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6 21:53:2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 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美 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 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区别为什么说 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 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 地形)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 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1 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 (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巧记 享社互意行过系 想射护衣心过细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1 22:28:02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起始和发展脉络: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 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 甲骨、金属铸件等。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古代报纸的诞生: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 邸 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 进奏院状报 ,也有称 状报 或 报状 的。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 邸 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 进奏院状报 ,也有称 状报 或 报状 的。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他们是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它们是一种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法,因而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与宋以后的邸报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报状还残留有某些官文书的痕迹,但已不同于官文书,而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最早的报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与16C诞生于欧洲的新闻信相似,但比作为西方近代报纸远祖的 新闻信 早诞生大约800年。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那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特点:首先,它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们向自己的藩镇长官们报告朝廷信息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其次,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信息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再次,它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发为定期发行。这种官报从它问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为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播经主管部门核定允许传播的信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进奏官的地位:邸报 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的韺门司等政府部门抄录下来的。抄录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就这一部分工作来说,进奏官带有官报记者的性质。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特点: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 小报 和 新闻 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习惯性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以前,还没有专业化,徽宗时期以后,才逐渐形成唯一种职业,社会上开始有了一些 专以探报此事为生 的人。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 书肆之家 。小报 的主要内容是: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等时事性政治材料。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泛。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屡禁不绝的原因: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查禁 小报 ,曾颁布过很多谕旨和法令。北宋时期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条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限制 小报 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南宋以后,由于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这才加强了对 小报 的限制,并陆续颁布了对小报的禁令。但是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7,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明代邸报继续发行,不同的是内容的提供者由进奏院变成了通政司和六科,之后,由各省派驻京师的提塘官按照各自所需,加工复制后发到本省。明代邸报内容更加丰富,上到皇帝谕旨,下到天象农事,采用书册式发行,逐日抄发,每日一册。明代出现了报房,尤其是民间报房的出现,使抄报行和送报人等相关职业随之星期,使得报业初步呈现出了独立的社会行业特征。明代后期,伴随着频繁的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新闻传播样式,主要有旗报、牌报和揭贴。