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19 19:55:26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一、历史文化背景欧洲整个19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矛盾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哲学大家的影响启蒙运动、感伤文学、狂飙突进的影响二、主要形态及蕴涵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影响,英、法、德、俄等国家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是19世纪上中叶声势最大的戏剧流派,仅仅经历了20年即宣告结束,但影响不可估量。艺术规范对古典主义的突破思想蕴涵上,积极浪漫主义继承了启蒙主义的批评传统,矛头直指现存制度和文化,尤其是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封建统治者和依然强大的宗法势力,其中英国拜伦、雪莱的批评最为强烈。也批评资产阶级的弊端。描写向度上,多选取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主人公常为不平凡的历史人物或高大、有力的英雄,剧作家常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理想寄托在这些能力超凡的人物身上。三、艺术特色P3161、主张打破一切陈套规范,高扬戏剧创作的个性,认为 什么规则、什么典范,都是不存在的 。反对 三一律 ,但认为 情节的一致是必需的 。2、主张集中、强烈地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经过艺术加工,对生活作艺术化地表现。特别强烈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常有大段的独白。3、仍有悲、喜剧之分,但打破了两者之间严格的界限, 喜剧在眼泪中发光,呜咽从笑声里产生 。 美丑对照 。4、强调 热情 和 性灵 ,张扬自我,重视灵感,主张不拘格套,用飞腾的想象、闪光的灵感、瑰奇的语言、迷离的梦境、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崇高的理想进行创作。5、弊端四、法国戏剧19世纪初,斯塔尔夫人的《论文学》、《论德国》等,认为戏剧创作应有所创新,如用散文体写悲剧,贴近现实生活,表达比 理性 更强烈的情感等。20年代,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廓清了古典主义戏剧和浪漫主义戏剧的区别, 第一次鲜明反对 三一律 ,首次为浪漫主义下了定义 时间经过几个月、地点变更多次、用散文体写的悲剧 。维克多 雨果(1802 1885)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反映了法国动荡的社会生活。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出生法国东部。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拥护共和。母亲信奉旧教,拥护波旁王朝。雨果童年在父母极端对立的政治观点中度过。雨果青少年时思想保守,成年后转向共和立场。1851年因反对拿破伦第三的独裁,被迫流亡,在国外侨居19年,1870年回国。参加国民自卫军,反对普鲁士入侵。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开放住宅为公社社员避难。1885年5月22日病逝,享年83岁。举国致哀,遗体安葬在伟人祠。《克伦威尔》序言1827年,雨果的《 克伦威尔 序言》出版,提出系列具体的创作原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艺术化地加以呈现,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肯定喜剧的价值,主张悲喜混杂, 美丑对照 ,反对古典主义时间和地点的整一律。艾那尼之战1830年,浪漫主义剧作《艾那尼》上演,引发 艾那尼之战 ,宣告了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一出破坏 三一律 的浪漫剧《艾那尼》是五幕诗剧,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叙述贵族出身的强盗艾那尼与公爵葛梅兹的侄女莎尔相爱,遭到国王卡洛斯阻挠,公爵破坏,最后双双死去。时间:没有明确标志。地点:五幕的场景都不同,分别在5个地方。公爵卧室、广场、山间别墅、墓室、艾那尼阳台。情节:两条情节线,艾那尼和莎尔的爱情,艾那尼与国王的斗争,为父复仇。惊世骇俗的民间语言第一幕第一句台词,莎尔的老保姆所说: 这么早他就来了吗?(又有敲门声)不错,听这声音,一定是从暗梯那儿来的。(第四次敲门声)我得马上去开门才好。(她打开那扇秘密小门) (台词暗示了偷情,保守派不满。)第二幕台词,国王: 什么时候?随从答: 是半夜。 (应该是:陛下,在住宅的高处,时钟正打了12下。)国王: 我来抢那位美人,你们去捉那强盗。(台词粗鲁,遭到保守派谩骂。)鲜明的人物对照美少年与白发公爵,强盗与国王。三人对莎尔的爱:艾那尼真情,国王好色,公爵自私。国王半夜潜入公爵家,一手拿刀,一手拿钱。威胁老保姆说: 这是钱,那是刀,劳驾随便挑一样吧。国王对艾那尼说: 现在我且把我的爱情,献给这位小姐。我们二人平分她的爱情,好不好?我看,在她美丽的灵魂之间,藏着无限的甜情蜜意,风流恩爱,足够二位热烈的情人彼此分半。美丑对照雨果在《 克伦威尔 序言》中提出: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是六月里》: 上帝在地面上创造着麦穗,葡萄,灌溉着丛林的流水,鲜红的果子,蜜蜂吸取花粉的玫瑰,橡树,桂花,而你却在建造断头台。将善的上帝和恶的拿破仑第三、美的大自然和丑的断头台、生命与死亡做对比。小仲马1824~1895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父与子亚历山大 仲马 (1802年7月24日 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作品有 三个火枪手 基度山伯爵亚历山大 小仲马 (1824~1895)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儿子。受父亲影响,他也热爱文学创作,并且和他父亲一样勤奋,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 作品有 茶花女 .和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不同,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在作品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了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 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1848年,法国作家小仲马发表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小仲马一举成名之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茶花女》全剧共五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相识、相知、相爱、分离、伤害、误会消除,也就是说故事具有完整的起、承、转、合,是经典的戏剧结构,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外国戏剧史概述-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3 15:48:49外国戏剧史一、课程的类型:史二、知识要点:熟悉外国戏剧的发展历程,掌握著名的作家作品,初步理解戏剧基本理论。三、学习方法:1、史的梳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建立宏观的历史视野,把握外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脉络。2、文本阅读:大量阅读经典戏剧文本,直观感受戏剧艺术魅力,并初步掌握剧作分析能力。四、基本教材: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五、参考书目:吴光耀《西欧演剧史论稿》 郑传寅《欧洲戏剧史》 廖奔 刘彦君《中外戏剧史》等第一章 外国戏剧史概述戏剧艺术起源于原始歌舞。原始戏剧因素和原始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重大节日里,如庆祝狩猎成功、庆祝战争胜利、祈祷丰收等,原始人常常举行演出活动,以祭祀神灵,这其中就有许多戏剧因素。古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祭祀。一、古希腊戏剧和古罗马戏剧古代欧洲戏剧,主要是古希腊戏剧,无论是戏剧创作还是理论上,都取得重大成就,对后世欧洲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恩格斯《反杜林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最高代表: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戏剧:喜剧作家:普劳图斯 泰伦提乌斯 悲剧作家:塞内加二、中世纪时期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由封建教会掌握国家机器,对反映社会现实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古代戏剧进行打击,代之而起的是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戏剧。但随着社会发展,宗教戏剧中反封建的思想内容逐渐增多。中世纪戏剧可大致分为两类: 宗教戏剧和非宗教戏剧(世俗戏剧)宗教戏剧有很多变种,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世俗戏剧包括:中世纪法国笑剧、愚人剧、英国世俗戏剧等。总体来说,中世纪戏剧发展相对缓慢,艺术水平相对较低,但仍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有一定影响。三、文艺复兴时期(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期)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文艺复兴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文化和文学艺术最繁荣的国家,而就戏剧艺术而言,最高度繁荣的则是英国和西班牙。莎士比亚是戏剧最高成就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剧情丰富,大多采用开放式戏剧结构,对后世戏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人物个性鲜明,塑造了众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形象。悲喜混杂,使戏剧的审美形态和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多样。注重描写世俗生活,肯定世俗欲望和情感,具有浓厚的世俗趣味。四、古典主义时期戏剧(十七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是法国戏剧。古典主义要求回归古希罗戏剧严谨整饬的戏剧传统,对悲喜混杂、崇尚自然的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进行反拨,要求以理胜情,悲喜分离,遵循 三一律 。代表作家: 悲剧:拉辛 喜剧:莫里哀五、启蒙主义戏剧(十八世纪下半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天赋人权。启蒙主义的代表是法国和德国。博马舍、歌德、席勒代表着启蒙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六、 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欧戏剧19世纪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行的时代,法国和俄罗斯的成就最为突出。浪漫主义戏剧流派继承启蒙主义的批判传统,矛头直指现存制度和文化,尤其是封建统治和强大的宗法势力。多选取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主人公多为能力超凡的历史人物或英雄,以寄托作者理想。创作原则上,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自由,风格离奇张扬,充分主观化,强调个人情感,建立 诗的王国 ,富有个性特征、地方色彩、民族特色。艺术追求上,强调 热情 、 性灵 。张扬自我,重视灵感;不拘格套,充满理想;想象神奇、语言瑰丽、梦境迷离。艺术弊端,缺乏稳定性、充满随意性。外在形式离奇古怪,剧情过于自由而缺乏合理性,为宣扬观念扭曲人物性格。雨果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的最高水平。小仲马《茶花女》德国19世纪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毕希纳(1813~1837)《丹东之死》。现实主义积极反映社会现实,充满了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英国文人浪漫主义诗剧,代表人物:雪莱、拜伦。七、十九世纪上半期东欧戏剧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戏剧蔚为大观。(1)格里鲍耶陀夫:第一部俄国式的喜剧 《聪明误》(2)普希金: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历史剧《鲍里斯 戈杜诺夫》(3)果戈理:喜剧《钦差大臣》(4)奥斯特洛夫斯基:悲剧《大雷雨》(5)屠格涅夫:心理现实主义风格 《食客》《村居一月》《单身汉》《绳在细处断》(6)苏霍沃-柯贝林:喜剧《克列钦斯基的婚事》普希金和果戈理代表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八、十九世纪下半期至二十世纪上半期欧美戏剧思潮众多,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都产生于这一时期。著名作家有 现代戏剧之父 易卜生、契诃夫等。左拉:自然主义《特雷丝 拉甘》 强调环境和生理遗传 如实描写生活片断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 《青鸟》现代戏剧之父 易卜生:哲学戏剧 :《布朗德》《培尔 金特》当代现实剧 : 《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心理象征戏剧:《野鸭》斯特林堡:心理现实主义 《朱丽小姐》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剧作《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唯美主义戏剧:王尔德《莎乐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现实主义戏剧:萧伯纳 《华伦夫人的职业》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戏剧一、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一)古代希腊的文学艺术1、希腊神话希腊神话的艺术特点:(1)神人同形同性:同形 天神和人的外部形态,即外表是一样的同性 即希腊天神和人一样,都有七情六欲(2)极富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3)奠定了崇尚理性、热爱自由、注重人文的希腊精神,并进而成为整个西方的精神性格和思想体系。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马克思2、希腊史诗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整理、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伊利亚特》(《伊利昂纪》)特洛伊战争进行了10年仍未结束,阿凯亚人首领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为了争夺一个女俘产生争执,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而无法战胜特洛伊人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阿喀琉斯参战遭拒。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为挽救军队,假扮阿喀琉斯出战,不料被伊利昂人首领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在悲痛中出战,杀死赫克托耳,伊利昂的老国王向阿喀琉斯请求要回赫克托耳的尸体,全文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奥德赛》 (《奥德修纪》)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漂泊了十年。他一路上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和诱惑,他躲过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离开女神卡吕普索的怀抱,始得归家。奥德修斯扮成乞丐,与其子杀死纠缠他妻子、抢夺他家财的求婚者,合家团圆。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①荷马史诗又称英雄史诗,通过对战争和人与自然斗争的描写,着力渲染了古希腊英雄集体主义至上的可贵品质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②结构紧凑、安排巧妙。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某一段时间上,把纷繁情节浓缩成严谨整体,形成了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整体格局。③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性格立体多元、层次分明。④诗句明晰快捷、生动灵活、自然流畅,又不失沉稳与庄严, 荷马式的比喻 生动形象。(二)古代罗马的文学艺术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上,古希腊对古罗马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公元前3到2世纪,罗马人的希腊化进程大大加强。古罗马文学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至罗马帝国灭亡历经约八百年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1、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共和国繁荣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喜剧。喜剧方面有普劳图斯有《一罐黄金》和《孪生兄弟》,泰伦斯著有《婆母》和《两兄弟》,皆受希腊新喜剧影响。2、公元前二世纪下半叶至公元一世纪初,共和国晚期和屋大维执政的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学的 黄金时代 。主要成就是散文和诗歌。散文有西塞罗,诗歌有卢克莱修哲理诗《物性赋》,以及奥古斯都时代的三大诗人,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3、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罗马帝国时期,文学走向衰落。重要作家有悲剧诗人塞内加。二、古希腊戏剧欧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世界三大古老戏剧:1.印度梵剧 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2.古希腊戏剧 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3.中国戏曲 起源于南宋,约公元10-11世纪。此外还有藏剧,起源于公元前4-5世纪,但影响较小。 现存剧本最为古老的是古希腊戏剧。古希腊诗由史诗、抒情诗、戏剧诗三部分组成:1.史诗在公元前9-8世纪达到鼎盛 。2.抒情诗又分为双管诗(又称 配乐诗 )、情诗和讽刺诗。情诗分独唱、合唱两种,合唱演化为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 3.史诗和抒情诗发展成戏剧诗。古希腊戏剧起源: ↗ 赞美合唱:羊人之歌酒神祭祀(狄俄尼索斯)↘ 游行表演:狂欢之歌酒神祭祀时人们举行盛大活动。相传酒神在半人半山羊的随从服侍下漫游世界,合唱队身披羊皮,头戴羊角,当合唱队停留在酒神祭坛之前,队长讲述有关酒神的神话故事,合唱队报之以赞美酒神的歌唱。问答合唱故事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悲剧。盛大节日里,人们举行宴会和欢乐的游行表演,这便是后来喜剧的雏形。(一)古希腊悲剧1、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及价值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庄重严肃。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常见的主题。悲剧主人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公命运,意志坚定、竭尽所能地进行英勇反抗,而在这种激烈的冲突中,显示了人的不甘屈服的精神,产生一种令人震撼、崇高严肃的悲剧效果。英雄悲剧: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正义同敌对势力进行不屈斗争直至毁灭。命运悲剧:主人公的意志与命运(神)对抗,最终无法逃脱命运安排而毁灭。2、古希腊悲剧的演出古希腊戏剧演出从早演到晚,剧场没有布景,在自然环境下演出,演员表演动作大而缓慢,声音洪亮,表演要有真实感。演出由双管笛、小竖琴和鼓三种乐器伴奏。古希腊演出中,要求 :① 不允许戏剧中表现流血等过于刺激、激烈的场面。如剧情需要,由一名演员朗诵叙述,不允许直接表演。② 不表现爱情,提及爱情,不渲染爱情。古希腊演出的程式:①第一幕介绍剧情、背景,各队入场仪式,唱进场歌。②以歌队划分场次,一般为3-7场戏,最后退场,几乎所有的戏都是在严肃、平静中收场。③希腊合唱歌是非常好的抒情诗,歌队可以参与剧情,也可以在剧情外出现。3、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雅典民主政治成长时期索福克勒斯: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欧里庇得斯:民主政治危机时期(1)埃斯库罗斯出身贵族,拥护和加入了民主战争,提倡民主精神,热爱祖国。埃斯库罗斯的作品悲剧之父 对悲剧的定型和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他最早引入了第二位演员,使悲剧中人物直接产生戏剧的要素 冲突;他首先注意塑造人物形象,开始突出戏剧对话的作用。他创作了一系列悲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永为后人的楷模。大约创作了七十余部悲剧,保留至今的有七部。大多是三联剧形式。著名作品:《带火者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者》《报仇神》埃斯库罗斯的艺术成就:①他对古希腊悲剧最大的贡献是在表演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为戏剧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条件。②使悲剧具有雄伟的人物和完备的形式,人物都是意志坚强、气魄雄伟的,性格刻画不够深刻,缺乏变化,却具有巨大的魅力和威力。故事情节简单却感人至深。③悲剧语言庄严雄伟,适于表现严肃激烈的斗争和思想感情。风格庄严,崇高,雄浑有力。④戏剧性,尤其是动作性不强,剧情发展缓慢。歌队在他的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浓郁抒情诗的特色。(2)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安提戈涅》 公元441年左右演出 安提戈涅是俄狄浦斯的女儿。流亡者波吕涅刻斯为了抢夺哥哥忒拜王的王位,率外邦军队前来攻打忒拜。两军交战时两兄弟自相残杀而死,他们的舅父克瑞翁被长老们推为新国王。克瑞翁指责波吕涅刻斯叛乱祖国,将其曝尸荒野,不许人下葬和哀悼。波吕涅刻斯的妹妹安提戈涅基于亲情和维护死者必须得到埋葬的神律,勇敢地站出来埋葬了她的哥哥,她自己被关在一座石洞里自杀而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兄弟相残:波吕涅刻斯 忒拜王 舅父克瑞翁成为新国王克瑞翁一意孤行:将波吕涅刻斯曝尸荒野安提戈涅葬兄:亲情和死者下葬是神律 石洞自杀《安提戈涅》 主题深奥 引发争论黑格尔(唯心主义):①正义与正义之间的冲突 安提戈涅 宗教信仰 良心所安 克瑞翁 执行国法 维护秩序 ② 永恒的正义 超阶级超时代 双方都有不是唯物主义:①正义与安提戈涅同在 核心问题:禁葬令安提戈涅:维护神律 传统礼仪风俗克瑞翁:正确的原则 错误的手段 祸及城邦具体表现:歌队:对禁葬令不热心 先知忒瑞西阿斯:不应将尸体扣留在人间海蒙和全体市民:反对处死安提戈涅 克瑞翁的忏悔:残忍的行为践踏了幸福索福克勒斯爱憎分明:反对僭主专制,维护民主精神安提戈涅:勇敢倔强 牺牲坚定 反对暴政 人民支持克瑞翁:暴躁 疑心 傲慢 专横残暴 压制人民海蒙:顺从民意 忍耐苦劝 反对专横②安提戈涅:守旧 维护氏族社会的遗留风俗 遵守不成文法 剧作代表了时代风尚具体表现: 歌队不同情安提戈涅,只关心城邦安全安提戈涅之怨 安提戈涅对城邦法的控诉,象征着运用高级法批判国家的实证法的态度和精神,这种悲剧性的怨恨成为宪政、民主和法治的源头之一。《俄狄浦斯王》 钉上双脚的人 公元431年左右演出俄狄浦斯生下后父母得到神示,预言他长大后必杀父娶母,于是就被钉上双脚丢到了帕尔纳夫斯山。俄狄浦斯侥幸存活,并成为科林斯城的王子,当他听到不祥预言后离开科林斯,来到特拜城,破除魔鬼密语成为国王,并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为妻。数年后瘟疫盛行,要找出杀害前国王的凶手才能拯救城邦。俄狄浦斯开始追查,最终发现凶手原来是自己,预言成为了现实。