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试常识积累: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岗位能力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国民收入是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狭义的国民收入仅指国民收入。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增加国民收入的实际意义: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增加国民收入,才能实现“国强民富”。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1.增加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越多,创造的新价值就越多,国民收入增长得就越快。2.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投入同量的劳动比过去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是生产同量产品比过去消耗较少的劳动量。3.节约使用生产资料。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指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个人收入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的指标。个人收入提升代表经济情况好转或经济景气,相应的,个人消费支出就有可能增加;下降当然是放缓、衰退的征兆,对货币的汇率的走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如果个人收入上升过急,央行担心通货膨胀,又会考虑加息,加息当然会对货币汇率产生强势的效应。个人消费支出代表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消费的市场价值,这两项资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都是当期GNP中的重要的组成份子,专家们可以凭借这些资料来预测GNP的可能变化幅度。刷题巩固01、(2019军队文职招考)有关经济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国民收入统计中包括退休金B.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C.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D.春节前后的物价上涨不属于通货膨胀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退休金也称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范畴。所以国民收入统计中不包括退休金。故正确答案是A。下载通APP在线刷题巩固,27000+道真题,700+份真题卷等你来刷,助你快速提升成绩,实现高分突破!扫一扫图中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图片下载

2020年考试常识积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经济学名词在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如今的考试中经济学名词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为大家介绍两个经济学中常见了两个名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帮助大家备考。总效应含义:某商品(正常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改变其对该商品的消费量,这种变化量我们称之为总效应。含义解读:我们假定该正常商品是鸡蛋,那么现在如果鸡蛋的价格下降,我们会增加对鸡蛋的消费量,假定我们因为价格下降而比之前多购买了3斤的鸡蛋,那么多购买的这3斤鸡蛋就是总效应。收入效应含义: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如价格下降)使实际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需求增量被称为收入效应。含义解读:结合前面总效应来理解收入效应。假定本月工资收入没有变化,鸡蛋价格下跌,则意味着我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那么假定我们比之前多购买的3斤鸡蛋中有2斤是因为实际收入增加而购买的,那么这2斤鸡蛋就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含义: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后使得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量,被称为替代效应。含义解读:结合前面总效应来理解替代效应。假定本月工资收入没有变化,鸡蛋价格下跌,则意味着我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所以会多购买鸡蛋。假定原本每月都会买一斤鸭蛋,现在由于鸡蛋价格下跌,比鸭蛋价格还要低,相比较之下鸭蛋的价格就算是上涨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不买鸭蛋而转向购买鸡蛋来替代,那么假定我们比之前多购买的3斤鸡蛋中有1斤是因为相对价格比变化而购买,那么这1斤鸡蛋就是替代效应。综述: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刷题巩固01、以下关于收入效应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作为消费者货币收入增加会使其其他商品的购买量B.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更愿意购买相对便宜的商品C.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应不断改变其各类商品的购买量,直到从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D.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以既定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该种商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5 14:40:26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 C表示消费增量, 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MPC递减是凯恩斯提出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进行,或者动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因此,该部分是个常数,它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自主消费。这样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可表示为:C=C0+bY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0为自主消费, 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另一部分是储蓄,即:Y=C+S,S=Y- C由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因此,储蓄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函数,确立了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也就确立了。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F(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 S表示储蓄增量, 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从消费函数C=C0+b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S=S0+sY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三、乘数效应1、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2、投资乘数:是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同KI表示投资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则KI=△Y/△I,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 ,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3、消费支出乘数:指收入增加量与消费增加量之间的比率。用KC表示消费支出乘数,则KC=△C/△I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1.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2.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熟记各变量乘数,如投资乘数,储蓄乘数等)3.IS曲线与LM曲线的推导。4.IS LM模型的均衡及调节机制。难点: 通过IS LM曲线理解最终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市场如何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决定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