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1 17:56:34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教学目的:明确文学的类型和体裁的概念,进而了解几种不同的类型和体裁及其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这是我们从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状况来进行的划分。我们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作家在创作中有不同的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原则,这种原则贯穿创作过程的始终并制约和形成作品特有的创作形态。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我们称之为文学的创作方法:作家、艺术家一旦意图表现生活并进入创作过程,涉及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认识生活、理解人生,接着便是如何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是以什么样的形象方式去表现。他们或者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去表现,追求艺术情景与现实情景的肖似;或者立足于对主观理想图景的表现追求情景反照现实情景;或者把客观世界当作主观世界的象征来描绘,追求艺术情景对现实情景的变形与暗示。由于这种种不同的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也就因为作者创作时遵循的不同原则而具有了各自的特征。二.文学作品的三种类型1.现实型文学(1)概念:186页(2)特征:①再现性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即尊重客观现实,从实际生活出发去描写和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 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 ,或者如巴尔扎克所说:法国社会将是历史,而他只是法国社会历史的 秘书 。再现性具体表现在:a.注重客观生活的真实再现。在人物塑造上,注意的中心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既不写成神,也不写成鬼,而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b.事件描述上,不凭借超人的力量去挑起、推动或解决矛盾。c.环境描写上,写平平常常的人间生活情景。注意: 现实主义 注重客观生活的真实再现并不等于照搬生活真实。现实型文学在形象塑造上,特别强调典型性,特别是强调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在《致玛 哈克奈斯》中说: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是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根本区别。这一个特点说明了再现型文学的最主要特征,但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所以在现实型文学中依然存在着作者的情感评价。就引出了再现性的第二点体现:B.作家的思想感情寓于真实的描写之中(自然流露)。任何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都是有理想、有倾向、有感情的,巴尔扎克说: 我搜罗了许多事实,又以热情作为元素,将这些事实如实地摹写出来。再现型文学作品要求的是主观感情的自然流露,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理想愿望通过真实描写的生活形象本身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特别地由作者加以指出。②逼真性逼真的定义:187页细节:是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托尔斯泰认为,作为真正艺术作品的基础,细节描写必须绝对正确。他在《艺术论》中说: 只有当艺术家找到了构成艺术作品的无限小的因素时,他才能感染别人,而且感染的程度也要看在何种程度上找到了这些因素而定。 细节的最根本任务,在于显示被描写对象的真实性。他又说: 这种细节描写只是为了使人感到真实,说明被描绘的事物发生于现实中,而非在梦里。托尔斯泰非常注意细节,他要求作家要明察秋毫,他曾指出一些作者细节描写的虚假:柯罗连科的一部作品中说复活节晨祷之时,还照着一片明亮的月光,而事实上,复活节是遇不着满月的。他自己在写《哈吉 穆拉特》时,几次写信给哈住过那个地方的人询问哈住的房子结构如何,穿的衣服和当地人有什么不同,逃亡时同他的亲兵说不说俄语,带不带枪,他骑的马毛色怎样等等。2、理想型文学(1)概念:188页(2)特征:A.表现性:表现的定义:188页表现性具体体现在:a.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理想型文学不对现实生活做细致入微的描绘,而是描写理想的生活图景,表达自己对进步理想的追求。理想生活图景包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桃花源记》中: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耕自食,人人平等的理想乐土。 ;对理想人物的描绘:孙悟空、杜丽娘;对个人理想的表达,《离骚》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 桑说: 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追求理想的真实。 我所喜欢写作的,是人类的牧歌,人类的歌谣,人类的传奇。 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有的来描写它。b.从情感表达上,大胆抒发热烈奔放的情感。乔治 桑曾指责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说: 从写的东西里头抽去自己的灵魂,这又是什么病态的幻想呢?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的意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不要人了解,这样一来,读者只好丢开你了,因为假如他想听听你对他讲的故事的话,就全看你有没有明白指出:这个人强,这个人弱。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凤歌》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B.虚幻性a.在构思艺术形象的原则上,按作者的情感逻辑,塑造出不寻常的形象。具体表现在人物不同寻常、环境不同寻常、情节发展不同寻常。由于这种不同寻常,使浪漫主义作品带上了神奇色彩,也因为这种表达主观幻想的需要,理想型作品在题材上常采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自然奇观、历史异闻并将之融为一体。b.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为满足作家情感表达的需要,理想型文学突出强调了想象和幻想的能力。燕山雪花大如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黄河之水天上来3、象征型文学(1)概念:象征 一词源自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这种象征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成象征的是两个实物;二是两个实物相合而共同传达某种信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象征逐渐演化为 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 即流传至今的 象征 一词的广泛含义。象征型文学是指:189页(2)特征:A.暗示性暗示的含义:189页暗示是象征最突出的特征。法国诗人莫雷亚斯在他著名的《象征主义宣言》(1886年)中指出: 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的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的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的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在这段话里,莫雷亚斯实际上指出了两点:第一,象征物具有外在指向性。诗中 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的自身, 而指向其后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 示 。第二,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 秘密 的。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关系的这种不明确实际上意味着被象征物的不确定,意即象征意义的暧昧和无限。这就是 暗 。后期象征主义的著名诗人艾略特说: 诗歌不是情绪的发泄,而是情绪的逃避;诗歌不是人格的表现而是人格的逃避。 所谓逃避,就是避免正面直接抒情,要求用象征暗示间接表现。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被欧美资产阶级公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他用万物枯死的 荒原 来比喻现代世界;他把现代人比作 稻草人 空心人 ,只有通过寻找圣杯骑士,救活鱼王,才能使 荒原 苏生。诗人用这个象征性的神话,暗示西方世界的危机和宣扬基督救世的思想。那么,如何进行暗示呢?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法国的马拉美认为: 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一点一滴地去复活一件东西,从而展示出一种精神状态,或者选择一件东西,通过一连串疑难的解答去揭示其中的精神状态,必须充分发挥构成象征的这种神秘作用。 马拉美在此指出的暗示之法,归其要旨有如下两点:首先,是指精神状态不能直陈,只能借助 一件东西 来揭示。艾略特指出: 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须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即唤起那种情感。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其次,展示精神状态的方法是 一点一滴地去复活 和 一连串疑难的解答 。言外之意,象征的主旨不能和盘托出,而应该一点一滴地暗示。B.朦胧性朦胧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含义。朦胧性产生的原因:第一,象征型文学主要采用暗示手法,并且对暗示的被象征物不加以提示。第二,在文学意象,为了能更丰富准确地寄寓审美意蕴,象征型文学往往要对其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加工,从而文学意象往往会超越其现实的具体属性,带上了假定性。如舒婷《致橡树》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一.关于文学体裁1.概念: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作品完整的表现形态)2.文学体裁的基本分类在我们对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结构形态的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对文学体裁进行过不同的分类,大体上古今中外有过三种对文学体裁的分类方法:(1)两分法二分法 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的划分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把诗词曲赋等在语言上讲求节奏韵律的叫做韵文,把其它不讲究节奏韵律的叫散文。我国古代之所以会产生二分法,主要是因为我国诗歌和散文产生的最早,并且相当发达所致。不过,这一分法过于笼统,早已不能适应文体发展的现实需要了。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九章 20世纪欧美文学-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1 21:02:43第九章 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 概 述20世纪是风云变幻的时代,文学现象纷纭复杂。20世纪的历史特点,决定了文学具有独特的性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本世纪初先后结束了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这些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矛盾趋于尖锐,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危机,又因各国发展速度不同,打破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关系,导致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两次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拉开序幕,8月4日全面开战,持续四年零三个月,席卷38个国家,波及到当时地球人口的四分之三 15亿人以上。战争期间,俄国于1917年发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退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经历,对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从文艺复兴以来三、四百年之久建立和稳固起来的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冲击,引起了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的巨大变化。一战期间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适应普遍的社会审美心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意象派诗歌等等新的文学流派。它们是新一代文人追求艺术创新的产物,也是一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表达特定心态的重要渠道。新的文学现象也带来了本世纪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革新。一战后,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好景不长。资本主义内部固有的矛盾,导致了1923 1933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降低了40%,退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英国下降了23%,法国32.9%,美国46.2%,德国40.6%,意大利33.1%。各国进出口额几乎都减少了三分之二。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失业总人数最高纪录时超过五千万。此外,还有许多半失业者和破产的小农。 这次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紧接着又陷入了1937 1938年的新的经济-政治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寻求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掀起了的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1日爆发。它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空前残酷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六年零一天,于1945年9月2日结束。二战中, 军队和平民的伤亡约在9000万以上,各国直接军费开支高达11170亿美元,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40000亿美元。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增多,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冲击更甚于一次大战。人们对一次大战记忆犹新,又受到二战的浩劫,对战争、和平、人生的意义、前途、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思索,于彷徨、苦闷中,寻找支撑自己的信念和变革的途径。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反映到文学上,出现了一大批 战争恢复期 的文学,例如战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黑色幽默 等等,以表达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战后世界的陌生感觉,和战争惨痛经历的血泪回顾。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对二战的描绘、回顾、反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作品。20世纪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风起云涌。大工业的垄断,造成了生产的集中,也形成了统一而又纪律的无产阶级队伍。鲜明的阶级差异于对立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生产生活的极度贫困,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1917年,列宁首次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欧许多原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奋起反抗,形成波澜壮阔的、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潮,诞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砸毁旧世界,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新生活,涌现了一大批反映无产阶级的斗争生活和宏大理想的文学作品。这是世界文学中的新气象,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20世纪又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19世纪70年代起,由于电力的发现,人类进入了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时代,这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形式的更新,电影在表演艺术方面与戏剧争雄,电视又对电影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和现代化,打破了各国、各地域之间原有的封闭状态,使人们眼界大开,形成了新的文化交融。这一切,都使文学的传统样式 诗歌、小说、戏剧出现了新的面貌。20世纪的文学因此又是求新、求异、追求个性化、寻求突破和创新的文学。20世纪拉丁美洲人民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控制的斗争中,产生了具有浓郁传奇色彩和独特民族心理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总的说来。20世纪文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其首要特色,是流派纷呈,瞬息万变。从宏观上讲,20世纪欧美及东方各国文坛,主要有两种文学思潮:一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种是反传统的现代派文学。它们并行发展,相互渗透。现实主义文学以苏联和各国进步作家的创作为主流,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力图创新,吸收了许多现代派的表现手段,风格各异,带有20世纪文学的时代特色。现代派文学中包含诸多文学流派,其创作力求新、奇、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倾向;各流派以十年或不到十年就被取代、更新的速度,纷呈叠起,名噪一时。20世纪文学因而呈现的丰富绚丽的局面,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比拟的。二、20世纪文学注重人们的内心和意识深层开拓。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帕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等理论影响下,许多作家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19世纪相比,文学的观照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由整体向个体、由社会向个人、由外部向内心、由浅部的、戏剧化的感情向深部的、非逻辑化的感情的转变。作家们由追求酷似生活的真实,转向探求人的内心世界的 最高真实 ,现代派文学尤其如此。文学观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文艺批评、文学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文学由此实现了对19世纪文学的全面突破和超越。三、20世纪文学受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影响更为明显。几乎每个文学流派都有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乃至自然科学理论的依据,一些文学流派同时也是哲学或其他社会科学观点的主张者,许多文学作品就是某种观念的直接产物。四、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较之19世纪有了进一步深化。它继承了19世纪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揭露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剥削,鞭挞资产者的冷酷无情,批判贫富悬殊的现象,控诉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同时还探及一个更深层的主题 现代资本主义生活如何造成人的 异化 ,使人变为非人。异化主题是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的新的深化和发展。五、20世纪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影响更为深入。文学流派与绘画、雕塑、电影流派相互派生,相互渗透交融,给文学带来新的追求和表现手段。诗人追求诗的绘画效果和音乐美、雕塑美,小说家力图在作品中体现时间艺术的节奏韵律和空间艺术的质感,等等,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为文学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第二节 苏联文学和高尔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宣告了地主资产阶级统治机器的崩溃,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诞生了一种新的革命文学 苏联文学。苏联文学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方法出现在世界文坛上,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的新篇章。苏联文学的分期:从十月革命到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17-1934),为初期;此后至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1934-1954)为中期;随后至苏联解体(1954-1991)为当代文学时期。苏联文学真实的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苏联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误的地方。学习和总结苏联文学的经验和教训,将对促进我国文学的繁荣,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苏联文学的成功,在于它始终以共产主义思想性为指导思想和基础,苏维埃作家们以自己卓越的作品热情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苏联文学的共产主义思想性又是人民性最完整、最深刻的表现。苏联文学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读者热爱祖国,培养其民族自豪感。苏联文学的成功,还在于它宣传国际主义思想,把热爱苏维埃国家的感情与对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友爱感情密切联系。还在于它提倡多民族文学的繁荣,坚持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的创作方法。但是,苏联文学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它也走过一些弯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30年代后半期,它犯了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一些作家,如小说家巴别尔、皮利尼亚克,戏剧导演梅耶霍德等受到了不应有的迫害。苏联文学直到70年代,才探寻到了一条比较科学的发展道路。一是反对两个极端,既反对抹黑,业反对粉饰;一是要求表现生活中的美,塑造 当代英雄 。由于战后初期,为反对唯美主义和 纯艺术 论等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发了四个决议,强调党性原则,因方式简单粗暴,公开点了一些作家的名,使左琴科、阿赫玛托娃等受到伤害。加之个人崇拜主义的盛行,过分夸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 无冲突论 开始漫延文坛,致使苏联文学失去了卫国战争初期勇于创新和朝气蓬勃的现象,陷入了僵化和半僵化状态,产生了一些粉饰现实,象巴巴耶夫斯基的《金星英雄》这类作品。另外,在50-60年代,苏联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高涨时,在出现了一批真实地、较为深刻地揭示人,歌颂人性美,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抛开人的历史,不顾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颂扬自然和人普遍 善 的抽象人道主义作品。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思想混乱、片面揭露阴暗面的作品。这段时期,是新旧历史的转折时期,阶级斗争尖锐复杂,社会生活动荡变化。这一切对苏联文学作家队伍形式、文学思潮交锋以及文学创作本身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月革命初期,苏联作家按其政治倾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拥护和赞成革命的,如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别德内依、马雅可夫斯基等。第二类,同情革命,逐步转向革命的,如勃留索夫、勃洛克、阿 托尔斯泰、魏列萨耶夫、库普林等。第三类,敌视、反对革命的,人数不多。国内战争和20年代,各种文艺思潮涌现,文艺流派纷呈。有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和意象派等十多个流派和团体。苏联文学界在党的领导下清除了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的影响。为了彻底纠正各流派的门户偏见和宗派习气,俄共在1925年发表了,《关于党在文学文学遍布的政策》的决议,对当时文学的健康发展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在贯彻过程中,又遇到来自 拉普 是苏联20、30年代最大的文学团体。他们粗暴打击 同路人 作家,大搞宗派主义,并鼓吹庸俗社会学的文艺观点,成为苏联文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1932年4月,联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1934年8月17日至9月1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苏联作家协会的诞生,选举高尔基为第一任主席。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判的基本原则。这一切标志着苏联文学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苏联文学的初期成就辉煌:诗歌方面:马雅可夫期基、别德内依、勃洛克、叶赛宁、吉洪洛夫、伊萨科夫斯基等新老诗人相济,呈现兴旺景象。代表作品有:勃洛克(1880 1921)的《十二个》(1918)是苏联诗歌中第一首献给十月革命的长诗;别德内依(1883 1945)的《大街》(1922年)是诗人的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时唱的颂歌;叶赛宁(1895 1925)的《伟大的进军》(1924)、《同志》(1917)、《宇宙的鼓手》(1918),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1925)、《好!》(1927)。小说方面:从20年代初,小说才逐步繁荣。代表作品有: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这是三部反映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长篇巨著,被看作是 里程碑式的作品 。史诗巨著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 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以及反映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表现工人阶级劳动热情和社会性主义工业化的作品,如革拉特珂夫的《水泥》(1925)、卡达耶夫的《时间呀, 前进!》(1932)。反映农业集体化的作品,有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描写新人成长的作品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等。这时期还出现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史诗性名著,如高尔基《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1925 1936)历史小说和诗歌也获得了丰收。如阿 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1929 1945)和伊萨科夫斯基、列别杰夫一库马奇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等脍炙人口的诗歌。长诗《列宁》是马雅可夫斯基(1893 1930)诗歌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这是副产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结构宏伟的艺术巨著。全诗共分四部分,由序诗和正文三章组成,各部分既有独立性,又有相互间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体。在序诗中,诗人以讲故事的口吻,表达了该诗的主题思想: 列宁 永远活着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高举列宁的旗帜奋勇前进。第一章,诗人描述了列宁作为革命领袖诞生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第二章,诗人真实地反映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战斗的业绩,证明了列宁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战斗的一生。第三章,真实地描绘了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因列宁的逝世产生巨大悲痛。表现了人民对列宁的深切悼念以及继承列宁遗志的钢铁誓言。在塑造列宁的形象时马雅可夫斯基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生动地描绘了列宁崇高、伟大而平易近人、坚定、顽强而又富有人情的品格。诗人在世界革命运动和俄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背景上塑造列宁的形象。诗中的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诗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描述了劳动人民200多年的革命历史,指出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孕育了列宁的诞生,既写了列宁的出现是世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写了列宁时革命运动的伟大实践者和出色的指导者,是无产阶级的领袖。诗人通过列宁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生动地描绘了列宁的形象。长诗指出,列宁在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列宁与党血肉相联,生死与共,是高度统一的整体。诗人正确地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地作用,表现了党、无产阶级和领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人通过真实反映列宁与人民之间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来刻画列宁的形象。列宁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领袖,他的目光洞悉农民的呼声、士兵的哀怨、工人的意志,诗人明确表明列宁不仅是俄国人民的领袖,也是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与人民心连心,他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纯朴中见崇高。他质朴、谦虚,不惹人注目,不摆架子。