俄狄浦斯没有逃脱神示,刺瞎双眼,沦为乞丐,王后也自杀身亡。核心冲突:人的意志 命运 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反抗命运开场:瘟疫盛行,俄狄浦斯派克瑞翁请示阿波罗,决定追查凶手以拯救城邦第一场:俄狄浦斯诅咒凶手 先知忒瑞西阿斯发出警告第二场:克瑞翁与俄狄浦斯争吵。伊俄卡斯忒讲述预言:先王之死及丢弃婴儿。俄狄浦斯听说的杀父娶母的预言 预言交织,俄狄浦斯魂飞魄散 决定召回牧人问清凶手是强盗还是一个旅客第三场:报信人(科任托斯牧人):波吕波斯王年高寿尽 俄狄浦斯和王后卸下包袱突转:俄狄浦斯非波吕波斯亲生 拉伊俄斯的牧人将婴儿交给报信人俄狄浦斯决意继续追查 王后苦劝无果忧伤进宫第四场:两牧人对质,真相大白退场:传报人和歌队长讲述:伊俄卡斯忒上吊自杀 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已盲的俄狄浦斯重新上场:无颜见地下已死的亲生父母,安排克瑞翁安葬王后,照顾女儿价值①结构复杂而严谨,布局巧妙,情节紧凑,曲折起伏。诗人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中心进行刻画,使人物性格突出,情节环环相扣,悲剧效果十分明显。亚里士多德称《俄狄浦斯王》是最具典范的戏剧结构。②歌颂了人的意志,尽管俄狄浦斯没有逃脱命运的摆布,但是他顽强反抗并勇于负责。强调了人的坚毅力量和积极行动,赞扬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反抗精神。俄狄浦斯:爱护人民,维护城邦,正直勇敢索福克勒斯的艺术成就:索福克勒斯将悲剧发展到了完美的境界①将演员的人数增至三人,利于对白的丰富和情节的发展,使戏剧彻底告别个人独白和二人对话,在戏剧形式有所革新。②他的作品着重写理想中的人,而非神,善于描写人物,能用三言两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善于布局,没有闲笔,线索严密而和谐,注重情节的推动和完整性,重视戏剧情节内部的有机联系。④歌队在他作品中的地位不如埃斯库勒斯那么重要,但仍然参加冲突,发挥作用,且人数增至15人。戏剧整体的有机部分。⑤善于对照,后者突出前者的鲜明性格。《安提戈涅》安提戈涅和伊丝墨涅 克瑞翁和海蒙《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和克瑞翁 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忒⑥对话利落紧凑,文字富于联想。⑦风格质朴自然,简洁有力。阿里斯托芬称赞他 生前完满,身后无憾 。(3)欧里庇得斯一生从未参与过任何政治活动,醉心于哲学思考。他在作品中提出了许多问题:神性与人性、战争与和平、民主、妇女问题等。《美狄亚》开场 保姆和保傅对话:前情 现状第一场 美狄亚心疼儿女,恳求克瑞翁不要驱逐她母子三人,遭到冷酷拒绝。哀叹 复仇第二场 伊阿宋斥责美狄亚遭到怒骂,伊阿宋狡辩。第三场 美狄亚向前来做客的希腊国王埃勾斯求援。复仇计划已成熟。第四场 美狄亚向伊阿宋示弱,派孩子将衣饰送给公主。第五场 杀子前的痛苦、复杂心理。传报人讲述公主死亡惨状。退场 伊阿宋和美狄亚争吵,美狄亚乘龙车带着孩子尸体离开,留下一无所有的伊阿宋。《美狄亚》艺术价值①《美狄亚》是西方文学中第一次把妇女作为主要角色来塑造。美狄亚聪明倔强、感情炽烈、敢爱敢恨, 这样一个坚强勇敢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②极为细腻的矛盾情感描写,着力描绘美狄亚由热烈的爱发展到强烈的恨的心理变化,尤其是杀子前母爱与复仇之间的复杂心理。欧里庇得斯的艺术成就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剧作虽大都取材神话,但着重表现的是自由民的思想感情,更富有现实意义,广泛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危机加深时期的许多现实问题。②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别是在妇女心理描写方面尤为突出,如描写了变态的恋爱心理、嫉妒心理、疯狂心理、弃妇心理等。炽热恋爱 哀叹嫉妒 疯狂报复③悲剧风格华丽,语言流畅,有时充满了冗长的说理和辩论。欧里庇得斯的戏剧风格和传统的悲剧风格不同,生前并不出名,死后名声却很大,他的戏剧对希腊化时期的新戏剧、罗马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都有很大影响。(二)古希腊喜剧1、喜剧的发展阶段古希腊喜剧的发展过程喜剧在古希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后人将它分为三个阶段。①旧喜剧阶段(早期喜剧)约公元前487 404 年,大多是政治讽刺剧,对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进行批判和讽刺,代表作家有克拉提诺斯、阿里斯托芬、欧波利斯。克拉提诺斯是最早的一位重要喜剧诗人,作品数量不详,现知名字的有二十七部,作品富于说服力却过于苛刻。欧波利斯是阿里斯托芬同时代喜剧家中最可称道的一位,作品优雅而富有魅力,深受当时希腊人的欢迎。克氏和欧氏均无完整的作品传至今日。②中喜剧阶段(中期喜剧)中喜剧是指旧喜剧和新喜剧之间的雅典喜剧。这是一个实验的时期,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公元前404 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民主政治的衰落,公元前416 年不准讽刺个人的法律规定,对喜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时的喜剧很少批评政治,把重点放在日常生活的现实上,从喜剧形式本身而言,这一阶段比以前有所发展:与剧情无关紧要的评议场不复存在,合唱队的作用明显下降,情节渐趋复杂化。在中喜剧作家中,阿里斯托芬是最早的一位。其他著名作家有安提法奈斯和阿莱克西斯等人,但他们的作品几乎全部佚失。③新喜剧阶段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喜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新喜剧阶段(公元前323 263 年)。新喜剧在学习欧里庇得斯悲剧的基础上,形成独特风格。合唱队不再起作用,夸张、怪诞的服饰被放弃,仅保留面具,演员上场时多穿雅典人的日常服装。喜剧的中心仍是雅典,但剧作家有很多来自其他城邦,作品不再具有地方色彩。从题材方面看,过去常见的政治讽刺基本上不复存在, 而代之以日常生活内容,以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主角,许多作品描述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惊险的爱情故事。新喜剧代表作家有米南德、狄菲洛斯、菲莱蒙等。2、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约著有四十部剧作,但只有其中十一部流传下来,是现存于世最早的希腊喜剧:《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和平》《鸟》《公民大会妇女》《地母节妇女》《吕西斯特拉塔》《财神》《蛙》《阿卡奈人》上演于公元前425 年,是阿里斯托芬的成名之作,也是现存最早的希腊喜剧。它以公元前431 年开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荒诞不经的闹剧,揭示了战争与和平这一重大主题。《骑士》 是一部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的精美杰作。《鸟》现存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也是古希腊现存的结构最完整的寓言喜剧,是乌托邦喜剧的滥觞。想象力丰富,抒情气氛浓厚。阿里斯托芬的艺术成就①作品大部分取材于现实生活,着重表现现实问题和政治问题,具有强烈的倾向性。②结构松散,但作者通过自己超凡的才能和饱满的精神,赋予各个荒诞不稽的情景以活力,使之变得可信,抓住观众的心。③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普通人,戏剧语言来自民间,朴素自然。④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揭示生活本质。阿里斯托芬在古代就很受人称颂,古雅典人称其 喜剧之父 。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的学者推崇他非凡的智慧、尖锐的讽刺和优美的风格。到了近代,他的喜剧作品再次产生广泛的影响,德国剧作家拉辛模仿他的《马蜂》写了《爱打官司的人》,歌德改编过《鸟》,斯威夫特、海涅、菲尔丁等也受到他的很大影响。米南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共写过100多部剧作,生前并不知名,但名扬身后,被视为新喜剧的最著名的诗人。唯一一部完整作品《恨世者》,剧作残本《公断》、《卫兵》、《剪过毛的羊》。《恨世者》通过一个老农孤僻性格的转变来进行道德探讨。一个自私的老农独自经营家业,不和别人来往,把妻子也逼走,让她和前夫所生儿子哥吉阿斯一起过穷困日子,只留女儿美莱英和一个老奴在身边。一天他不慎落到了井里,哥吉阿斯救了他。从此他改变了人生态度,把财产分给哥吉阿斯一半,并让他为女儿物色丈夫。哥吉阿斯促成苏斯特拉妥和美莱英的婚事,苏斯特拉妥也请求父亲把他的妹妹嫁给哥吉阿斯。剧本便以两对青年男女的结合而告终。米南达的新喜剧中不再有古希腊艺术原有的宗教痕迹,情节多反映日常生活琐事,歌队已失去作用,这种新喜剧是风俗喜剧的开始。3、喜剧的组成部分喜剧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①序曲:这是叙述性的开场;②合唱队入场:向观众致词,并发表剧作者的意见;③对驳场:两位剧中人就剧的主旨展开辩论,一位表示赞成,一位表示反对,第一位发言者总是失败者;④评议场:所有角色都下场,合唱队长直接向观众讲话,所谈与剧情关系很小,随后是合唱;⑤插曲:主要是合唱;⑥终曲,它的显著特征是狂欢,结束时往往有放荡无羁的舞蹈。全剧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在对驳场。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几乎都由这六部分组成。三、古罗马戏剧古罗马戏剧在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达到了繁荣的局面,以喜剧成就最高,代表人物有: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古罗马戏剧是对古希腊戏剧的学习和继承,对后世影响较大,一些剧本被后来的剧作家们改编或再创作。(一)古罗马喜剧普劳图斯 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作品传世的喜剧作家《孪生兄弟》是一部误会喜剧。误会是普劳图斯爱用的喜剧手法之一,在他的计谋喜剧中很常见。该剧情节以兄弟俩完全相像为基础,通过人物外貌的完全相似而引起许多误会,为剧作家展示自己机敏的幽默才能提供了条件,是一部剧情活跃、充满动作的喜剧。《凶宅》(《撒谎者》)剧情在伴妓中间展开,剧中青年乘父亲外出的机会,狎妓宴乐,父亲归来后,机智的奴隶巧设计谋,愚弄老人,帮助少主人摆脱困境。是普劳图斯根据新喜剧作家菲勒蒙的剧本改编的一出计谋喜剧。计谋喜剧普劳图斯的传世喜剧大部分是计谋喜剧。计谋喜剧通常以年轻人的爱情为基本题材:男青年通常出身于殷实之家,爱上了某个女子,女子通常是伴妓,处于老板(奴隶商)的控制之下。青年无钱为其赎身,爱情受阻,特别是有时出现某个竞争对象,可能被迫失去爱情。这时机智的家奴(偶尔为门客)出面,为少主人施展计谋,欺骗老主人或愚弄对手,为青年骗得需要的钱,赎出女子,故事完满结束。《凶宅》为典型代表。这类喜剧的基本情节具有许多共同点,但具体安排各不相同,体现出剧作家的巧妙构思。在这类喜剧中,青年往往懦弱无主见,老人固执愚蠢,机智的奴隶处于主导地位,推动剧情发展,成为剧中的主要人物。普劳图斯艺术成就普劳图斯的喜剧大部分是根据希腊新喜剧、尤其是米南德的喜剧改编的,但是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表现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创。①在创作方法上,普劳图斯保留希腊新喜剧的结构,但又继承了罗马民间戏剧的传统,大大减少了希腊新喜剧的严肃气氛,加强了滑稽笑闹和计谋成分,他的绝大部分喜剧被称作滑稽喜剧。②人物性格不深刻,结构不免松散,但戏剧动作扣人心弦,戏剧风格粗犷有力。③喜剧语言丰富多彩,文雅和粗鲁,庄严和滑稽,方言俚语和双关语较多,善于运用旁白和独白。他的创作使欧洲的喜剧艺术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成了欧洲各国戏剧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给后人提供希腊新喜剧的知识,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泰伦提乌斯6部传世剧作:《安德罗斯女子》《婆母》《自责者》《阉奴》《福尔弥昂》《两兄弟》《婆母》围绕青年潘菲路斯夫妇间的婚姻纠葛展开。潘菲路斯生活荒唐,勉强从父命与一女子结婚,婚后不久得一子。夫妻都不能肯定婴儿的父亲是谁,最后发现正是潘菲路斯自己。《婆母》不像古希腊喜剧那样有比较多的笑闹成分,接近于正剧。《福尔弥昂》聪明机智、乐于助人的门客福尔弥昂运用策略促成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情节曲折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互相衬托。剧情中有计谋成份和闹剧气氛,生动活泼,喜剧性较强。泰伦提乌斯的艺术成就:①泰伦提乌斯的喜剧比较严肃,文学性大多比较强,但喜剧性却不是很强,不如普劳图斯的喜剧受下层民众的欢迎,但也获得不小成就。②大多表现家庭生活,特别是贵族青年的婚恋,聪明机智的奴隶往往是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泰伦提乌斯的喜剧以其严肃、文雅的风格,更受贵族文人的欢迎。在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泰伦提乌斯的喜剧被译成欧洲其他文字,成为公认的典范。《婆母》同普劳图斯的《俘虏》被看作人情剧的雏型。莎士比亚、莫里哀等都曾经受到他的影响(二)古罗马悲剧塞内加 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流传至今的十部悲剧:《特洛伊妇女》《疯狂的赫拉克勒斯》《腓尼基少女》《美狄亚》《菲德拉》《奥狄浦斯》《阿伽门农》《提埃斯忒斯》《奥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奥克塔维亚》(有可能是他人作品)《美狄亚》是塞内加代表性悲剧,和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大不相同。①塞内加对于伊阿宋不是采取批判态度,而是表示同情。②塞内加着重表现美狄亚的复仇行动,让她当着伊阿宋的面杀死两个儿子,她除了无法遏制的怒火之外没有其他复杂感情。③塞内加简化了故事情节,又无法加入新的内容,只能用长篇独白和对话加以补充,体裁浮夸,内容贫乏。赛内加悲剧的艺术特点①通过神话题材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保留着古希腊悲剧的合唱队,主要用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②人物性格很简单,没有发展。塞内加着意分析和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尽情倾吐内心矛盾和痛苦,但性质浮夸。③塞内加还喜欢描写疯狂、谋杀、自杀、鬼魂以及其他的可怕事件,因此他的剧本只能供人阅读而难以上演。塞内加式的悲剧,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四、演出形式及剧场艺术(一)古希腊戏剧的表演特征:1、古希腊剧院的庞大规模决定了演员们的表演必须夸张。他们大声背诵台词,大幅度做出手势,不能使用尺寸比较小的道具。2、古希腊戏剧通常只有两至三个演员,一个演员往往要同时饰演几个不同角色,而剧中的一个角色也可以同时被几个演员饰演。3、古希腊戏剧多半包含音乐和舞蹈的元素,歌队和角色朗诵、吟唱的韵文都附加伴奏。4、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远,演员穿上厚底靴子抬高身体,频繁更换艳丽服饰,并使用面具。面具是戏剧中最具古希腊特色的象征,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面具。悲剧面具往往是痛苦或哀悼的表情,喜剧面具则通常是微笑的表情,或带点邪恶意味。(二)古希腊剧场艺术古希腊的剧场一般都是露天的,包括三个部分:乐池(或主厅、舞池)、景屋以及观众席。1、乐池位于建筑的中央,是演员表演和歌队吟唱的地方,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是周长为150米的圆形区域,乐池中央往往有个为祭奠狄奥尼索斯建造的祭坛。2、在乐池后面是一个矩形建筑,名为景屋,相当于剧场后台,供演员换服装和面具。3、环绕在乐池周围的坡形结构就是观众席,通常依山坡的坡度建造,观众们坐在整齐排列的长椅上观赏表演。古希腊的剧场通常只能建造在形状适宜的山坡上,是开放式的。古希腊剧院的规模通常很大,能够容纳万名观众。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其他人,包括演员和歌队,以及剧场四周风光。(三)古罗马剧场艺术古罗马圆形大剧场 亦叫做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斗兽场。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1世纪,由石块和混凝土筑成,现仅存遗迹。斗兽场由维斯西巴安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士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规模宏大。长轴为189米,短轴为156米,外层墙高为48米多,共分四大层。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可容纳五万名观众。建筑采用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结构。场内设有80个出入口,观众可迅速退场。古希腊剧场和古罗马剧场的区别:1、古希腊剧场大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古罗马时期人们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形成圆形剧场。2、古罗马剧场建筑样式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3、古希腊剧场的规模都比较庞大,古罗马出现了一些小型室内剧场。4、古希腊剧场一般都是靠山而建,古罗马剧场则多用石块和混凝土建成。5、古罗马剧场分布更为广泛。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扩张,许多欧洲的古老城市中都有古罗马剧场遗址,甚至一些亚洲和非洲的古城里也有古罗马剧场遗址。五、古希罗的艺术理论(戏剧理论)(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诗学》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 论诗的技艺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 诗 有 创制 的含义。 诗 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诗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 悲剧的意义 艺术的功用《诗学》的美学思想: 摹仿说 悲剧论 净化说1、摹仿说摹仿 不只是映现外在形象,更指表现人的本性与活动,显示人的这种 存在 的意义。它凭借 实践智慧 洞察人生,把握生活的真谛。(1)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2)摹仿是人的本性,艺术在实现人的本性中进化和完善。(3)摹仿应表现必然性、或然性和类型。2、论悲剧(1)悲剧的意义、成分和价值:悲剧有多重意义,有以下五点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征:①悲剧是严肃剧,摹仿严肃的行动、高尚人的行动。②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一、有确定量度的情节结构。③悲剧使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形式,伴随人物动作,以综合的表现手段,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④悲剧不是颂诗,它表现好人经历坎坷命运、痛苦磨难,这类突发事变引发怜悯和恐惧,令人体味悲壮与崇高。⑤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2)情节的悲剧效果及其审美意义情节是悲剧的主干。悲剧摹仿人的严肃、重大的活动,表现幸福与不幸的生活,通过描写事变,激发恐惧与怜悯情感,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3)悲剧人物的性格悲剧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性格在于对行动的选择。3、净化与艺术的社会功用(1) 净化 的意义。净化可理解为灵魂整体的净化,灵魂的陶冶和改善。(2)净化和艺术的认知功用。(3)净化与艺术的伦理道德功用。(4)净化与艺术的审美移情功用。《诗学》的意义和价值: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哲学的睿智,审察、提炼古希腊艺术创作的精髓,建树了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它较为切实、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及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冶审美情操的功用,真切体现了希腊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它对后世西方的美学思想、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姚介厚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二)古罗马贺拉斯《诗艺》《诗艺》 是一封作者写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诗体信简,共四百七十六行。信中结合当时罗马文艺现状,提出了有关诗和戏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诗艺》的理论贡献:1、明确提出 寓教于乐 的观点,这是诗人艺术创造的愿望、目的,又是诗人艺术创造的影响和效果。2、尊重古希腊传统的同时肯定艺术的独创性,要求能反映时代特点。3、强调艺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4、作者要注意积累生活经验,表达真情实感,不可违背自然和理性。《诗艺》的深远影响:《诗艺》体现了一种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开文艺复兴和后来的古典主义理论之端,对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戏剧与诗歌影响深远。第三章 中世纪戏剧欧洲戏剧史上的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覆灭(476年)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以前大约一千年的时间。一、历史文化背景:(一)公元前6年,犹太未婚少女玛丽生下耶稣。耶稣自称上帝之子,30岁开始传道,33岁被控违反犹太宗教而被捕,罗马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最初是一个以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为基础的下层民众互助社团。主要成员是奴隶、无产者游民、贫苦小手工业者。公元2到4世纪,富有的奴隶主、贵族们加入基督教团体,基督教教义由反抗奴隶主暴政转向为帝国祈祷长治久安。罗马帝国政权对基督教态度由仇视转为扶持,在君士坦丁大帝倡导下,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二)教会文化是中世纪文化的主流教会掌控一切文化艺术活动,宣扬禁欲主义、蒙昧主义。早期基督教会极力诋毁戏剧,但中世纪文化娱乐极度贫乏,戏剧演出对下层民众有着巨大吸引力。为吸引更多信徒,使文化水平低的贩夫走卒了解深奥的宗教教义,同时也为了对抗民间世俗戏剧,部分教会中人主张对戏剧因势利导加以利用。这使得戏剧在基督教崇拜的中心地带重新发展起来。二、中世纪的宗教剧(一)宗教剧的发展形式宗教剧不是罗马戏剧的延续,而是从教堂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全新戏剧形式。宗教戏剧是以圣经教义为题材的中世纪戏剧的统称。公元6世纪左右,教堂圣咏出现分组轮流对唱,起初没有歌词,约在10世纪出现配合音乐的短小对话 插段 或 附加段 。现存较早的插段:《你们在寻找何人》瑞士圣加伦修道院藏10世纪复活节弥撒赞美诗手抄本10世纪晚期,英格兰温彻斯特主教埃塞沃尔德为插段《你们在寻找何人》所作的演出说明中,已有清晰的 角色扮演 的概念:整个仪式过程有预设的情境、人物、行动及结局,出现了 模仿 等与戏剧扮演相关的字眼,戏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诵读第三段时,四名教士着长袍上来。其中一人着白色麻布圣职衣,仿佛就要参加礼拜式。令他走进圣墓,勿引人注意,然后手执棕榈轻轻坐下。当吟唱到第三轮回答时,余下的三名教士着罩袍,手捧香炉小心地步上台阶,仿佛在寻找什么似地走进圣墓。以上动作都是模仿坐在墓前的天使和携带香料前来为耶稣遗体涂油的女子。当坐着的那位看到三人走进,好像迷了路般四下寻找,便开始用悦耳的中音吟唱 你们在寻找何人 。吟唱结束,三人则齐声唱答 拿撒勒的耶稣 。接着第一人又唱 他不在这里,如他曾预言,他已升天了。去吧,宣告他已从圣墓升天 。此时第一人仍坐在原处,仿佛在召唤三人: 来吧,看看耶稣安息之所 。此时他起身,帷幕升起,露出包着十字架的裹尸布。三人见此,放下手中的香炉,捧起白布至众人前。为了表明耶稣已升天,不再被包裹于此,让他们唱圣歌 耶稣已从圣墓中升起 ,然后将白布捧至圣坛。圣歌毕,扮演天使的教士与众人一同分享耶稣从死亡中复活的快乐。他再次起身吟唱圣歌,教堂钟声齐鸣。1210年,教皇下令戏剧从教堂内部迁出,标志着中世纪戏剧正式脱离基督教仪式,开始在教堂外的广大天地独立发展。插段走出教堂,在形式上完全独立,并逐步发展成为中世纪最主要的宗教剧样式 神秘剧。宗教戏剧的思想内容和创作形式在发展历程中有所变化,但基本特点是其题材没有超出《圣经》范围。著名的宗教剧《亚当》剧情分为三部分:1、上帝创造了亚当,亚当用自己的肋骨创造了夏娃。夏娃受撒旦的引诱偷吃禁果,夫妻俩被上帝逐出伊甸园。2、该隐从事农业,亚伯从事牧羊。