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库-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1 17:40:44文学概论试题库一不定项选择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A 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 风格即人 的提出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 )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12 期待视野 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13 隐含读者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 三月不知肉味 ,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效果。A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A伊瑟尔 B加达默尔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 )A审美动机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 等八种的根据是( )A 语言表现 B 体裁类型 C 结构安排 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A抒情内容 B抒情话语 C抒情现实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A声音 B画面 C情感经验 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A结构 B声音 C故事 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A人物、情节、环境 B叙述方式 C叙述的声音特点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A叙事功能 B抒情功能 C描述外在事物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A表意式意象 B表情式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 韵外之致 、 味外之味 的是(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A读者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A实践性 B艺术性 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 移情说 的提出者是( )A立普斯 B克罗齐 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 )A文学文化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 )A对象化说 B意识形态说 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 )A桑塔耶那 B罗兰巴特 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 陌生化 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 )A作为文化 B作为意识形态 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 )A审美 B情感 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 )A革命性 B主导性 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 雅与俗 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 两种民族文化 理论的提出者( )A列宁 B高尔基 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 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A模仿者 B创造者 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A突出 B综合 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 )A情感性 B理智性 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 )A逼真性 B创造性 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 )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A表现性 B象征型 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 )A本质论 B创作论 C价值论 D接受论 E构成论二是非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 )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 )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 )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 )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 )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 )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 )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 )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10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11叙事性作品是一种形式化的话语组织,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12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13只要能抒发自我之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14司空图把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 )15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 )16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含义是同一的( )17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18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 )19鲁迅认为文学批评总是有 圈子 ,实际指 标准 ( )20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1人物具有的 行动元 和 角色 两重性特征在作品中总是相互吻合的( )22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都是详细叙述的( )23叙事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相比,人物是第一位的( )24按因果逻辑来组织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 )25叙事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属性只体现在叙事的形式中( )26叙事内容与形式都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 )27文学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话语之中,而非在话语之外的现实世界中( )28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29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象征型( )30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象征型( )31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32提出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观点的刘熙载( )33一般说来不同档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 )34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 )35时代风格包含着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全部特征( )36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 )37话语系统的语言格调是表现风格的第一要素( )38作家创作个性对作品风格形成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39任何作品都是有风格的( )40许多抒情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 方式,却不直接倾诉自我的感受( )41叙事话语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面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 )42 20世纪,对叙述声音的重视成为叙事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方式( )43文学是以作品的这种形式而存在的( )4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 比兴 , 虚静 , 神思 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45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 )4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 )47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49文学话语是一种社会性话语( )50文学对现实生活有依赖关系,所以文学反映完全是受动的( )51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 )52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表达客观理想认识( )54俄国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第一个使用 人民性 概念( )55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取消民族文学( )56物质生产永远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 )57精神生产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生产绝对同步( )58神魔小说写得是神魔,与现实生活无关,它的创作源泉是故事( )59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 )60亚里士多德也属于 摹仿说 的代表之一( )61荣格提出 个人无意识 ,弗洛伊德提出 集体无意识 理论( )62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63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故有密切联系( )6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65生活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 )66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 )67艺术真实是主观真、诗意真实的统一( )68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 )69文学创造中境的传达依赖请的创造( )70文学作品有请与理之分,其理指事理与哲理( )71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 )72文学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73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 )74形象的变形是作家想象力对于现实的超越( )75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76现代主义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的现实,强调非理性、心理化、梦幻的现实( )三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 、文学创作论、 和 。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 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 的著名观点提出的。2文学理论的品格: 与 。3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文化学。4马克思文论与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5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 ,坚持 富有 。6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 、作者、 与读者。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 说、宗教发生说、 说、劳动说。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 和 、 和 几种。9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大约是在 世纪完成的,到1747年,由 把诗与绘画、音乐等纳入七种 中。10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多样性、 和 。11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 ,而且是精神生产获得独立之后仍然并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 。12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 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强调 、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13文学是 在话语蕴藉中的15.雅与俗在文学艺术领域被使用,这同毛泽东提出的 与 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16文学在历史上大致有三种含义:广义文学、 和 。17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 ,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 和某些风格化的 。18从目的看,文学既是 也是 ;从方式看,文学既是 也是 ;从态度看,文学既是 也是 。19精神生产是指 。20精神生产是特殊的生产,是 创造 -的生产;是以 为手段创造 的 ;是 自由创造活动。