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瞿秋白后期的新闻思想-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8 17:34:20瞿秋白后期的新闻思想 (指导性、通俗性、立场性、战斗性、真实性等)1927年10月创办《布尔塞维克》到1935年6月就义。主编了《布尔塞维克》和《红色中华》报。一、 罗针 论的进一步发挥视党报为无产阶级革命的 罗针 ,是瞿秋白一以贯之的思想。(强调党报的指导性)二、 脸向着群众 的大众新闻思想1、 脸向着群众 (文风通俗化、群众化)2、消息必须具体、客观,绝对不夸大不吹牛3、根据具体的事实撰写评论,以指导工人群众应当怎样去做。4、工厂小报必须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5、组织读者的读报会,把党的口号政策广泛传播到不识字的劳动群众之中去。普罗新闻学运动三、党的机关报怎样改进自己的工作1、党的机关报必须全面反映党的生活。2、党的机关报要正确地开展和加强 自我批评 。3、消息的写作和编辑要具体明晰。4、评论要有说服力,反对命令主义倾向。5、加强党报的工农兵的通讯运动,使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到更高的一个阶段。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一、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并重的理论二、报纸是一切工作的武器三、新闻业务思想(一)新闻要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二)引动群众看报的兴趣,取得所要取得的效果(三)尊重事实,维护真实(四)消息的写作要精练(五)文字的通俗化第四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闻天的新闻思想一、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一)坚决反对和克服宣传工作中的 党八股(二)要像重视组织工作一样重视宣传工作(三)做宣传工作必须全面具体地了解宣传对象(四)在宣传内容上报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的基本口号相联系(五)注意宣传形式的多样性二、关于党报的思想(一)关于党报的性质(二)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三)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和通讯员培养(四)党报要加强监督与批评,提高其战斗性第五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翼文人的新闻思想一、左翼记者团体的新闻思想1931年10月成立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1932年3月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基础上成立的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 记联 ),是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战线的两个进步群众团体。(一)将新闻大众化作为推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途径(二)提出了特殊历史时期新闻记者的精神和职责(三)用阶级斗争理论探讨新闻的功能与本源二、邹韬奋的大众新闻思想(一)动机观 新闻工作要为社会大众的福利而活动,而不要为自己的私图而活动(二)立场观 以劳苦民众的立场为出发点。(三)群众观1、牢固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服务所应具的精神及德性。2、替群众说话,做人民的喉舌。3、文字力求大众化,尽可能用口语文来写言论和新闻。4、尽自己的心力为读者服务,做读者的 好朋友 。(四)业务观1、办报刊最需要的是业务创新精神,努力办出个性和特色。2、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3、对新闻(消息)的要求。 迅速、真确、编辑得法4、编辑业务思想。(五)自由观(六)道德观1、人格与报格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2、记者要克服个人主义,服膺集团主义。3、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大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拒绝一切低级趣味的内容。4、记者应正确处理好义利的关系,在经营上切不可见利忘义。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道德与伦理-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7-10 18:35:35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以及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职业,作为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以及调整它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从业人员内部关系)的新闻职业道德才逐渐地系统完善起来。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是同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化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分不开的。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包括新闻自由、社会责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廉洁诚实、遵守法制、作风正派、保护消息源、更正和答辩等内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后,资本主义的商业道德在新闻职业中的具体表现;是资产阶级价值观、 人权 理论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本质上的牟利性与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反映在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文上,表现为概念含糊、抽象、自相矛盾、不易遵守。1994年4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全面、系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也反映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道德要求,因而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很强的指导意义。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其主要内容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1、试述隐私权、知晓权、采访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2002)2、简述:新闻道德是对记者行为的特殊约束准则。(清华大学,2003)3、电视偷拍采访会带来哪些媒介伦理问题?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你怎样看待电视偷拍采访?(清华大学,2007)4、名词解释:新闻伦理(清华大学,2007)5、名词解释:新闻道德(中国传媒大学,2001)6、2000年11月8日被认定为中国第一个记者节,谈谈你对中国记者的社会责任及职业操守的认识。(中国传媒大学,2001)7、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中国传媒大学,2002)8、名词解释:新闻职业道德(南京大学200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任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责任;新闻真实性;新闻自由;新闻政策。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真实性的含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本节主要讲述二个问题:一是新闻真实性的含义;二是新闻事业在反映和指导实际时应坚持的基本观点。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新闻真实性的含义。8.1.1 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 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谁who)、事情(what)、原因(why)都经得起核对。8.1.2 新闻事业在反映和指导实际时应坚持的基本观点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事业在反映实际、指导实际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观点:(1)真实反映实际的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是新闻事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中国国情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社会实践,都是第一性的,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新闻工作的本源(事实),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新闻工作者对客观实际应当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实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2)正确指导实际的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喉舌),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新闻事业的根本任务。党和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工具,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新闻事业在党和人民之间、在党的政策和社会现实生活之间起着沟通上下的中介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事业要正确地指导实际,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真实地反映实际、正确地指导实际需要有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要认真学习理论和掌握政策,并且善于把党的政策和客观实际、把党和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社会实践完美地统一起来。要想做到这点,新闻工作者要勇于面对现实,要有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不怕压力,不怕打击,不怕受委屈,不怕威胁得诱,勇于同一切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言行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