技中的影视合流现代科技与影视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现代科技与影视艺术经历了由无声黑白电影、有声黑白电影、有声彩色电影、宽银幕电影的发展过程。全景电影、球幕电影、立体电影、香味电影、动感电影、水幕电影的发展过程。技术手段是影视美学中的重要因素:(1)摄影机的纪实性,赋予电影艺术以逼真性;(2)摄影机的自由移动和胶片的随意剪辑,使蒙太奇得以发明;(3)录音技术使电影由纯视觉艺术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并改变了电影形象的结构;(4)彩色胶片、高速感光胶片、微型录音、手持摄影机,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方法,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5)变焦距镜头的发明,引起景深镜头的运用,进而引起电影美学的革命。五、影视文化产业现代艺术的商业性 影视成为文化工业 工业化带来的商品性 影视市场营销的新观念 香港电影的生意经 商业娱乐片类型从商业性的角度说,娱乐片具有最典型的商业性。最能获得观众青睐的娱乐片大致有三类:一是冒险类影片,如中国的《夜半歌声》、日本的《午夜凶铃》、美国的《虎、虎、虎》、香港的《人皮灯笼》等;二是悬念类影片,如《尼罗河上的惨案》,这类影片以希区柯克的影片最为著名,如《三十九级台阶》、《后窗》、《西北偏北》等;三是科幻片,如《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2012》等。著名电影节及奖项一、国外知名电影节及奖项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 国际电影节之父 。 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 最高奖项 :金狮奖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主奖 金熊奖 和 银熊奖金熊奖 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 银熊奖 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 从1951年起,电影节在每年5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 宗旨:评价世界各地有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的优秀影片,鼓励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电影节的影片更多地在电影市场上作商业性的发行和放映。 主要奖项:金棕榈奖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二、国内知名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 国际华语电影节 的目标发展。中国电影金鸡奖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大众电影百花奖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始评于1957年,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中国电影童牛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以 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 为宗旨,以 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 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香港电影金像奖 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香港电影金像奖 也成为香港电影人心中的 奥斯卡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该奖创办于1962年,每年举办一届,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金马奖 的金马雕塑取 如金之纯,如马之奔 之意。 金马 分大中小三种,大的奖给 最佳纪录片 和 最佳剧情片 ;中的奖给 优等剧片 ;小的奖给个人。第一章 影视艺术的形式要素和审美特征第一节:影视艺术的分类和样式根据某些组成元素在影片中占据的地位,可以分为美术电影、音乐电影、歌舞电影、戏曲电影等类别;鉴于电影欣赏对象的区别,可以分为儿童电影和成人电影;按照电影的流通方式或发行渠道可以分为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等。艺术片 追求思想性、艺术个性和创作者主体性娱乐片(商业片) 强调观赏性和娱乐效果经典类型电影重视剧作,重视情节安排;现代类型电影则更注重技术运用、氛围营造、动作竞技等。从电影特有的系统来分类,可以分为纪录片、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四大类,这是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电影的四大片种(一)故事片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主要标志。 基本特征:由演员扮演片中人物;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典型化的艺术概括。 分类:喜剧片、惊险片、少儿片、科幻片、技艺片例:惊险片《碟中碟》、《生死时速》 歌舞片《雨中曲》、《音乐之声》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现代启示录》 科幻片《星球大战》、《外星人ET》(二)纪录片它恪守严格的真实性,不容许弄虚作假和无中生有。纪录片是资格最老的片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就是纪录生活实况的短片。(三)科教片1、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2、严格的、准确的科学性,也要讲究3 艺术性(四)美术片美术片分:动画、木偶、折纸、剪纸等电视艺术的分类: 电视片可以分为新闻片、教育片、专题片、文艺片等四大片种。电视文艺片 电视散文、电视戏曲、电视剧等。第二节:影视艺术的形式要素和艺术手段电影镜头 运动镜头(推、拉、跟、摇、移) 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人物声 自然声 音乐 画外音 声画同步 声画对位 声画分立蒙太奇的定义 蒙太奇的分类长镜头的含义 长镜头的美学优势(一)画面与镜头画面是映现于银幕或屏幕上的活动影像,是构成电影的基本要素,也是电影的最小构成单位。镜头的含义:1)指摄影机上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的一个光学部件。2)指摄影机每拍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的画面,这是通常所说的镜头的含义。一个镜头可以由一个画面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画面构成。(1)镜头的运动形式被称为运动镜头。推镜头:镜头逐渐接近被摄体 接近拉镜头:镜头逐渐离开被摄体 离开摇镜头:摄像机位置固定,借助三角架作出的上下左右或旋转运动移镜头:摄像机作出上下左右的运动 边走边看跟镜头:当摄像机的移动与运动的被摄体保持基本相同距离时 紧紧尾随(2)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体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 角度平视镜头: 俯视镜头: 仰视镜头:(3)视点的区别:主观镜头:模拟影片中某个人物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它使观众身临其境变成了银幕上的人物。客观镜头:模拟的是摄影师或观众的眼睛,较少参与意识。空镜头:指画面中没有出现人物或动物的镜头。(4)镜头和被摄物距离的远近形成了视野大小的区别 景别景别的划分:以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为准,一般常用成人身体在画面中显露的部位作为标志。景别的分类:主要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远景和大远景:指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影开阔的画面。人物只是宽阔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点。(二)声音 人声、音乐和音响(1)人声 - 人的话语 对话; 旁白 -台词的画外运用; 独白 -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2)音乐:影视中的音乐分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 有声源音乐指来自画面内的声源的音乐,无声源音乐指来自画面叙述场景之外的音乐。(3)音响:影视中除人声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以背景音响或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人声和音乐统称为音响。声画组合的类型1 声画同步 即画面的内容就是发声体本身; 声音与画面吻合一致。 具有形象逼真、增强画面真实感的效果。2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列的效果。3 声画分立 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形式出现的。(三)蒙太奇定义:法语montage一词的音译,原是构成、装配的意思,用于电影艺术后,意为剪接、组合。一部电影就是运用蒙太奇的手段按照既定的情节、节奏将单个的镜头组合成场面进而形成段落并最终完成的。得出:同一镜头+不同景物 效果不同 库里肖夫效应蒙太奇的类型:(1)叙事蒙太奇:指把一系列能表现事态进程和剧情内容的镜头,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组接起来,以引导观众理解剧情。1 连续蒙太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2 平行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或不同时不同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3 交叉蒙太奇(交替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各条线索互相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影视中常用交叉蒙太奇表现追逐或惊险的场面。4 重复蒙太奇(复现蒙太奇、重现蒙太奇):有意识地将具有一定深意或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5 颠倒式蒙太奇:指结构上的插叙或倒叙,即打破动作和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从现在转到过去,或从过去回到现在的颠倒。它常常通过人物的回忆,说明事情的原委,造成叙述上的跌宕起伏。(2)表现蒙太奇: 以镜头的对列为基础,通过内在含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对的画面之间的联系或冲突,产生出新的思想意义。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1 对比蒙太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甚至内容完全相反的镜头组接起来,构成一种对比反衬的效果。2 心理蒙太奇: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3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事件的情绪色彩。4 杂耍蒙太奇:或称富有表现力的蒙太奇,把一些动作性强的内容处理成激烈动态的节奏,给观众一种几乎无时间喘息、极其紧张的视觉效果。(四)长镜头长镜头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的镜头。它包括两层意思:1.长镜头都是单镜头,即银幕画面在时间延续过程中没有切割空间,始终保持着空间的完整性; 2.在这个单镜头中展现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动作或事件。以巴赞为代表的 长镜头理论 体系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是以 照相本体论 为基石的。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借助机械把现实记录下来的不同于以往任何艺术的现代艺术,是照相的延伸;它反对人为的干预和参与创造;电影只不过是现实的摹本,没有空间的真实, 活动的画片就不会构成电影。第三节: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略)2、影视艺术的动态造型性◆电影诞生之初,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是观众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动态性是一切艺术获得魅力的奥秘,也是一切艺术追求的内在意向影视艺术的动态造型性体现在由光、色、影所显示的运动形象上,并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它不必像阅读文学作品那样要依赖观众的想象,只要是一个有视力的人便可以观赏它。3、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及其特点逼真性是指影视银幕上出现的场景、道具、服装以及色彩、光线等的形状、质感、效果的逼真感,是一种形态的逼真性、视觉的逼真效果◆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及其特点逼真 既是指影视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又要求它比社会生活更集中、更典型;逼真 只意味着 逼近生活真实 而非等同于生活真实。影视艺术中的形象永远只能是逼近生活的 渐近线 ,而不能就是生活本身。◆影视艺术的假定性影视艺术中假定性在于蒙太奇。蒙太奇可以创造思想,创造节奏,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任何艺术对生活的反映都必须做一定的概括和提炼,没有假定性也就没有影视艺术。4、影视艺术的商品性(略)第二章 世界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一 电影诞生期(1895)二、电影原理的发明视觉残留1829年6月,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托首次提出,人的眼睛在它所看到的物体离开后,物体的影子可以在视网膜上残留0.1 0.4秒。三、活动电影的问世1872 1876年美国摄影师慕布里奇将马的奔跑姿态用12-24台照相机连续拍摄下来,这些连续的画面用一种叫 动物放映机 幻灯放映时,奔马形象栩栩如生。1894年 电影视镜 传入法国,里昂的照相师安东 卢米埃尔决定将它加以改进。1894年底,奥古斯特 卢米埃尔和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试制成了一种既是摄影机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 活动电影机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首次公映了《工厂大门》、《渔船出港》、《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喝汤》等十二部影片,这一天便被认定为电影诞生的日子。二 电影成长期(1895 1927)电影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使电影成为艺术的是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1)把日常生活中常见场景作为拍摄对象,成为卢氏电影的纪实风格。(2)力求使形象还原于现实,和现实中所看到的自然情景完全一样。2.乔治 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1)把戏剧元素诸如剧本、演员、布景搬上银幕,使电影具有情节化和戏剧化的特点。(2)首创了一系列特技摄影,为电影语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银幕即舞台 的僵化观念限制了梅里爱在艺术上的发展① 视点统一 ,固定摄影机位,把舞台痕迹暴露在银幕上造成虚假。② 拒拍实景 ,把自己封闭在摄影棚里,不屑于去拍任何一个实景。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叙事手段和表现手段。利用摄影机的运动不断变换镜头的方位和角度,产生不同的景别。2. 格里菲斯电影的特点(1)视点的解放,摄影机具有自由的运动性。(2)改变了影片的构成单位,即由场景变为镜头,使影片构成形式由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一部电影。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1)《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 (2)《党同伐异》(1916年) 本片是格里菲斯艺术上达到最高峰的标志。格里菲斯开创了电影艺术新时代 蒙太奇时代。三、美国的喜剧电影1.卓越的喜剧大师:查理 卓别林2.卓别林电影的艺术特色:(1)对旧世界给予深刻批判,在笑声中完成对旧世界的否定。(2)内容通俗,含义深刻,艺术手法极为朴实,很多场面都是用全景拍摄3、代表作:《淘金记》《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蒙太奇的实践起始于美国,理论上的探索起始于苏联。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1)库里肖夫 (2)爱森斯坦 (3)普多夫金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1)两个镜头的对列可以产生新的含义。(2)首创 蒙太奇思维 概念3.《战舰波将金号》( 1925年)爱森斯坦的经典之作,具有纪实风格,同时运用蒙太奇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处理,其中的 敖德萨阶梯 已成为世界电影中的经典场面。4、普多夫金着重研究辩证法与蒙太奇的联系,把蒙太奇提高到辩证思维高度来认识,使蒙太奇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三 电影成熟期(1927 1945)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1927年10月,好莱坞推出的《爵士歌王》插入了对白和歌唱,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1935年,美国导演马摩里安导演的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片。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标志着电影的成熟。二、美国电影的鼎盛1.类型电影(1)公式化的情节;(2)定型化的人物;(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2.美国电影中最常见的类型片 (1)西部片(2)喜剧片 (3)歌舞片 (4)犯罪片3.好莱坞神童奥逊 威尔斯的电影代表作《公民凯恩》影片的最大成就,在于开拓了现代电影的新思维。整部影片用倒叙手法,通过记者的采访,从六个不同视角介绍与评说报界巨头凯恩的一生。影片确立了现代电影的基调,奠定了它在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三、苏联电影的发展在30年代有了空前发展,电影的题材分两类:一是反映苏联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影片,二是对古典名著的改编。193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作《夏伯阳》问世,该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 电影发展期(1945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征(1)集中反映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悲剧;(2)强调创作方法上的纪实性、追求银幕效果的逼真性,主张:①到街头进行实拍;②如实表现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③聘用非职业演员,反对明星制。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品罗西里尼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 德西 卡 《偷自行车的人》 桑蒂斯 《罗马11时》二、法国新浪潮运动1.法国新浪潮运动特征:(1)崇尚真实的电影观念,反对好莱坞式的制片方式。(2)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制作费用低、周期短、采用实景拍摄和现场即兴的导、演风格。2.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作品特吕弗 《四百下》 左岸派 代表人物 阿伦 雷乃 《广岛之恋》特吕弗 《四百下》 四百下 青春期的强烈叛逆强调通过家长在孩子少年时期的严格管束,来塑造孩子的性格,使孩子 听话 ,更 乖 ,消磨孩子的个性,以达到使其更加符合既定的行为规范的目的。三、新德国电影运动1.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征(1)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普通的小人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性;(2)重新确认电影的大众性,注重影片的观赏价值和思辨价值的统一,从而克服了现代主义电影 曲高和寡 的艺术封闭性。四、多元化的当代电影1.战争题材的影片 2.政治电影 3.伦理电影 4.美国的娱乐片 (1)动作片 (2)科幻片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一 电视传媒的发展一、电视的诞生与发展2.黑白电视阶段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功地播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视独幕剧《花言巧语的人》,揭开了电视剧艺术的第一页。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电视台,标志着电视事业的开端,这一天被公认是世界电视正式诞生的日子。3.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阶段4.电视接收机的发展二、电视的特征1.高科技化的传播手段2.高容量的信息传播载体3.纪实性地反映社会生活4.