因上帝偏爱亚伯的贡奉,该隐心有不平,将亚伯杀死。3、主要表现一系列预言,表明赎罪者即将到来。(二)宗教剧的变种: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1、奇迹剧:发展:约在十二世纪产生,为城市中产阶级服务。基本上是宗教传奇剧,在早期充满了说教意味,后来则暴露社会矛盾和道德教育问题,反映出中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在十四世纪的西欧普遍发展,法国奇迹剧很发达。题材:宗教历史,小说故事,史诗等,既有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宗教道德的宣传。作品:博德尔《圣尼古拉剧》、罗特波夫《德奥菲勒的奇迹》演出:奇迹剧和道德剧都是单独成篇,且篇幅短小,适合在固定场合上演。2、神秘剧:(1)题材:耶稣的生死与复活以及圣徒的传奇故事,往往以天神、圣徒的事迹为线索。(2)发展: 神秘剧最初仍以宣传封建道德为主,但在发展过程中,现实主义成分和反教会的思想增强了,并逐渐成为群众性艺术,独立活动于教堂之外,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是中世纪最具特色的宗教戏剧,在15世纪的西欧戏剧界取得统治地位。1559年伊莉莎白女王禁止神秘剧的写作和演出。(3)作品《第二部牧羊人剧》三个牧羊人在冬天的原野上看管着羊群,声名狼藉的小偷麦克也来投宿,并打消了牧羊人对他的戒心。麦克趁牧羊人熟睡后偷了一只羊送回家。妻子将羊藏在婴儿摇篮里,假装刚刚分娩。麦克则继续回到牧羊人中睡觉。四人醒来,麦克假装做梦说家中妻子分娩了,并让牧羊人检查衣服证明他没偷东西。但牧羊人发现丢羊后决定到麦克家查看,但是什么也没发现。牧羊人出门后,突然想起按照风俗要送礼给新生儿,返回麦克家要亲吻孩子,结果发现是一只羊。麦克受到惩罚。牧羊人回到原野,天使告诉他们耶稣已诞生,他们赶去朝拜圣母和圣婴,并献上礼物。圣母让他们把耶稣诞生的消息告诉世人。全剧在牧羊人的圣歌中结束。艺术特点:①以现实主义笔法反映了当时英国底层社会现状,融入作者和表演者的真情实感,能引起普通观众共鸣。②剧作具有鲜明的喜剧特征,使用了误会、夸张、讽刺、双关等手法来制造喜剧效果,塑造漫画式的喜剧人物形象。③结构和语言上具有很高技巧,使用方言、典故、谚语加强喜剧效果,体现了宗教剧的世俗化倾向。④具有鲜明宗教品格。援引大量宗教典籍和典故,全剧在宣布耶稣诞生、万众欢腾时达到高潮。⑤在巡回彩车上演出,在不换景、不拉幕的条件下实现 原野 、 麦克家 、 马槽 的同台多景。(4)演出:①神秘剧以连环形式上演,是中世纪戏剧舞台上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较为冗长,要花几天甚至几十天演完。②神秘剧分工明确。教会提供剧本、审查剧本,当地政府负责资金和时间安排,相关的宗教性公会或手工业行会承担演出。不同行会分别负责演出与本行业有关的剧目,如船业公会演出《建造方舟》,面包业公会演出《最后的晚餐》等。行会的参与使得戏剧演出成为全民性的活动。③彩车巡游。每辆彩车在指定站点(景观站)表演自己承担的剧情段落,十余辆彩车连续表演可构成一整部戏剧。3、道德剧:发展:14世纪后期,从神秘剧中分化出道德剧。道德剧比神秘剧结构简单,世俗色彩更浓厚。道德剧对于宗教教义的宣扬多通过象征性的角色来暗示,不像神秘剧那样直接,是传统宗教戏剧和世俗戏剧之间的过渡形式。题材:一般与《圣经》无关,而是某种道德观念的说教。情节简单:天使与魔鬼(善与恶)对人类灵魂展开争夺,人类往往经过一番曲折后得到灵魂救赎。(三)中世纪宗教剧的艺术特点1、神性品格:中世纪宗教剧由基督教会严格掌控,神性品格鲜明。形式上具有较强仪式性,内容多为高台教化。剧本一般不署名,以表达对上帝的虔诚。2、审美形态:悲喜混杂。没有继承古希罗戏剧悲喜剧分离的传统。3、写作规范:较为严格,一般是诗剧。全剧分为若干节,每节诗行数量大致均衡,要求押韵。诗行分为独白、对白和歌词。4、创作目的:使观众获得宗教启示,对信众进行道德劝诫。5、情节复杂:登场人物众多,人神杂出,光怪陆离。剧情跨度很大,有时为展现上帝或圣徒法力,时间颠倒错乱,地点更换频繁。6、景观站的发明,同台多景,人动景不动:景观站是一种固定不动、有序排列于演出场地的小房子。每个景观站被假定为一个场景,如天堂、地狱、坟墓、马槽、十字架等。演员在与剧情对应的景观站前表演一段,然后移至下个景观站接着表演。中世纪同台多景的舞台布置:我们这样演出《复活剧》:一开始就安排好所有布景点。先是十字架,其次是坟墓。要有关押犯人的监狱,地域就靠近这边。另一边也设几处布景点,然后是天堂。在布景中,第一间是总督彼拉多和侍臣,还有六七名骑士。第二间该亚法,与他在一起的是一些犹太人12世纪《杜若欣根神秘剧》残稿7、连环上演和彩车巡游:以神秘剧为代表。景观站被放置于作为流动舞台的彩车上。8、表演风格夸张,追求神秘奇幻的舞台效果,客观上推动欧洲舞台技术的发展。9、宗教剧演员通常都是业余的,包括教士、行会成员和任何自愿参加的男性公民,女性角色由男童或者青年男子扮演。法国也偶有女演员登台的记录。三、中世纪世俗戏剧中世纪戏剧除了占主流地位的宗教剧之外,还有世俗戏剧。世俗戏剧面向世俗,针砭时弊,讽刺愚昧,开启智慧,摒弃盲从。中世纪世俗戏剧类型多样,包括法国笑剧,英国霍克节剧、圣乔治剧、罗宾汉剧和插剧,愚人剧等。题材:大多描写日常生活中可笑的小人物,有的小人物具有类型化特点。表现手法:夸张、讽刺、笑闹取乐中世纪世俗戏剧的角色类型、造笑方法、剧场形制和机关布景对此后数百年的欧洲舞台艺术都有直接深远的影响。莫里哀和歌尔多尼都受其影响。(一)中世纪笑剧由早期中世纪职业演员的滑稽表演发展而来,15世纪到16世纪上半期流行于西欧,法国笑剧最为著名。笑剧篇幅精悍短小,运用多方面有趣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富含各种民间戏剧因素,制造笑闹、生动诙谐的戏剧气氛,尖锐讽刺社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丰富多彩。笑剧所富有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及生动活泼、滑稽笑闹的艺术特色,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继承,影响深远。笑剧代表作《巴特林的笑剧》(《巴特兰律师》)塑造了一个巧舌如簧、不劳而获、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个穷律师形象,巴特林是一个善用狡计、能凭借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小人物。这一形象几百年来在欧洲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深受观众喜爱。场景简单,通过人物行动和对话来构筑喜剧情境,语言流畅精彩,充满机趣,有些场景具有强烈的闹剧色彩。(二)中世纪愚人剧由民间戏剧发展而来,充满狂欢游戏和尖酸刻薄的讽刺,剧中人物全是傻子,具有隐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问题,但缺乏真实的生活内容。(三)英国世俗戏剧霍克节剧:表现英国骑士与丹麦人的战斗,英国大获全胜,丹麦人为英国妇女俘虏。圣乔治剧:圣乔治是传说中罗马帝国时代的殉教徒,是基督教信众的守护人,他与邪恶势力作战牺牲,最终却奇迹般复活并取得胜利。罗宾汉剧:以英国草莽英雄罗宾汉的传奇故事为题材,通常在五月庆典活动中演出。英国的世俗戏剧都在室外上演,具有强烈民俗色彩。(四)中世纪世俗戏剧的舞台艺术1、世俗戏剧表演主要源于早期的民间异教节庆仪式和流浪职业艺人,英国的霍克节剧、圣乔治剧、罗宾汉剧均属前者,其特点是以歌舞为主, 话剧 色彩不浓。通常由业余演员露天演出,演出后由观众自愿付钱。2、世俗戏剧大多由较小的职业戏班四处流浪演出,服装、道具、布景等比较简陋,有时甚至没有舞台。即兴表演较多,演员经常跳出剧情和观众交流,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编排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夹杂其他民间表演技艺。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前言十五世纪,欧洲文化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告别持续了千年封建统治的中世纪,走向新时代的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建筑、绘画、雕塑、戏剧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文艺复兴戏剧是继古希罗戏剧之后欧洲戏剧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开启了戏剧的新传统。第一节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文艺复兴运动是城市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思想文化运动的统称。 复兴古典文化 是其口号,但其实质却是:以理性取代神启 以现世反对来世 以世俗对抗天堂 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个性自由反对封建束缚 也即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文化构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上层建筑文艺复兴运动遍及欧洲,但各国开展的时间、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文艺复兴首先由意大利文学巨匠但丁等揭开序幕,14世纪下半期在佛罗伦萨形成规模,并在15世纪上半期散播到意大利其他城市。1527年因罗马沦陷而宣告结束。15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陆续展开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世俗文化的崛起。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代表文艺复兴戏剧水平的则是英国和西班牙。人文主义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戏剧形态,思想内涵相当丰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强烈的世俗化色彩是人文主义戏剧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1、赞扬开明君主,反对封建暴君,呼吁恢复秩序,颂扬爱国主义,提倡民主自由。2、揭露基督教会的黑暗虚伪,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肯定人的情欲、友谊、智慧、才能,描绘下层民众的世俗生活。3、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和批判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缺点。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戏剧一、意大利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绘画达到高峰,取得了至高的成就。意大利戏剧价值主要在于给欧洲各国传递了古代戏剧知识和人文主义思想。田园剧源于意大利早期的田园诗,盛行于十六世纪下半期意大利宫廷。代表作家是著名宫廷诗人塔索,其作品《阿明塔》中展示了爱情的力量,赞美现实生活,体现了早期人文主义的传统,但缺乏真实生活内容,充满了贵族趣味。田园剧适宜于宫廷舞台上演,形式美丽动人,演出时配有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布景,对后来欧洲歌剧有很大影响。即兴喜剧(假面喜剧)16世纪中叶,以世俗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即兴喜剧迅速发展。即兴喜剧没有固定剧本,演员根据剧情大纲,即兴表演。除了扮演青年男女爱人的演员外,其他演员都带面具,因此又称为假面喜剧。即兴喜剧长于塑造类型化或定型化的喜剧人物,在民众中广受欢迎,最吸引人的是仆人形象,对当时和后世欧洲戏剧中喜剧人物的刻画产生很大影响。即兴喜剧力图反映现实生活,包含尖锐的社会讽刺和强烈的民主意识。即兴喜剧表演形式简单,不用换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演出。17世纪中叶,即兴喜剧衰落。歌剧的诞生16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了一种新型戏剧,剧情简单,台词一律使用歌唱,以音乐为主。1597年,诗人利努奇作词、佩里谱曲的《达芙妮》在佛罗伦萨贵族阿尔西的宫殿里作非公开演出,戏剧界一般认为这是歌剧史上第一部歌剧作品。从此拉开了西方戏剧史上话剧、歌剧、舞剧各立门户的序幕。剧场艺术:受意大利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影响,镜框式舞台建造和布景设计、制作成绩斐然,对后世发生深远影响。1618年,意大利建成了第一个有镜框式舞台的剧院 法尔内塞剧院。法尔内塞剧院位于意大利帕尔马市,长方形,木结构 ,第一次出现了箱形舞台和镜框式台口。换景灵活方便,舞台的空间感加深了,表演区域也更加集中。二、西班牙戏剧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影响到西班牙,西班牙的文学艺术进入了历史上著名的 黄金时代 ,西班牙戏剧的辉煌也是在文学繁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发展轨迹:1、16世纪前期,占主导地位的西班牙戏剧仍然是宗教剧。人文主义者借助宗教剧的表现形式表现人文主义诉求。这时戏剧开始受意大利戏剧影响,作家一般是宫廷诗人,较著名的有恩西纳。2、16世纪中叶,西班牙戏剧开始走向大众,彰显民族特色。鲁达(鲁埃达)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其主要贡献是使西班牙戏剧民族化、大众化。他开创的街头剧面向普通市民,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件,使用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富于民族色彩、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鲁达的代表作是笑剧《橄榄》。3、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前期,西班牙文艺复兴戏剧高度成熟并取得辉煌成就。代表作家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其中维加的剧作代表了西班牙文艺复兴戏剧的最高水平。4、17世纪二十年代至17世纪末期,天主教势力掌握了国家机器,西班牙人文主义戏剧走向没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科尔德隆。(二)塞万提斯 (1547~1616) 艰难曲折的一生著名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扛鼎之作。著名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享有世界声誉。流传下来的剧本:《阿尔及尔的交易》、《被围困的努曼西亚》、《西班牙美男子》、《争美记》、《被囚禁在阿尔及尔》、《改邪归正成正果》、《苏丹王后堂娜卡塔琳娜 德 奥维多》、《爱情的迷宫》、《相思谱》、《鬼点子佩德罗》等,以及幕间剧。这些剧作大多是喜剧,以底层民众的世俗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有的带有自传性质,多为袍剑剧,其次是历史剧。《被围困的努曼西亚》公元前133年,罗马入侵西班牙,将仅有三千居民的弹丸之城努曼西亚团团围住。罗马人自恃兵强马壮,却受到了努曼西亚人民的顽强抵抗,14年来努曼西亚城久攻不克。努曼西亚军民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战争、饥饿、疾病时刻威胁着他们。市长派出使臣和敌人谈判,遭到断然拒绝。备受战争之苦的努曼西亚人民不甘屈服,不愿当亡国奴,全城百姓自杀殉国。全剧高潮,努曼西亚人民赴死时所吟唱的诗句:啊!我那亲爱的不幸的人民,你生下了我,自己却化为灰烬!我引为光荣,绝不妥协,不为威逼利诱屈服!艺术价值:1、塑造了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英雄群像,热情讴歌了西班牙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体现了西班牙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文艺复兴时期 不自由,毋宁死 的时代精神,富有重要的政治思想价值和超越时空的社会意义。2、声情激越,场面阔大,气势雄伟,悲壮感人。剧作台词饱含强烈情感。3、剧作运用中世纪道德剧的表现手法,通过多个象征性的舞台形象,如魔鬼、战争、疾病、荣誉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剧作的艺术感染力。(二)维加(1562~1635) 维加一生充满了冒险故事。维加擅长写诗歌和戏剧,自述曾写过1800多种剧本和400多部宗教短剧或幕间剧,流传下来的完整剧本有426部,宗教短剧42部。主要剧作有:《羊泉村》《园丁之犬》(《狗占马槽》)《马德里的矿泉水》《塞维利亚之星》《国王是最好的法官》等维加的剧作包含宗教剧、神话剧、历史剧、袍剑剧(斗篷与剑的戏剧)、牧歌剧、骑士剧等,其中袍剑剧比较多。注重描写西班牙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反封建斗争,歌颂纯洁真挚的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有些剧作矛头直指封建贵族,态度激烈,言辞尖锐。拥护顺应民意、代表底层民众利益的开明君主。剧作通常有三幕,每幕之中场次很多,剧情时间跨度和表演这一剧作所需时间严重不相等,剧情地点转移频繁。大多剧作为喜剧,具有悲喜混杂的特点。语言接近民间口语,通俗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民间性和民族特色很强。《羊泉村》取材于1467年西班牙一次农民反抗领主暴动的历史事件。骑士团军官费尔南经常在领地上欺压百姓。费尔南企图污辱羊泉村村长的女儿劳伦夏,劳伦夏被青年农民弗隆多索救出。费尔南又破坏这对青年的婚礼,劫走新娘,要把弗隆多索绞死。劳伦夏逃回村中,呼吁乡亲起来抗暴。全村人民起义,攻占城堡,杀死了费尔南。国王派法官来到羊泉村用刑逼供,问是谁杀死了领主,村民众口一词回答: 羊泉村。 国王细加考察,了解到费尔南的罪行,决定赦免全村人民,把羊泉村收归自己管辖。《羊泉村》艺术价值① 歌颂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劳伦夏的形象。② 歌颂了青年农民纯洁真挚的爱情,维护人格尊严,这是人文主义戏剧的重要特征。③ 将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起来,打破了悲喜两分的森严界限。剧作头绪众多,结构紧凑合理,主线和副线既独立发展,又巧妙交织。《园丁之犬》(《狗占马槽》) 剧名出自《伊索寓言》。守寡的贵族夫人狄安娜年轻貌美,她偷偷爱上出身卑微的秘书台奥多罗。秘书正与侍女玛尔赛恋爱,狄安娜拆散了他们,但她自己也拒绝了富有的贵族求婚者。狄安娜在 不名誉的行为 (爱上秘书)和 世俗的荣誉 (贵族地位)两者之间摇摆挣扎。最终仆人帮助台奥多罗编造了一个虚假的贵族身份,狄安娜明知有假,却心甘情愿和台奥多罗结婚,最终如愿以偿。《园丁之犬》艺术价值①对贵族的阶级偏见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对冲破这种偏见的 不名誉 的行为进行了大胆的肯定,歌颂了以感情为基础的自由爱情,富有反封建的思想意义和人文主义精神内涵。②剧作成功塑造了狄安娜的形象。她高傲、专横;具有新思想,却没有勇气来摆脱贵族的世俗偏见;不敢爱又不允许别人爱的性格具有独特性。③剧作的喜剧性非常强。作者注重喜剧性格的发掘和喜剧情境的营造,也常借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强化喜剧性。④戏剧结构复杂精巧,诗的语言优美动听,心理描绘相当细腻,惟妙惟肖。斗篷与剑的戏剧(袍剑剧)斗篷与剑的戏剧因剧中人物常穿着斗篷、身配利剑得名。这类戏剧实际上就是风俗喜剧,大多一开始以生动有力的戏剧动作激动人心,然后以其发展的连续性维持观众兴趣,直至剧本结束。内容丰富,其中爱情主题占有重要地位,也反映各种社会问题,批判封建贵族的阶级偏见和伦理道德,剧中充满了轻松愉快和诡计多端的生活场景,浪漫气息浓厚。虽然有的剧作结构松弛,情节荒唐,人物性格贫乏,但紧张多变的戏剧场面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非常具有吸引力。代表作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维加的《园丁之犬》。(三)科尔德隆出身贵族,文化修养水平非常高。写有《人生若梦》、《扎拉美亚的法官》、《隐居的夫人》等200多部剧作,大都宣扬宗教思想,辞藻华丽,富有抒情性。三、英国戏剧1485年,亨利七世登上英国王位,建立都铎王朝,标志着英国中世纪的结束。1558年,接受过新思想的伊莉莎白女王登基,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学术文化环境相对宽松的新时期。1588年,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舰队,英国开始称霸世界。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七十年代,是中世纪戏剧逐渐衰亡和人文主义戏剧逐渐兴起的阶段。古代的戏剧知识首先在英国大学里得到广泛传播,受到人文主义学者的热烈欢迎。他们专心研究古代的悲剧和喜剧,翻译过来,举行演出,有的还写出仿作。如16世纪50年代上演的尤德尔的《拉尔夫 罗伊斯特 多伊斯特》,可看作英国第一部喜剧,内容源自普劳图斯喜剧《吹牛将军》,情节则受泰伦提乌斯影响。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戏剧作家是大学才子派,其中以马洛为代表。(一)大学才子派和马洛大学才子派指16世纪后期英国一群从事戏剧创作的大学生,这些人主要是剑桥、牛津两所名校的学生,大多比莎士比亚略早,对英国戏剧走向成熟有重要贡献,其具体成员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有利里、格林、马洛和基德。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马洛的《帖木儿大帝》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马洛只活了29岁,是大学才子派中寿命最短的,却是戏剧成就最高的,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英国的悲剧艺术在他手里已经完全成熟,他的思想意识和创作方法,为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打下深厚基础。《帖木儿大帝》 1587年首演。最终成为王中王,成为整个西方世界征服者的帖木儿大帝靠的不是高贵的出身、雄厚的财产、将士的忠诚、军师的智谋,而是力量,是他那目空一切、把整个世界踩在脚下的野心和决心。我用铁链把命运紧紧地栓牢,用我的手在指挥人生的变迁,在太阳从天体中坠落之前,我帖木儿绝不会被征服或受伤害!第一幕第二场这部英雄戏剧从各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英雄气概。文艺复兴思潮激发了英国人对人的尊严、人的个性的重视。帖木儿不受任何旧有规范的束缚,意气风发的南征北战,靠武力征服世界,这在当时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代表着进步的力量。《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1588年上演。根据德国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创作的动人悲剧。浮士德是知识广博的神学博士,但这些知识不能使他满足。他潜心巫术,唤出了魔鬼靡菲斯特,为满足自己欲望,他与魔鬼签下出卖灵魂的契约。他畅游世界,最后让靡菲斯特唤来美女海伦的灵魂,得到了致命的一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醒悟。浮士德和帖木儿都无视传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力图超越人的极限的精神和气概。这正是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所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融合了古典戏剧、道德剧、新戏剧的多种创作手法:第一、三、四幕前都有一段由歌队宣读的开场白,交代故事背景和时间流逝,预告内容,类似古希腊悲剧。剧中的 天使 和 小鬼 是中世纪道德剧中常见角色。他们象征着浮士德心中的 是 和 非 ,他们之间的交锋正是浮士德心中 美 与 丑 、 善 与 恶 的心理斗争。展示了新戏剧的特色,全剧情节围绕一个中心人物展开,他被刻画成有血有肉、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而其他人物则接近某种特定模式。这种创作倾向在伊莉莎白时代很受观众欢迎。莎士比亚生平:1564年出生于斯特拉特福镇,莎士比亚是个受教育不多的乡下青年。父亲是卖手套和兼营谷物等货的商人。约在1589年25岁左右,他来到伦敦,开始进入戏剧界,演剧,组织剧团,编写剧本。当时的大学才子派看不起他,格林曾攻击他是 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了的暴发户乌鸦 。但也说明28岁的莎士比亚已经开始在伦敦戏剧界崭露头角。30到35岁之间,成立了环球剧团,后改为国王剧团,受到伊莉莎白女王的青睐。1612年,莎士比亚回到家乡养老,4年后去世,享年52岁。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英国历史称这一时期为 伊丽莎白时期 ,亦称为 黄金时代 。此时的英国,正处于旧的封建制度瓦解,新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崛起的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对人的肯定和尊重,追求个性的发展和自由思想。国家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富足,有利于戏剧的发展。但在利害关系作用下,资产阶级的自私和无情也被揭露出来,资产阶级冒险家、阴谋家成为高据社会上层的贵族,中等阶层和下层平民也被卷入种种社会事件,整个社会逐渐走向激荡。莎士比亚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的剧作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士比亚共流传下37部剧本,关于他的创作分期,因为生平资料匮乏,学界有所争议,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亨利六世》《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2、第二时期,以悲剧为主:《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终成眷属》,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巅峰时期。