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传播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812:33:13新闻传播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5.1新闻传播模式与途径(1)新闻传播模式①单向传播:指信息传递方向仅仅是从传播者(新闻机构)传向受众。②双向传播:指信息传递方向既有传播者传向受众,也有受众传向传播者。其中受众向传播者的信息传递,称之为信息反馈。(2)新闻传播途径新闻事实,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传到受众:一是通过新闻机构即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二是听别人告诉即通过群体传播和亲身传播;三是自己亲自经历或亲眼目睹。2.5.2新闻传播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一)传者与事实传者又称传播者,指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的发送者。在现代,主要指大众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及其记者和编辑。在现代社会,这个中间媒介新闻传者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是一定的组织机构。他们在使事实成为新闻这一点上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传播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二)传者与受众受众又称受传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受众的数量比传者大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位社会的人,都是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是互相依存的。也就是说,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传者,也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传者也就不可能存在。它们之间任何一方失掉另一方,都必然导致自身的丧失。不过,这种相互依存性,只能静态地确立它们的存在位置,还不能完全解释它们在新闻传播的动态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指向的、自觉的社会性活动。传者在传播时,无法改变事实。但是,传什么,怎么传,传者却有自主性。另一方面,受众作为接受主体,同样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受众拥有自己选择新闻媒介与内容的权力,从而反作用于传者,构成对传者的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这是一种对立统一,其结果是必然相互协调互相适应。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正是这样。从新闻传播的运作实际看,传者和受众双方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以适应对方,并帮助对方进行自我调整,来共同完成新闻传播,推动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一)事实对传播者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客观存在的事实制约着传播者报道的真实性;事实本身的逻辑性制约着传播者对事实的解释;重大事实具有传播的必然性,决定了它非传播不可。(二)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新闻机构必须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受众化潜在的新闻为现实形式的新闻:客观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受众对于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受众对于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有评议权,发言权。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传播媒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12:22:26新闻传播媒介我们以大众传播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时,这些媒介便表现为主要的几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站在新闻传播的当代平台上,分析它们的特点,认识它们的短长,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我们研究这些媒介的主要任务。第一节媒介与新闻传播媒介一、媒介的含义与本质(一)媒介的含义第一,传播媒介是由制作媒介、传输媒介和收受媒介共同构成的统一的媒介系统。第二,传播媒介的核心是指将传播者与收受者连接起来的承载一定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二)媒介的本质在外在的器物层面上,媒介表现为一定的物理工具;在内在的精神层面上,媒介本质上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形式,是人类有目的地实际利用自然物质的属性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综合结果传播媒介本质上是一个沟通传收双方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物质载体是壳,信息符号是核,看不见的意义是味,传播就是这种味的交流与分享,因此,传播媒介就是意义的媒介。二、新闻传播媒介第一,从传播者角度说,必须以传播、评述新闻事实信息为媒介的基本使命。第二,就媒介本身所承载的内容而言,新闻在质与量的统一性上必须占据所有传播内容的核心地位。第三,从收受者角度说,对媒介的信息诉求或心理期待主要是新闻事实信息和相关的评论,而非其他内容。这三条的核心是说,新闻媒介必须以负载新闻信息符号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即传播新闻是它的核心要务。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与特点一、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及个性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作为大众化的新闻传播媒介,报纸的历史是最长的。首先,报纸的物质形式,使它易于携带,便于保存;而报纸依赖的物质形式,也使它的传播速度无法与电子媒介相比。其次,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使报纸新闻易于超越时空的限制,易于进行深度报道。(二)广播广播就是通过无限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对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可以通过设备的轻便性,用无线电波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信息传送到四面八方;听众也可以以任何姿态、在任何情况下收听。但它随时即逝,不易留存,对收听的时间有着客观的限制;同时声音语言的口头化也使它难以像文字符号那样很好地进行深度报道。(三)电视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电视的图像语言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的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的现场性使观众有了在场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电视在传播新闻方面也有它明显的劣势和不足,一些重大的新闻或重大新闻的一些部分或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四)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把众多计算机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其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形态的特点,使新闻传播朝着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网络新闻是真正全球化的新闻,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发自收的自由,而且提供了抵抗多种可能的收发限制,这就使网络新闻能够在一些新闻事件、问题、人物、现象上,形成独特的舆论环境。(五)通讯社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被人们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总汇处,因而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从严格意义讲,通讯社不是新闻媒介,而是媒介组织,它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是并列的概念。但考虑到通讯社主要以供稿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的特点,我们姑且列在此处加以说明。(六)手机由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被人们称为网络媒介之后的第五媒介。