家庭性的接收方式三、电视艺术和电视剧电视艺术 是电视节目中的艺术类节目,如各类文娱晚会、戏剧演出、电影转播、文艺片、纪录片以及各种类别的电视剧等等。电视剧 又是电视艺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电视艺术中最核心、最精致的部分。二 世界电视剧的发展一 、电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1.电视剧的诞生成长期(20世纪30 50年代初)1930年世界第一部电视剧是转播舞台上演出的戏剧,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但是这一阶段为电视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1948年美国播映了第一部电视剧《德克萨斯舞台明星》。2 .电视剧的发展期(20世纪50 60年代初)1956年世界上第一台磁带录像机在英国问世,电视剧由此摆脱了对舞台剧的依赖,转而向电影借鉴表现手法。1963年电视剧《嘉蒂归家》,播映后引起轰动,被推崇为经典之作。3. 电视剧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 )进入成熟期的电视剧制作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荣景象:(1)数量增加,电视剧种类样式不断创新先前的电视剧制作大多集中于单本剧的创作,每部播出时间在30分钟左右,长的可达一个多小时,短的只有10 20分钟。这一时期连续剧和系列剧开始大量涌现,并成为这一时期电视剧发展的主流。(2)电视剧后来者居上,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我国观众熟悉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血疑》、《阿信》、巴西的《女奴》、美国的系列剧《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在上映之初都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收视率极高。(3)创作观念更新,制作手段日新月异电视剧的制作出现了由 室内 向 室外 再向 室内 的发展趋势。随着轻便摄像机的普及,电视剧的制作重新转向室内,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剪辑方式制作电视剧。(4)电视剧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第三章:中国影视艺术发展历程第一节 中国的早期电影(1896 1931)一、中国电影的起步1.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放映了卢米埃尔的短片。 当时被人们称为 西洋影戏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建造了可容纳250人的 虹口大戏院 ,这是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2.最初的拍片尝试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字景丰)、照相技师刘仲伦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写下了中国电影史的第一页。1913年,张石川创办了 新民公司 ,并与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二、 明星 与 联华1.明星影业公司1922年,张石川、郑正秋再度合作,创办了 明星影业公司 , 作品有《劳工爱情》(1922)和 《孤儿救祖记》(1923)等。《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伦理片,它的成功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影坛的领导地位。该片的风格成为日后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传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联华影业公司明星公司的代表人物有孙瑜、史东山、洪深、欧阳予倩等。主要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天涯歌女》 、《玉洁冰清》 等。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1931 1949)一、左翼电影1933年春,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成立了 党的电影小组 。1933年3月5日 明星 推出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 。1934年,蔡楚生成功地编导了《渔光曲》,次年该片送莫斯科电影节参展并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34年,一批左翼电影家组建了 电通影片公司 ,主要作品有袁牧之的《桃李劫》、田汉的《风云儿女》等影片,其中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都鼓舞了一代青年投身保卫民族生存的斗争。二、抗战电影1936年初,抗日民族革命斗争出现了新高潮,欧阳予倩、蔡楚生等人在1月发起成立 上海电影界救国会 ,提出 国防电影 的口号。明星 、 联华 分别拍出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半歌声》、《凌云壮志》等带有强烈国防意识的影片。三、抗战后的中国电影抗战结束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现实主义高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昆仑 影业公司、 文华 影业公司先后拍出了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等。抗战后电影的特点1.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思考着整个民族的出路,充满了对社会、民族深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2.在艺术形式上,注重影片的纪实性,大量运用自然光、对白的口语化,注重细节上的细腻与真实。第三节 十七年电影(1949 1966)一、新中国电影的开端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完成了故事片《桥》的创作,这是新中国电影的起点。二、新中国电影的 起 与 落1956年, 双百方针 的提出使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影片数量激增,质量提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优秀作品有《上甘岭》、《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等。三、 难忘的1959年 国庆献礼片如《青春之歌》、《林家铺子》、《红色娘子军》、《刘三姐》等优秀影片。四、第四次辉煌与衰落1961年,中国影坛又一次呈现出生机与活力,此间较著名的电影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甲午风云》、《早春二月》、《阿诗玛》、《小兵张嘎》等。第四节 文革 时期的电影(1966 1976到1973年的四年中仅拍了八个 革命样板戏 ,它们是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1976一一、1976 1984年的电影这次创新浪潮的主要力量是第四代导演:吴贻弓、黄健中、黄蜀芹、谢飞等人。主要作品有《城南旧事》、《龙年警官》、《过年》、《青春万岁》、《湘女萧萧》、《本命年》等二、1985年以后的电影1. 第五代 的崛起和转型第五代导演群的出现是中国影坛的一件大事,他们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主要成员有陈凯歌、吴子牛、张艺谋、田壮壮、张军钊、黄建新等。2.主旋律电影主旋律 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主要作品有《南昌起义》、《西安事变》、《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开天辟地》、《周恩来》、《重庆谈判》、《大进军》、《长征》、《离开雷锋的日子》、《孔繁森》、《建国大业》等。3.娱乐(商业)片这一时期,娱乐片也有很大的发展,这类影片在数量上几乎占了电影生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包括的片种和样式也多种多样,如武打片、惊险片、情爱片、贺岁片、喜剧片等。第六节 港台电影一、香港电影: 东方的好莱坞1896年,西方电影进入香港。1913年黎民伟成立第一家制片公司 华美影片公司 ,拍出香港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香港电影由此起步。香港的电影制片业极为发达,电影产量居印度、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位。香港电影的分类:(1)文艺片。这是香港电影艺术的最高标志,特点是制作精良,影响广泛,能在国际电影节获奖;(2)动作片。数量多,拥有最大的观众群,佳作频出;(3)喜剧片。数量多且受观众欢迎,影片动作滑稽、语言诙谐,能使市民很好地休息和放松精神。二、香港的 新浪潮 运动新浪潮 电影运动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运动主体:在海外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电影人。新浪潮 电影的主题、观念、电影语言、制作技术与以往不同,体现在: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 代表人物:徐克 许鞍华 吴宇森 王家卫三、台湾的本土电影1925年台湾的第一部本土影片《谁之故》问世。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优秀作品:《搭错车》、《青梅竹马》、《恋恋风尘》、《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90年代以后, 新都市电影 的创造者李安,1993年编导《喜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次年编导《饮食男女》,获美国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奖。2000年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2001年第73届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第一部在奥斯卡获奖的中国电影。第七节 电视艺术的发展一、初创期(1958 1966)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成立,开播一套黑白电视节目。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二、停滞期(1966 1976)三、恢复期(1976 1979)1978年开始电视剧创作,该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四、成熟期(198080年代,我国的电视艺术进入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1981年2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引起了轰动。80年代至今,中国的电视剧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无论是题材、样式、风格还是反映生活所采用的方式、手法的多样性和平实性都是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的。比较有名的有历史剧《努尔哈赤》、《雍正王朝》,战争谍战剧《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借枪》,青春励志剧《奋斗》以及名著改编的《红楼梦》、《水浒》等。第四章: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影视艺术的编、导及表演是影视制作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三环。影视艺术是导演艺术统摄下的表演艺术、摄影艺术、美术和声乐艺术的总和,其中影视文学剧作则是这一切的基础。影视艺术得以展开的第一个环节是编剧,影视剧本是拍摄电影和电视剧的基础。影视剧作必须根据视觉审美的要求,选取最形象、最生动、最具造型美的素材,使之成为银幕或荧屏形象。第一节 影视剧作影视剧作的结构1.戏剧式结构 传统式结构(1)移植戏剧手法中的悬念、突转、巧合、分场分段。全剧看来整体有起伏,故事紧凑。(2)时空安排上,按时间的流动展开情节,即使是倒叙、插叙、闪回也交代清楚,有条不紊,符合思维顺序和欣赏习惯。2.小说式结构(1)不以紧张的冲突去吸引观众,而是以亲切、生动、细致的对人物的描写去渲染人物感情,激发观众的情绪(2)以写人物感情的细微变化为目的,通过人物感情的一个个场面的积累,从容不迫地把剧情推向高潮。《远山的呼唤》 小说式结构导演:山田洋次 演员:高仓健 影片风格:质朴自然 含蓄3.散文式结构(1)不以冲突律去结构,不写冲突的过程,而是日常生活元素的聚合体,让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去推动冲突的进程。(2)一般都有一条情节的链环,从一人一事谈起,以造成中心事件的原因贯穿全片。(3)强调纪实性,自然真切,引人深思。4.心理式结构以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线索来构建人物关系和组织情节,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交叉去表现,追求叙述的主观性和心理性,用回忆倒叙的 闪回 形式。第二节 影视导演一、影视导演的地位和作用影视创作以导演为中心,导演将影视剧作的文字内容转换成视听语言,并把它搬上银幕或荧屏。导演的统领工作贯穿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全过程。二、影视导演的构思和风格1.导演的构思导演对未来作品的总体构思集中体现在 导演阐述 中。导演阐述 凝聚了导演的人生观、美学观以及对题材的独特思索和对影视艺术规律的把握,体现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和他对各个专业创作部门的具体要求。2.导演的艺术风格导演的艺术风格,是指导演在执导的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风格是导演成熟的标志。导演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性格气质不同,又因为艺术理念、形式追求不同。斯皮尔伯格的风格以快速的节奏和连续不停的动作代替叙事,以惊人的场面和奇观式的 庞然大物 代替意义。 展示,而不讲述 ,成为斯皮尔伯格电影最基本的特点和独特风格。在创作上影响导演艺术风格的还有题材选择、画面处理、剪辑技巧等多方面因素。在挑选演员方面,一些著名导演已经越来越看重对演员气质的选择,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就不拍。王家卫请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花样年华》,都是考虑到演员的气质与表演能体现自己的导演风格。第三节 影视表演一、影视表演中演员的双重自我演员只有将自我和所要扮演的角色完美的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一方面演员必须进入角色、体验角色,尽力消除自我,努力成为角色,与角色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演员的自我又必须清醒地掌握和控制角色之我,设计表演方案,构思角色动作,把握表演的分寸。二、影视表演中的派别体验派 和 表现派体验是指自我按照影片的整体需要,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角色中,而表现则是演员通过形体动作、言语动作和内心动作将体验的结果呈现出来。体验派 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戏剧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极力推崇演员对角色的体验。表现派 的代表是法国戏剧家哥格兰,其核心在于怎样去表演。三、影视表演的类型和风格1.本色表演这是保持生活本色的一种表演方式,擅长这种表演方式的演员被称作本色演员。主要特色是演员在每一个角色中都渗透进自己的气质、体态、个性等内部或外部因素,加上纯熟的演技,往往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2.性格表演要求演员远离 本相 和 本色 ,根据角色的性格和要求去创造艺术形象,尽量减少自身性格、外形气质对角色的干扰。做到演谁像谁,这类演员被称作性格演员。四、表演艺术中的形与神影视艺术的表演不仅仅是形体的艺术,必须是以形写神、以神驭形的艺术;影视表演中,演员眼睛的表演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表演艺术中最核心的要素。美的零度 表演:葛丽泰 嘉宝在《瑞典女皇》中的最后一场戏。五、影视艺术表演的特征1.表演生活化影视艺术具有高度的逼真性,这种真实当然也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2.表演的 镜头感影视表演空间被限定在摄影机或摄像机的取景框内,演员必须有良好的镜头感,演员应掌握在不同景别、角度、景深中的表演侧重点,并预计表演与摄影摄像结合后的画面效果。3.表演的 非连续性 、 假想性 和 不断反复性影视表演的 非连续性 影视演员受拍摄日期的制约,不可能按剧情顺序连续地表演,因此,演员必须具备迅速进入规定情境的能力和极强的情绪记忆能力,以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情绪发展的连贯性和镜头衔接的连续性。影视表演的 假想性 影视演员常常独自面对摄影机而没有交流对象,独自置身于现场各种拍摄器材、工作人员甚至围观群众之中,只能思想高度集中与假想的对象呼应与交流,准确地表现出与假想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此时此地的心情。影视表演的 不断反复性 影视演员的表演受到对手配合、环境影响或拍摄技术问题的干扰,往往需要多次重拍、不断反复,这就要求演员保持镜头前的新鲜感,力争拍出最好的效果。第五章 影视艺术制作与特技第一节 影视艺术制作过程影视艺术制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三个大的阶段。分工部门:导演、摄影(摄像)、美术、制片。包括七个主要的生产岗位: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录音、剪辑。前期准备:1、编剧是第一道工序,进行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2、以导演为核心的摄制组的成立3、导演要完成分镜头剧本的写作4、选择外景和演员正式拍摄:也叫实拍阶段1、分场景集中拍摄2、场面调度: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3、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化妆师、服装师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心准备4、场记作详细的拍摄纪录后期制作:1、剪辑:最重要的任务,完成画面制作任务。2、音乐和音效的混合录音。3、合成拷贝4、撰写完成台本。第二节 画面的转换技术一、显与隐显又叫渐显、淡入,就是画面从空白或黑暗中渐渐显出,直至画面完全清晰的过程,表示剧情发展过程中一个段落的开始。隐又叫渐隐、淡出,它是画面逐渐退隐,直到完全消失,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这种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与变化,是通过画面渐隐和渐显的变化来实现的,所以又叫 淡变 。二、化与划化,指前一个镜头还在渐隐中,后一个镜头已渐显,在模糊的叠印中由前一个画面转化成后一个画面。这种过程又叫溶,或叫叠化。上一画面在下一画面正在显现时渐渐消失,叫化出;下一画面在上一画面逐步消失中逐渐出现,叫化入。划,指前一个画面向一旁迅速退出,后一个画面逐渐伸张,直到完全代替上一个镜头,占满银幕。划可以上下划,左右划。前后两个场景是同时异地展开或平行发展的事件,一般都用划来连接。用化出化入,使人感到舒展流畅;用划出划入,则显得干脆利落。三、切切又叫切换,就是将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个不同的镜头(画面)直接粘接起来,中间没有任何递变过程。这种组接方式是当今影视艺术中最基本的镜头转换方式。第三节 影视艺术特技一、分类利用布景、道具、烟火、各种机械为拍摄手段的机械效果特技;利用各种摄影手段制作的视觉效果特技。电影:机械效果特技 利用布景、道具、烟火、各种机械为拍摄手段,利用摄影机自身功能制作特技电影:电子合成与数字特效虚拟演播室系统(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简称VSS)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二、灾难片、科幻片等的特技效果灾难片:《大白鲨》、《后天》、《2012》等科幻片:《星球大战》(乔治 卢卡斯)、《侏罗纪公园》、《终结者》、《异形》等CG(西橘)computer-generated,数码工艺品) 原义是Computer Graphics,现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第六章: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第一节 影视艺术鉴赏一、影视艺术鉴赏涵义及特点1.什么是影视艺术鉴赏2.影视艺术鉴赏的特点(1)被动性与瞬间流动性、(2)感觉的直接性(3)多层次性从观众角度说从作品角度说3.电影欣赏与电视欣赏的不同特点:第一,欣赏条件与具体的欣赏环境不同; 第二,欣赏的侧重点不同; 第三,放映或播出的方式不同。二、影视艺术欣赏的动机1、审美动机 2、文化认同动机3、求知动机 4、批评动机第二节 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影视鉴赏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因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的不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中又有着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说,影视欣赏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一.文化的角度 导演风格 二.本体的角度 故事、视听语言第三节 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一、什么是影视艺术评论影视艺术评论,是指评论者对影视艺术作品及影视艺术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所作的批评或评价,评论者必须排除自己的个人偏好,尽可能地对一个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二、影视艺术评论的形态1.