2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 、情感说、 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 、移情说、 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22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 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既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 ,又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 和 。文学的真实是一种 、假定的真实,同时是一种主观的真实、 。23文学创造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创造:作为认识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 与 的要求;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造存在着 与 的要求,正是这两方面的作用,构成了文学创造的原则。24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 、 与 、 与 、理智与情感、 与 。25构思方式有 、突出与 、 与 。26文学创造物化阶段的两种操作方式是 与 。27文学创造的情感把握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应该具有 与 。28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上英国文艺批评家 提出 理论影响很大。29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 和 三种类型。30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 和 性31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32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 。3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 和 。34小说的基本特征是 、 和 。35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 与 。36散文的基本特征是 、 和 。38在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都有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如中国古代王弼提出过 层次。39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学话语层面,二是 ;三是 。40文学话语层面,具有三个特点:内指性、 、阻拒性和 。42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 提出的。43王国维把意境分为 与 。44 叙事 一词一般包含三方面涵义:第一方面是 ;。第二方面是 ;第三方面是叙事动作。45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 -与 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46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 、 与 。47文学风格的主要形态有: 、 、刚健与柔婉, 。48文学风格的时代性、 地域性和 。49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 ,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 供人们的消费。50文学接受主体根据文学所具有的认识性、 、 等特征相应的具有认识者、审美者和阐释者的身份。51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之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让我们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 。52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 、形象期待与 这样三个层次。53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过文学只是一个不确定性 ,它召唤读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54文学理论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的形态简介主要有: ;即道德批评, 批评,审美批评, ,语言批评。55批评家的素养主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 和 。四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活动 四要素4广义文学5狭义文学6折中义文学7话语8话语蕴籍9文学10一般意识形态性质11审美意识形态性质12审美13精神生产14物质生产15文学创作材料16艺术发现17创作动机18艺术构思19直觉20灵感21综合22突出23简化24变形25陌生化26即兴27推敲28艺术真实29艺术概括30情感把握31形式创造32现实型文学33理想型文学34象征型文学35诗36小说37剧本38散文39报告文学41典型42特征化43意境44意象45叙事学46文学的叙事47情节48表层结构49深层结构50行动逻辑51行动元与角色53 叙述时长54叙述频率55视角56叙述动作57叙述者的声音58抒情59抒情话语60抒情作品61抒情性作品的构成62文学风格63创作个性64文学消费65期待视野66文体期待67形象期待68意蕴期待69接受动机70接受心境71隐含的读者72填空73还原与异变74共鸣75净化76领悟77延留78文学批评79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80美学观点81历史观点82文学批评的标准83文学批评家的职责五简答题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 劳动说 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 不平衡 原理?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13什么是话语?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18 艺术生产 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53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54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55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56什么是期待视野,其有哪些层次?57接受动机主要有哪些?58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59共鸣是产生的三个因素是什么?60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与净化、领悟有什么区别?61历史上出现过几种文学批评形态?6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63文学批评家的职责有哪些?64怎么理解文学批评家的素养?六论述题1论艺术真实的特征。2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3试论述文学的双重性质?4试举例说明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及原因。5试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总的理解。6试论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的特征。7试论文学作品的类型。8举例说明文学话语的特性。9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特征。10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11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12举例说明叙事的层面。13 举例说明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14试论抒情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5举例说明文学风格的特征。16试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17试论文学接受的对象与主体。18试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19试论文学接受的过程。20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试题库参考答案试题库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1ABCD2CD3BCD4A5ABCD6D7ABCD8ABC9A10ABC11ABC12B13D14ABCD15ACD16B17ACD18ACD19BCD20ABCD21B22A23ABC24A25AB26ABC27C28BCD29CD30CD31D32C33ABCD34AC35D36D37ABC38CD39A40BD41ACD42AD43BCD44AB45C46A47ABCD48ABCD49B50CD51AD52CD53CD54ABDE二是非判断题1 2╳3 4╳5 6 7╳8╳9 10╳11╳12 13╳14╳15 16╳17 18 19 20╳21╳22╳23 24╳25╳26 27 28 29╳30╳31 32╳33 34 35╳36╳37 38 39╳4041╳42 43╳44 45 46╳47╳48 49 50╳51╳52 53 54 55╳56 57 58╳59 6061╳62 63 64╳65╳66 67 68 69╳7071 72 73╳74 75 76三填空题1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艾布拉姆斯 文学四要素2实践性与价值取向3文学社会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4德国古典美学5理论指南,中国特色 当代性6世界、作品7诬术仪式发生说、游戏发生说8有意获取,无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9 18 查里斯 巴托 美的艺术10 主导性 层次性11 始因 动因12批判地继承 百花齐放13显现 审美意识形态14受话人 沟通16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17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18无功利 功利 形象 理性 情感 认识19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20观念地 对象世界 符号 观念世界 符号活动 个性地21自然说、原始意象说22假定性情境,同一,验证和还原。内蕴的真实、诗意的真实。23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24沉思 想象与联想 灵感与直觉 意识与无意识25综合 简化 变形与陌生化26即兴 推敲27诚挚性 高尚性28贝尔 有意味的形式29理想型和象征型30再现和逼真31表现性和虚幻性32暗示与朦胧性33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34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35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36题材广泛、结构灵活、真实感受37有待阅读的38言、象、意39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40心理蕴涵性 陌生化41历史内容层面、哲学意味层面、审美意蕴层面。42希尔特43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44叙述内容 叙述话语45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46 声音 画面 情感经验47简约与繁丰,平淡与绚烂,疏放与谨严48民族性、文学流派的风格49文学欣赏 特殊的商品50审美性、文化性51延留52文体期待、意蕴期待53召唤结构54伦理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语言批评55思想理论修养 专业艺术修养 知识技能修养四名词解释1研究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也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作广义的理解 ,认为除文学外,研究对象还包括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工艺美术等。一般认为文艺学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 :文学理论 、文学史、文学批评;也有人认为文艺学即指文学理论。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 ,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2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4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5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6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8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9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10意识形态(ideology)原来是由 观念 和 学说 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本意就是观念学、观念的体系。观念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它必然同时具有认识和实践双重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谈到意识形态时把它归结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认为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并这样那样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里,它必然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12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13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14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15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16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17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18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19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20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21作家最常用的构思方式,是作家围绕自己的中心意念,改造许多旧材料,综合为一个能够完整体现的意图的艺术形象的过程。22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想,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清晰、明确和与众不同。23指作家故意少说,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传达出形象的大概轮廓与内在精华的构思方式。24指作家在构思时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通过变形,作家常常能够获得独创性的形象。