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军队文职招考军队文职岗位能力备考:警惕“偷换概念”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中,很多部分涉及概念,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偏爱偷换概念,即选项看似与题干有关,实则偷换了题干中的核心概念,这种常见的迷惑性选项不仅会出现在片段阅读中,也会出现在可能性推理,因此,专家提醒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务必要学会辨识,遇到时及时悬崖勒马,不至一失足成千古恨,达到能够准确排除这类错误选项的目的。1、教育经费的使用,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教育主管部门很少明明白白的告知国民,教育的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国民教育经费的规划和使用,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弥漫在庞大无比、盘根错节的教育体系之间,老百姓恍如雾里看花,只知道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却难以知晓问题的根源所在。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A.批判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僚作风B.呼吁教育经费的规划使用应清晰透明C.老百姓难以知晓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D.教育部门对教育经费的混乱负有责任红师解析:片段中出现的教育经费的使用,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很少明明白白的告知国民,教育的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国民教育经费的规划和使用,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老百姓恍如雾里看花等都说明当前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够清楚,进一步强调应该明晰。选项C是说难以知晓使用情况,而题干论述为难以知晓问题的根源所在,二者论题不一致,容易错选。正确答案为B。2、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它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近年来,亚健康在国内外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展开亚健康的研讨是有意义的。从字面来说,亚,就是次于。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病率很高B.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C.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D.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红师解析:答案选A。题干所论述为亚健康的发生率,而选项表述为发病率,偷换论题。3、某研究机构耗时9年,追踪调查6.3万名健康人士的饮食习惯,包括肉的消费量、肉类烹调方式以及肉类煮熟的程度等,研究小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对象分为5组。截至研究结束时,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们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因此,研究者得出大量食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研究表明,父母若有一人患胰腺癌,子女患该病的几率将提高30%B.显示,长期食用煮熟肉类和长期食用烤肉类的人群相比,患胰腺癌的比例相当C.调查表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有98%都喜欢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烤肉,并且常常熬夜D.该研究中偏好半熟烤肉的人患胰腺癌的比例比偏好全熟烤肉的人高约60%红师解析:题干通过研究得出大量食用烤肉和患胰腺癌之间存在因果联系。C说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与其他人相比,除了烤肉食用量不同以外,还有其他不同,则可能的其他不同导致胰腺癌,从而削弱结论。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D偏好半熟和全熟的对比与题干食用烤肉的量无关;B看似有关,但长期食用烤肉与大量食用烤肉并非一个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答案选C。4、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红师解析:题干推理所犯的错误是由整体的性质推出个体的性质,我们的佛教寺庙在第一句中属于集合概念,而在第二句中属于非集合概念,故题干偷换概念,导致推理错误。选项中只有D项由独生子女整体的性质,推出某一个独生子女个体的性质,与题干错误一致,故答案选D。各位考生遇到偷换概念时,如果可以一眼看穿,就可以快速而且准确排除错误选项,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正确率。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对这类错误选项加以关注。
军队文职岗位能力言语理解:言外之意,你能读懂多少?
2020各军队文职招聘试陆续拉开序幕。很多小伙伴开始进行积极的备考,但总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对于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对于题型的了解不清楚、对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让很多小伙伴陷入恐慌和纠结中。比如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很多小伙伴都会感到提升速度很慢,除了自己平时没有阅读习惯,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够以外,有些题型的灵活性也是导致很多小伙伴做错的原因。其中隐性主旨就是一类比较难的题目。希望和小伙伴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种题型的解答。例: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在这道题目中,问意在说明,也就是要让我们分析完材料后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亦即中心思想。材料第一句引出汪曾祺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和内在的思想同不存在,不可剥离,之后谈到写小说不仅要体现语言,也要体现道德思想等内涵。如何做人等等一些关于道德内涵的东西,是和语言密不可分的。在最后一句中,提到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亦即语文教育的功能应当包含那些,而后面强调诗歌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由此克制,既然语文教育要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那也就说明在语文教育中要体现诗歌的内容。整个文段均在分析语文教育、传统文化和诗歌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突出观点。因此这道题可以理解为隐性主旨,而通过文段的分析,发现作者在最后凸现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应有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作者想要突出的诗歌的重要性,进而唤醒我们重视诗歌。这个就是材料的言外之意。根据这个中心思想,结合选项就可以非常迅速地选择C选项。纸短情长,隐性主旨在考试中依然会经常出现,因此再次给大家简单做个总结:1、如果文段先分析一个问题,然后指出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针对原因提个对策,从源头解决问题。2、如果文段先分析一个问题,然后指出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危害。那么我们可以针对问题提对策,解决了问题,危害也就没了。3、如果文段先分析一个事物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当下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不足。那么我们可以针对不足缺陷提对策。让这个重要的事物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公教育希望小伙伴们在学会以后能够继续提升自己对文段的理解能力,真正做到读懂材料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