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胆囊及胆管-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4 23:44:16胆囊及胆管1 胆管 CT平扫图上小部分人可以看见低密度的肝内胆管影,1-3mm宽。通常,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肝内胆管影近肝门区可以看见,而且呈散在分布。肝总管直径3-5mm,位于门静脉主干的外侧,而肝动脉位于门静脉主干之前内侧。胆总管正常管径0.3-0.6cm,分上、中、下三段。2 胆囊 正常胆囊壁厚约2mm,分底、体、颈三部分。正常情况下,胆囊的大小、形态多变,多数为圆形和葫芦形。(三)胰腺胰腺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胰头、颈部位于脊柱中线的右侧,而体尾部位于左侧。头部最宽大。胰头的下部为一钩状突起,称胰头钩突。其一部分位于肠系膜上血管的后方(也有生长异常者),从右、后、左三面包绕肠系膜上血管。后面无腹膜。(四)脾脏正常脾脏可以有分叶或有切迹,明显的分叶常可突入到胰尾和左肾之间。脾脏下缘也可有切迹,在横断面CT检查中这些切迹表现为脾实质裂口。一般成人脾脏平均长度为12cm,宽7cm,厚为3-4cm。CT图上脾脏上部和下部呈新月形,中部(脾门)呈内缘凹陷的半圆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为3-5肋单元。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或脾脏的前缘和后缘超过中线均是判断脾脏增大的指标。(五)肾脏1 静脉内团注造影剂快速扫描或动态扫描时,可见肾实质的三相变化:①血管显影期;②肾实期;③肾盂排泄期。肾动脉的显示率低于肾静脉,肾静脉位于肾动脉的前方。区别肾动脉和肾静脉:①左肾静脉大于左肾动脉,在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之间穿越,最后汇入下腔静脉;②右肾动脉长于右肾静脉,行径于下腔静脉和右肾静脉后;右肾静脉斜行向上进入下腔静脉;③肾动脉起自左侧的腹主动脉,而肾静脉汇入偏右侧的下腔静脉。后腹膜腔可分为肾前旁、肾周和肾后旁三个腔隙。2 正常变异:①肾驼峰状隆起:左肾上极外前后近脾侧可见三角形或驼峰状隆起;②胚胎分叶:CT图像上可见肾表面皮质沟;③Bertin柱增生:肾皮质柱增生肥大,位于两个肾锥体间;④肾异位:包括单纯异位、马蹄肾、交叉异位、双输尿管畸形;⑤肾窦脂肪增多症:肾窦脂肪异常增多,表现为肾盂、肾盏变形,本病局限于肾盂、肾盏的改变、肾脏大小正常或稍小;⑥肾门血管变异:环绕主动脉的左肾静脉;主动脉后左肾静脉;⑦肾外肾盂:体积常较大,无肾盏扩张。(六)肾上腺肾上腺可分成内侧肢、外侧肢以及由内、外侧肢相交构成的体部。其CT表现基本上可分成三型:三角形、倒V字形或 人 字形及线形。少数呈Y形、逗点形或蝌蚪形。右侧肾上腺以线条形最常见,三角形很少见。左侧以倒V字形或 人 字形最多见,其次是三角形。肢体厚度5-7mm,体部较厚,但仍小于10mm,如大于10mm则肯定为异常。肾上腺的内、外侧肢厚度均匀,呈凹陷形,如向外隆出,则应考虑为异常。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胆囊癌-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5 16:19:00胆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70%~90%为腺癌,少数为鳞癌。肿瘤常发生在胆囊底部或颈部。80%呈浸润性生长,胆囊壁环形增厚;20%呈乳头状生长突人胆囊腔。肿瘤增大,可占据整个胆囊,形成软组织肿块,并侵犯周围肝组织。约70%合并胆囊结石。临床表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黄疽、消瘦、肝大和上腹部包块。X线检查:胆囊癌侵犯胆管,PTC出现胆管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及胆道梗阻。动脉造影,进展期胆囊癌,可显示胆囊动脉增粗,受压移位,血管受侵不规则、狭窄,甚至闭塞。肿瘤内可见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CT检查:胆囊增大或缩小,肿瘤表现三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呈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腔内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肿块型,胆囊腔全部被肿瘤所占据,形成软组织肿块,周围肝实质出现低密度带。对比增强,肿瘤及其局部胆囊壁明显强化。同时可见胆管受压、不规则狭窄和上部扩张。往往伴有胆囊结石。MRI检查:与CT表现相似,表现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实质性肿块。