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六章模拟题-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24 00:05:31第六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道,每道1分)1、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2、腐朽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革命性 的变革,因为:A、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企盼B、人们具有自觉的能动性C、先进 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生产方式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4、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5、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的科学技术C、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的生产关系6、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观念C、宗教信仰D、国家政权8、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符合B、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了生产力C、上层建筑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D、国家政权成了上层建筑的核心9、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0、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性质11、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 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1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B、自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C、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D、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某些社会发展的共有规律B、只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规律C、在一切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1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决定于: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它是否同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相适应C、它是否反映统治经济的利益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15、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法律关系18、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暴力统治的结果B、出现了剩余产品和所有制的结果C、产品分配不公的结果D、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19、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是个: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文化范畴D、社会意识范畴20、阶级的实质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阶级压迫的工具21、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思想22、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阶级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阶级的社会分工不同23、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24、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建立革命政党B、夺取国家政权C、创立革命理论D、发展社会生产力25、社会革命的根源是: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任务组织的暴动C、阶级斗争D、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激化26、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B、就是推翻旧统治阶级的政权C、不改变社会制度,只对社会的某些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推翻原社会的一切成果27、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A、政治革命B、思想革命C、技术革命D、文化革命28、当前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A、改变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B、根本变革社会的政治制度C、同一切传统观点彻底决裂D、根本变革社会经济制度2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3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二、多项选择题(20道,每道1分)1、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表现在:A、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显著破坏B、使生产发展完全陷入停滞状态C、消灭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D、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E、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达到可能有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表现是:A、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其影响作用D、生产关系不能长久第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E、不能人为地、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A、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C、运用这一规律才能深刻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D、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E、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的理论依据4、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的关系是:A、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技术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划分标准B、马克思曾经将二者统一起来用以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C、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D、社会形态受社会基本矛盾制约,它与技术社会形态不完全一致E、有什么社会形态就有什么技术社会形态,二者完全等同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A、上层建筑不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B、上层建筑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E、经济基础必须在上层建筑的保护下才能产生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B、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C、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D、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结构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7、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8、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物质生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E、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这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A、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仍然根源于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B、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经确立,就必须着手建立、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基础C、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知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部分内容D、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形成以后,才能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E、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层建筑的作用大于经济基础10、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有:A、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与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合的B、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的要求,总是会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产生新的矛盾C、旧社会的上层建筑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存在着矛盾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始终是对抗性的E、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1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共同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它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形态发展变革的根本原因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D、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相等的E、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得以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才会得以解决12、爱因斯坦指出: 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这段话说明:A、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科学技术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D、科学技术具有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功能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马克思指出:科学 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这意味着:A、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B、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C、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D、科学技术具有全方位的社会功能E、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的唯一力量14、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要:A、从实际出发B、整体推进C、重点突破D、循序渐进E、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15、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 非人化 的根源E、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6、社会规律的特点是:A、人自己活动的规律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C、人既是历史的 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D、不存在某中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的社会规律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17、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们的思想发展史E、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18、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肥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19、恩格斯指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这段话的含义是:A、人的活动受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制约B、历史规律服从于人们的活动C、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D、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一致的E、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客观规律制约20、群众路线是指: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E、统一战线三、辨析题(6道,每道5分)1、只有多样化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合不平衡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人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4、科技革命决定社会革命。5、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四、论述题(2道,每道10分)1、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说明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规律?2、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和特殊性?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D A D C B D C B C D C A D 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B A C A C C B D C A A B D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AE 2 ABDE 3 ABCD 4 ABCD 5 CD6 ABDE 7 ABCDE 8 ABD 9 ABCD 10 ABCE11 ABC 12 ABC 13 ACD 14 ABCDE 15 BCE16 ABCDE 17 ABE 18 AB 19 ACD 20 ABCD

2017解放军文职北京(公共知识/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1-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1). (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A.公告B.通告C.通知D.通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因此本题选D。2). 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A.林则徐B.奕诉C.李鸿章D.曾国藩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是在中央的恭亲王奕诉、文祥,在地方是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故选项BCD正确。3).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 )。A.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B.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C.农村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D.农产品是制造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①农业提供人类基本生存生活资料;②农产品是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来源;③农村是工业品、服务业的主要市场;④农民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劳动力后备军;⑤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故本题选ABCD。

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条文其实本身部不难,考生学习中困难的部分在于法言法语上的难度。比如对于所有考生来讲都会头疼的《行政法》,其实这部法律本身并不难只是一些法律词汇生涩难懂。在《行政法》中, 行政相对人 这个词看起来很生涩,其实 行政相对人 无非就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与行政机关相对的一方即我们常说的老百姓。再如,《行政法》中的 抽象行政行为 、 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复议 等这些词汇对于考生来讲就是学习的第一个门槛。但如果理解了这些词汇其实《行政法》本身非常简单。来说法律常识复杂难懂、杂乱无章,其实不然。法律这个学科是非常有体系的学科。比如考生们认为法律是杂乱无章的,只是法条的罗列而已。其实不然,法律是非常成体系的,如上文提到的《行政法》其实就非常的成体系。总体来说行政法就三大考点。再比如说民法,民法从整体上而言就是围绕着民事法律关系展开的,只要掌握了这个关系,民法的体系自然就展现出来。总而言之,考生们掌握了基本体系,法律对你来说就不再杂乱无章,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手到擒来。常识如何记忆的问题,并不建议大家死记硬背。背的时候考生们可以以题带点。也就是一边做题一边记忆这样不仅可以记忆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大家理解出题人的思路。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多做真题,真题对于事业单位考试来讲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当然并不是不要做模拟题,当考生们把真题做熟的情况下,可以去做模拟题。但大家做模拟题时不需花费过多的心思,模拟题毕竟只是参考。考试的价值当然不如真题。所以大家在多次做真题的情况下再来做模拟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