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省考试岗位能力最佳做题顺序及技巧
一、类比定义抢先做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众多题型中得分率相对较高的两种题型,做类比推理以及定义判断的时候考生的大脑必须要清醒,毕竟这两类题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相对于其他专项,这部分的分值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拿下。因为类比题本身题干较短,在实际考试时,可以在考前5分钟进行类比的解题,既能以清醒的头脑解题,又能充分利用时间。这两部分做题的整体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二、资料分析靠前做首先,资料分析部分每年都是广大考生在岗位能力考试中最重要的得分项目,没有之一;其次,这一部分历年来都考得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广大考生普遍得分率都不高。所以,资料分析决定了我们的底线,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岗位能力是不可能得高分的。在实际考试过程当中,每年岗位能力试卷都把资料分析部分放在最后,很多考生按照题目顺序做题往往没有时间来做资料分析,这是不理智,也是不合算的。资料分析材料所给信息量大,整个资料分析部分往往占据几页试卷的版面。因此,它考察的是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快速计算能力。这也决定了岗位能力考试中资料分析的难度不会太大。事实上,纵观历年岗位能力考试,资料分析部分往往是难度相对最小的部分,但同时它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个部分。其实,很多考生都是由于时间不够而导致得分率较低,而有些考生是因为把资料分析放得太靠后做而紧张,脑子也犯晕,于是就变得错误率很高。因此,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建议考生资料分析要靠前做,一般可以放到开考15—30分钟之后来做资料分析,而时间上要争取在25分钟之内做完资料分析的三道大题(或者四道大题)。三、数学运算不全做数学运算在历年岗位能力考试中应该算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了,能拉开考生之间的分数。很多考生基于数学运算的分值相对较高而热衷于做这类题目,在考场当中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做这类题目,其结果当然是得不偿失。那些本身数学基础就比较差的同学,题目能不能做出来呢?能。但是,需要花上几分钟时间,所以单位时间内的得分率非常低。因此,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建议广大考生数学运算正确的做法是把会的赶紧做完,然后不会的就猜。时间大概控制在12分钟左右(如果本身数学成绩很好,可以花15分钟左右争取做完15道题)。实际上,考生能做对9至10道数学运算,然后其他的题目可以蒙答案,如此处理,数学运算是不会拖自己后腿的。四、数图推理高效做数字推理以及图形推理这两部分题目都属于灵感型题目,需要有相应的图形敏感性和数字敏感性;比如图形推理有灵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没灵感的看上一天也不会做。因此,考生平时要根据《》加强训练,而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陷进去,有那么几个做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后续再回过头来看,灵光一闪,那就soeasy了。这两部分时间应该控制在每部分7分钟左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时间规划才有可能让我们在岗位能力考试当中把握住整体,把握好轻重缓急,有舍有得是最终获取高分的有效手段。很多考生会疑惑,省考每一分都那么宝贵,为什么还要学会舍呢?因为省考每道题留给我们思考和作答的时间不足60秒,全部认认真真做一遍的几率基本为零(这也是出题人不允许的),这里就需要我们对题目有所取舍,有所把握,对每一部分该怎么处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做题速度,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建议考生在考试中注意把控时间,不要在难题上浪费自己的时间,也别让自己熟悉的题型丧失得分的机会,合理安排作答顺序,明确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那么在考试中就会游刃有余,也才有可能得到最多的分数。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4年岗位能力历史知识点深度解读
在岗位能力考试中,常识判断重点测查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通过对近三年岗位能力真题中历史部分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岗位能力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特点和重难点。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为考生们梳理近三年岗位能力常识判断中的历史真题,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抓住岗位能力历史真题的常考点和易错点,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一、岗位能力常识判断历史真题的数量及分布2012年岗位能力常识判断共25题,其中包括5道历史题(第3、7、8、9、10题);2013年岗位能力常识判断共20题,其中包括3道历史题(第2、3、6题);2014年岗位能力常识判断共20题,其中包括1道历史题(第4题)。从历史考题占常识判断题目数量的比例上看,2012年占20%,2013年占15%,2014年占5%,三年的平均占比为14%左右(3道题左右)。可以看出,近三年岗位能力常识判断的历史考题数量呈递减趋势。但表面浩繁琐碎的历史知识,背后仍有规律和方法可循,因此需要考生通过学习抓住命题思路和重难点,变被动为主动,将历史部分作为得分点。从历史考题在整个常识判断中的位置来看,全部分布在前40%,即历史考题往往分布在常识判断的前8题里面,属于“稳定军心、培养信心”的位置,因此,对考生而言,通过良好的复习攻克历史试题,就具有现实成绩和临场心理两层意义了。二、岗位能力常识判断历史真题考查内容(一)考查内容通过研读近三年真题,可以清楚找到岗位能力的历史考点。2012年考查了中共党史中的政策时间排序、孔子生平、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世界三大宗教;2013年考查了中共党史中几次重要会议的内容、革命歌曲的创作时间、历史事件的时间排序;2014年考查了社会情景与历史时期的匹配。这9道题目中,考查历史时间的题目有5道(2012年常识判断第3、9题、2013年常识判断第3、6题、2014年常识判断第4题),约占历史考题总数的56%左右,属于岗位能力历史考题中最经常的一种考查方式和考查思路。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历史时间的识记,包括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重大会议的召开时间、重要政策的颁布时间、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对应的朝代和时期等。把握好时间,建立清晰的时间概念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它是一把钥匙,是一条线索,是一块敲门砖,考生尤其要注意。考查中共党史知识的题目有2道(2012年常识判断第3题、2013年常识判断第2题),约占历史考题总数的25%左右,也是岗位能力历史考题中经常考查的一类题目。因为中共党史的时间相对较短,内容也相对较少,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岗位能力对中共党史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考生要重点掌握党史中的重大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还要掌握不同时期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此外,考生还需注意人文历史中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重要人物的思想、重要作品的内容及影响。(二)题型介绍例题1: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党史常识。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时中共已经在陕北。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该会议无关“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C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例题2: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反映的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②“鸦片带来民族难,硝烟虎门海滩前”反映的事件是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反映的事件是1911年武昌起义。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②①③。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预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