同时又是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把求实精神和革命胆略结合在一起,他的眼睛能看透时间掩盖的一切,他的胸怀能包容整个世界。因此,他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路线,引导人民胜利前进。生动表现了领袖与革命人民亲密无间的血肉之情。长诗成功的塑造了列宁的光辉形象,并成为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描写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政治抒情诗。长诗《列宁》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全诗具有奔放的感情色彩。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热情奔放,仿佛在诗中向读者作充满激情的演说。将叙事与抒情、诗歌与议论结合在一起,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其次是语言上的革新。在长诗中,诗人不仅融入了生活语言,而且还吸收了当时常用的一些政治词汇和鼓励性字眼,并使之产生新的涵义,增强了诗的思想性、现实性和时代感。最后是节奏、韵脚和诗歌形式的革新。长诗的节奏是献给俄罗斯共产党的庄严颂诗的节奏,是进行曲的节奏,是时代的鼓声,革命的最强音。诗人还在利用民间诗歌格律的基础上,创造了 阶梯式 的独特诗节形式,并使之与语言、节奏与韵脚革新紧密配合在一起,使长诗形式独特新颖,语言清脆有力,节奏明快雄壮,韵脚响亮悦耳。长诗《好!》是十月革命胜利10周年时,马雅可夫斯基写的 纲领性 的长诗。诗中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得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战斗历程。富尔曼诺夫(1891-1926)的《恰巴耶夫》描写了国内战争时期一支农民队伍在党的领导下的成长过程。着重塑造了农民出身的传奇式人物恰巴耶夫的形象。揭示了党在新人成长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的《铁流》是以苏联国内革命初期塔曼红军和劳动人民冲出反革命包围,越过高加索山脊,与红军主力会师的史实基础,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严酷的斗争局面,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和其他劳动者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血肉关系,以及革命熔炉造就新人地伟大力量,也突出了总指挥郭如鹤地形象。法捷耶夫(1901-1956)的《毁灭》通过内战时期以莱奋生为首的一支小游击队同日本武装干涉军的殊死搏斗,再现了当时斗争的残酷性,表现了战争环境中大浪淘沙的景象。描写了革命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人的改造,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塑造了党的领导莱奋生、工人出身的游击队员木罗式加和软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美谛克的典型形象。在严酷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者的作用。木罗式加,矿工出身的游击队员,体现参加革命的基本力量,在斗争中受到磨炼,成为忠诚的革命战士。美谛克,对革命抱有浓厚幻想的知识分子,他文雅,不酗酒,文化水平高。但自私、虚伪,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当了革命的逃兵。中期苏联文学,由于国际上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因而提高警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30年代在苏联文学中盛行特写,肖洛霍夫、列昂诺夫、卡达耶夫等作家都深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创作了不少著名作品。他们的创作一般都经过了从特写、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的发展过程。长篇小说有列昂诺夫(1899-)的《索溪》(1930),以俄国北方森林区一座造纸厂的建设工程为背景,着力刻画了从新经济政策到五年计划的转折时期苏联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道德伦理面貌。卡达耶夫的《时间呀,前进!》以乌拉尔钢铁联合企业建设工地的水泥作业队在一天一夜之内创造生产新纪录为主题,讴歌了 与时间赛跑 的时代气息。30年代后半期相继出现了: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描写在集体劳动中将流浪儿和失足青年改造成 新时代的积极分子 的艰巨历程,是一曲社会主义教育的颂歌;马雷什金的《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描绘革命前后沾染萎缩不前的小市民习气的小手工艺者转变为新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曲折过程;克雷莫夫的《油船 德宾特号 》,通过一个落后的油船乘务组转变为先进集体的过程,揭示重要的事情不仅在于挖掘机器的潜力而在于唤起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的主题。30年代小说的另一重大主题是关于集体农庄运动。这些小说围绕集体化运动而展开的复杂的农村阶级斗争,并往往具有研究农村的风土人情,探讨中农的矛盾心理的性质。潘菲洛夫(1896 1960)的《磨刀石农庄》和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作《新垦地》)是两部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一阶段,许多著名作家相继完成了有关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史诗性作品:高尔基描写二月革命前俄国四十年变迁历史和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的长篇小说《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1925 1936);肖洛霍夫描写顿河哥萨克在十月革命前后的动荡生活及其历史悲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8 1940);法捷耶夫取材于苏联远东地区游击战争的长篇小说《最后一外乌兑格人》(1925 1940)等,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诗歌方面,主要有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描写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抒情叙事长诗《春草国》(1935)和伊萨科夫斯基的抒情诗。戏剧作家包戈廷(1900 1962)的列宁三部曲《带枪的人》(1937)、《克里姆林的钟声》(1940)、《悲壮的颂歌》(1958)。他成功地塑造了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逝世前夕这三个时期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40年代,以描写伟大卫国战争的文学最为突出。苏联作家在卫国战争中表现高度的爱国热情,1000多位作家奔赴前线,很多作家英勇献身。好此作家荣获 苏联英雄 称号和各种勋章奖章。当时,以诗歌成就为最大。著名的有:穆萨 嘉里尔的《莫阿比特狱中诗抄》、列别杰夫 库马奇的《神圣的战争》、苏尔科夫的《勇士之歌》、吉洪诺夫的长诗《基诺夫和我们在一起》,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华西里 焦尔金》等。小说创作亦有成就: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1944)、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1942)、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1942)、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1945)等。戏剧创作中最著名的是1942年出现的三个剧本:柯涅楚克的《前线》、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和列昂诺夫的《侵略》。《日日夜夜》是西蒙诺夫(1915-1979)杰出的中篇小说。它描写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捍卫斯大林格勒浴血苦战的景象。小说集中描写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沙布洛夫营守卫已成荒墟的三座楼房的战斗生活。通过对营长及其战士们的刻画,表现出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英雄气概和坚毅精神。以集中而凝练的笔法表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力量的集中表现,是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作品,是伟大卫国战争的艺术画卷,歌颂了苏联人民壮丽的反法西斯斗争,反映了青年近卫队员们的英雄事迹。作品描写了青年近卫军的英雄形象,热情赞扬了奥列格、万尼亚、谢辽沙、邬丽亚、刘芭等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成功的塑造了通过火与血考验的青年英雄的群像,显示了卫国战争中年轻一代的可贵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的《瓦西里 焦尔金》是卫国战争期间的著名诗歌,是一首反侵略战争的颂歌,被誉为 战士在前线生活的百科全书 。书中描述的焦尔金是千百万苏联战士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了普通劳动者的一切优点:勤劳、勇敢、纪律性强、性格开朗,冷静沉着,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总之,苏联文学在卫国战争年代奋发有为,硕果累累地完成了光荣使命。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文学也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题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战争题材,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景性的,着重对整个战争进行哲理性的历史探索,所描写的事件规模广阔;另一种是局部性的,着重于分析战时人的精神世界。第二类是当前生活的劳动题材,表现的主要冲突是创造性劳动态度与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之间的斗争,因而有别于20、30年代主要反映阶级斗争的劳动题材作品。第三类为历史题材和国际斗争题材,后者主要反映宣传和平主张。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重要作品有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1946)、布诺宾夫的《白桦》(1947、1952)、爱伦堡的《暴风雨》(1947)阿扎耶夫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948)、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1952)、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1953)等。诗歌方面,有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路旁人家》(1946)、伊萨可夫斯基的《诗与歌》等。戏剧有列昂诺夫的《金马车》(1946)和包戈廷的《共同创造世界》。战后初期苏联文学虽以数量众多的大型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某些特征,但由于个人崇拜等致使其发展道路曲折,陷入僵化半僵化状态。以后虽有所纠正,也曾提出文艺要积极干预生活和 需要苏维埃的果戈理和谢德林 ,但无显著改变,直到5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所克服。苏联当代文学(1954-1991):50年代中期,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的诞生为标志,西方因而称之为 解冻文学 ,苏联自己则称为 转折时期的文学 。这一文学思潮从反对 无冲突论 开始,以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处理战争、领袖和日常生活、道德方面的题材。爱伦堡(1891-1967)的《解冻》(第一部1954;第二部1956)。小说鞭挞了厂长茹拉甫辽夫自私、保守的思想,揭示了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对人不信任及官僚主义造成的严重恶果,并赞扬了刚刚出现的关心人、信任人的新气象。苏联文学界公认在这段转折时期文学中有三部关键的作品:《区里的日常生活》、《俄罗斯森林》和《一个人的遭遇》。奥维奇金(1924-1968)的《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1956)由5篇揭露农村阴暗面的特写组成。以真实反映现实,大胆揭露矛盾而彻底打破了 无冲突论 。与这一特写集相近的有特洛耶波夫的《一个农艺师的札记》(1953)和田德里亚科夫的《阴雨天》(1954)等,这些作家被称为 奥维奇金派 。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1953)是苏维埃战后文学的佳作。小说描写了林学家维赫洛夫从十月革命前到卫国战争初的遭遇。他提出的保护森林造福人类的科学观点遭人反对,但在战时终于被人们所理解。小说因丰富的哲理和精湛的技巧获1957年列宁文学奖金。肖洛霍夫的短篇名著《一个人的遭遇》(1957)描写一个普通苏联士兵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和经历。强烈控诉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现了苏联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以及崇高的牺牲精神。通过一个人的遭遇,表现了经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共同命运。从而激发人们对战争、历史及人的命运的深入思考,反对侵略战争,增强对人的力量和光明未来的信念。小说在表现战争题材方面突出了战壕真实和战争残酷,指出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道路,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划时代的作品。在它的影响下,苏联文学出现了 第二次浪潮 ,涌现了一批 战壕真实派 作家和大量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邦达列夫(1924-)是 战壕真实 派作家的突出代表,是著名的 前线一代 作家之一。《营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热的血》使他成为苏联文艺界备受推崇的军事文学作家。他的战争三部曲:《岸》(1975)、《选择》(1980)、《人生舞台》,道德探索和人生哲理明显增强,引起强烈的反响,连续荣获苏联的最高奖赏,使他在国外享有盛誉。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卫国战争中步入人生、经过烈火洗礼的一代人,历尽沧桑,对当今社会和生活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作品在艺术上视野开阔,哲理性强,独具一格。艾特玛托夫(1928-)是苏联吉尔吉斯著名作家,曾多次荣获苏联多种文学奖,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中篇小说《查密莉雅》(1958)是他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一个吉尔吉斯妇女争取人格独立和爱情幸福的故事。中篇小说《白帆船》是作家70年代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个发生在叶尼赛河边某护林所的故事:冷酷、自私的土霸王阿洛斯古尔利用职权盗窃国家木材,残酷压迫工人,是 恶 的化身。7岁的小主人公善良纯洁,不向邪恶妥协,是人类良知的象征,是 善 的化身。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 善 失败了,小主人公受到心灵的摧残,以至自溺身亡。作为小说的有机部分,插入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类杀害了长角鹿母的双生子,它却以德报怨,救了战败的吉尔吉斯人最后两个孩子。通过长角鹿母的传说,小说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长角鹿母的悲剧,象征了人类对大自然日益疯狂的掠夺和严重地破坏,这种自毁生存环境的行为是值得忧虑的。小说以深邃的哲理思考深深地感染和启迪着读者 。苏联文学进入70年代后,由于苏共文艺政策的调整,在文学作品中既注重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即歌颂传统的英雄人物、科技革命时代的英雄和勤勤恳恳为事业献身的知识分子,又深入揭示现实的弊端。特里丰诺夫的《滨河路公寓》就是揭露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新贵族的力作。小说的主人公格列勃夫就是一个阴谋家、野心家。他靠投机钻营等卑鄙手段,不但住进了公寓,而且成了学术界的要人。这里豪华的公寓成了权势和利益的象征,它吸引着多少野心家为之钻营拼命。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分析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70年代苏联小说创作中突出的艺术发展趋势。作家们的目光既注意宏观的历史观察、更注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他们作社会心里的剖析。拉斯普京(1937-)的《活着,但要记住》写的是战争时代的事件。但他没有描绘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而是着重描述战争在遥远的西伯利亚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中给人们心理上划下的痕迹,提出了道德上的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即人对于社会、人民和祖国的公民责任问题。对女主人公娜斯焦娜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构成了这部作品动人的艺术魅力。他的《告别马焦拉》(1976)、《火灾》(1985)是深入表现道德问题的佳作。鲍里斯 瓦西里耶夫(1924-)著名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是一部有独特抒情风格的战争小说。作品通过五个单纯而平凡的爱国者歌颂了纯朴而英勇的俄罗斯妇女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绩。小说中善良的年轻母亲丽达 奥夏宁娜临牺牲前的镇定自若;美丽活泼的冉妮娅 康梅丽珂娃挺立在德寇前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幻想着幸福明天德森林看守人女儿李莎 勃利金娜在泥潭中被淹没等情景,都具有生动感人的壮烈的悲剧意味。马克西姆 高尔基(1868 1936)原名阿列克谢 马克西莫维奇 彼什科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新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在文学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意义。高尔基自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 楚德拉》走上创作之路后,其早期中、短篇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偏重表现理想,一类偏重表现现实,前者《马卡尔 楚德拉》、《少女与死神》(1892)、《鹰之歌》(1895)和《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等。《鹰之歌》通过鹰和蛇的故事,抨击好安于现状、苟且偷安的市侩心理;颂扬了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的 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 。作者塑造了鲜明对比的形象 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从对比中作者突出了鹰之高大,蛇之渺小;鹰之奋不顾身,蛇之贪生怕死。在鹰的身上,可看到当时俄国革命者积极向往行动,激望改变现实的英雄气慨;而蛇的形象则暴露了市侩的苟且偷安、私自保守的丑恶嘴脸。《伊则吉尔老婆子》通过这三个故事中三个主人公 腊拉、伊则吉尔和丹柯,深刻地讲述了人生意义,探讨了 人应该怎样生活 这一根本问题。腊拉是利己主义典型,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本质。丹柯是一个热爱自己的人民,用燃烧着的心照亮苦难深重的人民的英雄。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雄鹰,和用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人民前进道路的丹柯,都是19世纪末俄国无产阶级战斗激情和崇高理想的概括和升华。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颇具匠心,全篇作品以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传奇的情调,浪漫主义式的人物,函意深邃的警句格言都深深地叩动读者的心弦。偏重描写现实的作品有:《叶美良 皮里雅依》(1893)和《阿尔希普爷爷和廖思卡》(1894)《切尔卡什》(1895)。其中《切尔卡什》是写流浪汉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书中的主人公切尔卡什被畸形社会推入流浪汉行列,他虽然行窃,但热爱自由,卑视金钱,为人宽厚、豪放、勇敢,富于反抗性,是现存制度的叛逆者。与他成鲜明对照的是典型的小私有者加弗里拉,他贪婪、自私,作者鞭挞了这一肮脏的灵魂,赞颂了切尔卡什的反抗精神。在作家的早期创作中,浪漫主义作品《海燕之歌》(1901)占有特殊地位。这首散文诗虽写于20世纪,但它不论从艺术风格,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更接近于早期的创作。《海燕之歌》直接呼唤和迎接革命风暴的到来,对革命充满信心,并热情地歌颂了革命者英勇的奋斗精神。这首歌被称为革命的檄文、战斗的颂歌。19世纪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是高尔基创作活动的新时期,这时他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剧本:《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仇敌》(1906)等。四幕话剧《小市民》主要描写的是先进工人,火车司机尼尔与庸俗的市侩别期谢苗诺夫的冲突。《在底层》是作者长期观察流浪生活的总结。它描写了一群被抛到生活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剧中作者尖锐地批判了谎言和安慰者的哲学。通过鲁卡和沙金这两个形象提倡尊重人、赞美人、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在底层》最能代表高尔基的戏剧风格。其中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和易收效的舞台效果,而带有深刻的哲理性。剧本的中心冲突是沙金的积极人道主义同鲁卡的 安慰主义哲学 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指出,谎话是奴才和主子们的宗教,真理是自由人的上帝。因而,这个剧本被称为典型的社会政治哲理剧。《仇敌》以1905年莫洛佐夫工厂发生的事件为素材,展示了工人和资本家两个敌对阵营之间面对面的冲突。树立了为阶级利益斗争的工人阶级集体群像。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工人群众作为自觉的、有组织的,有共同斗争目标的革命阶级来描写的。《母亲》是高尔基从1902年开始构思,1906年写成并发表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母亲尼洛夫娜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分为两部。第一部着重描写以巴威尔为中心的工人革命小组活动,揭示了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生活的巨大变化。高潮是 五一 节示威游行。第二部描写地下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不断深入。高潮是巴威尔在法庭的演说。《母亲》通过塑造巴威尔和尼洛夫娜等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也就是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过程,从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忘。尼洛夫娜是作者精心塑造的革命母亲形象。在革命运动中锻炼成为英勇的革命家。她把对儿子的爱最终扩大到了革命事业的爱,积极参加了革命实践活动,在对敌斗争中增强了革命胆略,增长了才干,从容镇静,勇敢自信,成为一位出色的革命宣传家。最后,母亲在车站被捕,表现了革命者临危不惧的斗争精神。母亲已经是一个坚强不屈,对革命怀有坚定信念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典型形象了。母亲的思想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改造人的强大威力,也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必然会带来妇女的解放,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巴威尔是一个革命无产者的光辉典型,是工人革命家。作者在他身上概括了无产阶级的日益觉醒,革命战士的成长。反映了革命工人的一些本质特性:坚强的党性,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乐观自信的革命信念。特别突出了他高度的觉悟和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他的成长是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已在俄国形成、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普遍高涨这一时代特征密切相联的,是时代造就了巴威尔,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他的生活转变是读了马克思主义的 禁书 开始的,并在一系列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了政治觉悟,积累了革命经验。他有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善于团结群众,有高度的宣传和组织才干。作品的最后,在沙皇的法庭上,他以未来社会主人翁的宏伟气魂,慷慨陈词:对一切剥削阶级与私有制度,作出了历史的裁决。《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并第一次把无产阶级作为革命斗争的决定性力量来描写。比如,巴威尔、尼洛夫娜以及农民革命家雷宾和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为世界文学艺术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它也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表现了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由自发自觉、由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发展历程。它还第一次在小说中正面宣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小说描写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广泛传播,并通过巴威尔在法庭演说等情节,正面阐述了专制制度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革命思想。小说结束时,斗争虽遭挫折,但洋溢的理想主义激情,却预示革命事业终将胜利。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一方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同时又热情培养扶植青年作家,呕心沥血,卓有成效。他被公认为苏联文学的奠基者。20世纪初,他又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创作的又一高潮。这一时期的作品按主题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反映俄国的过去,指出旧制度必然灭亡的规律。代表作有《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1925 1936)等。《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以一个家庭为例,描绘出一幅俄国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广阔画面。它包括了半个世纪的俄国生活 从废除农奴制后1863年至1917年11月,共54年之久。作家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及其灭亡的必然性,明确向读者指出了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阿尔达莫诺夫家族 事业 的末日,出色地完成了列宁的遗训。《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通过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萨姆金的意识反映出俄国社会40年的变迁。同时又通过萨姆金和类似萨姆金之流的思想感情、哲学观点等的变化,反映出俄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时代。真实地记录了与资产阶级勾结的知识分子反人民的本质及其最后覆灭的必然命运。高尔基的第二类作品是歌颂祖国的今天和未来,塑造新的社会主义人物。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大学》和特写《列宁》等。《我的大学》(1922)是作家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它两部是:《童年》(1913)和《在人间》(1914)。这三部曲既是作家在旧社会寻找光明的奋斗历程,也是一部表现新人成长、刻画新人形象的作品。在作者笔下,列宁的形象既伟大,又平凡。列宁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列宁既代表群众,率领群众去战斗,又与人民溶合在一起。列宁与党和人民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米哈依尔 亚历山大罗维奇 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当代蜚声世界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反映了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开创了新的肖洛霍夫的创作流派,不仅对苏联文学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肖洛霍夫1926年的《顿河的故事》使他开始登上了苏联文坛,就已成为独具一格的作家。之后,他在创作初期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构思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经历了14年(1926-1940)的时间,这部巨著才全部完成。这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还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河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他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新恳地》)第一部问世。1955-1960年间完成了小说第二部,全书获得1960年度的列宁文学奖。卫国战争时期,他作为军事记者上了前线,写了许多通讯和特写。1942年发表短篇小说《学会恨》。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他们为祖国而战》的部分章节,后又陆续发表过一些篇章,计划写三部,只完成了一部。1956-1957年,他发表了轰动一时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由于他善于表现动荡时代的情势和复杂的矛盾斗争,善于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反映社会变革中人民生活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善于描写历史急剧转折时刻的悲剧性冲突,因而被称为 史诗作家 和 悲剧作家 。代表作《静静的顿河》充分显示了作家创作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堪称苏联史诗的顶峰。小说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为线索,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广泛的反映了哥萨克人独特的风土人情,展示了顿河哥萨克走向革命的复杂而艰苦的历程。小说第一部着重描写哥萨克独特的社会风尚,葛利高里的爱情生活,展示尚武好斗、忠于沙皇的哥萨克精神。第二部表现十月革命和科尔尼洛夫叛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葛利高里在红军和白匪之间的摇摆。第三部写哥萨克的叛乱及哥萨克内部的分化;葛利高里第二次加入叛军,当上师长。第四部写叛乱被平定苏维埃政权重建;葛利高里一度加入红军,但又投靠佛明匪帮。最后带着情人远走他乡,结果情人被打死,他绝望的回到家乡。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李热情、勇敢、纯朴、善良。但又受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 荣誉 ,热衷安逸的家庭生活。在革命与战争中,他曾幻想寻求 中间道路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两次参加红军,却三次投入反革命怀抱参加叛乱,同各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都发生了冲突。