8,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天变邸》是一份专门报道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就是指发生在北京内城西南,以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一带为中心,波及到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报道这次事件的邸报,当时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不少京内外人士都是通过阅读这份报纸才了解到这次事件的详细情况。这段文字对于这次事件所谓的 天变 的面上做了概括性的描述,有些像一般的新闻导语。写作有些类似今天常用的 倒金字塔 写法。《天变邸钞》关于北京这次灾异事件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从这点看,它出于官方的提塘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小,出于民间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大。它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纸张和印刷的质量都不高,说明是为了抢时间草草印出来的。这份《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但估计很可能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所出的 邸报 之外的众多 报儿 中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有可能作为附件随 邸报 一并发行,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9,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清朝入关之后,参考明代官报发行体制,集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邸报,即经由通政史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通政史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提塘主要负责管保的抄传发行工作。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包括谕旨和章奏哪些应发,哪些不宜发抄,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清代的官报发抄活动是逐日进行的,官报的发行活动也是逐日进行的。清代官报的内容,基本上由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清代官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10,清代的提塘和提塘报房清代的提塘分为: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指的是设在北京的提塘。主要特点是:收受和传呈地方上报中央的各类公文,包括地方政府上报中央各部院的文书和地方大员写给皇帝的奏折;收受和下达中央各部院发给本省的一般公文,皇帝发给本省官员的一般谕旨和赏赐品;发行邸报。在提塘的各项日常工作中,抄传发行官报即邸报占有重要地位。从清初到清末,驻京提塘向基层官员发行 邸报 这一体制没有变化。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等项工作,从清代初年起,就出现了提塘自设的报房。说它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属于般官方机构,也许更加符合它的实际。提塘所办的这些报房,有时也被称为抄房。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清代的民家包房有的说法是认为,民间报房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的,是由提塘及其所设报房垄断 邸报 的抄录坎坷发行活动,到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以刻报为生,进而设立自办的报房,刊刻抄报,这也许就是清代民间报房诞生的历史轨迹。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为京报房。他们所出的京报,在部分读者中有时候也被混称为邸抄报或者邸报。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编辑工作很简单,把收到的宫门抄,上谕,章奏大体分一下类,照发就行了。无须标点,也不加任何标题,各报房所出的京报因而大同小异。所异的,仅在上谕和章奏的选择上,选哪些,不选哪些,各报房不尽一致,因而各家报房京报的内容稍有所不同。这也是那么多报房京报能够并存的一个原因。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1、社会方面一方面,国内自然经济发展缓慢。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继续在全国占据统治地位。城乡闭塞,变化滞缓,群众文化水平低下,人们都是按古老的方式生活着,和外部世界很少接触。在政治上,清朝政府实行严厉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奉行 庶人不议 、 民可使由(自由、随意)之,不可使知之 的愚民政策,没有言论出版自由。就是说,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出现出版近代报刊的条件。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实行对外扩张,迫切需要抢占中国市场,首先借助传教进入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在18世纪有了迅速发展,对海外市场的急切需求,推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争夺殖民地的新热潮。刚刚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在这场斗争中很快压倒了老牌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家,成为头等海上强国。它野心勃勃,不断把势力伸向全球。不过它的主要目标却是亚洲。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它统治了印度,部分侵占了缅甸,并进入印度支那地区(主要是马来亚)。侵略的势头有增无已。地大物博、尚未被开拓的中国,自然引起它巨大的兴趣。到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对华贸易比重占到了75%以上,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它更迫切地要求扩大中国市场。然而,英国向中国扩张势力的道路上,却遇到了巨大障碍。当时清朝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外贸易限制甚焉。自1787年起,只准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还对外国商人在广州的活动作了很多限制规定,严重束缚了中外贸易的发展,据说广州有一条街叫做 十三洋行 ,不知道有没有去过广州的同学知道它,指的就是当时在我国仅存的十三家外国人开办的公司。如何打破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抢占中国广大的市场,是当时英国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武力攻击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先进行文化渗透,也就是传教,不失为一个良策。