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试述三大表演体系。-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17 21:06:41试述三大表演体系。1935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戏剧家都有不同的表演艺术体系,不同的艺术见解,在世界上又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们三个人这次幸会之后,有人就把他们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1)梅兰芳(1894-1961)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他在唱、念、做、舞、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中国古老戏曲在歌、舞、剧三结合形成了梅派艺术独创风格。把青衣、花旦、闺门旦、贴旦、刀马旦等旦角各行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全面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花旦这一新的行当,大大丰富了旦角唱腔的优美旋律,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 四大名旦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98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们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1922 ~1924 年他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演员自我修养》,并以 形体动作方法 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最终成了世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 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 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贝托尔特 布莱希特(1898-1956)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应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了 三一律 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 间离方法 ,又称 陌生化方法 ,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 间离方法 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5.体验派和表现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在封闭型的观演关系中,演员是通过 化身 的方式创造角色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这被称之为表现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德罗、哥格兰和布莱希特。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这被称之为体验派。代表人物是亨利.欧文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演员两个自我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第一自我控制支配第二自我,运用技巧去理性的表现第二自我,两者相互分离。体验派则主张把第一自我融入投入第二自我,通过体验,找到第一自我的感受、情感、思想,把第一自我化身为第二自我,两者水乳交融。二是对表演技巧方法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节制情感,发挥理智,在分析理解剧本的角色特征的基础之上,模拟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按照表演经验设计出一个可供角色依据的范本,追求 我在演角色 的状态。体验派则主张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把演员自我划分为角色自我,感性的下意识的创造角色,强调激情和灵感的迸发,追求 我就是角色 的状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三章 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6 17:09:39第三章 艺术创作的主体 艺术家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导入新课:艺术的创造活动就如同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其主要环节是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家作为艺术活动的发动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的创作活动,也就没有艺术作品和艺术的欣赏。因此,对艺术创造活动的研究,必须首先要了解其创作的主体 艺术家。第一节 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艺术家是人类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要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艺术作品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求;艺术家要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艺术家应具备广博的修养和高超的专业技能。一、艺术家是人类精神产品的创造者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清楚表明,人类最初的艺术实践活动都是同生产实践活动混合在一起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需要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些生产活动,如在制造生产工具或狩猎出征前后的仪式或欢庆等活动中,尽管已经包含着艺术创造的成分,这种艺术活动却非专门的创造,也没有专职的艺术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艺术创造活动也逐步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部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家也由此产生,并积极地创造人类所需的精神产品。艺术家是对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由于艺术种类的多样性和逐渐细化,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具体使命不同,这就有了各类艺术家,诸如画家、设计家、音乐家、文学家、表演家等等。艺术生产是能动的充满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必然使之具有明显的主体色彩。艺术家阶级的意识,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精神,以及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趣味都会渗透于创作活动中,使创作变的复杂多样。有的作品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弘扬了民族精神,满足了审美需要,成为传世之作。如但丁的《神曲》、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而有的作品则会被历史淘汰,为人们抛弃,其创作的价值毫无显现。因此,艺术家应是人类精神产品的积极创造者。二、艺术家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情感的人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独立人格 就是与众不同的,具有高尚品位和独特魅力的综合品质。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精神活动,其间渗透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艺术家以其塑造的艺术形象影响人生,启迪心灵,故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誉。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自己拥有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的魅力,才能塑造别人的 心灵 。