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清末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4 23:07:27清末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一、 慈禧新政 与清末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并于1902年5月派伍廷芳等人修订法律。在这一背景下,要求新闻法制的呼声重新响起。有限度地开放 报禁 言禁 ,给人民以创办报刊的自由权利,是清末近代新闻法制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从1906年到1911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2、《大清报律》:1908年《大清报律》奉旨颁行。该报律共45条。1911年改称为《钦定报律》,修订后的报律共38条,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3、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4、《京话时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 开民智 。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二、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活动的复苏与发展1、《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皈依天主教的满族人英华。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先亲法后亲日;由于在租界出版,敢于揭露清廷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同时也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因此《大公报》以其报风严肃、具有敢言和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逐步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目前,大公报仍在香港继续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大公报》另一种解释:中国近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 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2、《时报》: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领导的改良派在回国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904年创刊于上海。时报命名取自 君子时而中 ,意思是办报要合于 时 ,随 时 而动,所以,该报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在政治上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评论、编辑、出版方面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第一,时报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 时评 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这种应时而短小精干的时评很受读者欢迎;第二,时报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第三,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版面编排务求醒目;第四,最先将报纸分为一、二、三、四法,两面印刷,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的革新1)在国内首创时评《时报》设 国内大事 、 各埠要闻 和 本埠要闻 三个时评专栏,分别由陈景韩、雷奋和包天笑主持。这些时评栏目很有特色,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简洁明了的短评。短小精悍、形式多变、文字洗炼、可读性强,且适应时人的文化水平及对时事政治新闻的需求,在当时是很引人注目的业务改进。2)发表创作和翻译的新小说《时报》主张小说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益于社会,要起到开通风气的作用。这在当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时报》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翻译介绍进中国。3)版面和版式上的革新《时报》首创对开报纸,并将报纸分为四个版面。编排上力求醒目。使用不同字号,标题皆加以圈点。这些改革和创新,受到读者、尤其是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对同时期国内报纸业务工作的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有关于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 12:59:20新闻事业的阶级性(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新闻事业本身就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2)新闻报道的内容具阶级性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体,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的。新闻事业发布的新闻以及配合新闻发表的评论,都是记者和编辑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结果。(3)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不同阶级的新闻工作者,在选择事实、描写事实时,总会深深地打上本阶级的烙印。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主要是通过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来体现。一方面,通过对新闻的取与舍、抢与压、详与略,甚至报道的真与假表现阶级性;同时,也直接表现在对新闻对事实所作的评论上: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倡导还是贬斥,等等。此外,新闻标题字号的大与小、新闻所放位置的高与低,新闻所占栏数的多与少,是突出处理还是淡化处理等等,都渗透着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新闻工作者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4.3.2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是: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在我国,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新闻事业产生于阶级社会,且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2、 强调了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特点是通过特殊的新闻手段形成舆论;3、指出了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阶级性,是代表一定阶级发言的机关。特别说明的是: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在我国,新闻事业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与充当人民的喉舌是一致的。因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两种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6 22:44:18两种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一、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一)以美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三个显著特点1、报纸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形成了新小综合信息产业集团3、信息传播网络和高科技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属全体人民所有。二、两种新闻事业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各自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任何性质的新闻事业的新闻报道都不会损害本阶级的利益。(一)资产阶级新闻事业致力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唯一宗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不仅规范、指导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而且制约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的价值实践、价值追求。三、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宣传贯彻不同阶级的思想体系(一)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利害关系,金钱,性,斗争,奇突,英雄崇拜,关怀,人情味,影响大的事件,竞赛,发明与发现,犯罪。(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同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活动有性质的区别,新闻价值观也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是任何人的私有企业,不能单纯地以赢利为目的。不同的新闻事业是以不同的思想体系为核心的。对于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人生观,遵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是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四、两种新闻事业各自具有不同的新闻体制新闻体制是为确保新闻事业各项工作有序地运行而制定的,它包括领导体制、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出版发行体制等许多具体体制。作业布置:1、什么是报纸发展的 四度扩张 ?2、如何看待 三社四边协定 ?3、通讯社的特点是什么?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通讯社?4、王韬对新闻事业有何贡献?5、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色是什么?他提出的记者 四能 的内容是什么?6、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别评述邹韬奋和范长江的新闻活动。8、 创办《新华日报》有何重大意义?有哪些重要经验?9、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对新闻界有何重要讲话?其要点是什么?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是如何发展的?11、为什么说新闻具有商品性,新闻传播事业具有企业性?12、确立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一观念有何实际意义?13、怎样正确认识新闻传播事业的阶级性?1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是什么?15、中国确立新闻媒介双重属性,给新闻媒介带来了哪些新变化。16、认识到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意义。17、以商品原则指导办报(台)的消极因素有哪些?18、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