赏析型的影视评论:主要是根据作者的审美发现,具体、细致、深入地分析和阐明评论对象的优秀之处,帮助和引导观众更好地领略欣赏对象的优秀之处。2.解读型影视评论:主要是对那些思想内容深刻或艺术形式较为新颖、前卫的影视作品的评论,帮助观众较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3.批评型影视评论:影评的作者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艺术精神出发,大胆、明确、敏锐地剖析影视作品存在的问题,在对它做出深刻的思想、艺术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避免再次出现这类问题的途径。三、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方法1.选准切入点,根据具体的评论对象确定评论的角度评论角度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就某一部影视作品进行评论; 二是对一系列作品的评论; 三是对影视作品的创作者进行专题的评论。2.抓住评论对象的突出之点,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做好有关评论对象的资料收集,这包括关于作品的简介、故事梗概、编剧、导演、演员的背景资料。当欣赏过程结束后,评论者还应该对作品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并使这种分析明朗化和系统化。3.运用合适的评论方法,写出富于独创性的评论(1)综合分析归纳法 综合 分析 归纳先对评论对象给出一个总的观点与评价,然后将作品打乱,运用逻辑思维对作品中具有内在联系的诸要素进行重组,提炼出若干个观点,并分别用作品中的例子加以论证,最后再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使开头提出的总观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是影视评论中最基本的写法。(2)比较分析法把评论对象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比较看该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这种比较又可以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把评论对象与影视艺术史上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横向比较则是把评论对象与同时期的其他影视作品进行比较。(3)横断面剖析法注重于影视作品中的某一局部如一个场景、一个段落、一组镜头、一个画面、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并对其进行微观的分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散得开、收得拢,可以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第七章:早期电影经典第一节 蒙太奇手法的最初实践(20世纪10~30年代)第一部分 格里菲斯和蒙太奇实践(1875-1948)一、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 第一次打破了梅里爱按照时间顺序拍摄不间断长镜头的准则。 按故事发生的顺序组接,产生了全新的叙述方法。电影镜头有自己独特的时空,而由创作者按主观意愿把这些时空连接起来,这是该影片意义所在。二、格里菲斯和《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格里菲斯简介:*1915年他拍摄了在电影史上确定其崇高地位的长片巨制《一个国家的诞生》,此片不仅是美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长的影片,还促进了美国电影工业向故事片的转换。*1916年,他又拍摄了《党同伐异》。1、《一个国家的诞生》《一个国家的诞生》重现了南北战争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南北战争的爆发、主人公个体形象的塑造、林肯总统的被刺、南方的黑人暴动 影片以一种史诗般的格调,气势磅礴地展示出历史的风云,把宏伟的战争场面与多位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A《一个国家的诞生》的艺术贡献:*长度达近3个小时,彻底改变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样式和面貌,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巨片。*格里菲斯所处正是电影的草创时期,生产的影片情节简单,制作粗糙,篇幅也短小,长度基本上限于一本胶片,即10分钟左右。*格里菲斯仅用了9周时间和10万美元就完成了这样一部巨作,到1931年,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达到1800万美元,到1946年观众人数超过两亿人次,至今仍保持着默片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B 开创了蒙太奇语言的叙事方法*格里菲斯 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格里菲斯,运用平行及交叉剪辑的叙事手法,使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镜头交替出现,描绘惊心动魄的追逐和 最后营救 场面,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气氛,为电影独特的叙事奠定了一种基本模式。---如片末本杰明援救艾尔西那场戏C 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1、电影中的空间(1)取景和景别在影片中,格里菲斯不再用一个连续镜头拍一场戏,几乎每一场戏都被细分为更小的单位:镜头,并充分运用景别多变的摄影技巧,独到地运用大远景、全景、中近景、特写镜头的组合进行叙事,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2)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更加直接地影响观众对空间的感受,摄影机的运动为影像增加更丰富的空间信息,使画面中的人或物的位置比固定的画面更加生动、突出。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两个表现战争景象的摇镜头(50分钟)和很多的拍摄飞驰的马匹的移动镜头,虽然不算多,但仍然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2、电影中的时间 闪回的运用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菲尔 斯通曼在向玛格丽特示爱时,用了一个闪回镜头表现了玛格丽特的兄弟在南北战争中中弹濒临死亡的痛苦样子,然后镜头切回到玛格丽特,她拒绝了菲尔 斯通曼。在这里,回忆打破了时间上的顺序,电影显示了它在叙事过程中在时间安排上的极大自由性,通过闪回镜头,可以轻易地实现交代过去,解释现在的目的。2、《党同伐异》《党同伐异》将不同时代剪除诛灭异己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巴比伦的陷落 , 基督受难 , 基督教改革 和 母与法 ),在影片的结尾,将四个故事用 最后一分钟的营救 的手法交叉剪辑在一起,形成空前的戏剧高潮。*整部片子主题饱满,表达了对人类宽容和理解的渴望。* 由于并列四个故事之间的冲突和交融,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意念远远超出了单个故事的 道德 观念,从而使得它的总体意念远远超出了单个故事的简单之和。三、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贡献*1、解放了摄影机 乐队指挥视点 的束缚,充分运用各种景别的镜头和运动摄影。*2、改变了影片的构成单位,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3、发展了电影的剪辑技巧,根据影片的剧情、节奏、速度和风格来选择和安排镜头拍摄,开创了 最后一分钟营救 的交叉剪接手法,创造了特有的电影化时空。第二部分 爱森斯坦和蒙太奇实践(1898~1948 )一、《战舰波将金号》的艺术贡献:*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在电影艺术史上第一次把革命人民作为主人公搬上银幕,创造了崭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革命的思想,从而使电影从粗俗的新奇娱乐或幼稚的宣传鼓动工具变成了富有思想性的真正的艺术。二、爱森斯坦和《战舰波将金号》*该影片由五大部分构成* 、 人与蛆 二、 后甲板上的悲剧 三、 以血还血 四、 敖德萨阶梯 五、 战斗准备*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中, 奥德萨阶梯 片段至今是蒙太奇学说中一个光辉的范例。镜头的运用包括了我们至今所有的电影镜头语言中各种手法。无论是画面构图、镜头剪接以及事件的节奏,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他提出: 1+1〉2 ,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之间的队列与组合不是简单的两数之和,而应当是两数之积,它们在关系中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使人们看到了银幕上没有直接呈现的东西,这样,艺术总体便在本质上大于各部分的机械总和。*他在《战舰波将金号》等影片中进行了杂耍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的实践。第二节 经典好莱坞影片(20世纪10~50年代)一、好莱坞(Hollywood)的诞生1913年定为影城好莱坞的诞辰。 格里菲斯在好莱坞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从格里菲斯开始,美国电影业的重心由纽约转移到好莱坞。二、好莱坞(Hollywood)的开发潜力:1、特别充足的阳光2、良好的自然环境 3、可供招募的居民所有这些,都极有利于拍片时的采光、取景及群众演员的挑选。制片厂制 制片厂制的特点:1)把电影业变成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2)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3)制片人专权4)实行明星制度。三、好莱坞(Hollywood)的商业模式电影商业利润的驱使,使得美国电影艺术家更加注重制作电影效果的过程,其理论思考、美学审视、语言建构等都是围绕如何制作电影的戏剧化效果、如何讲求故事的轰动效应来展开的。四、 梦幻工厂 类型化的制作模式(一)类型化制作模式的形成到1915年,好莱坞生产流水线已经初具规模,好莱坞类型化制作遂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好莱坞把制作电影所需的元素(编剧、导演、演员、制片、摄影、美术、音乐等)分门别类制成标准型号的零部件,在好莱坞片场的流水线上进行总装,这是一个体现共性的标准化,抹煞个性艺术的过程。 这样好莱坞就出现了专写笑料的编剧,专拍西部牛仔的导演等。好莱坞的男女明星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格丽泰 嘉宝的孤傲神秘,英格丽 褒曼的圣洁端庄等。(二)类型片类型电影 ,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形成的影片范式。它们是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在20年代末,美国类型电影: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幻想片等。喜剧片《摩登时代》等悬疑片《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西部片的观念和范式1、基本主题:现代文明对原始野蛮的征服,秩序对暴力的战胜典型的西部片就是通过曲折的故事表现崇尚自由,赞扬冒险来体现美国精神的。2、善与恶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谱系正面人物阵营 代表勇敢正义,警长,牛仔等,刚正不阿、勇猛善战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女性是善良美好的化身。反面阵营---主要是亡命的匪徒,印第安人,代表了暴力和野蛮。人物形象由最初的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的概念化,到后来人物性格刻画上的丰满。3、蛮荒文化影像影片中最突出的就是背景和环境的西部特征:荒原,山岭,小镇的街道,酒馆,驿站,印第安人的营地等马 马车 追逐 可以说没有马就没有西部片,马为西部片带来了强烈的运动形式和节奏效果。4、英雄主义的程式化故事除暴安良、惩恶扬善 英雄美女(三)类型电影的特征(1)公式化的情节。类型电影几乎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题材领域;(2)定型化的人物。情节的公式化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定型化、模式化;(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定型化的人物需要固定不变的外在形象的设计。(四)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1.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谜的结构来组织的。如《卡萨布兰卡》 《魂断蓝桥》 《西北偏北》2.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3.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大多数经典好莱坞的叙事影片都会呈现一个封闭性的结尾,不留下任何未解决的问题,寻找一个最后的结果来完成因果链。观众通常会知道每个角色的命运、每个秘密的答案和冲突的结果。经典好莱坞美学特征*1、商业电影娱乐观众,牟取利益的价值趋向;有人这样总结世界电影的不同价值取向:(1)美国好莱坞电影是商品(2)法国人的电影是艺术(3)中国人的电影是宣传*2、类型化的制作模式--西部片、喜剧片、警匪片、歌舞片、惊悚悬疑片*3、明星魅力和好莱坞制片厂制度;*4、摄影棚的豪华布景取代了真实场景,考究的布光取代了自然光;*5、定型化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演员表演人物定型;讲究戏剧化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鲜明*6、在创作观念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保守的价值观; ---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具体化到主人公身上,通过人们对主人公的认同,实现对主人公所具有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三节 卓别林与默片喜剧(1889 1977)一、美国默片喜剧从某种意义上讲,默片时代是喜剧片的时代,更是美国喜剧片的黄金时代。早期电影喜剧作为纯视觉的表现形式,其效果更多的依靠演员的表演,而不是情节;更多的依靠形象的动作,而不是字幕;更多的依靠强烈的运动,而不是呆照。喜剧片极富情趣的演绎和情感的表达,以及那种滑稽动人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媒介的独特语言,因此也是最适合于默片形式的表现。二、个人简介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卓别林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到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过程。三、查尔斯 卓别林的喜剧观念(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从 流浪汉 的笑容中所感染给观众的酸楚,是比泪水更沉痛得多的微笑 含泪的笑他以 流浪汉 的机智和幽默、以人物乐观和倔强的精神,表现了一个弱小的身躯与强大的恶势之间所进行的斗争。(二)影片的结构观念情节只是作为一个编造的框架,影片动作的结构基础是那些寓意隽永,甚至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个插曲。往往将两个不同的主题、两个不相关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影片中时常出现主题上的变奏和情节上的松散、淡化的表现。(三)影片的空间观念强调单镜头空间表现力,强调画面内部的场面调度的作用。卓别林善于使用全景镜头,这是他的镜头特点之一,镜头特点之二是以长镜头的形式表现喜剧冲突的视觉效果和连贯性。(四)电影的时间观念卓别林注重叙事时间的瞬间效果的表现。这种时间观念上的特点无疑是由于特定的喜剧形式迅速而又短促的噱头时间所决定的。四、《淘金记》赏析(一)剧情简介讲述了一批贫困人士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前往环境恶劣的美国西部去淘金。许多人失败了,不是被狂烈的暴风雪天气吓倒,便是缺乏坚定的意志让自己留在这片土地上。而小个子流浪汉夏尔洛不畏艰险,留在了阿拉斯加,并且遇上了一系列有趣又惊险的事。最后,他幸运地成为了百万富翁,并且抱得美人归。(二)经典片段夏尔洛和吉姆待在木屋中等待拉逊寻回一些食物,但拉逊一去不回。夏尔洛和吉姆饿得头晕眼花,夏尔洛因此想出了一个解饥的办法:将自己的一只皮鞋当作食物来煮。他绅士般优雅地吃着皮鞋,将鞋钉当作骨头来吸允。在新年到来之际,他邀请舞女乔治亚和她的朋友们来共度圣诞夜。在等待的时候,夏尔洛睡了过去,梦见乔治亚她们都过来与他共进晚餐。他不擅言辞,就为姑娘们跳了 面包舞 。第八章 现代电影第一节:《公民凯恩》与现代电影变革一、威尔斯与《公民凯恩》《公民凯恩》奖项本片获1942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1977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 美国电影10大佳作 中本片名列第二;英国电影刊物《画面与音响》每隔十年的史上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评选中,威尔斯和《公民凯恩》几乎总是双双位居第一。二、《公民凯恩》分析(一)《公民凯恩》内容:又名《大国民》,是一部传记体影片,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公民凯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独特的新颖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和创新之作。被视做 电影史上十大影片 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二)叙事结构:在电影的叙事手法上,《公民凯恩》打破了以往电影顺序的线性叙事的手法,采用了非线性的多元叙事结构,运用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技巧,多角度、多单元地去表现人物,使人物更为立体鲜活,从而成为现代电影和传统电影的分界线。玫瑰花蕾 只不过是一个情节的噱头,而通过对这一噱头的探索使叙事成型,将整个故事的蔓生枝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提供了一个戏剧性的问题抓住观众,这也就使得该片带有侦探类型片的模式。(三)电影技巧:1、景深镜头的使用景深镜头是镜头空间中纵深结构的不同关系来实现表意功能的。本片有一个表现凯恩童年时代决定他人生转折的景深镜头:前景是塞切尔同凯恩母亲在屋里商谈财产委托事宜,后景是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小凯恩在雪地上嬉雪撤野的情景。这个著名的景深镜头,既是一种客观的叙事,即对事实的描述,但前、后景中又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表现了财富对凯恩纯真心灵的侵蚀。2、长镜头的使用这部影片长镜头段落的运用,含有一种总体的艺术把握,充满内在的撞击力和象征意味。凯恩之死 作为开端,摄影机从桑那都庄园之外向内推,采取缓慢而沉稳的节奏,穿过带 K 字的大铁门,撞上一块 禁止入内 的木牌,仍然不停地向前推进,这就构成一种要探索这个 美国忽必烈 灵魂隐秘的强劲动势。3、蒙太奇的使用运用了堪称完美的蒙太奇镜头压缩时间,扩大影片容量,使其简洁地反映主人公一生的重大事件。如表现凯恩与第一个妻子离异的过程,从结婚到离婚共八年时间,影片却只用了六个镜头就表现出来了。三、《公民凯恩》特质1、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能划归到任何一种类型片当中。2、天花板入镜。以往的好莱坞影片室内部分在摄影棚里拍摄,不拍天花板,《公民凯恩》的天花板入镜,使观众在观影时更有真实感。3、用光方面。采用了阴影、逆光等手段,不再是 通堂亮 。4、剪辑方面。不再是死守分镜头稿本刻板操作,剪辑师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5、以往的好莱坞电影,是物质和爱情的双成功,而《公民凯恩》却是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冲突。第二节 《偷自行车的人》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新现实主义简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意大利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一)记录性还我普通人 新现实主义的核心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此关注当时意大利普遍的社会问题,以此和普通老百姓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关系。 :(二)实景拍摄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 新现实主义的创新为了缩短电影表演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从生活本身去发掘矛盾和情节,采用真人真事进行创作,尽可能的较少艺术加工。(三)长镜头的运用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四)结构形式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他们不使用什么倒叙、闪回等,而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鲜明、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 日常性 。(五)非职业演员、地方方言的运用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 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尽可能地使人们听得懂。二、《偷自行车的人》分析(一)《偷自行车的人》内容:里奇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的脚踏车,于是跟他的小孩子踏破铁鞋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别人的车,却被逮个正着。