2、新闻事业发展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中,我国的新闻事业在当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在上一节课中了解到,在清代时,我国的新闻传播渠道以《京报》为主,《京报》是一种由民间报房自行刊印的合法民报,但是,《京报》虽然作为民报,内容却仍以宫门抄、上谕、章奏为主,很少有自行采集的关乎民众的社会新闻,更没有能够表达民众意见的言论,所以,它仍然是古代报纸,依附于朝廷,并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这里同学们要注意 独立 这个词。什么是独立?我们说,一个人在18岁以后,就应该独立了,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是经济上不再依靠父母,而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但是仅有经济独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也能够独立。也就是说,能够自己支配自己。我们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哪些应该去做,哪些不应该去做,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的支配与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作出这样的判断。自主行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由,显然,自有不同于放任,如果我们达到无法控制自己、随波逐流的放任自己的地步,这就不再是独立和自由了。因此,独立,关键的就是自我意识,是拥有了自己支配自己行为的力量。同样,在新闻事业中就表现在,在报纸上可以发表自己想说的话,利用报纸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说,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同样,一份独立的报纸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 报格 。追求自由与独立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新闻事业发展、进步的过程。因为,新闻事业,它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独立的社会事业,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由此看来,我国的古代报纸并没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也就是说,在清朝末年,我国并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发表自己的、而非官方的意见的媒介,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近代报纸。与此同时,在西方,近代报纸却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早在18世纪,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一种代表资产阶级意见的报纸也就应运而生,它们与封建统治势力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主张,这种报纸叫做政党报纸,也就是早期的近代报纸。所谓政党报纸,实际上是政党的机关报,在经济上依附政党津贴,内容上也主要是政治新闻与政治评论。到了19世纪,开始出现了大众化的商业报纸,又叫做廉价报纸。这种报纸价格低廉,面向大众,靠发行和广告来维持生计,而不再依附任何政党、政府。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独立的近代报纸。比如说,美国第一个成功的廉价报纸 1833年本杰明创办的《太阳报》,就曾宣称:我们决定创办一个独立的报纸, 我们采取独立的方针 真理是我们的格言,我们不怕掠夺者控告本报诽谤,也不接受谋求官职者的钱财。只要有一个人或一伙人的恶行应当揭露,我们就要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伐挞。在这里,我们先撇开这些言论是否是资产阶级的自我标榜不说,单就这些作为、这些理念,就已经是较同时期的我国的新闻事业先进多了的,因此,西方人一来我国,就创办起近代报纸的行为,并不是他们有意要开创的一种新的新闻事业,实在不过是他们把自己早已运用自如的东西拿到中国继续使用罢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不如说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媒介,已经成为我们习惯了的一种似乎无法离开的东西,而假如我们现在要去一个落后的农村长期生活,手机一定是必带之物,这样,你的手机就有可能成了这个原本没有手机的农村的第一,具有了开创性。而实际上,你的手机可能只不过是个诺基亚3110之类的老型号,是个在城市中快要被淘汰的东西。而对于没有手机的农村来说,它就是先进。同样,在我国出现的那些由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月刊,与同期的西方报纸相比,也已经不是先进的东西了,但拿到我国,在我国那种环境中,它就成为第一份近代报刊。这一时期,由传教士创办的近代报刊有哪些特色呢?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几位传教士。3、传教士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那么,这些传教士为什么会来我国创办报刊呢? 下面我们就现认识几位主要的传教士,了解了他们的身份与想法,我们自然就会理解他们在我国的办报目的。不知大家对于传教士有没有了解,也许我们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中曾经读到过一些关于他们的说法:比如说传教士搜集情报,有助他们本国的侵略行动;传教士参与随军活动;传教士参与订立不平等条约;传教士进行文化侵略等等,我们在头脑里会形成一种 传教士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 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1)、马礼逊马礼逊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家庭,22岁加入伦敦布道会,成为一名传教士,传教士们的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区传教。布道传教,就成为他一生的事业。当时有一个看法, 需要有一个在中国工作的传教士, 以当地的语文翻译圣经。在那一个年代, 中文对西方人来说几乎是无法学会的文字。但是马礼逊接受了这个挑战。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 如何来到中国? 我们知道,当时的交通条件很有限,不像我们现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来了,大家可以猜猜,马礼逊来中国用了多久的时间?9个月。由于当时, 中英贸易是由东印度公司专利, 因利益关系, 该公司绝不愿意用旗下船只, 接载宣教士到中国, 因为中国不欢迎宣教士, 也不许洋人在中国传教。马礼逊唯有取道美国,转乘中立国船只,环绕大半个地球才能到达中国。他于1807年9月扺达广州, 时为清嘉庆十二年,当时马礼逊只有25岁。来到广州后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当时的清政府对外国人有许多苛刻的规定,比如说,不允许外国人学习中文,不允许把家眷带到广州,更不允许进行传教活动。比如说当时受聘教授他华文的老师,常身怀毒药,预备被察觉时,即服毒自尽,免得身受酷刑。因此,马礼逊在中国的最初一段日子里,生活是非常隐秘的,其始,他吃中国饭菜,与他的中文教师并食。