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中古代时辰

时辰是古代人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昼夜的划分方法,中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俗称所反映的情况就是中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