艺术生产是一种包含着情感的创造性活动,而从事这种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家必定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创作的动机总是来自某种强烈而纯真的情感冲动。无论是鲁迅的有感而发,还是郑板桥面对 晨竹 而 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 ;无论是诗人的 借景抒情 ,还是画家的 寄情山水 都在强调主体的情感特征。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特定情感的支配。潘天寿认为,画家作画一定要带着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作画的欲望,没有感情怎么能动笔呢!艺术家的情感决不是僵死的,他应该比一般人更加充满激情,对待生活要有更加鲜明的爱憎态度,并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能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于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去。三、艺术家是拥有广博修养的人艺术修养是指人们对待艺术活动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艺术家的修养体现在对艺术外部规律认识和内在规律把握的程度。艺术家修养的程度直接反映着作品质量的高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活动,单凭一己之热情和冲动是不能及的,真正的艺术家还要拥有广博修养和丰厚生活积累。1. 进步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基本观点的总和,它是哲学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艺术的和自然科学等种种观点的总和。艺术观是指人们在艺术活动中所形成的对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等活动所持的基本观点。因此,对艺术家来讲,其世界观和艺术观先进与否,影响和左右着艺术家的创作道路,诸如对生活的体验、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等。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都善于把握特定时代先进的艺术创作思想,并融于创作实践,使其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审美价值。2. 丰厚的生活积累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就不会出现《马赛曲》;如果没有无产阶级保卫巴黎公社的浴血奋战,就不会产生《国际歌》;而《义勇军进行曲》也只能在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热潮中诞生。可见,没有一定的生活原料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艺术创作。举例:章子怡《我的父亲母亲》体验生活、陈强《白毛女》3. 全面的社会文化知识艺术家的知识结构,不应是单一、专门的,而应是全面、广泛的。因为,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就丰富多彩,各门学科和知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作为以艺术的方式来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艺术家,其知识掌握的越丰厚,就越有利于从更高、更宽的视角来揭示人生和社会。艺术家要较多地熟悉和了解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艺术家的使命就是通过作品展现人生、反映社会。 人生 与 社会 既宽又广,艺术家如果对其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他对于 人生 与 社会 的表现一定是表层的、肤浅的、概念化的。为此,艺术家要有方方面面的知识。举例:曹雪芹《红楼梦》四、艺术家是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人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更在于他具有艺术的天赋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艺术天赋是先天的资秉,只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潜在可能,最终能否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取决于他的艺术天赋能否得到开发和有施展的机会,即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能否具备高超艺术技能。艺术家应具有超常的、非同一般人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1. 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具有蜗牛般眼观四方的能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能看到、听到、感到周围的一切。2. 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艺术家把从生活中发现或感知的事物,经过创造性的想象加工,形成美妙奇特而又理想化的艺术意象,而这意象只有物化为艺术作品,艺术家的使命才算完成。因此,作为艺术家还必须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举例:张艺谋《黄土地》(摄影)红高粱(导演)3、表现还须有技巧。技巧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艺术各种表现方式、手段的综合运用的能力。艺术家只有掌握并灵活运用技巧,才能把自己的审美意象与情感理想物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技巧不同于技法。技巧中包含着技法,掌握了技法并不一定就有技巧。技法是指每门艺术合规格的程序或专业技能等,技巧则是娴熟地驾驭各种技法的一种合规律的高超本领。第二节 艺术家的使命在于创造艺术活动是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就是不断地超越,创造是艺术家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创造是艺术家的崇高使命。一、艺术家的创造精神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显然,这第一个是创造者。艺术,是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活动,而从事这种活动的艺术家必然充满创造性。否则,其产品就没有生命的活力和存在的价值。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体现着其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它既可以表现在情感、形象和境界的发现与塑造,也可以体现于语言的独特和形式的创新,二、艺术家的使命在于创造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印记着人类的情感,反映着时代的步伐,满足着欣赏者的精神需求。而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就是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1. 人类生活的丰富性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既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了客观基础,即使面对同一生活或题材,它所引发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艺术家,乃至一代艺术家都难以表达详尽或全面,因此,只要你的创作是从新的视角,以不同的手法,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就具有创造性。艺术家只有不断创造,方能全面细致地反映出生活的多姿多彩。2. 时代的更新、发展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时代的更新、社会发展一方面带来艺术家情感的变化,另外,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同一生活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家的作品只要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拥有时代特色或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的情感内涵,也就具有创造性。再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艺术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体裁或样式、新的表现手法带来良机。