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能力资料分析:名词解释汇集

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则人均收入为300×4.6=1380元。◆翻番翻一番为2倍;翻两番为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2n倍。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即2500×2×3=15000亿元。◆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增长率为400÷2000×100%=25%◆年平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期望值=基期值×(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亿元。◆增速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量◆增幅增长了百分之几=增长量÷基期量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增速-基期增速增幅和增速的关系,容易混淆,意义一样表达的含义不同,增速表达速度,增幅表达大和小增长了百分之几,相对;增长了几个百分点,绝对。◆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去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完成2.2万元,同比增长()÷2×100%=10%◆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增长()÷2×100%=10%◆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变化的,指标的相对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某地区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平均价格4000元为基准指数100。到2005年,平均价格为8400元,则当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为8400÷4000×100=210。◆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为: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平均数:一组数的和,和它们的个数之间相除;即位数字总和?数字个数。◆最大、最小值◆中位数: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若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若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考试岗位能力技巧:真假话问题突击

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中的朴素逻辑一直是大家觉得很难提分的题型,因为即便掌握了方法也无法从容应对所有题目。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认为需要快速突击这个题型也是有章可循的,在此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一、关注信息长或信息全的条件在做题时,考生需要关注一些特征条件,如果条件特别长或者内涵信息特别多,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点,因为通过如此大的信息量能最先确定下来一些有用的信息。例1.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王说:“李是作案者。”李说:“是赵作的案。”赵说:“是孙作的案。”孙没有说一句话。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有作案,孙作案B。张没有作案,王作案了,李没有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D。五个职员都没有作案二、关注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如果有个概念反复出现很多次,那么一定是咱们关注的重点。例2.赵明、钱红、孙杰三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测:同学甲猜: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同学乙猜: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同学丙猜: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结果,同学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A。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B。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C。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D。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关注特征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答朴素推理的真假话问题。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预祝考生考试成功。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岗位能力数量:统筹问题解题技巧

近年来,各地的试题中“统筹问题”屡次出现。统筹问题是一个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问题,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军队文职在行政工作中所必需的。随着军队文职考试数学运算试题越来越接近生活,注重实际,这类题目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在此,选择了一些真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所谓“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重组、优化等手段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举个例子,让读者体会一下统筹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想泡壶茶喝,具体情况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要洗,茶叶也没有了。怎么办?办法一: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二:先做好准备工作,洗水壶、茶杯,拿茶叶,等一切就绪,再灌水烧水,然后等待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三: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烧着,等水开了之后,再洗茶杯、拿茶叶,然后泡茶喝。哪一种办法时间最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是第一种办法最优,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例:2011年4月24日联考题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则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A.183.5B.208.5C.225D.230答案及解析:B。本题属于费用问题中的统筹优化。通过比较发现,A超市的便签纸贵,胶棒便宜(4元3支),B超市的便签纸便宜(3元4本),胶棒贵。所以购买方法是100本便签在B超市购买需75元(买75本,送25本),100支胶棒99支在A超市买需132元(买66支,送33支),还有1支在B超市买需1.5元,故而总钱数为75+132+1.5=208.5元。故选B。例:2009年某省考试真题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至少需要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的装卸需求。A.26B.27C.28D.29答案及解析:A。本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来推理。设三辆汽车分别为甲、乙、丙车;五个工厂分别为A、B、C、D、E厂,则最初状态甲、乙、丙三车上人数为0,五工厂分别有人7、9、4、10、6人。我们在五个工厂都减少1名装卸工时,五工厂共减少5人,而每辆车上的人数各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减少2人。当车上增加到4人,C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辆车上的人数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而五工厂共减少4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仍减少。当车上增加到6人,C、E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车上的人数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而五工厂共减少3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不变。当车上增加到7人,A、C、E厂剩余的人数为0,此时每辆车上的人数如果再每增加1人,车上共增加3人,而五工厂共减少2人,所以装卸工的总人数增加。所以当车上的人数为6人(或7人)的时候,装卸工的总人数最少。如果每个车上有6个人,A、B、C、D、E厂剩余人数分别为1、3、0、4、0,三辆车上共有18人,总共需装卸工26人。如果每个车上有7个人,A、B、C、D、E厂剩余人数分别为0、2、0、3、0,三辆车上共有21人,总共也需装卸工26人。例:2006年中央、国家录用军队文职真题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现有珠子4880颗,丝线586条,搭扣200对,4个工人。则8小时最多可以生产珠链。A.200条B.195条C.193条D.192条答案及解析:D。这是一道统筹题。题干所给的数字、条件很多,做此类“多种原材料”类的统筹试题,首先可以假设所有的原材料都足够充分,让工人满负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所能产出的最小值即为所求。根据题目条件,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6条珠链,则4个工人8小时可以生产:4×6×8=192条。在四个备选项中,192是最小的数字,这告诉我们,原材料是足够的,但是4个工人在8小时内最多只能生产出珠链192条。所以,正确选项是D。(补充:如果计算的结果不是最小的数字192,那就需要进一步考虑珠子、丝线、搭扣的数量是不是影响结果了。)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考试岗位能力技巧:逻辑推理切入点

一、多次出现的元素如果一个元素在题目中出现次数比较多,则从这个元素入手,作为做题切入点可以轻松推理其他元素。A.甲不是教师B.工程师比甲年龄小C.工程师比山东人年龄大D.教师年龄最小解析:首先观察题干,寻找多次出现的元素,得到本题的切入点是工程师。很容易得出工程师是丙。把结论代入题干可知,工程师(丙)比教师大比乙小,所以教师的年龄是最小的。故正确答案为D。二、逻辑矛盾点逻辑推理题目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明显的矛盾点,在这个点上重合的结论,有且仅有一个可以为真,所以这个点也常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同学甲猜: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同学乙猜: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同学丙猜: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结果,同学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A.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B.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C.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D.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解析:首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画出直观的图表,辅助推理。每个同学都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和一个错误结论。找准切入点,发现“清华”这个元素出现次数最多,作为切入点。每个学生只能被一所大学录取,此为矛盾点。如果乙的“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真,则甲关于“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和丙的“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都为假,继而推出甲的“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和丙的“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都为真。到这里,假设成立,无矛盾。即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选A。三、从可能性最少入手题干中的信息不能够直接用来推理,需要我们根据题干进行假设时,应用可能情况最少的选项入手解题,简化做题步骤。(1)A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加为10。(2)B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减为1。(3)C说他手里的两数之积为24。(4)D说他手里的两数之商为3。由此他们4人都猜出了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这个数字是()。A.5B.6C.7D.8解析:观察四个选项知(3)的可能性有两种,即(3,8)和(4,6),(4)的可能性有三种,即(1,3)(3,9)(2,6),所以进行假设时就应该从(3)入手,观察(3)、(4)知二者可能性中3这个数字出现次数最多,所以可以假设C手里拿的是(3,8),由此确定D手里拿的是(2,6),以此类推即可得出所余数为7,即C为正确答案。以上三个方法是解决逻辑推理中朴素推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当我们拿到一道逻辑推理题,要首先判断是否可以同这三个方法实现快速解题,以便大大节约考试时间。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