他的生活方式异常检朴。晚上所用的灯祇是一盏瓦制的油灯,而另以一本厚书树立灯旁藉以遮风 他留长指甲,一如中国人。他脑后垂辫,每食则用筷子。他穿上中国式的长袍和厚鞋底,在洋行区街道上行走。这种局面维持了两年多,到了1809年,马礼逊的生活出现了转折。他与一位东印度公司高级职员的女儿结婚,他本人也开始担任东印度公司的翻译。有了这样的身份,就意味着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居住在广州了。但是,一个传教士,本隶属于英国伦敦布道会,这时却加入了东印度公司,马礼逊的行为受到了伦敦布道会的质疑,他为此还做过一番解释,以显示他纯正的传教动机: 我曾经将我受聘的种种理由奉告: (一) 令我可以安全留居此地 (得公司名义之掩护 );(二) 此职务大有助益于学习中文;(三) 所得薪金可以减轻英国教会关于我们传教工作之经济负担;(四) 也许可以令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不再仇视传教士, 因为传教士现正为公司服务。从此,马礼逊在东印度公司的掩盖下,开始翻译《圣经》、编撰《英汉词典》。这两项工作在当时也是秘密进行的,清政府曾经明令禁止刻印基督教书籍,违反者一律被处死。马礼逊雇用的工人们因为害怕被受到牵连,就曾经发生过把印刷用的刻板都烧毁的事件,给马礼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两项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马礼逊还是坚持完成了。在工作中,马礼逊发现,我们汉语,在各地的方言差异很大,所以用以往的口头宣传显然达不到他的目的,但是文字却是统一的,印刷书籍、小册子,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中国当时的条件却不允许这样做,多年的经验和考察,马礼逊发现,在离中国大陆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马六甲的华人聚居地,既不受清政府的管辖,又可以达到向中国百姓传教的目的,因此,马礼逊就在马六甲出版了一份叫做《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小册子,使他没想到的是,这份按照他们西方报纸方式出版发行的中文小册子,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在这里我们要提到另一个传教士,叫做 米怜 ,他是马礼逊的助手,也是《察世俗》的撰稿人,这份刊物从外表的设计、到内容的选择,都是米怜亲自完成的,我们一会儿在详细介绍《察世俗》的时候,会再次提到他。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这个人体弱多病,在1821年的时候,就因为米怜的去世,《察世俗》停刊。协助马礼逊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人中,还有一个叫做 梁发 的中国人,这个人受到基督教的感染,写了一本叫做《劝世良言》的著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一份到了屡次落第的洪秀全手上。后来,到1843年,第四次赴试失败,他才拿来细读,加上自己的意见,用来倡导太平天国革命。(2)、郭士立(郭实腊)与其他传教士相比,德国传教士郭实腊(CharlesGutzlaff,1803-1851)是面目最复杂,涉足领域最广泛的一个;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政治、经济、中西关系史角度考量,他都不可被忽略。各种差会、各个国家传教士、各种形态的传教活动,如办报、翻译、著述、办学、军事,他全部实践过,而且常领风气之先。如1834年,他的英国籍妻子温施娣(MaryWanstall)在澳门开办了一所女子私塾,这被认为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开端。另外,他1842年在《中国丛报》上撰文介绍《红楼梦》,是最早将这部中国经典小说介绍给西方读者的人。又有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最早传入,是从1840年郭实腊编译的《贸易通志》开始的,他在其中介绍了西方的商业制度和贸易情况。我们先从他的名字开始说起,郭士立曾经拜一个福建人做干爸爸,为此他加入了福建同安的郭氏宗祠,从而得名 郭士立 。他在当时堪称 中国通 ,不仅懂中文,而且能讲普通话、闽、粤方言,他善于交际,与广州的清政府地方官吏和士绅都有良好的关系。他经常穿着中国服装,吊着一条假辫子,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中国人的模样。他还懂医术,曾给中国人免费治病。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博得中国人的好感。但是,郭士立的外表能够迷惑当时的老百姓,却没有迷惑后来的历史学者们。郭士立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一个传教士的范围。他的传教目的并不像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马礼逊那样单纯了,而是开始逐渐勾结官商,成为鸦片贸易和外国侵略中国的帮凶。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一个细节来看。郭士立最初来中国,在传教之外还做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工作,那就是搜集情报。在1831年至1838年间,郭士立曾经到中国沿海侦察至少有十次。其中,在第二次中,他在上海停留了19天,详细的察看了中国的军事情况。有他的日记为证:一八三二年 六月三十日 上海我们巡视了[吴淞口]炮台的左侧,察看了这个国家的防务内部组织。炮台是一座极为巨大的结构。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布置,可是最蹩脚的军队也能攻破它,因为他们不懂得炮台工事的技术,全部依赖于壁垒和围墙的厚度。 火药的质量低劣,炮的保养和使用都极坏,点火口太宽,制造得不合比例,我确信,有些炮对炮手们要比对他们所瞄准的地方更加危及性命。由于中国长时期享有和平,所有他们的军事工作已经限于腐烂。 我们还巡视了兵营, 我们看到弓挂在墙上,但没有发现箭,据他们说,箭存放在对岸。他们的武器及不一致,有些士兵有大刀,其余的有火绳枪,少数有矛,等等。他们所属的分队用大字写在他们的外套上, 大部分军官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是从部队里升上去的。 他们的工资很低,收入极少,他们的地位一点也不值得羡慕。许多将官都是满人,享有极高的工资,同有些文官一样,只要中国的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他们的官职不过是一个闲差使。郭士立的这些航海报告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是非常震惊的。因为他们当时只知道中国还在实施彻底的锁国与严教政策,没想到郭士立会如此深入地进入中国。通过郭士立的这些报告,清政府当局的腐败无能也进一步暴露无遗。在上述最新情报的刺激下,原本对中国兴趣甚浓的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当然感到十分兴奋。与此同时,由于摸清了清政府腐败及军事上毫无防备的底细,英国人开始策划战争,决心通过武力迫使中国签署通商条约。`另外,郭士立还直接参与了鸦片贸易。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以翻译的身份积极参与了全过程,并且还参与了《南京条约》谈判和签订全过程。(3)、麦都思1817年被伦敦布道会派遣到马六甲负责印刷工作,在新教对东方传教的开拓性事业(尤其是 文字播道 )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是米怜编辑《察世俗》的得力助手。米怜病逝后,麦都思曾经延续《察世俗》,办了一份叫做《特选撮要每月纪传》的报刊,形式和内容都继承了《察世俗》。