T1WI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可形成不规则高信号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同时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胆道扩张。超声和CT为目前胆囊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及MRCP可从多方位显示肿块。这些检查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大小不等的肿块,诊断大多不难。动脉造影比较少用。已经波及周围肝实质的肿块型胆囊癌,易与肝癌混淆。但胆囊癌引起的胆道侵犯,扩张比较明显。相反肝癌引起的胆管侵犯胆道扩张较轻,同时容易发生门静脉侵犯和癌栓。胆囊壁增厚的胆囊癌还需与胆囊炎鉴别,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对比增强CT明显增强,明显的胆道扩张,周围肝实质侵犯和肝内转移则支持胆囊癌诊断。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4 23:48:35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在50~80岁。多伴有胆囊结石。肿瘤多发生在胆囊底或颈部。胆囊壁明显增厚或厚薄不均,高低不平。组织类型以腺癌最常见,又可分为浸润型,粘液型和乳头状型3种生长方式。其中以浸润型最常见,早期多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晚期可使胆囊完全闭塞。胆囊癌易于扩散,常直接侵犯邻近组织,主要是肝脏的左内叶及右叶前段,其次是十二指肠、胃和结肠。经门静脉或肝动脉可形成肝内转移,经淋巴途径可转移到肝门处和后腹膜淋巴结。胆囊癌开始主要为胆囊炎和胆石症的症状,后期可出现黄疸、发热、右上腹肿块和腹水等。[US表现]声像图可分为五型:①小结节型:系早期表现,胆囊内见1~2.5cm的结节(多在颈部),呈乳头状中等回声,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后方无声影;②蕈伞型:为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呈弱或中等回声,常见多发,可连成一片;③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内壁线多不规则;④混合型:以上三型混合存在;⑤实块型:系晚期表现,增大的胆囊为实质性团块,液性腔消失,充满斑点状不均匀、强弱不等的回声。胆囊癌常易侵犯肝脏并且较早即发生转移,超声诊断的间接征象主要有:(1)肝门部胆管阻塞,肝胆管扩张;(2)肝实质受侵犯和肝内转移灶;(3)胆囊颈部或胰头部淋巴结肿大。[CT表现]胆囊癌分为胆囊壁增厚型、腔内型和肿块型三种类型:(1)胆囊壁增厚型:CT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大部分是不规则的,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均匀性增厚;(2)腔内型:表现为乳头状、单发或多发腔内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增强后乳头状肿物明显增强;(3)肿块型:表现为胆囊窝内软组织肿块,几乎所有的病例均有广泛的邻近肝组织侵犯,常合并胆道梗阻。胆囊癌常伴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常合并胆石症和胆囊炎、胆囊壁钙化。[MRI表现]胆囊癌的肿瘤组织在T1加权像上较肝实质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明显或轻度的高信号,且信号多不均匀。胆囊的形态学改变与CT表现相仿,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壁上可见结节或肿块突入腔内,位于胆囊颈的胆囊癌可因梗阻而使胆囊增大。晚期胆囊窝内见团块状影,见不到胆囊轮廓,一般都有邻近肝实质的侵犯及邻近器官的浸润粘连。当肿块很大时,来源不清,如能在肿块内发现结石则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胆囊癌的直接侵犯多见肝脏、胰头及十二指肠,MRI表现正常器官间脂肪分界消失,边缘模糊或见软组织块影。淋巴道转移可见肝门、胰十二指肠上、后淋巴结肿大,少数可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是胆囊癌较常见的症状。MRI可显示梗阻性胆道扩张,有助于癌肿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胆囊癌主要于胆囊或胆囊窝内一些良性病变相鉴别。