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4 20:25:56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人内传播的定义:P73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密德的 主我与客我 理论(主我客我的概念P78,主我客我的关系P79);布鲁默的 自我互动 理论(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 自我互动 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P80-81第二节: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P81一、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库利的 镜中我 理论P82-83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P84-85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 多媒体 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P85-88人类传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的,每个类型的传播同时也是社会传播这个总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传播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传播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节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一 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之所以能够进行人内传播,首先与人体的生理机制分不开。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人体既有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又有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既有记忆和处理装置(人的大脑),又有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器官的肌肉神经)二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从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能够思维的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到能动的人的意识的产生。什么是人内传播?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的和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1)接受刺激;2) 产生感觉和引起心理活动;3) 产生意识。要素: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2)知觉---对事物感性信息属性的综合认知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决定态度和行为决策的基础)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活动三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类传播我们对人内传播的内部过程略作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人内传播不但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互动机制。人内传播是个人体内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不少人也将之称为 自我 传播,这说明,人内传播是个人的主体意识 自我意识下主导的传播活动。近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相反,它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而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主我与客我米德、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1)人的自我是在 主我 和 客我 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 主我 ,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 客我 ,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3) 主我 是形式(由行为反应体现出来), 客我 是内容(体现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 促使 主我 发生新变化, 主我 反过来改变 客我 ,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4)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自我互动布鲁默,美国,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 《象征互动论》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2)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3) 自我互动 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4) 自我互动 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米德1)内省式思考 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2)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3)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因此,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4)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四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认知心理学: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 认知基模 的东西在起作用。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它有哪些特点?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认知基模的存在,使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其特点为:(1)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2)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树形图(3)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4)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罗伯特 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模式1973 《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对该模式的理解: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者信息时,我们头脑中的相关基模就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中。当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我们认知基模相吻合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按照原有的解释和态度来对它。当信息与我们的认知基模有不吻合之处,我们会对新旧信息的各项特征进行比较,补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认知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如果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会起到强化原有基模的作用;如果有矛盾之处,则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识基模。作为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无论是被强化的原有基模,还是被改变形成的新基模,都会做出分析、推理和判断的一句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应该指出,这是一个描述基模在个人信息处理中的 核对 作用的一般过程模式。但是,由于每个信息的性质不同,信息与我们的关系不同,我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不同,我们对原有基模的自信程度不同,所以我们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富于多样性的,有的是单纯依赖基模处理的简单过程,有的则可能更富于创新性和深度思考,甚至是有意对自己的原有基模提出挑战的批判性过程。详尽分析可能性 的理论社会心理学家 理查德 佩蒂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比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 核心路径 处理信息,后者则是沿 边缘路径 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强烈的认知需求、较强的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关认知能力之际,人们会沿 核心路径 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 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在同一信息处理过程中,上述两个路径也许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对信息的某些特征、环节或细节没有兴趣获参加动机,我们则会转入 边缘路径 加以处理。一般认为,由 核心路径 的详尽信息处理所引起认识结构和基模的变化更深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 20:39:00争夺传播主导权 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一、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研究发现,传播媒介作为 大事 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 议事日程 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 显著性 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大众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对现实环境中的新闻事件进行有选择的报道,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传媒的议程安排,是大众媒介对真实环境的重新建构和阐释。