全片故事简单,但拍得有笑有泪,将战后罗马的社会面貌鲜活地反映出来。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1、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 自觉站在先进的社会立场上,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结构进行了批判。2、影片反映了普通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3、影片中没有一个是明星或职业演员。(二)电影技巧:镜头的使用 固定、慢移动、慢摇拍镜头影片的感染力和观众的感受往往由不动声色的推移镜头来完成。拍摄方法上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感,全部采用街头实景,没有一场戏是在摄影棚的布景中拍摄的。(三)剧作结构:整部影片由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偶然的小事或小插曲连缀而成;它们没有因果关系,不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剧作法。本片没有一个大团圆结局,不给观众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人物的出路。这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第三节 《罗生门》与日本民族电影*日本民族电影概况20世纪3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成熟期 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 平民导演 :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充满浓郁的人情味。沟口健二 女性电影大师 :善于运用长镜头和移动摄影。1951年黑泽明的获奖打开了横亘于日本与世界影坛之间的一扇门。他获得世界影坛的认可同他独特的电影艺术追求分不开 他的作品有着日本及西方两种文化混合的极为特殊的意义。*黑泽明与《罗生门》《罗生门》获得的奖项: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二十四届奥斯卡荣誉奖、最佳外语片奖。关于电影题目:罗生门是日本传说中的一道门,通往生死,坚固无比,门上有许多象征死亡的图像。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一)《罗生门》剧情: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1)《罗生门》之主题: 人之初,性本善 与 人之初,性本恶 曾是东西方圣贤哲人们喋喋不休的辩论话题之一,而关于人性的善恶美丑亦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在电影中,深入挖掘与揭示人性的丑恶与阴暗,深刻的揭示了人性与灵魂中的冲突和撞击。(2)《罗生门》之情节结构:本片呈复式结构,影片通过三个时空(森林中、衙门内、罗生门下)的主体交叉,展现出鲜明活泼的动感。表面上看似乎纷乱,实际上这种结构恰到好处凸现了影片的内容动荡不安,病态及冲突交织缠绕的效果。同时,影片通过正叙、倒叙、插叙、闪回或相互结合的方式演绎故事情节,使影片呈现一种跳跃式风格,这与影片本身的重叠式叙述相吻合。(二)《罗生门》视听语言:(1)摄影本片的复式结构及不同证词的存在,促使摄影师辅以丰富多彩的拍摄手法来加以展现。摄影师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移动摄影、长短镜头组合、焦距的变化以及角度的不同选择等手法来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的潜台词。①景别 较多地使用中、近景及特写镜头,尽可能地接近拍摄对象。全片的417个镜头中,特写镜头占28个。每一次特写镜头的使用都是依据充足、寓意深刻的。(40-47分钟)②运动 对摄影机的运动完全依据情节发展,情绪积累进行,这些运动使得整部影片具有了一种律动感、流畅感。 (20.5-28分钟)(2)光影效果 本片是黑白片,由于没有彩色的搭配,因此在色调的明暗效果方面,黑泽明下了很大功夫:低调光的大量使用,用以渲染阴暗的气氛 。(3)剪辑 本片的剪辑跳跃幅度大,风格明快,针对影片三个时空及具体情况,作出了不同的选择。由于影片中各个陈述导致的时空交叉错位频繁,需要镜头之间及时切换以跟上陈述者的思路。 (33、56分钟)(4)音乐 依照情绪的发展而进行的,因而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影片主体部分的音乐只出现在当事人回忆的段落里, 配合片中的运动镜头,将叙述者的主观印象细致地呈现了出来。第四节:《拯救大兵瑞恩》赏析一、影片的内容分析1、简介影片的演员和导演及获奖情况导演:斯蒂文 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 汉克斯,马特 达蒙荣获: 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剪辑、最佳音效。第56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效、 最佳视觉效果等2、剧情介绍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二等兵的小儿子詹姆斯 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只为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 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二、影片的思想性分析著名编剧罗伯特 罗达特(Robert Rodat)创作本片剧本灵感的来源,与诺曼底登陆战役50周年纪念和罗达特儿子的降生密不可分 战争中失去一个儿子已然非常痛苦,而同时失去几个儿子的悲恸更是可想而知。汤姆 汉克斯 : 《拯救大兵瑞恩》的编剧正是出神入化的将这一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战争故事,更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剖析战争中人性的影片。导演的意图是:珍惜生命和帮助他人。在影片中,拯救队员因为帮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可贵,而瑞恩因为米勒上尉和拯救队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照顾更多需要拯救和帮助人们。《拯救大兵瑞恩》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对普通士兵们内心人性的挖掘。战争使士兵所遭受的伤痛会留在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记忆中的深处,给他们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三、影片的人物分析1、瑞恩 瑞恩并不是一个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却是一种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对米勒一行人意味着任务的终结,对美国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的象征。他从简单的符号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空泛的标志。瑞恩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人,是弘扬英雄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典范。他的形象不见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却显出不平凡,并不需要多少另类,也足以讴歌美国士兵对国家的忠诚、对信仰的至死不渝。2、米勒 无疑,他是一个英雄。米勒颤抖的手告诉我们,他和普通人一样,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真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七情六欲,不是神仙。在兄弟死去之后,他躲在废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声,这也告诉我们,米勒是个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无疑让英雄这个钢铁之躯更加贴近平凡人。每杀一个人,这就意味着离家又远了 英雄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平息战争,不让更多的人死去。从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体的英雄,影片无疑将米勒的多面性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影片的艺术特色1、结构合理本片叙述节奏的轻重缓急,导演拿捏的大胆而准确。导演给观众们制造了与电影内容极为相符的情境,战争是惨烈而血腥的,而气氛烘托浓烈之余,导演也精明地埋了铺垫,即为日后小分队深入德军的巨大危险性作了全面预告,先让观众在自己心里有了对比,当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情境这座平台的成功设置,开拓了日后情节冲突发展的空间。2、真实镜像 壮观宏大的战争场面影片重现了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为了增加真实感,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他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斯皮尔伯格说: 这样我就像一个跟随士兵上战场的战地记者,可以真实地拍摄整个登陆场面。第九章 类型片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而制作出来的影片。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在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影响下,电影创作不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制片制度使电影制作成为一种批量的、流水线式的规范化过程,模式化成为其基本特征。固定模式的确定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因此,类型片是必然的结果。一、科 幻 片顾名思义即 科学幻想片 ,其基本特点是 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如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美国科幻电影自诞生后,就以迅猛的势头成为主力,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和文学积累,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好莱坞科幻片的亚类型科幻冒险片 《2001太空漫游》和《侏罗纪公园》科幻动作片 《终结者》系列和《黑衣人》科幻史诗片 《星球大战》系列和《黑客帝国》系列科幻灾难片 《独立日》、《后天》、《2012》科幻惊悚片 《异形》系列科幻社会片 《回到未来》系列和《E.T.》 科幻喜剧片 《火星人玩转地球》和《月球历险记》好莱坞科幻片简史1、19世纪末到192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长期 《化身博士》、《海底两万里》2、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成熟期 《科学怪人》、《金刚》3、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繁荣期4、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间保持平衡的时代 《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5、1990年至今:好莱坞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进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高潮的同时也被末世情结所占据。以詹姆斯 卡梅隆的《终结者》(1984年)拉开黑色序幕,经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年)、吕克 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缀联,直到罗兰 艾默里奇的《后天》(2004年)、《2012》(2009年),均呈现出注重视听、表象的特点,末日景象纷纭而至。好莱坞科幻片的基本模式1、背景多样但内部逻辑严格,讲求一个内部真实性统一连贯而不矛盾的虚幻世界;2、人物塑造比较简单,希望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特效和情节,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于其它类型片来说是较为简单;3、 激励事件 往往具科幻因素,最大的冲突是人与大的环境力量的冲突;4、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二、爱 情 片爱情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结局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爱情片的看点 主要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经典爱情片《乱世佳人》 (1939 费雯 丽,克拉克 盖博) 《魂断蓝桥》 (1940版 费雯 丽,罗伯特 泰勒)《卡萨布兰卡》 (1942 英格丽 褒曼 亨弗莱 鲍嘉 )《罗马假日》 (1953 奥黛丽 赫本,格里高利 派克)《人鬼情未了》 (1990 帕特里克 斯威兹,黛咪 摩尔) 《情书》 (1995 中山美穗,丰川悦司)《甜蜜蜜》 (1996 张曼玉,黎明) 《花样年华》 (2000 张曼玉,梁朝伟)三、战 争 片战争片有两种类型,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战争事件和战斗场面的描写,着重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如美国影片《巴顿将军》。另一种以反映战争事件为主,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描写,形象地阐释某一重大军事行动或战略战术等,如中国影片《南征北战》。四、战 争 片经典战争片 《勇敢的心》 《最长的一日》 《西线无战事》 《拯救大兵瑞恩》 《风语者》 《珍珠港》 《决战斯大林格勒》 《现代启示录》 《第一滴血》 《兵临城下》五、剧 情 片剧情片是指电影的卖点主要是其剧情,而不同于动作片的精彩打斗或爱情片的缠绵等。故事情节(反映生活)节奏往往比较慢,但相对紧凑,往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写照,容易使观看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的反映历史,有的描写神话或幻想等。六、音 乐 片亦称歌舞片,音乐作为主要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由影片中的人物表现出来。与电影声音同时诞生的音乐片,在有声电影初期十分盛行,最初是把百老汇的东西搬上银幕,后来则发展为具有特殊形式的类型片。七、惊 险 片以惊险情节贯穿全片的故事片。由于它的样式和题材的特定要求,一般较多地利用悬念、夸张的结构手法,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矛盾冲突紧迫尖锐,场面惊险、扣人心弦,具有引人入胜的特殊艺术效果。分类:广义的惊险片包括间谍片、历险片、侦探片、恐怖片等具有惊险内容的影片。狭义的惊险片又称探险片或冒险片,通常讲述主人公进入蛮荒地域,同严峻的自然环境或野蛮落后部落相遭遇的故事。八、动 作 片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包括一连串的动作镜头:打斗,追车,爆炸的电影。剧情通常是正义的一方对抗邪恶的一方,而解决的方法往往是诉诸暴力。动作片以警匪电影占大宗,警匪电影变化后产生黑帮电影为主流,动作片演员往往也需有功夫身手。分类: 功夫电影 《叶问》 警匪电影 《尖峰时刻》 黑帮电影 《教父》战争电影间谍电影 《007》系列 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发展历程:(一)经典 历险 动作片(20-50年代)创造一个异于日常世界环境来夸大危险和强化主人公克服困难的努力,主人公最终的胜利会确立他(她)的高贵和神圣。历险动作片的先驱是著名的《人猿泰山》。(二)现代 惊险 动作片(60-80年代)倾向于把更多的目标聚焦于此时此地(美国和当代),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现实环境氛围则是美苏冷战,这也造就了经险动作片英雄 007詹姆斯 邦德系列 。真正主导七八十年代好莱坞惊险动作片的明星是史泰龙、施瓦辛格、哈里森 福特和布鲁斯 威利斯。(三)当代 暴力 动作片(90年代 新世纪)动作片发展到了纯粹的暴力和视听刺激。当代的暴力动作片也倾向于未来和超现实,而影片的暴力也明显的走向游戏化、机器化、抽象化和唯美化,由此更产生了所谓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 。九、灾 难 片以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恐惧感,也有的表现摆脱灾难的方法,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灾难片也包括如虫灾、基因变异、生化病毒引起的大规模灾害,比如《十二只猴子》、《哥斯拉》、《卡桑德拉大桥》等,灾难片不能够简单定义为自然灾害。十、灾 难 片世界十大灾难片排行: 第十名《水啸雾都》第九名《绝世天劫》第八名《神秘代码》第七名《完美风暴》 《地心毁灭》 第五名《哥斯拉》 第四名《独立日》 第三名. 十大灾难片 - 《后天》 第二名《2012》 第一名《泰坦尼克号》灾难片的成功 1、大量运用电影特技2紧张刺激的情节节奏3灾难片中的人性光辉4、寻找时代光影 5、长尾原理灾难片中的人性光辉 亲情,爱情,信任,互助,交流,希望等片名人性表现20121父子情 2互相拯救 3人人平等后天1灾难弥合的亲情 2父子情 3温室效应泰坦尼克号1人性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 2跨阶级爱情 3自然前勿骄傲第二节《阿甘正传》分析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一、《阿甘正传》文学层面鉴赏1、影片社会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 反智电影 。《阿甘正传》美国 反智电影 的代表作,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剧情介绍影片以一片羽毛贯穿了时空,用阿甘在车站向路人叙述的方式,表面上展示了阿甘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实际上展示了美国战后的历史。透过剧中主角阿甘的经历,让我们看到1950年到1990年的美国历史,期间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等多位美国总统。电影内容不仅有美国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也和世界局势息息相关。2、视角与主题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3、象征意义战后的美国人是迷茫的一代,战争的残酷使得人们对人性失去信心,优裕的生活使得人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阿甘的背先天挺不直,被套上腿箍,又摆脱了腿箍,正象征着 垮掉的一代 和这一代人的回归 精神上、价值观上的回归。《阿甘正传》讲述的是战后一代美国人重塑价值观的心灵史。4、人物形象分析阿甘的智商尽管并不高,但他的身上却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影片的开始,我们或许会被阿甘的木讷所逗乐,在他面前,我们充满着优越感,但在影片结束时,我们却不得不被他的真诚所感动。阿甘形象塑造的意义阿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主流性。阿甘形象的塑造反讽社会,反映社会现状,借此来引起人们对社会与命运、前途的关注。阿甘成功的原因何在?阿甘的一生是传奇的,但阿甘的坚韧是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所以他的淳朴执着造就了他的幸福人生!最后他和他的儿子一起等校车的画面正是生命延续的表现,人生就像那片飘起的羽毛起起落落!珍妮形象:阿甘所挚爱的珍妮虚伪、叛逆,她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是堕落的象征。而阿甘却不计一切,始终如一地爱着她,影片在对他构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责备的同时,更体现了他的纯真和善良。二、《阿甘正传》艺术表现手段层面鉴赏影片中随风飞舞的羽毛 《阿甘正传》隽语欣赏 蒙太奇技巧(一)影片中随风飘舞的羽毛它象征了阿甘的人生经历 随风逐流,慢慢的飘到这个世界中来,最终也会悄悄地随之飘走。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可能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得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导演罗伯特 泽米基斯在《阿甘正传》中,以幽默的格调和夸张的手法,和观众讨论着一个严肃而巨大的话题 命运。罗伯特以其独特并且极富诗意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命运这一沉重的命题隐喻于一片羽 毛,在缓缓飘来的羽毛中,开始命运 这一主题;在渐飘渐远的羽毛中,暂 时结束话题,并且让人在影片结束后 继续回味与思索。阿甘没有强求过什么、没有奢望过什么,他不去考虑下一块巧克力是甜是酸,他只是用自己的憨厚和纯真来触碰这个世界,让人们在他的身上得到一种特殊的教诲。人也许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性,这样完美的人恰恰是个 傻子 ,而正常人往往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愿望,太多的舍不得,其实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下一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的。上帝把你给了我,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正是一个平凡母亲的教诲,使阿甘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忠诚,善良的人,一个榜样式的人物。