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国内普遍认可的新闻定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本节要弄清三个问题:一是新闻的定义及其含义;二是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的新闻定义;三是新闻的特点。本节的学习重点是:辨析中、西方不同的新闻定义,帮助学生正确取其精华。1.3.1 国内外最有影响的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国内外的专家对其定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至今莫衷一是。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实务派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强调的是 趣味性 和 刺激性 。 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博加特的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这条 定义 ,很明显,强调的是 反常 和 剌激 。 紧步博加特后尘的另一个著名的定义是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瓦利克尔提出: 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女人、金钱和犯罪 。对这个定义,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评论说: 瓦利克尔所以这样强调,因为性、金钱和犯罪 这些是人们(诚然是男子)遮遮掩掩想知道的东西。与此类似的还有:美国康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主编爱德华?贺说: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 啊呀我的天哪 的东西,就是新闻。 美国赫斯特报系记者莱特: 新闻就是要使读者叫 我的天呀 的东西。 美国《纽约太阳报》主编查理德纳: 新闻是一种令人惊叫的事情。 另一类是新闻学研究者们提出的定义。强调的是 时效性 和内容上的 新鲜性 。它又可细分为四小类:1、片面夸大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志。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提出的: 新闻就是编辑说是就是的一切事物。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提出: 东西一进入报业就是新闻,其他未进入的就不是新闻。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罗尔德?约翰逊说: 凡是报纸印刷的都叫做新闻。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史密斯说得更露骨: 凡是市新闻组长认为新闻的东西,就是新闻。 显然,这类定义否定事实的决定性作用,把新闻看成是一种完全按照从业者主观意志随心所欲解释的东西。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新闻观在新闻定义问题上的反映。2、认为新闻就是事实。代表性的说法有:美国新闻史学家福兰克卢德莫特: 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实。法国新闻学家贝尔纳丽耶纳: 新闻是刚发生的和刚发现的事物。前苏联新闻学家科尔尼洛夫: 新闻是值得社会重视的新闻事实。我国上世纪初著名新闻学家: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说: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些说法,强调了新闻的本源,但忽视了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主观能动反映的产物。因为客观事物中,并非所有的事实都是新闻。3、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美国新闻学者乔治穆脱: 新闻是经过记者选择后及时的事实报道。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陆定一的定义。4、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传播。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提出的: 新闻就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1.3.2 国内普遍认可的新闻定义在我国新闻界最有影响的也是至今普遍认可的新闻定义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 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理解这个定义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人类在同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所发生的各种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信息;从形式上看,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如果没有事实,就不是新闻;如果背离了事实,那就是谣言。(2)报道和传播是新闻能够成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了值得报道传播的事实,并不等于有了新闻。如果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生了一种重大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由于不被人知道,没有人了解到真相,更没有人把这个事实传播开来,这件事自然成不了新闻。如果有些事实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很有报道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加以保密,成为不能泄露的情报,除了少数人知道外,其余大多数人一概不知,这类事当然也成不了新闻。(3)新闻必须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人们每天吃饭这是事实,但不是新闻。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吃饭,这就是新闻。可见新意是使某个信息成为新闻的重要因素。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包括新情况、新动态、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 等等。