3、第三时期,以传奇剧为主:《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莎士比亚对英国独特传统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1、英国演剧传统。从莎士比亚时期到今天,伦敦和斯特拉特福等地不断出现饰演莎剧的名角,如17世纪的贝特顿、18世纪的加里克、19世纪的基恩、20世纪的奥利维尔和吉尔吉德。英国人的演技至今为世界所称道。3、英国语言。大量莎剧中的语句仍在英国民间流行,成为现代英语的一部分,莎士比亚式流动活泼、富有想象力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增加了英语的吸引力。莎士比亚作品分析福斯塔夫《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福斯塔夫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雇佣兵和冒险家的典型,他是个破落绅士,吹牛拍马,说谎成性;他好色淫荡、毫无道德;他乐观愉快,贪图享受。他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围绕这一人物,莎士比亚再现了 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 ,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深厚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这也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福斯塔夫的形象是典型的,同时又是高度个性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称赞这种典型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塑造人物的手法,认为是 莎士比亚化 的重要部分,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恩格斯以莎剧中的福斯塔夫与时代的密切联系,称之为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威尼斯商人》五幕喜剧巴萨尼奥爱上了鲍西娅,为击败情敌,他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的货船出海未回,经济拮据,他向以放债为生的犹太富翁夏洛克借钱,二人约定:如到期不还,则可以在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作为处罚。鲍西娅用金银铅三只匣子选婿,巴萨尼奥选对了匣子,鲍西娅赠其戒指做定情物。这时安东尼奥的商船覆没,夏洛克坚持要割安东尼奥的肉来做赔偿。威尼斯公爵将此事交给罗马博士裁决。博士要求夏洛克割肉时不许滴血,要不多不少刚好一磅肉,夏洛克做不到只能认输。巴萨尼奥感谢博士,博士不要钱要了他的戒指。巴萨尼奥回家后见了鲍西娅无法解释,最后谜底揭开,博士就是鲍西娅所扮。《威尼斯商人》艺术价值1、故事题材源于民间故事:男主人公向他人借钱,按约割肉,妻子化装救夫;女子用选匣子的方式择偶等。莎翁整合并丰富了民间故事,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2、主副线相互交叉,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矛盾是主线,鲍西娅和巴萨尼奥、夏洛克女儿与罗兰佐的爱情是副线,错综复杂的剧情围绕着借债还债主线展开,实现了剧情丰富性和结构合理性的统一。3、歌颂了纯洁爱情和真挚友谊,谴责了贪婪和残忍。体现了人文主义宽容、仁爱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哈姆莱特》 五幕悲剧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父亲鬼魂的召唤下认清到叔父克劳狄斯杀死前任国王、篡取王位、娶了王后的罪行,哈姆莱特立志为父亲报仇。为了躲避国王的迫害,寻找机会复仇,他装疯卖傻,国王利用奥菲利亚试探他,他没有暴露。但他因为犹豫错过了杀死国王的好机会。随后他通过优伶表演谋杀刺激国王,从而断定鬼魂所言不虚。哈姆莱特与母亲谈话时误杀了奥菲利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奥菲利亚为哈姆莱特过度伤心发了疯并落水而亡,她哥哥雷欧提斯要为父报仇,与哈姆莱特决斗。国王准备了毒剑和毒酒。王后替哈姆莱特喝下毒酒死去,雷欧提斯受伤倒地告诉哈姆莱特国王是真正的凶手,哈姆莱特刺死国王,最终得以报仇。《哈姆莱特》艺术价值:1、莎翁把家庭伦理冲突和宫廷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大大拓展了题材的社会生活含量,赋予剧作以拥护王权、反对篡位的社会政治蕴涵和时代精神。2、剧作充分肯定和赞美人的仪表、智慧、力量,力图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第二幕 第二场 朱生豪译《哈姆莱特》3、成功塑造了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典型人物形象。莎翁把哈姆莱特置于全剧中心,除了描写扣人心弦的复仇行动,还相当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哈姆莱特独特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哈姆莱特身上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哈姆莱特性格非常复杂,他拥有嫉恶如仇的高贵心灵,追求自我道德完善,他一心复仇,绝不退缩,但沉思多于行动,显得迟疑不决,优柔寡断。面对重重艰险,处于剧烈的变动中和激烈的矛盾中的哈姆莱特充满了困惑和焦灼,他对生和死的感慨超脱了个人荣辱而具有普遍的意义: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什么更高贵?是在心里承受恶劣命运的矢石镖枪,还是拿起武器面对难题的大海,用斗争去消灭它们? 第三幕第一场4、悲剧气氛的营造技巧。剧作让鬼魂先后几次出现,强化了悲剧气氛,增添了神秘色彩,提高了对观众的吸引力。鬼魂登台在当时很受观众欢迎。5、剧作头绪纷繁,以复仇为主线,兼有其他副线,主副线相交织,实现了剧情丰富性和集中性的统一。虽然是悲剧,但也含有滑稽调笑的成分。剧作语言富有诗意和个性化特征,有的台词有很强的哲理性。莎士比亚的悲剧里含有各种喜剧成分,这点为古典主义学者所诟病。马克思指出: 英国悲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它使法国人的感情受到莫大的伤害,以致伏尔泰竟把莎士比亚称为喝醉了的野人。 (《议会的战争论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哈姆莱特》的思想性和社会蕴含是最丰富和最深刻的,悲剧性也最强,被称为 四大悲剧 之首。但在观众中不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受欢迎,这与其填塞内容太多、一些场面比较沉重有关。《奥赛罗》五幕悲剧贵族女子苔丝狄蒙娜和黑人将领奥赛罗冲破世俗偏见相恋结婚。奥赛罗把副将职位给了凯西奥,引起伊阿古愤恨。伊阿古垂涎苔丝狄蒙娜,并无端怀疑奥赛罗和凯西奥和他妻子艾米丽私通,时刻寻机报复。部队开宴庆功,伊阿古故意挑起凯西奥和军官蒙太诺、罗德利哥争斗,凯西奥被奥赛罗免职,伊阿古则获得了奥赛罗的信任。凯西奥听信伊阿古建议,恳求苔丝狄蒙娜帮忙。不知真情的苔丝狄蒙娜向奥赛罗说情,加上伊阿古从中挑唆,引起奥赛罗疑惑。奥赛罗头痛,苔丝狄蒙娜拿出二人的定情物手帕给他包扎,不料手帕掉在地上,被不知伊阿古险恶用心的艾米丽捡起交给伊阿古。奥赛罗向苔丝狄蒙娜索要手帕未果,听信伊阿古谗言,认定凯西奥和妻子私通,在爱恨交织的痛苦心境下掐死了苔丝狄蒙娜。艾米丽斥责奥赛罗受奸人愚弄,证明苔丝狄蒙娜的清白,奥赛罗清醒过来悔恨不已,杀死了伊阿古,并在妻子尸体旁自刎身亡。《奥赛罗》艺术价值:1、具有极强的戏剧感和现实感。作品把家庭矛盾和社会政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其深刻主旨具有时空超越性。2、剧作相当深入地揭示了人性的卑劣与美好,对善良、正直、忠贞进行热情赞美,对嫉妒、自私、虚伪、多疑进行无情鞭挞。3、塑造了奥赛罗和伊阿古这两个典型人物形象。奥赛罗英勇正直,但难以摆脱社会偏见,强烈的自卑感和易怒轻信的羞耻心,使他亲手毁灭了一生幸福。伊阿古善于伪装,口蜜腹剑,卑劣的阴暗心理使他丧失了基本的人性。4、戏剧冲突强烈集中,环环相扣,针线紧密,铺垫充分,高潮突出,既能为传达题旨、塑造人物服务,又有很高的可信度,经得起反复推敲,具有很强的艺术吸引力。5、剧作的语言富含感情,能突显人物个性,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李尔王》五幕悲剧年老的不列颠国王李尔根据女儿对自己的爱将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小女儿考狄利亚说按照名分爱,不多不少,李尔王很生气,将土地全部分给嘴甜的长女高纳里尔和次女里根,让她们轮流供养自己。考狄利亚则远嫁法国。大臣葛罗斯特有长子爱德加和次子爱德蒙,爱德蒙为了继承权挑唆父亲和哥哥,使出种种诡计,获得父亲信任。长女对父亲不敬,李尔王投奔到次女处。次女却更加恶劣,李尔王精神错乱。爱德加也装疯追随李尔王。葛斯特罗为维护李尔王遭到里根迫害,明白了爱德加是冤枉的。考狄利亚率法军为李尔王伸张正义,被里根和爱德蒙打败,考狄利亚被杀害。爱德加揭露了爱德蒙的真面目,将其杀死。高纳里尔和里根为争夺爱德蒙自相残杀,精神错乱的李尔王抱着考狄利亚的尸体倒地而亡。艺术价值:1、描写国王和大臣的家庭悲剧,家庭人伦的崩溃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失衡,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的状况,也说明社会秩序的恢复需要正常人伦关系的建立。悲剧的题旨得到深化和丰富。2、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贪欲。贪欲毁灭亲情,扭曲人性,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和社会动荡。剧作对理家与治国、物欲和正义、真诚与虚伪等问题进行哲理思考,烛照灵魂,拷问人性,使剧作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3、四大悲剧中,《李尔王》是情节结构最为复杂的,头绪繁多、枝蔓恒生却不杂乱。除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纠葛这条主线外,还有葛罗斯特和两个儿子、李尔和肯特、高纳里尔和里根与考狄利亚、爱德蒙和爱德加、高纳里尔和里根和爱德蒙等多条副线,主副线交织,不断推动剧情发展,凸显人物性格,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4、剧作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注重描绘人物各自的性格发展。《麦克白》五幕悲剧素有野心的苏格兰大将麦克白是国王邓肯的表弟,他遇到三女巫预言他会成为未来君王,而另一大将班柯的子孙会君临一国。国王对麦克白褒赏有加,同时宣布立长子马尔康为储君。不久后,国王带王子到麦克白领地巡幸,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夫人鼓动尚在犹豫的丈夫杀死了国王,并诬陷卫兵。王子逃走,麦克白当上了国王。麦克白对班柯之子君临一国的预言时刻挂心,在宴会上杀死了班柯,但班柯之子逃走。班柯鬼魂出现,令麦克白惊恐万分。麦克白夫人一直生活在惊恐中,总是梦游,不停擦洗手上的 血迹 ,不久死去。马尔康率军回来讨伐麦克白,麦克白战败被杀,马尔康登上苏格兰王位。《麦克白》艺术价值:1、表现了反对暴君、肯定鲜明君主的人文主义思想。把道德批判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体现了作家对政治伦理的高度重视,恪守政治道德是政治家成功的关键,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否则则会带来巨大灾难。2、塑造了具有自私、残忍、偏狭等多种恶劣品质的野心家麦克白的形象。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折射出丰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触及到恶性膨胀的私欲对人性的扭曲和灵魂的腐蚀这一重要层面。麦克白夫人杀人后的心理恐惧也折射出公道和正义的巨大力量。3、场景大多设置在夜间,强化了悲剧气氛,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麦克白的阴暗心理和苏格兰的黑暗统治。4、《麦克白》是莎剧中情节比较单纯、主线突出的作品,流传广泛,演出效果相当好。《罗密欧与朱丽叶》 戏剧冲突分析:(一)自由意志 封建意志1、戏剧冲突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对立面:一是,剧中人物主体方面的情欲和个性,二是,一般人的计谋和决定的内容与外界具体情况和环境。主体性: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 对立面:封建世仇2、抽象概念的具体化这种整体概念本身要求这些力量由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现实和人世间的现象封建意志 家族世仇 封建家长普遍人类的目的和动作必须以诗的方式加以个别具体化为生命的实际存在自由爱情 主人公一系列的戏剧动作(二)三次发现和突转突转是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 。舞会当晚相爱(第一天) 第二天秘密结婚第一次突转:结婚两小时后罗密欧杀死提伯尔特(第二天) 罗密欧被放逐第二次突转:朱丽叶伤心欲绝,父母欲将其嫁给帕里斯(第三天) 向神父求救,喝药假死第三次突转:劳伦斯神父因瘟疫未能及时通知罗密欧(第四天) 罗密欧自杀殉情,朱丽叶醒来亦自杀而死(三)内在意志和外部动作在戏剧中,具体的心情总是发展成为动机或推动力,通过意志达到动作,达到内心理想的实现。动作就是实现了的意志,而意志无论就它出自内心来看,还是就它的终极结果来看,都是自觉的。这就是说,凡是动作所产生的后果是由主体本身的自觉意志造成的,而同时又对主体性格及其情况起反作用。只有这样,动作才能成为戏剧的动作,才能成为内在的意图和目的的实现。个人意志和家族意志无法调和 毫不屈服,选择死亡莎士比亚只做了两件事:1、让二人相识相爱2、让神父因瘟疫未及时赶到 所有动作都是基于主人公自由意志产生的戏剧动作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1、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莎士比亚的剧作充满进取精神和勃勃生气,蕴含着高度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文艺复兴时期鲜明的时代色彩。2、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莎剧可以看做是当时英国的一部百科全书。上层权力机构,中间阶层,下层平民,都在莎剧中生活着、奋斗着、挣扎着,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场景包罗万象。3、精巧的戏剧结构。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的完美和精湛是举世瞩目的。莎剧结构集中紧凑,主副线相互交织,紧张和平静场面交叉设计,充满戏剧性和艺术吸引力。4、人物形象的动态刻画。莎士比亚的一大贡献便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等戏剧形象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多样的精神侧面,使戏剧舞台充满了奇妙性和生动性。5、诗的韵味。莎士比亚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的时代,人的精神得到高度张扬。莎翁善于给平凡生活涂抹上诗意,许多剧本念白用诗体写成,处处跃动着诗的节奏,闪耀着诗的色彩。(三)本 琼生(琼森) (1572~1637)琼生比莎士比亚小8岁,比莎翁晚10年进入戏剧界。他是爱尔兰第一位桂冠诗人,有诗集《森林集》、《灌木集》,其中以一些短诗最为引人注目。他还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 他在有生之年获得的荣誉和赞美超过了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时期其他英国剧作家相比,琼生的一大特点是重视戏剧理论。喜剧的开场白都体现了他的戏剧观。琼生嘲弄了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违背古典主义三一律中的时间一致性,他希望自己剧本能成为当时英国戏剧的范例。他的剧作也不完全遵守三一律,但他对这一古典戏剧理论极为推崇,使他成为英国古典主义先驱者之一。他的讽刺喜剧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写普通人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 用以展现时代的缩影,鞭挞人的愚昧而不是罪恶 。但琼生的艺术探讨不过客观,很容易就变成了人身攻击,他所攻击的傲慢和自负也恰恰是他自己的缺点。癖性喜剧所谓 脾性 或 癖性喜剧 ,出自中世纪一种对人的生理的解释:食物由 土、水、气、火 组成,进入人体肝脏后,化成四种液体,分别代表忧郁、冷淡、热情、愤怒等四种癖性。有时由于某种体液比例过高,造成人的某一特定的癖性。癖性喜剧正是为了讽刺和挖苦这些具有特殊气质的人。琼生的癖性喜剧得名于1598~1599年间他推出的两部喜剧《人人高兴》和《人人扫兴》(《个性互异》和《人各有其癖》),展现了一批常见典型人物形象。琼生最有名的剧作是社会讽刺喜剧《福尔蓬奈》(又名《狐狸 》1606)和《炼金术》(1610)。《福尔蓬奈》富有的老人狐狸(福尔蓬奈)一生执着追求财富,他的得力助手是苍蝇(敲诈主人的莫斯卡),渡鸦(律师沃尔特)和乌鸦(老绅士科尔巴休)、秃鹫(爱吃醋的丈夫科维诺)为得到狐狸的财富使用各种肮脏手段,由此展开剧情。《炼金术》以诓骗为全剧核心。管家杰瑞米把主人洛弗威特的房子租给一个炼金术士萨托尔,一个妓女康芒,三人上演了一出出骗局,直到最后被戳穿,受害者纷纷上门,洛弗威特收拾了残局并得到了他们的不义之财。琼生的讽刺喜剧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否定人物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虽未像莎翁剧作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也广泛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情感。英国剧场艺术伦敦第一个剧院于1576年建成,不久另一所剧院帷幕剧院诞生。从此剧院林立,舞台演出日益频繁。当时英国有三种不同剧院:宫廷剧院、私人剧院、大众剧院,其中大众剧院是露天剧场,是戏剧活动的中心。四、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艺术特色1、剧情丰富复杂。追求剧情的丰富性,剧情时间跨度很长,地点转换多,事件头绪纷繁复杂,枝蔓恒生,登场人物众多,剧作篇幅较长。绝大多数剧作采用开放式戏剧结构,对后世戏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2、人物个性鲜明,塑造了众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形象。文艺复兴时期戏剧重视人物刻画,剧情的丰富性和人物的鲜明个性实现完美统一。特别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诸多人物,如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等,具有不可超越的经典意义。3、悲喜混杂。维加、莎士比亚等代表作家大体保持悲喜剧两分的基本格局,但打破了悲剧中不得含有喜剧成分,喜剧不得含有悲悯成分的严格界限。另外,还创作了一批很难划分悲剧还是喜剧的悲喜剧、传奇剧、历史剧、田园剧,使戏剧的审美形态和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多样。4、以俗为美。文艺复兴戏剧以世俗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大胆肯定人的世俗欲望和情感,其思想内容和生活图景具有浓厚的世俗趣味。第五章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17世纪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时代。古典主义戏剧严谨整饬,对汪洋恣肆的文艺复兴戏剧进行反拨,产生了莫里哀这样的著名剧作家,以及一批久演不衰的剧作。一、历史背景(一)政治基础 17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伊莉莎白时代结束,英国因政局动荡实力削弱。1642年克伦威尔上台后利用国家机器打击戏剧。西班牙被天主教会控制,统治者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全面下降。17世纪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加强,路易十四执政时期法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为其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文化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思潮自16世纪下半期开始衰落,西方文化中心开始转移到法国,法国在17世纪领导了古典主义思潮,18世纪领导了启蒙主义思潮。古典主义文学在创作和实践上都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因此被称为 古典主义 。巴洛克文风的兴起 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过分华丽炫耀、追求雕琢繁复的建筑风格,后扩散至文学艺术领域。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另外和古典主义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并成十七世纪三大文学。它在人文主义文学运动衰落后而兴起。(三)哲学基础:笛卡尔(1596~1650) 唯理主义 我思故我在强调理性,以人的理性作为真理的最高标准。反宗教神学,对于高扬理性的古典主义戏剧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四)社会基础1635年,法兰西学院成立。由首相黎世留直接控制,由王室豢养一批知名文人,通过他们发表评论对文艺进行强力干预。古典主义的推行与此有巨大关系。同时,服务于宫廷和贵族的古典主义对形成良好的喜爱演剧、尊重艺术的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古典主义思潮前后持续了200年之久。二、古典主义戏剧的蕴涵(一)古典主义思潮的总体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主张国家统一。2、崇尚理性原则,宣扬公民义务, 服从国家意志,克制个人情欲。3、提倡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服从古代法则,追求形式完美,恪守 三一律 。(二)古典主义戏剧的三种形态1、古典主义戏剧继承法国中世纪宫廷文学传统,但较为关注现实,特别是社会政治斗争和上流社会的婚姻爱情,刻画忠君爱国、富有牺牲精神的英雄形象,以及刚毅的女性。弘扬理性,区别于张扬情欲的文艺复兴戏剧。肯定封建贵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有一部分剧作市民趣味浓厚,有一定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但遵从古典主义艺术规范,如莫里哀的剧作。2、文艺复兴戏剧17世纪的西班牙、德国戏剧可以看做文艺复兴戏剧范围:反对神性和封建束缚,肯定人的正常情欲;批判资产阶级新贵的贪婪和腐朽。3、宗教剧西班牙人文主义剧作家维加写作了多部宗教剧。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家,如莫利纳、阿梅斯夸等都写有宗教剧。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本身是天主教徒,悲剧《波利厄克特》歌颂殉教精神。拉辛也曾从《圣经》中选材创作悲剧《阿达莉》。三、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特点古典主义戏剧以古希腊古罗马戏剧为楷模,力争恢复其严谨整饬的风格,艺术形式上严格遵守 三一律 。三一律(三整一律):戏剧创作必须遵循动作(事件)、地点、时间完整一致的原则,也即,每剧只能描写一个单一的事件,事件只能发生在一个地点,剧情时间控制在一天之内。古典主义 三一律 理论的产生: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五章: 就长短而论,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 这句话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规定,其本身就有争议: 太阳的一周 1、剧情时间 2、表演时间亚里斯多德根据当时雅典剧坛戏剧比赛的习惯,希望能在一个白天(太阳一周)之内演完一个剧作家的三出悲剧附带一出笑剧,是一个并不严格的规定。古希腊悲剧竞赛通常在白天举行,古希腊悲剧大多是独幕剧,剧情在一个地点展开,剧情时间跨度大多不超过一天。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卡斯特尔维屈罗解释为动作、地点、时间的一致。卡斯特尔维屈罗(1505 1571)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大的文艺理论家。一五七〇年在维也纳出版的《亚里斯多德〈诗学〉的意大利文译本和诠释》。《亚里斯多德〈诗学〉的意大利文译本和诠释》 :戏剧应该是原来的行动需要多少小时,就应用多少小时来表现。事件的时间应该不超过十二小时。事件的地点必须不变,不但只限于一个城市或者一所房屋,而且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并以一个人就能看见的为范围。悲剧应当以这样的事件为主题:它是在一个极其有限的地点范围之内和极其有限的时间范围之内发生的,就是说,这个地点和时间就是表演这个事件的演员们所占用的表演地点和时间;它不可在别的地点和别的时间之内发生。卡斯特尔维屈罗的理论在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文艺复兴时期不受重视,到了17世纪君主专制的法国则被奉为金科玉律。