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4)

2.“嫦娥三号”在落月之前,科学家就落月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落月奠定了基础。这表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3.在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仍然敬仰焦裕禄,最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折射着()A.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B.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性精神D.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5.“光阴一去不复返”表明()。A.时间的无限性B.时间的有限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不可逆性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1.答案:B解析: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虽然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是一致的,都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不是人的意志的自由创造,而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社会是处于经常发展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的,都有自身内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本题应该选B。2.答案:C解析:科学家为“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做的准备说明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A项说法错误,排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错在“正确”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此本题选C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时政与哲学的知识。焦裕禄是时代精神的象征,因为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他身上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从哲学角度来分析,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他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焦裕禄重视对社会的贡献和满足,他才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他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是因为他为党为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选D,4.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5.答案:CD解析:“光阴一去不复返”,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这里说的是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的特点,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故选CD。

2016考试岗位能力指导:赋值法拓展

赋值法就是给予某未知量一定的特殊值,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赋值法可以大量的应用在工程问题中,如果工程问题中只给出时间,则我们可以任意赋值工作总量,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题。A.5B.10C.15D.20这时候同学们也许会疑惑,这道题目中甲乙没有告诉时间,只是告诉几次几次,是不是可以赋值工作总量呢。这道题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工作时间,但是我们假设工作运一次用一个小时,这样就等于是告诉大家工作时间,只告诉时间,我们就可以赋值工作总量为任意时间公倍数。我们假设甲一共运了X次可以运完,则乙车需要运X+5次,两辆车一起运需要6次,所以我们可以赋值工作总量为6X(X+5),这时候甲的效率为6(X+5),乙的效率为6X,甲乙的效率为X(X+5),我们可以知道甲的效率加上乙的效率为甲乙的效率和,也就是6(X+5)+6X=X(X+5),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把这个方程化简成为,我们解这个方程得到X=10或者X=-3,后者不符合条件舍去,所以甲单独运完需要10次。赋值法还可以应用在基础运算的题型中,比如下面这道题:A.yz-xB.(x-y)(y-z)C.x-yzD.x(y+z)如果XYZ都能使ABCD四个选项符合正奇数的要求,那么我们取特殊的数值也一定会使其满足正奇数的要求。这时候我们带入最简单的连续负奇数-1,-2,-3.发现这时候选项ABCD的值分别是7,1,-7,5——出现三个正奇数,这时候我们无法辨别选项,是不是说明赋值法在这里无效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赋值另外一组数值-2,-3,-4来看看,发现这时候我们选项中只有B选项才是正奇数,我们得到了正确选项。对于这道题来说,赋值法也是远远优于考虑内部关系的,只是我们需要赋值两次。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军队文职考试备考:逻辑判断题解题方法总结

2016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即将来临,红师教育为了各位考生更好的备战2016军队文职考试考试,解答逻辑判断题,常用方法有四种: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计算法,红师教育现在为各位考考生详细解析这几种方式的使用方法,红师教育在此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

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