25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26指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27传记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把心象物化为定性作品的操作情况。28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在其构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东西的认识与感悟。29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30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造对象做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31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3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33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34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35文学体裁之一。一般认为,诗歌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审美意境和形象,表现诗人的情致。中国古典文论主张 诗言志 , 诗缘情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特别看重诗歌抒发诗人主观情志的特点,即使是叙事诗,其抒情性也相当明显。诗人的主观情志自然导源于外在现实,但外在现实必须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现实即变成诗人情志的一部分才能发而为诗。在形式上 ,与散文 、小说 、戏剧文学相比,诗歌更富于节奏 感和音乐美 。无论中国诗 歌 还是西洋诗歌,通常都是通过语音的有秩序的排列而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并且大部分诗歌 要押 韵 ,即使中国现代自由诗也注意押韵,只是押韵方式比较自由。此外,相对而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讲究凝练;语言含蓄而富于跳跃性。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种类 ,如抒情诗 ,叙事诗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十四行诗,民歌等等。36文学体裁之一。通常认为,借助于艺术虚构,以散体文的形式表现叙事性内容,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活动环境进行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小说是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体裁。凡生活中存在而语言又能加以表现的,小说都有能力加以描写,写人、状物、拟声、描绘人的感受、幻觉、梦境以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等等,无所不能。这就有可能把存在于广阔时空中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地在一定篇幅里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转换叙事视角,变化叙事人称,又可以利用旁白、议论和抒情,使小说的艺术表现获得哲理的和诗的光辉,增强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37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39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41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42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1759-1839)提出来的,所谓 特征 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43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二)虚实相生。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44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45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这些新的叙事理论与传统的叙事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以及叙述的接受等以前叙事理论较少关注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这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46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社会行为及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它所指的对象与一般话语不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而是指向话语虚构的文学艺术世界。47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对 情节 的看法很有价值。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48表层结构:从叙述层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叙事学通过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即叙述句来概括。49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50行动逻辑是指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两个层次:故事所共有的逻辑,离开了这种逻辑制约,故事就无法让人读懂。每一故事又受到特定的文化、文学体裁与作者风格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每每一个故事本身特有的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51叙事作品中人物对故事来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产生的推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行动元 的作用。而角色则是指人物性格造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和独立性。55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是叙述人称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多了起来。而第二人称叙述是较为罕见的特殊现象,还有一类较重要的特殊情况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56叙述动作,即 叙述 行为本身。如果所叙述的讷容是存在于外部世界的真实事件,那么叙述动作:即以什么方式讲述这些话语便不很重要。反之, 如果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如何讲述便具有了重要性。57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 声音 。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58抒情: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有着特殊而丰富的意义。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Lyric)这一词是从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的。 lyre 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文学类型。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最突出特征之一。59作为一种审美话语形式,抒情性话语具有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和叙事话语的特殊结构,它突出话语的可感性,使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创造表现性话语的过程中,作家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支配与组织抒情话语的抒情行为或动作,形成了一系列抒情方式,使抒情话语成为一种极富创造性和复杂性的话语系统。60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它在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创造审美价值、实现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为表现深广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内心生活,抒情作家必须创造意味深长的话语形式,从而生产出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直接融合的抒情性作品。61抒情性作品是经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情感的。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62是通过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反映出来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独特性,是作家创作个性打在作品上的印记。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63创作个性也叫艺术个性,通常是指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这种个人的才能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他如何从生活中找到自己心爱的题材,并以自己特有的感受方式、思考方式和传达方式把它表达出来。64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供人们的消费。66文体期待即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看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存的那种艺术韵调和魅力,比如面对一部以再现为基本手法的长篇小说,读者会期待着波澜起伏的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67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68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的深层的审美意味、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期待。69即读者的阅读动机,包括:审美动机,即获得情感愉悦的动机;求知动机即力图通过作品发现人类生活了解各种知识的动机;受教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鼓舞的动机。批评动机,主要表现在从事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的专业工作者那儿与普通读者不同,这些专业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获得审美享受之外,会更专注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文学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借鉴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作家,尤其是初学写作者的阅读过程中。这些读者,常常是为了摹仿借鉴他入的艺术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质量,而积极投身阅读的。。正是由于接受动机不同,必然导致读者不同范围的阅读选择;即使面对同一部作品,读者的着眼点也会不同,但是,阅读活动中,不同的阅读动机是相互联系的。70即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人们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会伴随读者进入到阅读进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状态就叫接受心境。72填空:由于文学作品是一种话语现象,带有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的,所以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 填空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过文学只是一个不确定性 召唤结构 ,它召唤读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 兴味 之说,与英加登的 填空说 ,与加达默尔的 对话说 ,显然有着相通之处。74这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弋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激动和审美美趣味趋同现象。文学接受活动中, 共鸣 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共鸣的产生还要有第二个条件,这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75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净化一语,最早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指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用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悲剧 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所谓 净化 ,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 杂念去除 的自我教育效果。76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僻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由于领悟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由此可见,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77: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之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情感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让我们再三回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延留。实际上,所谓延留,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地回味的状况。