所有转移征象均有助胆囊癌的诊断。(一)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引起胆囊壁增厚一般均匀一致,边缘较整齐,多与肝实质分界清楚;胆囊壁癌性增厚多半不规则,内缘凸凹不平,当癌肿向外侵润时与肝实质分界不清。(二)胆囊内息肉或乳头状瘤息肉与乳头状瘤边缘较光滑,信号较均匀,常为多发,但根据肿块的直接征象有时难以作出鉴别,而胆囊癌的继发征象和转移征象则有助于鉴别。(三)胆囊窝的炎性包块胆囊窝的炎性肿块多由于急性胆囊炎穿孔、脓肿形成及慢性炎症所致局部组织器官的粘连。典型的临床症状往往有助于鉴别诊断。肿块内见气体是支持炎性肿块的有力证据。炎性肿块多方位成像往往可见残余胆囊,而胆囊窝内只有肿块而没有胆囊时应考虑胆囊癌可能。(四)肝癌侵犯胆囊胆囊癌伴胆管扩张的几率高于肝癌,胆囊癌的强化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如软组织肿块内见到结石影,支持胆囊癌;胆囊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的几率明显低于肝癌。肝癌AFP阳性,有肝炎、肝硬化病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先天性胆囊变异-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4 23:47:49一、先天性胆囊变异(Congenital Variation of Gallbladder)先天性胆囊变异种类繁多,也可数种变异并存。先天性胆囊变异主要可分为:1 位置异常:如悬垂位、横位或位于肝左叶下、肝内和腹膜后等。2 数目异常:无胆囊、双胆囊、三胆囊等。3 形态异常:小胆囊、皱折胆囊、分隔胆囊及胆囊憩室等。先天性胆囊变异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合并炎症,结石及肿瘤引起相应症状。[影像学表现]US、CT和MRI均可良好显示胆囊位置、数目以及形态变化,先天性胆囊变异一般较易诊断。但有时仍需相互鉴别,如双胆囊和分隔胆囊相区别,小胆囊、无胆囊需与胆囊萎缩相鉴别,肝外胆管囊性扩张有时容易与一些胆囊的先天变异相混淆。进行全面、多方位的现代影像学观察是可以进行鉴别的。二、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本病是由结石梗阻、细菌感染、胰液反流等因素所致的胆囊化脓性炎症。病理类型有单纯性、化脓性、坏疸性胆囊炎。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绞痛和胆囊区压痛。[超声表现]初期单纯性胆囊炎仅见胆囊稍大,壁轻度增厚。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后,可见胆囊肿大,轮廓模糊,囊壁增厚超过3mm,有时可因水肿、出血而呈 双边影 表现;胆囊内胆汁出现弥散分布的点状回声,不形成沉积带,此为胆囊蓄脓的表现;多伴有胆囊结石;如发生穿孔,可显示胆囊壁的局部膨出或缺损,以及胆囊周围的局限性积液。超声探头莫菲氏征阳性。[CT表现]最常见的CT表现是胆囊明显增大,直径大于5cm,胆囊壁增厚呈弥漫性、向心性。少数病人增厚的胆囊壁呈结节状。增厚的胆囊壁在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胆囊周围常可见一圈低密度环。少数病例可见胆囊窝积液。若并发坏疸、穿孔,则胆囊窝部形成有液平面的脓肿,肝胆界面不清。化脓性和坏疸性胆囊炎可蔓延到邻近肝脏,形成肝内脓肿。合并有胆囊结石。气肿性胆囊炎CT特征性的改变是胆囊壁内显示有气泡或线状气体影。常见的其他表现为胆囊腔、胆道内或胆囊周围见到气泡影。出血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和胆囊内结石,主要表现为胆囊血性内容物的密度增高。[MRI表现]急性胆囊炎常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依赖影像学诊断。急性胆囊炎的MRI表现主要为形态学上的改变,如胆囊壁弥漫增厚,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边缘模糊,囊腔增大、胆囊窝积液等。偶尔可见胆囊壁内积气,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呈无信号区。胆汁的信号变化不具有特异性。[鉴别诊断]在某些慢性胆囊炎、急性肝炎及肝硬化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的病例,胆囊壁水肿增厚。超声上壁内出现暗带,囊腔内出现回声;CT示囊壁增厚,CT值降低接近于水,MRI上囊壁增厚呈长T1长T2信号。这些类似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但胆囊腔并不肿大,体检莫菲氏征阴性,再结合临床资料则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