阿甘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母亲说的这些话他都记住了,他说,笨人有笨人的作为。他一直在跑,开始是逃跑,后来他跑进了橄榄球队,再后来跑进了大学,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荣誉和友情,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二)、蒙太奇技巧赏析1、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影片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听众,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这是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而每次巴士到站则是重复蒙太奇的体现,因为它是一个巴士的镜头反复出现,强调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某一个特定信息,加强了这部影片的题旨。2对比蒙太奇的运用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条主线描写阿甘的一生,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妮离开阿甘闯荡漂泊的一生。导演通过他们命运的不同来对比,让观众感受一种阿甘一生的神奇色彩,同时可以从侧面体会当时美国社会的奇怪现象。3影片的镜头处理写实镜头的插入影片在某些细节不断插入写实的镜头,比如林肯总统的遇刺,尼克松总统宣布越战要升级等。写实的镜头让观众感觉阿甘的生活随时可能会在普通百姓身上发生,因此相信阿甘的生活是真实的。精彩场景赏析:影片一开始那根轻盈的羽毛,还有小阿甘为了不受到别人欺负飞也似地奔跑,而且珍妮的叫喊与阿甘奔跑动作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影片经典场景之一。越南战争的狂轰滥炸与阿甘拯救伤友相对比,林肯纪念堂中珍妮与阿甘的久别重逢等等都是一些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场景。第三节《音乐之声》赏析一、影片内容分析1、影片简介及获奖情况取材于奥古斯都 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美国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奖项: 1965年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录音五项大奖2、影片剧情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这种与尘寰隔绝的生活,该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这样,她当上了退役军官特拉普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特拉普为人正直,不幸死了心爱的妻子后,特拉普就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家里缺乏生气。孩子们一开始对新来的玛丽亚有着很重的抵触情绪,想了种种的古怪方法捉弄她,玛丽亚毫不介意,她带孩子们去野外做游戏,教她们唱歌、跳舞,很快博得了孩子们的喜爱。特拉普刚开始对此很生气,但当他看到孩子们个个生气勃勃,家庭重又充满了欢乐温馨的气氛时,渐渐地接受了玛丽亚,他自己也变随和了,和孩子们的关系更加密切。而特拉普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发现自己也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两人幸福的结合了。这时正是三十年代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前夕,纳粹分子将全家置于严密监视 之下。借着参加民谣节的机会,特拉普家 庭合唱队在朋友们和修女们的协助下,全家逃出了多难的祖国,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 抵达瑞士。二、影片的思想性分析表达了人类共同美好的 爱 的主题 。影片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多样的爱,包括两性之间的爱情、家庭之间的亲情和对国家民族的强烈感情。每一种爱都和优美的歌声结合在一起,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同样都有音乐。(一)在《音乐之声》中,包括了三种爱情的样式:(1)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灰姑娘和王子式的爱情;(2)十六岁少女背着家人情窦初开的朦胧初恋;(3)上校对故去夫人深沉的爱怜和怀念。(二)家庭之间的亲情是影片表现的第二种 爱 。(三)影片表现的第三种 爱 是爱国之情。《音乐之声》是爱的海洋,也是音乐的海洋。音乐表达和爱的主题联手,为观众打造了一部经典电影。 歌声塑造人物形象有明显的优势,它能让主人公直抒胸臆,表达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而且通过不同的旋律能够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漂亮活泼的玛丽亚的歌声节奏明快,严谨深沉的上校的歌声浑厚深情,可爱的孩子们的歌声则是俏皮宛转。三、影片叙事结构分析《音乐之声》中的叙事结构紧凑,故事发展环环相扣,非常严密。1.构成鲜明而独特的矛盾冲突 见习修女玛丽亚和教规森严的修道院之间的矛盾、玛丽亚和上校的孩子们之间的冲突 、孩子们和上校之间的矛盾等;2.设置伏笔; 3.遵循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故事的发展严格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进行,有头有尾,有起有讫。四、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整个故事的发展和音乐紧密相连,歌声不仅表达感情而且直接推动故事的发展,参与叙事,这是一部音乐叙事的经典电影。1.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 上校动情地演唱《雪绒花》;2.音乐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音乐之声》这首歌拉近了上校和孩子们的距离,也消融了上校和玛丽亚之间的矛盾冲突;3.利用电影的视听手段,将歌舞具象化,是一种 MTV 形式 音乐优美的旋律和电影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将音乐表达的感情视觉化,造成一种音画结合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歌曲 孤独的牧羊人 和孩子们的木偶戏浑然一体,使歌曲具有 可视性4.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了电影的视听表现力 电影可以利用音乐优美的旋律,使画面音乐化,获得一种节奏感,极大地增强电影的视听表现力。孩子们在玛丽亚的带领下在外游玩,正是因为有 Do-Re-Me 的歌曲存在,使画面充满了节奏感.五、经典音乐欣赏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第四节《魂断蓝桥》分析一、影片的内容分析1、简介影片的演员和导演及获奖情况2、影片的剧情(下面是剧情的详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军上校罗依 克劳宁在滑铁卢桥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20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英国度假的罗依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在滑铁卢桥上,他救了舞蹈演员玛拉一命,于是他们相识了。玛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急着赶往剧院演出,临走时,玛拉将心爱的象牙雕成的吉祥符送给罗依: 愿它给你带来运气。二人一见钟情,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同罗依幽会,在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的华尔兹舞曲中,两人翩翩起舞,含情相望。第二天上午,罗依因行期推迟,找到了玛拉,要和她马上结婚。可当他们兴冲冲地赶到教堂时,发现错过了教堂规定的结婚时间。两人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然而就在当天傍晚,罗依被召回军营。即将演出的玛拉在接到罗依将要提前离开的电话后不顾一切地赶到滑铁卢车站,但是火车已经起动了。时隔不久,玛拉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了罗依阵亡的消息,巨大的打击使得她精神恍惚,失去爱情的玛拉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为了生存,她和凯蒂只好沦为妓女。一次,在滑铁卢车站招揽生意的时候,玛拉竟然在人群里看到了罗依,喜出望外的罗依拥抱着百感交集的玛拉,向她叙述着自己的遭遇。在苏格兰的罗依家,玛拉将实情告诉了罗依的母亲,玛拉给罗依留下了一封信说不能嫁给他,于是离开了。玛拉来到滑铁卢桥上,独自倚着栏杆,眼神呆滞。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玛拉平静地迎着卡车走去,任凭车灯在脸上照耀 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只象牙雕的吉祥符3、总结影片内容:《魂断蓝桥》通过青年上尉军官(罗依)和芭蕾舞演员(玛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滑铁卢桥上意外地相识、相爱,又意外地分离、重逢、走上绝路的情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摧残,造成了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二、影片的思想性分析1、《魂断蓝桥》的片名反战倾向很鲜明影片原名《滑铁卢桥》。影片的反战主题相当鲜明,从片名魂断蓝桥就可看出战争对人们身心的双重摧残。2、影片猛烈地抨击了英国的正统观念玛拉既是因受战争迫害而沉沦进而自杀,又是正统观念的牺牲品。三、影片的叙事手法和艺术结构1、叙事手法:《魂断蓝桥》采用了传统的倒叙手法:从结尾说起,中间是完整的大段回忆。(影片开头:罗依站在桥上,凝望沉思,他从口袋里拿出象牙雕的吉祥符,镜头切入到了二十年以前2、《魂断蓝桥》的结构是传统戏剧式结构开端表现罗依与玛拉相遇、相识,一见钟情,为后来悲剧性的结局奠定了合理、可信的基础。发展部分表现罗依和玛拉准备结婚,但罗依突然奉命上前线;罗依突然生还,玛拉跟随他去苏格兰家乡结婚,原来潜伏着的等级差异矛盾深化到极点。高潮表现玛拉向罗依母亲含蓄地表白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露了在纯洁爱情和传统观念的较量中,玛拉终于失败了。结局是玛拉出走和自杀,影片的悲剧性的结局。四、视听语言的运用1、影片使用了 重复蒙太奇 : 吉祥符 先后六次重复出现。《魂断蓝桥》中,吉祥符既是女主人公玛拉和罗依的爱情信物,又是玛拉命运的见证。吉祥符本应保佑玛拉幸福,但它并没能改变战争对男女主人公爱情和命运的摧残,从而深化了影片的主题。2、桥上四季的更替(放电影片段让学生体会)罗依离开玛拉后的日子:影片没有讲述玛拉如何挣扎,如何沦落,而代之以蓝桥上四季更替、寒暑易节的镜头,表现玛拉的日子过得始终如 蓝桥 上一样的灰色,一样的萧条,用较少的镜头表现出了玛拉生活的艰辛、苦涩。3、隐喻是影片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法影片的隐喻表现手法非常简练:玛拉被迫沦落街头卖身,她的行为是丑陋的;玛拉因自卑而自杀,后果是难看的。然而,从本质上讲,玛拉是纯洁的、美好的,为了保全她的完美形象,影片只拍摄了她在滑铁卢桥上独倚栏杆对着陌生人的勉强一笑及卡车过后地上散落的手提包和吉祥符两个镜头,来隐喻她的沦落和生命的消逝,而对她曾经的卖身生涯和自杀后血肉模糊的惨状都简单带过。第十章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1、 第一代导演 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2、 第二代导演 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费穆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3、 第三代导演 指五、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谢晋、凌子风、谢铁骊等。4、 第四代导演 指在 文革 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吴贻弓、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5、 第五代导演 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等。6、 第六代导演 或更认可 新生代导演 的提法,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姜文、管虎、贾樟柯、王小帅等。代表:张艺谋、 陈凯歌、冯小刚、张元、顾长卫贾樟柯、陆川、张一白、姜文等李安、王家卫、吴宇森、徐克、刘伟强唐季礼等中国十大知名导演1、张艺谋 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 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 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2、李安 华人电影的骄傲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一位。他游刃有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同。3、吴宇森 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携东方导演之名,与西方巨星在好莱坞交流出票房与口碑后,这位东方执导人,已经深受观众的认同和好莱坞的肯定。吴宇森拍电影,全是暴力与书卷气,动与静、正直与邪恶交替有致的故事。4、王家卫 都市生活的阐述者王家卫总是倾向于拍都市中最一般的小人物。他们孤独而无言,只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表面冷漠,内心也脆弱,很重感情。王家卫的电影给人一种着迷的诱惑力和恒久的吸引力。5、陈凯歌 理想主义者陈凯歌的影片强烈地表现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重视画面造型,敢于大胆地注入自己的感受,故事情节淡化,但刻意追求主观性、象征性以及寓意性。6、冯小刚 贺岁片霸主在中国电影市场中, 冯小刚 这三个字已经成了票房的保证。他的电影总会闪现出很多奇思异想,但又让你觉得贴切无比。有时他可以让你笑得合不拢嘴,有时他又像一把锋利的刀子。7、杜琪峰 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以实而不华的踏实作风,对电影制作的严谨,对演员个性的挖掘和尊重以及重视新生力量的热诚,顽强地在商业和艺术间寻找平衡,游韧自如,显示出无限的潜质和活力。8、刘伟强 争取华语电影的荣光与尊严风格统一而各自笔触又独立成章的《无间道》三部曲,无疑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重要系列。 早在《无间道》之前,刘伟强已拍摄过多套脍炙人口的电影,其中以《风云》、《中华英雄》、《古惑仔》系列等作品最受欢迎,也突显出他喜欢改编漫画以作电影素材的个人风格。9、徐克 亦道亦魔的怪才他创造力旺盛,艺术构思敏捷,善于在狭窄的空间制造扑朔迷离的影象,特别是那变化多端的剪辑技巧,对女性角色出神入化的纯熟运用,都引起了众多影评家的交口称赞。10、何平 演艺圈外的游离者何平是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资深电影导演。他的作品曾赢得国际国内影坛的多项荣誉。1990年的《双旗镇刀客》获日本尤巴里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导演奖、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奖等奖项,并因其风格的雄浑独特在电影届引起轰动。第五代导演的创作①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化创新和思想解放的年代,也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第三代、第四代导演虽然还在辛勤耕耘,但是已经不再扮演主要角色,以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为主体的一代导演接过了前辈手中的火炬,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第五代导演是计划经济时代最后的受惠者,他们在完全没有票房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作:一方面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想另一方面也造成他们对市场的极端漠视他们没有主动地去培育中国的电影市场,为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市场的滑坡埋下了隐患。②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色浪漫主义情怀他们信奉自由,富于感情,电影艺术对他们来说,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在《黄土地》中,陈凯歌可以用超乎寻常的镜头去渲染一场腰鼓戏,而在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中,荒芜的大地也被赋予了巨大的力量。视听语言上的创新与探索第五代导演对电影本体语言的重视令人瞩目。从《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这样一批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五代电影人有意打破电影艺术传统的构图、光效与色彩的运用方式,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对历史的反思 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事业没有受到文革的影响,但是经历过文革对他们的电影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们运用新的电影语言来表达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命运进行探索。这种对历史的回顾,成为第五代作品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比如《红高粱》、《黄土地》。③ 第五代重要导演与作品张艺谋张艺谋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之一,他以执导充满浓浓中国乡土气息的电影著称,他的作品情感激扬,色彩强烈,具有鲜明的特征。《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英雄》则是中国电影走向商业化的一个崭新起点。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历程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突围的历程;不断的求新、求变是一个基本的动力原则,其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2-1991 历史的叛逆、个性的宣扬1、影片主题上侧重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的批判,弘扬民族文化、讴歌鲜活人性的意义。在张艺谋的影片里常常涉及到伦理、道德、传统与人性的冲突。2、电影语言上锐意改革,追求形式美、造型美。1987年推出的《红高粱》标志着张艺谋时代的到来,随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将张艺谋风格推向极致。艺术特征:(1) 电影视听语言的现代化 。讲究大块面的画面结构、色彩渲染浓厚、以红色为基调、造型追求 风格化 、 奇观化 。(2)影戏叙事结构。张艺谋坚持中国传统的影戏美学观念,讲究戏剧化、情节化,改编自当代知名小说,故事内容比较丰富。(3)符号化人物。女性是张艺谋电影的主人公, 展现出与传统中国电影中迥然不同的狂野、叛逆、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张艺谋的电影关注女性的生存和命运,最终通过女性形象来尽管这些女性各自经历不同,她们所走过的道路都是屈从 反抗 失败,尽管最终失败,但她们的反抗过程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们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张艺谋的影片总是在最粗俗的人生表象之下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越是悲剧,正说明张艺谋影片的女性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女性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评析:《红高粱》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主题: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 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视听语言:《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艺术成绩: 拍《菊豆》是我第一次从摄影师的角度转换成导演的角度,这部影片对我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艺谋)从《菊豆》开始张艺谋开始进一步重视调动演员,重视挖掘人物内心,重视电影的整体风格、造型和视觉冲击力。第二阶段:1992-2000 现实的历史、历史的现实该时期张艺谋电影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题材的变化,以《秋菊打官司》为标志,张艺谋开始了自己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并相继推出了《有话好好说》、《一个也不能少》、《幸福时光》等当代生活题材,对小题材偏爱。在怀旧题材的《我的父亲母亲》中也强调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其次是类型的变化。由早期的正剧走向偏重于喜剧,追求艺术性、商业性的和谐结合。此外在明星选择、影片商业运作上开始逐步融入市场,体现了张艺谋作品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逐步转型。再次电影拍摄风格也有了极其明显的变化,强调现实主义与自然性,例如《秋菊打官司》采用大量实景、偷拍镜头等。