78所谓文学批评,也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标准,对于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从理性的角度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评判,是对文学欣赏所得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理性上的把握。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中伴随着欣赏而出现的。79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美学的(审美的)和历史的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是建立在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特殊(亦即审美的)形式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首先由黑格尔提出,后来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所接受,并在批评实践中加以具体贯彻;与之同时,恩格斯又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对它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他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既反对像格律恩那样用超阶级、超历史的 人 的观点来歪曲歌德;又反对白尔尼等人用道德的、党派的观点和政治的尺度来衡量歌德。指出 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 人的 尺度来衡量他 。尔后,在《致斐迪南 拉萨尔》中又提到: 我是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你的作品的。80所谓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81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历史的批评是近代的产物,是在近代自然科学对世界的因果性的认识的影响和启示下发展起来的。82文学批评既然是对于文学作品自身价值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而价值是相对于人的主观需要而言的,所以评价就离不开一定的主观标准。这些标准不是什么人任意规定,它根本上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内涵所决定的。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它不仅是社会人生的反映,给人以认识生活的启迪,同时还具有引导人介入社会以及给人以精神上享受和愉悦这样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的作用,与之相应,文学批评也就有真、善、美,即作品的真实性、倾向性和感染力这样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标准。83文学批评家是在文学创造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中产生的。文学批评家有自己的职责,主要有这几方面:第一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做出意识形态的评价,阐明一定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点,引导文学向一定方向发展;第二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作出的艺术分析和科学批评,发现和总结作家成功的艺术创作经验并上升到文学理论,以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分析,引导读者的接受和消费;第四通过批评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批评理论。六简答题1文学理论 、文学史、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3个主要分支,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 ,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按照韦勒克的看法,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与判断标准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文学批评不但接受文学理论的指导,而且以对文学历史的知识及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根基;文学史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评判作家、作品,吸收已有的文学批评的成果,探求文学发展、运动的历史规律。文艺学同哲学、科学,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有多方面的联系。它从哲学、美学取得自己的方法论基础,还常常借鉴以至移植自然科学,尤其是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文艺学同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 、历史学、政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更加广泛明显。2文学理论的对象是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对象,具体的说是 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的任务不是任意划分的,而是根据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提出的。3文学理论形态多样性的依据是因为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所以文学理论的形态与这个客体的特征与视角密切相关。对同一认识客体可以从多种视角关照。所以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主要有三点:第一文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5按照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世界主要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历史上有模仿论。作者主要指文学也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历史上有 诗言志 、浪漫主义。作品主要指文学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突出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读者的阅读鉴赏活动是使作品实现的价值。上述四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6有三个方面: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7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诬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8因为从劳动说出发,可以理解巫术说有局部的真理,但是巫术说没有回答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劳动说出发,可以说巫术说是原始劳动的附加成分。游戏发生说则只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解释文学产生的问题,游戏也源自劳动;宗教也同样是劳动的产物,所以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中的一种,而且还能合理说明其它学说。9这是指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决定作用的同时曾特别指出: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是指整个文学艺术的繁荣并不是都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例的;其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指文学的某些艺术形式(种类)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成就,不仅不是后世所能超越,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而走向衰落。这就是文学发展中的 不平衡 理论。10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11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为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就是说,文学就其最根本的性质来说,都是作家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社会人生所作的一种评价性的反映的产物;就是说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般形态的性质可以从反映性(认识性)和实践性两方面来看:反映性是由意识形态的精神属性所决定的。它首先表明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的现象不是主观自生的,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反映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实践性是由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所决定的。如果说,反映主要是一种理智活动,是外部事物向主观意识转化的活动;那么,实践则主要是一种意志活动,是主观意识向客观事物的转化活动,表现为文学对于形成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于激励和推动读者积极介入社会人生方面的重要作用。1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14即审美性意识形态性,知识两者的复杂组合,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是指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 三个代表 思想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2)工人阶级极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保证;(3)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此外,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还具有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主导性是指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但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它那些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无限广阔、丰富多样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17在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上,倡导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继承。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好借鉴与创造工作,沟通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要百花齐放,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18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 艺术生产 的概念,他指出: 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 ,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一次指出: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了精神生产的资料 ,在这部书中,还有 关于意识的生产 、 语言中的精神生产 等提法,在《共产党宣言》中直接提出 精神生产 ,说: 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马克思在《 政治缀济学批判 导言》中,提出了人类对世界的四种重要的掌握方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与此密切相关,马克思正式提出了 艺术生产 的概念,他在指出 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之后还说: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酷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的阶段上才是可能的。19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前者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精神生产有自己的独立性,表现为它与物质生产的发展衡的,它有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力。20科学反映活动立足客体,通过理性思维如实把握客体,把直观现象加工成为概念、范畴。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宗教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的意想上,文学则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的感受上。21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与社会生活说;文学创造的主体说包括摹仿说、移情说、集体说与特殊的艺术生产说。2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提炼过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23文学活动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不同,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的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虽然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认识不同,他主要通过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24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其途径有无意获取与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25主要有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26主要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27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在艺术思维上,直觉有两大作用:一是表现为作家对某现象的直观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让人深省的内蕴。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28突出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想,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清晰、明确和与众不同。