另外,麦都思还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化印务馆 墨海书馆。完成了出版《新约全书》、《旧约全书》这两部书的完整中文译本。后来在马礼逊教育协会的指派下,在香港成功地创办了一份报纸 《遐迩贯珍》。(4)、伟烈亚力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经历与麦都思十分相似,都是印刷工出身。由来由于精通中文,而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中国问题专家。当时在上海等地的英文报刊的中国问题论坛上,非常活跃。伟烈亚力非常重视通过科学知识的方式传教,曾翻译过《代数学》、《天文学》等重要的自然科学著作。他的代表成就是在上海创办的《六合丛谈》。(5)、林乐知美国传教士,1858年美国埃默里大学毕业后,立志当传教士。1860年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上海。曾访问过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1868年,一个人操办、自筹资金、自己编辑、自己发行,创办了《中国教会新报》,后改为《万国公报》,林乐知因此而知名。(6)、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与《万国公报》有密切关系。1870年来华,在山东、山西进行了多年传教、赈灾活动。山西大学,就是由他创办的,山大校园里有他的塑像,是在山大校庆一百周年的时候立起来的。李提摩太主张变法、改革,同康有为、梁启超有密切的来往,光绪皇帝还曾想把他任命为皇帝顾问,但是因为戊戌政变,而没有实现。李提摩太在中国呆了四十多年,病逝的前三年才返回故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教士们的身份往往是 教 、 官 、 商 一体的。尤其是郭士立。他们身份的复杂性,就决定了他们所办的报纸的性质的复杂性,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这些报纸,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看他们所办的这些报纸。(另:中国近代报刊诞生的历史背景:18C60s后,英国随着对华贸易的增长,因而比其他国家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打开紧锁的大门,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侵略。)2,《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兴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中文报刊。1807年9月,作为伦敦布道会派往大清国的首名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arrison, 1782 1834),在寻求美国政府援助之後来到大清国广州(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动的基地。由于语言不通,以及对汉语缺乏认识,当时马礼逊的主要任务是先掌握汉语,然後翻译圣经、编辑出版英汉辞典,为传教活动克服语言障碍做准备。1811年大清国政府公布了《严定西洋人传教治罪专条》,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西洋人 私自刊刻经卷,倡立讲会 ,向人民讲经传教,对违反者以 绞决 处治。由于大清国的严厉管制,使得传教士们後来以马六甲为基地。1812年,伦敦布道会又派遣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 1822)前往大清国协助马礼逊从事传教活动,1813年7月抵达澳门。1814年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已遍及马来半岛的马六甲、爪哇和槟城等华侨聚居地,由于马六甲当时为来往东西方的必经国际港口,又较靠近大清国,而清国政府又严厉管制传教活动,所以米怜最後决定以马六甲作为传教基地。1815年,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来自大清国刻字工人梁发等来到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1815年8月5日, 立义馆 免费学校开学;同一天,米怜筹办的中文定期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1821年,因为米怜病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历时7年,共出7卷。宗旨特点:马礼逊和米怜受英国基督教新教布道会指令在马六甲设立传教播道基地,其中创办中文刊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在大清国播道创造条件。!--[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传播基督教的教义!--[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普及一般知识!--[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传播足以促使人们反思及激发其觉悟的公众事物与时事(另: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 孔孟加耶稣 的对华宣传模式。)3,《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特点?创办经过: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 1835年由 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 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 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 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该刊宗旨特点:!--[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虽然是宗教性报刊,但是刊载内容已经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且以时事为主,宗教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除了介绍西方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就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该报刊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翻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在编辑业务上,该报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if !supportLists]-- ④ !--[endif]-- 在宣传策略上,该报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if !supportLists]-- ⑤ !--[endif]-- 封面上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针对上述的小结:自1815年之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和南洋出版的中文报刊共6种,出版时间最长的是6年,即《察》。