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试时政: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落实审计结果公布

6月6日最新军队文职考试时事政治:今年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落实审计结果公布。在军队文职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无论是岗位能力常识题、言语理解题,还是申论,都是结合时事热点来选择命题考查点,因此最新时政要有所了解。今年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落实审计结果公布近日,2017年第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发布。审计署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持续组织对31个省份和29个中央部门、10户央企跟踪审计,抽查1172个单位2322个项目,涉及资金亿元。“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得如何?尤其是脱贫攻坚补短板工作推进得怎样?这些都成为本次审计重点。脱贫攻坚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较好审计署财政审计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从一季度审计情况看,有关部门和地区积极主动作为,在推进脱贫攻坚补短板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方面成效较好,总结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脱贫攻坚过程中,江西井冈山综合施策实现脱贫摘帽、广西严抓精准识贫、四川苍溪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爱心扶贫,补短板工作推进积极。比如,井冈山根据贫困群体不同发展需求,分类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富民工程扶持一批,通过推进资产入股、提供就业等“公司+”合作模式带动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还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安居问题。2017年2月经专项评估核查,综合贫困发生率,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吉林聚焦优势产区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浙江丽水通过金融创新破解低收入农民贷款难问题,安徽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方式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重庆开展山坪塘整治改善旱区生产生活条件,四川加强便农助农金融服务优化支付环境。去杠杆、降成本等以往发现问题整改积极审计署财政审计司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审计还重点关注了以往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有关部门和地区正推动改进相关工作。去杠杆方面,化解政府性债务。针对重庆黔江区在预算外举债形成政府或有债务问题,重庆市政府对6名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处理;黔江区采取协商相关单位提前还款或兑付本息、撤回承诺函解除担保责任等方式进行了整改。降成本方面,清理涉企收费,退还违规收费和保证金亿元。比如,针对市城乡建设委违规征收建设工程渣土装运车辆密闭装置维修资金并将收费作为办理渣土装运备案手续前置条件,增加企业负担问题,天津城乡建设委积极整改,于2016年12月印发通知,取消该项收费,并向80家建设项目承包单位清退违规收费万元。补短板方面,内蒙古、广西、湖北、四川4省份通过完善制度、加强信息比对等方式,推进扶贫政策落实。比如,针对广西桂平市部分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自治区通过信息清理和数据比对,确认贫困人口中共有应享受未享受补助的在校困难寄宿生743人,并于2017年3月前,补发生活补助经费万元。继续做好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实审计下阶段,针对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还会有哪些领域进入审计范围?根据2017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安排,以下内容成为关注重点。——去产能。在重大项目推进领域,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片面追求政绩,盲目上项目或者重复建设,甚至部分已关停产能死灰复燃等问题。——去杠杆。持续关注经济运行中风险防控工作,重点关注地方政府性债务变化、潜在风险隐患和企业去杠杆工作推进情况。——降成本。持续关注“放管服”改革推进,反映行政审批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关注轻税降费等政策落实情况,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短板。一方面,持续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和重点资金项目推进情况开展跟踪审计,统筹实现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重点资金项目的审计全覆盖。另一方面,持续关注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补短板任务推进情况,如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清洁化、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等问题。

2015考试时政: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12月9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近日发布通知,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凡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都要纳入清理规范的范围。既要规范税收、非税等收入优惠政策,又要规范与企业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各地专项清理情况应于2015年3月底前报送财政部,由财政部汇总报国务院。为什么要对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清理规范的重点在哪里?填平了“税收洼地”,今后地方政府用什么来吸引企业投资落户?清理规范的重点,既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也包括财政补贴等变相优惠政策“此次全面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一大特点就是上下联动,不但各地区要同步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统一要求依法进行清理规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刘尚希说,当前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条条块块”是交织在一起的。有一些是国家部委在审批区域规划等事项时,将税收优惠政策加进去了;还有一些是地方自行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企业先征后返、给予财政补贴等变相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这些都在清理规范之列。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排查本地区、本部门制定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特别要对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会议或会谈纪要等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确保没有遗漏。通过专项清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并发布文件予以废止。同时,规范非税等收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也是此次清理规范的重点。通知明确,严禁对企业违规减免或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严禁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股权以及矿产等国有资源;严禁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减免或缓征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允许企业低于统一规定费率缴费。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坚决予以取消。其他优惠政策,如代企业承担社会保险缴费等经营成本、给予电价水价优惠、通过财政奖励或补贴等形式吸引其他地区企业落户本地或在本地缴纳税费,对部分区域实施的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等,要逐步加以规范。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是切实规范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前提。通知明确,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起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都不得规定具体税收优惠政策,这一点很重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表示,这意味着,税收优惠政策将由国家统筹考虑制定,各地不能自行其是,将有利于避免政策的随意性,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过多,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约50项,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省份。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很多是地方政府为抢税源而导致的恶性竞争。有的企业到地方去投资,往往是“货比三家”,谁给的优惠多就在哪儿投;有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心切,向企业许诺只要前来投资落户,就可以通过政府的税收返还变相减免税。“这样的恶性竞争,实际上并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多大好处。虽然表面上GDP上去了,但国家资产遭贱卖,税收收入流失,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胡怡建表示。“靠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的‘税收洼地’,危害性很大。一是造成不同区域企业之间的税负不公平,二是造成同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税负不公平。”刘尚希认为,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通过全面清理规范将“洼地”填平,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清除影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促进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同时,也有利于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惩治腐败。招商引资要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长期以来,税收优惠等政策被地方政府视为招商引资的有效手段。全面清理之后这个手段失效了,地方政府靠什么来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是恶意竞争打乱仗,更不能用承诺‘好处’收买拉拢企业,这样做百害而无一利,也是不可持续的。”刘尚希认为,税收优惠清理规范之后,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转变思路,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上多下功夫,以此吸引和留住企业。这样,市场的“手”与政府的“手”才能形成合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并不是‘一刀切’全都取消。国家统一制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当不折不扣地继续执行。”胡怡建认为,在扎实开展清理规范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税收优惠等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比如,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效果不明显的政策,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及时提出调整或取消的意见,报国务院审定。同时,健全考评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等,对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制定、调整或取消等信息,要以适当形式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公开,加强监督,及时查处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