对戏剧产生很大影响:1、剧本结构上,要求以五幕为标准,使得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严谨,冲突集中,线索单纯。2、审美取向上,崇尚悲喜分离,悲剧中不允许有滑稽成分。批判莎士比亚悲喜混杂的特点。3、人物性格上,个性典型,但缺少变化,单纯静止。第二节 英国戏剧17世纪的英国戏剧大致有两种倾向:1、文艺复兴戏剧的余辉,有韦斯伯特、马辛杰、福特、雪利等,歌颂爱情,批判贪欲。2、17世纪下半叶受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影响,出现了德莱顿、康格里夫等著名剧作家。一、德莱顿(1631~1700)原为宫廷作家,37岁被封为 桂冠诗人 。1668年发表《论戏剧诗》引起文艺理论界重视。多为悲剧,表现理性战胜情欲,大体遵循 三一律 。主要受高乃依影响,其悲剧多刻画英雄人物,以双韵体诗写成,因此被称为英雄诗剧。代表作有《奥伦-蔡比》《格拉纳达的征服》等。二、康格里夫(1670~1729)以喜剧创作闻名于世,喜剧有《老光棍》《两面派》《以爱还爱》《如此世道》等,《如此世道》被视为英国17世纪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剧作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结构精巧,喜剧性很强。主要描写上流社会的婚姻爱情,反映出都市上流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图景。第三节 法国戏剧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了法国戏剧的最高成就,也是法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一、概述17世纪40年代,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已经成熟,为古典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高乃依在1636年推出力作《熙德》,标志着古典主义戏剧的正式诞生。拉辛把古典主义悲剧提升到新的高度。莫里哀使古典主义喜剧走向辉煌,后期古典主义题材扩大,带有市民艺术色彩。古典主义戏剧对世界剧坛影响长达200年,但终究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而逐渐衰落。在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崛起后逐渐退出戏剧舞台。18世纪启蒙主义戏剧理论家和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家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 三一律 。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 我认为遵守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实在是法国的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也是我们很难摆脱的习惯,理由就是因为巴黎是欧洲的沙龙,欧洲的风格、气派,但是我要说,这种整一律对于产生深刻的情绪和真正的戏剧效果,是完全不必要的。二、主要作家作品(一)高乃依(1606~1684)年轻时是一名律师主要剧作:悲剧:《熙德》《贺拉斯》 《西娜》《波利厄克特》《庞贝之死》《雷多尼娜》喜剧:《撒谎者》(《骗子》)描写 理性 封建责任观念,贵族荣誉意识与个人情感的冲突是高乃依剧作的重要内容。悲剧风格崇尚雄浑,但不失温婉。剧作形式上不完全符合 三一律 。《熙德》五幕诗体悲剧卡斯第王国公主爱上老臣杰葛之子罗德利克,但身份悬殊,强忍痛苦将罗德利克介绍给高麦斯伯爵之女施曼娜,二人相爱。杰葛被国王任命为王子师傅,高麦斯妒火中烧,当面斥责并打了杰葛一耳光。杰葛年迈无力反击,遂要求儿子为他雪耻。忠勇世家的后代使得罗德利克陷入矛盾,是成全爱情还是牺牲名誉?不复仇辜负了父亲,施曼娜也会看不起他,最终他的理智战胜感情,在决斗中杀死了高麦斯。施曼娜要他赶快逃走。施曼娜很爱罗德利克,但不得不要求国王严惩凶手。国王让罗德利克和施曼娜指定的人决斗,施曼娜宣布会嫁给杀死凶手的人。追求者桑士决心在决斗中除掉情敌。罗德利克来向施曼娜告别,打算挺胸受死,但施曼娜要求他必须胜利。罗德利克将桑士打败,让其去向施曼娜报告。施曼娜误以为桑士杀死了罗德利克,要求国王允许她以全部家产酬谢桑士,自己去修道院。国王认为,施曼娜尽到了做女儿的责任,二人听从国王劝说同意结婚。剧作虚实结合,决斗等情节虚写,主要笔墨重点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矛盾冲突集中强烈。罗德利克作为儿子和臣子,必须复仇,但复仇的对象却是情人的父亲,陷入要维护君主权威和家族荣誉就必须放弃爱情的两难境地。他的心灵始终在进行着搏击:是否复仇的艰难抉择,决斗获胜后内心的剧痛,挺胸受死的决定。施曼娜深知家族荣誉的重要,如果罗德利克为了她放弃复仇,她也会深感羞耻。但罗德利克复仇成功,她的家族利益则受到侵犯。她不得不要求国王处死心上人,但如果罗德利克死了她也不能活下去。她的内心冲突也相当激烈。善于使用富有激情的长篇独白来展示人物的内心冲突是剧作的一大特点。充满激情的台词长于表现高尚的情感,适合朗诵,也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特别重视道德情感宣泄的特点。剧作缺陷:力所突出的 理智 、 荣誉 、 责任 主要还是封建伦理道德,剧中的激情主要是强烈的道德情感,否定的是个人情感,主要指两性之爱。内心独白篇幅过长,给表演带来一定困难,难免呆板沉闷。《熙德》上演后,引发巨大争论。以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利克为主人公,而当时西班牙曾以武力干涉法国,并企图颠覆法国,两国关系不和,也与当时首相黎世留的外交政策冲突。剧作的艺术风味也与当时流行的宫廷趣味不符。剧作不完全符合 三一律 要求:1、时间地点不一致。如第一幕地点在施曼娜家里,第二幕在宫殿,第三幕在伯爵家里,剧情时间跨度也远超过一天。2、古典主义强调悲喜分离,悲剧不允许含有喜剧成分,但《熙德》的结局是喜剧性的。最终法兰西学院禁演《熙德》,高乃依而被迫搁笔3年。(二)拉辛(1639~1699)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大师,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臻于完美。严格遵守 三一律 ,但如行云流水,全无拘束之态。代表作《昂朵马格》 (《安德洛马克》), 《费德尔》拉辛的悲剧特点:题材: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罗马历史、东方故事,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现实。重要主题:悲剧性的疯狂和狂热的爱情。戏剧冲突的基本内容:国家利益、政治责任、贵族荣誉和个人情感欲望的冲突。思想倾向:拥护有理性的王权和贤明君主,反对暴君。艺术特色:集中紧凑,善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昂朵马格(安德洛马克)》 五幕诗剧爱比尔国王卑吕斯攻陷特洛伊,特洛伊首领厄克多的妻子昂朵马格和幼子被俘。卑吕斯抛开未婚妻艾妙娜公主,垂涎昂朵马格的美貌,将其幼子作为要挟筹码。昂朵马格坚持了一年,为保住儿子性命,被迫同意嫁给卑吕斯,但决定在婚礼上自杀保全贞操。艾妙娜对二人婚事愤恨不已,找来追求者奥莱斯特为她复仇。卑吕斯刚宣布和昂朵马格结婚,就被奥莱斯特刺死。艾妙娜痛斥奥莱斯特,在卑吕斯尸体旁自杀,奥莱斯特在极度绝望中精神错乱。《昂朵马格》被视为法国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是拉辛的成名作。艺术成就:1、热情歌颂昂朵马格反抗暴力和强权的勇气、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忠贞的爱情,成功塑造了一个高洁坚强的女性形象。2、谴责了卑吕斯、艾妙娜、奥莱斯特等人丧失理性、为恶劣的情欲所驱使的暴虐行径。体现了作家否定疯狂情欲,呼唤理性的主旨。3、深入细致地揭示了昂朵马格、艾妙娜等人的内心世界,可以看作是心理悲剧,笔墨集中在情感波澜和内心冲突。严格遵守 三一律 ,剧情时间跨度不超过一天,人物活动空间仅限于一处,矛盾冲突集中强烈,结构紧凑。(三)莫里哀 (1622~1673)生于巴黎富商家庭,但迷恋戏剧,放弃了世袭权,组建剧团,一边登台演出,一边编写剧本,后受到路易十四赏识,1663年获授 优秀喜剧诗人 称号。1673年2月17日,登台演出自己剧作《没病找病》,晕倒台上,抬回家中即与世长辞,终年51岁。莫里哀虽受到路易十四赞赏,但因其喜剧曾以圣徒为讽刺对象,触怒教会,遭到不少攻击,未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他去世后,法兰西学院大厅树立一尊莫里哀塑像,题词曰: 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主要剧作:《冒失鬼》《多情的医生》《可笑的女才子》《伪君子》《太太学堂》《唐璜》《吝啬鬼》《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30部喜剧。《伪君子》 五幕诗体喜剧奥尔恭邀请天主教士答尔丢夫作为家庭教师,奥尔恭很信任他,但妻子欧米尔和侍女桃丽娜却非常反感。奥尔恭无视女儿已经订婚,欲将其嫁给答尔丢夫。但好色无耻的答尔丢夫却对欧米尔图谋不轨。昏聩偏执的奥尔恭斥责家人对答尔丢夫不敬,将全部财产赠给答尔丢夫。为揭破答尔丢夫的伪装,欧米尔约来答尔丢夫,答尔丢夫丑态毕露,亲眼目睹的奥尔恭清醒过来。最终贤明的国王惩罚了臭名昭著的骗子答尔丢夫。《伪君子》艺术成就:1、剥下伪善者的画皮,触及到人性中卑劣的一面,题旨具有时空的超越性和烛照人性、揭示本质的深刻性。2、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伪君子的典型艺术形象,答尔丢夫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3、善于提炼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和营造富有表现力的喜剧情境。4、情节紧凑,矛盾集中,悬念迭生,有很强的吸引力。5、人物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答尔丢夫矫揉造作、言必称上帝,奥尔恭简短武断,桃丽娜泼辣犀利都能从语言中表现出来。《吝啬鬼》 五幕散文体喜剧由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改编而成。放高利贷的阿巴贡嗜钱如命。女儿爱丽丝和隐瞒身份的仆人法莱尔相爱,儿子克莱昂特爱上家境贫寒的玛丽亚娜。但阿巴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富有的年近半百的昂塞尔默爵爷,自己则要娶玛丽亚娜。当他处心积虑埋藏的钱匣被盗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误会是法莱尔作案。后来发现,法莱尔失散多年的父亲就是昂塞尔默,玛丽亚娜是法莱尔的亲妹妹。昂塞尔默承担结婚费用,阿巴贡同意了两对年轻人的婚事。《吝啬鬼》艺术成就:1、成功塑造了吝啬鬼阿巴贡的艺术形象。触及到人的吝啬的劣根性,揭示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和扭曲。阿巴贡的冷酷具有很强的悲剧性,但莫里哀却用喜剧手法表现,深化了喜剧的内涵。2、善于营造喜剧情境,通过编织特殊的冲突和人物关系来强化喜剧效果。《太太学堂》阿诺尔弗是个绝对的夫权主义者,为了培养百依百顺的妻子,他买下四岁女孩阿涅斯送进修道院。长大后的阿涅斯驯服温顺又不失聪明机智。外人并不知道阿诺尔弗和阿涅斯的关系。好友的儿子奥拉斯爱上了阿涅斯,向阿诺尔弗透露了曾和阿涅斯约会。阿诺尔弗气得七窍生烟,让阿涅斯下次用砖头撵走奥拉斯。阿涅斯扔出来砖头和一封甜蜜的信,在奥拉斯的帮助下逃出了阿诺尔弗的家,两人得以结合。《太太学堂》艺术成就:1、揭露了封建贵族对女性的愚弄和压迫,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自由婚姻,具有反封建色彩。2、艺术构思巧妙,注重喜剧情境的营造。3、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准确生动的语言凸显了喜剧效果。第四节 剧场艺术一、表演艺术的不同体系:1、拉辛派《熙德》创立了古典主义表演艺术的里程碑,演员孟多里以激动人心的朗诵和真实表情,让观众体验演说的技巧和情感的力量。 古典主义悲剧着重表现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必须表现富有舞台效果的朗诵,表现优美的姿态和动作。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演员自身的创造性。2、莫里哀派演员的声音和姿态要真实自然,要符合剧中人物身份,不可矫揉造作和过分夸张。演员迈克尔 巴隆力图打破刻板的朗诵,采用日常生活中的音调和姿态,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使演出显得自然和谐。对后世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有很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二、法兰西剧院的建立 为现在法兰西喜剧院的前身法兰西剧院是法国最古老的国家剧院。1680年奉路易十四之命创建。1673年莫里哀死后,其剧团与以演高乃依《熙德》知名的马莱剧团合并,不久又并入盖乃古府剧团。1680年,原与莫里哀剧团对峙的勃艮第府剧团团长亡故,受路易十四命令与盖乃古府剧团合并成立法兰西剧院,由莫里哀妻子主持,她希望最大限度地演出莫里哀的剧作,因此法兰西剧院也习称 莫里哀之家 。第六章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一)18世纪是启蒙主义戏剧的时代,启蒙主义戏剧是对为封建王权服务的古典主义戏剧的颠覆,但古典主义戏剧在18世纪也依然有一定的地位。第一节 概述一、启蒙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一)英国:启蒙主义思潮最先产生在英国,英国的启蒙思想家偏重社会道德问题,很少涉及重大政治问题。(二)法国:启蒙主义运动在法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上升,针对君主专制进行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同年,著名的《人权宣言》诞生。法国大革命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在18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已势不可挡、深入人心。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提倡 天赋人权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三)意大利:意大利受连年不断的战争影响,政局混乱,资本主义很难发展。启蒙主义者力图维护第三等级的利益,尤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但缺乏强烈的战斗性。(四)德国:18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资本主义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德国的启蒙运动未能取得较大成就。18世纪70年代,著名的狂飙运动产生。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文艺家和哲学家,如剧作家歌德、席勒,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音乐家贝多芬等。二、启蒙主义的思想内涵启蒙主义戏剧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以批判君主专制和封建迷信为主旨,站在 第三等级 (新兴的中产阶级、普通市民、仆人、小手工业者)的立场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政治和社会批判成为启蒙主义戏剧的主题。启蒙主义戏剧家着眼现实,包含重大的社会政治生活内容。他们常常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婚姻、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注重批判专横、冷酷、荒淫、残暴、自私、贪婪等道德恶行,自由、平等、民主成为正面倾向。第二节 英国启蒙主义戏剧一、发展轨迹1688年, 光荣革命 爆发,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进步的启蒙主义戏剧家的主要矛头是资产阶级新贵和封建贵族共同构成的上流社会恶习,以社会风俗为讽刺对象的风俗喜剧较为发达。感伤主义喜剧和风俗喜剧代表英国18世纪戏剧水平。感伤主义喜剧又称 流泪的喜剧 ,带有感伤情调,但结局常是皆大欢喜。此类戏剧的典范是斯梯尔的《自觉的情人》,凯利的《华而不实》、《太太学堂》,坎伯兰的《兄弟》、《时髦的情人》等。风俗喜剧以社会风俗特别是资产阶级的恶习为表现对象。 英国小说之父 菲尔丁写作了20多个剧本,讽刺腐败,揭露罪恶,开创18世纪风俗喜剧新传统。18世纪下半叶风俗喜剧成为英国戏剧主流,代表作家还有歌尔德斯密斯和谢里丹等。二、具体作家作品(一)歌尔德斯密斯(1730~1774)年轻时当过喜剧演员 写有大量大众读物和诗歌作品 38岁开始戏剧创作剧本代表:《屈膝求爱》(《委曲求全》),《老好人》歌尔德斯密斯的喜剧与感伤主义喜剧以博取观众眼泪不同,而是力图以轻松愉快的剧情让观众笑逐颜开。既是对莎士比亚浪漫喜剧传统的继承,也受到法国莫里哀市民趣味喜剧的影响。《屈膝求爱》 五幕喜剧 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成城里的贵公子马洛在名门闺秀面前害羞,在地位卑微的姑娘面前则略显放纵。他到乡下和乡绅哈德卡索的女儿凯蒂相亲,被哈德卡索的养子汤尼捉弄,误以为哈德卡索家是一个旅馆。马洛把岳丈当老板,把凯蒂当做女仆,并且爱上了她,但也意识到不能引诱纯洁的女孩,必须顾及社会舆论,未暴露身份的凯蒂深受感动。马洛临走告别时控制不住感情,抛开乡绅的小姐而跪下向女仆凯蒂求婚。最终发现凯蒂就是他的未婚妻。(二)谢里丹 (1751~1816)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演说家 从小厌恶戏剧,向往从政 24岁以剧本《情敌》出名剧作有:《少女的监护人》《造谣学校》《批评家》等《造谣学校》 五幕喜剧老爵士彼得娶年轻貌美的乡下女子梯泽尔为妻,带她来到聚集着热衷于制造、传播谣言的贵族男女的斯尼维尔夫人家中。兄弟俩查尔斯和约瑟夫都追求彼得养女玛利亚。约瑟夫为了玛利亚的财产挑拨查尔斯和彼得的关系,与向往放荡奢侈的梯泽尔恋爱,不肯接济乔装成穷亲戚的叔叔奥利弗。纨绔子弟查尔斯将家产挥霍一空,但珍视叔侄感情,愿意接济穷亲戚。奥利弗决定让其继承财产。在查尔斯的帮助下,彼得当面揭穿是约瑟夫勾引他的妻子,梯泽尔痛改前非。查尔斯也与玛利亚喜结良缘。《造谣学校》 英语中最伟大的社会风俗喜剧1、 造谣学校 是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缩影,讽刺不良道德风尚,揭露新老贵族的虚伪、奢侈、冷酷和空虚。2、富有很强的现实性,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机智,受到市民观众的热烈追捧。3、塑造自私冷漠、无耻荒淫的资产阶级青年约瑟夫,也塑造正直善良、改邪归正的青年查尔斯。4、观众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注视着盲目无知又自作聪明的剧中人物,目的与手段、主观与客观相矛盾的喜剧情境充满了滑稽和幽默、机智和讽刺。三、舞台艺术英国的舞台艺术深受法国影响,包括服装、布景剧院模式等。英国的表演艺术可粗略地分为两类:1、古典主义表演艺术样式。讲究充满激情的台词朗诵和装腔作势的浮夸姿态,代表演员是库因(奎因)。2、力求自然真实的现代表演方式。讲究以简单质朴的手法表现真实感情,要自然地与角色融为一体,代表演员是马克林和加里克。加里克长期工作在德乐利街剧院,对舞台灯光、布景、服装等多有改革,以适于表现更多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取得重大成就。第三节 法国戏剧18世纪的法国,君主专制摇摇欲坠,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越来越强烈,法国的启蒙主义学者著书立说,向封建统治展开猛烈攻击,为法国大革命制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启蒙主义成为18世纪法国戏剧创作主流。一、发展轨迹1、伏尔泰于18世纪30年代登上法国文坛。当时,以雕琢浮夸的形式掩盖思想内容贫乏的古典主义依然强大,早期的启蒙主义者不能完全抛开古典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启蒙的古典主义。伏尔泰是其代表。伏尔泰借古典主义戏剧表达启蒙主义诉求,反映现实,宣扬自己的哲学主张,注重学习莎士比亚,提高了法国戏剧的艺术水平。2、狄德罗是法国启蒙主义戏剧的创始人和确立者。他主张突破悲喜分离的传统,创造一种中间样式的戏剧,以表现严肃复杂的冲突,特别是以表现社会恶习为主要内容的正剧(市民剧)。狄德罗要求戏剧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演员的表演力求生活化,刻画人物要符合其身份和所处的环境。虽然狄德罗的创作远不如其理论影响巨大,但他使法国启蒙主义戏剧达到完美境界3、真正从创作上实现启蒙主义理论、创造启蒙主义戏剧新形式的是博马舍。《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彻底摆脱了古典主义,是启蒙主义的经典剧作,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政治性,预示着法国革命风暴的来临。二、作家作品(一)伏尔泰 (1694~1778)与法国社会政治紧密结合的一生因抨击现行制度和权贵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两次被驱逐。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帜,知识极为渊博,作品极为丰富,是思想家、哲学家、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留下20多部剧作,主要是悲剧,具有强大的战斗精神。伏尔泰深受古典主义影响,借用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创作启蒙主义剧作:1、《俄狄浦斯》批判宗教蒙昧主义。2、《札伊尔》、《穆罕默德》暴露宗教偏见导致的惨无人道的罪恶行为。3、《布鲁图斯》、《凯撒之死》反对专制暴君,歌颂自由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札伊尔》 五幕悲剧。十字军女俘札伊尔与信奉伊斯兰教的苏丹国王奥斯罗曼相爱,却发现了失散的信奉基督教的父亲和哥哥内莱斯坦。父亲劝她不要嫁给异教徒,她与哥哥见面,哥哥也苦劝,札伊尔陷入宗教和爱情两难的痛苦中。奥斯罗曼的臣子高拉斯曼心胸狭窄,挑唆是非,让奥斯罗曼误以为札伊尔移情别恋爱上内莱斯坦,妒火中烧,将札伊尔刺死,得知真相后痛心疾首,自杀殉情。《札伊尔》描写了理智和感情的冲突,揭露宗教偏见和清规戒律的罪恶,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和没好感情,提倡异教宽容,批判宗教蒙昧主义,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特点。剧作包含重大社会生活内容、复杂生动的情节、饱满热烈的情绪。但情节、场面、人物和《奥赛罗》类似,从中看出莎士比亚对伏尔泰的影响。(二)狄德罗(1713~1784)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领导人、涉猎相当广泛、因 散布危险思想 入狱狄德罗的戏剧理论成就高于其戏剧创作。戏剧理论著作有《关于〈私生子〉的谈话》、《论戏剧诗》、《关于演员的是非谈》等。1、打破古典主义悲喜两分的界限,确立严肃体裁的戏剧,即正剧。这类戏剧情节简单,为 第三等级 服务,描写现实生活,追求自然。2、戏剧是宣传启蒙主义思想的的工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百姓。3、作家和批评家应该是有深厚修养和高尚趣味的人,讲求真理和美德。4、在表演艺术上,强调演员理智的控制力,结合充沛的情感,才能达到完美境界。狄德罗的戏剧理论成就的缺陷:1、所肯定的是他理想中的理性的世界,而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这样不可能建立完全切合实际生活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人物成了理想美德的传声筒。2、要求演员确立 理想典范 ,并照本宣科重复表演,束缚了演员在舞台上的艺术创造力。(三)博马舍 (1732~1799)年轻时常打官司,因才华横溢的辩护词受到王室赏识。曾多次替国家完成秘密使命。个性刚强,多次与贵族发生冲突。博马舍深受伏尔泰、狄德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35岁开始戏剧创作,处女作《欧也妮》的序言《试论严肃的戏剧类型》是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戏剧理论文献之一,在欧洲戏剧理论史上有很大影响。博马舍认为严肃戏剧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戏剧,能更直接打动观众,从而提高道德品质和鼓舞人心。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前两部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塞维勒的理发师》(《防不胜防》)四幕喜剧西班牙塞维勒城的阿勒马维华伯爵爱上贵族小姐罗西娜,而罗西娜被垂涎于她的监护人霸尔多洛医生严加看管。伯爵听从理发师费加罗计谋,数次乔装进入罗西娜家,机智地打破医生的防范,二人终成眷属。费加罗是博马舍塑造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他出身第三等级,但却机智、诙谐、精力充沛、见多识广,敢于和贵族大人周旋,并能在精神上战胜这些高贵者。喜剧在打击封建势力、宣扬启蒙思想上,起过一定积极作用。《费加罗的婚姻》(《狂欢的一日》)1784费加罗帮助阿勒马维华伯爵娶到罗西娜,回到阿勒马维华家中当仆人,并即将和女仆苏珊娜结婚。阿勒马维华早已厌恶罗西娜,垂涎苏珊娜的美色,要她答应他早已废除的贵族对农奴的初夜权。费加罗利用夫人颜面钳制伯爵,并打算让侍从薛侣班假扮苏珊娜与伯爵约会。因伯爵起了疑心,罗斯娜决定自己假扮苏珊娜。老女人管家婆马尔斯琳也纠缠费加罗与其结婚。结果查明费加罗是马尔斯琳与霸尔多洛医生的私生子。结婚当天,伯爵依然企图行使初夜权,费加罗带人去花园捉奸,结果发现伯爵正在追求的竟是自己的夫人。《费加罗的婚姻》的艺术成就:1、剧作蕴涵相当丰富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政治倾向鲜明,彰显时代精神,具有启蒙主义特色。