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贵州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之隔板模型

红师教育网整理了2017军队文职考试题库及答案、军队文职考试模拟题、军队文职考试练习题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军队文职考试相关考点。 2017贵州军队文职考试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之隔板模型 排列组合问题是公职考试中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一类题目,考生往往在备考时间有限或是答题时间有限的时候会选择先放弃排列组合。但是,排列组合中有一些题型直接套公式就可以解决。 一、隔板模型基本形式 隔板模型是用来解决相同元素分堆问题的,比如10个相同的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都有,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这样的问题中,元素相同(相同的苹果)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拿到数量的不同、没有内容的区别,于是我们考虑怎样将10个元素分成三堆对应给3个人即可。

OOO|OOOOO|OO 结合例题我们来提炼一下隔板模型的基本形式:N个相同元素分给M个不同对象,每个对象分得至少一个。题目特征主要有三:求解时转化成N-1个空挡插M-1个板分成M堆对应给M个不同对象,列式即C(M-1,N-1)。 二、隔板模型变形 把上述例题每人至少一个改成至少两个苹果,问有多少种分法?先给每个人一个苹果,将问题转化成7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至少一个就可以了,列式为C(2,6)=15。 例:一家公司有20台相同配置的电脑,分给甲乙丙三个部门,甲部门至少2台,乙部门至少3台,丙部门至少4台电脑,问有多少种分法? 解析:先给甲部门1台,给乙部门2台,给丙部门3台电脑,将问题转化成14台电脑分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一台的问题,即13个空挡插2个板分成3堆,列式为C(2,13)=78。

2018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备考之真假推理的矛盾关系

判断推理模块是2018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中的一部分,如果单从题型的构成来讲,它不仅有整个岗位能力卷子最难的逻辑判断,也有最简单耗时间最短的类比推理,又有怎么看也看不准答案的图形推理,更有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正确答案的定义判断。而今天我们要说的真假推理就是逻辑判断中的一种常考题型,初次接触这种题型的童鞋可能会觉得比较难,又比较绕,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常考的关系这种类型的题就会变的非常容易。 真假推理常考的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包含关系。其中以矛盾关系考察频率最高。提到矛盾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楚人卖盾又卖矛的故事。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但是,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却不大一样,它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构成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下面图图就带大家扒一下真假推理常考的6对矛盾关系。助力2018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 1.A是与A不是。

2018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备考之意图判断高分技巧

备考2018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大家在备考中会发现,岗位能力中的一个大的模块就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中的片段阅读着实令大家头疼,不仅是因为它的文段字数多,更是因为在许多字中不知道重点在哪里?随着考试难度的增加,2014-2016年贵州军队文职考试这三年,意图判断题平均每年考7道,在言语模块中占比,仅次于逻辑填空题,堪称最重要的题型之一。此外,由于它和主旨概括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选择时,考生们往往会很纠结。这样一来,自然会耽误时间,降低正确率。在此红师教育就意图判断题的技巧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针对于意图判断题,解题思路:1.通读文段;2.定位主题;3.判断意图;4.

那么重点来了,肯定有很多同学会问,到底是选择概括主旨项还是合理呼吁项呢?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讲解意图判断题的解题技巧。 一、有呼吁项,并且呼吁项符合主题,那么就优选呼吁项。

2018贵州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备考之语句衔接题这样玩

在贵州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的漫漫备考路中,总有一些类型题目会被考生抱怨:数量关系太难了,资料分析做不完啊,常识只能靠蒙了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思维角度,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我一定要做对、拿分?在2018贵州军队文职考试的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也是一种令人感觉头疼的题型,准确率相对而言比较低,但是这里面有没有最开始所说的必拿分题呢?当然有,那就是言语理解中必考题型语句衔接。 一、语句衔接的含义 什么叫语句衔接呢? 就是一个自然段中,空出一句话,之后让你在选项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二、语句衔接的步骤 1.确定空所在的位置,如果空在一个自然段的首句,首句一般有引出话题、开宗明义的作用;如果在中间,一般有承受上启下的作用;

2.确定位置后,明确空是完整的一句话,还是一句话的一部分,在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句子是以句号为单位的。如果是一句话的半句话,需要与这句话表达意思完整。 3.分析行文脉络,明确文段话题、色彩等,话题、色彩保持一致。 接下来回到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