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定义判断常识:心理学

在2020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考试的定义判断题型中,心理学类常识是常被用来出题的素材,和法律类常识,经济类常识并称为定义判断三大考点,而心理学常识是相对这几类考点中我们最不熟悉的一类,因为日常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较少,而心理学专业的名词又比较少见,所以这类试题往往会成为最不好理解的一类常识。那么,今天在这里就为考生将心理学中在考试中常见的专有名词为考生做一总结,供考生在为这部分题目做一些基础的知识储备。 彼得原理是美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1]。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2018年陕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之判断推理学习入门方法

备考2018年陕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在岗位能力中的判断推理模块中,现在大部分学员对其的学习,都比较功利化,希望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优秀的老师也能帮助同学们做到这一点,但如果你想长远打算,夯实判断推理的基础,真正提高对判断推理题型的领悟能力,在2018年陕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那么你就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学习了。 学习判断推理的第一步,不是学习所谓的技巧。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这几年技巧越来越不要用了。为什么呢?因为出题人也不傻,他也知道许多题目有各种各样的窍门,如果大家都用窍门来做题,分数都偏高,那么出题人出这些题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出题人岂不是显得很无能?

当然,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学习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根据判断推理中不同考点所考察的不同能力来入手,有针对性的去提高。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判断推理大概有哪几个题型。 题型一、图形推理 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选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018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岗位能力常识判断之如何解决心理学问题?

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在最近两年出现了对于心理学方面常识的考察,心理学这一部分虽然在考试大纲中没有明确表示出来,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以考察心理学原理的方式来检验考生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在我们的生活和考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心理学常识。比如: (15年军队文职招聘)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晕轮效应B、马太效应C、破窗效应D、配位效应 (16年423)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 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考试中对心理学方面进行考察时主要是对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原理进行出题,题目的难度不大,不会出现太过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只要考生对于常见的心理学原理简单了解其含义和所带来的启示即可很从容的面对这方面的考题。

2、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3、破窗效应传递的是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 4、从众效应指一个人在面对众多反对声音的时候,容易失去主见,失去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随波逐流; 5、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6、门槛效应指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7、青蛙效应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8、森林效应强调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经历竞争、淘汰、相互的比较和相互之间的评价才能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奋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11、蝴蝶效应揭示了细节决定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原理:比如鲶鱼效应、手表定律、木桶原理等,所以只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这些心理学方面的原理简单了解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一定能够迎刃而解,预祝大家在2018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中成公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