他既不是坚定的革命者,也不是死硬的反革命。作家通过葛利高里一生命运,令人信服地证明,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也不管有多大的才能和智慧,如果逆历史而动,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说明劳动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葛利高里身上体现了 人的魅力 。小说场景宏伟、人物众多。既有气势磅礴的战争画面,又有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细腻的日常生活。葛利高里的骁勇慓悍,施托克曼的沉着干练,李斯特尼茨基的狡诈阴险,阿克西尼娅的热情狂放都表现得丰满而有深度。另外,小说还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带有顿河哥萨克浓厚的乡土气息。《被开垦处女作》(《新垦地》)是肖洛霍夫的重要作品。它表现了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农业集体化的伟大斗争。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两个阶级的剧烈搏斗,反映了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增长,以及如何克服小私有者心理,逐步变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集体农民的过程。小说共分两部:第一部写顿河格列米雅其村建立集体农庄的过程;第二部写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家庄的巩固与发展。小说通过达维多夫这一思想觉悟高、原则性强的布尔什维克典型形象,体现了党对集体化事业的领导作用。同时以梅谭尼可夫的形象来体现广大农民摆脱私有制束缚,走向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艰巨性和历史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感召力。这部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生动地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论从主题思想,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或是从揭示生活的艺术技巧,特别是从描写共产党员和人民的形象来看,它已把苏联文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难怪高尔基把这部作品的第一部,称为 我们文学上的成就 。第三节法国文学法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战场和战胜国之一。20世纪文学的五大特点充分体现在法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都硕果累累。一、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罗曼 罗兰等老作家仍在创作,同时涌现了一批文学新人,主要有:罗歇 马丁 村伽尔(1881 1958)小说家,戏剧家,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学时期喜爱托尔斯泰的作品,受到重要影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文学创作始于1906年,早期作品有:小说《成功》(1910)、《圣者的一生》、《我们中的一位女性》、《变》等。《成功》描写公证人的儿子安德烈 马塞里尔不成功的一生。小说中含有许多作者的文学观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1913年发表的小说《若望 巴鲁瓦》,标志者杜伽尔的精神历程,展示了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寻找社会出路和个人出路时,精神信念的树立和动摇过程,反映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开始显露出杜伽尔的创作特色:在历史的着眼点上,深入探索知识分子的细腻心理状态。从1920年春天起,杜伽尔着手创作他最生要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940年1月完成。全书共分八卷:《灰色笔记本》(1922)、《教养院》(1922)、《美好的季节》(1923)、《诊断》(1928)、《小妹妹》(1928)、《父亲的死》(1929)、《1914年夏天》(1936)、《尾声》(1940)。小说以蒂博父子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展现了资产阶级家庭中新老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及其悲剧性的命运,反映了一次大战前法国社会普遍的精神苦闷和危机感。蒂博先生是有地位、有声望的大资产者、体面的绅士,又是虔诚的教徒和严厉的封建家长。他严格地用资产阶道德准则和宗教的清规戒律管教两个儿子,使小儿子雅克产生了反抗心理,走上了与他的期望相反的道路。蒂博先生之死是小说 的重要情节,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新的内涵,也预示了蒂博一家的没落。蒂博先生的大儿子昂图瓦纳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才干而勤于思索的青年医生,自信、敏感、聪慧、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有强烈的父子、手足亲情。他本来有希望成为蒂博家族的继承人,但是大战毁了他的一切。昂图瓦纳走过了一条勤奋、善思、循规蹈矩地遵守道德和秩序的道路。在他的思考中,作者表达了对新一代资产者盲目自信的怀疑态度,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昂图瓦纳们深深的惋惜之情。雅克是家庭的叛逆者,自幼丧母,粗暴、严厉的父亲和缺乏温暖的家庭、资产阶级加教会刻板的教育方式,使他从小养成倔强的性格,他后来投身于社会改革和反战活动,一战却被法军当作敌方间谍枪杀。雅克的经历控诉了资产阶级教育的不合理,强烈谴责了战争的残酷、荒谬。雅克反对一切战争的做法,表现了作者的战争观。小说还描写了另一个资产家庭的悲剧。丰塔南一家是清教徒式的资产阶级家庭。丰塔南先生放荡堕落,毫无责任感,丰塔南太太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独自担负起抚养儿女的责任;在战争期间,她将自家别墅改为医院,亲自护理伤员。作者以赞美的态度描写了她的善良、慈爱、克制和对宗教的虔诚,及其认真、清白的生活态度。丰塔南太太是作者笔下理想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小说选取独特的角度,通过一个家族的变迁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变化的轨迹,情节生动、丰富,并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小说以客观、冷静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剖析见长,注重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带有托尔斯泰 心灵辩证法 的痕迹。修道院派 作家:1906年,法国一批文学青年组成一个社团,叫 修道院文社 ,主张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创作诗歌,过乌托邦式的集体生活,后因经济困难于1908年解体,一部分成员转入 一致主义 文学团体,后者与 修道院文社 主张基本相同。 修道院文社 主要作家有阿克斯、杜阿梅尔、杜尔丹、维尔德拉克等。乔治 杜阿梅尔(1884 1966)小说家,法兰西文学院院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入伍做外科军医,形成反战思想。1907年以诗集《传奇,战斗》登上文坛。早期主要写诗和发表诗歌见解,著有诗集《领头人》(1919)、论著《对诗歌技巧的意见》(与维尔德拉克合著,1909)等。一战后杜阿梅尔小说创作颇丰。反战小说《烈士传》(1917)和续篇《文明》(1919),对导致战争的资本主义文明提出怀疑,呼吁反对暴力,反对摧残人性。这部作品标志他创作的成熟。杜阿梅尔最重要的作品是两部多卷本长篇小说《萨拉万的生平和经历》(1920-1932)和《帕斯其埃家族史》(1933-1944)。前者包括五部长篇:《子夜的忏悔》(1920)、《两个男人》(1924)、《萨拉万日记》(1927)、《里昂人的俱乐部》(1929)、《如同身受》(1932),广泛描绘了一战后至30年代初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时期的喜悦与失落感;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学典型萨拉万,他性情温和宽厚,对战后法国社会生活感到无法适应、无法理解。这个形象是法国现当代文学中 反英雄 的荒诞人物的雏型。后者讲述了一个家族从七月王朝时期至第三共和国时期大约60年间的变迁和悲欢离合。杜阿梅尔后期的创作有回归宗教的倾向,小说《天堂生活的回忆》(1946)、《黑暗帝国的新闻》(1960),代表了这种回归。其他现实主义作家:弗朗索瓦 莫里亚克(1885-1970)小说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从小受虔信天主教的母亲严格的教育,宗教 原罪 观念给他以深刻影响。二战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09年发表诗集《合手敬礼》登上文坛。早期创作主要有诗集《向少年时代告别》(1910)、小说《带镣铐的儿童》(1912)、《白袍记》(1914)、《血肉斗》(1920)和《今天的人们》等。20-30年代是莫里亚克创作的丰收期,著有许多以资产阶级家庭生活为内容的小说,主要有:《优先权》(1921)、《给麻疯病人的吻》(1922)、《母亲大人》(1923)、《爱情的荒漠》(1925)、《蝮蛇节》(1932)、《福隆特纳克的秘密》(1933)、《黛莱丝 台斯盖鲁》(1927)和续集《黑色的终止》(1935)等。大多以法国南部波尔多地方为背景,讲述资产阶级家庭中形形色色阴森可怖的悲剧故事,通过不幸女子的婚姻、孤寂,揭示人与人之间冷漠、倾轧、相互残害的内幕,鞭挞资产者的自私和冷酷。这些作品也表现了作者浓郁的宗教观念。莫里亚克长于刻画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寻找和体现人物命运与结局的必然因素。善于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乡土气息浓郁,自然景物描写富于诗意。在现实主义描写中,融入意识流和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展开行动 回忆 内心的独白和议论共茂并存的描叙,具有深沉、广阔、细腻、隽永的风格。《给麻疯病人的吻》是莫里亚克的成名作。描写一对青年的悲惨婚姻,控诉了拜金主义和黑暗社会对人的生命、青春和生活权利的摧残与践踏。指出了诺埃米和佩罗埃尔悲剧的根源,在于金钱、地位和旧的道德、价值观念的禁锢。两个青年在凄惨的情绪中相互同情和理解,突出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冷酷无情。《蝮蛇节》描写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部尔虞我诈争夺财产的搏斗。路易是著名大律师,家资数百万,但及其吝啬,生性嫉妒,心胸狭窄。他的妻子、儿女都成了他的对头,临终之际,人人 他的遗产,却不肯为他端一杯白水。小说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和由此产生的阴暗心理,深刻描述了除了 现金交易 之外,毫无温情可言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小说有三封信组成,语言优美富于表现力,心理刻画细腻,体现了莫里亚克的一贯风格。二战后,莫里亚克转向戏剧创作,并撰写回忆录、评论等。他的《内心回忆录》两卷(1939、1965),是研究其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安德烈 莫洛亚(1885 1967)小说家。一次大战期间曾入伍在英军中担任翻译和联络官,为纪念曾宿营过的小村庄,以小村名安德烈 莫洛亚为笔名。战后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多写战争经历,著有《布朗伯上校的沉默》(1918)《奥格拉蒂博士的言谈录》(1922)等小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战后,是他创作的繁荣期,多以资产阶级家庭内感情纠纷和恋爱悲剧为内容,描写人们复杂的内心生活,反映时代和社会风貌。著有长篇小说《贝尔纳 盖斯耐》(1926)、《气候》(1928)、《家庭圈子》(1932)、《幸福的本能》(1934)、《福地》(1946)、《九月的玫瑰》(1956)和故事集《幻想的世界》(1929)、《栗子树下的晚餐》(1951)等。代表作《气候》,描写出身于工业资产阶级家庭的菲利浦 马瑟纳与前后两个妻子感情纠纷的历程。小说以细腻的笔触谈及主人公的深层次的感情世界,赞美了无私、牺牲的美好情操,谴责了一心只为追求自己快乐的资产阶级道德观。莫洛亚还著有英、美、法等国历史书四部,作家传记十几部。他的小说创作受巴尔扎克影响较明显,采用 人物再现法 联结不同的作品,善于描写对话,情节富于戏剧性,文字简洁而冷静,感情深沉。他的传记作品善于从人物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美的结构形式、诗意和美感,发现人物一生的完整性,提炼主题,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将人物的生活、感情经历及其时代环境再现于读者面前。他是20世纪西方传记文学的最著名代表。安德烈 纪德(1869-1951)小说家、评论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清教徒家庭,成年后变为人的自然本能崇拜者。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进入创作成熟期,开始描写摒弃一切道德约束和传统习惯束缚,按照本能去尽情享受生活的人与事,从中寻找和发现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生真谛。主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1897)和小说《蔑视道德人》(1902)。《人间食粮》影响广泛。描写一个青年叛逆者以 断想 的方式对道德、享乐、自由、真理的思考。作者提出,人生来就是独立不羁的,应该随自己的感觉和热情而行动。作品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和浓郁的虚无主义色彩,文笔温馨、和谐,意蕴深远,富有诗意。此后,纪德名声大振,以享乐和本能崇拜为主要特征的 纪德主义 始闻名于世。1909-1925年,是纪德想重新皈依宗教,又沉溺于同性恋不可自拔、矛盾痛苦得时期,许多作品反映了他的矛盾心态:日记体小说《窄门》(1909)通过一对姐妹与一个青年的爱情经历,提出了灵与肉何者为重的问题。小说《梵蒂冈的地窖》(1914)则又回到 纪德主义 ,塑造了 无动机行为 的英雄拉弗卡狄奥的形象,这一形象带有荒诞色彩,是后来现代派文学 反英雄 的先驱之一。日记体小说《田园交响曲》(1920)是纪德最富于自传性的作品,描写一个牧师的宗教信仰与情欲诱惑之间的矛盾。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1925),反映了当代青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精神上的苦闷,是纪德小说中反映生活较直接、较广泛的一部。纪德一生充满矛盾,贯穿着灵与肉的搏斗与痛苦, 纪德主义 带有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色彩,也表现了当时青年反抗道德传统的一个方面。纪德的作品文字优雅,风格明净清纯,富有诗情画意,拥有广泛的读者,被称为 20世纪的法国文学中首屈一指的作家。二、现代主义流派法国是现代派文学得到最充分发展的国家之一,出现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戏剧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 先锋派 文学。1、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后半期出现在法国,它的一些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对20世纪文学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指19世纪的创作,后期指20世纪20-40年代的创作。主要成就是诗歌。它的直接开源者,是法国19世纪中叶颓废诗人、文艺评论家波德莱尔。夏尔 波德莱尔(1821-1867)主要作品有诗集《恶之花》(1857)、和文艺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浪漫主义艺术》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人为的天堂》(1860)等。代表作《恶之花》分为六部:《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叛逆》、《死亡》。记录了一个孤独、忧郁、颓废的诗人追求光明、幸福、高扬的精神生活,却又沉溺于现实污秽的泥―――中不能自拔,痛苦而矛盾的内心旅程。理想与现实、追求与堕落的主题贯穿全书,给人以阴暗、痛苦、绝望的审美感受。诗集表现了波德莱尔关于 美是忧郁的 、神秘的、和应当从恶中发掘美等艺术主张,作者运用象征、隐喻、通感描写等新的手法,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和深度,对20世纪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象征主义诗歌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题具有内倾性。关注的中心是个人世界的感情生活,他们对社会和传统道德不满,在诗中寻求发泄。最常见的主题,就是抒发内心的苦恼、悲哀、矛盾、失落乃至绝望的心态。2、表现手法具有象征性。主要引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 思想知觉化 。首创了通感描写,写人的嗅、听、视、触等感觉之间的沟通,和人与大自然之间神秘的心灵感应。3、审美方式具有独特性。开创了以丑为美、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审美方式。他们选取丑陋、惨烈、腐朽的意象如地狱、脓血、腐尸、苍蝇、乞丐、小偷、坟墓、荒漠 等等入诗,收到触目惊心、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前期象征主义诗人主要有马拉美、兰波、魏尔伦等,他们的活动多在19世纪80-90年代。斯特凡 马拉美(1842-1898)早期诗作仿效波德莱尔风格,追求复杂的、近乎病态的感受,多表现梦幻、梦境和神秘美感。主要作品有诗剧《海洛狄亚德》(片断,1871)、诗歌《牧神的午后》(1876)。前者表现了对不可企及的 美 的向往;后者体现了他长于写梦幻、赞叹 美 的感官色彩的特点。马拉美在艺术上的贡献是采用 类推法 写诗:用一个意象唤起或暗示另一个意象,收到隐喻、象征和节奏跳跃的多重效果。他的主要文论观点见于《乱弹集》(1897)。阿瑟 兰波(1854-1891)早期诗作对社会和政治问题较为关注,后期诗作转向探索内心世界,用通感与象征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心态。代表作是长诗《醉舟》(1871)和十四行诗《母音》(1871)。《醉舟》共26段,每段四行,写一条船在大河里顺波而下,直到大海,幻想再大海里化作一朵波浪,漂泊天涯。表现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自由翱翔的愿望。《母音》又称 彩色十四行诗 ,诗中对A、E、I、U、O五个元音分别冠以黑、白、红、绿、蓝五中颜色,陈述诗人见到这五个字母时所引起的视觉、听觉、情绪感受及其联想,是兰波通感理论的实践之作,与波德莱尔的《应和》如出一辙。兰波还著有散文诗集《地狱中的一季》(1873)、《着色板画集》(1874)、《天启集》(1875)等。保尔 魏尔伦(1844-1896)19世纪60年代以巴纳斯派诗作登上文坛,后转向象征主义。早期诗作《土星人诗集》(1866)较著名,书写人生的不幸和烦恼。诗集《游乐园》(1869)受绘画艺术的启发,描绘人们游乐时的情景和心境,细腻而富有音乐性,韵律自由,视觉形象生动。诗集《无词的浪漫曲》(1872-1873)是他诗歌理论的实践作品,具有音乐的韵律和绘画般的描写,精美雅致,一些名篇流传很广。晚期诗作《智慧集》(1880)表达了 追悔自己堕落 的心情,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晚年重要论著《被诅咒的诗人》(1884-1888),评论了包括兰波、马拉美、柯比埃尔和他自己在内的六位象征派诗人,引起公众对象征派诗歌的关注。他的诗歌见解丰富了自波德莱尔以来的象征派诗论。后期象征注意兴起于20世纪20-40年代,风靡欧洲,并渗透到音乐、绘画、雕塑等领域。在法、英、德、奥、俄、爱尔兰等国,都出现了颇有建树德新一代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的创作主要集中于20世纪前20年。主要作品有:诗集《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旧诗谱》(1920)、《幻美集》(1922)等。代表作、长诗《海滨墓园》见于《幻美集》。写一个思考者 我 在海滨的阳光下、在碎浪的波光闪烁之中、在海滨墓园宁静、肃穆的石碑面前,对生与死、灵魂与肉体、自然与人生、存在与消失等哲理的思考。作者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回忆家乡和少年时代,运用相互对比、呼应的意象,写成一曲情景交融的抒情诗。长诗优美典雅,韵律和谐多变,富有音乐性;思路、意象的呼应形成回旋叠唱的效果,是20世纪诗歌中著名的佳作,被译成多种语言。瓦雷里的诗作主要见于《瓦雷里论艺术》(1976)。保尔 克洛岱尔(1868-1955)主要写诗和诗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独创了大节奏的圣经体长短句,富于激情,被称为 克洛岱尔体 。著有诗剧《火邢台上的贞德》等。2、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文学达达主义1915年产生于欧洲。 达达 本是幼儿称马时的一个象声词,被随手拈来,作为流派的名称,表示 无意义 、 无所谓 ,体现了这个流派的宗旨。达达主义团体由法国罗马尼亚裔诗人特里斯唐 查拉发起成立于苏黎世,主要参与者有法国诗人阿拉贡、布勒东、苏波尔、艾吕雅和皮卡比雅等。达达主义否定资本主义的现存秩序和文化,对传统文学艺术的形式、规律,对理性、科学、宗教、道德和价值观念,一概采取虚无主义的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文学艺术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表达,理性状态下的语言、逻辑、艺术形象等等,不能成为恰当的媒介。因此,主张无目的的写作,甚至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进行 自动写作 实验,探索潜意识活动的规律。他们认为,战争证明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文化的无能为力,因此它应当被新文化所取代,这种观点反映了一战后欧洲进步青年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与彷徨。达达主义于1922年解体,大部分成员转向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一词源于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1880-1918)的诗剧《蒂雷西亚斯的乳房》(1917)中的一句台词: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制造的轮子却不像一条腿。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阿波利奈尔的崇拜者们以此作为文学流派的名称,其旨在于追求超越现实的、另一层次上的真实。他们认为,不受理性控制的。人的内心世界才是真实的,无意识状态是最高真实、是作家创作的最高境界。他们开创了 自动写作法 ,记录人在半睡半醒之间的幻觉、联想、印象等等。超现实主义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年代,布勒东与苏波尔合著的小说《磁场》(1920)、布勒东的小说《娜佳》(1928),艾吕雅的诗歌《自内》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30年代国际上进步力量与法西斯主义斗争日益尖锐时,阿拉贡、艾吕雅等人纷纷向左转,投入斗争行列,查拉也认识到诗人的社会责任,脱离了超现实主义运动。二战期间又纷纷参加抵抗运动,表现了高尚的爱国精神。二战后,大多数作家脱离该流派,只有布勒东坚持超现实主义主张,并将影响扩大到欧洲。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的非理性主义的美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丰富了象征主义以来的新的艺术理论,将笔触探及一个新的领域,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路易 阿拉贡(1897-1982)诗人,小说家。一次世界曾入伍在陆军医院服役,1919年复员后开始文学创作。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时期是阿拉贡创作的早期,著有诗集《欢乐之火》(1920),小说《安尼赛》(1920)、《黛莱马克的奇遇》(1922)、散文诗集《梦幻浪潮》(1924)、《放任集》(1924)和《巴黎的乡人》(1924)等。后者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乡下人的眼光观察和评论巴黎生活,将梦幻、回忆、感想、街头广告、商标、新闻等等杂揉并呈,体现了超现实主义文学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特点。1925年,为反对法国政府派军队镇压摩洛哥人民的武装起义,阿拉贡出版诗集《永恒的运动》,嘲笑传统诗歌,是超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1927年阿拉贡加入法共,进入创作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四次访问苏联。完成多卷集长篇小说《现实世界》的前两部《巴勒的钟声》(1933)和《豪华市区》(1936)。二战至50年代后期是他创作的第三阶段。二战爆发后,曾入伍当过军医,占领期间参加抵抗运动,写下许多反法西斯战争的诗篇。著有诗集《断肠集》(1941)、《艾尔莎的眼睛》(1942)、《蜡人馆》(1943)、《法兰西的晓角》(1945)等。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屈辱与伟大》(1945),完成了歌颂在对敌斗争中牺牲的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事迹的六卷长篇小说《共产党人》(1947-1951)。《共产党人》以史诗般的笔触和画面,描写二战爆发前夕人民和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还完成了《现实世界》的后两部《街车顶层的乘客》(1943)和《奥莱里安》(1944)。阿拉贡文学活动的第四时期从1958年至60年代中期。历史小说《受难周》标志着他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背离。作品描写青年画家盖里古(1791-1824)在拿破仑 百日事变 时期,放弃政治生涯,逃回巴黎做画家的经过,表明作者对艺术与政治的态度。阿拉贡晚年又回到超现实主义中去,小说《处死》(1965)、《白朗茹或遗忘》(1967)带有自传色彩。保尔 艾吕雅(1895-1952)诗人原名欧仁 葛朗岱尔。文学活动始于一战期间,写于战场的诗集《义务与不安》(1917)和退役后的诗集《和平颂》(1918),表现了青年的苦闷、彷徨和对生命、未来、爱情的憧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时期,著有诗集《动物及其主人》(1920)、《生活的必要和梦想的后果》(1921)、《没有死的死亡》(1924)、《首都之首都》(1926)、《人生的奥秘》(1932)、《公众的玫瑰》(1934)等,多歌咏爱情、愁绪和诸多生活的感触,朴素自然,真挚细腻,富于戏剧性,较为明朗易懂。1936年,艾吕雅赴西班牙,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人民的斗争事业,写了许多谴责法西斯暴行、坚信人民必胜的诗篇。此后与超现实主义团体脱离,确立了为社会政治斗争抒写 大众的 诗歌的创作方向。二战期间,他曾入伍服役,参加抵抗运动,1942年加入法共,以诗歌为武器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著有诗集《诗歌与真理》(1942)、《赴德国人的约会》(1945)等。艾吕雅战后的诗作更趋平易、明朗,重新走向法国抒情诗歌的传统,诗集《政治诗集》(1948)、《道德教训集》(1949)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热情、乐观的基调。安德烈 布勒东(1896-1966)诗人,作家。达达和超现实主义团体的主将,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1919年发表诗集《当铺》,走上诗坛。达达时期曾与苏波尔合写实验性的作品《磁场》,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记录他们未经创作构思和取舍的意识活动,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1924年,布勒东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主张写梦境,写潜意识,排斥作者理性的介入,探索人隐秘的内心世界。著有诗集《失去的脚印》(1924),随笔集《可溶解的鱼》(1925)、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1928)、小说《娜嘉》(1929)等。《可溶解的鱼》是布勒东艺术主张的创作例证之一。以奇幻的意象、跳跃的联想,用暗示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感受,写的扑朔迷离,有晦涩之嫌。《娜嘉》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故事体散文。全书分为独立的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对生活、对超现实主义等等的看法和思索, 自我 的失落感是这一部分较明显的情绪;对 偶然性 的沉思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第二部分写娜嘉及其命运。作者外出散步时偶遇一位年轻的金发女郎娜嘉,随之二人交往,互道身世。娜嘉具有异地感知、准确预言、目光能看透地层等特异功能,似乎与一个神秘不可知的世界有着联系。娜嘉后来被送入精神病院。这一部分神秘色彩更加浓郁。作品的第三部分是超现实主义关于美的观点。作品的第一人称为叙述者,情节淡化而不连贯,意象跳跃而富有诗意,将 我 的内心世界暴露在读者面前,富有真实感。1929年,布勒东发表第二个《超现实主义宣言》(1929),进一步主张非理性文学,甚至提出 超现实主义的通灵术 。30年代著有《连通器》(1932)等一系列超现实主义理论著作和作品,将其观点推向极端。1937年出版诗集《疯狂的爱》和《白发左轮枪》(1932)。二战期间,布勒东到美国、马提尼克、海地等地居住,同时宣传超现实主义主张,将影响扩大到美洲。二战及战后的作品主要有:选编了《黑色幽默诗集》(1940),出版了诗集《付立叶颂》(1947)、《诗抄》(1948)还发表了第三篇《超现实主义宣言》(1942)。他的呐喊使超现实主义在战后一度引起注意。布勒东的诗歌和散文具有含蓄而流动、跳跃的美感,意象怪异,富于暗示和象征意味,构成极具感染力的意境,具有独创性。3、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4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流行于欧美文坛,此前,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创作已显露出 意识流 的某些特色,被视为意识流小说的鼻祖之一。马赛尔 普鲁斯特(1871-1922)出身于巴黎中产阶级家庭,自幼体弱、敏感。从9岁起患过敏性哮喘,终身为病所累。他15岁起,就经常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对上层生活有着细微的观察和了解。1896年,出版散文集《欢乐与时日》,收入他几年来所写的人物特写、研究、速写、故事等。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多部头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小说从1909年开始构思,1913-1928年出齐,共分七部:《在斯万家那边》》(1913)、《在簪花少女的影子下》(1919)、《在盖尔芒特家那边》(1920-1921)、《索夺梅与戈摩勒》(1922)、《女囚》(1923)、《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失而复得的时光》(1927)。小说描绘了19世纪末至一战前法国上层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各类人物及其细腻、微妙的相互关系和心态。小说以 我 为叙述者,通过梦境、感受、直觉和回忆,描写了一个体弱多病、敏感温柔的上层资产阶级青年对生活的美好希望、追求,和深深的失望。 我 曾被贵族的高贵气质及其沙龙的名声所吸引,渴望能跻身其中,感受那里的文雅和温馨。可是,真的进入社交界后,却发现贵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商人等名流,不过是一群品格卑下的俗物。作者以含蓄的、揶揄的笔调,描绘和讥讽了上流社会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反感和失望的心理。小说还描写了一些温柔、善良的上层资产阶级妇女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爱的渴望。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女友温馨的爱情,都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她们的逝去,给作者留下无尽的悲哀。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在文学创作中,才能寻回失去的美好岁月,留住记忆和时光。这是作者创作此书的契机,也是理解作者 内心生活比外在生活更真实 的艺术观的关键。小说艺术的特点是:1、时间和空间结构是根据柏格森的 心理时间 观念来安排的。主人公的回忆、联想是跳跃式的,并不遵循生活中的时序或传统小说的叙述程序。表现了下意识思维活动变幻莫测的特点,和追求 心理真实 的美学观。2、作品将人的意识活动作为一个流动的过程来展现,表现了人物喜、怒、哀乐的情绪发展过程,和引起各种意识活动的触、视、听、味等感觉与思绪的联系过程,这种效果是通过描写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通感实现的。这些特点也是意识流小说共有的特色。4、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是二战后法国文坛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派别。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战后达到鼎盛,后流行于欧美及日本各国。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物。存在主义哲学萌芽于19世纪丹麦,克尔凯郭尔是早期代表。