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传达出形象的大概轮廓与内在精华的构思方式。29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同一的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内蕴的真实是指文学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是与挖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联系在一起的。假定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30文学的艺术真实不象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而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主观的真实是指作家是通过主观情感来反映现实的,诗意的真实在于能够创造出生动的情境也不同于可月的真实。31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有两个方面:第一在对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关照和描述中,实现 个别 与 一般 的统一;第二实现 个别 与 一般 相统一的过程,始终体现为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性介入和把握。32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要遵循的原则有第一从内容出发去选择与创造形式;二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三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33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和逼真性。再现是指文学作品对外在现实状况作具体的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这样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它以写实的方法,按照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理想型文学是指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性是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它通过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代表。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34在诸多的体裁分类法之中,在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种,即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 三分法 是欧洲文学史上传统的分类法,它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不少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在文学分类上,基本上都按照亚里斯多德所制定的准则,原则上把文学分为这样三类,然后在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如黑格尔《美学》第三卷、第三部分、第三章关于 诗 (即文学)的部分里,就是把 诗 分为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这样三大类来加以叙述的。别林斯基在《诗底分类和分科》等文中,同样是采取这种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迄今在欧美各国仍然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像韦勒克、沃仑合著的《文学理论》在论及文学类型时,也完全依据 三分法 。 三分法 在 五四 以后介绍到我国来,但由于与我国传统的文学分类法差距较大,在实际运用中,至今仍很少为人们所接受。四分法 是 五四 以来我国较为流行的分类法,它根据文学作品的体制和格局,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和散文四大类。如在三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就是按照 四分法 分卷的。这可能对确立四分法在我国文学分类中的地位有一定的作用。四分法 与 三分法 的不同表现在:它把按 三分法 划分的叙事类和抒情类文学重新加以组合,分别归之于诗歌、小说、散文三类。诗歌包括叙事类文学中的叙事诗和抒情类文学中的抒情诗。它们之所以被归为一类,除了内容上都富有激情并要求高度概括、集中之外,主要由于它们都是以韵文的形式写成,在语言上都要求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小说只是叙事类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它之所以被单独地列为一类,主要由于它都要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性格,并且在近代文学中特别繁荣、发达,是近代文学中最主要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包括叙事类文学中的叙事散文和抒情类文学中的抒情散文,它们之所以被归之于一类,主要由于这些作品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比较自由、灵活,而且都是由散体文字写成的,在格式上也极少限制。唯独对于戏剧文学,这两种分类法都把它单独作为一类,分法是完全一致的。 四分法 与 三分法 目前分别在中西文学理论中被广泛采用,这说明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 特征 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显然,富于艺术魅力是文学典型观的应有之义。凡是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啥姆雷特、堂 吉坷德、林黛玉都是超越时空,而富于永久的艺术魅力的文学典型,然而艺术魅力却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它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综合审美效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37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问题: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中心问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就是典型与典型环境的观点。联系着环境来分析典型问题使恩格斯的典型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了黑格尔等人的典型理论。黑格尔凭其卓越的辩证思想发现了典型人物的许多内在特征,指出了在典型人物身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但却未能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典型问题,因此他的典型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严重缺陷。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信中的这段话说明,对于典型的判断不能就人物自身来看,必须联系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哈克奈斯笔下的人物,如果不联系他们所处的环境来看,是有典型性的。而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在当时的时 代不是典型环境,因此,这些人物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典型人物了。在恩格斯看来,只有集中反映了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才称得上典型环境,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为这环境所推动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提出典型环境的概念,是对典型理论的一个巨大贡献。38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有了三种情真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虽不言情,但情藏泉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情中见景式,第三情景并茂式。(二)虚实相生。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 如在目前 的较实的因索;亠方面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 全局有法,境分虚实 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热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言不尽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而所谓 韵味 ,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39王国维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 ,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合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惊心,只因人的痛苦不堪,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 有我之境 。 无我之境 ,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 无我之境 , 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从画面中去体会。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以表述哲理观念作为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的文学,就是意象艺术,这就使它与以再现生活为目的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意境区别开来,形成了人类审美理想表现形态的又一类型。(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这里的 象征 , 是取狭义的象征论。对于狭义的象征,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象征一般由这两种因素构成, 意义的表现 是一种 感性的存在 物,如金字塔,陵园或纪念碑等,或者是一种形象如《变形记》中的大甲虫,也就是说象征的 意义的表现 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 形象 实际上已经变成某种意义的载体了。所以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这便成了判定一个艺术形象是不是象征意象的可靠尺度。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是象征意象。(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荒诞 的概念便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了。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如神话中的刑天,头被砍掉后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战斗;二是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文学更是刻意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与荒诞,如《等待戈多》,总之形象上的 愈出愈奇 ,生活逻辑上的这一 不可思议 ,是古今意象的一般特征。(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在相当长的时期,艺术思维被理解为形象思维,即从具象到具象,始终离不开具象的思维,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至少意象创造的思维特征,便是抽象思维直接参与的思维。事实上,生活中的客观物象与主观的抽象思维完全对应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因此作家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时就必须对客观物象进行选择、改造包括组合和重新设计等,由于意象的设计要一点一点与所表之 意 取得对应,生活本来的样子便被打破,从而形成奇辟荒诞的形象形态,严格地说,它已不十么 客观对应物 ,而是亠种 人心营构之象 了,这种主观性在抽象型意象中会发挥到极致。41分为两种,寓言式和符号式,所谓寓言式是指通过故事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这在我国先秦散文中十分发达。说明这种方式是使用的最古老而又是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所谓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又分为两种,一类是抽象型,一类是具象型。抽象型符号式意象在建筑、绘画、雕塑等视觉术中比较发达。而在语言艺术中比较少见。所谓抽象型,是指你找不出适当自然物体概念来描述它的形态,而只有借助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去表达,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你只有用巨大的 方锥体 这个概念来描述它,某些现代塑像,你不好说出它的形态,而只能用 S形 不规则图形 等等来描述它。这抽象型符号意象不仅自古有之,而且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巴黎埃菲尔塔、西方各类教堂、教堂上巨大的十字架、各国的国旗等等,都有一种令人肃然敬的崇高风格和神圣的含意。西方现代抽象雕塑和抽象绘画也属于这一类,立意隐晦。所谓具象型符号式意象,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成。不论在哪一门艺术中都是符号式意象的主要形态,在文学中这种,很常见,如闻一多的《死水》、《红烛》,等并非只有西方现代派才热衷于这类意象。42传统的文学理论,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艺》,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等,都对叙事一文学的特点进行过研究,并且形成了相当系统的叙事理论。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对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描写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自明代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以明清之际的文艺批评家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的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人们总结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这些新的叙事理论与传统的叙事理论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不像传统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以及叙述的接受等以前叙事理论较少关注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这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43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社会行为及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它所指的对象与一般话语不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而是指向话语虚构的文学艺术世界。