二、解读信息v 余姚背领导 事件此前,浙江余姚网友爆料称,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今日下乡视察水灾,某领导因穿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随后群情激奋,纷纷指责该领导 鞋子没进水脑子进水了 。迫于舆论压力,相关干部被免职。只是,真相显然比想象复杂而多元。三、舆论导向新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 活跃分子 ,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传递的两级传播。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 单一型 和 综合型 。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 单一型 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如一个对时事政治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可以在时政问题上给予他人指导,而在流行或时尚方面则接受其他行家的影响。在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 综合型 为主,例如有声望的家族对当地社会往往有普遍的影响。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5、意见领袖常常关注那些身边的事件和新闻,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领袖本身是无好坏之分的,是看个人发表的言论立场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网络意见领袖与网民身份接近,容易交流意见,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针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与网民、媒体之间形成互动,其观点往往影响大批粉丝和舆论走向,甚至改变公共事件在现实中的走向。近两年来,在 微博打拐 、贫困地区学童 免费午餐 等事件中,一批网络意见领袖起到了重要的参与和引导作用,而在拆迁、上访、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上,网络意见领袖更是频频发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在一些突发事件真相难明,流言满天飞的情况下,代表正确舆论方向的意见领袖,起到了辨明事实真相,遏止社会流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近两年来,新兴的微博成为网络问政倍受追捧的新渠道。微博不仅成为政府及官员信息发布的平台,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更加实际的作用。党政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通过 开微博 搭建诉求表达新渠道,塑造亲民形象,积极引导舆论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肯定和回应,成为意见领袖中的特殊群体。但同时,少数网络意见领袖缺少自律,有意或无意发布不实信息,放言立论偏激,放大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偏激心态,让某些极端化的言论占上风,引发网络舆论动荡,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其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网上广为流传、影响较大的谣言背后,几乎都会存在几个造谣或者传谣的意见领袖,由于其公众关注度很高,许多人对他们的微博会在未加核实的情况下毫无怀疑地转发,加快了假消息的扩散,使更多的人信以为真,对事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非常大的消极影响。例如2011年3月,日本因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后,我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吃碘盐可防辐射、核泄漏污染了海盐等传闻,腾讯微博中一位拥有210万听众的台湾艺人,号召大家 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 ,这条微博转发数达到了18703次,对抢盐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比如,继2010年6月和12月之后,2011年10月,微博上第三次传出金庸先生去世的假消息,这样一个没有依据的信息,竟然每次都有众多用户传播。各种社会思潮吴法天被打事件2012年7月2日,因担心四川省什邡市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当地部分群众到什邡市委、市政府聚集,并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在什邡事件发生后不久,吴法天再次和女记者周燕 约架 此前和五岳散人曾约架未遂。吴法天此前一直为国家体制辩护,在这次事件中,在吴微博中称 钼 与 铜 等微元素,都是人体及植物体内必须的元素。 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装备,循环回用处理后将实现 零排放 ,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2012年7月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副教授吴丹红(微博名吴法天)在北京市朝阳公园与四川电视台女记者周燕在微博上因为观点冲突发生争执,并在网上 约架 。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群体传播-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3 22:42:54群体传播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日本,社会学家,原岩勉)2、群体的本质特征:1)目标具有共同性;2)具有以 我们 意识为代表的共同性。这两个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成为群体的组织性。库利(美)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韦伯(德) 团体、一般群体威瑟(德) 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3、群体的社会功能:1)群体是将个人和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是 局部社会 。2)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3)群体可以团结个人的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4、群体对个人成员具有重要意义:1)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需求和愿望需要加入一定的群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群体的能力大于参与群体的单纯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群体也能够使成员个人的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个人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是个人参加群体的基本动机之一。)2)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加入群体中,不仅可以及时获得关于外界变化的信息,减少因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和忧虑,而且能够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协作,以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和危机。提供安全的行为方式规范,是群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将自己归属与一定的社会群体,并按照体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动,是防止个人发生社会偏离和陷于社会孤立的有效方法。)3)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通过群体,个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丰富自己,促进自己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只有在得到群体承认情况下才有实际意义。因此,群体既是谋求成就的动机,也是实现成就的目标和手段。)负面意义:1)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之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分工,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2)群体在为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5、群体的成立、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6、群体传播 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岩原勉)群体传播是全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7、群体意识 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成员间的个人能感情、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 我们 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1)群体意识实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群体的传播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方面来理解。(2)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群体意识虽然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为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仍然属于一种集合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