他的观点对萨特有直接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将克尔凯郭尔的形尔上的触理论发展成为一种生活哲学,关注和讨论仁在世界中的处境问题,核心论点有三:第一,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存在:客观物质世界在进入人的意识之前,是 自在的存在 ,进入人的意识,则成了 自为的存在 。意识虽然不是实体,却因为它揭示了物的存在而显示了自己的存在。意识没有实体,因此是一种 虚无 ,客观事物一进入人的意识,便被 虚无化 了。而外界事物作为自在的存在,并无意义,其意义是人的意识赋予它们的。因此,客观的自在的存在与无意识中自为的存在联结,才能呈现出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可理解的、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着眼点之一,便是写人与现实、意识与存在由于不统一、不理解、不和谐而产生的荒谬感。这种哲学和文学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二战以来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遭到破坏后,人们与社会环境不能相互融洽的苦闷,和试图进行解脱的努力。第二,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它讨论人在世界中的处境问题。萨特认为,人是自为的存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即是指人可以认识自己,有意识,有思想,有塑造自己的能力,能为理想而奋斗。但人的存在价值是由人的行动证明的,不行动,就成了自在的存在物。行动,才体现了自为的存在物的价值。所谓自由,是指人要行动,就必须进行选择:做什么和怎样做。因此,自为的存在就是选择,人有选择的自由。放弃选择,则是选择了放任自流而沦为自在的存在。所以,人的自为的存在就是责任。人进行了选择,对自己的一切负有责任,同时也就为人类承担了责任。人永远面临选择,这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命题之一。第三, 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认为,自为的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自为的存在与自在的存在的关系。对每一个自为存在的人来说,他人都是异己存在,都是 自在 之物。人要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就必须排斥他人,以免他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因此,他人是自我的自由的限制。这种观点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性质,萨特后来在抵抗运动中认识到了,并做了修正,提出了人与人之间自由地相互依存地观点。但他地一些作品仍然反映了 他人就是地狱 的对立关系,《间隔》便是绝好的例证。存在主义文学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性。存在主义文学是其哲学的产物,是蕴藉、表达这种哲学的有机艺术载体,其美学基点是表现的而非再现的。二是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二战期间,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论在敌寇面前,具体化为 介入 论,即积极参加抵抗运动,存在主义文学也因之成为 介入 斗争的文学,出现了许多描写二战中法国游击队员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工人斗争、劳资矛盾、以及反对种族压迫主题的作品,表现了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和自由选择的正义性。三是艺术上基本采用现实主义的描写方式,同时吸收了象征、隐喻、意识流等手段,内涵丰富、深刻而不晦涩。但存在主义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描写,是基于表现论,其目的不是通过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生活,而是为了构成作品有机艺术整体内部的合理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表达存在主义哲理。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让-保罗 萨特(1905-1980)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30年代系统的钻研了基督教存在主义、现象学派及马克思的著作,开始形成其存在主义哲学观。二战期间曾经当过战俘,41年回国后,积极投入抵抗运动。1964年拒受诺贝尔文学奖。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30年代中期进入创作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著作有:哲学著作《论想象》(1936)、长篇小说《恶心》(1937)、短篇小说《墙》(1939)等。《恶心》又译《厌恶》,是萨特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以第一人称叙述 我 的感受和思想活动。作品表达了作者关于 世界是荒谬的 和 自在的存在 与 自由的存在 相互关系的存在主义哲理。主人公康罗丹 洛根丁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恶心。作者说,他写洛根丁的恶心感,是为了表明他 是一个因其思想的独立性而与社会对抗的人 , 他是自由的 。周围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自在的存在,是荒谬的,他是孤立的,因而也是自由的。世界的荒谬,又使他对自己生存的理由发生了怀疑,不知道自己生存的目标是什么,失去了追求和选择,自我便也沦为自在的存在。因而,恶心的感觉产生于人们明白了 一切都是没有理由 之时。这部作品代表了作者二战前创作的总的倾向。二战至50年代中期,是萨特创作的旺盛期。二战的经历导致他思想和创作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他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对反法西斯斗争、斗争中的人们的优秀品质、人们之间的合作及 敌人 的确切含义,都有了新的理解。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1943)、《想象的事物》(1940)、《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一至三卷,戏剧《苍蝇》(1943)、《间隔》(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必恭必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金恩》(1954)、《涅克拉索夫》(1955)等。《存在与虚无》是作者哲学探索十年的总结,奠定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苍蝇》是表现存在主义 自由选择 和 介入 生活主张的创作,取材于希腊神话和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特亚》,作者赋予它新的存在主义的哲理,表现了反法西斯斗争的积极态度。作品发表于纳粹占领期间,奥瑞斯特亚对生活作出积极选择 用一桩犯罪行为将阿尔戈斯城的罪孽引到自己头上,象征性的表达了作者与德寇斗争的意志。作品探讨了自由选择的责任感问题,冲突集中、激烈,富有激情和深刻的哲理,有古希腊悲剧色彩。《间隔》通过三个地狱中鬼魂的相互追逐与冲突,揭示出 他人就是地狱 的存在主义哲理:无需硫磺、地火和酷刑,别人的存在就是永恒的惩罚。剧本运用回忆、追溯、象征等手法,淋漓酣畅的表达了人们的感情和作品的主题,带有表现主义的色彩。《死无葬身之地》取材于反法西斯斗争。写一组抵抗运动战士在敌寇的监狱里对斗争、生存与死亡的思考,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50年代中期以后,萨特的文学活动进入社会活动时期,主要著述有: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1960)、回忆录《词语》(1964)、文学评论集《环境》三卷(1947-1958),《家庭中的白痴 居斯坦夫 福楼拜》(1971)、《一种境遇剧》(1973)、《人们有理由反抗》(1974)等。萨特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他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存在主义哲理,对本世纪的战争、和平、人与环境、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和20世纪风云变幻的形势对人们生活的剧烈冲击。尽管他的思想和哲学、文学,对人类文化宝库,无疑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阿尔贝 加缪(1913-1960)小说家,剧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身于下层,对劳动人民始终抱有深切同情。文学活动始于30年代中期。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正面和反面》(1937)、《婚礼》(1938)、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长篇小说《鼠疫》(1947)、剧本《误会》(1945)、《围困》(1943)、《正义者》(1949)、散文和论文集《西绪福斯的神话》(1942)《反抗者》(1951)等。《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被视为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描写一个名叫莫尔索的职员,对生活抱着及其冷漠的态度,母亲的死、女友的爱情、邻居的友情、甚至最后因杀人上法庭受审,他都漠然处之,俨然一个 局外人 。理解这个形象的关键,是荒诞感的含义。作者认为,荒诞感是莫尔索对生活的基本感受,而荒诞感的实质是人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觉悟,是人对自身、对世界的扭曲现象的一种反抗,因此,莫尔索是一个诚实的、有激情的、并非麻木不仁的存在主义英雄。小说注重通过生理反映来表现人物的心态,在直觉和下意识行为的描写中蕴涵较为深刻的内涵,语言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鼠疫》构思于30年代末,完成于1947年。描写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发生鼠疫的情景和人们在灾难面前的不同态度。塑造了为挽救人们生命、扑灭鼠疫而忘我工作、忍辱负重的人道主义者、医生里约的形象,赞美了他高尚而平凡的品格。作品还描写记者朗贝尔由恐惧、企图逃跑而转向救护工作的过程,展示了他们在正义和高尚行为面前受到的感动和思想冲突,肯定了他们做出的正确选择。作品描写了神甫帕那鲁信仰与现实的矛盾,对宗教提出了怀疑;还鞭挞了在灾难中乘火打劫的商人科尔塔之流。小说写于二战期间,人与鼠疫的斗争,象征着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和人类与恶势力的搏斗,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西绪福斯的神话》(1942)借用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循环往复地往山上推巨石的传说,说明人类处境的荒诞和人类具有可敬的不屈精神。加缪的作品风格简洁凝练,多采用寓有深意的白描手法,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划、富有象征意味。结构上一般采用顺时序,故事性较强。他的创作对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派具有直接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较重要的作家还有德 西蒙娜 波伏瓦,她的小说《女宾》(1943)、《人都是要死的》(1947)等,也是存在主义文学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她的自传是研究萨特和存在主义的重要资料。5、 新小说 派20世纪50年代,法国文坛上出现了 新小说 派,他们没有组织和统一的文学纲领,创作上也风格各异,围绕在 午夜出版社 周围,进行小说创作的革新试验。他们认为,传统的巴尔扎克式的小说模式已经不能表现当代复杂的生活和人们内心真实,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必须进行革新。其主要特点是:1、人物形象性格淡化而内心挖掘加深。新小说注重内心世界的挖掘,抛开传统小说的外部描写和典型性格的塑造,人物形象淡化到仅作为内心思维活动的外壳,集中笔墨写人物的内心状态和感受。2、情节描写淡化而氛围描写加强。新小说反对传统小说结构上和情节上戏剧化的、曲折动人的构思布局,将情节淡化到只能依稀可辨的地步,注重氛围描绘、情绪渲染和表达感受。他们注重写人的主观感受中的物、行为和画面,灵活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突破传统小说的叙述型结构,创作出一批绘画的、音乐的、电影的、心理的新式小说。3、时空观念淡化而跳跃性增强。新小说派受到柏格森和弗洛伊德关于心理时间、意识、下意识等学说的影响,吸收了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和荒诞文学的表现手法,以心理时间为基础安排作品内部的时空,注重表现 现在 的瞬间感觉,在现实、回忆、梦境、幻觉想象和潜意识的共现中,在过去、现在、将来的交错中,反映人的真实感受。他们主张摒弃带有感情色彩的、或人格化的形容词,反对使用蕴意含蓄暧昧的词汇,主张采用 表明视觉和纯描写性的明确的词汇 ,来表现世界的真实。他们反对叙事文学将一切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得结构形式,用场景、画面的交替组合来结构小说,主张留下一定的空白,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成完整的故事。娜塔丽 萨罗特(1902-)新小说派的先锋、理论家。1938年开始创作,致力于探索新的小说形式。主要创作有:随笔集《趋向》(1938),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小说《无名氏画像》(1948)、《行星仪》(1959)、《黄金果》(1962)、《生与死之间》(1968)等。萨罗特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提出了新小说的创作理论,并在创作中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她的论文《怀疑的时代》向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模式提出怀疑和挑战。小说《黄金果》描写人们对一部不能理解的新文学作品的态度。阿兰 罗布 格里耶(1922 )小说家。50年代开始文学活动,主要作品有:小说《橡皮》(1953)、《漠然视之》(1955)、《嫉妒》(1957)、《在迷宫里》(1959)、《幽会的房子》(1965)、《在纽约发动一次革命的计划》(1970)、《吉娜》(1981),剧本《去年在玛丽亚温泉》(1961)、《不朽的女人》(1963)、《伊甸园及后事》等。罗布-格里耶的创作体现了其文学主张。《橡皮》是新小说派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善于写 物 ,从物的描写中反射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小说表现了人对未来和命运、对已经发生的事和正在发生的事都不可知的思想。人甚至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一切都不明了、不可信任、无法掌握,反映了二战后西方世界人们对生活和命运的迷惘。《嫉妒》是作者又一名著,采用一位嫉妒的丈夫的眼光作为主观视角,始终把目光投向妻子和邻人、有妇之夫弗兰克,对二人的一举一动都作了细微的观察,从中体现出丈夫的嫉妒心理,小说集中体现了罗布-格里耶创作的 视觉派 的特点:将主观视角目力所及的一切呈现出来,而目力不及的事物,则由读者发挥想象力去填补。60年代以后,罗布-格里耶转向电影创作,亦有较大影响。米歇尔 比托尔(1926-)小说家。青年时代开始形成对小说诗情、时空效果等的独特见解。主要创作有:小说《经过米兰》(1954)、《变化》(1957)、《时间的利用》(1956)、《多级》(1960)《动力》(1962)、《圣 马可的描绘》(1963)、《每秒钟6810000公升水》(1976)、《第三个底层》(1977),论文集《巴尔扎克和现实》(1959)、《剧目》(1960-1974)、《长篇小说探索》(1969),传记评论《不平凡的故事》(关于波德莱尔,1961),《关于 经验 的经验》(关于蒙田,1968)等。比托尔对巴尔扎克和欧洲长篇小说技巧做过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说的创新理论。他承认文学的社会功用。他提出了新小说中的 时间对位法 ,即像音乐的对位法一样,使两个不同时间相互叠合,如同音乐中的二重唱。《变化》是比托尔的代表作,写一位中年男子在火车上如何分析自己的内心情感,改变了原订的与妻子离异、接情妇到巴黎同居的计划的意识活动过程。表现了当代西方人对生活的迷惘,和精神的空虚。小说运用 时间对位法 结构全书:以车厢为中心,以现在为出发点,过去的场景、人物等回忆随主人公的思绪滑入或滑出画面,想象与现实相交织,增加了小说的心理容积,时间上过去与现在、将来叠合、平行,空间上巴黎、罗马与车厢叠合、平行,具有多重组合的音乐和声效果。小说采用第二人称的独特角度叙写,具有独特的揶揄、讽刺意味,语言深刻有力,挥洒自如。玛格丽特 杜拉(1914-)女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琴声如诉》(1958)、剧本《广岛之恋》(1960)等,善于描写恋爱中的妇女淡淡的哀情愁绪,文笔优美,富有诗意。克洛德 西蒙(1913-)小说家,1985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青年时期曾师从立体派画家安德烈 洛特学过绘画,对他艺术思维方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936年曾赴西班牙参加内战,二战爆发后应征入伍当骑兵,1940年被俘,不久从法军战俘营逃回,参加抵抗运动。战后在乡间种植葡萄并写作。西蒙的文学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1941-1954年,是他探索小说技巧革新的最初阶段。著有小说《作假者》(1941-1945)、《钢丝绳》(1947)、《春天的祭礼》(1954)等。作者努力探索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风格和写法,但成就不大。小说中吸收了一些意识流手法,制造了 螺旋体 的结构方式:倒叙与内心活动交叉描述,多角度描绘同一场景,在同一时间层面上,展开不同侧面空间和视角,构成情节的螺旋式推进。作者初步尝试将绘画艺术的共时性技巧运用于小说创作,形成其小说模式的雏形。《春天的祭礼》是这种试验较成功的一部作品,在西蒙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2、1955-1969年,是西蒙创作的成熟期。共著有六部小说:《风》(1957)、《草》(1958)、《弗兰德公路》(1960)、《豪华旅馆》(1962)、《历史》(1962)、《法萨卢斯战役》(1969)等。《风》标志着西蒙的探索的新进展。小说写一个名叫安东 蒙泰斯的人,应公证人之邀,到常刮暴风的某南方小城继承遗产,在当地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们的作弄下,最终伤心地失败而归地经过。作者用 风 的意象,象征性地表达了人们面临的不可捉摸、不可抗拒、不可控制的荒谬的存在环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道德势力等对人的感情、意志、爱情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小说突破了传统叙事文学情节的连贯性、叙述的条理性和人物的典型化、个性化原则,运用巴洛克式的绘画手段,将人物片断的生活画面、过去和现在,同时展现出来。时间的运用上具有共时性的特点,空间铺排广阔,注重色彩的调配和主观感受的形容描绘,已基本确立了其小说绘画性的特色。代表作《弗兰德公路》分为三部分,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和线索。小说的题材基础是作者亲身经历的1940年5月法军从法国北部弗兰德公路上溃退的情景。通过三个骑兵和他们的队长的痛苦遭遇画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苦难和上流社会的腐朽。小说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噩梦式的,充满了血腥、污秽、死亡的气息,构成了一幅丑陋的、灾难性的图画。作者用油画般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战争对大自然、对人类生活地毁灭性的摧残,充分揭示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灭绝人性的恐怖色彩和丑恶实质,表现了厌战、反战的思想倾向。作品还描写了战争对参战者 士兵、军官、及其家人宁静生活的破坏,反映了战争对整整一代人精神上的摧残和扭曲。作品中情欲与战争场面和苦难经历的交织描写,突出了战争的非理性和迷乱色彩,突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从产生生命和消失生命的角度,揭示了战争与生命的对立,及战争与放纵情欲的关系,探讨了 生命究竟意义何在 的严肃主题,并从一个侧面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伪善道德背后的腐化、堕落。这部小说是西蒙 绘画小说 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其创作的主要特点。首先,小说时间安排上是 共时性 的。作品突破了历来小说叙事的历时性传统,完全忽视时序的先后和事件的因果排列,用零碎的片断将过去、现在、回忆、想象,与事实交织在同一时间层面上,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画面。其次,小说体现了西蒙油画艺术浓墨重彩的特色。西蒙受后期印象派画家尚赛的影响较深,不是通过画面再现自然,而是表达作者的印象和感受。文字描绘上注重光、色的调动和搭配,运用强烈的光度对比,浓郁的色彩和复杂的色调层次,强烈地、形象地、感观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第三,主观视角与人称跳变结合运用。主观视角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法,即从某个人物的主观感受出发,曲折地表达人物,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折射社会现实。《弗兰德公路》中的主观视角是非固定的,由一个人物突然跳到另一个人物那里,没有任何中介与过渡。这种写法,增添了阅读的难度,造成扑朔迷离的效果,更准确地传达了战争环境下一群浑浑噩噩、不知所然地普通士兵的昏乱感受。这个时期西蒙还探索了小说的音乐结构(《德萨卢斯战役》)、曲线交织结构(《历史》)、和巴洛克绘画式的对称结构(《豪华旅馆》),体现了其创作上创新、多变的风格。70年代以后,西蒙进入创作的第三阶段,继续进行小说形式革新的探索。主要作品有:小说《双目失明的奥利翁》(1970)、《导体》(1971)、《三折画》(1973)、《事物的教训》(1975)、《农事诗》(1981),和两篇论文《小说的逐字逐句》(1972)、《小说的描写与情节》(1980)、及随笔《脚印》、《寻觅没淹没的人》、《发现法国》等。西蒙的艺术探索在20世纪文学中具有代表意义,但其小说有晦涩难懂之嫌。6、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后流行于欧美各国,是本世纪重要的戏剧流派。荒诞派剧作家没有团体和共同的艺术纲领,流派得名于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 艾思林评论尤奈斯库等人剧作的专著《荒诞派戏剧》(1961)。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上演,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诞生。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是:一、受二战后弥漫于西方的 世界是荒谬的 这一存在主义思潮影响,认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不理解体现了存在的荒谬。二、具有哲理性和寓意性,其美学基点是表现的而非再现的。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设计十分简单的场面、人物,通过荒诞不经的舞台形象及表演,揭示人类生存的荒谬感等非理性内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理性极强的哲理。从创作和鉴赏两方面看,其审美过程是冷静的。三、形式上有其特点:其一是打破了以情节和对白为基础的戏剧传统,淡化情节和叙事内涵,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排斥戏剧结构中理性的、逻辑的因果关系。其二是语言上排斥理性和逻辑,许多台词与舞台场景联系不密切,不能够成合乎逻辑的戏剧情景,体现了荒诞派剧作家认为语言不能成为人际交往工具的主张。其三是舞台形象和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戏剧。人物形象模糊,性格特征几乎等于零,舞台道具则成为表达思想和感情的直接手段。法国荒诞派剧作家主要有:欧仁 尤奈斯库(1912-)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剧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剧作有:《秃头歌女》(1949-1950)《椅子》(1952)、《阿麦迪或脱身术》(1954)、《新房客》(1955)、《犀牛》(1958)、《不为钱的杀人者》(1959)、《麦克贝特》(1973)、《独白》(1979)、《漫逰在死者的住处》(1980),及一些论文、小说等。《秃头歌女》是尤奈斯库的成名作,表现欧洲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朋友交往中一成不变的空虚、无聊、枯燥、乏味,及人们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无法认同、了解与沟通的可悲状态,揭示了人生荒谬和人性异化的主题。剧作表现了荒诞剧的特点:没有戏剧冲突,情节淡化;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性格淡化;语言奇特,逻辑淡化。剧名《秃头歌女》与内容毫无联系,只是为了增添剧作的荒诞色彩才取的。《新房客》写一位先生来某处租一房子,他的家俱塞满了房间、堵死了门窗,他无处落脚,只好坐在几乎令人窒息的家俱中间。而搬运家俱的队伍还是望不到头,源源而来。剧本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物对人的压迫,人已经成了物的奴隶,异化为一种物,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与同类的交流、与大自然的交流。这部剧作和《椅子》都反映了尤奈斯库善于运用道具表现剧作主题的特色。《犀牛》是尤奈斯库第一部有明显政治内容的剧作,主旨是反纳粹主义。作家用象征手法,将企图死灰复燃的纳粹分子和法西斯主义比作犀牛,向世人提出警告。尤奈斯库的戏剧实验取得了世界性的影响。但他在晚年表示,应该深入到平凡中去寻找不平凡的东西,他的话表明,荒诞剧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走向沉寂。萨缪尔 贝克特(1906-)小说家、剧作家。原籍爱尔兰。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7年起定居巴黎,二战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2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主要写诗、文和小说。著有诗集《婊子镜》(1930)。短篇小说集《少刺多踢》(1933)、长篇小说《莫菲》(1935)和《瓦特》(1934),及评论《普鲁斯特》(1931)。二战后,贝克特进入创作成熟期,主要作品有:两幕剧《等待戈多》(1952)、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1951-1953)、剧本《最后一局》(1957)、长篇小说《如此情况》(1961)等。代表作、荒诞剧《等待戈多》产生了巨大影响。剧本写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一连两天在大路口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而未遇的情景,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找不到精神支柱的苦闷心理,和盼望光明、渴望改变现状的愿望。剧作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象征。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节含有深刻的象征寓意。第一幕中,两个流浪汉反复讨论 两个盗贼是否得救 的问题,影射了《圣经》中耶稣基督拯救与他同时钉上十字架的盗贼灵魂的故事。戈多象征着人类灵魂的救星,两个犯有过失的流浪汉则作为现代人类的代表,他们的等待,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沉沦的忧虑,和希望人类得救的企盼。剧中的枯树在第二天晚上长出了几片新叶,也暗示了这层寓意。弗拉季米尔的等待是清醒的、殷切的、忠于职守的。他是沉沦而没有放弃希望的人类的象征。爱斯特拉冈则浑浑噩噩,丧失了人的自尊、向善、追求等等精神特质,他象征了沉沦的很深的、对自己、对前途都丧失了信心的人类。奴隶主波卓和奴隶幸运儿是残暴、狂妄的奴役者和甘愿受奴役的奴才的象征。这一对形象表现了扭曲的人性,他们的两次出场是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补充说明,预示了奴役人的制度正在衰亡。剧中人时间概念的丧失,则从侧面衬托了人类期待光明的恒久性。剧作语言简洁而富有荒诞色彩,戏剧动作性较强。亚瑟 阿达莫夫(1908-1970)剧作家。早年与超现实主义团体有较密切接触,194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自白》登上文坛。主要剧作有:《拙劣的模仿》(1947)、《侵犯》(1950)、《大演习和小演习》(1950)、《塔拉纳教授》(1953)、《弹子球机器》(1955)等,多写人的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隔阂感,艺术上表现了荒诞剧的主要特征。50年代后期阿达莫夫转向左翼,剧本《波罗 波里》(1957)表现了战争罪责应由资本主义来承担的严肃主题。此后其创作风格开始由荒诞剧转向现实主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戏剧创作。著有剧作《亲密》、《滑稽者的悲歌》、《我不是法国人》、《一九一八年春天》(1963)、《稳健派先生》(1968)、《禁止进入》(1969)、《如果夏天重新来临》(1970)等。他的论文、评论、序言、访问记等,收入《此时此地集》(1964)。让 热内(1910-1986)剧作家、小说家。从小在育婴堂长大,10岁起就因盗窃多次入狱,16岁起在欧洲流浪。文学创作始于40年代初,1942年在狱中写出小说《爱花圣母》,引起注意。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其剧作多取材于底层生活,善于描写被社会遗弃的人以下层人物如女仆、刽子手、妓女、乞丐等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生活中的不幸和罪恶,发泄对社会的强烈仇恨,抗议使人丧失了人格的丑恶现实。艺术上常采用戏中戏的方式组织情节,让剧中的下层人物扮演自己所艳羡的上流人物,表现他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和梦醒后的悲哀。他的剧作结构紧凑,笔触犀利文风辛辣,富于激情和感染力。让 热内的主要荒诞剧作有:《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屏风》(1961)及小说《偷儿日记》(1949)等。独幕剧《女仆》是热内的代表作。描写一对女仆姐妹索朗日和克莱尔的仇恨和变态心理,揭示了产生仇恨的社会根源:它来自生活的不平等和人的尊严感受到践踏后的报复心理。剧本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造成的人性扭曲,表现了盲目的反抗行为,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剧本具有较明晰的故事框架,有中心事件和戏剧冲突,气氛紧张动人。女仆的道白采用意识流手法,她们的意识活动在女仆和 太太 的双重身份之间来回跳跃,自然流畅,几乎不留痕迹,显示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女仆》是荒诞剧中风格独特的、重心理刻画和激情描写的剧作。三、二战后其他流派及作家二战后的法国文坛上,还活跃着现实主义文学、通俗文学作家们。他们的创作富有生气,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其中较著名的有特罗亚、维昂、尤瑟娜尔、巴赞等。亨利 特罗亚(1911-)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原籍俄国。3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有《虚伪的日子》(1935)、《朴实的伟大》(1937)、《蜘蛛》(1938)、短篇小说集《上帝的审判》(1938)、《公共墓穴》(1939)等。多描写两代人的冲突及不正常的心里状态。开始确立了继承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40年代以后,特罗亚开始创作大部头长篇小说,著名的尤有:《只要大地继续存在》(1947-1950)《播种和收获》(1953-1958)、《未来的继承人》(1958)、《正义的光芒》(1959-1962)等。长篇连环小说《埃格雷蒂埃尔一家》(1965-1967)三部曲,描写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反映了资产阶级传统道德的丧失,和资产者空虚、堕落的内心世界。后期的短篇小说集《夏娃的手势》(1964)、《魔鬼的翅膀》(1966)等,则以幽默的、带有漫画意味的笔调,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心灵扭曲、怪僻变态的举止,揭示其心理活动,细腻入微,具有讽刺意味。其中《绿皮本》、《最好的顾客》、《凡尔赛归来》、《布布尔》、《天子》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50年代以后,特罗亚还写了许多俄国作家的传记和历史名人传记。主要有《陀斯妥耶夫斯基》(1950)、《普希金》(1953)、《莱蒙托夫奇特的命运》(1952)、《托尔斯泰》(1965)、《果戈理》(1971),及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等。特罗亚的人物传记写得生动细腻,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故事性强,是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亨利 特罗亚的剧本有《活着的人》(1940)、《塞巴斯蒂安》(1948)等,还著有散文、游记、评论。他是法国当代读者最喜爱的作家之一。1959年以来任法兰西学院院士。亨利 巴比塞(1873-1935)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曾参加过一战。文学创作始于中学时期。一战前的主要创作有:诗集《泣妇》(1895)、长篇小说《哀求者》(1903)、《地狱》(1908),及几部戏剧和短篇小说。早期创作个人感情色彩较浓,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流露出唯心主义成份。