在叙事结构上减少传奇色彩,更加注重对小人物的关怀对美好情感的关注。美学风格上由先锋意义走向主流意识。《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第三阶段:2002至今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宏大影像叙事进入新世纪,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张艺谋电影创作呈现新的发展方向 以商业大片创作为标志,实现自身艺术转型。商业化运作: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一整套迥异于国产电影以往操作路数,却又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电影运作范式,尤其是对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视听盛宴。采用大成本投资,大腕明星加盟,拍摄大场面,创造大银幕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拍摄手段,创造出神奇、艳丽、富于神秘梦幻般的优美画面;主题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走。追求宏大叙事,力图展现深邃道理,但商业效益将主题消解化,呈现出主题过于宏观虚浮、口号化的特点;叙事策略。题材选择上主要为古装题材、武侠题材,仅有《千里走单骑》为现实题材。影片往往采用多重叙事线路,人物塑造符号化、空洞化。《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陈凯歌是中国影坛上少见的具有诗人和哲人气质的导演,曾为中国电影做出很大贡献。他的作品深具哲理性、文化性与电影性,无论在影片深度的挖掘,还是在电影本体语言的开拓上都获得很大成就。陈凯歌的主要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 《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黄土地》英国第二十九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第21届东京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黑泽明奖)《大阅兵》第十一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霸王别姬》1993年第四十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1994年第五十一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梅兰芳》 2009年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创作特点哲理性: 在第五代之前,中国好电影的标准是好故事基础上的人物性格化,而陈凯歌则把好电影树立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文化性:与其说陈凯歌的电影是艺术电影,不如说他的电影是文化电影。陈一直在他的电影中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他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是全面的,更具批判性,也更凌厉。电影性: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从他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中便可以看出来。《黄土地》的空间造感很强,也很极端,最典型的构图是把黄土作为主体,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的极其渺小。冯小刚 中国贺岁片开拓者90年代初期,冯小刚参与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编剧成名,其后与郑晓龙合作,自编自导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随之名声大振。冯小刚影坛名声从贺岁片开始贺岁片 新年期间上映的电影,是国外电影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方式,盛行于好莱坞 ,实为商业片更人性化的名称。以贺岁片的招牌进行市场化运作,冯小刚是中国内地第一人,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因为导演电影《甲方乙方》而一炮走红,在各路电影逐鹿中国影坛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短短几年便确立了中国贺岁片霸主的地位。重票房、重大众的电影价值观10年贺岁,一部比一部赚钱,冯小刚没得过一个重要奖项,而且从没得过导演奖圈内人戏谑他是 观众叫好专家不叫好的典型创作特色:1、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平民电影,以平民为目标受众的电影,它表现的是平民的意识、观念、情趣和审美好尚 表现平民大众的所思所想和平民大众的喜怒哀乐他是一个极具强烈平民意识的导演,他始终把目光投向喧闹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以平民的视角、表现市民理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阶层的心理欲望和消费要求。2、独具一格的喜剧风格(1)亦庄亦谐 看冯小刚电影总是忍俊不禁但捧腹之后又能让你领略其中韵味和内涵小幽默里其实蕴涵着大道理(2)穷形尽相 冯小刚电影或夸张或写实讽刺独到敏锐直逼生活本质(3)涉笔成趣冯小刚电影的喜剧情景不一定紧扣情节主线各种各样的小插曲举手投足几乎都可以讽刺幽默一番(4)妙语连珠冯小刚电影经典台词妙趣横生意味深长三言两语就概括出某种生活本质往往影片上映便成社会流行语冯小刚十大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一声叹息》《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贺岁片类型特征1、岁末档期上映2、浓郁的喜剧性贺岁片重在贺岁好比一种 礼物 其目的在于使多数观众在辛劳一年之后欢欢喜喜开怀大笑一番 一般都具有浓郁的喜剧性3、明星云集 明星就是票房,为提高票房 贺岁片往往将明星一网打尽《甲方乙方》中的葛优、刘蓓、英达、李琦、徐帆、杨立新等,都是当时深受观众喜爱的明星。《命运呼叫转移》为了将明星作为看点,竟然提出 齐集中国八大喜剧门派 作为号召,所谓 八大门派 ,实际是指片中的8个演员:冯式喜剧风格 的葛优和徐帆 《武林外传》中的 恶搞派 阎妮和姚晨以 脱口秀 见长的刘仪伟 《爱情呼叫转移》中 小男人 做派的徐峥《我爱我家》中 小男人 做派的杨立新 标榜 成为女版周星驰 的伊能静此外,在片中露脸的明星还有范冰冰、王学兵、孔维、雷恪生、林依轮、阿雅等,浩浩荡荡,简直犹如一场明星扎堆的晚会。4、观众喜欢、市场认同冯小刚如是说一个本子拿起来要拍它,观众会不会喜欢它,这个基本判断我是有的拍电影的时候,你脑子里就得有一个市场的概念故事选材 必须迎合受众审美追求 迎合成熟观众群体的欣赏期待具备浪漫爱情、家庭伦理、清理冲突等流行元素5、扣人心弦的故事奇观 叙述新奇,悖逆常情好梦一日游 服务公司,将儿童式游戏移用到成人世界,悖逆惯常生活逻辑,甚至具有荒诞色彩(《甲方乙方》)韩冬绑架刘小芸不成反被其绑架,韩冬给刘小芸打针快进快出忘了推药 (《没完没了》)6、圆满结局《甲方乙方》在姚远与周北雁热闹喜庆的婚礼中结束《不见不散》片尾是终于走到一起的刘元与李清高兴地狂吻《没完没了》结尾展示韩冬和刘小芸在雪地上手拉手兴高采烈的情景,预示着美好而令人憧憬的未来大腕》结尾,经历了一场噩梦的热心人尤尤终于和露茜真诚地亲吻圆满幸福的结局 满足观众观影的心理需求 在即将过年团圆的喜庆日子里通过风趣幽默的喜剧情境获得愉悦轻松地面对现实的种种烦恼和不愉快乃是一种普遍的大众心态第六代导演的创作①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拍片的年轻导演们,基本上都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从其经历和面对的电影生态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往前看,这些年轻导演和传统并没有多少瓜葛;往身边看,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转型期,人心浮躁。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更使中国电影的竞争力面临困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第六代电影人已不可能复制前辈们成功的道路了。他们极力寻找新的支撑,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谋求空间。②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特色写实性: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与现实结合得非常紧密。第六代的电影是和时代同步的,它记录同时代人的行为、思想与情感,努力去贴近他们的内心。在第六代作品中,下岗工人、小偷、同性恋者不再以被怜悯的形象而出现,作为生活的一员,他们坦然地存在着。写实第六代的作品不再象它的前辈导演那样承担着沉重的启蒙使命,只是理直气壮地要将生存进行到底。这种平民意识造就了第六代作品朴实自然的形态,与第五代电影人的精英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人性:从第六代导演的人生阅历来看,他们与生活的接触面相对比较狭窄,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感受所得。与第五代电影中强烈的文化反思意味和使命感相比,第六代作品中浓厚的个人色彩无疑是非常醒目的。都市性:第五代作品是很乡土化的,导演们对民俗的展示 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与之相比,第六代电影中却充满了都市感。跳动的结构、迷离的色彩、破碎的故事,以及情绪化的人物,他们以都市人的心态来面对都市,讲述都市,传递出一种茫然、惶惑与无所归依的生存体验。③ 第六代重要导演与作品姜文严格说来,姜文是介于第五代和第六代之间的电影人。他导演的电影至今只有四部,但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凭着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独到理解,探索的勇气和过人的才华,给第五代后的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姜文主要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鬼子来了》(2000年)《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让子弹飞》(2010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一部充满个性与激情的电影,描述了在文革时期马小军、米兰等一群少年在迈向青春时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躁动。这也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影片画面优美,表演朴实,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时期的困惑有着非常真实的描绘。贾樟柯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并于当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小武》,之后的《站台》、《任逍遥》使他成为中国当代独树一帜的导演。他的电影关注当下,多为边缘人群生活状态的描述,朴素自然,体现了导演的人文关怀。贾樟柯主要作品:《小武》(1997年)《站台》(2000年)《任逍遥》(2002年)《世界》(2004年)《三峡好人》(2006年)《站台》剧情跨越1980到1990年间整整十年的历史,讲述了四个年轻人在青春时代的梦想、欲望、冲动和尴尬,他们的成长经历,还有漂泊的青春。影片的拍摄手法平缓而冷静,导演贾樟柯非常节制地描述了他对青春的理解,以及特殊时期的社会变迁。宁浩出生于中国山西,2003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中国电影导演、编剧。 主要的电影作品有《香火》,《绿草地》,《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疯狂的石头》令其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之一。主要作品:《绿草地》(2004年)《疯狂的石头》(2006年)《疯狂的赛车》(2009年)《无人区》(2011年)《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现代喜剧,具有强烈的幽默感,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这部小成本的商业类型电影,在短短时间内,创造了票房千万的神话。虽然没有大牌导演和国际巨星,但是,这部影片凭借着扎实的剧本,熟练的叙事策略,导演敏锐的戏剧才华,影片浓郁的生活气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陆川陆川1971年出生于新疆,1993年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毕业,1998年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学专业的硕士学位,第六代的创作特色在陆川作品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主要作品:《寻枪》(2002年)《可可西里》(2004年)《南京!南京! 》(2008年)《王的盛宴》 (2010年)《可可西里》这是一部关于生命与信仰的电影,也是一部值得被尊敬的作品,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保护藏羚羊而与盗猎者、与险恶的生存环境之间展开的殊死斗争。影片通过北京来的记者尕玉的眼睛默默地展示了事情的发生,以写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可可西里的故事。第二节:成龙电影曾与元彪、元华、洪金宝共同出演《七小福》并拜于占元为师。他以主演惊险动作电影为主,其中主演的《警察故事》便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其与周星驰和周润发并称 双周一成 ,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龙路 孩童时期:成龙小时候很喜欢打架,跟外国小孩子打。他的父亲带着成龙拜京剧武生于占元为师,于是,成龙(元楼)与洪金宝(元龙)﹑元奎 、元华、元彬 、元德、元彪为七小福。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戏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打、罚。练武时期:每天大清早五时便起床练功,练至晚上十二点止,吃过饭,就练声调嗓或读书,读书时间,就是打盹时间。成龙在七小福时期凭着一副身手,长期表演京剧,成了真正的功夫良才。武师时期:在当武师时期,他的名字是陈元龙,他专门做名演员的替身,都是做些危险的武打动作。 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为了在众多人前被挑中,成龙常卖力演出。成龙常被导演选上,成龙、元彪在《精武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因为年轻,身手灵活,且勇于尝试,导演都乐意用他。担任主角:《蛇形刁手》 、《醉拳》 嘉禾公司 :《龙少爷》 、《奇谋妙计五福星》、《快餐车》、《福星高照》 、《警察故事》 、《飞龙猛将》 、《飞鹰计划》 等。走向国际:成龙早在1982年时便开始打入好莱坞市场。但他迈向国际之路并不顺畅。真正令成龙打入国际市场是1994年拍摄的《红番区》,进而接下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尖峰时刻》获得极高的票房,登上《时代》杂志,终而奠定今日在国际的地位。成龙大哥为华人电影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十大风靡全球的成龙电影10.《尖峰时刻》系列9.《龙的心》 本片偏文艺,并不靠精彩打斗取胜,洪金宝扮的弱智哥哥,与成龙的兄弟情深,还是叫人感动。 《龙的心》关注了社会弱视群体,兄弟情义又拍得感人肺腑,实属于难得佳作。8.《重案组》 作为警匪正剧,《重案组》延续了成龙塑造的草根警察形象,并一举夺得金马奖最佳男演员,这也是成龙首次在港台电影奖项夺得影帝,非常有纪念价值。7.《双龙会》从贺岁片角度看,《双龙会》拥有一个超牛阵容,汇聚了香港电影圈大量精英。不但阵容强,本片打得精彩,成龙一人扮演双胞胎兄弟,性格各异,大哥音乐会上颠覆传统的指挥,亦可谓神来之笔。6.《红番区》 从本片起,成龙把自己的动作片成功推向国际,除了坚持搞国际化大制作,还把电影搞得充满时尚感。 5.《奇迹》4.《醉拳》系列袁和平导演的第一集,可以说是七十年代成龙最有代表性作品,成龙那种嬉笑打拳的风格,亦可从这套作品中望得精髓。3.《飞鹰计划》系列 成龙带着几位美女,在沙漠寻宝,又周旋于几帮恶棍,结尾在宝藏之地与对方大打出手,拍得精彩,拍得总那么叫人痛快淋漓。2.《A计划》系列由成龙、元彪、洪金宝主演的第一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三兄弟合作的代表作而三人表演个性,也在这部片中得到了充分展露。十大风靡全球的成龙电影1.《警察故事》系列《警察故事》系列不仅代表着成龙电影的颠峰,也是全球警匪动作片的难超越的里程碑巨作。其它代表作《蛇形刁手》《神话》《宝贝计划》《大兵小将》成龙电影从70年代的功夫喜剧一鸣惊人,到80年代的警察片趋于成熟,逐步完善了商业美学模式。成龙的形象在强化后逐步被定型:象征不平凡的英雄,充满斗志、永不言败;而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营造爆炸、追逐、烟火灯光等特技也定型于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美学模式中。2004年,成龙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好莱坞市场,重新回到香港。成龙的英雄形象也开始了转型与超越,恢复了普通人的身份,他不仅要迎战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考验,还得忍受无尽的屈辱和精神折磨,往日诙谐逗乐的模样和神态一扫而光,转而成为身负深仇的 悲情人物 。成龙电影特点:挑战极限的高难度动作成龙电影以其危险动作和近乎亡命的演出而著称,借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电影景观的展示,浮现出充满表演意味的 男性特质 。其一,使用精准的电影语言将其呈现出来 全面运用场面调度和电影镜头,用广角或在最合适的角度展现惊险动作 ,加上精巧的剪接,使之最大限度地具有真实感、节奏感、合理性和美感。其二,从功夫喜剧直到90年代末期,成龙电影中的武打场面,无论是拳脚打斗或是枪战,都是以成龙的 个人表现 为主。无论故事情节的最初的发展是群殴式场面还是警匪集体开战,最后总是剩下成龙一人独战群雄,凸现出其个人英雄主义。 其三,成龙电影中成龙的动作都是真人表演而非电脑合成的效果。成龙电影仍使用土法特技和真人表演 ,以自己的身体为 武器 ,展示个人体能,力图缩短电影与现实的距离。成龙电影的打斗风格:从1980年起,成龙电影的武打可以分成三种风格:一、街头太保型 角色武功不高,对付对手十分吃力,因此手脚乱用,胡打一气,武术招式运用的很少,打斗十分接近真实的街头殴斗,格斗主要用于配合剧情。二、格斗大师型 角色武功很高,基本算上是全剧的最强战士,格斗风格硬朗,动作强悍有力,打击感强烈。三、芭蕾武者型 这是真正的成龙风格:人物轻盈敏捷,招式出其不意,善于运用环境和道具,与人打斗好像跳起优雅的芭蕾一样。成龙电影打斗表现技巧一、自然随缘式的表现技巧成龙电影较为器重俯拾皆是的身边、市井自然事物,造就打斗的自然景观。他尤其擅长经过精巧设计的招式与背景环境相融合,无论在屋里还是街边,都充分利用空间里的地形、道具等来施展令人眼花缭乱的拳脚。二、喜剧谐趣式的表现技巧成龙电影的喜剧质地是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打斗的谐趣意味是成龙角色从容气度和泰然心胸的反映。看成龙电影的惊险打斗场面,常常因为成龙的喜剧性表演而没有暴力的感觉,毫不紧张,他使战斗变成了充满调侃诙谐的味道。健康与喜剧精神 :首先成龙电影始终有一种健康品格,免除了暴力血腥;其次成龙电影强调喜剧元素与动作类型的结合动作层面的杂耍与舞蹈结合,又强化了动作本身的优美。这种结合使成龙的性格显得幽默、随和,增强了日常生活感和亲近性,也更能让观众接近和喜爱。成龙电影的魅力:创造了幽默、风趣的武打风格,将武打溶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成龙影片内涵 都以铲除邪恶、伸张正义的内涵,温馨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男子汉的银幕形象来感染观众。他的影片偏重于社会写实方面,并设计出一个个惊人的场面,从而吸引观众;娱乐性、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巧妙结合,使得成龙的影片在 雅俗共赏 中获得不同层次的观众群。 勇于冒险的拍片精神,将银幕英雄与现实英雄很好地结合起来成龙严重受伤29次;《警察故事》拍摄期间,成龙因脊椎受损和骨盆脱位而险些瘫痪; 真实搏命、以生命为代价做电影的人, 在90年代前后期分别以搞笑的市民喜剧、刺激悲壮的警匪英雄片为主流的香港影坛和香港文化中是非常突出的, 最容易为观众信任和感动的; 港人将成龙作为精神偶像和理想寄托第三节 吴宇森电影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 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人却是拍过《野战群》的萨姆 佩金法,可以说,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扬光大。吴宇森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进入影视圈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宇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之后他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铁汉柔情》(1973年)、《女子跆拳群英会》(1976)、《少林门》 (1976) 、《大煞星与小妹头》(1978)、《豪侠》(1979)、《滑稽时代》(1980)、《八彩林亚珍》(1982)等喜剧电影。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 喜剧的十年 。曲折之路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在这期间 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 佩金法给了他很多灵感,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寂了将近三年。在1985年加入了徐克的 电影工作室 。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以至后来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双雄》(1989)都沿袭了这一风格。