44由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所以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叙事的内容,也制约了叙事的形式。就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意识形态化的解释。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来。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例如19世纪的西方叙事观念中兴起了 写实 的主张,追求客观、冷静的写作风格,试图表现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这种主张,不仅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而恰是典型地代表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我们知道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自由竞争和实证主义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观点。通进标榜:自由、平等和科学的态度,工业资本主义为自己塑造了一种 公正 客观 的形象。19世纪叙事中的写实主义观念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45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 故事 与 情节 作了这样的比较: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 便是故事;而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 则是情节。 他所说的 故事 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故事不同,是特指一类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的故事。但他对 情节 的看法很有价值。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甚,这两个事件偶然地排列在下起,如同纯客观的通知一样,本身并不包含什么意义;而 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 ,这段话语便包含着叙述人对这两个事件内在关系的主观解释,而且还给这两个事件增添了一点情感成份,由此可见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某些常见的、程式化的情节,如才子佳人小说、剑侠恩仇故事、孤胆侦探影片等等作品中千篇一律的情节套子所体现的当然不是对世界的新鲜独到的认识,而是被一定意识形态环境中大众接受心理所认可的观念,是一种简化的、因而也是被扭曲了的世界图式。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48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人任何一个入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因此也可称作无焦点叙述:总之,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传统的叙事作品采取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但正由于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述自由,这种叙述方式容易产生的一种倾向便是叙述者对作品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力,因而受到许多现代小说批评家的非难 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人作品申,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介,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更 透明 、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用焦点透视方法,可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近现代侧重于主观心理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在不同作品中,这个叙述焦点的位置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叙述者所担任的角色在故事中地位不同:有的作品中的叙述者是故事主人公,故事如同自传,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类作品中叙述强制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叙述视角同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必须完全重合。这类作品一般是以过去时态叙述的,那么叙述者仍有可能以回忆者的身份当时所不知的情形。还有许多作品中的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人,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49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概念,一般地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因素,具有情感的性质,所以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抒情性作品是指表现作者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一般来说,普通的话语系统是一种通讯系统,它通过意义确定的词句来报道事实。 桃花红了 , 柳叶青了 是报道客观事物, 我饿了 , 我很痛苦 虽是报道主观感受,但仍把感受作为确定的客观事实来报道,抒情话语系统虽然也保留话语的这种通讯功能,但更加突出了话语的表现功能。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主要是突出了直接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的象征功能,作为一种通讯系统,普通话语几乎不考虑词句形成的音响关系,但是,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面表现出来了,造成一种高低、快慢、长短有规律的音响,直接象征者常感动的形式。在普通的话语系统中,由词义诉诸想象而产生的视觉形象是客观物的实在色彩和形状,在抒情话语中,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和形状,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为了提高表现功能,抒情诗人常常要对普通话语进行改造,创造出表现性的抒情话语。抒情话语的复杂化和陌生化并非文字游戏,也不能导致晦涩难懂。它对普通话语系统的改造和变形是有一定限制的,是既遵循又超越的,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系统,即 诗家语 。读者也是按照 诗家语 的常规来阅读抒情性作品,形成了相应的解读方式。所以,在其它话语系统中不合规范的句子,在抒情性作品中却可以成为佳句,得到欣赏者们的普遍赞赏。再则,用语的新奇是为了更好地装班情感经验过程。离开了这个根本目的,句子再新奇也失去了审美。52自古以来大致的三种情况。第一种观点是从形式、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着眼,把它看作是思想的一种外部修饰,即修辞学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在古代希腊和罗马,诗和 演说术 、 雄辩术 一样,都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都以对演说术的要求语言那样来要求文学。如亚里斯多德就是把风格看作是文学作品语言和问题,认为 语言的准确性,就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黑格尔对于风格的理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语言范围,比亚里斯多德的视域要广,但基本上也是从形式方面来理解风格的。第二种意见主要从内容角度,把风格作为作家个性的表现来进行研究。这在希腊基督教著作家的论述中已见萌芽,布封提出 风格就是本人 。别林斯基认为: 一个诗人的全部作品,不管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如何多种多样,却都是有着共通的面貌,带着仅仅为它们所有的特点,因为它们都是从一个个性,从一个独特的不可分割的 我 引申出来的。所以,在着手研究一个诗人的时候,首先必须在他的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作品中掌握住他的个性的秘密,也就是那些仅仅属于他个人所有的他的精神特点。 他的作品的精神和性质的首要解释,必须求之于他的个性 。别林斯基在这里所说的一个作家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 共通的面貌 ,实际上也就是作家的风格。还有一种意见是从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着眼来研究文学作品风格的。这种观点可以以歌德为代表,他认为在真正的作家与艺术家那里,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都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在洞见到自然的核心时,也表了其最内在的存在;在沉醉于心灵内在冲动时,他又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他的作品概不是单纯的自然的模仿,又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表现。他认为这种主客的统一在作品中的体现就是风格。53特征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形态有:简约与繁丰,所谓简约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风格形态;繁丰则相反。刚健与柔婉,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柔婉则是柔和和优美的风格形态。平淡与绚烂,绚丽力求富丽,用词华美。平淡则相反。疏放与谨严,谨严是指从头到尾严严谨谨。疏放则循乎自然。54时代性也称为时代风格,它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历时性的形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同一时代作家作品中,又必然带有某种共同的为该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情调和艺术特色。这种文学时代的风格,,一般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作品题材的时代特色上。其次,表现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上。再次,反映在作品形式的时代特色上。55民族风格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意义上所显示出来的作家所属民族的特色,是作家所隶属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性格打在文学作品上的印记。因为任何作家都是属于一定民族,并在一定民族的生活土壤和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他不仅从民族的生活里提取创作是题材,而且这种民族生活和文化的特点,必然会反映到作家的审美意识中,制约着作家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对题材的提炼和加工、以及对表现手法的选择的运用,并通过作家的创作活动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无不打上本民族的印记。这就使得民族性不仅成了文学、甚至一切精神产品的最基本的特征。文学作品与作家所属的民族的关系也是这样。这样就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民族风格。57接受动机:即读者的阅读动机,包括:审美动机,即获得情感愉悦的动机;求知动机即力图通过作品发现人类生活了解各种知识的动机;受教动机,这是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鼓舞的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曾力图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探寻生活的航向,求索人生的答案,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求成人成才;批评动机,主要表现在从事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的专业工作者那儿与普通读者不同,这些专业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获得审美享受之外,会更专注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文学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借鉴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作家,尤其是初学写作者的阅读过程中。这些读者,常常是为了摹仿借鉴他入的艺术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质量,而积极投身阅读的。因此,对于自己特别崇拜的作家及作品,他们往往反复阅读,仔细揣摩,甚至摘录抄写,记忆背诵。正是由于接受动机不同,必然导致读者不同范围的阅读选择;即使面对同一部作品,读者的着眼点也会不同,但是,阅读活动中,不同的阅读动机是相互联系的。59 共鸣 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共鸣的产生还要有第二个条件,这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60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僻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首先会为作者向往 自由独处 ,赞美 荷香月色 的情感深深打动,这便是共鸣,同时会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明彻幽静的荷塘月色之中;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解放的快慰,这是净化。继而,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经过思索,我们会体味到: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浩的明月中,寄寓着一作者不甘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表明了一位正直的中围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这种基于思索理解的体味,便是领悟。