一战期间和战后,巴比塞思想上和创作风格上发生了变化,两部现实主义长篇《火线》(1916)和《光明》(1919),获得盛誉。《火线》的副标题是 一个步兵班的日记 ,通过对一个班的来自社会底层的一群士兵战争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惨状。作品描绘了士兵们在战争的切身遭遇中对战争原因、性质和自身命运的思考,揭示了他们由盲目到觉悟的转变过程,提出了必须通过革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彻底消灭战争的思想。《光明》通过小职员西蒙战前和战争中的经历和思想变化,揭示了战争使人觉悟、由参战到反战的过程。巴比塞晚年还创作了小说《镣铐》(1924)、传记《左拉》(1932)、《斯大林》(1935)等。战后法国诗歌创作中,圣琼 佩斯(1887-1975)的抵抗运动诗歌和抒情诗具有广泛影响。他的诗气势磅礴,雄浑有力,具有史诗风格。主要作品有抒情诗《赞美》(1907)、《阿纳巴斯》(1924)、《岸标》(1957)、《鸟》(1963)和政治诗《流放》(1942)等。他是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四节 英国文学英国在19世纪是欧洲首富。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除商业贸易仍居世界首位外,工业产值已退居世界第三位。但仍拥有相当于本土100多倍的海外殖民地,并因对殖民地的剥削而成为食利国。英国是两次大战的参与国和战胜国之一,是二战时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力量。战争损失惨重,战后经济进一步衰落,殖民地大量转入美国手中,1951-1952年曾爆发经济危机。20世纪英国文学的颓废色彩相对淡薄,较多继承了19世纪以来的传统,工人运动、劳资矛盾仍是许多作家创作的主题,同时对社会、人生、道德和感情、及其与宗教的关系的思考,在英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一、20世纪至两次大战之间的现实主义创作本世纪的英国文坛,现实主义创作十分活跃。世纪初至30年代末,除享有盛誉的老一代著名作家仍在继续写作外,涌现了大批青年作家。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1888-1923)女小说家,原名凯 曼 比彻姆。世纪初开始文学活动,著有短篇小说集《在德国公寓里》(1911)、中篇小说《幸福》(1920)、《逰园会》(1922)、《鸽巢》(1923)、《幼稚》(1924)等。多描写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及人们微妙的心态,探讨婚姻悲剧中妇女的处境和命运等。创作风格上受契诃夫影响很大,不追求曲折的情节和突变的结局,而注重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深刻的主题,文笔细腻优美,富有诗意,心理描写深刻入微,作品色彩运用上有印象派油画的特色,鲜明流畅,不拘一格。理查德 奥尔丁顿(1892-1962)诗人、小说家、传记作家。一次大战前开始创作,以意象派诗人始露头脚。20年代后期开始写小说,著有长篇《英雄之死》(1929)、《人人皆为仇敌》(1933),诗集《卢森堡之梦》(1930),自传《为生活而生活》(1940)等。他注意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青年人的前途、理想、爱情等观念的变化过程,具有批判社会的倾向。代表作《英雄之死》描写一个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英国青年乔治 温特伯恩在虚伪、自私、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战争环境中,理想处处碰壁,最终幻灭而走上绝路的过程。形象地反映了一战前和一战后英国青年一代苦闷、彷徨、悲观厌世的人生状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小说借用意象派的表现手段,形象奇特,富有激情。约瑟夫 康拉德(1857-1924)与乔伊斯、劳伦斯齐名的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三大小说家之一。生于波兰贵族家庭,父亲是为争取祖国独立而牺牲的革命者。本人曾当过近20年海员,1886年入英国籍,同时开始创作。康拉德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创作从1895年至1902年,多以远东和热带非洲的见闻为素材,写水手生活的感受,具有异国情调。著有长篇小说《阿尔迈耶的愚蠢》(1895)、《水仙号上的黑家伙》(1897)、《黑暗的中心》(1898)、《吉姆爷》(1900)、《台风》(1902)等。这是他思想上、艺术上探索和深入发展的时期,被称为 深渊中的漫步 时期。《吉姆爷》是康拉德的代表作,较集中的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小说描写视名誉和责任如同生命的年轻大副吉姆丧失名誉、及重树名誉和责任心的经过。作品的主题是探索人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人的精神赎罪过程,及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和焦虑。吉姆的思想斗争和选择的道路、方式,反映了作者对自身与祖国命运、自身责任的思考和感受。吉姆的遭遇从一个侧面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扼杀了人的美好追求和善良愿望。吉姆由于求生的本能所趋使,在危险时刻弃船与其他船员一道逃跑的过失,使他永远成为一个文明社会鄙弃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人承认他的高尚、接受他的善良愿望,他陷入可悲的孤独境地,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互不理解和道德的伪善,由此可见一斑。吉姆最后虽然得到非洲土著人的爱戴,被尊称为 吉姆爷 ,却始终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他的善良愿望与责任感最后却使他丧命于他所衷心热爱和维护的土著酋长枪下。吉姆以死证明了他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却无人理解,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悲观感受。小说在艺术上体现了康拉德杂糅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等特色为一体的独特风格。首先,作品的结构方式带有印象主义的特点。作者撷取人物对外界的瞬间反应和事物的感官效果,不按时间顺序和因果规律,将吉姆一生的片断经历不连贯的、偶然的缀在一起,组成时间、地点的穿插、跳跃,交错呼应、多层次的生活画面,感性的表现了吉姆多变而莫测的一生遭际。其次,作品叙述角度多变,由传统小说中全知的、透视一切的客观叙述者,变为 我 、作者、讲故事的目睹者等多方位叙事角度和透视角度,小说中因此含有一连串史诗中插曲一般内涵深刻的故事片断,反映了不同人眼中的吉姆,和叙述者不同的心态。第三,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充满力度,具有雄浑辽阔、粗犷强悍的阳刚之美。作者采用极端的,类似神话的表现手法,描绘人感受中的大自然:大海、丛林、风暴,自然描写中包含着叙述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这一切的心理过程,表现极端紧张情形中人的意志、耐力、心理潜能及情绪的极限状态,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第四、小说的意象具有象征色彩。康拉德善于运用色彩和富有视觉效果的意象,来象征人物的性格特色,和表现对未来命运的预感。例如白色象征吉姆及其爱人的纯洁、善良,黑色象征死亡、不祥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康拉德创作的第二时期从1904年到1915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诺斯特罗莫》(1904)、《密使》(1907)、《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海的回顾》(1912),《胜利》(1914)、《机遇》(1915)等。此时他思想上、艺术上都已经成熟,较多描写人的孤独、忧郁和内心的冲突,具有较浓的悲剧色彩,被称为 空虚的人 时期。《诺斯特罗莫》写一个名声很好的船工领班在一次受人之托运送某银矿主的大批银子时,见财起意,谎称沉船,私吞了银子。临死时良心发现,讲出机密。作者描写人在诱惑面前自我的迷失、迷失的痛苦和人性复归的过程,客观上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里金钱对人的腐蚀。《在西方的眼睛下》写人的背叛与忏悔,评论家称之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相类似的作品。小说写彼得堡大学生拉祖莫夫向警察局告发来他处躲避追捕的革命者、朋友霍尔顿,导致其牺牲,后又爱上霍之妹妹,终于良心发现、忏悔的过程、深刻揭示了拉祖莫夫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及其透骨的孤寂心态,抨击了俄国专制制度。1917年到1923年,是康拉德创作的第三个时期: 回忆与总结 的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阴影线》(1917)、《流浪者》(1923),及两部回忆录。康拉德的创作在20世纪前20年的英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英国现代小说的真正开端。格雷厄姆 格林(1904-)小说家,1926年皈依天主教,30年代曾到过非洲。2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著有诗歌《唠叨的阿普里尔》(1925)小说《内心人》(1929)等。他将自己的小说分为 消遣作品 和 严肃作品 两类,前者多为情节紧张的惊险小说,后者多为探讨人性的卑劣与丑恶,或反映社会、政治事件的作品。30-40年代是格林创作的丰收期。主要作品有: 严肃文学 长篇小说《这是个战场》(1934)、《英国造就我》(1935)、《布莱顿硬糖》(1938)、《权力与荣耀》(1940),逰记《没有带地图的旅行》(1936)、《不法之路》(1939);及 消遣文学 小说《一支出卖的枪》(1936)、《密使》(1939)等。二战后,格林著有 严肃小说 长篇《问题的核心》(1948)《爱情的结局》(1950)、《沉静的美国人》(1955)、《病毒发尽的病例》(1961)、《喜剧演员》(1966)《荣誉领事》(1973)、《人的因素》(1978); 消遣文学 《我们在哈瓦那的人》(1958)、《随姨母旅行》(1969)等。50年代以后,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二十一个故事》(1954),《现实的意义》(1963)、《我们可以借你的丈夫吗?》(1967),及论文集《失去的童年》(1951)、自传《一种生活》(1958),剧本《起居间》等。格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被称为 宗教小说 的四部长篇:《布莱顿硬糖》、《权力与荣耀》、《问题的核心》、《爱情的结局》,及另外两部 严肃小说 长篇《沉静的美国人》、《人的因素》。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世、社会的卑劣和丑恶,及人在善与恶、正义与不义、考验与抉择中的痛苦的精神历程,和其中蕴含的意义。《问题的核心》写驻西非某殖民地警官、天主教徒斯科比在一连串棘手的问题面前,由背叛自己的道德准则到背叛妻子,直至背叛宗教信仰,最后自杀身亡的痛苦的精神抉择过程。通过斯科比的悲剧,揭示出:战争、殖民带来的苦难环境、社会道德的沦丧、人的丑恶本性的泛滥,已经不允许斯科比坚持自己虔诚教徒的信仰和美德,更不允许他以救世的面目出现,来阻挡罪恶的蔓延。丑恶现实与信仰之间根本无法协调,这正是斯科比及一切类似悲剧的问题的核心所在。格林的小说艺术上客观、冷静地描写和剖析人物地内心世界,心理刻划细腻、深刻,多采用内心独白或近似意识流地手法;结构上吸取了惊险小说的长处:悬念强,富于突变,紧张动人。新闻报道式的背景描写、富有象征意味和浓墨重彩的语言,赋予作品浓烈的气氛、强烈地真实感和深刻的感染力。威廉 骚姆塞 毛姆(1874-1965)小说家,剧作家。文学创作始于19世纪末,从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1897)开始,树立批判地描写人间的倾向。毛姆首先取得成功的剧本创作,他的近30部剧作均写于1903-1933年间。主要有《正直的人》(1903)、《弗雷德里克夫人》(1908)、《拓荒者》(1908)、《圈子》(1921)、《苏伊士运河以东》(1922)、《比我们优裕的人》(1923)、《贞洁的妻子》(1927)、《神圣的火焰》(1929)等。他的喜剧受王尔德影响较深,多以家庭、婚姻、爱情中的波折为主题,描写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妙趣横生,具有讽刺意味。代表作是《圈子》。毛姆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俗性较强的间谍小说,如《阿申登故事》(1938)等,多以一战期间作者在情报部门工作时的经历为素材,情节曲折,神秘色彩很浓。另一类是严肃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人类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彩巾》(1925)、《狂喝闹饮》(1930)、《刀锋》(1944),短篇小说集《全在一起》(1951)等。代表作《人类的枷锁》通过身患残疾的青年主人公理想破灭、爱情失意、精神堕落的过程,揭露现代社会如何压抑和扭曲人性,反映了人的美好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小说以绝望的笔调描绘了大英帝国维多利亚鼎盛的表面繁荣之下,人们心灵的阴暗和沮丧。《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庚为原型,描写个性、天才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狂喝闹饮》则以英国19世纪作家哈代为模特儿,用漫画式的手法,揭示了这位文坛巨子生活和性格中不为人知的另一方面,和文坛上一些可笑的现象。毛姆的小说艺术上受巴尔扎克、莫泊桑等人影响较为明显,文笔冷静,注重环境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塑造,文字简炼、朴实,悬念强,情节曲折动人。这一时期现实主义作家中较著名的还有:查尔斯 摩根、克里斯朵夫 伊舍伍德、伊夫林 沃、肖恩 奥凯西、奥尔德斯 赫胥黎等。二、现代派创作1、象征主义诗歌后期象征主义在英国德主要代表作家是叶芝和艾略特。威廉 勃特勒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早期诗作受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影响较深,反映了他的诗歌主张:诗的语言要梦境朦胧、含蓄和超俗。早期诗作《十字路口》(1889)、《茵尼斯弗利岛》(1890)、《白鸟》(1891)、《当你老了》(1893),诗剧《心愿之乡》(1894)等,都因写得优美、哀婉、充满真情而著名。90年代至20世纪初,爱尔兰要求独立的运动不断高涨,民族意识、民族特色在叶芝的诗歌创作中渐趋浓郁,诗风亦逐渐明朗而坚实。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诗集》(1895、1899)、《法则》(1897),神话故事集《爱尔兰神话故事集》(1892)等,都表现了爱尔兰民族文化的传统、民族热情和想象力,歌颂了民族志士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一战期间和战后,叶芝的诗作在象征主义风格中,揉进了现实主义成份,蕴含有深刻的哲理,富于丰富的想象,语言优美、雅致,韵律和谐自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例如著名的诗歌《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驶向拜占庭》(1928)等。这一时期的诗作辑成诗集《职责》(1914)、《席勒的野天鹅》(1919)、《迈克尔 罗巴茨与舞蹈家》(1921)、《塔》(1928)、《盘旋的楼梯》(1933)等。托马斯 斯特恩斯 艾略特(1888-1965)诗人、批评家、剧作家,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原籍美国,1915年到英国牛津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因一战爆发而滞留英国。艾略特1914年结识意象派诗人庞德,终身受到庞德的指教。他一生创作受三方面因素影响很大:他的宗教意识、德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观、和他的婚姻与爱情经历。艾略特自1909年起发表诗作,早期较重要的诗歌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小老头》等。1922年发表长诗《荒原》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在欧美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进入创作的成熟期。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教,入英国国籍,此后创作中宗教色彩渐浓。主要作品有:诗歌《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35),及诗剧《磐石》(1934)、《大教堂的谋杀案》(1935)、《全家重聚》(1939)、《鸡尾酒会》(1950)、《机要秘书》(1954),及文学评论集《圣林》(1920)、《论文选集》(1932),宗教论文《什么是基督教社会》(1940)、《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1949)等。《荒原》是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一次大战之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和绝望心理,也表现了艾略特本人的精神危机状态及其渴望。 荒原 象征了西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信仰,浑浑噩噩,陷在迷惘、享乐和醉生梦死之中不可自拔;也象征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都市的混乱和衰颓。长诗运用希腊神话传说和基督教神话作为框架来表现主题。其基本思路是关于鱼王的神话。鱼王受到神的诅咒,大地缺水,变成荒原,人民面临灾难。只有纯洁、善良、勇敢、信仰坚定的少年武士历尽艰险,找回圣杯,才能使世界恢复生机。暗示了当代人心灵的荒涸和重新找到信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长诗共分五章,使用六种语言。诗前引用的西比尔的故事,暗示了长诗主题的历史感和恒久性,一开始就为长诗蒙上了绝望的色彩。第一部分《死者葬仪》以伦敦城为基点,描绘了一片颓败、痛苦、恐怖的现代荒原景色,提出了全诗的主导意象 荒原、水、火,和长诗的主题:没有信仰、没有希望,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如干涸的荒漠。人类幽灵般机械在狭小的生活范围里兜圈子,好像但丁笔下地狱里的鬼魂。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耶稣尚未复活,没有救世主来拯救沉沦的人类。第二部分《对弈》展开了情欲与爱情的主题,通过贵妇人和下层妇女的恋爱生活,揭示出:现代社会里,爱情已经消失,男女关系中充满了虚伪、无聊和厌倦,当今世界有欲无爱,现代人的情欲赤裸裸、野蛮、残暴、无耻。第三步部分《火诫》进一步发展了第二部分的主题,告诫世人,必须躲避人世间的各种欲念之火,才能向着神圣驶近。作者用一连串意象描绘了人间欲念横流、如烈火燃烧的景象。诗中的 火 取佛教和基督教中的双重含义,既指欲望之火,亦指涤罪之火。诗人渴望烧尽人世间一切丑恶的欲念与行为,使人类得到拯救。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又从另一个方面战士了受欲念驱使的恶果:高大、漂亮的腓尼基人弗莱巴斯,为着 利润与亏损 ,淹死在海里,成了一堆白骨,作者告诫人们不要重蹈他的覆辙。第五部分《雷霆的话》则通过耶稣受难、世界蒙灾,耶稣复活、拯救世人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拯救 荒原 的信心:雷声带来了雨的信息,勇士的无畏和献身,就是人类得救的希望。雷霆传来了喜马拉雅圣山上释迦牟尼佛祖的告诫:克制、舍予、慈悲,这是恢复荒原生机的必由之路,表达了诗人对现代人灵魂拯救的期望。长诗在艺术上表现了艾略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首先在审美方式上,《荒原》继承了波德莱尔以来象征主义诗歌 以丑为美 的特点,采用诸多丑陋、痛苦、充满压抑感、荒凉感和恐怖感的意象,构成其基本基调,组成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形象的展现了诗歌的主题,收到了振聋发聩的审美效果。其次长诗用典多且纯熟自如。《荒原》中涉及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大量东、西方神话、宗教传统、历史名人传说,在诗中构成新的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拓展了诗的内涵容量,长诗因此更为含蓄、凝练、深沉,富有历史的广阔感和厚重感。第三、《荒原》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而非叙事诗,但作者运用一连串有局部情节的事件、场面,赋予长诗叙事性和故事性,大量典故的运用也大大增强了长诗的叙事和故事色彩,突出了诗的象征和暗示性,使之具有史诗般的艺术魅力,长诗联想丰富,思路跳跃敏捷,形成节与节之间、甚至句与句之间的快速转换;节奏多变,急徐有致,430多行的诗歌因此摆脱了沉闷冗长之感,获得长驱直入之势。第四,长诗的语言和诗体。《荒原》是多种诗体混合的自由体诗,韵律多变,富有音乐性;用词丰富、典雅而多样化,还吸收了口语和土语入诗,丰富了长诗的艺术表现力。但上述诸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长诗晦涩难懂。《荒原》在西方现代诗歌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运用大量新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成为现代诗歌表现手法的集大成者;又使诗歌回归到但丁以来的文学传统中去,从自身与传统的关系上,在传统的沃土中,培植出艺术的新葩。对20世纪欧美诗坛发生了深远影响。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意识流文学的一种。本世纪20-40年代,意识流文学盛行于英、法、美等国,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电影等,其中以小说为最多,成就最大。意识流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1890年始称于世。他认为,人的意识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流,不论人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它都在不停的、不可分割的流动着。柏格森认为,意识流是一股人的整个精神存在的洪流。弗洛伊德关于意识、下意识、无意识的理论,进一步巩固发展了 意识流 之说。意识流小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表现的是人的意识本身的流动状态,摒弃了从外部特征去描写人的性格、挖掘人的内心活动的传统写法,主张 作家退出小说 ,而将人物的意识活动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情节被淡化到最低限度,在一些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中,仅仅作为引发意识活动的媒介而存在。第二,自由联想。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自由联想是发掘人内心和潜意识中最隐微秘密的最有效途径,意识流小说受此启发,将自由联想作为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表现,自由联想可分为感觉联想、幻觉联想等不同类型。感觉联想多由触景、触物而生情,意识活动发生跳跃性的闪回回忆;幻觉联想则带有白日梦的味道,一个念头引发另一个念头,其间并无必然的逻辑的联系,跳跃性更大,随意性亦更强。第三,内心独白,是人物内心活动更直接的披露。一般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两种。直接内心独白完全回避作者的引导,写人物内心的活动、自言自语等等;间接内心独白则有作者中介性的描写,以实现现实与幻想和内心活动之间的过渡。第四,时空跳跃,时序倒置。意识流小说受柏格森 心理时间 观念影响,和其 自然联想 、 内心独白 等内容所决定,时空安排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形成多层次的时空结构。意识流小说的上述特点,也是造成某些作品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意识流小说的中心在英国,主要代表作家有:弗吉尼亚 伍尔夫(1882-1941)女小说家。一生共著有八部长篇、一些短篇及散文和书评。长篇小说主要有《雅各布的房间》(1922)、《戴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奥尔兰多传》(1928)、《波浪》(1931)、《岁月》(1938)、《幕间》(1941);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1917)、《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三个基尼》(1938)等。她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集中(1925、1928)。另有《弗吉尼亚 伍尔夫杂文集》四卷本(1966-1967)。伍尔夫在《现代小说》(1919)一文中,提出了对小说创新的意见。认为要拯救英国小说的灵魂,必须将目光投向人的内心。代表作《到灯塔去》运用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描写,表现了拉姆齐一家想到灯塔去的愿望实现前的迫切心情,和拉姆齐太太的意识流动,通过女主人公的意识流,断断续续地折射出这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灯塔象征着一种向往、一种夙愿,战后活着的人终于去了灯塔,蕴含着历尽曲折之后终于奔向目标的深意。小说笔触细腻,富有诗情画意,较典型的表现了伍尔夫小说的风格。詹姆斯 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20世纪初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多以都柏林生活为题材,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下层人们形形色色的思想和生活。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等,表达了他的文学观:作家应退出作品,以更客观的反映生活。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典范。全书共18章,每章用不同的文体、节奏和主观相渗透的 意识流 来表现书中三个人物不同的意识状态,把愤世嫉俗的艺术家斯蒂芬、能力平庸的报馆广告业物承揽员布罗姆及其不贞的妻子毛莱从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夜里2点40分这19个小时内的意识活动,尽可能详尽的展示出来,构成一幅复杂的现实与幻想、与过去现在与将来相交织的图画。作品以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奥底修斯)作为篇名,以《奥德塞》中的三位人物与现代社会的三位人物形成对照:寻觅父亲的帖雷马克与寻觅理想的斯蒂芬;英雄果敢的漂泊者、冒险家尤利西斯与猥琐可怜的游逛者、苟且者布罗姆;贞洁的妻子潘涅罗珀与不贞的妻子毛莱;突出了现代社会的堕落、英雄气概的丧失、人性的失落,和现代人的孤独、悲哀、焦虑与绝望,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失望感。作品在艺术上进行了小说形式革新的广泛试验。结构上每章用不同文体表现不同的意识流活动,形成作品多变的风格与节奏。并使用大段意识流描写完全摒弃标点符号的方法,用以表现人处于朦胧状态下意识流的无理性特征。乔伊斯最后一部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晦涩难懂,在人物杂乱的梦境和意识流中,象征性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历史与命运的思考。戴维 赫伯特 劳伦斯(1885-1930)小说家、诗人。一生共写过10部长篇,一些中短篇小说及剧本、诗歌、逰记、散文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孔雀》(1911)、《侵入者》(1912)、《儿子和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迷途的姑娘》(1920)、《亚伦的黎杖》(1922)、《袋鼠》(1924)、《丛林中的男孩》(1924)、《羽蛇》(1926)、《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短篇小说集《干草垛间的爱情》、《英格兰,我的英格兰》、《骑马离去的女人》、《普鲁士军官》、《公主》、《死神的一盘》等。多取材于矿区生活,较多描写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两性之间的冲突,主张回归和谐的自然生命和建立自由、理想的两性关系。成名作《儿子与情人》带有自传成份,描写一个矿工家庭里不正常的感情状态。工程师的女儿格特鲁德 科柏德是个骄傲而倔强的小资产阶级淑女,嫁给矿工莫瑞尔。婚后对丈夫由失望而鄙视,继之将全部的爱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走出矿区,过一种体面的上等人生活。她的感情上的专断,造成了孩子们的不幸,他们都不能处理好感情问题。作品在母子、情人的感情纠葛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矿工生活的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虹》和《恋爱中的女人》是描写恋爱中的人们微妙心理的姊妹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对农村生活秩序的影响,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男女爱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和痛苦,肯定了平等、自然的爱情,批判了以 性 为中心的卑俗的 爱情 ,和资本主义文明导致的人性堕落。劳伦斯另一部影响巨大的小说是《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小说发表后被指责为 诲淫 ,直到1972年英国才准予出版。作品描写贵族地主兼矿主老板恰特莱先生的丈夫因丈夫残废,与园丁梅洛斯相爱,最后双双出走的过程,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自私、冷漠和毫无生气的本质,肯定了下层人物的生命力,和诚实、自然的两性关系。劳伦斯在艺术上受哈代影响较深,状物抒情富有诗意,心理刻划笔触细腻,能准确传达人物的微妙心理和感情波澜,氛围描绘与人物内心状态有很好的统一和呼应。但结构上不够严谨,心理刻画亦有时过细而显得冗长沉闷。3、荒诞派戏剧50年代,英国剧坛上荒诞派戏剧也风靡一时,代表作家有品特、斯托帕德等。哈罗尔德 品特(1930-)犹太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荒诞戏剧《一间屋》(1957)、《生日晚会》(1958)、《升降机》(1960)、《看房者》(1960)、《侏儒》(1961)、《搜集证据》(1962)、《茶会》(1964)、《归家》(1965)、《地下室》(1967)、《昔日》(1971)、《虚无乡》(1975)、《背叛》(1978),及五部电影剧本,还导演过一些戏剧和电影。品特的剧作受贝克特等人影响较深,同时融汇了他个人的生活体验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记忆,和对战后英国社会生活的荒诞感受。因表现了人对自我、对环境、对人与人的关系等等的迷惘和恐怖感,被称作 威胁的喜剧。《看房者》是品特引起轰动的作品。描写流浪的老头戴维斯与木匠阿斯顿、及其兄弟米克的交往始末,表现了人生遭际不可捉摸、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不能相互谅解的可悲现实。米克的阴险莫测、阿斯顿的善而无能、戴维斯自身性格上的弱点,都使戴维斯的命运永远处于岌岌可危之中:他的暂短的安定生活随时有可能被粉碎。作品通过这种 威胁 状态,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前途的迷惘和忧虑。其剧作《一间屋》和《生日晚会》也表现了对人生和生命之遭际的恐怖感受。品特的荒诞剧多以一间房子为背景,表现对屋外不可知的威胁的恐怖心理,又被称为 屋外的恐怖 ,气氛浓烈,体现了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三、战后现实主义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文坛上发生了离奇 现代派 、回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重大变化。1、 运动派 诗歌战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兴始于诗歌领域。1953年,由大学教师、图书管理员等具有专业知识的、活跃的知识分子首先发起 运动派诗歌 ,呼吁恢复和发扬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运动派 主要诗人有:菲利浦 拉金(1922-)著有诗集《驶向北边的船只》(1945)、《受骗较少的人》(1955)、《降灵节的婚礼》(1964)、《高高的窗户》(1974),长篇小说《吉尔》(1946)和《冬天一姑娘》(1947)等。他的诗歌面向生活,直接反映了二战后英国社会经济困顿、人们丧失信仰的现状。他的诗按照英国传统抑扬格的韵律来写,用词典雅,风格凝重,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运动派 诗人还有艾米斯、霍洛韦、恩莱特、韦恩、戴维、冈恩、詹宁斯、康奎斯特等人。60年代以后, 运动派 诗歌渐趋低落,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较重的 小组派 逐渐产生影响。 小组派 诗人多以怪诞、丑恶的或残忍的东西为描写对象,反映了战争的血腥与恐怖记忆对青年一代的影响。2 愤怒的青年 和工人作家愤怒的青年 出现在50年代中期,流派得名于该派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约翰 韦恩1956年发表的剧作《愤怒的回顾》。此流派主要以小说创作影响大,戏剧次之。主要作家有艾米斯、韦恩、布雷恩、西托里、默多克、斯帕克、莱辛、戈尔丁、奥布赖恩、德雷布尔、巴斯托等。他们创作风格不一,后来的发展亦方向各异,但都有过向左翼靠近或写过相似风格作品的经历。约翰 布雷恩(1922-)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向上爬》(1957)和续篇《上层生活》(1962),小说《道貌岸然的代理人》(1975)等。《向上爬》和《上层生活》是 愤怒的青年 的代表作品。描写出身工人家庭的青年乔 兰普顿挤进上层社会的经过,和当了 上等人 之后的苦恼。乔本来是一个对上层统治者怀着激愤的下层青年,为了挤进上层,他背叛了自己的感情,造成相爱的女友艾丽丝在车祸中自杀。后来,他通过高攀资本家的女儿苏珊爬到上层。最后虽然实现了挤进上层的目的,却丧失了自我,并未得到幸福,一直陷于良心的谴责和冷漠、空虚的感情生活中。作者对乔抱着一定的批判态度。