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试岗位能力技巧:新闻标题的玄妙之道
岗位能力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片段阅读中的标题填入题,虽然属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选考题型,不一定年年必考,但是近年来题量却有增加之势。我们一直强调,标题填入题是建立在主旨概括题的基础上的一种题型,但是技巧却又不尽相同。我们取其中多见的一种文体——新闻题材,来给大家说明,如何准备快速的给一则新闻拟标题。新闻的结构一般来说由标题、副标题、导语和正文组成。那么我们坐在考场上,拿到一道标题填入题,要拟出恰当的标题,考生首先要弄懂这则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闻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里?导语!如果考生平时留意报纸、电视、广播、就会发现,新闻一上来那一小段话一般就是导语,浓缩介绍了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一般出现在哪里?在新闻的开端,有可能是第一句话或者第一小段落。下面我们来看一道经典真题: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诞生B.29A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首先,题目设问中的有效信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道标题填入题,而且文段题材已经告诉你了——新闻。那么我们刚才说新闻的主要内容看导语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则新闻的主旨。那么我们快速找到这则新闻的导语就是第一句话——“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这句话非常的长,但是我们通过精简压缩法根据句子的主要成分和关键词,可以摘出其中的主干,也就是——“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这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核心意思。现在我们与选项进行匹配,会发现C项“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实际上就是上面导语主干的同义替换,正确选项即为C项。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文段的导语,对于我们快速抓住核心内容,更准确的选择有效标题,是十分有帮助的。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法规-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7-10 18:53:32新闻法规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以及行政机构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法律形式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各国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多数国家都采取此方式。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三是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的法律条款中,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被采用。我国最早的新闻法是1906年由清政府商务部、巡警部、学部共同制定并经朝廷批准颁布的《大清印刷专律》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法。目前我国的主要新闻法规有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6年6月20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的《关于加强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播出管理的通知》、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发布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1999年12月1日中国报协公布实施的《中国报业自律公约》、200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5年1月21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等。1、试述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制颁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特点及性质。(中国人民大学,2002)2、名词解释: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04)3、分析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复旦大学,2005)4、何谓新闻法律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暨南大学,2008)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新闻界的 四大公害 ;媒介的社会控制。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体裁-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7-10 18:49:07新闻体裁即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归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消息一般报道内容比较简单、线索比较单一的事实,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文字简洁,客观叙述,时效性最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 再现 新闻事件、新闻人物 某一瞬间 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方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特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 放大 和 再现 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就特定的人物、问题、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关于体裁的具体规范要求,更多的属于新闻写作的方面的问题,和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规范要求相一致,这里不再赘述。1、简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种基本体裁(北京大学,2006)2、通讯体裁叙述的具体方法包括哪些方面?(复旦大学,2006)3、名词解释:人物通讯(复旦大学,2007)4、分析广播特写《挤 水分 》的体裁特色,新闻价值及报道特色,亦可指出不足之处。(中国传媒大学,2001)5、名词解释:记者述评(中国传媒大学,2002)6、简述广播专稿按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2002)7、名词解释:录音评论(中国传媒大学,2003)8、名词解释:新闻体裁(中国传媒大学,2004)9、简述新闻特写的基本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04)10、简要阐述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中国传媒大学,2005)11、简述新闻述评及其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06)12、简述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区别。(中国传媒大学,2007)各类媒介的传播优势、劣势;报道形式;选题策划;新闻写作要求。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法治-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6 22:07:20第十章 新闻法治第一节 新闻法治的内涵一、新闻法治的含义法治是 人治 的对应概念,指依法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状态和手段。它主要包括社会具有普遍遵守的法和保证法得以正确运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体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新闻法治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与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新闻法治首先要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新闻法治的法律基础是宪法指导下建立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应得到很好的执行。3.新闻法治的实现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各类新闻主体权利、义务具体调整而形成。二、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行政规章6.其他法律依据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国家机关的行政命令、重要文件。第二节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 公民和法人。新闻媒体属于事业法人。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和法人的言论与出版自由,它直接体现为公民和法人享有依法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一、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一)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1.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手段2.采访权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3.采访权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二)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三)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四)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二、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一)新闻报道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1.禁止危害国家安全2.禁止泄露国家秘密(二)新闻报道不得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三)新闻报道不得妨害司法公正和司法秩序(见第八章第四节)从积极方面看,正确的报道有助于审判的公正进行。从消极方面看,一是不当报道和评论妨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二是媒体对司法审判结果的某种评价会削弱司法机关的威信,有损司法形象。常见的侵害行为:1.新闻媒体舆论放大功能,能对法官产生巨大压力的舆论氛围,使得司法人员无法冷静判断和公正裁决。2.新闻媒体常将司法案件当成新闻事件传播,与法律要求的事实认证等过程相去甚远,极易将报道衍变为 媒体炒作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偏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司法界对新闻媒体要有必要的限制,主要形式有:在法庭审理案件中,1.媒体不得进行媒介审判 2.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当事人的隐私3.不得发表有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新闻报道和言论。第三节 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一、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关于依法行政的内容:一是行政管理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二是行政管理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三是行政权力主体在管理中出现违法行为的,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主要包括:1.新闻管理行为以《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2.新闻管理行为有利于新闻媒体正常发挥其功能为原则3.新闻管理行为以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作为标尺4.新闻管理行为以有利于媒体健康发展为目标二、保护被报道者及受众的合法权益新闻侵害采访对象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债权和其他权利。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这涉及公共利益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协调问题。对二者协调划清三种界限:1.划清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政治人物私人财产可以公开,私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不能算作隐私。2.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3.划清普通人在正常和特殊两种情况下不同的隐私范围。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记者应以谨慎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态度,做到没有新闻根据的、没有把握的,坚决不报道;对当事人不应公开身份的,不得公开;刊播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必须进行技术处理。第四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一、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的基本特征从法治管理原则看,各国新闻法治都把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制定新闻传播法律、实施新闻法治的最高准则。从法治管理效果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追求两者兼顾的全面效果。(二)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内容二、增强新闻传播中的守法意识提高学法、懂法、守法意识。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正当手段获取具有新闻价值信息的专业权利,是媒体与社会最直接的接触渠道,也是比较容易发生新闻侵权的环节,特别是隐性采访。绝对禁止使用隐性采访手段包括:国家机密;公民隐私;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