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中定义判断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阅读能力和细节把控能力,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需要根据题干所给的具体解释,理解陌生名词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当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主体、客体、行为、手段……进行选项的对比分析,进而排除。
但是,好多考生反馈,这类题目灵活性比较强,没有什么巧妙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真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比较具有普适性的技巧和方法,望祝大家一臂之力。
技巧一:关注被定义项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被定义项,其实就是定义中所给的名词,比如:孝心消费:指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而进行的消费。孝心消费就是被定义项,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道理,冒号之后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对于孝心消费的详细解释和说明,而孝心消费呢?是不是就是对于后面具体内容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定义内容的最为核心意思的总结,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个道理,那么有些题目我们就可以很快解决,说白了,定义的具体内容不用看,直接把被定义项拆分为我们便于理解的几个要求去做题即可。
操练起来:
孝心消费:指子女或晚辈为表达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关爱而进行的消费。
下列不属于孝心消费的是( )
A.小赵特地取出爷爷存折里的钱来为爷爷买了两份寿险,爷爷很高兴
B.小刘解囊为年过八旬的奶奶找了个保姆,每月付给酬金1400元
C.教师节这天,同学小顾特地到鲜花店买了一束鲜花送给语文老
D.每逢父母结婚纪念日,小王都要给父母送一份礼品表示祝贺
不难发现,如果只看被定义项孝心消费的话,可以把这个名词拆分为两个要点,一是孝心,二是消费。这两个词我们即使不看定义的具体解释,也能够理解,所以直接看选项,你会发现C选项的主体是老师,给老师送鲜花怎么能叫孝心呢?再加之问法是选择不属于的,所以答案可以直接选B了。
再来一道: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诉前财产保全的是:
A.工厂甲向信用社乙贷款500万元,甲无法按期归还,乙随即起诉,审理期间得知甲已将设备转卖,遂请求法院查封甲正在出售的大楼
B.甲与乙签订购销合同,甲给乙200万元预付款后,发现乙有欺诈行为,无力履行合同,遂请求人民法院冻结200万元预付款
C.银行甲与公司乙签订协议,甲向乙提供5000万元贷款,分3期还清,第一笔到期时乙无力归还,甲向法院申请查封乙的财产
D.甲欠乙10万元,乙多次找甲还钱未果,得知甲有一辆轿车,乙向法院申请将甲的轿车予以查封,再将甲告上法庭
经过阅读,发现被定义项是诉前财产保全,可以拆分为:诉前、财产保全,此时此刻我们就可以拿着这两个要点代入到选项中看看谁不符合。经过观察你会发现A选项是审理期间,而不是诉前,所以肯定不符合定义内容,此题答案选A。再瞧瞧告诉你,这道题的正确率只有30%左右,但是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有些难题也是可以非常轻松的解决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