愤怒的青年 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约翰 奥斯本(1929-)。他的三幕剧《愤怒的回顾》(1956)是英国当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通过描写下层青年吉米持续的狂怒心理和他与资产阶级出身的妻子阿莉森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对社会的愤怒、绝望的情绪。吉米的愤怒反映了他的社会主义生活理想与恶劣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对妻子的态度中,包含着阶级对立与阶级仇恨,他的手段和方式是个人方抗式的、盲目的,他最终因远离社会生活而消除了愤怒的情绪,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矛盾。这个剧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同时汲取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戏剧的一些特点,在人物结构和关系框架中,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内涵。戏剧情节简单而氛围浓烈,对白锋利而雄辩,富有激情,富有哲理意味,人物形象丰满,心理挖掘较深入。金斯利 艾米斯(1922-)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捉摸不定的感情》(1955)、《我喜欢此地》(1958)、《选择一位象你这样的姑娘》(1960)、《结束》(1974)等。《幸运儿吉姆》写一位工人出身的大学教师吉姆 狄克逊在经济萧条的年代里,怀着对失业的恐惧,如何委曲求全,迎逢上司,后偶遇有钱人家的小姐,幸运地成为中产阶级一员的经过。作品描写了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青年人受到的压抑和由此产生的愤怒,表现了作者要求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抨击了英国战后虚伪的经济和政治政策。3、 哲学派 小说在 愤怒的青年 作家以严肃的态度探讨社会矛盾、阶级对立和道德观念的同时,初时与这个流派创作方向一致的一些作家,又将注意力转向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善与恶的斗争等问题,形成 哲学派 小说。他们多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写小说,以表达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其哲学观,因此又被称为 寓言编撰派 作家。主要作家有:爱丽丝 默多克(1919-)女小说家。早期创作受萨特存在主义影响较深,后期则含有较多的神话色彩。5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在网下》(1954)、《逃避巫士》(1956)、《沙堡》(1957)等。多通过青年人事业上、感情上的迷失和爱情的波折,表现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主题,具有较浓郁的悲观、压抑色彩。60年代以后,默多克较多探讨在现代世界里人如何与魔鬼般的邪恶力量做斗争的问题,小说的寓言色彩和神话式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颗砍下的头》(1961)、《意大利姑娘》(1964)、《红与绿》(1965)、《美与善》(1968)、《意外的人》(1972)、《一次相当体面的失败》(1970)、《神圣而卑俗的爱情机器》(1974)、《黑王子》(1973)、《海啊,海》(1978)等。《一颗砍下的头》通过主人公马丁及其家人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现代社会里高级知识分子感情上的空虚,借以说明文明、知识都无法战胜人类原始动力造成的邪恶。《一次相当体面的失败》通过一群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感情纠纷,乃至乱伦行为,表现恶对善的摧残。故事中蕴含着宗教的、神学的寓意:魔鬼在随意玩弄人类的感情和人类的上帝耶稣基督,而人类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摆脱恶的纠缠,因而善在恶面前遭到必然的失败,尽管这失败还是相当体面的。默多克的小说扎根于英国现实主义传统,但无论从结构上、描述上,都具有浓郁的虚构、神话意味,现实主义描写中揉合了象征、寓意的手法,含有深刻而隐晦的哲学含义,常常引起不同的解释,评论不一。多丽丝 莱辛(1919-)女小说家。50年代初登上文坛,创作颇丰。早期作品多以南非为背景,描写殖民地的种族矛盾,反对种族歧视,探讨妇女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中的权力问题,具有进步倾向。60年代以后,转向心理分析和自我剖析;70年代以后,神秘色彩逐渐加重,描写人的超感官感觉状态、梦魇和幻觉,表现出较深的孤独感。主要创作有:成名作、长篇小说《青草在歌唱》(1950)、长篇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1952-1965)系列小说《四城门》(1969),五部曲《南船座上的凯诺伯斯城》(1979-1983),及短篇小说集《五》(1953)、《爱的习惯》(1957)、《非洲故事集》(1964)等。《暴力的孩子们》以南非和伦敦为背景,描写主人公玛莎从少年到成年的经历,反映了支持种族平等和要求停止核试验的进步倾向。《四城门》系列中的小说《金色的笔记本》(1962),剖析了一个女子的内心和自我,其中含有作者的文学见解和人生看法。哲学派 作家还有约翰 福格斯和安格斯 威尔逊(1913-)。福格斯的长篇小说《魔术师》(1966)、《法国上尉的情妇》(1969),威尔逊的长篇小说《盎格鲁撒克逊态度》(1956)、《动物园老人》(1961)等,均较著名。同一时期,英国文坛还出现了 形式革新派 小说,受法国 新小说 派影响,致力于小说形式革新的试验,例如取消标点符号、打乱阅读次序、插入日记、诗歌、手稿片段,插入图表、图解、摹本进入小说等等。主要作家有B S 约翰逊、安 奎因、克 布 柔斯等人。第五节 德语文学和东北欧文学德语文学主要指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用德语写作的文学,东北欧文学则包括20世纪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挪威、瑞典等国的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德国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至19世纪末,已跃居世界工业产量第二位。20世纪初,德国过渡到帝国主义。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和战败国。独特的历史遭际和地位,决定了20世纪德国文学的独特面貌:它受到欧洲文学各种流派的影响,产生了相应的流派和文学思潮,同时,御用的帝国主义战争文学喧嚣一时,进步的、民主的文学则对战争和德国的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一、现代主义文学德语文学中现代主义出现较早,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家作品。1、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于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绘画界,1914年引入德国文学界,20-30年代波及到奥地利、捷克和瑞典、美国,形成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是:1、注重内在的本质的挖掘,主张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挖掘和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新的、不完全的临摹生活的人物及其关系状态,表达自己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他们的口号是: 不是现实,而是精神 ; 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 。力求突破表面暂时的现象去揭示实质和永恒的哲理。2、严肃和进步的主题:表现主义文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德国1918年十一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频发的年代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者中许多是犹太血统或没有固定国籍的人,饱偿战争、颠沛和精神上、宗教信仰上的歧视之苦,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作品主题的严肃和深沉:抗议剥削,揭露金钱的罪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描写小人物在生活的重压下如何失去自我和人格而苦苦挣扎;探讨现代文明的价值、战争的荒谬和残酷、劳动者的前途、两性之间的冲突;提倡人类之爱和精神自由,等等。3、在艺术上多采用象征手法和内心独白、梦境、假面具、变形处理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德语文学和东北欧文学中表现主义代表作家主要有:奥古斯特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剧作家,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大学期间开始创作,成名作是剧本《奥劳夫先生》(1872)和社会讽刺小说《红房间》(1879)。早期创作多揭露、讽刺和抨击社会的不合理,带有较浓郁的自然主义色彩。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结婚集》(一、二集,1884、1886),长篇小说《狂人辩词》(1887-1888),剧本《父亲》,自传体长篇小说《女仆的儿子》(四卷,1886-1909),中篇小说《海姆斯岛上的居民》(1887)、《在海边》(1890)。剧本《朱丽小姐》(1888)和《债主》(1888)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的典范。90年代以后,斯特林堡的创作风格转向神秘主义和象征、表现主义。主要剧作有《到大马士革去》(三部,1898-1904)、《死魂舞》(1901)、《一出梦的戏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7)、《大路》(1909)等。作品多描写丧失理性的社会环境如何使人陷于绝望,悲观色彩较浓重。《鬼魂奏鸣曲》是斯特林堡后期的代表作,欧洲表现主义早期代表剧作之一。全剧使用象征手法,揭露现存世界 疯人院 、 妓院 、 停尸场 和 地狱 的丑恶本质。作品通过 老人 与 上校 一家的恩仇与报复,通过他们之间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和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报复心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丑恶的金钱、利害关系,也表明了作者悲观而未绝望的态度。作品形象奇特,人称概念化,没有名字,只有抽象意义上的 老人 、 青年 、 木乃伊 等,外形模糊,而内在精神特征鲜明。语言有力而不失优美典雅,许多台词富有诗意,较集中的体现了作者后期剧作的风格。盖欧尔格 凯撒(1878 1945)德国剧作家、小说家,左翼表现主义戏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剧作家揭露了德国社会的不平等阶级对立,抨击了德国当局的军国主义、扩张主义政策,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主要剧作有《克莱斯特校长》(1905)、《加来市的居民》(1914)、《从清晨到午夜》(1916)、《煤气》(1918 1920)、《珊瑚》(1918)、《并存》(1923)、《谣传》(1924)、《士兵塔纳卡》(1940)、《八音盒》(1943)等70余种。《加来市的居民》歌颂了英法战争期间被英军围困的加来市居民的爱国主义行为,塑造了为拯救祖国和故乡勇于自我牺牲的新人尤斯达亚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英雄理想。《从清晨到午夜》通过出纳员迷恋一位阔太太的美色,偷出银行巨款,最后被军警诱入圈套逮捕的经历,批判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拜金主义的丑恶,揭露了贫富不均造成的对立,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枯燥的公务员生涯将人变成机器的残酷实质。凯撒的剧作风格多变,语言乘法洗炼,对话紧凑,富有激情,某些大段独白有莎剧风格。他的剧作是本世纪德国戏剧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恩斯特 托勒(1893 1939)德国剧作家,犹太裔。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激烈的反战主义者、左翼表现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转变》(1919)、《群众与人》(1921)、《机器破坏者》(1922)、《享克曼》(1923)等。多取材于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表现他对革命与暴力、群众与人等问题的看法。剧本多用诗体写成,语言含蓄简洁,富有激情,具有象征性。卡莱尔 恰佩克(1890 1938)捷克期洛伐克小说家、剧作家。著有剧本《万能机器人》(1920)、科幻小说《专制工厂》(1922)、《原子狂想》(1924)、《大战蝾螈》(1936)、剧本《白色病》(1937)、《母亲》(1938)等。擅长以科幻形式反映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看法。早期作品多揭露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现象,后期作品具有强烈的反法西斯倾向。《万能机器人》是恰佩克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描写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制造厂里自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冲突,指出人类发明了机器人,也正在逐步丧失自身的许多自然秉赋,如果不加控制,让科技自由发展,将会导致整个人类的毁灭。作品结尾让机器人男女产生了爱情,在机器人身上寄托了亚当、夏娃的理想,作为拯救人类之道,显出悲观之中虚渺的希望之光。恰佩克善于运用幻想、象征的手法,在科幻小说、戏剧中,通过貌似荒诞不经、却又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表达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他的创作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科幻文学的兴起,有直接的影响。弗里德里希 迪伦马特(1921 )瑞士剧作家、小说家。40年代开始创作,主要剧本有《老妇还乡》(1956)、《物理学家》(1961)、《天使来到巴比伦》(1954)等。《老妇还乡》通过一个富孀衣锦还乡,用金钱胁迫故乡的市长和市民处死旧日的曾抛弃过她的情人这一情节,有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腐朽本质。《物理学家》则描写一代天才的科学家如何落入大垄断资本手中,丧失了人身自由,成为他们的工具。除戏剧外,迪伦马特还写 犯罪小说 。其小说创作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构思巧妙,情节紧张曲折,悬念强,结局合理,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深刻的挖掘,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法官和他的郐子手》塑造了正义、机警、不畏强权、为事业勇于献身的老探长贝尔拉赫的光辉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对社会恶势力的无能为力,作品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弗兰茨 卡夫卡(1883 1924)奥地利小说家,近百年来德语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之家,自幼体弱多病,敏感多思。父亲封建家长式的严格管教,使卡夫卡从小就感到压抑,养成自卑、忧郁的性格。犹太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又形成他根深蒂固的失落感,构成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卡夫卡大学时代开始创作,一生写有三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 1914)、《审判》(1918)、《城堡》(1922)、四个短篇小说集《变形记》(1912)、《在流放地》(1914)、《乡村医生》(1919)、和《饥饿表演者》(1924)。《城堡》是他最具有特色的长篇。写土地测量员K应聘去某城堡工作,却始终不得入内,在城堡外与当地人周旋了好久,最后归于失败的经过。关于这部小说的主旨,评论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说法:①宗教主题说,写人试图进天国而不能入的痛苦情形;②内心苦恼说,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前途的迷茫感;③社会批判说,反映了人民与官僚机构之间的无法沟通;④人与物关系说,城堡是个象征物, K进城堡而不得,象征了 道 不可及, 法 不可及,人在 道 或 法 面前的无能为力。 其中第二、三两种说法比较符合作品的主旨。《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短篇,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揭示了重大主题 人的异化主题的作品。格里高尔是一位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但还保持着人的心理能力。家人一方面盼他恢复原形,一方面又嫌弃他,终因沉病日久成为全家人 不幸的根源 ,自惭形秽,绝食而死。小说尖锐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许多本质性的问题,真切描写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人的灾难感和孤独感。金钱、机器人和生产方式操纵了人,把人变成了物的奴隶,格里高尔的变形,正是人类这种可悲处境的象征 人变为非人。格里高尔变形后仍生活在恐惧忧虑之中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职员、小人物的普遍心态,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巨大压力。他的灾难来得无缘无故,更表明灾难的深广和无法脱逃。他在家中每况愈下的处境,表现了人与人的亲情、友爱的背后,金钱和功利关系的实质。小说的基本手法是象征,作者运用貌似荒诞的题材,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悲惨故事。用写实的、冷静的、客观的、具体的文字,以现实主义的描绘,表现虚构的、象征的事物,赋予荒诞的故事以合理的真实的审美效果。作品注重人物心理描写,注重环境气氛和各种微妙情绪的表达,风格细腻、尖锐,表现了卡夫卡式的独特风格。卡夫卡的创作对后来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和 黑色幽默 等流派,都具有开同的意义。2、象征主义诗歌象征主义诗歌在德语文学中的主要代表是莱纳 马利亚 里尔克(1875 1926)。他是奥地利诗人。19世纪末开始创作。1905 1906年曾给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早期诗作带有新浪漫主义的感伤情绪,著有诗集《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等,表现了泛神论思想。20世纪初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较深,并受到罗丹艺术的启发,诗风转为注重以直觉形象来隐喻和象征人生,表达思想感情。这一时期的作品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著名的短诗《豹》就写于这时。1912年以后,里尔克进入创作后期,一战前和战争期间的社会现实,使他陷入极大的精神痛苦,在作品中探讨了许多富于哲理的重要问题:生与死、痛苦和幸福、世界和人的生存意义等,表达了诗人的悲观情绪。主要作品有诗集《杜伊诺哀歌》(1922)、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等。里尔克还创作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故事诗,主要有: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多夫 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7)、长篇日记小说《马尔特 劳里茨 布里格记事》(1910)。后者被认为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是研究里尔克和现代派文艺观的重要资料。里尔克的诗歌比喻奇特,刻画细腻,含蓄深沉,富有雕塑美;讲究韵律和意象,富有音乐美。早期作品带有民歌清新自然的风味,后期作品含蓄深沉凝炼,神秘而富于哲理。他的诗对西方20世纪诗歌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二、现实主义创作20世纪德语文学中现实主义创作十分活跃,老一代作家如曼氏兄弟等还在笔耕不辍,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反思本世纪德国在战争中的地位,从文化和社会传统的角度,去寻找社会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产生了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斯蒂芬 茨威格(1881 1942)奥地利小说家,犹太裔。一战时期流亡国外,并与罗曼 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20世纪初开始创作,早期主要写诗,受法国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影响较深,著有诗集《银弦》(1901)、《往日的花环》(1906)等。20年代以后进入创作的鼎盛时期,写了许多传记文学作品和小说。主要传记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记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也夫斯基)、《罗曼 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记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描摩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记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萨诺瓦)等。茨威格最有影响的是中短篇小说。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大多数作品描写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为某种执着而隐秘的激情所趋使的人物孤独而热烈的感情历程。笔触细腻,语言富于浓郁的感情色彩,心理分析细致深刻。其中〈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都是影响广泛的名篇。茨威格一生只写了一部长篇〈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他还著有诗剧《耶雷米亚》(1917)、悲剧《伏勒波尼》(1927)、歌剧《沉默的女人》等。茨威格的创作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接受了弗洛依德学说的精神分析论,怀着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时代的忧虑,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人们的精神世界,谴责了罪恶的法西斯的道德沦丧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不朽之作,被高尔基誉为 世界第一流艺术家 。赫尔曼 黑塞(1877 1962)德国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战期间因反战受到国人咒骂,与罗曼 罗兰友情颇深。二战时期作品曾遭禁印。文学活动始于19世纪末,早期诗集《浪漫主义之歌》(1899)和《午夜后一小时》(1899),描写梦幻、感伤和孤独、怀乡之思,具有唯美主义和德国早期浪漫派诗风,清新而缠绵。黑塞的主要成就在小说创作上。长篇小说、成名作《彼得 卡门青特》(1904),与长篇《盖尔特鲁特》(1910)、《罗斯哈尔德》(1914),构成系列小说,描写艺术家在平庸、冷酷、虚伪的市侩社会中孤独、痛苦的心灵历程。著名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克努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希达尔塔》(1922)、《疗养者》(1925)、《草原狼》(1927)、《纳齐斯和戈尔德蒙德》。(1930)、《东方之旅》(1932)、《玻璃球乐》(1943)等。他的小说在现实主义描写中带有抒情色彩,善于描写青年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心灵的压抑、苦闷和彷徨,揭露社会的虚伪与冷酷。呼唤正义、人道和理性,反对战争。早期作品自传色彩较浓,后期受弗洛依德和容格心理分析学说影响,注重情感和内心剖析。通过个人的人道化来改变资本主义世界道德文明堕落的现状,是他全部作品贯穿性宗旨。《在轮下》是黑塞早期自传性的长篇,描写20世纪初期德国施瓦本一个小城市里少年汉斯 吉本拉特如何被保守的教育制度和市侩的虚荣心摧残夭折故事。作者揭露和控诉了保守的教育制度残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弊端。书名《在轮下》含有淘汰、被碾碎的意思。作者还提出了顺从自然、返回自然,让青少年顺乎自己天性健康成长的主张。小说以富于抒情意味的冷静描写,深入刻画了汉斯的内心感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文笔细腻优美,显示了黑塞的创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的特色。《草原狼》是黑塞的又一力作,刻划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 草原狼 哈里 哈勒尔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情抗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玻璃球乐》表现了黑塞的社会理想,是他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品。黑塞一生还写了大量散文、游记、文学评论,对中国文化杯有浓厚的兴趣,阅读过大量中国古典著作,他的小说因此具有较浓郁的东方色彩。艾利希 马里亚 雷马克(1898 1970)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祖籍法国,全家虔信天主教。一战期间曾入伍在西线参战。二战期间曾受德国当局迫害。20年代末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1929)、《流亡曲》(1941)、《凯旋门》(1946)、《生死存亡的年代》(1954)、《黑色方尖碑》(1956)、《里斯本之夜》(1962)等。多以反法西斯和反对军国主义为主题,描写德国法西斯对进步人士的迫害,探讨德意志民族在两次大战中的错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的黑暗。《西线无战事》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反战小说,描写一战期间八个普通士兵坚守战壕时所经受的精神上、肉体上的巨大痛苦,表现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灭绝人性的实质。在战争中,普通士兵的生命、感情,都被视若草芥,他们的死亡没有任何价值。小说出版后引起轰动,被译成29种文字。雷马克的小说风格与海明威相似:冷静、简洁、含蓄、有力,于不动色之中暗含讥讽。对人物心理善做深刻的出色的刻划,情节和形象含有象征意味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贝托尔特 布莱希特(1898 1956)德国戏剧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对西方戏剧理论进行了革新。主张戏剧为现实斗争服务,并提出 间离效果 的戏剧理论:取消传统戏剧中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故事的 五步曲 式布局,以主人公生活经历为贯穿线索,反映人物的生活史;一反传统戏剧鉴赏美学中的 介入 、 移情 、 共鸣 理论,制造 陌生化 效果:在观众即将被主人公的激情所感染、与剧中人产生共鸣时,让剧中人物突然转而表现其性格中低劣的一面,切断剧中人与观众双向交融的感情之流,使观众在诧异之余,迅速拉大审美距离,进入理性的思考。这种 间离效果 增强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布莱希特早期剧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情节上具有荒诞色彩,对白泼辣明快,通俗晓畅。著有《人就是人》(1926)、《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角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1)等。20年代末开始创作叙事剧。叙事剧按体裁可分为三种:教育剧:包括《例外与常规》(1930)、,《措施》(1930)、《母亲》。(1932)等,主要表现革命斗争中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内容,是革命宣传的工具。 寓意剧 ,包括《四川好人》(1940)、《潘狄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迪》(1940)、《阿图罗 魏的有限发迹》(1941)、《高加索灰栏记》(1945)等,对社会现象阶级关系等加以直接表现或进行哲理概括,运用 双层布局 的结构展示主题。历史剧,包括《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伽利略传》(1947)、《公社的日子》(1948) 1949)等,借用历史题材表现对当代重大问题的看法。布莱希特一生还创作了大量诗歌、长短篇小说、理论著作等,他的作品语言通俗明快,但具有明显的说教倾向。三、战后文学概况西德:1945年以后,进步作家在西德仍受排斥,文坛上一时凋蔽,被称为 废虚文学 时期。1947年,一些青年作家发起成立了 四七社 ,影响逐渐扩大到全德,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亨利希 伯尔(1917 )小说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祖籍爱尔兰。二战期间曾被征入伍参战,后被俘,1945年遗返。文学活动始于1947年加入 四七社 前后。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是他的成名作,通过一个士兵休假后重返前线时的情形和内心活动,表达了厌战情绪,抨击了战争的残酷。早期作品多取材于二战经历,揭露和批判法西斯战争,描写普通士兵的痛苦和遭遇。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巴斯 》(1950)。50至60年西德经济进入复苏时期,伯尔将笔触转向描写当时下层人民在生活中的悲惨挣扎和苦闷心态,抨击战后西德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法西斯军国主义的遗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一声没吭》(1953)、《九点半钏的台球》(1959)等。前者描写小人物弗雷德 包格纳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酸楚;后者揭露德国军国主义的危害。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这些作品格调低沉、压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沉重感受。60年代以后,伯尔多描写在新的 民主 自由 的社会里小人物的遭遇,揭露战后20年间德国社会的庸俗、偏狭,和对正直、善良的普通人的挤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小丑的看法》(1963)、《一次出差的结局》(1966)、《莱尼和他们》(1971)、《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勃罗姆》。(1974)、《监护》(1979)等。小说格调冷静、明朗、尖锐,具有讽刺意味和深刻的批判力量。代表作《莱尼和他们》描写正直、善良、美丽的德国妇女莱尼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以天然的、淳朴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法西斯军国主义、与庸俗狭隘的德国社会价值观念相对立的女性形象。小说以调查、采访、新闻报道、记录的手法,通过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政治态度的人们的回忆谈话,勾划了莱尼一生的轮廓,揭露和谴责了法西斯战争的非人道和战后德国社会的不公正。这部作品被誉为伯尔 小说创作的皇冠 。四七社 其他成员较重要的作品有:克彭(1906 )的《草中的鸽子》(1951),表现战后人民对战争的余悸;安德施的《自由的樱桃》(1952),讲一具逃兵的经历;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揭露法西斯的残暴和社会风气的败坏;(1968),抨击了对法西斯的愚忠。60年代初,一些作家仿效 四七社 成立了 六一社 ,以写工人生活题材文学和纪实文学为主;1970年,又从 六一社 中分化出来一个新的文学社团 七O写作社 劳工界文学 ,以描写劳动者的处境为宗旨。60年代西德流行广播剧,也有好的戏剧作品出现。还出现了纪实小说和 具体派 诗歌,文坛一度繁荣。东德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安娜 西格斯(1900 )女小说家。20年度后期开始合作,早期作品多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主题,揭露法西斯的残暴,反映无产阶级的斗争和生活。著有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1928),长篇小说〈战友们〉(1932)、《人头悬赏》(1933)《二月之路》(1935)、《拯救》(1937)、《过境》(1944),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具有国际影响,1944年在美国拍成电影。小说通过某纳粹集中营七个囚徒越狱逃跑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战士们的顽强意志和斗争勇气。长篇小说〈死者青春长在〉(1949)以十一月革命到二次大战结束的历史进程为背景,表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搏斗。