(4)新闻必须及时。就是说必须注意时效。这是与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那么时效对于新闻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去时效,新闻就变成了旧闻。1.3.3 新闻的特点(一)新鲜:新闻事实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鲜事实。(二)及时:新闻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新鲜相联系的一个特点。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西方新闻价值判断的特点-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二)西方对新闻宣传的认识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闻宣传的技巧为人们所关注,出现了对宣传技巧研究的热潮。3.二战后,西方的新闻宣传有了很大的变化。(三)西方对于新闻宣传功能的态度以及原因在西方,宣传一词带有贬义,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传媒的宣传功能讳莫如深。1.早期的天主教会的反科学宣传活动给宣传一词带来负面意义。2.政党报纸阶段,报纸成为一党之私的宣传工具,因此,宣传一词蒙上了不光彩。我知道我的退休不会影响办报的基本原则。报纸将永远为争取进步和改革而战斗,决不容忍不义和腐败;永远反对一切党派的煽动宣传,决不从属于任何党派;永远反对特权阶级和大众的掠夺者,决不失去对贫苦人的同情;永远致力于公众的福利,决不满足于仅仅发表新闻;永远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决不害怕同坏事座斗争,不管这些事事掠夺性的豪门权贵干的,还是贪婪的穷人干的 。 普利策3.20世纪30年代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党通过宣传手段获得国家政权,民众对 宣传 产生了种种厌恶(四)当代西方新闻宣传特点 以美国为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闻宣传技巧有了提高,新闻宣传大多以隐形方式实现。美国在世界上需要有一个更响亮的声音,但是它不能刺耳 美国新闻署前署长默罗2、在对外宣传中,将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在娱乐节目、知识性节目等缺乏政治色彩的传媒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的价值理念。(五)中国传媒宣传的特点1.中国新闻媒体对于宣传功能的认识2.理解与宣传有关的几个概念3.如何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4.长期的宣传手法引起的弊端(1)在我国,对新闻和宣传关系的认识持续了很长的模糊时期。自政党报刊出现后,人们普遍认为新闻就是宣传。(2)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宣传与新闻的关系。(3)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学者对新闻的宣传功能十分看重。党和政府总是赋予传媒一定的宣传重任,新闻工作者也总是忠诚的肩负着宣传使命。2.理解与宣传有关的几个观点(1) 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2)关于典型报道1、 提出背景当前,改进新闻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无论是从新闻工作的一般意义上讲,还是从当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讲,或是从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来讲,关键的问题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一切以正面为主的方针,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当前就是要造成一个有利于稳定的舆论环境(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讲话)(2) 正面宣传为主方针 的内涵关键词 正面 、 正面宣传为主 、目的典型报道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是中国用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统抓全局的经常使用的报道形式,在新闻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3.如何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尊重并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克服新闻工作的宣传腔与宣传调。运用事实进行报道,利用事实 说话 ,努力避免离开事实的传播去进行空洞的说教。4.长期宣传手法引起的弊端由于长期新闻和宣传概念不能区分开来,所以中国的新闻报道的宣传味道比较浓重,在许多报道上经常以口号式、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向受众说教。(1)发奖或表彰大会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参加,某某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握手,某某领导讲话,某某领导主持 。会场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2) 两会 的报道模板某日,某会议在某的开幕,某领导讲话(通常记者把口号式的语言写进导语),某人主持会议,会场庄严气氛热烈,出席会议的人数、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出席会议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还有,等等。()()(3)外事会见报道模板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领导人。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日本新闻事业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23:23:48日本新闻事业史一、早期的报业发展(一) 读卖瓦版(二)翻译、翻刻的报纸(《荷兰新闻书》、《官版 巴达维亚新闻》(三)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二、 明治维新 期间的日本报纸(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868年1月3日,年仅16岁的天皇睦仁(即明治天皇,1867-1912年在位)出面召开了由倒幕会议,宣布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参加的御前成立新的中央政府。 