巅峰1、《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 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这部影片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 票房毒药 的周润发。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2、《喋血双雄》 最重要的代表作。主题意义: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代表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闯荡好莱坞199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资请吴宇森执导尚格 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影片中虽然也有圣歌中飞舞的白鸽,但却少了那份一贯的诗意,它更象一部尚格 云顿的动作片。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终极标靶》并不是真正的吴宇森电影。代表作:《断箭》1996年,他接手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断箭》。《断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饰演奸角的约翰 特拉沃尔塔模仿周润发的每一个动作,从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烟姿势,都极具神韵。同时,吴宇森设计的动作戏和各种细节令人应接不暇。本片是吴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国电影的套路大展拳脚,此时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莱坞动作片的命脉。代表作:《变脸》 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 人道精神 和 家庭观念 ,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与以往处理人物的风格一样,该片的主人公亦处于正邪之间。片中约翰 特拉沃尔塔与尼古拉斯 凯奇,本来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但经过交换面孔后他们基本上成了同一个人的两种性格。电影特点他通常被称为 暴力美学大师 ,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描写的是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的关系。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 白鸽 , 教堂 都是美好的象征。暴力美学概念: 暴力美学 原指起源于中国香港,在日本发展成熟,后又传入美国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吴宇森 英雄系列 影片的出现使得他以暴力为题材的影片不再被当成是 暴力影片 来看,因为他给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 东方美学视角,第一次使暴力成为了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 。特征和内涵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文艺作品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吴宇森式 暴力美学1、吴宇森对暴力的呈现,并非是对残忍痛苦的夸张,也不是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而形成的特异造型或者象战争片一样的宏伟场面。2、吴氏 暴力美学 的精髓,在于将暴力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加以抒情式的摹写。他将长镜头与视角多变的镜头剪辑相结合,在紧张激烈的动作场面中有意拉长时空,形成 动作场面的长镜头 。3、他将以往动作电影中似乎并不少见的打斗、枪战和追逐场面重新打散,以超现实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同时在气氛上极力加以铺垫和渲染,还常常喜欢配以古典音乐。1、营造画面镜头的意境美感《英雄本色》中,当周润发扮演的角色最后被乱枪击中时,慢镜头表现他身上的弹孔不断涌出鲜血,身体缓慢地前后摆动,就好象是一种奇异而优雅的舞蹈。《喋血双雄》中 教堂决战 一场,激烈的枪战通过教堂里飞掠的白鸽、忽明忽灭的蜡烛和庄严的圣母像的渲染,气氛凄美华丽,更是成为吴宇森电影中的经典场面。这样通过把视听造型刻意把影片营造成画面优美、音响丰富、色彩强烈的交响音画。使观众体验到的不是死亡的痛苦,而是暴力被 陌生化 后所形成的独特的诗意。2、传达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在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中通过暴力动作的视觉场面向我们传递暴力的背后都折射出深沉的情感和醉人的人文关怀。在《喋血双雄》中,周润发扮演的 小庄 和李修贤扮演的 李鹰 ,二人惺惺相惜的那种感情早就已经淡化了影片的暴力色彩,这是一种暴力世界的浪漫。正像吴宇森所说: 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吴宇森电影中的经典1、 白鸽 表现暴力美学的一个重要符号白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它是一个淡化暴力的符号,这是将暴力转化为美学的一种方式。白鸽在血雨腥风中飞翔,和平在纷争中展翅,鸽子不再单纯代表着暴力的美学化,而是寄托着一种暴力之中对暴力的鞭挞。 吴宇森展示暴力却不崇尚暴力所以白鸽就成了点睛之笔。2、风衣不论是在吴宇森的古装戏还是现代戏中,我们都能够看到那些宽大的,随风飘舞的风衣,即便是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但是通过镜头组接让他飘舞而产生美感,不但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而且更将暴力的血腥味道同化吸收,使之成为了暴力美学的一大特色3、手枪手枪是吴宇森电影里传统的道具,也是吴宇森电影的灵魂。他的电影里没有绝对的邪恶和正义,两者总是充满激情地交织在一起,枪在英雄手里捍卫着正义和尊严,哪怕是一支左轮手枪,似乎也装着千百发子弹,于是枪林弹雨中英雄和英雄的故事闪闪发光。4、音乐吴宇森的电影是可以用耳朵听的电影,因为有了音乐,暴力不再是血腥,人性的柔美随处可见。吴氏暴力美学之杰作----喋血双雄讲述了一个杀手和一个正义的警察之间所发生的故事,杀手很重情义,警察很重道义!在他们发生一系列事情之后产生了一种情谊,为了正义为了道义!一种对正义的伸张!男人之间的豪情,充满着一种英雄情怀!运用的手法一、渲染暴力场面1、对比 视觉效果本片中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视觉效果,其中包括节奏对比、色彩对比和气氛对比。2、杀人场面 华丽优雅的舞蹈性把杀人的场面做的很艺术化、形式化和符号化,为此他总是通过剪辑、音乐、节奏、降格等几个方面入手把杀人的场面渲染的华丽优雅具有舞蹈性二、吴宇森的符号教堂、白鸽、圣像与烛光在吴宇森的电影中总会不时的出现或是为了渲染气氛或是为了变换节奏。三、深层次的内涵通过表层的暴力来表现出深层次的内涵,比如他的电影中总是充满着情谊,男人之间的豪情,兄弟之间的亲情等,情谊总是他着重描写的东西。四、细节冷色调是本片的主色调,背景始终都是冷冷的淡淡的蓝色而且片中许多的灯光采用的都是蓝色。五、音乐音乐总是有一种淡淡哀伤的情绪,但是却又非常好的配合了画面,使之本身就很有冲击力的画面更加丰富。第四节:周星驰电影一、周星驰电影演艺风格的演变(一)探索时期从1988年《霹雳先锋》的出道到1990年。 周星驰的表演沿袭了传统的香港电影风格,所拍的几部片子基本上是正剧。在剧中他并不是主角,所以也谈不上自己的风格。(二)无厘头时期1990年-1992年,第二阶段他开始尝试喜剧,并初步形成了无厘头电影的风格。他的喜剧表演已具备了一定的个人风格。如最典型的大笑以及一些富有个性的俗词俚语的使用,同时一些肢体表演开始被引入至电影中。但在此阶段,周还是以一个纯粹演员的身份出现,没有更多的介入到剧本、导演等环节,自身的风格还没有完全定型。1992年-1994年,第三阶段是从《赌圣》系列影片开始的。在这个阶段中,周星驰风格凸显,锋芒毕露,在各大影展中的获奖更是表明电影界对他的认可。周在拍摄过程中,自己的表演基本上左右了影片的制作,其演艺事业亦由此逐渐进入颠峰状态,无厘头影片也基本定型。这一阶段他的代表性电影是《审死官》、《鹿鼎记》系列以及《唐伯虎点秋香》等一些为人所熟知的电影。(三)转型期这时期的周星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之前的那种无厘头式的创作,而试图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剧甚至悲剧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显得更加的多元化,不过可能观众更加熟悉的还是他的无厘头形象,而对于他的悲剧或正剧的演出有些陌生感。这一阶段的代表影片包括《大话西游》系列、《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等几部影片。他的影片越来越追求更深层次的喜剧表现形式,追求其文化内涵。电影作品在至今为止的华语片香港票房的TOP50排行榜中,由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就有《功夫》、《少林足球》等18部,占了36%,且在TOP20中周星驰有10部影片入围,这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一个奇迹,尽管他从影以来主演的影片只有大约50部。1、《霹雳先锋》周星驰凭借此片获得1988年第二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李修贤和周星驰饰演的一警一匪在对付暴徒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段可贵的友谊。这是周星驰的电影成名作,但这部李修贤主演的影片几乎与喜剧无关,星哥的演技虽然青涩,但是整体还是可圈可点。2、《赌圣》:周星驰原来被人称作 星仔 ,此片一出,不过几天就被人称为 星爷 了。同时,星派演技被称为 无厘头 ,一时广为人知。《赌圣》放弃了赌局的设计,反而以描写小人物为主,从周星驰饰演的特异功能人士,藉以讽刺港人的功利心态等,另外,他还在片中首次从主角身上展现了一种执迷不悔的爱情,这也是周星驰后期作品中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二、无厘头所谓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俚语,意思是一个人说话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没有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又并非没有道理。周星驰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透过其调侃、戏谑、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实质。1、影片《无敌幸运星》:是一部公认的周星驰早期代表作,虽然风格上还有不成熟之处,但绝对是充分发挥 无厘头 演技的一部佳作。 该片动作的喜剧性很强,占据了笑料的大部分,尤其是最后船上的一段打斗,应该是周星驰影片中靠动作取得 笑果 的最佳段落。2、《龙的传人》:李修贤执导拍摄的现代功夫喜剧,在周式无厘头逗笑表演将撞球技巧揉合功夫表演,创造出相当不俗的娱乐性。3《逃学威龙》这部王晶制片、陈嘉上执导的校园影片再次为星爷赢得满堂喝彩,成为星爷又一部获年度票房冠军的佳作,更掀起了港台两地争相拍摄校园影片的热潮。片中的笑料和噱头也是极具创意,且个个经典而又不流于低俗。4《武状元苏乞儿》本片又是周星驰的一部亮点之作,周星弛的古装片最让人捧腹,精灵搞怪的他把一个苏乞儿演得活灵活现,何况还有冷艳的张敏和同样搞笑的吴孟达做伴,难怪数年之后还有那么多影迷怀念星星的作品。5《唐伯虎点秋香》: 本片展示了香港电影人颠覆古典题材的超凡想像力。在这部影片中,各种后现代手法层出不穷,无论是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以及充满广告词汇的毒药介绍,再加上 面目全非 脚 一类的搞笑创意,原本斯斯文文的才子佳人戏被全面篡改,令人既兴奋又目瞪口呆。6《破坏之王》全剧富有搞笑趣味气氛,述说穷小子阿银遭受欺负,但心中充满惩奸除恶的热血,决定透过习武来扭转现状,彻底摆脱懦夫的阴影。这部影片也是星爷现代题材作品中比较完整的一部,影片堪称 无厘头 表现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此片也是星星首次尝试着协助导演,显现了出色的导演才能。7《九品芝麻官》周星驰有的无厘头搞笑片只为博得观众一笑,并不强调十分严谨的逻辑关系,但《九品芝麻官》中搞笑情节的设置却是充满精妙的伏笔。故事内容前后呼应,令全片爆笑场面环环相扣,层出不穷。《九品芝麻官》拍摄于周星驰电影事业的鼎盛时期,更加能够体现周星驰 无厘头 电影的功力。最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看周星驰电影时,观众最原始的需求:欣赏用笑料堆砌的有内涵的电影。8、《国产凌凌漆》是由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喜剧片,讲述了由周星驰扮演的特工凌凌漆及袁咏仪扮演的特务与黑帮金枪人的战斗。9《大话西游》:一部经典的无厘头喜剧片,将西游记重新演绎,整个电影挺热闹,以至于很闹腾,所以这部电影刚开始时并不是反应很好。但是这部电影绝不是仅仅的无厘头,他更有真情在里面,所以首先在高校流行,然后在全国兴起新的高潮。此外,这部电影还有对于时空的探索,借助于月光宝盒,穿越时空,去拯救自己所爱的人,其实这又未尝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回到过去,去改变一些让自己抱憾终生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情之所至,所以这部电影经的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10《食神》:本片是96年一部典型的贺岁片,也是星哥亲自上阵又编又导又演的影片,整个故事是个 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的戏剧过程,给了星哥发挥演技的巨大空间,而且烹制佳肴美食的题材也适合星哥绝妙想象力的挥洒。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 不学无术时骗得 食神 的称号,真正艺成悟道之后,却发现这一切都是虚妄。周星弛会有这么多的人喜欢他,正是因为他是一位平民英雄,没有莫测高深。无厘头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无厘头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 在诸多无厘头、够疯狂、够恶搞的作品中,突然间插入了这么一部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正剧,当时都没有人能接受,但是日子久了,星迷们就都开始竞相膜拜了。三、周星驰影片的特征1、无厘头周星驰把无厘头语言和行为引入到他的电影中,成为他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元素,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厘头电影由此声明大振,在港台和大陆甚至东南亚刮起了一阵阵周星驰旋风,引起了很的大的反响。无厘头喜剧电影的特征:(1)、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批判,充分体现这一特点的影片非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莫属;(2)、嬉戏、调侃、玩世不恭表象下的事物本质,反讽和模仿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在文化转折时期,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3)、集体潜意识的迎合,无厘头喜剧电影迎合了香港人集体潜意识中反严肃、反凝重、反深刻,追求随意性、通俗性、世俗性的文化倾向,满足了不同职业、不同欣赏层次人群的观影要求。2、历史厚重感的消解周星驰电影的这个特点,源自于香港人对于历史的虚无意识。香港由于有着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历史,因此也形成了其特殊的 殖民地文化 ,使得香港人变得没有了归属感。例如:《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3、 拒绝崇高在周的电影中那些崇高的东西常常被巧妙的化解,以一种低俗的面貌出现。例如:《九品芝麻官》、《鹿鼎记》周星驰的十大经典影片形象1990《赌圣》阿星 颠覆英雄 1991《逃学威龙》周星星 颠覆师生关系1992《审死官》宋士杰 颠覆正义 1992《鹿鼎记》韦小宝 真实的市井小混混1992《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 颠覆名利 1993《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 颠覆才子佳人1994《国产凌凌漆》凌凌漆 悲剧英雄 1995《大话西游》至尊宝 解构爱情1996《食神》史蒂夫周 世态炎凉 1999《喜剧之王》尹天仇 另类自传第十一章 中外美术片第一节:美国动画赏析一、美国动画片的发展史(一)、1907~1937年 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1928年,迪斯尼和他终身的助手伊瓦克斯合作创造了后来闻名世界的 米老鼠 的卡通形象。(二)、1937~1949年 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三)、1950 1966年 第一次繁荣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睡美人》等。其他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四)、1967~1988年 蛰伏期1966年12月15日,华特 迪斯尼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五)、1989年至今 第二次繁荣期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二、迪士尼动画公司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 迪士尼,成立于192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班克。1、迪士尼其人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1901年12月5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他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与哥哥罗伊 迪士尼(Roy Oliver Disney)创办迪士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2、迪士尼动画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可以划分为迪士尼手绘经典动画(CLASSICS)、迪士尼真人动画(Live Action with Animation)、迪士尼计算机动画(3D Computer Animation)、迪士尼模型动画(Claymation Animation)、迪士尼电影版卡通(Movietoons Animation)和迪士尼录像带首映(Video Premiere)等类型。迪士尼动画之最:(1)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 1928年迪士尼绘制的动画片《蒸汽船威利》。这部动画片于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观众介绍米老鼠这一著名动画人物。(2)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 1955年制作的《小姐与流氓》(Lady and the Tramp)。(3)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 1940年迪士尼摄制的影片《幻想曲》(4)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1937年迪士尼制作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fts)。(5)花钱最多的动画片 1981年迪士尼制片厂拍摄的《狐狸和猎狗》(6)著名动画角色唐老鸭第一次登上银幕 1934年的动画片《三只聪明的小鸡》。(7)最受欢迎的动画角色 米老鼠3、迪士尼动画之影片介绍(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文艺作品的范畴,发展成为善与恶、美与丑道德规范的代名词。(2)《美女与野兽》 (1991)这部动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主题来自格林童话的寓言故事。奥斯卡金像配乐大师阿伦 曼肯(Alan Menken)为音乐总监,歌坛天后席琳 狄翁(Celine Dion)借力一炮而红。(3)《狮子王》 (1994)灵感来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影片通过描述小狮王辛巴的成长,探讨爱、责任和生命意义等严肃主题。其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也是脍炙人口。(4)《花木兰》Mulan (1998)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是迪士尼推出的第36部经典动画,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 花木兰 介绍到全世界。4、皮克斯动画工厂(1)简要介绍(2)动画长片皮克斯的动画长片都采取了迪士尼发行,皮克斯制作的方式进行。1995年 玩具总动员(Toy Story)1998年 虫虫危机(A Bug s Life)1999年 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历史上第一部完全数字化的电影,也是第一部续集收入超过第一集的动画电影。2001年 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 Inc.) 2003年 海底总动员 (Finding Nemo)2004年 超人总动员 2007年 料理鼠王(Ratatouille)2008年 机器人总动员(Wall-E) 2009年 飞屋环游记(Up)2010年 玩具总动员3梦工厂1、简介公司始建于1994年10月,三位创始人分别是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杰弗瑞 卡森伯格和大卫 格芬。 梦工厂的产品包括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家庭视频娱乐、唱片、书籍、玩具和消费产品。