50年代以后,西格斯的创作转向描写现实斗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抉择》(1959)、《信任》(1968)及一些中短篇小说。西格斯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富有传奇性和戏剧性,人物形象丰满有力,语言富于激情,现实主义描写中蕴含着浪漫主义诗情,极具魅力。第六节 美国文学美国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部的开发、矿山的开采和铁路的修建,推动了工业的繁荣。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约等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大银行金融财团的垄断,使美国迅速成为帝国主义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加入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美国也因做军火生意成了暴发户,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霸权。在1929 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美国经济一度萧条,工人运动高潮迭起,反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的斗争不断高涨,右翼极端集团活动也十分猖獗。二战以后,美国四处出兵建立军事基地,加速了霸权世界的步伐。本世纪美国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20世纪初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实主义创作20世纪一大批美国作家继承了以马克 吐温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针砭时世,批判社会的黑暗,写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西奥多 德莱塞(1871 1945)小说家。19世纪末开始创作,早期小说《嘉莉妹妹》(1900)描写农女嘉莉到芝加哥谋生的经历,表现成功后的悲哀和社会表面繁荣之下的失业、贫困与饥饿,揭露了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靠诚实的劳动谋生只能过贫困生活的社会实质。小说出版后,因 有伤风化 而被封存,1907年再版问世。《嘉莉妹妹》被禁后,德莱塞被迫搁笔十年,1909年再写长篇《珍妮姑娘》,1911年出版。本书是《嘉莉妹妹》的姊妹篇。此后的作品更深入地挖掘和反映了美国社会的许多本质性问题,诸葛亮如垄断资本家的发迹、美国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迁、资本主义制度对天才的扼杀、对青年一代精神的摧残与毁灭,等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欲望三部曲》,即《金融家》(1912)、《巨人》(1914)和《斯多噶》(1947)。小说通过垄断资本家柯柏乌一生的发迹史,揭露了他的丑恶灵魂和巧取豪夺的行径,塑造了一个狡猾、残暴的 金融霸主 的形象。还著有长篇小说《天才》(1915)、短篇小说集《自由和超自然戏剧集》(1916)、《陶工之手》(1918),散文集,《敲吧,鼓儿!》(1920),和《关于我自己的书》(1922)等。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的出版,标志着德莱塞创作的新高峰。小说以1906年美国一个案件为素材,描写主人公克莱特为追逐名利金钱享受害死女友,后被判死刑的经过。克莱特的悲剧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价值准则和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青年人的腐朽毒害,他的堕落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作品还描写了克莱特受审的全过程,揭露和鞭达了美国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黑暗与腐败。小说在现实主义地、广阔深入地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吸收和运用了现代派的梦幻描写、下意识描写等手法,揭示人物深层的精神世界,并运用信件、审讯记录等文件资料,加强作品的真实感。20年代中期以后,德莱塞作品的主题更趋严肃。著有短篇小说集《锁链》(1927)、《妇女群像》(1929)、政论,《访苏印象》(1928)、《美国是值得拯救的》(1941)等。辛克莱 刘易斯(1885 1951)小说家,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学四年级开始创作,1920年小说《大街》出版,一举成名。这部作品和小说《巴比特》(1922)、《阿罗史密斯》(1925),是他最好的作品。《大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卡洛尔和丈夫威尔 肯尼科特对平庸、沉闷的明尼苏达草原生活由不习惯、决心改造环境,到决定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的过程,揭示了美国小城镇生活的保守落后,讽刺了知识分子的软弱和易动摇,嘲讽了市民的愚味偏狭。《巴比特》描写房地产经纪人巴比特对平庸生活的反感和屈服;《何罗史密斯》则讽刺了医学的商业化。此外,刘易斯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埃尔默 甘特利》(1927)、《多兹沃思》(1929)等。多以中产阶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生活的厌倦和苦闷。艺术以上出色的细致的描写取胜,常常采取夸张的手法,描绘漫画式的人生图景。厄普顿 辛克莱(1878 1968)小说家, 揭发黑幕运动 的代表人物之一。15岁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屠场》(1906)、《煤炭大王》(1917)、《石油》(1927)、《波士顿》(1928),系列长篇小说《世界的终点》(包括11部作品,1940 1960)。他的作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具有进步的、批判的倾向。代表作《屠场》描写芝加哥肉类加工厂工人、立陶宛移民约吉斯 路德库斯一家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屠场老板为牟取暴利,以腐肉充好肉,制成罐头出售的行径。《屠场》是 揭发黑幕运动 的第一部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辛克莱的小说艺术上较平直,多属新闻报道性质,宣传性较强。约翰 斯坦倍克1968)小说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学期间开始写作,早期多写传奇故事,著有长篇小说《金杯》(1929)、,《天堂的牧场》(1932)、《献给一位无名的神》(1933)等。从成名作《托蒂亚平地》(1935)开始,风格趋于成熟,多写农业工人的生活及其遭际与斗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胜负未决的战斗》(1936)、《鼠与人》(1937)、《愤怒的葡萄》(1939),短篇小说集《长谷》(1938)等。代表作,《愤怒的葡萄》通过农民约德一家的遭遇,揭露了农场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重要经济问题 由于垄断资本吞并了土地,造成农民无家可归的悲剧。小说反映了农工的罢工斗争,肯定了人民反抗剥削的正义性。这部小说的反映美国20世纪初期经济的重要作品。二战期间斯坦倍克曾到欧洲当战地记者,此间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月落》(1942)、,《珍珠》(1947)等。或以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为题材,或描写美国农村生活。战后斯坦倍克的创作转向描写美国社会中善与恶的斗争和道德观念的变迁。著有长篇,《伊甸园以东》(1952)、《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和通讯集《从前打过一场战争》(1958)、《俄罗斯纪行》(1948)等。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创作中左翼文学占相当比例,如迈克尔 高尔德的《世界的变化》(1937)、埃德温 西弗的《铁锤与铁砧之间》(1937),爱伯特 马尔兹的《潜流》(1940)、《十字奖章与火箭》等。二、现代主义和其他流派1、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 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青年作家流派。名称来自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卷首引用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 你们都有是迷惘的一代 。这个流派没有团体,亦无共同纲领,仅指当时创作上表现出相似的迷惘情绪的作家,如海明威、帕索斯、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有人将德国作家雷马克、英国作家奥尔丁顿等也称为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 在美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以来美国文学的第二次高峰。作家都是一战后脱下军装,冲上文坛的青年,生活在战争的创伤和战后普遍的幻灭情绪之中,其创作方法也不尽一致,但都大胆反叛美国文学的传统,为20世纪的美国文坛带来了一股冷峻而粗放的 硬汉 之风,树立了一批 现代英雄 的形象:道德冷漠,感觉精致,沉默寡言,在绝望中挺立,沉沉多疑而善于自嘲。 迷惘的一代 尽管并不成熟,却推动了美国文学步入成年。欧内斯特 海明威(1899 1961)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18年曾志愿参加救护队赴意大利战场。1937年曾来中国报道抗战,还参加过解放巴黎的战斗。海明威从1919年开始练习写作,创作上可分为四个时期。早期(1922 1929),共著有两部长篇和一些短篇小说,描写一战后青年一代的苦闷、彷徨的精神状态,揭示了战争的荒廖和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巨大创伤。风格悲哀低沉,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主要有长篇《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选集,三个短篇和十首诗》(1923),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等。《太阳照常升起》是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品。描写一战后一群侨居巴黎的青年空虚、迷惘的精神生活。他们完全丧失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整日聚饮、看斗牛、钓鱼、争吵。主人公杰克 巴尼斯是美国记者,战争使他失去性爱能力,他与女友勃瑞特相爱而无法结合,爱情变得残缺不全。作品表现了一战后青年一代深深的幻灭,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永别了,武器》具有更强烈、更鲜明的反战倾向,是 迷惘的一代 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以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经历为基础写成。 武器 一词在英文中又有 怀抱 的意思,暗示了战争与爱情两个主题。作品描写一战期间美国军官亨利与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控诉了战争的丑恶与灾难实质。战争在作者的笔下是荒谬的、可怕的,并不是什么高尚、神圣的事业,战争使整整一代人历尽沧桑,却没有使他们像当局宣传的那样,成为新一代的 英雄 ,而是毁灭了他们的爱情、友谊、幸福、乃至生命,给他们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作品表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迷惘、彷徨、怀疑、失望的情绪,表现了帝国主义战争是产生悲剧的根源这一主题。这部小说标志着海明威艺术上的成熟,开始形成他冷漠、简洁的艺术风格。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洗炼,情节动人。这一时期创作的一些著名短篇如《印第安营地》、《大二心河》、《大不败的人》、《五万大洋》、《杀人者》等作品中,开始出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形象。第二时期(1930-1936),是海明威从战后的迷惘转向和平生活的宁静,进行精神上艺术上的修整的时期,他1927年离开欧洲,先住美国,后迁居古巴,开始了打猎、捕鱼、写作的宁静生活,出版了风格不同于前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死在午后》(1932)、《胜者无所得》(1933)和《走出非洲的青山》(1935)。著名短篇《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用意识流手法写成,标志着海明威创作的多样化风格的形成。这些作品中探讨了对死亡的态度, 硬汉性格 进一步深化,更加冷峻、含蓄。本时期海明威提出了他著名的 冰山 理论,形成简约干练、清新纯净的 电报体 风格。第三时期(1937-1949),是海明威对战争的态度由迷惘到明了,由厌战到反对不义之战、支持正义之战的时期。他根据自己三次到西班牙参加反对佛朗哥的人民斗争的经历,写下著名长篇《丧钟为谁而鸣》(1940)、剧本《第五纵队》(1938)。《丧钟为谁而鸣》通过描写西班牙内战时期游击队的一次军事行动,表现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自愿到西班牙参加内战的美国人罗伯特 乔登奉命配合一个游击队炸毁一座桥梁,在执行任务时他负了重伤,临终前表达了人民的斗争必胜的信念。比起前两部长篇中的杰克和亨利,乔登的形象已不再迷惘、悲观,他对自己的使命有明确的了解,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明确的目的性,勇敢坚定,沉着机敏。这个形象表明作者已经走出迷惘,成为反法西斯战斗行列的一名战士。第四时期(50年代以后),是海明威身体情况逐渐恶化,艺术创作上由描写战争转向思考与自然、人与命运、生与死等问题的时期。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老人与海》(1952)。《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创作的高峰,其中 硬汉风格 得到最淋漓尽致的表现。小说通篇采用象征笔法,用充满诗意的整体构思和深沉、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老渔民桑提亚哥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不向大自然、不向厄运低头的硬汉,是海明威对命运、对自然的思考的集中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不屈不挠的搏斗,在于精神的不败。海明威一生经历了本世纪的重大事件,他的创作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历程。他独创的 电报体 文风和 冰山 理论,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 硬汉性格 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通俗文学英雄形象的塑造,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司格特 菲茨杰拉德(1896-1940)小说家, 迷惘的一代 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人间天堂》(1920),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及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和《夜色温柔》(1934),自传《崩溃》(1936)等。多写青年人在战后经济恢复期德生活与心态,通过他们的幻灭,表达出对生活的悲剧性的感受。代表作《了比起的盖茨比》描写 美国梦 的破灭。通过盖茨比的悲剧,作品揭露了所谓的 美国梦 的虚幻和欺骗性,也批判了盖茨比不切实际的、堂吉诃德式的浪漫幻想,他看不清上流社会的冷酷和感情的虚伪造作,沉溺于自己对旧情人黛西的超乎一切的爱情梦中,从来不肯睁眼看看现实的本来面目,因而成了上层阶级取消的对象,和自己幻想的牺牲品。盖茨比的悲剧是美国社会的悲剧,也是一代美国青年的悲剧。菲茨杰拉德采取旁观者的观察角度,用印象式的、追求式的描绘,表现了盖茨比悲剧的全过程。文笔优美、富于激情,又保持着旁观者的冷静。作品中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情幻想写得热烈动人,美丽凄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迷惘的一代 较重要的作家作品还有约翰 多斯 帕索斯(1896-1970)的《美国》三部曲、托马斯 沃尔夫(1901-1938)的《向家乡看吧,安琪儿》(1929)等。2、表现主义和荒诞派戏剧20世纪美国戏剧流派繁多,除现实主义剧作外,先锋派戏剧也大放异彩,最有影响的是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和荒诞剧作家阿尔比。尤金 奥尼尔(1888-1953)剧作家,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88年10月16日生于纽约一个著名演员家庭,从小跟着剧团四处演出,大学时期辍学后,曾淘过金,到非洲和南美当过水手,还当过演员、导演、新闻记者、小职员等。1912年开始写戏,一生著有剧作40余部。奥尼尔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912-1919),独幕剧时期。作品多取材于作者早年航海经历。著有剧本《渴》(1913-1916)、《东航卡迪夫》(1916)、《漫长的归途》(1917)、《加勒比斯之月》(1918)等。这一时期是作者的习作时期。中期(1920-1938),表现主义剧作探索和实践时期。主要作品有剧本《天边外》(1920)、《安娜 克里斯蒂》(1921)、《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2)、《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1924)、《榆树下的欲望》(1924)、《奇异的插曲》(1928)、《悲悼》(1931)、《啊,荒野!》(1933)《无穷的岁月》(1934)等。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开拓深入,艺术上汇现实主义和现代派表现主义手法为一炉,从多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和当代人的焦虑、向往、追求与失望。《天边外》是奥尼尔的成名作。通过青年罗伯特幻想去出海远航而终未实现愿望的故事,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充满同情的描写了罗伯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其理想在平庸的环境、虚幻的爱情中的压抑和窒息。作品将罗伯特的失败归于他性格上的弱点,赋予这个悲剧浓郁的宿命色彩。该剧布景和情节富有象征性,语言富有激情。《琼斯皇帝》描写一个欺骗自己同胞的 文明 黑人被醒悟的黑人追捕时复杂心态。运用回忆、梦魇、幻觉等语言和舞台布景变幻、音响效果等,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琼斯的内心活动,是典型的表现主义剧作。《毛猿》是奥尼尔的又一名著。通过主人公扬克的经历,反映了在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性的归属问题。人已经变成机器的附属,失去了人的安全感、自尊感,变成孤独的个体,如同笼中困兽。作者指出,扬克是 人的象征 ,揭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向社会提出了尖锐的质问。《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作品围绕农场主的后妻爱碧与前妻之子伊本为争夺遗产进行的较量,和二人最终相爱的悲剧,表现了金钱欲望与真正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揭露了为追逐金钱,人性所发生的扭曲;并通过二人最后的毁灭,赞美了爱情得力量,指出金钱与贪欲是毁灭一切的罪魁祸首的实质。后期(1939-1953),是他创作的成熟期,风格上由现代主义的尝试转向写实主义的回归。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心理刻画技巧更加深刻精细。主要作品有《送冰的人来了》(1946)、《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56)等。奥尼尔的创作在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美国有了自己的严肃戏剧,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美国戏剧由此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他的剧作反映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追求和各种复杂的内心感受,以高度概括乃至抽象的方式,探讨了美国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与当时流行的商业性戏剧作了不妥协的斗争。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传统,及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表现主义戏剧的长处,汲取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各种现代派表现手法,勇于革新,扩大了戏剧的表现范围与深度,丰富了戏剧的表达手段,为世界戏剧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爱德华 阿尔比(1928-)剧作家,美国荒诞剧代表作家。主要剧作有《动物园的故事》(1959)、《贝西 史密斯之死》(1960)、《美国之梦》(1961)、《谁害怕维吉尼亚 吴尔夫》(1962)、《小艾丽丝》(1965)、《海景》(1975)等。《动物园的故事》是阿尔比的成名作。作品将世界比作一个动物园,丧失理性的人们如同动物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互相隔绝,表现了人与环境、人与人无法协调的主题。《美国之梦》则抨击了青年一代中代表 典型美国气魄 的品质:金钱崇拜、没有心肝、自满而愚蠢。作品提出了 美国之梦 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代表作《谁害怕维吉尼亚 伍尔夫》,通过乔治和玛莎这对夫妇将幻想中的儿子当成真事的荒诞情节,抨击了美国 以假代真的社会准则 。作者指出:此剧是 对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违背了美国革命的原则的一次检验。艺术上,阿尔比多采用荒诞离奇的情节,运用象征、暗喻、夸大的手法,表达对社会批判的主题。剧的内容主要靠人物对白、独白来表达,富于暗示性,而人物的戏剧行动退居第二位。美国现代派剧作家影响较大的还有表现主义戏剧行动家埃尔默 赖斯(1892 1967),他的剧作《加数器》(1923)和《街景》(1929),及西德尼 霍华德(1891 1939)的《他们知道想要什么》(1924)、莉莲 海尔曼(1905 1984)的剧作《孩童时代》(1934)、《森林的另一边》(1946)等,都很出色。三、美国南方文学南方文学 指美国南部地区20世纪以来创作上具有浓郁的南方色彩和某些共同特色的作家群及其作品。所谓南方,并非指美国整个南部,而是指南北战争叛乱一方的美国南部七州。这里是蓄奴制的基地,南北战争摧毁了蓄奴制,也留下了许多回忆和传说;较之美国北方,南方地区还保留了相对多的古老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北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入,造成了新旧南北道德价值观念等等的冲突,导演了无数有声有色的话剧,促进了南方文学意识的觉醒。20年代以来南方变迁,表达了他们复杂而细致的感受。威廉 福克纳(1897 1962)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身于家道中落的庄园主家庭,一战期间曾加入皇家空军受训,青年时期从事过多种职业。2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9部长篇、70多部短篇小说,其中大多数以虚构的南方某小城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因此被称为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描写了从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至二战以后本地及邻县一些家族中几代人的故事,主要人物、故事交替出现、相互联系,盘根错节,反映了两百年间南方庄园贵族地主阶级的衰落,南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丧失,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艺术上采用现实主义和意识流、象征、隐喻等诸多种现代派表现手法,风格不一,变幻莫测。他善于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生活,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得到多层次、多侧面的展示。他善于在历史的脉络上表现事物的因果关系,作品因此具有博大深远的历史厚重感受。福克纳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926 1929),是福克纳的习作期。著有小说《士兵的报酬》(1926),写二战中青年一代的幻灭感;《蚊群》(1927),写20年代艺术家生活。《沙多里斯》(1929),写南方变革中的人们,是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中第一部小说,表明福克纳的目光已经从零散的、现代的生活,转向历史的、系统的生活考察。中期(1929 1936),是福克纳创作的丰收期。19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标志着福克纳的创作已经具有世界第一流大师的水平。还著有长篇《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作品描写南方贵族康普生一家的生活和变迁,展现了一幅南方 地主家庭和庄园制度解体的图景,蕴含着浓厚的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危机的气氛。批评家将此书与艾略特的《荒原》并列为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凯蒂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康普生家最热情有生气的一员,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在哥哥昆丁和弟弟班吉的感情中占有重要地们。她从 南方淑女 式的旧贵族教育下冲出来,走过了关,堕落了。她的堕落,反映了资本主义势力对南方旧的贵族道德观念冲击的结果,她的毁灭是无法避免的。凯蒂是作者最喜爱的女性形象之一,通过她,作者写出了一战后美国南方力求摆脱腐朽的旧世界的束缚和它的死亡气息,寻求人生的爱与幸福的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共同命运。康普生家的大儿子昆丁是没落的庄园主贵族的最后一位代表,始终被一种没落感所迫随,他的经历象征性反映了南方贵族末裔随旧制度的衰亡而沉沦的命运,是一曲凄凉的旧庄园主贵族没落的挽歌。杰生与其兄昆丁相反,是顺应资本主义潮流而上的、极端利己的实用主义者。随着金钱势力在南方的上升,他抛弃了旧贵族的道德观念,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价值标准。为了钱和欲不择手段,毫无手足亲情。这个形象象征性的表现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冷酷、自私而顽强的生命力,从道德角度暗示出美国南方变迁的必然性。黑人女仆迪尔西的形象反映了普通人身上的精神美。她的大胆、豪爽、温柔、诚实,寄托了福克纳 人性复活 的理想。《喧哗与骚动》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 意识流 小说特点。首先,作品完全按照 心理时间 安排时空顺序。全书四部分时序安排是C、A、B、D,先后倒置错乱;各部分内部则随着叙述人思维、意识的流动,因物、因景、因味引出不同的联想、感受,讲述出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全书四部分的叙述者按照由混沌(班吉)向半昏乱(昆丁)、半清醒(杰生)、清醒(迪尔西)过渡的顺序排列,使读者对全书的了解随之逐渐深入明晰,最后实现总体的把握。其次,小说采用多角度对准一个中心、几股意识流围绕一个人物流动的多视角交叉互补结构,使几个叙述人的思维始终围绕凯蒂这一中心进行活动,凯蒂的形象在多重视线的复合中逐渐明晰,得到凸现,叙述人的内心活动也一览无余的展示出来,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第三,作品有意识的运用基督教传说的深化模式,将凯蒂出走、小昆丁出逃等重大事件与耶稣复活的故事相照应,暗示了人类堕落、得救、复活等内涵,使作品含义更为丰富深刻。后期(1937-1962),是福克纳的创作进一步深化的时期。著有一批有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长篇小说《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合称为 斯诺普斯三部曲 。及长篇小说《寓言》(1954),短篇小说集《没有被征服的》(1938)、《野棕榈》(1939)、《去吧,摩西》(1942)等,其中包括《熊》、《老人》等名篇。玛格丽特 密歇尔(1900-1949)女小说家。她的长篇小说《飘》(1936)享有世界声誉。作者站在南方种植园主的立场,通过郝思嘉、希礼等人在南北战争中命运的变迁,美化蓄奴制,攻击北方废奴主义者,将南北战争写成一场灾难,一场浩劫,对飘逝而去的、田园诗般的种植园主的生活和旧制度,表现出无限的怀恋之情。同时,作者又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血肉丰满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着力塑造了一个被南北战争的疾风暴雨冲毁了家园,而又不甘沉沦、努力挣扎,走向资产阶级化的南方女庄园主的典型。郝思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种植园主的女儿,美丽、固执、大胆、泼辣,有着少女的纯真,也有奴隶主阶级的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本性。她由一个雄心勃勃、发誓重建家园的庄园主变为不择手段追逐金钱的资产者,表现出上升的资产阶级精明强干、发愤图强的勇气。《飘》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善于描写环境、人物和细节,长于刻画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状态,行文充满激情,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忧郁情调,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卡森 麦卡勒斯(1917-1967)女小说家。从29岁起半身不遂,长年在轮椅上生活,作品多描写孤独者的内心生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心灵是一个孤独的情人》(1940)、《婚礼的成员》(1946)、《金色瞳孔中的映象》(1941),中短篇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1952)等。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是麦卡勒斯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爱米丽亚、马西、小罗锅三人相互追逐而又永远无法相互理解、互相倾心的爱恋,表明人不可能冲破孤独,获得精神上的交流与理解的主题。小说采用哥特式小说的手法,描写怪人、怪事和怪僻的行为性格,神秘而动人心弦。笔调平稳而略含讥讽,用近于冷漠和含有隐隐揶揄的口吻描写惊心动魄的爱与恨的悲剧,具有深沉浓烈的艺术效果。南方作家中,还有 重农派 的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及其他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例如卡罗琳 戈登 泰特(1895-)的历史小说《绿色世纪》(1941),尤多拉 韦尔蒂(1909-)的小说《庞德的心》(1954)和《乐观者的女儿》(1972),黑人小说家理查德 赖特的《汤姆叔叔的孩子们》(1938)等,都具有浓郁的南方色彩,反映了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生活。四、战后美国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欧洲存在主义思潮在美国文学中出现了相应的反映;战争文学、犹太人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也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1、 垮掉的一代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一部分青年出于对社会的不满,以蔑视传统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方式表示抗议。美国东部的一些青年文人奇装异服,浪迹于社会底层,组成反传统文学团体,创作了以描写对社会的怨恨、个人感官享受、吸毒、犯罪等为内容的 垮掉派 文学。 垮调的一代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杰克 凯鲁亚克的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威廉 巴罗斯的小说《吸毒者》(1953)、约 克 霍尔姆斯的小说《走吧》(1952),及凯鲁亚克的著名长诗《嚎叫》(1955)。后两部作品是 垮掉派 文学的经典之作。2、 黑色幽默 派文学黑色幽默 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名称出自美国作家弗里曼德1965年3月编的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其中收入12位作家的作品。 黑色幽默 继承了美国文学幽默、讽刺的传统,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以社会对人的挤压和生存的荒谬为主题,用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看待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夸张的表现现实社会的荒谬可笑,在笑声中表达出沉郁的忧郁和绝望之情。因其用喜剧手段处理悲剧内容,又被称为 绞刑架下的幽默 、 大难临头式的幽默 。