2、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费加罗和苏珊娜都忠于爱情,痛恨封建特权,但费加罗机智乐观、幽默老练,苏珊娜则与伯爵周旋,谨慎小心。3、在喜剧情境构造上取得重大成就: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以来喜剧创作的经验,既有莫里哀喜剧地点、时间、事件高度集中的特点,也有莎士比亚剧情丰富的特长。4、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封建阶级的昏庸无能,对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只要我的写作不谈当局,不谈宗教,不谈政治,不谈道德,不谈当权人物,不谈有声望的团体,不谈 歌剧院,不谈别的戏园子,不谈任何一个有点小小地位的人,经过两三位检查员的审查,我可以自由付印一切作品。 费加罗台词三、舞台艺术在伏尔泰、狄德罗等戏剧家和一大批著名演员的努力下,法国的舞台艺术也取得了重大发展,给欧洲带来深刻影响。剧院的建设及表演艺术的创新:这一时期,法国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剧院:(一)法兰西喜剧院(二)意大利喜剧院(三)集市剧院(一)法兰西喜剧院:由国王和法兰西学院直接控制长期上演古典主义戏剧,保留古典主义艺术法则。18世纪后期,开始逐渐摆脱古典主义,伏尔泰主张扩大剧目,把演员从传统表演方式中解放出来。男演员兼剧院经理塔尔玛发展了现实主义的舞台艺术,在布景、灯光、服装、形体、语调等方面摆脱古典主义影响。著名男演员列肯(勒甘)与伏尔泰合作,追求现实主义风格,革除陋习,净化舞台。他将雄伟和质朴相结合,把单纯的朗诵改为符合现实生活的、鲜明准确的形象化动作,并对杂乱的舞台装置和脱离剧本的服装都进行改革,对整个欧洲舞台艺术贡献颇丰。(二)意大利喜剧院:意大利演员剧团意大利演员剧团1660年定居巴黎,1680年改名为意大利喜剧院。保留了许多意大利传统剧目,包括即兴喜剧,载歌载舞,生动活泼,舞台布景和服装虽不如法兰西喜剧院讲究,但深受观众欢迎。在路易十四允许下,还可以用法文演戏,因讽刺皇后1697年被路易十四关闭,1716年恢复演出。(三)集市剧院:面向市井细民对遍布法国各地的民间演出团体的称谓,其中一些剧团经批准可以到巴黎演出一段时间,主要成员都是下层戏剧活动者。为维持生计,除了上演戏剧外,还常有魔术杂技之类的表演。第四节 意大利戏剧17世纪,意大利被西班牙占领,18世纪,被奥地利占领,政治分裂,经济衰败,文化落后。但启蒙主义思潮仍然对意大利产生了较大影响。18世纪下半期,歌尔多尼完成了对即兴喜剧的改革,取得较高成就。但受到另一著名戏剧家戈齐(哥戚)的强烈反对。作家作品一、歌尔多尼(1707~1793)年轻时担任过律师和外交职员 41岁成为职业剧作家歌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革:歌尔多尼推崇莫里哀,但反对全盘接受 三一律 ,反对模仿法国戏剧,要求能体现本民族的特色。他批判即兴喜剧缺乏思想内容,但也注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排除内容空虚、结构松散、剧情老套的即兴喜剧,而创造内容充实、形象鲜明、结构紧凑的 性格喜剧 。歌尔多尼还使得舞台的灯光、布景由原来的单一简陋走向精致和富丽堂皇。当时的文学巨子戈齐对歌尔多尼的改革多有阻碍,但并没有挡住歌尔多尼改革的脚步。《女店主》 五幕喜剧年轻漂亮的旅店老板米兰多琳娜吸引了众多追求者。侯爵弗尔利波波利虽不富裕但出身高贵,伯爵阿尔巴菲奥利达是个崇尚金钱万能的富翁,骑士利巴弗拉达声称从来不爱女人。米兰多琳娜故意挑逗骑士,弄得他神魂颠倒。侯爵和伯爵一方面追求女店主,一方面博取住进旅店的两个冒充贵妇人的女演员,被米兰多琳娜一眼看穿。米兰多琳娜狠狠教训了愚蠢好色的三个绅士,宣布与心爱的仆人结婚。歌尔多尼的艺术成就:1、以威尼斯人民的现实生活为表现对象,擅长描写爱情,以夸张、误会、幽默等手法营造喜剧情境,兼有严肃题旨、轻松幽默的品格和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2、情节通常并不复杂, 但因描写相当细致,使得剧情跌宕起伏,颇有吸引力。尤其是《女店主》,是歌尔多尼 性格喜剧 的代表作,在世界剧坛享有广泛影响。3、他的早期喜剧还是保留了一些即兴喜剧的某些特征,在爱情主题的喜剧中常常有计谋成分。另外,其创作实践也未完全摆脱 三一律 影响。二、戈齐(哥戚) (1720~1806)出身威尼斯的没落贵族,长期从事戏剧活动,在文坛上有强大声势,坚决抵制启蒙思想,捍卫传统即兴喜剧戈齐虽然思想比较保守,但其戏剧创作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攻击歌尔多尼的《三个橙子的爱情》和童话剧《杜兰朵公主》享有盛誉,被改成歌剧在世界各地上演。德国的歌德、席勒、莱辛都很推崇戈齐的剧作。戈齐的剧作还有《美丽的小青鸟》、《蛇美人》、《变成了杜鹿的国王》等,多为神奇瑰丽、怪诞超越的神话剧或童话剧,有远离启蒙主义思潮和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但也肯定友谊、爱情和献身精神,其艺术风格卓然独特,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杜兰朵公主》 五幕童话剧美丽聪明的中国公主杜兰朵有众多追求者,但杜兰朵异常高傲,设下三道谜语,猜中者就是未来夫婿,猜错者则当场处死。鞑靼王子卡拉夫隐姓埋名来到皇宫,猜中三道谜语。但争强好胜的杜兰朵反悔,王子说只要公主猜中自己的名字就自愿受死。杜兰朵通过侍女弄清了王子的姓名,第二天当众说出,王子拔剑自杀,杜兰朵立即拦下,承认是王子战胜了她,她愿意与王子成婚。《杜兰朵公主》艺术成就:1、情节富有传奇性和童话色彩,包含计谋成分,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2、人物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相当细致。杜兰朵公主高傲专横但又善良多情,鞑靼王子聪明勇敢又诚恳正直。3、剧作体现了戈齐的整体风格 远离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传奇性,歌颂超越时空的美好爱情和人的优秀品质,剧情单纯却出人意料,风格神奇瑰丽,充满吸引力。第五节 德国戏剧17世纪的德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内战,到了18世纪上半期仍然是分裂严重的封建国家。到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才有一些发展,也受到英法两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戏剧也有了长足进步。一、发展轨迹:1、18世纪下半叶,深受启蒙主义影响的戏剧家莱辛高举建立德国民族戏剧的大旗,以自己的剧作和理论著作为德国民族戏剧铺平了道路。2、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出现了席卷全国的文学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主义运动的新阶段,克林格尔、青年歌德、青年席勒等都是其中重要力量。3、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戏剧史上的高峰期,歌德的大部分剧作是脱离狂飙突进运动之后完成的,《浮士德》也在这一时期创作完成。二、作家作品(一)莱辛(1729~1781) 困苦的一生31岁写成美学巨著《拉奥孔》,36岁写成《汉堡剧评》。德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德国民族戏剧的创始人莱辛的剧作主要有悲剧《萨拉 萨姆逊小姐》《爱米丽雅 迦洛蒂》,喜剧《明娜 封 巴尔赫姆》《老处女》《犹太人》《自由思想家》,思想剧《智者纳旦》。《爱米丽雅 迦洛蒂》五幕悲剧意大利瓜斯塔拉公国亲王贡扎加为利益准备与一位公爵小姐结婚,但偶遇出身没落贵族的少女爱米丽雅后垂涎其美色,抛弃原来的情妇,并示意他的侍卫长、心狠手辣的马里内利雇用强盗杀死了爱米丽雅的未婚夫,将爱米丽雅骗至亲王宫中。爱米丽雅的父亲奥多雅多闻讯赶来,在强权面前无力反抗,最后在女儿的要求下,忍痛将爱米丽雅刺死。《爱米丽雅 迦洛蒂》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他们打扮成正人君子,任意残害人民。爱米丽雅父女虽然痛恨封建贵族的黑暗统治,但缺乏力量去搏斗,只能发出抗议,从中可以看出德国资产阶级的弱小。剧作好人毁灭、坏人逍遥的结局也是当时德国政治的真实写照。侍卫长马里内利是个巧言令色、诡计多端、手腕毒辣的小人,对席勒《阴谋与爱情》有一定影响。莱辛的理论贡献1、《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1766希腊神话: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的祭师。他劝阻特洛伊人把希腊人的木马移进城内,激怒了袒护希腊人的海神,海神派遣两条大蛇把他和两个儿子一起缠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70~前19)写有史诗《伊尼特》,描写拉奥孔被蛇缠住,痛苦挣扎:这时他向着天发出可怕的哀号,正象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德国古代艺术史家文克尔曼(1717~1768)的《论希腊绘画和雕刻作品的摹仿》认为,雕像中的拉奥孔虽然遭受巨大痛苦,但并不号啕大叫,而是节制着自己的感情,口仅微张,显示出希腊艺术所特有的古典理想: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艺术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莱辛的疑问在于: 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莱辛认为:诗中所描写的拉奥孔极度痛苦和雕刻中所表现的拉奥孔单纯静穆,是由诗与画的不同特点造成的。美来自客观的 有形体的对象 ,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可以在形状、行为、思想各方面表现出来。美表现在形状上,就是物体美;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动作美;表现在思想上,就是精神美。艺术的目的就是对美的追求、表现和占有,由于各门艺术在题材、媒介、方式各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美的表现上也就不同。绘画作为模仿物体的艺术,适于模仿物体美。诗是持续性的模仿艺术,适于描绘动态美。莱辛认为,诗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人的动作。诗人不能采取静观的态度,而应以行动参预生活;诗应当 从画的桎梏里 释放出来,面对现实生活。针对当时德国流行的抽象冷漠、浮华虚荣、矫揉造作的古典主义艺术气息,莱辛通过对《拉奥孔》的论争提出要重视现实生活和突出个人情感,讲求自然人性和公民义务,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新兴艺术。《拉奥孔》是启蒙运动时代对前此的人生理想和文艺思想进行批判和斗争的产品,对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改革与民主改革都起了推动作用。朱光潜《拉奥孔》 译后记 ,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汉堡剧评》《汉堡剧评》是莱辛继《拉奥孔》之后又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包含莱辛为汉堡民主剧院历次演出而撰写的评论,共104篇,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①莱辛强调德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戏剧,即市民剧,具有鲜明的战斗意义;②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要用道德行为和崇高的思想感情来感动观众;③戏剧要注重表现人物性格,且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环境。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文艺批评家、剧作家,德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奠基者,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歌德和席勒的直接的先驱。德国文学的革命不是由一个伟大诗人开始,而是由一位智慧而刚毅的批评家莱辛来完成的。《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二)歌德 (1749~1832)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1岁在斯特拉斯堡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受到启蒙主义思想影响。1773年,24岁的歌德疯狂爱上已有未婚夫的夏洛蒂 布甫,倍感痛苦的歌德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绘了18世纪德国和欧洲的精神风貌。26岁时来到魏玛,33岁任枢密大臣,10年后开始漫游意大利,此时写作了众多作品。43岁参加入侵法兰西的战争,57岁结婚,83岁在魏玛去世。歌德一生都在写作剧本,剧作有《恋人的心情》《铁手骑士葛兹 冯 伯利欣根》《克拉维戈》《丝苔拉》《哀格蒙特》《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浮士德》等。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剧作反对古典主义,倡导启蒙主义,多数剧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要求。但脱离狂飙突进运动后,作品的反封建力度有所减弱。《浮士德》 诗体悲剧:天堂序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天堂里,上帝和魔鬼靡菲斯特对人类浮士德的人生道路争论不休,投下赌注。(以上为 天堂序曲 )1、书斋生活沉闷的书斋里,年过半百的浮士德陷入热爱尘世和远离诱惑的矛盾,靡菲斯特和他约定,满足他的享乐欲望,但当得到满足后,要把灵魂交给魔鬼。2、爱情生活靡菲斯特带浮士德来到莱比锡地下酒店,浮士德喝下药酒后变为青春少年,爱上了玛甘泪。为方便幽会,玛甘泪给母亲喝下过量麻醉药导致母亲死去,她的哥哥向浮士德寻仇却被误杀。玛甘泪陷入自责,痛不欲生,决定接受惩罚。悲痛欲绝的浮士德被魔鬼强行拖走。 (以上为 第一部分 )3、政治生活疲惫不堪的浮士德在阿卑斯山麓消除了罪孽感,充满了坚毅的决心,要向新的生活高峰飞跃。靡非斯特带他来到罗马帝国。浮士德建议国王发行纸币,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见古希腊美女海伦和美男帕拉斯,浮士德借魔法招来了这对美男女。浮士德为海伦神魂颠倒,引起爆炸,海伦消失。4、追求古典美在学生瓦格纳的帮助下,浮士德终于得偿心愿,和海伦结成夫妻。 他们生下酷爱高跃和飞翔的儿子欧福良,不料儿子从空中坠地身亡。悲痛万分的海伦亲吻浮士德后消失了。她留下的衣服化做云彩,托着浮士德腾空飞去。5、建功立业浮士德不愿再回浮华世界,决心干出一番填海造田、造福人民的惊天伟业。他想让一对住在菩提树下的老人搬迁,靡菲斯特却吓死老人,焚毁教堂和菩提树,引发出匮乏、债务、忧愁、困厄四女妖。忧愁女妖吹瞎了浮士德的眼睛。靡菲斯特找来众鬼魂为浮士德掘墓,失明的浮士德听到铁锹的撞击声,误以为是人们在开垦良田,沉浸在美好理想中,不禁感叹说:真美啊!请停留一下!随地倒下死去。天使从魔鬼手中抢到浮士德的灵魂,带他飞向天堂。 (以上为 第二部分 )《浮士德》的艺术成就:1、根据德国古老传说写成,英国作家马洛写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歌德对传说进行改造,将批判出卖灵魂追求享乐的可耻行为转为歌颂人的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2、《浮士德》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浮士德也可以看作是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3、具有极高的哲学涵义,提出了 浮士德难题 和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难题 是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 ,即 肯定 和 善 、 否定 和 恶 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这可以看做是人类共同的难题,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无法逃避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4、《浮士德》以飞腾的想象力将古与今、神与人、上帝与魔鬼、现实与理想尽收笔端,场面五光十色、瞬息万变,结构庞大驳杂,主线突出,风格多样。5、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不免艰深晦涩,一些段落让人费解,很难搬上舞台。(三)席勒(1759~1805)生于医生家庭,少年时受到严格军事训练。处女作《强盗》公演后受到公爵打击,沦为流浪汉。后至曼海姆剧院任编剧。28岁来到魏玛,35岁结识歌德,任大学历史学教授。31岁结婚,此后潜心康德研究,但健康状况很差。46岁病逝于魏玛。席勒的剧作主要有《强盗》《斐爱斯柯在热亚那的谋叛》《阴谋与爱情》《唐 卡洛斯》《奥尔良的姑娘》《墨西拿的新娘》《威廉 退尔》等。青年席勒激烈的反抗社会,但剧本结局往往是消极的,到了其晚年则向哲学寻求真理,战斗性有所减弱。歌德过于博学,天性过于活跃,过于富有血肉,因此不能像席勒那样逃向康德的思想来摆脱鄙俗气;他过于敏锐,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逃跑归根到底不过是以夸张的鄙俗气来代替平凡的鄙俗气。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社会主义》《阴谋与爱情》五幕悲剧 1784宰相瓦尔特之子斐迪南爱上平民少女露易丝,宰相秘书伍尔茂也追求露易丝。瓦尔特反对这门户不相当的爱情,准备让儿子娶公爵的情人米尔佛特夫人。斐迪南向米尔佛特夫人声明,野蛮的瓦尔特冲进路易斯家中,声称要将她绑上耻辱柱。斐迪南与父亲发生冲突,以揭发父亲不光彩的发家史相要挟。露易丝不愿抛开年迈的父亲与斐迪南私奔。阴险的伍尔茂向瓦尔特献上毒计,关押露易丝父母,强迫露易丝写下给其他男子的情书。不知情的斐迪南悲愤地质问露易丝,并在水中放毒两人同饮。露易丝在死前道明真相,斐迪南痛斥父亲和伍尔茂,死在露易丝尸体旁。《阴谋与爱情》艺术成就:1、创作于如火如荼的狂飙突进时期, 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恩格斯),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启蒙主义思想内涵,包含着重大政治内容和进步意义。以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控诉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和宫廷斗争的罪恶,反映了市民阶层追求平等自由的 强烈愿望。2、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露易丝是个平民少女,善良纯洁,否定贵族偏见,富有反抗精神。斐迪南抛开贵族地位,肯定平民道德,但遇事不够冷静,报复心很强。《威廉 退尔》 五幕诗体正剧农民包姆加登杀死企图侮辱他妻子的瑞士林间州总督,乌里州猎人威廉 退尔帮助其逃走。残酷暴虐的奥地利皇家鹰犬、总督盖斯勒在市中心的杆子上悬挂一顶帽子,过路者必须向帽子叩首,否则处死。威廉退尔携儿子华德经过杆子,因对帽子不理不睬而被捕。盖斯勒要退尔射中华德头上的苹果才肯宽恕他。退尔非常痛苦,但被逼无奈只得开弓,苹果被射中。盖斯勒质疑退尔为什么身上带着第二支箭将其逮捕。押送退尔的船遇到风暴,退尔逃走,并射死践踏贫苦百姓的盖斯勒。此时,皇帝被其侄子约翰公爵刺死,退尔保护了约翰。群众来到退尔家高呼万岁,当地奴隶得到解放。《威廉 退尔》的艺术成就:1、剧作突出了反对异族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主旨,是18世纪拿破仑和奥地利入侵德国、德国人民民族情绪高涨的现实体现,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意义。2、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合理虚构,成功塑造了神箭手和反抗暴虐统治的义士威廉退尔的形象。剧作突出了射苹果给退尔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激发了群众对他的同情,揭露了异族统治者的凶残冷酷,强化了情感冲击力,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威廉 退尔》是世界名剧,在许多国家上演,19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将其改编为歌剧,1829年在巴黎大剧院首演,成为流传至今、享誉世界的作品。三、剧场艺术18世纪的德国舞台演出类似于法国,都致力于革除夸张过火的即兴表演和矫揉造作的古典主义表演,追求真实自然的演出效果。1、女演员奈贝尔是较早进行改革的人,她主张古典主义风格,取消丑角戏和闹剧,上演正规的悲剧和喜剧,坚持排练,演员要熟记台词,不能脱离剧情任意发挥。使德国戏剧由粗俗的娱乐转向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形式。2、18世纪中期,演员兼导演埃柯夫在汉堡国家剧院与莱辛合作,要求摆脱古典主义影响。他训练演员,制定表演和生活中要遵守的准则,注重集思广益。他主张演员要研究剧本和所扮演的人物,在舞台上的语言和动作应和现实中接近。埃柯夫对德国戏剧表演有重大影响,被誉为 德国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奠基人 。(莱辛《汉堡剧评》)3、汉堡剧院经理、喜剧演员施罗德(席洛得尔)继承了埃柯夫的艺术传统,彻底打破古典主义表演体系,建立现实主义表演体系,创立了施罗德学派。施罗德成功上演了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等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他追求生活的真实和质朴,将艺术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4、歌德曾负责过魏玛宫廷剧院,提倡比较严肃并带有诗情的表扬风格,虽然也比较真实,但往往陷于生硬,不免华而不实。第七章 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欧戏剧十九世纪,世界各国的戏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法国和俄罗斯的戏剧最为突出,也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行的时代。第一节 概述一、历史文化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大动荡时期:1、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激烈冲突2、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冲突3、资产阶级与工人、农民、市民的冲突4、资产阶级对外掠夺造成的民族矛盾(一)各国的社会变更:1、1789年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掌权,实现了启蒙主义者渴望的理性王国,但令人失望。犯罪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增加,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 博爱 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 理性的胜利 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反社林论》2、德国四分五裂,封建割据。资产阶级力量比法国弱小,但各地多次发生暴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走上政治舞台。3、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与产业工人矛盾日益激烈。(二)社会思潮: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给萌动着的浪漫主义思潮以理论启迪。2、19世纪3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兴盛,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和非理性倾向提供理论基础。3、19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流派逐渐形成。从澎湃激情和自我陶醉的浪漫主义中冷静下来,客观看待冷酷现实,考察和批判社会制度和人性缺失,成为浪漫主义之后时代的最强音。二、主要艺术形态及内涵(一)古典主义戏剧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戏剧依然存在,反古典的浪漫主义戏剧在实践中也未能完全摆脱其影响。但很快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代替。(二)浪漫主义戏剧流派。1、思想内涵:继承启蒙主义的批判传统,矛头直指现存制度和文化,尤其是封建统治和强大的宗法势力。代表人物:雪莱、拜伦。资产阶级自身弊端 代表人物:缪塞。2、描写题材上,浪漫主义多选取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主人公多为能力超凡的历史人物或英雄,以寄托作者理想。3、创作原则上,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自由,风格离奇张扬,充分主观化,强调个人情感,建立 诗的王国 ,富有个性特征、地方色彩、民族特色。4、艺术追求上,强调 热情 、 性灵 。张扬自我,重视灵感;不拘格套,充满理想;想象神奇、语言瑰丽、梦境迷离。5、艺术弊端,缺乏稳定性、充满随意性。外在形式离奇古怪,剧情过于自由而缺乏合理性,为宣扬观念扭曲人物性格。浪漫派戏剧奉为准则的却是动作、过火的动作,两脚在舞台的四面八方乱蹦乱跳,两手左右挥舞,不再推理,不再进行分析,一幕一幕血腥残酷的恐怖结局展现在观众面前左拉《自然主义的戏剧》6、影响不可估量,19世纪上半期声势最大的戏剧流派,仅持续20年,打破欧洲剧坛的戒律,提出完整流派理论体系,为戏剧走向现代铺平道路。(三)现实主义戏剧流派。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声势,持续时间长。