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时间最长是两年,即《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些报刊,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其创办人都与伦敦布道会有一定关系,其基本内容是阐发教义,宣传西方文化。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日益浓厚,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得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4,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的情况?!--[if !supportLists]-- I、 !--[endif]-- 英文报纸的纷纷兴起1841年,由于政治的因素,香港被英国侵略者所侵占。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1841-1860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香港不及上海。当时影响较大的报纸有:!--[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香港钞报》于1841年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纸。!--[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中国之友》于1842年创刊,自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该报最初支持香港政府的立场,同时,特别注重中国新闻,尤其对太平天国做过较为系统的报道,并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的外文报刊中是比较少见的,曾经引起舆论界的注意。!--[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广州记录报》由澳门迁至香港,更名为《香港记录报》,该保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if !supportLists]-- ④ !--[endif]-- 1845年,《德臣报》创刊,该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初为周刊,1862年起改为日报。一直到1974年,才停刊,这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if !supportLists]-- ⑤ !--[endif]-- 《孖剌报》Daily Press是香港早期的英文报纸,1857年10月1日创刊,最初报章头版有中文名称《每日杂报》,但约一年后这个名称已从报章上消失不见。俗称《孖剌报》、《孖剌西报》、《孖剌沙西报》, 孖剌 二字来自主编Yorick Jones Murrow的姓氏。它发行了约八十年。 1857年11月3日开始随报附送《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船头货价纸》最初逢星期一、三、五出版,刊载船期。《香港船头货价纸》在日本被官方翻印,命名为《香港新闻》,另外有已译成日文的版本,称为《香港新闻纸》。 其后逢星期二、四、六附送《香港中外新报》,该报后来独立经营。!--[if !supportLists]-- II、 !--[endif]-- 《遐迩贯珍》的问世19C50s,近代中文报业开始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1853年,《遐》创刊,每月1日出版,它不仅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虽然该报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实施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外国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1854年12月出版的《遐迩贯珍》第一次刊出《时论》,评论清军攻打上海小刀会的时间,对清军将领的谎报军情和夸大战功做了揭露。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遐》刊登的副刊是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的。!--[if !supportLists]-- III、 !--[endif]-- 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5,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坐落在东海之滨,地处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又有广阔的长江流域腹地,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直至1865年,全国对外贸易商品的一半通过上海集散,使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与香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但是比香港晚了八年,且发展程度低于香港。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发生了变化,上海后来居上,直至19C90s,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其中比较有名的报纸:!--[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北华捷报》:创刊时间是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以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创刊号不仅刊有大量广告,还将当时侨居上海的59个西方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名字全部刊诸报端。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1864年,报馆改组为字林洋行,因此,该报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故名曰《字林西报》,之后,《北华》成为其副刊,继续出版,地位日趋下降,1867年增加商情,改为《北华捷报与市场报道》继续出《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RRAUTER的特权;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为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其他报刊:《中国之友》1866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为上海第一份晚报;《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if !supportLists]-- ④ !--[endif]--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在70s也开始在上海办报,法文报刊在上海的影响与势力仅次于英文报刊,但是各报刊之间态度对立,斗争激烈,出版时间一般都不长。!--[if !supportLists]-- ⑤ !--[endif]-- 19C80s中期,德国人在上海办报。!--[if !supportLists]-- ⑥ !