共鸣常常只是建立在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下般认同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表现为读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往往不能直接产生新的人生指向,不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而由于领悟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由此可见,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所以,从文学史上看,那些饱含诗情又深蕴哲理,能够诱人进入领悟之境的作品,往往是最具艺术魅力的优秀之作。那些在诗意盎然中作品中充分凝铸哲理意缚的作家,也往往被视为伟大的作家。61文学理论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的形态简介主要有:伦理批评:即道德批评,这在东西方都是影响最大的一种批评形态;社会历史批评,也是影响较大的一种批评形态,认为文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审美批评,这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文学批评,认为审美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以作品的美感程度来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心理批评,是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形态之一,利用西方现代心理学成果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语言批评,是20世纪西方形成的有影响的文学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都以现代语言学理论来展开文学批评。此外,解释学的批评、神话 原型的批评、印象主义的批评等等。6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美学的(审美的)和历史的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是建立在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特殊(亦即审美的)形式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美学的观点重视作品的内部结构而注意力不在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而历史的观点看重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忽视作品的内部结构。因此,要全面的认识文学作品、开展正确的文学批评,就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起来。我们认为: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既然是文学作品,是作家所创造的一种艺术美,我们在批评时就应该首先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艺术品,而不能只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观点去加以评价。虽然我们不能只作审美的分析, 但美学的批评总是第一步;当一部作品经不住美的分析,就不值得对它再作历史的批评了 。因为它既然不是艺术品,自然也不应作为文学批评的对象。总之, 只是历史的而非美学的批评,或者反过来,只是美学的而非历史的批评,这都是片面的,从而也是错误的。批评应该是整个的,其中见解的多面性应该出自一个共同的源流,一个系统,一种艺术观点 。这就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的统一,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63文学批评家是在文学创造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中产生的。文学批评家有自己的职责,主要有这几方面:第一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做出意识形态的评价,阐明一定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点,引导文学向一定方向发展;第二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作出的艺术分析和科学批评,发现和总结作家成功的艺术创作经验并上升到文学理论,以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分析,引导读者的接受和消费;第四通过批评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批评理论。64批评家的素养是指批评家的素质和修养。修养的修其实就是学习〈研究、锻炼〉,养是培养教育使其成长。因而,修养意味着一个人思想、德行及知识技能经过长期的学习锻炼培养所达期的一定的水平。批评家的素质是批评家长期修养造成的。艺术家要有良好的素质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修养,主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思想理论修养批评家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批评既有思想的敏锐性又有理论的深刻性。第二是专业艺术修养,马克思曾说过: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批评更是如此,一般而论,文学批评只有建立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展开,否则批评就是一种 隔靴搔痒 的批评,无法按照文学自身的规律提出发人深思的意见。因此,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就得有文学修养,懂得文学的知识和理论,了解文学的规律和特点,知道创作的复杂和艰辛。第三是知识技能修养,即批评家要具有各种广博的社会生活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七论述题1该题不仅能考察学生对文学创造原则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考察出学生从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把握和认识文学特征与性质的能力。该题关键是从比较的角度把握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要点有:其一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重在对艺术的内蕴的真实与假定的真实两个方面的阐述;其二是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意性,重点阐述艺术的主观真实与诗意真实两个概念。2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综合把握和梳理丰富多样的文学概念以及我们当前对文学概念的理解。把历史上的文学概念梳理为三种,广义、狭义与折中义,即文化的、审美的惯例的文学观念。要集中梳理和说明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合理的成分,要指明文学概念的多义对我们把握文学概念带来困难,我们有可能寻求如下一种解决办法,即承认狭义文学的审美文学观念为中心地位,在此中心地带汲取广义和折中义文学观念的某些合理成分。3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分清并分别阐明文学的一般性质即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特殊性质即审美性的特征。特别是这两种性质的矛盾统一的关系。4该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文学发展的复杂性问题,以及如何认识这种复杂性产生的原因。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文学的发展与经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上,这种不平衡有着种种表现方式。需要学生举例,以文艺史的例子来证明。该题的另一个重心在于阐明如何解释这种不平衡关系产生的原因。如何把握最终的决定因素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影响的关系是该题的难点。5该题主要考察学生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点的程度以及理解能力。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该题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简明阐述对这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6该题考察了大量有关精神生产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阐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独立性、特殊性的表现,进而说明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特殊方面。7该题关键是首先说明文学类型的划分是来自对现实反映的不同方式上,然后分别阐述三种文学类型的各自特征并联系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流派说明文学类型的发展情况。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也考察学生的组织论述的能力。8文学话语的特性存在在文学话语的层面上,该题要联系话语的特征、从文学话语的三个特性加以说明,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可以用具体例子、也可以用概括的例子。9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典型的理解程度,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且需要举例说明。10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意境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对其特征有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这些特点加以精炼的说明,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11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审美意象的理解程度,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12叙事层面是现代叙事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我们理解叙述学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叙述内容、叙述语言、叙述动作的基本内涵。然后能够把三个层面的各自意义与关系讲明白,并举例说明。13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是从叙事内容上看,其二是从叙事方式上看,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尤其是在说明第二个方面的时候。14该题主要要把握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联系,重点考察学生把握论述抒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与现实难以分解的关系的程度。有一定的理论性。15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风格的掌握程度,文学风格的特征主要有三点: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分别举例说明。16该题首先要考察的是风格的定义,理解风格定义的基础上,从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文学风格与话语情境两个角度展开说明,可以举例说明,可以用具体例子、也可以用概括的例子。17文学接受的对象具有多种文化属性,而文学接受的主体也有多种精神要求,文学接受主体的不同需求促使文学接受对象的不同属性,该题关键是要求从多方面来举例说明文学接受的主体与文学接受对象的不同属性。18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掌握程度,这是有一定理论性的论述题,要强调说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消费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19该题是从整体上综合考察文学接受的过程,该题有大量的知识点,在文学接受的发生、发展、高潮各阶段有大量的考察知识,需要学生有条理的组织并论述。20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的整体掌握程度,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要求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并且要特别把握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的统一关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学概论(一)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23 23:42:1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1.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提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D )1-58A.马克思 B.列宁C.恩格斯 D.毛泽东2.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文赋》的作者是( C )导论-12A.曹丕 B.刘勰C.陆机 D.钟嵘3.认为巴尔扎克在他的 《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的理论家是( B )1-68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普列汉诺夫4.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诗学》的作者是( A )4-192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C.德谟克里特 D.贺拉斯5.明确直接提出 意境 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A )3-159A.王昌龄 B.皎然C.司空图 D.刘禹锡6.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文论家是( C )3-161A.王昌龄 B.司空图C.王国维 D.王夫之7. 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B )5-251A.布洛克 B.克罗齐C.科林伍德 D.卡西尔8.我国最早对文学风格进行分类,正式提出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B )6-333A.曹操 B.曹丕C.曹植 D.陈琳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 崇高的 、 平庸的 和 低下的 三种的人是( D )6-332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安提西尼10.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百科全书 的小说是( A )8-433A.《红楼梦》 B.《金瓶梅》C.《三国演义》 D.《水浒传》11.提出 小说界革命 的文论家是( D )4-193A.康有为 B.刘熙载C.王国维 D.梁启超12. 召唤结构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8-427A.伊瑟尔 B.姚斯C.福柯 D.德里达1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 )8-401A.文学产品 B.文学结构C.文学语言 D.文学情节14.