1、思想内涵:着眼现实,批判不合理,宣扬人道主义,揭露人性扭曲,如实反映真实生活和历史,特别是普通小人物。2、艺术风格:强调真实情感,力图避免浪漫主义夸张过火、耽于个人情感的毛病,冷静客观,贴近自然。第二节 法国戏剧一、发展轨迹:(一)浪漫主义戏剧1、19世纪初,斯塔尔夫人的著作《论文学》、《论德国》,介绍德国启蒙主义和狂飙突进运动。 对法国积极浪漫主义兴起产生影响。2、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莱辛与莎士比亚》首次明确反对 三一律 ,认为其不适合反映法国人的精神和激情,呼唤 不做作、不矫饰、像在自然中那样 的浪漫主义戏剧。 对浪漫主义戏剧占据剧坛奠定基础。3、1827年雨果出版诗剧《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宣言书。系统阐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提炼现实生活,艺术化地集中呈现,注重揭示人物心理,肯定喜剧价值,主张悲喜混杂,反对整一律。欧那尼 之战1830年雨果的浪漫主义剧作《欧那尼》(《艾那尼》)上演,剧场内外的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爆发激战,是欧洲戏剧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古典派不甘坐视这一班蛮人来侵占他们的大本营,收拾全院的垃圾和污秽,从屋顶上,向下面包围着戏院的人们兜头倒下来,巴尔扎克吃着一个白菜根 此后的斗争果然一步紧似一步。每晚的戏都变成一场震耳欲聋的喧哗。包厢里的人只管笑,正厅里的人只管啸。当时巴黎人有一句时髦话,是 上法兰西戏院去笑《爱尔那尼》。阿黛尔 富歇著,鲍文蔚译《雨果夫人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欧那尼 之战是欧洲戏剧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宣告了浪漫主义对占据欧洲戏剧舞台近200年的古典主义的胜利。4、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和剧作:雨果 《欧那尼》 小仲马《茶花女》5、1843年雨果《卫戍官》上演失败,此后雨果放弃了戏剧创作,浪漫主义戏剧也从短暂的辉煌走向衰落,被现实主义戏剧取代。(二)佳构剧(情节剧)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戏剧极盛期,代表作家作品是斯克莱布的《一杯水》。佳构剧:以传统的浪漫化冲突为主要题材,高度复杂的、造作的情节,由误会、弄错身份、秘密消息、文件遗失或被盗等设计来制造悬念,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的高潮场面,大团圆的结局。佳构剧 要求有高度复杂的、造作的情节,逐渐形成的悬念,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的高潮场面,和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传统的浪漫化冲突是这类剧本的主要题材(例如,一位漂亮的姑娘必须在一个富有但无节操的求婚者与一个贫穷但忠实的年轻人之间进行选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由人物间的误会、弄错身份、秘密消息(贫穷的年轻人出身其实高贵!)、文件遗失或被盗以及诸如此类的设计来制造悬念。《简明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第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三)现实主义戏剧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上,代表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仲马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剧本《茶花女》是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1852年首演成功。19世纪最后20年,法国现实主义发展为自然主义,代表人物是左拉。二、代表作家作品(一)雨果(1802~1885)雨果长寿而多产: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诗歌: 《秋叶集》《黄昏之歌》《光与影》戏剧: 《欧那尼》强盗、《马丽蓉 黛罗美》妓女、《吕伊 布拉斯》仆人; 《国王寻欢作乐》国王、 《吕克莱斯 波尔吉》贵妇、《玛丽 都铎》王后等。《欧那尼》(《艾那尼》) 五幕诗体悲剧有三个情郎,一个是断头台上挂了号的强盗,一个是公爵,还有一个是国王,三个人同时围攻一个女人的心。围攻之后,哪一个取得了胜利呢?居然是那个强盗。雨果著,许渊冲译《艾那尼》,《雨果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国王卡洛斯爱上葛梅兹公爵的侄女兼未婚妻莎尔。莎尔与情人欧那尼计划私奔,国王打算骗走莎尔,欧那尼要求决斗,遭到通缉,忍痛与莎尔分别。莎尔误以为情人已死,准备殉情。莎尔与公爵结婚当天,化装成香客的欧那尼以为莎尔变心深受刺激,恰逢国王征剿大盗,公爵出于贵族尊严保护了欧那尼,莎尔却被国王掳去。欧那尼感激公爵,公爵给他贴身号角,只要公爵需要,他随时赴死。公爵密谋反对国王,却被一网打尽。国王为显示仁慈宽厚,决定赦免他们,并准许欧那尼与莎尔成亲。婚礼当天,公爵吹响号角前来索命,欧那尼信守诺言自杀身亡,莎尔也随之殉情。公爵见此倍感痛苦,亦自杀身亡。《欧那尼》艺术成就及缺陷:1、人物塑造上,国王和公爵都是贵族,自私冷酷卑劣,身为强盗和土匪的欧那尼高贵勇武忠诚。国王呵,如果按照一个人的灵魂美丑来定地位的尊卑,如果上帝根据心灵是否高尚来划分人的等级,我敢说我的强盗配当国王,而你只配做个小偷! 莎尔台词2、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高潮迭起,扣人心弦。3、惊心动魄的戏剧场景符合刺激、主观化的艺术主张,推翻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4、为追求惊险离奇的情节的激变和突转,作者不惜牺牲剧情结构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性,主观随意性很大。如,欧那尼 复仇者 放弃复仇 忏悔者 鄙视名利 跪地接受金质勋章(二)小仲马(1824~1895)小仲马关注现实生活,擅长描写家庭、婚恋,长于描写风月场上的妓女与市侩,以此暴露病态的上流社会。24岁小说《茶花女》,25岁改编为戏剧。一生写有20余部剧作,有《私生子》《半上流社会》《一个荒唐的父亲》等。《茶花女》 五幕悲剧相识:交际花玛格丽特为维持奢华的生活经济拮据。她结识了拘谨痴情的青年阿芒,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幸福。热恋:为和阿芒度假她偷偷变卖衣物首饰维持开支。分离:阿芒的父亲要求玛格丽特永远离开阿芒。误解:违心给阿芒写信声称已为他人情妇,当面遭到阿芒辱骂,卧床不起。诀别:阿芒知情后赶来,玛格丽特握着阿芒的手离开人间。从小说到戏剧 《茶花女》的改编:一、冲突的集中统一小说:爱情+大量评述抒情 批判力量较弱戏剧:正面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 强化批判主题1、第三幕:明场 杜瓦尔逼迫玛格丽特绝交 杜瓦尔:伪善 冷酷 自私利用玛格丽特的善良加以诱劝 以社会等级观念诋毁二人爱情小说:仅在日记中交待 杜瓦尔:慈父面目戏剧冲突:巴黎上层社会 下层女子 逐渐引向戏剧高潮 强化冲突力度 深入揭示迫害玛格丽特的社会力量2、小说:阿芒写信侮辱玛格丽特 戏剧:当面侮辱戏剧冲突:阿芒与玛格丽特的爱情冲突玛格丽特:无故离去,坚决拒绝阿芒爱情 阿芒:怀疑玛格丽特贪财 极爱 极恨二、玛格丽特内心动作的发展:紧扣为爱牺牲的主线三个戏剧情境的创造:1、杜瓦尔到访逼迫: 玛格丽特最初严词拒绝:以爱情为生命 最终答应离开:牺牲自我2、赌场相遇:阿芒冷嘲热讽 玛格丽特:牺牲的痛苦 坚强的灵魂3、临终诀别:爱情复苏了希望,超越痛苦和恐惧;愿意服从死神牵引,为爱留下纯洁回忆《茶花女》艺术成就:1、通过交际花玛格丽特和青年阿芒的爱情纠葛,控诉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自私腐朽,肯定了正直善良的品格和可贵的牺牲精神,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社会蕴涵。2、成功塑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少女玛格丽特的形象。3、富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结构精巧,真实自然,生活化的语言能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动作性,适合舞台表演。《茶花女》的遗响:1853年,威尔第和皮阿威合作,改编为歌剧《拉特拉维阿塔》,至今盛演不衰。1907年春柳社将该剧第三幕搬上舞台,李叔同扮演茶花女,是中国话剧的开端。1936年,著名影星嘉宝、泰勒主演电影《茶花女》,成为银幕经典。三、法国戏剧的舞台艺术:(一)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古典主义表演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加强了情感表现和自然质朴的成分。1、女演员马尔斯小姐和乔治小姐保持古典主义表演艺术,声音响亮动听,但缺乏创新。2、19世纪30年代,女演员拉舍尔是古典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女演员,她的姿态富于表情,用简单自然的语调代替夸张的朗诵,突出了英雄主义的主题。(二)浪漫主义表演艺术要求打破古典艺术 高尚的 、 卑劣的 等级划分,使人物性格化。代表演员是勒麦特尔,赋予人物鲜明个性,充满了讽刺性。(三)现实主义表演艺术形成较晚。19世纪中叶有著名演员爱德蒙 格俄。格俄赋予人物以个性和活力,通过人物展现时代图景。第三节 德国戏剧19世纪的德国文艺创作不及同时期的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活跃。一、发展轨迹:19世纪初期,德国浪漫主义主要表现为消极倾向,到了30年代,积极浪漫主义逐渐抬头。(一)浪漫主义诗人海涅对戏剧的宣传鼓动。(二)德国著名浪漫主义戏剧家:奥古斯特 史雷格尔、弗列德利希 史雷格尔、蒂克、霍夫曼等。1、史雷格尔兄弟的戏剧理论:随心所欲2、蒂克的戏剧创作:童话剧《穿皮靴的猫》极端自由的幻想、大量运用隐讽3、克莱斯特,德国19世纪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唯心主义宿命论 :情欲是人的本性 人受神秘力量控制国家主义 剧作:《赫尔曼战役》《洪堡亲王》风俗喜剧《破瓮记》4、19世纪三四十年代, 青年德意志 运动 激进言论,批判现实古茨柯《尤芮尔 阿可斯塔》(《乌里尔 阿考斯塔》)5、毕希纳: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历史剧《丹东之死》 社会命运悲剧《沃伊采克》 政治讽刺喜剧《雷昂采与雷娜》6、赫勃尔(黑贝尔),1848年以前德国最后一位戏剧大家:关注人物深层心理 消极悲观 代表作:《玛利亚 马格达莲娜》二、著名作家作品:(一)克莱斯特(1777~1811)悲观主义 神秘主义 国家主义《破瓮记》 独幕喜剧乡村法官亚当伪造文书欲非礼少女夏娃,未婚夫如普利西特到夏娃家,怀疑屋内有男子便踢门而入,亚当慌乱逃窜中打破了夏娃母亲心爱的罐子并跳窗逃走。母亲将如普里希特告上法庭,他则怀疑夏娃,而夏娃迫于威胁不敢吐露真情,双方争执不下。目击者伯利吉特太太带来一副假发,目睹了男子逃跑时延伸到法院的畸形脚印。原来他就是法官亚当。《破瓮记》 当时普鲁士农村的出色的现实主义图画1、反映普鲁士官场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官吏恣肆逞暴 风纪荡然2、典型戏剧形象亚当。喜剧性矛盾:欺骗他人、贪图美色 道貌岸然、不学无术3、富有机趣的喜剧语言。4、浓厚的乡村风味。《洪堡亲王》(《洪堡王子》《霍姆堡亲王》)五幕正剧根据1675年弗白林战役改编。洪堡亲王爱上姨母选帝侯夫人的外甥女娜塔莉公主,陷入爱情的迷狂幻想,无心对瑞典的作战计划,提前进攻,赢得了辉煌胜利。军事法庭以打乱作战计划判处洪堡亲王死刑。洪堡亲王恳求赦免,但最终战胜了软弱,决心伏刑。选帝侯赞许他的勇士行为,加以赦免,许其和公主成婚。《洪堡亲王》1、宣扬普鲁士精神,表达爱国热忱。2、细腻刻画洪堡亲王由害怕死亡到从容赴死的心理转变。(二)毕希纳(1813~1837)德国19世纪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立《黑森快报》,引领时代风气,1923年设立 毕希纳文学奖《丹东之死》四幕历史剧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人民的生活依然极度困苦。丹东及其国民公会党人追求享乐,丹东厌倦了屠杀和阴谋。罗伯斯庇尔作为雅各宾派领导人实行恐怖专政,逮捕了丹东。丹东认为罗伯斯庇尔将会把法兰西带入独裁统治,被判处死刑。《丹东之死》1、根据1789年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编写而成,生动展现了复杂艰难的矛盾斗争。追求现世人生的享乐自由 坚持道德 革命2、塑造了丹东和罗伯斯庇尔这两个富有两面性的人物形象。丹东:消极对抗、耽于享乐 良知未泯、勇于承担罗伯斯庇尔:刚正不阿、廉洁公正 虚伪作假、嗜杀成性3、深切同情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的苦难,也揭示了革命的盲目性。(三)赫勃尔(黑贝尔)(1813~1863)《玛利亚 马格达莲娜》 1843年 日常生活悲剧的典范因和爱人弗里德里希失散多年,少女克拉娜在父母安排下与无赖莱昂哈特订婚。莱昂哈特诱骗克拉娜却因她没有嫁妆拒绝结婚。弗里德里希归来,要求决斗,但克拉娜觉得不配再爱他只能嫁给莱昂哈特,无奈投井自尽。弗里德里希也和莱昂哈特决斗而死。三、德国剧场艺术:1、著名导演 伊麦尔曼: 集体主义 表演的整体风格2、演员 塞德尔曼: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鲜明性,个性和典型性的高度统一3、导演 丁格尔斯台特 宫廷剧院的豪华演出风格,华丽的舞台布景和服装,不重视演员的艺术水平4、著名导演剧作家劳贝:领导伯格剧院大力改进表演艺术,提高演艺水平,扩展演出剧目第四节 英国戏剧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成为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工人运动也最多的国家。一、发展轨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如拜伦和雪莱,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如狄更斯和萨克雷。1737年《戏剧许可法》恢复戏剧审查制度,使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戏剧衰颓。悲剧已经失去了它的崇高伟大,而大大加重了其过火的方面。传奇剧已由粗制滥造变为随意虚构捏造。喜剧已经堕落成吵闹的滑稽戏和粗鄙而喧噪的游戏。还算新的品种是简单、粗糙的通俗闹剧,它很注意道德,非常喜欢说教,可是一点也不真实。桑普森著,刘玉麟译《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1、情节剧、通俗闹剧:情节单一 追求笑闹 说教性浓厚杰罗尔德《黑眼睛的苏珊》巴克斯通《绿树丛》《森林之花》杰西科特《金发姑娘》《流浪者》2、文人浪漫主义诗剧:热情讴歌 不适合上演华兹华斯《边境居民》柯尔律治《沮丧》拜伦《曼弗雷德》《撒丹纳巴勒斯》雪莱《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倩契》二、著名作家作品:(一)拜伦(1788~1824)忧郁的天才 高傲的性格 充满风暴的生活拜伦的浪漫主义诗歌:充满激情 气势磅礴 想象飞腾 深沉失望 拜伦式英雄拜伦的诗剧:《曼弗雷德》《马林诺法里埃罗》《福斯卡里父子》《该隐》《维纳》《曼弗雷德》 三幕诗剧第一幕:饱学之士曼弗雷德幽居深山,以期获得永恒宁静。承受心灵痛苦的他向幽灵索取 忘却 不果。第二幕:曼弗雷德来到少女峰跳崖被猎人救下,他向阿尔卑斯山魔女倾诉痛苦,恳求魔女召来阴灵乞求宽恕,未得到回答。第三幕:孤傲的曼弗雷德拒绝了修道院长的劝导,面对狰狞的死亡之神,不愿屈从任何胁迫,一个人平静地死去。《曼弗雷德》 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哲学戏剧。1、反映了当时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带有自传色彩。2、 拜伦式英雄 曼弗雷德:倔强孤独、坚毅不屈,与邪恶势不两立,拒绝宗教诱惑,不愿融入现存秩序,时代与社会与诗人的个性和理想剧烈冲撞,痛苦的拼死搏斗和追寻最终解脱3、用浪漫主义的幻想和象征表现幻灭失望的悲观情绪和思想困惑。剧作气势恢宏、笔调奔放,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二)雪莱(1792~1822)强烈的反抗性格 疯子雪莱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西风颂》《致云雀》《云》诗剧:《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倩契》《暴政的行列》《希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1819 四幕抒情诗剧《普罗米修斯的解放》普罗米修斯被朱庇特绑在悬崖上折磨了三千年。朱比特的传令官和女鬼前来逼迫普罗米修斯说出秘密。群魔乱舞,炫耀灾难。普罗米修斯的妻子阿西亚思念丈夫,追随精灵见到了冥王狄摩高根,她的灵魂被精灵带向天空。狄摩高根将朱庇特带到地府结束了暴政,普罗米修斯获救,自由和生机重回人间。1、塑造了道德和力量的完美典型普罗米修斯:勇于牺牲、绝不屈服恶势力,充满对人类的热爱,具有民族自由精神的斗士,反抗暴政的精神领袖。2、揭示封建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前的疯狂镇压,预言代表人民的普罗米修斯终将得到解放、迎来光明。3、继承了古希腊悲剧庄严肃穆的风格,富有诗意,充满抒情气息,想象驰骋,象征手法。《倩契》(《钱起》、《钦契一家》) 五幕悲剧 改编自1599年意大利真实事件罗马贵族倩契有四子一女。他诅咒儿子意外死亡,在宴会上对儿子死讯神采飞扬;他强暴了女儿贝雅特丽齐,蹂躏妻子。一家人无法容忍暴君的独裁统治,雇用刺客杀死倩契。教皇逼迫他们承认罪行,贝雅特丽齐顽强不屈,和家人一起走向刑场。《倩契》是当时英国最优秀的 现代悲剧 着重塑造贝雅特丽齐的女英雄形象三、英国浪漫主义戏剧舞台艺术:1843年,审查戏剧的《戏剧许可法》废除,代之以鼓励话剧演出的《戏剧规范法》,促进了戏剧发展。1、肯布尔家族(肯波家族)18世纪末到1814年之间最耀眼的舞台人物,奠基人是演员兼剧院经理罗杰 肯布尔,其女萨拉 肯布尔,其子约翰 肯布尔肯布尔风格:古典主义表演风格,强调行动的庄重优雅、雕塑感,讲究声音的雍容和节奏的顿挫。2、浪漫主义表演学派代表人物爱德蒙 基恩 擅演具有邪恶气质的莎剧人物(1)奔放的情感和强烈的剧场效果基恩先生的表演如同激情道德无政府王国,在这个王国中,每一次狂妄自大情绪的发泄,或者一时的惊慌失措,都在竭尽全力表达某种微妙的,或者激荡的灵魂中某个角落的,或者矮小身体中澎湃的情感。特拉斯勒著,刘振前译《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2)动作协调合理 声音清新自然摒弃呆板的动作与朗诵,主张动作自然,感情奔放,让观众看到真实人物的再现;在表演技术上做出了精心细致的安排,据说扮演奥赛罗时,声音的轻、重、缓、疾、抑、扬、顿、挫,无不恰到好处,就像从乐谱中读出来的一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八章十九世纪下半期至二十世纪上半期欧美戏剧众多文艺思潮和流派的产生: 自然主义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等 进步和颓废第一节 法国戏剧一、发展脉络混乱的文艺界巴尔扎克、司汤达对现实主义戏剧的进步影响左拉、 亨利 贝克:自然主义戏剧罗曼 罗兰:现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 、新浪漫主义 等二、自然主义戏剧(一)左拉(1841~1902)作家文艺理论家思想家小说:《萌芽》《小酒店》《娜娜》《卢贡马卡家族: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1881年,左拉发表论文集《戏剧中的自然主义》,正式提出了 自然主义 戏剧的名称及其创作原则。自然主义戏剧关键词:1、强调环境和生理遗传,以生理科学研究生活现实,自然主义者=生理学家 人=环境产物+性格遗传 人的动作不决定于意志,而决定于自然法则2、如实描写生活片断,探索个别现实,反映局部社会现象,追求详尽精确自然主义戏剧的特点(进一步阐述):1、内容上①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冲突不存在②人物性格发展不重要③摒弃偶然性、个人情感、主观幻想④精确详尽地反映社会现实片断真实不需要矫饰 , 应该赤裸裸地前进2、形式上①废除表达个人感情的诗的语言和独白。剧作家 必须如实地接受自然 ,不必以 想象 来 安排一系列戏剧效果②精确地按照人物的社会实际讲话,以明确其环境。对人物的 情欲与感情 要 精确的分析③舞台表演无需 装腔作势的朗诵、夸大的语言和过火的感情④舞台布景要制作出 尽可能确实的画面 。左拉的戏剧作品:《特雷丝 拉甘》1873 自然主义悲剧榜样,《拉布尔登的继承人》1874 现实主义的笑剧《特雷丝 拉甘》(《黛莱丝 拉甘》)1873 自然主义悲剧榜样特雷丝嫁给低能儿卡米拉,她不满足这样的婚姻,与丈夫幼时好友洛朗私通。为使通奸合法,二人合谋杀死卡米拉并正式结婚。结婚当晚,二人被死者阴影笼罩,他们的肉体和神经陷入恐惧懊悔和疯狂错乱,最后二人合饮毒酒,双双自杀。《特雷丝 拉甘》 对生理学的病态研究特雷丝天性粗野,热爱冒险 洛朗放纵淫欲,贪图享乐。相互引诱,狂热肉欲,自我毁灭。我是要研究人的气质,而不是人的性格,这是全书的意义。我选择了两个人物,他们完全被自己的血肉筋骨所控制,丧失了自主的理智,在他们血肉之躯的必然性的驱使下,作出他们生涯中的每一个动作,黛莱丝和洛朗都是人形的畜生,如此而已,我正是要在这两个动物身上,一步步地追崇肉欲、本能的压力以及由于神经发作而来的脑系紊乱所发生的不声不响的作用。左拉 该书序言二、自然主义戏剧(二)亨利 贝克(1837~1899)《群鸦》1882《巴黎的妇女》1885《群鸦》1882工厂经理维尼龙突然猝死,昔日围绕在他身旁阿谀奉承的人们 合伙人泰西埃、公证人布尔东、破落贵族热尼夫人、建筑师勒富尔等一反常态,变为欺骗、勒索孤儿寡母的 群鸦 。维家全部家产被骗光,贫苦无依。合伙人泰西埃不仅掠夺故友的财产,还无耻地霸占了维尼龙的一个女儿。《群鸦》:细致描写掠夺者们的无耻嘴脸,详尽真实地展现维尼龙一家由养尊处优到沿街乞讨的生活片断,符合自然主义创作要求。三、新浪漫主义戏剧罗斯丹(1868~1918)法国新浪漫主义旗手诗人 作家剧作《远方公主》 《西哈诺》《西哈诺》,新浪漫主义戏剧典范(《大鼻子情圣 》)《西哈诺 德 贝热拉克》五幕英雄诗剧,1897年12月28日在巴黎圣马丁门剧院首次公演,在作者生前演出达1400多场。至今仍然最受人欢迎的戏剧作品之一《西哈诺》西哈诺是锐不可当的无敌剑客,是不拘一格的天才诗人。但占据整张脸孔四分之三的大鼻子令他自惭形秽,不敢向暗恋已久的表妹罗克桑娜示爱。西哈诺帮助情敌,即英俊潇洒却才华平庸的克里斯蒂安代写情书,促使二人成婚。孰料克里斯蒂安战死,罗克桑娜过度伤心,遁入修道院。西哈诺遭人暗算,临终时吐露真情,罗克桑娜才明白她始终爱的是西哈诺,但为时已晚。我只爱过一个人,却两度失去了他!《西哈诺》无懈可击的戏剧效果,睿智诙谐的诗意语言,诚挚无比的浪漫深情 上演后即被誉为 法国人的骄傲与希望《西哈诺》的艺术成就:1、对照原则,塑造了一个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的诗人形象,表现了具有强烈的荣誉观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特殊个性。此剧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复兴和发展。2、以其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激情四溢的人物对白、想象力丰富和手法夸张的形象塑造,堪称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范例。3、情节设置奇巧,一波三折,引人人胜,戏剧冲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人物个个性格鲜明,西哈诺尤其是个感人至深、多姿多彩的戏剧角色。5、用两千六百余行诗写成,绝大多数为亚历山大体,流畅自如,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时而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时而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时而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字里行间充满奇思妙想,精彩的段落俯拾即是。四、象征主义戏剧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1886年迁居巴黎,法国戏剧界翘楚散文《花的智慧》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梅特林克戏剧代表作:《 玛莱娜公主》《闯入者》《盲人》《蓓蕾亚与梅丽桑德》《青鸟》梅特林克写有20多部剧本,早期剧作悲观无望 、颓废厌世,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没落阶级的病态心理,死亡的不可回避,命运的无法违抗。《玛莱娜公主》《闯入者》 象征主义 死亡戏剧 代表《玛莱娜公主》1889年 梅特林克戏剧处女作玛莱娜公主与邻国的雅玛尔王子相爱,不料两国却发生了战争,玛莱娜公主执意寻找爱人,最终却死于邻国王后安娜之手。作者思想:1、梅特林克此时陷入神秘主义思想,相信作为超自然力量的命运控制一切,最终表现就是死亡。2、神秘的二元论外在的现实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彼此独立存在的。看得见的世界 和 看不见的世界 看得见的人 和 看不见的人精神世界是最高世界。现实中的一切都有着象征意义,无法解释。《玛莱娜公主》 爱与死 爱情与悬疑 执着爱情与宫廷暗战情节简单 重在渲染忧郁而恐怖的戏剧气氛 营造 梦境感神秘的森林、王子公主的爱情、古堡与迷城、邪恶的王后 全部通过象征引发想象,营造了恐怖迷离的死亡气氛。《青鸟》1908 梦幻童话剧穷苦樵夫家的儿子蒂蒂尔和女儿米蒂尔梦见仙女,她要他们给她生病的孙女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仙女赐予的魔钻召来了面包、糖、火、水和猫狗等的灵魂。在光的引导下,他们来到记忆之乡、夜宫、森林、墓地、幸福乐园等地寻找。最终在未来王国捉到青鸟,返回家园。《青鸟》意味隽永的象征手法:1、青鸟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又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精神的幸福和物质的幸福 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2、拟人化的手法。