--[endif]-- 日本人在上海办报的活动较晚,始于19C90s,在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人在上海一共办过三种日文报刊和一种华文报刊,但是这些出版的时间一般都不长。!--[if !supportLists]-- ⑦ !--[endif]-- 葡萄牙人在上海出版的葡文报刊,早在19C60s就在上海出现,但主要为该国内部政治派系斗争作宣传,寿命很短,影响甚微。!--[if !supportLists]-- ⑧ !--[endif]-- 19C后期,还有件大师,就是1872年,路透社派遣柯林斯来到上海,不久建立起该社的远东分社,是为这一世界著名的老牌通讯社在中国活动的开始。上海英文《字林西报》因为与路透社同为英国人所办,首先被允许采用该社的电讯稿。!--[if !supportLists]-- II、 !--[endif]-- 《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纸!--[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六合丛谈》最早问世的就是该报刊,在内容上,其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创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期刊。!--[if !supportLists]-- III、 !--[endif]-- 《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外文商业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而成为主流报纸。英文报刊是最早出现且数量居多的商业性报刊,以刊载商业性信息和广告为主要内容。读者多为外国商人。而面向中国商人和普通民众的中文商业报刊成为迫切需求。从19C60s开始,在各主要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中文商业报刊,中文报纸的商业性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并不一定赢利与外文报纸联系密切,是外文报纸的附属出版物。《上海新报》1861年在上海创刊,起初是《字林西报》(周刊)的中文版,1872年改为日报。《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刊载大量商业信息,并刊登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广告较多。后因与《申报》竞争失败,于1872年停刊。《申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初为双日刊,一个月后改为日报。《申报》是英商美查同他人合办,后股权归期一人所有,该报重视论说和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近代报刊的四个要素 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都具有。《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内容丰富,适合各个阶层的阅读;重视经营管理,注意吸引读者和刊发广告,并采用价格低廉的毛太纸印刷,大大降低了成本;最终在同《上海新报》的竞争中取得了胜利。《申报》的出现,标志着面向公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日报,开始在报业占领主导地位。《时报》:1886年,创刊于天津,由天津怡和洋行出资创办的中文日报,得到了李鸿章的支持。在出版中文日报的同时,出版英文的《中国时报》。1890年,李提摩太主笔,刊载时事政治的评论。1891年停刊。6,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的报业大发展简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办报立言 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 通外情于内 。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if !supportLists]-- ④ !--[endif]-- 论述了报纸的文风。!--[if !supportLists]-- ⑤ !--[endif]-- 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涛的办报主张,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if !supportLists]-- 2. !--[endif]-- 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if !supportLists]-- I、 !--[endif]-- 第一份报刊:《中外纪闻》(万国公报)该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最早的报刊,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创办,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初名《万国公报》,双日刊。每期刊载内容论说没有其他内容,主要是公车上书中的主要思想和主张,把它作为维新思想宣传和联络的工具,加快了维新力量的强大。1895年,京师强学会成立之后,于12月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外纪闻》仍为双日刊,仍由梁启超、梁大燮任主笔。除了刊登论说之外,该刊还刊登中外新闻和报摘,还有上谕。!--[if !supportLists]-- II、 !--[endif]-- 意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以及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得更多的中国人 渐知新法之益 , 识议一变 。!--[if !supportLists]-- 3. !--[endif]-- 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诗歌报刊:《万国公报》《新民丛报》《时务报》《清议报》等等,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if !supportLists]-- ① !--[endif]-- 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 去塞求通 的办报思想;!--[if !supportLists]-- ② !--[endif]-- 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if !supportLists]-- ③ !--[endif]-- 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if !supportLists]-- ④ !--[endif]-- 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if !supportLists]-- ⑤ !--[endif]-- 在我国最早提出了 党报 、 机关报 的概念!--[if !supportLists]-- ⑥ !--[endif]-- 创造了 新文体 ,即 报章体 ,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 时务体 和 新民体 。《时务报》: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被查封后,康有为多方联系,策划另办报纸,得到了黄遵宪的大力支持,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吴德潇、走凌翰、梁启超等五人联名发起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汪康年任总理,负责报馆内外事务。