例如,电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就足以印证这点。3. 欣赏者的审美心理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艺术家创造的精神食粮 艺术作品,是供欣赏者享用,不同的欣赏者,因修养、爱好、习俗和地位的不同,呈现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就需要艺术家不断创造出丰富多彩艺术作品,以满足欣赏者多样的审美需要;同样,同一欣赏者的审美爱好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它往往呈多元性和变易性;再则,人们的欣赏心理也有趋同性和一致性,就是说,喜新厌旧、求奇求异是欣赏者共同的审美心理。艺术家的创造只有不断地出新、求奇,才能刺激或调动欣赏者的欣赏欲,而那些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作品终为人所厌弃。因此,艺术家要在不违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出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新作,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心理需求。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说,艺术家都要不断创造,创造是社会、时代和欣赏者赋予艺术家的崇高使命。三、创造是艺术家艺术生命价值的体现艺术家的价值,是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艺术家的价值通过其创造性的产品而获得体现。所以,衡量一位艺术家水准的高下或艺术家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同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紧密相关。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如果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独特的艺术品位,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得到社会和欣赏者的认可,那么,他就有了作为艺术家而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一个艺术家若要使自己的艺术生命保持常青,就必须不断创造。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艺术的起源-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17 20:31:08艺术的起源一、 文学的发生学现代理论界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一般沿以下路线:1、依靠前人留下的资料和考古发掘出的资料(前人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原是人类遗物、壁画等)2、对现今还残存的原始部落的人类学研究3、依靠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二、艺术发生的代表性假说(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模仿说: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事物的模仿本能①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科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②亚里斯多德: 一般来说,诗歌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2、游戏说:艺术起源归结于原始人类的游戏活动①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首创,但由席勒和斯宾塞发展,因此游戏说又被称为 席勒-斯宾塞理论 ;②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原是动力是原是人类的游戏,游戏是野蛮人达到人性的标志。他提出 精神过剩说 人们生活在先是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束缚。往往得不到自由。因此,人们总是利用过剩的精力创出一个自由的天地,这就是游戏,即审美活动,这种人们所共有的本能是艺术产生的动因;③孔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④以游戏来解释艺术的起源有其片面性。3、巫术说(魔法说):①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弗雷泽是这一学说的重要代表;②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它是作为一种企图控制生产活动的实践手段发展起来的;③他们认为人可以通过一种方术与掌管万事万物的神沟通,借助神力掌控未知世界;④弗雷泽《金枝》着重探讨些许地区存在的 神王统治 问题,他认为神王统治起于巫术信仰,即自然界乃至社会繁荣昌盛有赖于君王的健康;⑤巫术按照性质分为黑白两种,按照手段分为模仿与接触两种。模仿巫术是一种相似事物代用品求吉或导致灾害的巫术手段。接触巫术术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与事物相关的物品求吉,嫁祸的巫术手段这种巫术只要接触到某人的身体一部分或人用工具达到目的;⑥雷纳克: 艺术起源与狩猎艺术 ,他认为艺术活动是作为一种能控制狩猎的活动的实践手段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保证狩猎的成功。4、劳动说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各种艺术起源假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因而要科学的阐明艺术的起源。1、劳动为文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2、劳动需要产生了艺术活动普列汉诺夫:原始社会生产者在自己劳动过程中,乐意按照一定的拍子,并在生产动作上伴有均匀的声音和挂在身上的各种东西所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这就是最早的音乐节奏的来源。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过程、成果、劳动者本身成为原始文艺的内容,原始人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为文学提供反映对象,原始文艺反映原始人民劳动的过程和场面。(三)、原始宗教、巫术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1、从生存目的的实用观念,到审美意识的转化,经历了漫长历史和许多中介,而原始宗教、巫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2、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是远古民族将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认作自己的祖先,并用作本民族的标志,而加以崇拜的观念和习俗。①原始民族采取某种动植物为名称,相信它为民族的祖先,与它有血缘关系。②作为图腾崇拜的动植物民族中的全体成员加以崇拜,不得损害毁伤,违者受罚。③男女达到规定年龄,举行图腾仪式,同一图腾集团内男女成员禁止通婚,只允许外婚制。④同一图腾集团内男女成员以本民族图腾为共同信仰,结为一个完整的民族群体,与之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民族图腾活动集会,乃至日常用具都会用图腾表示图腾信仰。图腾和巫术从根本目的上说都服务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服务于物质生产和人种生产,有重大实用意义,但图腾巫术并不直接体现实用目的,而是借以唤起坚定的信仰崇拜,提供精神动力。原始宗教、巫术活动的现实展开,作为信仰的标记、观念的外化,衍生出一系列原是宗教的集化,因此,产生出原始的图腾艺术。3、图腾文字 采用口头传授的方式,民族长者为本民族新成员讲述本部族的图腾起源、祖先神话。4、图腾雕刻绘画 原始图腾观念的外化和现实化,具有神圣、禁忌的作用。5、图腾舞蹈 以模仿图腾为目的,或是长者向新成员讲述部族起源,或者用于祈求图腾动植物的繁荣昌盛。图腾艺术并非为审美而作,只是作为原是宗教地符号,其目的是服务于原始宗教、图腾信仰,并且本身就是作为原始宗教,巫术礼仪活动的一部分而产生存在,他们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或许是今天人们给加上的,或是在现代人看来才具有的,图腾民族的人们是没有这种意识的。综上所述,原始艺术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以原始宗教巫术观念为目的,本身是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已经潜含了审美意味(因为它是以感性符号表达非直接的功利实用的精神、情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