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情感、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抽象的概念和未来的事物都拟人化了,给人的启发具体而形象。3、剧作将童话剧的优美诗意和深邃的哲理意味完美结合在一起。五、现实主义戏剧罗曼 罗兰(1866~1944)文艺全才小说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曼 罗兰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艺术对社会有一份责任。热切探求社会,寻找将信仰、希望、爱情、勇气。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祖国的信仰。倡导创立一种基于法国历史传统的新形式:革命组剧。革命的戏剧 :《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1902等。理论著作《人民戏剧》批判资产阶级的道德沉沦。戏剧必须 用真正而强有力的、能反映出伟大的集体 人民的生活和能使民族复兴的艺术来对抗巴黎的那些寻求娱乐的富人 。六、法国的剧场艺术(一)自由剧院 1887年建立 导演、戏剧改革家 安图昂1、建立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常常上演托尔斯泰、易卜生、屠格涅夫等人的剧作。2、舞台演出要符合生活真实。 3、发挥集体创作力量。(二)法兰西喜剧院女演员沙拉 贝恩哈特1、对动作、姿态、手势、语调都严格要求,力求以精确表演塑造完美舞台形象。2、表演热情洋溢,声音极富音乐感,体态天然洒脱。3、与诗人、剧作家广泛交流。擅演雨果剧作《欧那尼》、小仲马的《茶花女》等名剧。与浪漫主义作家罗斯丹相互赏识,罗斯丹专门为她创作了她诗剧《远方公主》和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诗剧《撒马利亚女子》。 以洋溢的表演才华被誉为19世纪末期最杰出的演员。(三)现实主义的表演艺术演员 科克兰1、擅演莫里哀、博马舍、罗斯丹的喜剧角色,以扮演罗斯丹《西哈诺》中的西哈诺一角著称。2、强调演员以内在理智控制外的身体表演。(《演员的双重人格》)3、强调戏剧是艺术的劳动,艺术的语言。(《演员的艺术》)第二节 斯堪的纳维亚的戏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几个国家:丹麦、挪威等出现了戏剧的繁荣。一、戏剧的发展:1、丹麦:1722年 国立剧院建立2、挪威:易卜生:挪威民族戏剧创始人 批判现实主义的新成就 比昂逊3、瑞典:斯特林堡:暴风雨般的天才作家二、易卜生(1828~1906)19世纪欧洲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大家创作分期(一)民族浪漫主义戏剧 1864年出国之前《勇士冈》1850 《圣约翰之夜》1852 《英格兰夫人》1854 《索尔豪之宴》1855《黑尔格兰的勇士》1858 《觊觎王位的人》1863题材:挪威民间传说、歌谣、历史主题:民族英雄主义 重视民族文化遗产,鼓舞民族自尊心,激发爱国热情,民族团结统一和独立自由(二)批判现实主义戏剧 1864年出国之后哲学戏剧:《布朗德》1865 《培尔 金特》1867《布朗德》1865 精神反叛牧师布朗德不满现实,为了追求理想世界,他抛弃母亲,带领妻阿格奈斯和信徒艰难前行。然而社会现实牢不可破,妻儿经不住折磨死去,信徒也纷纷离散,孤独的布朗最终死于雪崩。1、《布朗德》的创作背景①易卜生 谁要了解我,首先要了解挪威。 这句话鲜明地表示出易卜生戏剧的民族性。②独特的挪威风光、北欧风味:美丽、孤傲2、创作历程1865年,易卜生客居罗马乡村,在贫病交加中写出了呕心沥血之作《布朗德》 。《布朗德》是最佳时刻的我自己,我在内省我自己怀有最伟大、最美好理想的那一瞬间。因此我试图表达那种比平常的我要站得较高的时刻。时代要进步,就必须提高人的素质, 人的精神的反叛 ,与整个资本主义思想体系进行对抗。人要极度完整和纯净,无论对人对己,要奉献必须是全部,要反对必须是彻底。言论和行动统一 ,生活和信仰统一 这一思想贯穿在易卜生的中后期创作中。易卜生对待社会现实问题,往往不从政治经济着眼,而是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只要人的道德和素质提高了,社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易卜生戏剧创作的重要特点3、艺术特点:①布朗德追求高尚理想,但缺乏明确目标,严格遵循 全有或全无 的生活准则,明知失败依然奋斗不懈,充满激情的精神值得赞赏和肯定。②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作品。诗一般的自由遐想+现实生活的直观写照。民间气息醇厚的歌谣刺激着易卜生的想象力。现实主义美学观促使作者关注残酷现实③强烈的挪威风味和浓厚的北欧风情。汹涌激荡的感情+诗一般的淡淡感伤。北欧极地的神奇氛围+ 自由山民 的特殊气质。充满象征的暗示和隐喻:布朗德:火 燃烧物 《布朗德》的创作成功开始使易卜生誉满欧洲。《培尔 金特》1867培尔 金特是喜爱幻想、乐于撒谎的农村青年。天真温顺的少女索尔薇格爱上了他。培尔 金特一味胡闹,他拐走朋友的新娘又抛弃了她。他无意闯入山妖洞,被妖女逼迫成婚。他伺机逃回索尔薇格身边,妖女追来,他逃回母亲奥斯身边。但不甘寂寞的他又外出游荡,在母亲弥留之际回到家中。母亲去世后,培尔 金特流浪海外,他在非洲贩卖奴隶,在阿拉伯部落冒充先知,在美洲淘金暴富,但在归国途中遭遇风暴,一贫如洗,差点送命。晚年的培尔 金特来到森林木屋,在用尽一生等候他的索尔薇格的怀中安详死去。艺术特点:①《培尔 金特》与《布朗德》的旨趣完全相反。培尔 金特狂放不羁,桀骜不驯,自我主义鞭挞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失、自私自利的欲念、毫无休止的自我欺骗。②剧作就是一首超越时空、充满自由想象的宏大抒情诗篇,是易卜生离国三年后各种情感的总爆发。 人性和自我 犯罪和救赎 爱和信念 欺骗与真诚我的这个剧本就是一首诗。如果它现在不是,将来也一定会是的。我的国家挪威将以我的这个戏确定诗的概念。③用培尔 金特的一生探讨人生活的目的、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哲学问题。人生就像一个无核的洋葱生活就是同心灵中的各种妖魔鬼怪争战,写作就是对自我进行审判。④涉及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内容庞杂,结构复杂,富有寓意,充满强烈的戏剧性和表现力。直到写了《培尔 金特》,易卜生才成为他自己,因为培尔 金特就是他。 比昂逊语(三)当代现实剧《青年同盟》1869 《社会支柱》1877 《玩偶之家》1879 《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3《玩偶之家》1879 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结婚八年,育有三个孩子。海尔茂被提拔为银行经理,娜拉为老同学林丹太太向海尔茂求职,海尔茂解雇了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娜拉前几年为给丈夫治病借债,伪造了字据。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上门要挟海尔茂。海尔茂大骂娜拉毁了他的前程。林丹太太说服柯洛克斯泰取回字据,海尔茂快活地饶恕了娜拉。娜拉却看透了她原来不过是家庭的玩偶,丈夫关心的是地位和名誉,却根本不顾她的死活,于是她断然离家出走。1、写作缘起:喜爱《布朗德》的劳拉 基勒与易卜生结识劳拉的悲惨经历 现代社会里女子的命运给易卜生带来沉重思考2、艺术成就:① 塑造了充满个性解放精神的妇女形象。娜拉觉醒后,坚决抛弃玩偶式的生活,反抗虚伪的现实。作者对社会中的妇女问题的强烈关注。②易卜生独特的创作方法,将各流派的创作经验吸收到戏剧创作中。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强调:单纯性、具体性、准确性、逻辑性。确定了四堵墙的室内布景,是西欧舞台艺术的一大改革。③大体遵循三一律,追溯式的手法。剧情紧凑,矛盾突出,场面紧张,悬念有力,对比鲜明,语言精练。 围绕 假冒签名 展开主要矛盾 欢乐的节日气氛 家庭悲剧 激烈复杂的内心斗争:平静 混乱 幻想 破裂 强调作者提出的社会问题《人民公敌》1883斯多克芒医生发现从皮革厂流出来的污水严重污染了给小镇带来繁荣的海滨浴场,他的哥哥彼得身兼市长和浴场主席,为了政绩和利益,彼得施展权势阴谋,报社和朋友由斯多克芒的支持者变为反对者。坚持真理的医生召开市民大会揭露官僚的虚伪腐败,不料大会被市长控制,斯多克芒医生被宣布为 人民公敌 。但医生没有屈服,他坚信 最孤立的人,是最有力量的 。《人民公敌》的艺术成就:全面展示西方如何争取自由文化和科学生活①真理、自由 利己主义 真理和自由最大的敌人是自由本身。②高尚而坚定的理想主义的情怀 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③坚持正义的少数 稳健多数派④个人主义 人民思想(启发民智)(四)充满神秘、象征色彩的探索戏剧(心理象征戏剧)《野鸭》1884《罗斯马庄》1886《海上夫人》1888《海达 高布乐》1890《建筑大师》1892 《小艾友夫》1894 《约翰 盖勃吕尔 博克曼》1896 《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1899《野鸭》1884格瑞格斯在晚宴告诉好朋友、摄影师雅尔玛其妻子吉娜曾经与其父亲老艾克达尔有染,雅尔玛怀疑女儿海德薇格不是自己的亲骨肉。格瑞格斯劝海德薇格杀掉那只与她感情深厚的野鸭才能重获取父爱。海德薇格没有打死野鸭,而是开枪自杀。《野鸭》的艺术成就:1、 野鸭 既象征罪恶,又象征生命。格瑞格斯: 自由独立 精神解放 追求真理和理想 格瑞格斯: 精神染疾 对世人太多太高的 理想的索求 神经高度紧张以 野鸭 象征雅尔玛雅尔玛:屈从卑贱的现实环境 沉没于庸俗虚伪的生活泥潭 虚假的幸福和自我安慰2、理性思考改造社会和人生的理想主义,充满自审精神,不切实际的理想可能会破坏现实生活。做讲真理的人 ,如何抵制 生活的谎言 而不伤害安宁生活。3、成功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关注的焦点由外部动作转向内心冲突,开启了此后一系列心理戏剧和象征戏剧。《野鸭》是一部关于心灵的戏,一部关于何谓健康心灵并如何获取它的戏。人物形象具有象征性 象征物:森林、野鸭、摄影《建筑大师》数十年前,一场神秘大火烧毁了艾琳童年故居和她刚出生三周的双胞胎,艾琳陷入精神痛苦中,但大火成就了索尔斯成为建筑大师的梦想。索尔斯超常的活力吸引着女助手,女助手未婚夫的建筑才华又使索尔斯恐惧。正当索尔尼斯决定为艾琳建造一所房屋时,突然来了一位年轻姑娘希尔达。希尔达自称十年前她和索尔尼斯有个约定,她要求兑现诺言的同时也可帮助索尔尼斯重回生命巅峰。索尔尼斯应她要求爬上塔楼挂上花环,却跌下摔死了。《建筑大师》浓重的象征意味:希尔达:青春、激情与梦幻 塔楼:终极理想《海上夫人》1888有着谜一般的身世艾梨达是海的女儿,她身上有大海的气息,更有大海的神秘。在海边满心喜悦和欢欣的艾梨达回到丈夫家中就愁眉紧锁。原来,她曾与一个水手订婚, 她认为与丈夫的结合只是一场交易。一天,陌生人前来拜访,他正是那个水手。医生意识到艾梨达内心的恐惧,决定让她自由抉择。面对陌生人的诱惑,艾梨达终于明白原来她是爱丈夫的,决定留在丈夫身边。《海上夫人》 一个受困惑的心灵如何得到释放,并最终找到宁静的故事。大海:自由 自然力 陌生人:大海的儿子争论焦点:剧作结尾的突兀和神秘易卜生戏剧创作的总体特征:1、身体力行地倡导挪威民族戏剧。易卜生善于吸取挪威古老的民歌、传说、童话、史诗,尝试,建立挪威民族文学语言,使挪威戏剧以其独有的特色震动了欧洲文坛,大大提升了挪威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2、创作了一批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问题剧。鞭辟入里 振聋发聩 尖锐性和深刻性 达到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高峰3、从《布朗德》、《培尔 金特》到《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群鬼》、《群鸦》等,易卜生戏剧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中, 人 的丧失。人如何 寻找自我 ,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二、比昂逊(1832~1910)努力建立挪威民族戏剧 民族历史剧的开创者 积极参与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创作分期:(一)浪漫主义时期《战役之间》1857 《十字军战士西古尔德》1872取材挪威历史传说 歌颂古代英雄 唤起民族自豪和爱国热忱诗歌《对!我们热爱祖国》(《是的,我们爱这国家 》)被定为挪威国歌(二)批判现实主义时期《报纸主笔》1874《破产》1875《国王》1877《挑战的手套》1855《黎昂娜达》1879《破产》1875实业家悌尔德靠欺骗和投机倒把树立了商界声望。当经济危机来临,他未免破产施展骗术,企图以狡猾手段度过难过,但终难逃厄运。悌尔德改过自新,决定正当经商,在女儿女婿等人的帮助下,还清债务,愉快生活。《破产》体现的比昂逊戏剧特点:①暴露贪图暴利的投机商业②鲜明的调和社会矛盾的思想倾向③道德的强大力量:匡正人心 消除罪恶(三)象征主义时期《超乎人力之外》第一部1883 第二部1895揭露宗教狂热,续篇描写劳资冲突。《当新葡萄树开花的时候》(《藤花盛开的时刻》 )1909三、斯特林堡(1849~1912)剧作家 小说家 政论家一生困苦颠沛 内心充满矛盾痛苦 富有反抗精神 瑞典的鲁迅创作道路:1、浪漫主义 《奥罗夫大师》1872 理想主义者在斗争中牺牲生命2、现实主义和心理自然主义 《父亲》1887 《茱莉亚小姐》1888《父亲》1887 心理现实主义上尉阿道夫和他的妻子鲁雅在20年的婚姻生活中相互较量,争夺家庭统治权。为不让女儿被阿道夫送往寄宿学校,鲁雅编造谎言说女儿并非阿道夫亲生,并造谣阿道夫已患上精神病,迫使阿道夫最终死去。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上尉,在与女人争夺家庭主导权的特殊战斗中被毁灭的心理历程。虚伪的温情在较量和折磨中消失殆尽,将力量弱小者推向精神毁灭。《朱丽小姐》1888 自然主义典范 独幕悲剧孤僻乖戾的伯爵之女朱丽小姐婚约告吹。仲夏夜,借着酒精和烦躁,她勾引出身低贱的男仆让,二人合谋私奔。朱丽偷钱被厨娘发现,她不想让自己和体面的父亲身败名裂,让出于维护贵族荣誉给她一把剃刀让她自杀。《朱丽小姐》艺术特点:①典型的自然主义悲剧:精确的细节描写与场景布置;动物本能,特别是遗传本能的决定作用;人受制于某些生物特性、听凭命运摆布;批判贵族的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②对白口语化,人物关系单纯,戏剧冲突简洁有力,道具具有象征性。③小型室内剧的典范。3、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剧作《死的舞蹈》1900 《天国之路》1892《一出梦的戏剧》1902 《鬼魂奏鸣曲》1907悲观厌世 向往神秘世界 难以排解的烦恼和苦闷 生是地狱,死是天堂《到大马士革去》三部曲(1~2,1898;3,1904)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梦剧 没有连贯情节,人物没有姓名和个性,只是代表精神状态的符号。自我在现代社会各种境遇中的精神历程,每一个戏剧场面象征一种境遇,以独白的形式描写命运、异性、教会、自我搏斗,人物是由自我分裂出去的某一面化身乞丐:厄运 疯子:惊世骇俗的无羁个性医生和虔诚信教的岳母:负罪感和良心 主人公:精神安宁和人生归宿斯特林堡的艺术特点:1、斯特林堡的思想。 人真可怜! 人活着必遭蹂躏,对女性的痴狂和无尽怨恨冷酷的抨击中隐藏着怜悯和悲伤 孤独的战斗者2、室内剧开创了描写现实的全新方式。①斯特林堡从事过演员、编剧、导演、剧院经理等多种戏剧工作,经验丰富。②以灰暗神秘的笔触细腻描绘私密世俗的家庭生活,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③不同于易卜生式以冲突为基础的戏剧观念,斯特林堡展现的是多元对立观念的相互吸引和抗衡。④演员人数极少。斯特林堡在严格的时间框架内将非理性与现实强迫性混合,演员极少。⑤室内乐的音乐内涵,在亲密的小范围演出。⑥象征运用无所不至,舞台效果强烈直接。《一个梦的戏剧》1901天帝因陀罗的女儿听到下界人类的怨言,决定下凡体验生活,拯救人类。她首先看见的是囚禁着官员的城堡,城堡顶上生长着巨大的蓓蕾。官员认为生活中的任何快乐都要用加倍的痛苦来偿还 。剧院里,芭蕾舞演员沦落为看门妇人。军官到剧院等待女演员维多利亚,等到白发苍苍,维多利亚也未出现,军官感叹,人要做点事情得遇到多少麻烦。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女儿为律师的正义所打动而嫁给了他,但穷困的生活使他发现婚姻是人类最大的困难。女儿遇到诗人,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女儿怀着 人真可怜 的悲切心情将人间的怨诉带给天帝。最后,她返回城堡,看到城堡上的花朵盛开,人类只有让精神从物质中脱离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一个梦的戏剧》艺术特点:1、没有传统的分幕分场,一系列梦境的串联象征着人生就是苦难的历程。2、人类的苦难:物质 精神3、抛弃传统戏剧手法,时空随意流动,以一个中心人物的境遇描写既不连贯也不合逻辑的人类难题。4、斯特林堡对人类痛苦根源的深入挖掘。《一个梦的戏剧》台词我开始明白了。那是漂流在外的人的泪水。他们远离家乡,为了心中小小的梦想漂流在外,漂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要假装坚强,假装无畏,假装轻松,假装快乐。可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陪伴他们的只有孤独。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不敢有片刻的停歇,因为停下来,孤独就会缠绕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就会深深进入他们的脑海。是的,他们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们选择了漂流,选择那虚无缥缈的幸福。他们要用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成功掩饰对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掩饰他们对未知生活的彷徨。让我们祝福这些流泪的人吧,因为,他们懂得悲伤。室内剧《鬼魂奏鸣曲》1907第一幕年轻的学生夜晚从坍塌的房屋里救出了很多人,他疲倦地来到富人区的一栋房子前。坐在轮椅上读报的老人给年轻人展示这房子的诱惑:财富,奢华,上校美丽的女儿。年轻人被诱惑征服了。第二幕房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女主人沉寂在耻辱和罪恶中,变得像一只鸟或木乃伊。邻居常来共进晚餐,但不愿提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秘密,都沉默不语。老人想揭穿所有人的秘密却被杀死了。第三幕 小姐的房间, 风信子房间年轻人和小姐脆弱的爱情被厨娘打断。房间就是小姐内心,她人生之路充满困惑和思索。年轻人看透了房子表面的繁华,决定帮助姑娘离开。大学生:作者的自我化身 夹在 人鬼之间 的错乱境遇中姑娘:自我变形幻化而成得人格分裂 青春美 死尸理想与现实 符号化人物 象征现代异化世界这个世界是妓院、是疯人院、是停尸场4、斯特林堡晚年创作了一批历史剧《古斯塔夫 瓦沙》(1899)《古斯塔夫 阿道尔夫》(1900)《查理十二》(1901) 《古斯塔夫三世》(1903)第三节 德国戏剧一、发展历程1、19世纪上半期,德国戏剧主要受法国影响2、19世纪80年代,德国自然主义运动阿诺 霍尔兹,特别强调对复杂人物的心理研究,直接影响霍普特曼。霍普特曼《日出之前》,最标准的自然主义戏剧。3、颓废戏剧与尼采哲学 尼采对瓦格纳丧失酒神精神的批判4、表现主义戏剧抬头 不要求戏剧结构的完整连贯,不表现具体环境中的具体人物,表现抽象人物及其较为模糊的心灵经验凯瑟尔《从清晨到午夜》二、霍普特曼(1862~1946) 文学巨匠1912年《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自然主义戏剧《日出之前》1889《和平节》1890《日出之前》 德国自然主义戏剧典范海伦妮在宴会上结识了青年洛特,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良好修养。在美好感情的鼓舞下,海伦妮敢于反抗暴虐的继母。内心脆弱敏感的她鼓起勇气向洛特表白,但内心笼罩在恐惧之中。洛特在朋友的告诫下选择离开海伦妮,因为她的家庭充满了罪孽。海伦妮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依然要面对罪恶,她终于在挣扎中自尽了。1、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父亲嗜酒,孩子们死于酒精。2、丝丝入扣地详尽描写海伦妮的情感历程,精确描绘生活片断。3、作家面对现实找不到出路的困惑。(二)现实主义戏剧《寂寞的人们》1891《克拉姆普顿》1891《织布工人》1892《獭皮》1892《织布工人》1892取材1844年西里西亚的织工暴动饥饿和死亡威胁着织工生存,为争取生活权利,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第一次以英雄人物的姿态登上舞台。安分守己的老织工残杀。他的儿子媳妇坚决斗争,最终取得罢工胜利。《织工》的艰难上演:霍普特曼为追求客观再现,两次访问西里西亚纺织厂,搜集大量暴动资料。首稿、二稿均被警察局认为煽动阶级情绪被禁演。德意志剧院上诉最高法院,法院解禁,但只能在该院演出。1894年9月25日《织工》首演,众多文坛名人出场。警察局派专员监视。《织工》直接反映现实,反响强烈。(三)象征主义戏剧《沉钟》1896亨利希要铸造一口大钟挂在高山之巅的教堂顶上,以期震慑群妖,不料被暗算,钟落入沼泽。女妖罗登德兰鼓励亨利希铸造一口更大的钟。亨利希的妻子因他抛弃家庭投水自尽,在水底敲响沉钟,亨利希的理想破灭,回到世俗生活,却遭到无情打击。身心憔悴的亨利希回到山上见到已转嫁他人的伤心的罗登德兰,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1、浓厚的象征意味。罗登德兰 理想 自由 幸福 青春 妻子等人 庸俗的现实生活 亨利希 人生2、主人公在理想和现实中左右摇摆,反映出作者的困惑,坚持艺术理想,又摆脱不了现实束缚。三、德国的剧场艺术(一)梅宁根剧团上演传统剧目,席勒、莎士比亚、克莱斯特19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宁根剧团开创了现代话剧的导演制度。强调整体性,重视集体训练,群众场面。导演是舞台表演的绝对领导(二)柏林自由舞台上演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易卜生、比昂逊、斯特林堡、霍普特曼等布拉姆:自然主义的导演方法第四节 英国戏剧一、发展历程1、易卜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戏剧的深厚影响2、唯美主义戏剧:王尔德3、现实主义戏剧:萧伯纳 高尔斯华绥二、王尔德(1854~1900)教养良好 放纵不羁 剧作家 小说《道林 格雷的画像》 诗人 童话家唯美主义:1、1878年, 诗作《拉凡纳》获奖诗歌应像一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2、为艺术而艺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美是永恒 美是最高理想王尔德剧作:1、《莎乐美》1892 悲剧 唯美主义代表2、风俗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足轻重的妇女》1893《理想的丈夫》1895《认真是最要紧的》(《不可儿戏》)1895《莎乐美》1892莎乐美是希律王的继女,她爱上年轻的先知约翰,恳求得到约翰的吻却遭拒绝,偷偷爱上莎乐美的年轻军官目睹此景拔剑自杀。贪婪邪恶的希律王许下半壁江山要求莎乐美为他跳舞,莎乐美的母亲王后希罗底看透希律王的内心强烈反对。《莎乐美》1、 爱的神秘却超过了死亡的神秘 莎乐美极端的追求 为爱而生 为美而死2、矛盾冲突一气呵成,动作紧张富有节奏。《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温德米尔夫人生日当天,她的丈夫坚持邀请埃尔琳夫人,温德米尔夫人怀疑二人关系暧昧,负气来到追求者家里。埃尔琳夫人赶来劝解。恰好丈夫和朋友到来,两位夫人躲了起来,但温德米尔夫人遗忘的扇子被发现。原来,埃尔琳夫人是温德米尔夫人失散的母亲,她出面掩护,帮助女儿溜走。《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取材上流社会现实生活,戏剧性强。2、语言俏皮生动,对话绝妙。1918、1919年先后经沈性仁、潘家洵译入中国。洪深根据《温德米尔太太的扇子》改编为《少奶奶的扇子》(1924),同年5月4日至7月2日上海公演六场,场场爆座, 这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 演出。1939年 电影,袁美云主演。三、萧伯纳(1856~1950) 作家 社会活动家 1925剧作《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深受易卜生影响,抨击社会丑恶,认为戏剧要反映当代社会问题。1、 不快意的戏剧 《鳏夫的房产》《好逑者》《华伦夫人的职业》批判现实主义 以夸张又符合情理的方式推动剧情 精辟有力的戏剧语言2、 快意的戏剧 《武器与武士》《堪蒂达》《支配命运的人》庸俗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陈腐的道德观念 主观想象3、清教戏剧、哲学戏剧《魔鬼的门徒》 《凯撒与克里奥佩特拉》 《人与超人》批判精神减弱 滑稽笑闹成分 改良思想和神秘主义《华伦夫人的职业》1893薇薇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到母亲身边,没落的贵族子弟富克兰、年过五十的克罗夫各怀鬼胎对薇薇展开追求。薇薇不满母亲安排的生活,和母亲发生争吵,华伦夫人向薇薇讲述了出身贫困的她如何经营色情业赚钱养育女儿。她痛苦的经历打动了女儿。不料克罗夫透露出华伦夫人在已赚到大钱后仍和他合开色情业,薇薇受到沉重打击,她拒绝了所有追求者,说永远不结婚,永远不浪漫,并决意不再接受母亲的钱,自食其力,走自己的生活道路。《华伦夫人的职业》艺术特点:1、抨击了堕落社会的游戏规则,出卖色相和灵魂者能大富大贵,正经人却挣扎在贫困中。2、作者在薇薇身上寄寓社会改革的理想,抵抗黑暗现实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命运,妇女要敢于反抗、勇于独立,走出一条新的道路。3、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语言机智严谨、生动洗练,擅用争辩的手段揭示人物内心。剧情波澜起伏,层层递进,扣人心弦,促进了主题的揭示和深化。四、英国剧场艺术19世纪末 雪莱姆剧院1、亨利 欧文 崇尚舞台技巧 表演不自然2、爱伦 太利 擅演莎剧 充满热情 现实主义表演方法3、戈登 克雷 爱伦 太利之子 导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