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常识模块:关于附加刑中剥夺政治权利相关考点的讨论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条件及其考点 第一,适用对象界定:根据《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主要适用于危害安全的犯罪分子,或者是故意杀人、强奸、防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可以剥夺政治权利,死刑、无期徒刑必须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主要涉及以下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担任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有公司、企业、军队文职考试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公立学校的教师也不得担任,但是是根据学校自己规定,法律没有涉及。 第三:执行与期限 ①附加于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与管制同时执行、期限相等,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

剥夺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③附加于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重点记忆拘役和有期。 故剥夺政治权利是刑法与宪法相联系,且学生对剥夺期限经常存在疑惑的点,应详细分条解释。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的涵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15:33:35一、政治的涵义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政治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延伸的概念。在中国儒家所主导的关于政治的种种表述中,最为经典因而也是最经常被人提及的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说法,即,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中国古代思想除了讨论 天地 观念之外,还主要讨论 人和 及治国之道。政治被理解为对国家的治理。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政治有教导、指正的含义;建立在中国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传统中国政治观,具有人治训导、统治教化的倾向。中国人对政治的现代理解,主要受到来自西方世界的文化和政治观念的影响。在这方面,孙中山的解释最具代表性,因而,他对政治的定义和解释,也经常为中国政治学界所引用。孙中山曾以 管理 而不是 统治 来界定政治,他说: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在此,他强调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公共性,二是管理性。用我们今天的表述就是, 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政治 的引文概念为Politics,该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Polis ,其字面意指 城邦 或 城市国家 。人们对政治的解释和定义历来不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学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阐发了不同的政治观,因此,对政治概念也形成了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的大体思路可以归纳如下:价值性解释:这是一种政治哲学的思维向度。无论从儒家 德治 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西方 正义 的角度出发,人们倾向于从应然的理想的角度来定义政治,认为政治应当具有某种价值性特征或标准,背离这个特征或标准的现实政治,就是非正义或不道德的。应当承认,这种阐释为确立政治的价值评判标准提供了依据。神学性解释:这是一种宗教性的思维向度,在中国主要表现为 受命于天 的思想,在西方主要表现为 君权神授 的政治观。在这种思维向度下,政治生活是神意的安排。政治的神学性解释为政治生活提供了一时的合法性基础。权力性解释: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向度,它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具体表现是,中国古代以法家为代表的 法 、 术 、 势 的政治之道;西方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政治观,把政治的核心理解为夺取权力、维护权力和扩大权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认为,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政治主要是指 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这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向度力图从政治的核心要素出发来阐释政治生活,把政治理解为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活动。管理性解释: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思维向度,它把政治视为公共管理活动。所以,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义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又可以被定义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从公共管理的参与角度将,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也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定义。比如,政治被定义为实现权力,实施权威,制定集体政策,分配稀有资源,实施阴谋和操纵计划等等。上述不同定义,也可以被归纳为四种概念或观点,即: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作为妥协和同意的政治;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这四种定义,实际上也是认识政治的四个不同角度或思路。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的特点-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20:53:46政治的特点从上述关于政治涵义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政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为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的政治这种现象,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収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政治生活的基础是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政治的产生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収展分不开的。同样,政治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収展而不断収展。政治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正如恩栺斯指出的,一旦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这样,政治也就随乊退出历史舞台。(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与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不同,政治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现象,即是人与人之间的支配与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政治权力产生的根源和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不同阶级、集团之间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利益要求权力,权力服务于利益,这就是政治与经济、权力与利益的内在联系,也是政治的真谛所在。所以,人类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活动。考察人类政治生活的历史,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要么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要么是反对国家政权来取得自己的利益,总是为了实现本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围绕国家政权展开活动。正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活动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现象,如政治关系、政治活动、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谋略和政治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