由于短信具有独特的群发功能和点对点的技术特点,人们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将短信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二、新闻传播媒介的共同特征首先,从本体论角度看,新闻传播媒介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物。其次,新闻传播媒介拥有任何媒介天然具有的中介性,即新闻传播媒介是将新闻事实、传播者、传播内容、收受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和中介。再次,新闻媒介,特别是大众性的新闻传播媒介,是一种材料、技术和信息符号的融合物、统一体,也可以说是实现新闻传播的物质手段。还有,作为大众性的新闻传播媒介,必然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大众性。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一、建构传受关系的桥梁在新闻活动中,将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直接连接起来的是新闻传播媒介。二、传送新闻信息的通道新闻传播媒介发挥了传送新闻信息、评论新闻事实或事件的通道功能,这也是新闻传播媒介的两大主要本体功能或直接功能三、实现媒体功能的载体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传播业(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12:24:29新闻传播业(下)新闻传播业作为人类的事业,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必然具有普遍的性质和功能;同样,新闻传播业具体演变发展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拥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念和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业的现实面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国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节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业一、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业在总体上,资本主义新闻业必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服务。在这种总前提下,与社会主义新闻业相比,资本主义新闻业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新闻资产的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新闻业的主导型所有制形式。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在总体上,社会主义新闻业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服务。在这种总前提下,与资本主义新闻业相比,社会主义新闻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主义新闻资产属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传播业的主人,但通常以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并经营媒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第二节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方针与基本任务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具有一般产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这种地位和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它拥有自己特殊的运行方针和任务。一、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基本含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既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社会信息中心,也是党的思想宣传中心。因此,不能把新闻媒体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传播新闻的媒体,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媒体,它还是党和政府极为重要的、有力的思想宣传舆论部门。这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所有具体问题的基础或前提。二、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方针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二)新闻业的具体工作方针最重要的、最稳定的工作方针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二是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前一工作方针注重手段,后一工作方针注重目的,可以说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核心就是为了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因此,从理论角度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一条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实现正确舆论引导。三、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主要任务基本理论宣传报道、宣传正面事实适度报道负面事实运用新闻手段,进行批评报道和监督报道发挥新闻业的多样功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第三节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政治原则一、新闻传播业的党性原则所谓新闻业的党性原则,就是一定政党在新闻业上的党性规范、准则和要求。在中国,新闻业是中国共产党所有事业的一个部分,是党的喉舌,因此,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业的第一原则,生命原则。党性原则的来源党报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是: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坚定不移地阐述和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党报要监督党的领导,勇于批评党的领导人的缺点和错误;党的报刊不是党的领导人的报刊,而是全党的报刊,党的报刊有权力监督和批评党的领导;党报应该成为党内自由交换意见的阵地,党内的思想斗争可以在党的报刊上公开进行,但要遵循党的共同纲领和策略。党报要始终宣传科学的理论,用它们武装工人的头脑,党报要维护党的理论的科学性。(二)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首要是把新闻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办事,必须实行政治家办报第二,新闻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与时俱进,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展开新闻工作。第三,新闻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二、新闻传播业的指导性原则指导性的含义与根据所谓新闻业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业通过新闻手段具有的对收受者思想、观点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属性。指导性原则,则是指某种新闻业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规范,即要求新闻业要自觉运用新闻传播手段引导收受者。(二)指导性的方式与类型就当代中国新闻业而言,主要是通过理论阐释、政策宣传、事实报道(主要包括能够形成明显指导性、启发性的正面报道,部分能够对人们形成警戒作用、吸取教训的反面典型报道,能够对社会和人们产生指导性的预发性报道等)的方式实现指导的。指导性的类型:指导舆论、指导工作、指导生活、学习等。(三)指导性的基本特点首先,新闻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这种指导不是命令性的、指令性、强制性的指导,而是一种服务性的、平等性的指导,即指导者与被指导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次,新闻业的指导性主要是通过新闻手段实现的,是通过让事实说话,特别是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实现的。再次,新闻传播的一系列其他特征,决定了新闻业实现指导性的特点。