尊王倒幕 运动拉开序幕。幕府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与明治政府军队在京都附近对垒,结果惨遭失败。(二)明治维新期间的报纸(三)☆ 勤王派 ☆ 佐幕派(二)明治维新对日本报业的影响1、国内交通日渐发达,火车轮船逐步出现;2、邮政制度开始建立,民间报纸可以通过邮政投递;3、确立了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学校广泛开办,义务教育开始推行;印刷术出现新的进步,日文铅活字开始逐步推广,建成了日本造纸厂。三、 明治维新 后的报业(一)第一个新闻法规的出现明治政府于1869年制定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为的新闻法规《报纸印行条例》,旨在鼓励兴办报纸。(二)近代报纸的诞生1870年4月,《横滨每日新闻》的创办,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横滨每日新闻》的特点《横滨每日新闻》为日报,定期发行,而在它之前的报纸都是不定期出版;《横滨每日新闻》采用了先进的日文铅活字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印刷,都是木版手工;《横滨每日新闻》用 西洋纸 单张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用日本纸印刷,其形状于书籍、小册子无异;最后该报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倒普通市民、工商业者在内的普通民众。(三)政论报纸的时期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政府内部矛盾的出现,报纸成为不同派别用以相互攻击的武器,这个时期的报纸可以看作是政论报纸。(四)政党报刊1.政党报纸出现的背景1881年10月,明治政府开设国会,实行立宪。由于政党论争成为了这一时期报纸宣传的最突出特点,因此日本新闻史称为 政党报纸 时期。(1883年左右,短暂的政党报刊时期结束)(五)大众报刊的兴起1.小报的出现时间 19世纪70年代(与政论报纸同时产生)背景 明治政府 文明开化 政策的实施,中下阶层对信息、娱乐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代表性报纸 《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2.小报特点(1)面对中下层读者;(3)形式活泼,有文有图,语言通俗;(4)版面较小,售价低廉。(5)类似于廉价报纸(四)商业报纸的形成经历了 政党报纸 和 小报 产生、演进之后,1886年-1887年,日本报纸开始朝着商业化方向前进。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报纸(一)向现代报业前进1、组织结构变化 向股份制经营转变。报社分为编辑和经营两大类,内部分工更加严密。2、经营方式变化 大量刊登广告,同时销售方式更加多样,价格更加低廉。3、编辑制度变化 设立总编辑部,实行综合编辑制度,对新闻报道实行统一的调度安排。4、技术手段变化(印刷设备等)五、二战期间的报纸从30年代开始,日本报业就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控制,逐步被军国主义势力所左右,失去了应有的 独立性 。二战期间,政府更是将报业纳入到了 战时体制 ,使它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宣传工具。六、二战后日本新闻事业(一)新闻改革1945年以后,美占领军按照美国模式对日本新闻界进行 民主化 和 非军事化 改革,日本新闻机构在这一改造中,逐渐具有了民主色彩,走上了西方 新闻自由 的道路。七、当代日本新闻事业(一)概况据1992年统计,日本每千人拥有报纸居世界第一。日本各类图书杂志出版量居世界第五。(二)日本媒体的显著特点日本是名副其实的传媒业大国,传媒业的发达和先进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按照最普通的发行区域法来划分,日本的报纸可以简单分为全国报、地方报和县报三大种类。3.巨大报刊集团的存在和报刊业的垄断化、寡占化。4.庞大的发行数和高普及率。5. 报刊的 等级 划分并不明显。八、日本的广播电视发展(一)发展概况1925年3月22日,日本无线电广播试播成功,随后政府批准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各设一个广播电台。1926年三家合并,以东京广播电台为基础成立了社团法人 日本广播协会 (NHK),直到1953年它独占日本广播事业。在军国主义统治期间,广播一直是军国主义的重要宣传工具。1950年,日本国会通过了 电波三法 ,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的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原则,确立了公司并存的双轨制。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 12:42:21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一、制度构架 从人治走向法治1、建立新闻法: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2、提升大众社会权利: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从重义务轻权利向权利义务并重转变。3、建立理想制度:大众传播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二、竞争格局 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1、出现跨行业的联合2、行业联合开始3、联合为跨地区兼并奠定了基础三、媒体运作 从传者为中心走向受众为中心1、传者角色转化:发号施令向服务转化2、受者角色转化: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3、媒介风格转化:多元化四、受众兴趣 从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1、受众的分化:小众化倾向2、媒介的分化:党报与大众化报纸并存五、新闻理念 从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1、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的规定性2、社会深层原因媒介结构从单一的党报走向多元化的报纸结构,媒介功能从唯一的宣传功能走向多元化功能,媒介经营方式越来越多。3、转化的途径作业布置:1、试述中国改革开放后三次新闻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产生的变化。2、谈谈21世纪后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