他们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些与传统英雄相悖的 反英雄 形象:性格怪僻、精神分裂、灵魂被扭曲而变态,常常具有小人物受到创伤的心灵,面对人类的丑恶和社会的暴虐只能一笑置之。艺术上多用荒诞离奇、缺乏逻辑联系的情节与回忆、联想相交错,严肃的哲理与玩世不恭的玩笑相交融的方式,表达对人类前途的绝望。 黑色幽默 派的创作反映了西方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恶和失望,是他们对人欲横流、暴力至上、利己主义盛行、虚伪、动荡的美国社会的内省和批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约瑟夫 海勒(1923-)小说家。俄裔犹太人。二战期间曾入美国空军赴意大利作战。主要作品是三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出了毛病》(1974)、《象黄金一样好》(1979)、还有剧本《我们轰炸了纽黑文》(1968)等。海勒善于用漫画式的手法将痛苦、暴虐化为幽默,在歇斯底里般的气氛中,表现社会的病态和人们的窒息感。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末期美军驻扎地中海一个岛屿上飞行、作战生活和官兵的各种行为为内容,表现了反战和社会批判的主题。首先,小说用 第二十二条军规 概括的、象征的表现了战争、纪律的荒谬与丑恶。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是一种无限止的要求官兵们作战,完全不考虑他们个人要求和正当权益的条例,它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保护的是当权者的利益,象征了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美国官僚体制,和这种官僚统治下的荒谬而丑恶的战争生活。其次,作者通过大量貌似荒谬、实则鞭辟入里的事例,揭露了美军上层军官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用士兵的鲜血铺平高升之路、用手中职权大发战争财的丑恶行径。指出,战争不过是给这帮恶棍造成向上爬和发横财的机会,给下层军官和士兵带来的只是灾难。而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使这一切丑恶合理化的依据。第三,作品通过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恐惧、厌恶心理和对战争态度越来越冷淡的变化,表达了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小说塑造了 反英雄 的典型尤索林的形象。主题的提炼是高度抽象化的,又用象征、意识流和主观变形等艺术手段,成功的表达了主题。渲染了笼罩全书的疯疯癫癫、歇斯底里般的情绪效果。库特 冯尼格特(1922-)小说家。1943年曾服兵役去欧洲作战,后被俘,在德国战俘集中营做苦役直至战争结束。他创作上风格多样,著有长篇小说《自动钢琴》(1952)、《泰坦族的海妖》(1959)、《黑夜母亲》(1961)、《猫的摇篮》(1963)、《上帝保佑你,罗斯沃特先生》(1965)、《五号屠场》(1969)、《胜利者的早餐》(1973)、《滑稽剧》(1976)、《囚犯》(1979),短篇小说集《牢狱欢迎你》(1968),以及戏剧、诗歌和文学评论。冯尼格特运用夸张、讽刺与科幻小说相结合的手法来反映和暴露现实,在荒诞不经的背景上和故事中,蕴藉严肃的内容和主题,不注重情节的连贯性,较少细致的景物和人物心理、行动描写。代表作《五号屠场》以作家本人在二战期间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1945年英美联军对德国得累斯顿市狂轰滥炸时的情景,和当时一个躲在屠宰场地下室内的美国俘虏兵的感受。战争的荒谬是《五号屠场》的贯穿主题。老战士比利 皮尔格里姆患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通过他的病态目光和麻木的、扭曲变形的感受,作品在现实与科幻背景的交错中,表现了对残酷、荒谬的战争和法西斯暴行的极端憎恶和无情嘲讽,揭示了个人痛苦与社会灾难的必然的、密切的联系。 屠场 的题目影射了人类战争不息,整个世界已化为一个大屠场的可悲现实,鞭挞了人类相互屠杀的愚蠢行径。小说采用 事件旅行法 结构全书,在比利的意识流动和幻觉中,达到时、空的跳跃和大幅度的背景变换,并虚构了一个和平、理想的星球作为 屠场 的对照,成功的吸收了科幻小说的某些表现方式。作品语言简洁朴素,背景事件和人物行动心理的描绘具有浪漫色彩,是 黑色幽默 的著名代表作品。黑色幽默 文学著名的作家作品还有托马斯 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1973)、约翰 巴斯的《烟草经纪人》(1960)、《羊童贾尔斯》(1966)等。3、犹太人文学1881-1924年间,东欧犹太人大批迁入美国,带来了东欧犹太人文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犹太人作家开始在美国文坛上崭露头角;二战后的1945-1955年间,犹太人文学开始成为美国文坛上一支风格独特的、有影响的劲旅。索尔 贝娄(1915-)小说家,俄裔犹太移民,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4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创作多写美国知识分子在战后经济繁荣年代里精神的沮丧。著有小说《晃来晃去的人》(1944)、《受害者》(1948)、《捉住这一天》(1956)等。1953年,贝娄的成名作《奥吉 玛琪历险记》问世。作品通过芝加哥贫民窟的犹太少年玛琪为了维护自我的本质,企图摆脱一切外来控制,在社会上奔波闯荡的经历,反映了美国当代社会中对 自我本质 的危机感和探求。玛琪力图摆脱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义务,去追求空洞的 自我实现 ,不可避免的陷于一事无成的失败。此后贝娄进入创作的繁荣期。著有长篇小说《雨王汉德逊》(1959)、《赫尔索格》(1964)、《赛勒姆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更多的人死于作心》(1987)、剧本《最后的分析》(1964),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等。《赫尔索格》出版后引起轰动。小说描写60年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提出了如何生活的问题。赫尔索格是一位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但是到了40多岁,忽然感到家庭生活、社会、事业都发生了问题,产生了失败感。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和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此产生的迷惘。代表作《洪堡的礼物》描写洪堡和西特林新老两代文人的遭遇,揭露商业化的美国社会对人道、善良的文学精神的扼杀,和当代作家精神上的痛苦。日益商品化的、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使享有盛名的老作家洪堡理想破灭,发疯潦倒而死。在金钱、地位、享乐面前,一向信奉人道主义、善、美和理性的青年作家西特林则形成了双重人格而飞黄腾达,却失去了心理平衡。但名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当他失去一切,重新一文不名时,洪堡遗赠给他的剧本使他得以度过最艰难的日子。西特林最后找回了美和善,但经历了灵与肉的痛苦磨练。小说批判了物质生活富足而精神生活空虚的美国社会及其精神危机,也表现了作者的悲观态度。索尔 贝娄的小说注重剖析美国当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疑虑和苦闷,以及他们的追求和企盼。艺术上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同时汲取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段,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的挖掘,长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富有自嘲和幽默意味。艾萨克 巴什维斯 辛格(1904 )小说家,波兰裔犹太人。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用意第绪文写作。早期作品多追忆犹太人的历史、个人的历史,其中掺有许多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秘故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莫斯卡特一家》(1950)、《撒旦在戈雷》(1955),短篇小说集《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故事》(1957)等。60年代以后,除了继续写犹太人往昔的历史、生活、信仰外,还描写美国犹太人的遭遇,表达对美国社会问题的看法等。著有长篇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奴隶》(1962)、《庄园》(1967)、《产业》(1969)、《仇敌:一个爱情故事》(1972)、《舒莎》(1978),短篇小说集《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卡夫卡的朋友和其他故事》(1970)等。《卢布林的魔术师》写人世间的色欲诱惑与信仰之间的矛盾。魔术师亚沙 梅休尔最后能抵御诱惑,重新回到犹太经典中去,以行动赎罪,反映了作者的道德取向。《舒莎》是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写青年小说家艾伦 格雷丁格在与形形色色的妇女的纠缠中,对少年时代的女友、智力笨拙、相貌平平的舒莎始终如一的爱情。舒莎在庞大的不可知的现代世界里,保持了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朴,在花花世界中寻求疯狂刺激的格雷丁格心底里对舒莎的一小片爱情绿地,含有作者希望人类返朴归真的良好的愿望。辛格的长篇小说受陀思妥也夫斯基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较深,富于激情,长于描写激情,情节曲折有传奇色彩,也具有讽刺意味。有时还借神话、鬼怪故事渲染气氛,引人入胜。他的短篇小说则写得诙谐幽默,内容丰富,多以回忆的口吻娓娓叙来,富有民间传说的情趣。辛格的创作在保存古老的犹太文化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伯纳德 马拉默德(1914 )小说家。俄裔犹太人。善于描写下层美国犹太人的生活,通过他们的苦难、幻灭一纯真善良的性格,探讨人的毅力和道德的价值等问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1952)、《店员》(1957)、《新生活》(1961)、《修配工》(1960)、《房客》(1971)、《杜宾的传记》(1979),短篇小说集《魔桶》(1958)、《白痴第一》(1963)、《费德尔曼的写照》(1969)、《伦布兰特的帽子》(1973)等。马拉默德的创作基本上沿承了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作品情节富有戏剧性,带有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文笔简洁隽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代表作是《店员》。诺曼 梅勒(1923 )小说家,二战期间曾参加太平洋战争与日军作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裸者与死者》(1948)、《巴巴里海滨》(1951)、《鹿苑》(1955)、《美国梦》(1965)、《我们为什么赖在越南》(1967)、《黑夜的军队:作为小说的历史,作为历史的小说》(1968)、《迈阿密和围困芝加哥》(1968)、诗集《女士的死亡及其他》,及评论等。代表作《裸者与死者》是美国描写二战最好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太平洋战争为背景,通过美军一支特别行动小分队执行任务和部分队员死亡的情景,表现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冲突。作品详尽地展现了各种不同出身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在战斗、任务、荣誉和死亡面前的态度和心理:他们的恐惧感、尊严感受,相互的友爱、嫉妒、敌意、诡计等等。作者揭示了一个道理:战争使人性得到赤裸裸的展示,而权力欲使人性和生命受到摧残和毁灭。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描写取胜,带有自然主义色彩,文笔简练,描写真实细致,常将某种生理上忍受痛苦的状态描写到极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阿瑟 米勒(1915 )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吉星高照的人》(1944)、《全是我的儿子》(1947)、《推销员的之死》(1949)、,历史剧《炼狱》(1953),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1955),悲剧《桥头眺望》(1957),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1960),剧本《堕落之后》(1964)、《维希事件》(1964)、《创世纪及其他》(1975)、《美国时钟》(1980),短篇小说集《我不再需要你》(1967)等。《推销员之死》是米勒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老推销员威利 洛曼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加之家庭生活的一系列打击,梦幻破灭,撞车而死。剧本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戮破了在美国人人都能实现梦幻的神话。威利成了自己理想的牺牲品,在贩卖自己的一生中,走到悲惨的尽头。这个小人物悲剧的命运含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剧本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汇入了表现主义戏剧的一些表达方法,较成功地传达了创作意图。美国犹太人文学著名的作家作品还有菲利浦 罗思(1933 )的心理分析小说《我作为男人的一生》(1974)等。美国犹太人文学所具有的古老的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及其犹太人民族文化的多重色彩,他们民族的独特经历所产生的漂泊感、孤独感,都给美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深度。4、黑人文学黑人文学本世纪以来逐步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20至30年代,涌现了大量有才华的黑人作家,被称为 哈莱姆文艺复兴 ,主要代表作家是休斯、赖特、埃利森、鲍德温等。60至70年代,哈利等新一代黑人作家的出现,使哈莱姆文艺复兴所建立的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兰斯顿 休斯(1902 1967)诗人,小说家。当过水手、厨师、看门人、洗衣工等。主要作品有诗集《萎靡的布鲁斯》(1926),爵士诗和小品集《问你的妈妈 爵士十二式》(1961)、《犹太人的好衣服》(1927),诗集《梦乡人》(1932)、《哈莱姆的莎士比亚》(1942),长篇小说《不是没有笑的》(1930),短篇小说集《白人的行径》(1934)、《共同的东西及其他故事》(1963),及自传《茫茫大海》(1940)、《我漂泊、我彷徨》(1956)等。休斯的创作以黑人下层劳动者的生活为题材,反对各族歧视,反映工人的斗争和感情;格调清新,热情奔放,带有爵士乐的节奏和民歌风味,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查德 赖特(1908 1960)小说家,南方作家。美国左翼文学30 40年代 抗议小说 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土生子》(1940)、《局外人》(1953)、《今日的主》(1961),中短篇小说集《汤姆叔叔的孩子们》(1938)、《八个男人》(1961),及剧本、评论、演讲等。代表作《土生子》。是黑人文学登上美国文坛并取得一席之地的第一部作品,小说刻画了一个民历来黑人形象不同的 坏黑鬼 别格的形象。别格对现存制度和各族歧视怀着满腔仇恨,性情野蛮而暴烈,以犯罪来反抗社会的不平和不合理。作品指出,别格的犯罪是社会造成的。小说对社会提出了批评和控诉。赖特的作品情节生动,文笔简洁而富有激情,人物性格常常暴烈野性而趋于极端化,较好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激怒的感受。美国黑人文学中影响较大的还有拉尔夫 埃利森的《隐身人》(1952),詹姆斯 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1945)等。这些作品或反映了各族歧视的不合理现象,或描写黑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揭露宗教教育对少年的禁锢和激起的反抗。20世纪70年代阿历克斯 哈利的长篇小说《根》(1976)问世,掀起全国性阅读和视听热潮,标志着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新的、令人瞩目的地位。阿历克斯 哈利(1921 )小说家,1939 1959年在美国海岸警卫队工作时,开始尝试写作。著有长篇小说《根》(1976)和自传体小说《汉宁》。(1984)。《根》是哈利据外祖母叙述的家史、加上哈利本人在非洲部落的考察,和十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果写成的。小说叙述了美国黑人如何在18世纪就从遥远的非洲被贩卖到美国,成为白人的奴隶,世世代代受压迫的血泪史。小说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为牟取暴利所进行的非人道的掠夺行径,形象地指出,他们手中的每一个钢板都浸透了黑奴的血与泪。小说控诉了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对黑奴的非人压迫,黑人被当作会说话的牲畜,住在低矮潮湿的小棚子里,从日出干到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皮鞭下,顶着烈日做苦工;更悲惨的是,主人可以随便将一家黑奴折散,卖到遥远的地方,终生不得相见。小说指出,美国南方由荒芜变富庶,在大片的荒野上建起丰饶的种植园,是由无数黑奴的鲜血浸灌成的,黑奴是真正的南方农业区的开拓者。小说还揭露了美国种族主义者和种族歧视政策对黑人的排挤和迫害,指出,在自我标榜 民主 、 自由 、 平等 的美国,存在着歧视黑人的根深蒂固的成见,美国黑人的异乡感受、失落感始终没有完全消除,这正是阿历克斯寻 根 的原因所在。小说赞美了黑奴的善良、淳朴、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他们勤劳、勇敢的民族天性,形象地告诉世人:黑人并非像白人种族主义者说的那样天生愚笨、懒惰。在黑人的沉默里蕴含着聪明、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也蕴含着强烈的仇恨和民族自尊,他们忍受苦难、坚持活下去,并将黑人的血泪家史一代一代传给后人的行为本身,就显示了这个民族非凡的能力与勇气。小说在大量调查、访问、和大量图书资料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写成,显示了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深厚功力,真实可信。作品以顺时序的编年史方式叙述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200年的家庭史,结构清晰、完整、易于阅读和理解。文字简洁流畅,描写真实自然,带有某种程度的新闻报道式的写实特点。5、其他作家二战后的美国文坛上,还有一些富于独创性的、风格独特的作家,具有国际性影响。田纳西 威廉斯(1914 1983)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此后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剧本《玻璃动物园》(1954)、《欲望号街车》(1947)、《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等。《玻璃动物园》是威廉斯的成名作,描写在经济萧条的30年代,鞋匠汤姆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小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这个剧代表了他创作的基本倾向:描写普通人的苦闷和不满,以及因社会压力太大造成的病态心理。威廉斯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来增强现实主义戏剧的表现力,并擅长运用戏剧动作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细腻、自然而含蓄,富有象征意味。乔伊斯 卡洛尔 欧茨(1938 )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北门边》(1963)、《洪水》(1966)、《爱的轮迥》(1970)、《婚姻不贞》(1972)、《女神及其他女人》(1974)、《诱奸及其他故事》(1975)、《毒吻及其他葡萄牙故事》(1975)、《越过边界》(1976)、长篇小说《人间乐园》(1967)、《他们》(1969)、《奇境》(1971)、《任你摆布》(1973)、《刺客们》(1975)、《查尔德伍德》(1976)、还著有剧本、诗集、论文等。欧茨的创作反映了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对精神的冲击,和人们在这种冲击面前由物质贫困过渡到精神空虚的过程,以及妇女的命运和爱情遭遇。她在继承美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细腻、深刻地展示出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被誉为 心理现实主义 小说的创始人。赫尔曼 沃克(1915 )小说家,父母是俄裔犹太移民。二战期间曾入美国海军服役,并开始写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该隐舰的兵变》(1951)、《这是我的上帝》(1956)、《战争风云》(1971)和续篇《战争与回忆》(1978)等。代表作《战争风云》享有世界声誉。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从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希特勒等首脑的迂回战、间谍战、外交战,到普通军官、士兵的战斗生活、爱情波折和家庭变故,展示了二战中各主要参战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行动,和这些行动所引起的结果,歌颂了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屈的人们和英勇战斗的英雄,对德国法西斯与世界人民为敌和迫害犹太人的暴行提出控诉和遣责。小说以美国海军军官维克多 享利一家人及其亲友在战争中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史诗般的描绘,揭示了各国领袖的较真切的面目,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艺术上采用现实主义方法,用客观的、顺时序的描述,展开故事,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作品选取维克多目击、经历的独特视角,写来真实可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无论是各国首脑还是普通公民,都写得细腻传神,栩栩如生。细节描绘简洁而精致,景物描写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像力丰富,生动感人。小说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是其瑕疵所在。第七节拉丁美洲文学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者便开始入侵拉丁美洲,这块土地相继被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殖民主义国家占领、掠夺和压迫。18世纪90年代,拉丁美洲各国相继爆发独立战争,1791 1826年的35年间,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大国又对拉美国家进攻,拉丁美洲成为美国的 后院 。一战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兴起,但独立后的拉美各国由于美国等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干涉和国内独裁统治,人民与独裁者、与国外入侵的经济势力的斗争一直十分尖锐。拉丁美洲文学与民族意识一道觉醒。从19世纪末持续到本世纪20年代前的拉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是拉丁美洲第一个具有民族独立性质的文学运动,影响遍及欧美。6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出现,更引起全世界的瞩目,是拉丁美洲对世界文学宝库的新贡献。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欧洲绘画领域,指表现主义绘画的一种手段。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问世后,因其情节的怪异、气氛的诡谲和强烈的神话传说色彩,被称为 魔幻现实主义 ,此后遂成为同风格小说的统称。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方式写作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的内容和主题针对现实社会中的重大主题和尖锐的阶级斗争、种族斗争、经济侵略与反侵略等问题,具有揭露黑暗和不义、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现实、抨击反动统治者的进步意义。在表现手法上,则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奇特、荒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运用主客观世界融合,时空大幅度跳跃、电影蒙太齐、意识流等,表达深刻的主题。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丁美洲各国文化的土壤,从印第安文化、本国神话传说、魔怪故事中汲取灵感,将现代生活溶入神话思维,创造了非人非鬼、人鬼神同在的世界,在超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中,揭示作品主旨。既体现了拉美文化渊源的影响,又给作品以独特的魅力。米格尔 安赫尔 阿斯图里亚斯(1899 1974)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多以印第安人生活和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为题材,表现批判的主题。著有故事集《危地马拉传说》(1930),长篇小说《总统先生》(1933)、《玉米人》(1949)、《疾风》(1950)、《绿色教皇》(1954)、《被埋葬眼睛》(1960)、《混血姑娘》(1963),中篇小说《危地马拉的周末》(1956),诗集《云雀的鬓角》(1949)、《贺拉斯主题习作》(1951)、《玻利瓦尔》(1955)、和《戏剧全集》(1964)等。代表作《总统先生》1933年脱稿,因政治原因,1946年才得以出版。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小说揭露了独裁政权的黑暗、残暴和统治者的丑恶嘴脸。总统先生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是个善于玩弄权术、剪除异己、杀人不眨眼的独裁恶魔。生活上放荡荒淫,粗俗无礼,集拉美国家政治寡头的诸多劣习于一身,是这类人的典型形象。他们代表大庄园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对内残酷实行法西斯专政和暗无天日的特务统治。作品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真理:只有推翻独裁者,才会有人民的光明和幸福,但这种斗争是艰巨的,充满危险,必须勇于牺牲。作品还歌颂了正义者的斗争,暗示出人民终将觉醒、独裁者必将失败的前景。小说基本上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客观、冷静地描绘了 总统先生 设置阴谋、暗害政敌卡纳莱斯将军的经过。景物描写充满神秘色彩,与主人公内心状态描写相互交融,气氛浓郁,体现了 魔幻的特色。小说文字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讽刺含蓄而有力,与作品的神秘气氛十分协调。《玉米人》是阿斯图里亚斯的又一力作。描写危地马拉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和斗争。在危地马拉印第安人中,有一个古老而根深蒂固的观念: 人靠吃玉米维持生命,玉米即是人;人死后可以使土地肥沃,人即是玉米 。因此,玉米是不能出卖的。小说描写了印第安伊龙酋长及其村民,与种玉米出卖的拉迪诺人和保护后者的白人骑警队为代表的白人统治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镇压和暴力行为,对印第安人的遭遇和苦难寄予同情,热烈赞扬他们的斗争,将印第安人保卫玉米的斗争写得悲壮雄浑,充满英雄气慨,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进步的民主主义立场。小说还广泛描写了印第安人的生活、风俗和危地马拉城乡生活,展现了一幅五光十色的风俗画卷。《玉米人》较集中地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首先,小说采用印第安人式的神话思维方式,混浠物质客观世界与神话世界的界限,将人的主观与客观现实、人的自身与人所崇拜的动物、神话传说与事实真相等等混为一体,写得扑塑迷离,似幻似真,收到恐怖、神秘、梦境式的审美效果。其次,作品还运用象征、隐喻、比喻等手段,将精神与感受物质化、形象化,深刻、独到、新颖、动人心弦。豪尔斯 路易斯 博尔赫斯(1899 )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马丁札记》(1929),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1935)、《交叉小径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布罗埃迪的报告》(1970),及后期的诗集《阴影颂》(1969)、《老虎的金黄》(1972)、《深沉的玫瑰》(1975)、《铁币》(1976),及大量文学评论和翻译作品。博尔赫斯早期受叔本华、尼采等人不可知论影响较深,诗作带有现代派非理性色彩,后期创作,尤其是短篇小说对阿根廷当代社会生活、人生百态、作了冷静而精细的描绘。他的短篇小说构思新颖,结构精巧,富于哲理性,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令人回味不已,颇见文字功力。胡利奥 柯塔萨尔(1914 )阿根廷小说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兽性》(1951)、《最后的火焰》(1956)、《秘密武器》(1958)、《彩票》(1960)、《有钱人与名人》(1962)、《骚乱》(1963)、《所有的火都是火》(1966)、《最后决赛》(1969)、《故事集》(1970)、《马车日记》(1973),长篇小说《赢家》(1965)、《独脚戏》(1966)、《六二 待配合模型》(1968),及评论集《八十日环游世界》(1967)等。多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控诉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带有神秘色彩。加西亚 马尔克斯(1928 )哥伦比亚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周末后的一天》(1945)、《格兰德妈妈的葬礼》(1962),中篇小说《上校无来信》(1961),长篇小说《恶时辰》(1962)、《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等。他善于描写独裁者的丑态、下层人民的悲苦、和独裁统治与战争的恶果,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上校无来信》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写一位内战后失势派的老上校的惨状:老妻卧病在床,儿子死于流弹之下,上校与老妻在饥寒交迫中,望眼欲穿地等待领退休金的通知,总是空盼。小说笔触细腻,刻画了老上校孤苦无告的情形和心理活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政治寡头统治下的世态炎凉。《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从酝酿到完成,用了18年时间。出版后引起轰动,被称为 拉丁美洲的文学地震 。作品描写了一百年孤独的世家布恩蒂亚家族六代人的命运。通过布恩蒂亚家族的历史,概括地、象征地反映了近百年拉丁美洲人民的历史命运。作品描写了为摆脱孤独、愚昧、落后的状态,布恩蒂亚一家几代人的痛苦和求索、奋斗。作者指出,若不打破因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而产生的冷漠、疏远、孤独和绝望,就不能改变这种自封状态造成的愚昧、落后、僵化的生活,那么灭亡的命运将是不可避免的。作品揭露了哥伦比亚的独裁统治与党派斗争之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人民的不觉悟。哥伦比亚独立后,国家掌权者分为保守党和自由党两派,斗争激烈。1830 1902年的70年间,全国爆发了27次内战,政变迭起,内战频繁。作品通过奥雷良诺上校的传奇生涯集中表现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动乱状态和人民的麻木。作品还反映了古老的马孔多镇在文明开化和经济繁荣的同时,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经济渗透和剥削。外国跨国公司的入侵,外来人的大量涌入,带来了表面上的繁荣,也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和恶习。奥雷良诺上校们对此的反感,表达了捍卫民族文明与这个家族中孤独、麻木、耽于享乐的后代们一齐被飓风刮得无影无踪,表现了作者对这二者的深恶痛绝和悲观态度。《百年孤独》通过夸张、隐喻、象征等手法,通过拉丁美洲土著民族充满神话色彩和迷信意识的眼光,去看待和反映现实的生活斗争,使作品笼罩着一层神秘、魔幻而诡谲的气氛。印第安的神话传统与现代主义非理性表现手段的结合,使小说中处处是奇迹,奇迹中又有现实的影子;处处是故事,故事中又永远蕴含着似梦非梦的迷雾。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神话意识与现实交融为一体的特点。胡安 鲁尔夫(1918 1986),墨西哥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平原烈火》(1953),长篇小说《佩德罗 帕拉莫》(1955)等。后者写一个暴虐、凶狠的大庄园主佩德罗 帕拉莫的一生,揭露了反动的大庄园主阶级的残暴和外厉内荏的本质。小说还暴露了天主教会的虚伪,描写了下层人民、尤其是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鲁尔夫的小说多采用虚幻、荒诞色彩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光怪陆离,风格神奇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