2、动画方面梦工厂是唯一能与迪士尼抗衡的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包括《埃及王子》,《怪物史莱克Shrek》、《马达加斯加》、《小鸡快跑》等。1998年,梦工场创作的如梦如幻气势磅礴的《埃及王子》技惊四座 ,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佳作让梦工场冲破了迪斯尼一家独大的局面。3、作品埃及王子 The Prince of Egypt (1998) 小鸡快跑 Chicken Run (2000)怪物史莱克 Shrek (2001) 马达加斯加 功夫熊猫 (2008)怪兽大战外星人三、美国动画片的主题1强调教育,必须遵守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2 邪不能压正,正义和善良永远战胜邪恶和贪婪常见模式 神迹、智慧、坚韧和勇敢、全体动员。3、长于猎奇而对文化内涵有所忽略与自身文化和观念相抵触的地方都会毫不犹豫抛弃原作的精神、思想及其文化的内涵。四、美国动画片的结构1、歌舞剧结构 载歌载舞的歌舞剧方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影片的娱乐性。2、搞笑贯穿人物 3 大团圆 结局五、美国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一)、人物造型符号化1、人物性格直接表现在造型上 2、审美观念的改变对动画造型的影响 3、总体来说,在造型上走的还是 甜美 路线( 二)、回避视觉上的暴力刺激 (三)、爱情贵族化第二节:日本动画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 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采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一、日本动漫的历史日本动漫的历史1、战前草创期: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1925年前后,由金井吉郎、山本大藤延郎和村田安茨创始日本动画。2、战后探索期: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3、题材确定期(1974-1982 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这个时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宇宙战舰大和号》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 松本零士旋风 。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4、突破期(1982-1987 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精细写实的背景 《天空之城》、《风之谷》强调反光,明暗对比 《机动战士Z》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5、路线分化期(1987-1993 成熟期):动画进入成熟期后,出现数部佳片:如《古灵精怪》、电影《机动战士GUNDAM-逆袭》及《王立宇宙军》、日本电视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为主要对象的文艺动画连续剧《相聚一刻》等。另外还有《天空战记》、《机动警察》等多部佳作。6、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今天,人类对自身的思考也逐渐深刻,而同时日本的动画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贴近现实与心理方面的剖析,由原本普遍爱与友情的主题转为更加人性的刻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由庵野秀明监制的电视《新世纪福音战士》则选择与以往的热血主角们完全不同的个性自闭少年真嗣为主人公,通过真嗣梦想被爱又害怕背叛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屏障种种矛盾与孤寂的心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现代人心理的折射。在1983年时,日本动画市场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 Original Video Animation (简称OVA)-《DALLOS(宇宙战争)》,为动画在电影、电视市场外,开辟了一个新市场--录影带市场,现已成为动画的重要市场。为什么动画会受到高年龄层(中学生以上)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内容意义深刻,在表面的故事背后,都藏着这部动画的主题,发人深省。动画的内容不都是严肃的,也有在严肃题材中加入幽默成分的。这类动画中最有名的就是《福星小子》系列。另外还有清新的文艺剧,活泼的校园剧等其他内容。在内容方面目前日本动画是独步全球的。所以日本动画早已打入美国市场,并颇受好评。二、日本动画体裁分类1、战争 战争类动画占了很大的比重。著名的有《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超时空要塞》系列、《新世纪福音战士EVA》。2、机器人 机器人是科幻的主要题材。作品有《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超时空要塞》系列、《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全金属狂潮》系列。3、战斗与决斗 战斗是日本动画一般不可缺少的。其战斗也不一定是打斗,有的主题是下棋、赛车、四驱车、篮球、棒球等。最主要有《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超时空要塞》系列、《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游戏王》系列、《钢之炼金术师》等。4、美少女 可爱的美少女是吸引观众或读者的元素之一,大多数的动漫画中美少女都是重要的角色。相关作品有《NANA》、《灼眼的夏娜》、《樱花大战》、《魔法少女奈叶》、《十字架与吸血鬼》、《魔法美少女》、《神无月的巫女》、《犬夜叉》、《蔷薇少女》。5、美少年 帅气的美少男是非常吸引人的,许多女孩子就是因为一部动画片的男主角很帅而喜欢上了这个动漫。作品有《吸血鬼骑士》、《恶灵猎人》、《名侦探柯南》、《樱兰高校》、《爱丽丝学园》、《网球王子》、《夏日的阳光》、《驱魔少年》等。6、忍者 忍者是十分神秘的职业。忍者十分机敏。在许多游戏中都有忍者。关于忍者的著名动画片是《烈火之炎》、《火影忍者》、《忍者乱太郎》。7、校园 校园生活具有青春的活力,是纯真友谊的体现。作品有《网球王子》、《灌篮高手》、《下级生》、《浪漫追星社》等。三、日本20世纪的动漫四、日本动画大师(一)、手塚治虫 日本动漫之父1、题材多样性 童话 《森林大帝》科学幻想 《铁臂阿童木》 民间传奇 《火鸟》音乐动画 《展览会的画》 神魔喜剧 《孙悟空大冒险》推理惊悚 《黑杰克》(《怪医秦博士》) 知识故事 《阳光之树》 宗教故事 《佛陀》2、首创性电视动画 《铁臂阿童木》少女动画 《宝马王子》戏说动画 《孙悟空大冒险》(二)、宫崎骏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 动画界的黑泽明 ,获奖无数。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 、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主题融合其中。他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一)主要作品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 2、龙猫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 4、红猪 (红の豚) (1992)5、幽灵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 6、千与千寻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2001)7、哈尔的移动城堡 (ハウルの动く城) (2004)(二)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坚韧勇敢、牺牲奉献 精神胜利法 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人物 古典英雄 凡人英雄(三)作品风格: 温馨怀旧(四)爱情观:传统、古老 宗教式的苦行和奉献 沉默的爱五、日本动画特点1、分众化(一)低龄动画: 《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等(二)少年动画: 《柯南》、《灌篮高手》等(三)少女动画《美少女战士》、《樱兰高校公关部 》等(四)青年动画: 《攻壳机动队》、《天国之门》等(五)女性动画:(六)成人动画:2、类型化(一)仿真剧情片:(二)悬念推理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真夜中之侦探》(三)动作片: 《足球小将》、《暗夜伤追人》等(四)科幻与魔幻片:《机动战士》、《福音战士》等(五)色情片3、个性化4、发行渠道多样化 剧场电影、系列电视、OVA第三节:中国动画赏析一、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1、建国前 早期探索期中国动画的起源,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 ,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1935年,万氏兄弟创作的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上映。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2、建国初期 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在建国至1956年之间,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木偶片《神笔》等。在技术方面也有可喜的成就: 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拍出了一批至今依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誉鹊起。1958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中国动画增添一个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它们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成就在国内外引人瞩目。《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极大成功。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共120分钟),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4、改革开放后 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中国的动画人秉承以往的 民族风格 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外深受欢迎,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篇幅虽短,寓意深刻,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的尝试。这一时期的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茸茸的质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为了解决电视对动画片的需求,我国于1984年开始致力摄制系列动画片。十三集的剪纸片《葫芦兄弟》(1986~1987年制作),表现一个荒诞有趣的民间故事。十三集的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个较有想象力的长篇童话。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5、建国50周年后 探索尝试期(从1999年至今)为重振国产动画,上海美影厂历时四年摄制了动画片《宝莲灯》, 在画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设计,音乐制作极为考究,同时现代高科技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也可以算是尝试之一。2005年中国第一部原创三维动画《魔比斯环》在全国电影院上映,这是一部完全由电脑CG技术制作完成的动画片,是中国首部从内容风格、制作技术到市场运作都完全与国际接轨的三维动画电影,由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出品。《熊猫总动员》是由中、德两国合拍的3D动画电影,讲述了大熊猫潘迪带领族群不畏艰难、走出险境的故事。该片耗资3.5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投资的动画电影。第四节 动画发展历程一、探索阶段欧美动画影片的出现:1900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英国移民斯图尔特 勃莱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用粉笔素描雪茄和瓶子,拍摄了被称为 把戏电影 (trick film)的《奇幻的图画》(The Enchanted Drawing)。二、行业形成阶段1、彩色动画的出现美国的动画家温瑟 麦凯(Winsor Mccay)为美国动画行业的形成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1911年,做出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小尼莫》(LITTLE NEMO),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动画从此有了颜色。2、彩色动画的出现麦凯不但是动画情节设计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提出 Full Animation 概念的人,即每秒 24 帧的动画制作手法。三、行业发展阶段1、赛璐珞片的广泛应用1915年美国人埃尔 赫德(Earl Hurd)发明了以赛璐珞片取代以往动画纸,从而形成了 传统动画 的经典制作方法,大大地促进了动画片的制作。2、电影销售方式的出现美国开始了震撼世界的动画发展黄金时代,其中最有代表性和辉煌业绩的当属华尔特 迪士尼制片厂。迪士尼公司的发展,使动画成为举世瞩目的商业影视艺术行业,也改写了动画的历史地位,是动画商业发展的里程碑。1928年,迪士尼创作出了第一部以米老鼠为主角的有声动画《威利汽船》;1932年推出第一部综艺彩色体卡通《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谈到迪士尼,不能不提他的合作拍档 原画师乌伯伊瓦克斯(Ub Iwerks)。迪士尼本身是个高明的说故事专家和寓言家,伊瓦克斯则是杰出的艺术家、动画家和技术专家。迪斯尼在1928年推出的米老鼠,其造型就是出自乌伯伊瓦克斯之手。迪士尼动画公司被全世界公认为动画史上最具成就的动画生产基地。在动画片制作中,几乎每项技术发明都印着迪士尼的名字,迪士尼动画影片的标准也基本成为当时衡量动画影片质量优劣的标准。四、行业成熟阶段1937年,迪士尼制作的《白雪公主》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卡通长片。影片完善的艺术性,精良的制作效果,令观众惊叹,轰动国际影坛。这种具有长篇剧情的影院动画出现,逐渐成为动画产业中的 主流动画 ,也标志着动画技术与艺术达到了高度完美统一,进入了行业成熟阶段。五、数字技术带来动画的复兴1995年,Pixar工作室制作了第一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十多年来,美国生产的《虫虫特工队》(A Bug s Life)、《冰河世纪》(Ice Age)、《怪物史莱克》(Shrek)、《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超人特攻队》(The Incredibles)等都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电视剧解析电视剧题材的分类标准军旅题材 都市题材 农村题材 涉案题材 宫廷题材 历史题材 重大题材家庭伦理剧家庭伦理剧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的通俗剧,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由它们构成的故事,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同。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以家庭为基本的表现对象,通过家庭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探讨爱情,婚姻,孝道等伦理道德问题,通过个体家庭的伦理道德映射国家社会的道德价值,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目的。由于中国浓厚而又根深蒂固的伦理本位文化传统,表现家庭伦理一直是中国影视作品中的传统主题。现状家庭伦理剧的故事走了青春偶像剧的路线,喜剧性的情节再加上极具特色的台词,还真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特点家庭伦理剧走俏荧屏,其实反映了观众希望借助多彩荧屏观照现实生活、观察时代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也部分反映了观众通过荧屏观照人生,并反省自身的内在精神需求。涉及高房价、房奴等现实问题的《蜗居》、诠释 幸福的真谛是什么 的《老大的幸福》、关注新时代婆媳关系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婚姻保卫战》聚焦于家庭与婚姻问题等。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家庭伦理剧总是赋予观众一定的文化导向和心理预期。《媳妇的美好时代》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独辟蹊径,化解了婆媳之间这一困扰家庭的千古难题;《老大的幸福》通过充满悲喜色彩的家庭故事诠释了幸福的内涵,同时也饱含着批判现实的意义;《婚姻保卫战》对现代都市中男女对理想的夫妻关系、纯净的人类情感、健康快乐的人生进行不懈的探索和追求,真实地反映出当下转型期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现实问题。表现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合,除了给我们营造了多个完美的生活情境外,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营造出了轻松、写意、幽默的氛围。在《媳妇的美好时代》、《婚姻保卫战》等剧中,轻松的表达和俏皮的对话既能使人们暂时忘却烦恼、减轻压力,又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工作间隙的谈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最终的视角都凝聚在了人文精神上,回归到了人文关怀上,与观众共鸣,给予观众以精神依托。中国家庭伦理剧呈现新趋势催泪弹苦情戏OUT了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伦理剧不再让观众眼泪成河,而是改走轻喜剧路线,在人物塑造和台词上狠下工夫,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在下班之后,都宁愿选择这种轻松幽默的家庭轻喜剧,刘雪华式的催泪弹,抑或《蓝色生死恋》的苦情戏,早就OUT了!女强男弱 煮夫 走俏了自《婚姻保卫战》推出的 阴盛阳衰 、 女强男弱 的角色模式以及 夫联 、 妇解 等词汇之后,伦理剧越来越凸显女人的分量,男人则越来越 卑微 。婆媳矛盾中婆婆 平反 了在国内以往的伦理剧中, 婆婆 永远是一张臭脸,想着方法折磨儿媳的狠角色。不过,最近的伦理剧已经开始为 婆婆 们平反了。《媳妇的美好时代》解析该剧以其质朴的真实性规避了生活中的悲苦,将苦日子、苦命人与幸福、快乐的家庭喜结连理似的联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片欢声笑语。对婆媳关系颠覆式的表现,对不同时代 第三者 的展现,以及对 失婚 族隐性的同情和关爱,通过台词对家庭生活的分析以及镜像语言呈现出来的美好,都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不由自主结合现实生活,为观众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支招。女主角毛豆豆的真诚、善良,毛家长辈的宽容、谅解,丈夫余味的理解、体贴,潘家人的淳朴、热情, 后婆婆 无微不至的关爱,《媳妇的美好时代》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深切感受幸福生活的美好之处,同时也觉察平凡生活的不易.《媳妇的美好时代》收视必红的原因1、家庭难题让人非常纠结。这样的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很有现实意义,也让观众可以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化解家庭难题的妙招。2、海青和黄海波的联袂 吃毛豆有余味 。海清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热播之后,获封 媳妇代言人 。3、关注一代人的婚姻问题。针对 80后 青年父母家庭重组问题,在其婚恋过程中的尴尬境地设计一系列真实又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揭示 后离婚时代 的种种弊病和难堪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可以让人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4、以媳妇独特的观点来看。5、喜剧让人看的开怀大笑。为家庭伦理剧赋予喜剧的色彩,让人不再纠结于婆婆、媳妇和小姑子之间鸡毛蒜皮的矫情,更多的是可以开怀一笑,在笑中感悟生活的真谛。6、真实。很多人喜欢看《媳妇的美好时代》,是因为它的真实,里面有柴米油盐的味道。《媳妇的美好时代》人物分析毛豆豆 海清饰这个女青年,虽然不是喷血身材,但是端庄可爱;虽然不是当代雷锋,但是善良真挚;虽然不是王熙凤转世,攻于心计,但是足智多谋头脑清楚。从三十一岁相亲的大龄剩女,转变为模范媳妇。其中复杂的家庭关系,她处理的绝不拖泥带水。男人大呼:如果有毛豆豆我也结婚!观众追捧,大赞,模范女人,毛豆豆当如是!余味 黄海波饰演经济适用男是当今适龄或大龄未婚女青年们追捧的新宠。余味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他长相保守一颗忠心,他平时温柔偶尔强势,他委屈自己成全家庭,他还孝顺长辈照顾亲戚,虽然不符合传统的多金帅气白马王子的标准,但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经济适用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