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能力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只有”后面的支命题是前件,用p表示,“才”后面的支命题是后件,用q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的命题形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符号为:q→p而与“只有,才”一样可以表示为q→p形式的关联词还有“p才q”、“p是q的基础”、“p是q的必要条件”、“不p,不q”等。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介绍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例: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向发达国家的跨越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答案]A[解析]题干可简化为“前进过程→大量资本”、“大量资本→高储蓄率”,即“前进过程→大量资本→高储蓄率”,题干可逆否为“否高储蓄率→否大量资本→否前进过程”,接下来翻译选项:A.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我们上一篇讲过其翻译形式为“p→q”,即大量资本→前进过程B.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高储蓄率→大量资本C.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否大量资本→否高储蓄率D.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否高储蓄率→否前进过程经过对题干的翻译逆否以及对选项的翻译,发现D选项与题干的逆否命题表达形式相同,所以,选择D选项。接下来我们再看一道考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例:对于“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没有到过长城,那么不是好汉,那么下述选项表达相同意思的是:A.只有到过长城,才是好汉B.只要到过长城,就是好汉C.凡是到过长城的都是好汉D.如果不是好汉,那么肯定没有到过长城[答案]A[解析]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翻译为:“不到长城→不是好汉”,等价于“好汉→到过长城”A.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好汉→到过长城B.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到过长城→好汉C.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到过长城→好汉D.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记为不是好汉→没到长城经过对题干的翻译逆否以及对选项的翻译,发现A选项与题干的逆否命题表达形式相同,所以,选择A选项。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假言命题并不难掌握,做这种题型所需要得知识点有无非以下三点:1、掌握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翻译形式,“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若p,则q”、“为了p,一定q”、“为了p,必须q”、“凡事p,都是q”等,记为“p→q”。2、掌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翻译形式,“只有p,才q”“p才q”、“p是q的基础”、“p是q的必要条件”、“不p,不q”等,记为“q→p”。3、熟练运用等价定理,即“A→B”等价于“-B→-A”。岗位能力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
考试岗位能力省时技巧:通过条件复句找主旨
什么是条件复句: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认为,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又可分为充足条件句和必要条件句,充足条件复句指假设的条件发生,则结果一定发生,而必要条件复句指没有假设的条件,则结果一定不会发生。充足条件句的关联词:“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如:只要认真复习,就能考试。必要条件句的关联词:“只有(除非)……才(否则)……”(或者单用“才”字)如: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在国家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的片段阅读中,当充足条件复句在末尾做总结句时,我们就去分析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我们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如果是好的想要的,则假设的条件是作者想强调的;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则作者对假定的条件持否定态度。例1:现在电影创作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一个题材有市场,多方人马就一涌而上,这不是健康的电影生态。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比如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国产电影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A.国产电影不能陷入题材重复利用的误区B.国产电影应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藏C.国产电影需努力摆脱不健康的生态D.国产电影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例2:历史剧一个必须承担的功能,就是认识历史。再现也好,表现也好,强调历史观不同也罢,历史的大格式是不能逾越的,因为历史是民族共有的,不是哪一个艺术家个人可以随意剪裁的布料,这也就给历史剧在艺术审美上提出了真实性和严肃性的要求。如果失去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就不该或不能冠之以历史剧之名。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历史剧必须承担起认识历史的功能B.历史剧应以真实还原历史为创作原则C.历史剧的演绎应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D.历史剧应在真实性和娱乐性之间达到平衡当必要条件复句作总结句时,作者一定是在强调必要条件。我们找到必要条件,再到选项中找相同意思的选项就可以了。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要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参与度B.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C.要给传统文化资源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使其发扬光大D.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有些表达了必要条件的句子可能没有关联词,但是我们也要读出其中的条件关系。例4:现在的学术发言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可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过去搞怕了,有些是胆小,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B.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C.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D.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军队文职考试中在做片段阅读的时候,当条件复句作结尾,则重点关注条件中的概念,再到选项中去找,以节约考试时间。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考试法律常识之民法(39):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别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的法律行为。2.类型。①停止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生效(又称生效条件)。②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失效(又称失效条件)。①积极条件--以不确定的事实之发生作为条件成就者。②消极条件--以不确定的事实之不发生作为条件成就者。①偶成条件一-条件成就否,无关当事人意思,取决于偶然事实。②随意条件--条件成就否,全赖当事人的意思(如“赠此车给你,不要时还我。”)①真正条件--以客观上不确定之未来事实为内容的条件。②不真正条件--徒有其形,不具条件实质者(如法定条件、既成条件、不能条件、不法条件)。3.条件的构成(法律对条件的要求)。(1)须为将来的事实。以已经发生的事实(既成条件)作为停止条件的,视为未附条件;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作为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不生效。(2)须为不确定的事实。例如:甲、乙约定,如果甲死亡,则乙赠与甲的儿子丙50万元,属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相反,如果甲、乙约定,如甲此次住院期间死亡,则乙赠与甲的儿子丙50万元,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3)事实须可能发生。以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不能条件)为生效条件,法律行为不生效;以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作为解除条件的,视为未附条件。(4)须为当事人约定而非法定事实。条件为附款,是意思表示的产物。附法定条件的法律行为视为未附条件。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各方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在主管部门的批淮时生效”。(5)必须合法。附不法条件的法律行为,无效。(6)不得与法律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以“矛盾条件”作为附款,表明行为人不欲作出该法律行为,无效果意思,法律行为不生效。例如:“如果乙拒绝接受,则甲赠与乙5万元的合同生效。”4.条件成就与条件落空的法律效果。(1)条件成就的效力:①停止条件成就,法律行为开始生效。②解除条件成就,法律行为失效(注意:不能称之为“无效”)。③条件成就之拟制。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合同法》第奶条第2款)。(2)条件落空的效力:①停止条件落空(确定不成就),则法律行为确定不生效力(注意:不能称之为“无效”);②解除条件落空,则法律行为的效力就继续到底。③条件落空之拟制。当事人为自己利益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合同法》第45条第2款)。典型真题〔I〕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合同尚未成立B.合同无效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答案解析]①甲、乙的买卖合同附生效条件。合同已经成立,自所附条件成就肘生效。故A选项错谟。②第二天早上,所附生效条件确定不成就,甲、乙的买卖合同确定不生效,但不能说“无效”。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II〕甲将300册藏书送给乙,并约定乙不得转让给第三人,否则甲有权收固藏书。其后甲向乙交付了300册藏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无效,乙不能取得藏书的所有权B.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无效,乙取得了藏书的所有权C.甲与乙的赠与合同为附条件的合同,乙不能取得藏书的所有权D.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有效,乙取得了藏书的所有权[答案解析]①甲、乙的赠与合同附解除条件。其效力状况是:(a)赠与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b)所附条件成就(乙将藏书转让给第三人),赠与合同失效;(c)所附条件确定不成就,赠与同的有效进行到底。②当下的法律状况:(a)所附条件未成就,赠与合同有效;(b)甲享有处分权;(c)完成了赠与图书的交付,发生物权变动,乙取得所赠藏书的所有权。故本题唯一正确答案是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