三、新闻传播业的群众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的含义与根源作为中国新闻业的一条基本工作原则,群众性原则是指,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兴办、支持和发展新闻业,通过新闻传播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特别是新闻信息的需求。第一,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第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第三,正确处理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与其他普通群众的关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传播观念辨析-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23:26:00新闻传播观念辨析(二)本节主要内容一、中西新闻真实观比较二、中西受众观念的比较(一)西方对新闻真实性认识的发展1.从手抄新闻到印刷新闻,人们最初实行的是有闻必录方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其新闻是真实的。2.政党报纸产生后,某些报纸为一党之私,会不顾事实真相,添油加醋,甚至捏造事实,损害了新闻真实性。3.廉价报纸时期,很多报纸为了利润,吸引读者,有时编造假新闻来吸引读者,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二)西方国家对于真实性的规定1.美国1923年问世的《新闻规约》第24条规定:真诚、真实、准确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2.法国1944年5月6日的条例规定,凡是发表处于恶意制造病有可能扰乱公众安宁的消息者都要受到惩处。散布任何与事实不符的消息都将构成犯罪。3.英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发表不真实报道或言论,对其职务或特别职业产生大的影响,给其带来损失者,可以恶意捏造定罪。(三)真实性与国家利益关系在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为了国家利益,真实性也可以牺牲。谢谢你,布什。谢谢你,美国。美国特种兵在炮火掩护下冲进纳西里耶的医院大楼,救出受伤被俘的19岁女兵杰西卡林奇。战争的真相也许并不像你知道的那样。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传媒与战争》没有哪个英国记者在自己的国家处于战争时还能保持中立:客观性只是和平时期的奢侈品,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战争的延伸。BBC新闻部主任理查德山姆布鲁克(四)中国对新闻真实性认识1.中国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历程2.中国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1)近代报刊在中国问世之后,真实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最早出版的一批近代报刊中,失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广州有两个朋友,一个姓王,一个姓陈,两人皆好学,尽理行义,因极相好。每每于功夫之暇,不是你寻我,就是我访你。且陈相公于西洋人交接,竭力察西洋人规矩,因往来惯了,情意洽洽,全无一点客套,虽人笑他,他却殊觉笑差了,不打紧。忽一日来看王相公说道,小弟今日偶然听闻外国的人,篡辑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莫胜快乐。王道:晚生大可取,总有妙才《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2)进入20世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成为报业的主流,为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刊登了一些假新闻。(3)1927年之后,国民党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新闻真实性也没有得到重视,失实报道很多。(4)20世纪20年代工人报刊和共产党报刊诞生后,也出现了一些失实报道。在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中,陆定一提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5)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新闻和文革时的造谣新闻,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损害。6月8日,河南生遂平县卫星农业社首放小麦亩产2105斤的卫星。这个记录仅仅保持了不到5天,就被河北省魏县的亩产小麦2394斤所打破。紧接着记录不断被刷新:6月16日,湖北谷城报出4353斤的卫星;6月18日,河南商丘放出4689斤的卫星更让人吃惊的还是水稻的产量:8月1日,河北孝感突破水稻单产1万斤大关,放出了亩产1.5万斤的卫星。毛泽东也信以为真,8月4日,在河北徐水视察时,对全国竞放卫星的情况大加赞扬:世界上的事情不办就不办,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如今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这以后,各地更是推波助澜:8月13日,湖北麻城爆出亩产36900多斤,自称天下第一田;8月22日,安徽繁昌放了亩产43075斤的卫星,却没敢号称天下第一;9月18日,四川髀县放出了82525斤的特大卫星;同一天,广西环江则放出了130434斤的超级卫星。(6)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学界对真实性有了更多认识。新闻真实性包括三个层面:细节真实、总体真实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二)中国新闻报道失实的文化学因分中国传统道德过分强调道德原则规范,强调为道德理想而牺牲的精神。因此,在很多时候,记者为了追求在报道上的教育意义和道德意义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案例:范长江:《从嘉峪关说道山海关北戴河海滨夜话》一天午后在西安游过大雁塔,塔壁上有许多东北人伤感的题诗。特别是在最上层的东窗栏上,有一位东北军的青年军人,静穆地向东方空际翘望,有时蹙眉深思,一直到晶莹的皓月,已慢慢地从东方浮升出来,他还没有稍稍改变他原来的望空遐想的姿态。他说,到那时,他才明白千年前的失国皇帝李后主所作词中几句的意思,所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谓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乃至所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远远的海上,在水光月影之中,浮出了一直小艇,接着随风送来艇上一群青年男女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一)西方新闻理论中对受众的看法1.在政党报纸的阶段,报业只是将报纸看作是推销政党观点和鼓吹政党革命的工具,读者只是宣传和教导的工具,对读者不是很重视2.满足读者需要,视读者为上帝,是大众化报纸阶段西方新闻界主要的办报理念和办报手段。大众化报纸特别关注中下层读者,以他们为主要的读者群。(二)中国新闻实践中对受众的理解1.中国近代国人自办报刊以来,读者被当作了宣传和教育的对象。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其有助于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之所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吾于《民报》之出世觇之。孙中山2、无产阶级报刊创立之后,也把读者作为自己的宣传对象,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人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刊物上进行宣传。我们正在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你们不仅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在群众的实践中去考察政策是不是正确,有没有缺点,这里就表现你的创造力了。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的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你们的呼声,人民不敢说、不能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这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3.建国以来受众观念的变迁(1)建国之后,中国的新闻媒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传者为中心的,媒介生产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2)1956年,复旦大学教授王中提出读者需要论,被当作资产阶级观点加以批判,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能平反。(3)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新闻媒介对受众真正重视和尊重。新闻媒介从传者为中心逐步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过渡。新闻媒介更加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真心实意的倾听受众各种形式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