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面试热点:“起跑线文化”-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16 17:57:55不久前,印度政府发布书包重量指南,根据学生年龄设定书包重量的上限,同时禁止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师布置任何家庭作业,以确保低龄学生不必把书本带回家。2017年,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触动印度乃至亚洲多国的父母, 起跑线文化 再次引发热议。影片中,为了不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 上,父母费尽心力争取优质教育资源,以求通过进入私立学校而获取进入另一个阶层敲门砖的故事,让很多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起跑线文化 的背后,是对孩子快速成长、成才的苛求。社会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最终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然而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激发和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之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发展之路有千万条,不可能千篇一律。为孩子成长营造好的社会环境,拓宽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减负。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均等化,有助于减少竞争焦虑,让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宽松。不少国家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芬兰议会早在1968年就通过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法案,努力实现 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 的目标。信息时代,教育资源有条件被赋予更多的可获得度。覆盖拉美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 学习之光 项目,将教育、能源、信息和通信技术结合,通过太阳能光电池为学校提供绿色清洁的电力资源,让学生能够使用互联网和数字教学设备。印度班加罗尔的远程教育项目,通过融合卫星通信技术与地面通信技术,让互动式虚拟课堂进入农村地区。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还需要树立多层次的成才观。德国确立人才需求多层次的观念,使人才需求分流,让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成才。德国每年大概有2/3的青少年进入职业教育体系,涉及350个不同领域。 学徒制 培养出一代代技术过硬、工作严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这样的人才不会因为没有从事白领工作而感到遗憾。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让儿童更像儿童,需要全社会作出努力,让 起跑线文化 重新起跑。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5军队文职结构化面试模拟题(八)-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近期,某职业高中制定一系列校规,规定 打架斗殴,打人的和被打的都开除;抽烟一次留校察看,两次开除;仪容仪表检查三次不合格开除 。在此规定下,开学两个月来该校开除了21名学生。对此校规,你怎么看?(提出观点:本质分析)学校为了规范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制定严格的校规本无可厚非,但是随意就采取开除学生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我认为是极其不可取的。(价值判断)(论证观点)近年来, 最严校规 频频出现。究竟是学生越来越难管,还是学校越来越懒得管,我认为应引起深思。纵然部分学生个性张扬、生活习惯与自制能力较差,这或许是学校采取严格校规想解决的目标。(转折)然而,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循循善诱、淳淳教导乃是其最基本的职责。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应关心爱护,极力解决问题,而非以 违背校规 这种看似正当实则为逃避的借口来推脱责任。我认为,在 最严校规 的背后,是教育管理思维习惯的长期错位,同时也与教育机构行政化倾向分不开。校方习惯了居高临下的姿态,重管教、轻沟通,重效果、轻过程,重治理,轻观念,致使学生出现问题也不与学生沟通,不关心学生的心理世界,而是一味出台严格校规进行管理。这种 最严校规 实质上是跟学校的教育初衷违背的,更是缺乏职业素养以及 本领恐慌 的集中表现。(落实观点:提出对策)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为教育注入人文关怀的价值元素,尊重学生主体,约束教育权力。一方面,在制定管理学生的相关制度时,应该充分尊重并征求学生、家长、教育专家等的意见,借鉴其他学校的相关经验,确保任何管理规定的科学合理性,而不是对其简单粗暴地 引刀成一快 。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多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情感指导和心理疏导,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形成自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将让学生终生受益。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5军队文职结构化面试模拟题(二十五)-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5军队文职结构化面试模拟题(二十五)发布时间:2017-06-14 21:49:53谈谈你对 用人为什么唯学历 的看法?学历是块敲门砖 ,这句话描述了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不重能力重学历的现象。这种做法,使没有文凭、学历较低的人被 否决 ,把很多没有 敲门砖 但有真本领的人挡在了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外。这不禁使人思索:衡量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变选人用人 唯文凭是举 的状况?有人说,把衡量人才的软标准硬化为学历这一硬杠杠,能够较好地体现选人用人的公平性;也有人说,单位里出现一个岗位空缺,够资格的人以十计甚至数十计,这么多人来竞争,不用 学历尺 量又用什么量呢?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拥有文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人才。应该看到,把人才标准简单化为文凭或学历一个指标,已经带来种种弊端。一方面,它直接导致 假文凭 和 注水文凭 泛滥成灾, 权学交易 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它极大地挫伤了一些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者的积极性,造成大量没有文凭或文凭较低的有用之才被埋没。时下一些地方出现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人才理念与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误区。当然,强调用人不能唯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一个单位招揽人才,是为了让他干事创业,而不是当摆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 遛遛 ,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就是坚持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应当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