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 )4-196A.小说 B.戏剧文学C.电影文学 D.电视文学15.审美的 心理距离说 的提出者是( A )8-415A.布洛 B.尼采C.叔本华 D.黑格尔16.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A )8-449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普列汉诺夫17. 艺术起源于劳动 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 D )9-456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普列汉诺夫18.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说明了艺术起源与劳动有密切关系,这段话出自( D )9-457A.《论语》 B.《老子》C.《庄子》 D.《淮南子》19.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C )9-477A.总是表现为对等的作用关系B.总是表现为不对等的作用关系C.并不总是表现为对等的作用关系D.总是表现为完全对等的作用关系20.18世纪末19世纪初取代古典主义成为欧洲文学主潮的是( C )9-490A.现实主义 B.象征主义C.浪漫主义 D.表现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叙述视角有( ABCD )4-207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C.第二人称叙述 D.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E.全知全能式叙述22.叙述时间主要包括的关系有( CDE )4-201A.故事时间 B.文本时间C.时距 D.次序23.关于抒情本质的说法有( ACD )5-249A.抒发感情即表现感情 B.抒发感情即宣泄感情C.抒发感情即传达感情 D.抒发感情即投射感情E.抒发感情即转移感情24.西方提倡文学作品三分法的理论家有( BCE )5-241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 D.歌德25.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 ABC )8-444A.印象式批评 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 D.形式主义批评E.本体论批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文学理论导论-2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它不像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体地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文学理论的这几方面内容并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由它的研究对象 文学本身所决定的。27.文学形象3-134文学形象是指文本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28.文学风格6-30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29.内指性2-128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30.文学流派9-501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1.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2-94文学文本 与 文学作品 是一对经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从专用概念和一般术语两个层次做一大致区分。(1)在专用概念层次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着比较清楚的区别:文学文本足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work)则是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一部由作者创作出来的 语言艺术品 ,当其未经读者阅读时,就还只是文学文本;而当其被读者阅读后,才变成作品。简言之,文学文本加读者阅读等于文学作品。(2)以往文学理论多使用 文学作品 ,现在却转而强调文学文本并把它与文学作品区分开来,主要意在表明两点:第一,文学的意义建立在文学文本的语言组织基础上,离开了语言组织不存在意义;第二,读者才是把文本意义现实化的关键角色,其阅读既可以寻求作者原意,也可以发现新的开放的意义空间。可见,区分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助于使文学文本的基本的语言特性显示出来,并且更加依赖于读者的阅读和保持意义的开放性。(4)这样,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在专用概念层次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而在一般术语运用上则没有多大区别。这也是学习时需要留意的:有时作为专用概念要区别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而有时则视为一般术语加以使用。32.怎样理解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2-128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1)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它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而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2)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特性。(3)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陌生化是与 自动化 相对立的。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 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33.艺术灵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7-362艺术灵感的这种特殊的思维状态大约有如下三大特征:(1)突发性在艺术创作中,灵感的袭来是没有任何先兆的。许多诗人、作家甚至常常是在非创作的状态中突然得到灵感,然后才开始进行创作的。艺术灵感是在长期思考、积累的基础上,大量被储存到无意识心理层面的情感、认识内容,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突然呈现于意识的层面,以至于连诗人和作家自己都不知道它们从何处而来。(2)迷狂性当作家处于灵感状态时,他的思维就不再是正常的思维了。这时他处于 迷狂 之中。柏拉图之所以用 神灵凭附 和 迷狂 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正是由于他十分准确地了解到诗人创作时的那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他对灵感产生原因的解释当然是神秘主义的,但他对灵感状态的描述却是十分真实的。灵感状态意味着作家进入了自我封闭的独特的幻象世界。唯其如此他才能够获得超凡的艺术创造力。(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艺术灵感能够使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在瞬间中达到一个高峰,平常状态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很轻易地得到解决。很长时间的思路阻塞也在一时之间豁然贯通。灵感对于创作活动是如何难能可贵。34.文学批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8-443~449我们从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这三个方面予以简要介绍。一、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1、印象式批评这是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或三言二语、点到即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比喻表达感受。中国古代的诗话词话,大都属于这种印象式批评。2、诠释式批评这是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法。我国历来有注经的文化传统,《诗经》的注解即开诠释式批评之先河。3、评点式批评即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一种批评方法,有题头批、文末批、眉批、夹批、旁批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一般是具有较高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的批评家在阅读作品时随感随写的即兴议论。二、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西方当代的文学批评方法种类繁多。它们大都依据于某种文化思潮或文学理论,有自己的特色、合理性以及一定的局限与不足。1、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也称为本体论批评、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20世纪20年代肇端于英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批评界占统治地位。代表人物右休姆、理查兹、兰索姆等人。他们主张作品中心论,反对浪漫主义表现论和传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情感与想象的世界。2、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它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所开创。后来弗洛伊德把自己的理论用于文学批评,由此形成一个批评流派。这派批评首先强调泛性欲主义,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3、神话原型批评作为批评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初英国的仪式批评,二次大战后兴盛于北美,并在英美新批评派后占据重要地位。这派批评首先对 神话 给予宽泛解释,认为它不仅指原始神话,而且包括现代用神话思维即超现实想象方式创作的一切作品。4、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文化思潮与学术思想。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是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5、接受美学批评这派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一般认为姚斯的论文《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为其开端。接受美学批评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 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 。6、女性主义批评又译为女权主义批评。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性别与社会性别,核心宗旨是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化,是对传统价值观与文学批评传统某种程度的颠覆与质疑。7、后结构主义批评又称解构主义批评或消解式批评。它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对结构主义不满和否定的产物。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是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中,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既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批评,又是作品艺术形式的批评;既是社会的、历史的批评,又是文学的、审美的批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0分,共22分)35.联系具体的文学作品论述文学的文化意义。1-41文学的文化意义至少有以下四点:(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人的生存是偏于动物性还是人性,这是文化首先关心的事情。(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文化把人的生物性的欲望变成一种美学的哲学的精神活动。(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文化的群体性是十分突出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4)憧憬人类的未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动物总是浑浑噩噩地活着,它们没有理想,不能预测未来。(5)需要补充的是,文学的文化意义不但表现在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等人文关怀上面,而且还表现在对文学自身的理解上面。36.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典型为什么具有艺术魅力。3-151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 朗格(Susanne K.Langer)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 激发人们的美感 。典型却是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创造的艺术形象,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特别具有满足人类在最充分的意义上直观自身的审美价值。(2)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这是艺术创造的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命题,它为艺术典型规定了严格的历史尺度。(3)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在文学典型的画廊里,绝不允许重复。

2017多省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必考世界文学常识(五)

第1条伏尼契:《牛虻》,歌颂意大利革命党人 第2条柯南道尔:侦探小说家,《血字的研究》《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 第3条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第4条果戈理:短篇小说《外套》,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集《彼得堡故事集》(包括《狂人日记》《涅瓦大街》等) 第5条屠格涅夫:《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 第6条列夫托尔斯泰: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俄十月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第7条契诃夫:散文中的普希金,《变色龙》《套中人》《小军队文职考试之死》 第8条高尔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第9条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 第10条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