梁启超任主笔,负责具体的文字工作。!--[if !supportLists]-- 4. !--[endif]-- 戊戌变法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有哪些意义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报禁 解除了, 言禁 一度被放宽了,新闻的阿职业一度被正式提上了清朝的议事日程。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而且最后以流产而告终,但仍然不失为一次极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if !supportLists]-- 5. !--[endif]-- 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报章问题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体的文体,这种问题首先是在《循环日报》上面率先运用,但是并没有又形成气候,所以在康、梁办报前,我国多数报刊上流行的仍然是桐城派古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这种束缚人们思想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体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于是一种新的报章问题应运而生。报章文体的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 新民文体 。梁启超曾在其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这一文体的产生及其特点作过精辟的阐述。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 五四 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if !supportLists]-- 6. !--[endif]-- 最早的海外华文报刊在何地诞生?19C40s后期,由于金矿在加州被发现,急需大批采金的劳工,因而大批中国人去充当苦力。加州华人猛增,1848年尚不满800人,但四年之后,猛增25000人。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人报刊,也于50年代在太平洋彼岸的加州诞生。第一份华人报纸是《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4月在化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 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自1854年6月起刊登英文言论,讨论诸如人权、政治、宗教等问题。虽然该报为教会所办,但本质上是一份以报道新闻、反应舆论为主的新闻综合性报纸,具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在形式上,《金山日新录》完全具备现代报纸的各种特征,其版式与西方报刊无异,呈对折式,分栏方法比较科学,各班从上到下分为三栏或者四栏。就发行方式而言,该报不再免费赠送,而是明码标价,公开发行。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原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方面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和法律,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清朝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报业短暂繁荣的表现:北京市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50多家,以下依次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报纸的急剧增加,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还出了午刊、晚刊。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除了 同盟会-国民党 和 共和党-进步党 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以外,一些小的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了不少报刊。2. 袁世凯以及北洋军阀是如何扭曲自由新闻体制的?袁世凯上台之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专制。他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袁世凯不得不故作尊重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退出一些保护新闻的举措。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他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从表面上看,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并不多,但实际上其控制和收买的报纸为数不少,例如,他的御用党-公民党在各地创办的报纸、在复辟帝制阴谋暴露之前基本上亲袁世凯的 共和党-进步党 系统的报纸。袁世凯对于一批追求民主、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与璀璨,即使在同盟会-国民党掌权地区,一些骤升高位的当权者,为维护与发展自己的权势,也动辄封报、杀人。袁世凯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发动著名的癸丑报灾3. 民国初年的新闻业务有何变化?出现了那些知名记者?由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都实施言论禁锢政策,因而各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从而使新闻报道工作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i、 北京的情况:报纸上,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一些重要的电讯还用大号字排出,并在字旁加圈点引起读者的注意。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这种新的报道体裁开始走向成熟,深受读者欢迎。各大报不惜重金聘请有才干、有经验的记者常住北京,以专电的形式独家报道中央的政治新闻。一战期间,我国的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因而有的报纸,特别是商业报纸还加强了经济新闻的报道。新闻摄影照片在报纸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一些报纸还看出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图画附张。ii、 上海的情况:《申报》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对于重要政治问题,一般只报道、少评论或者不评论。在欧美各国都有特聘通讯员,增加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新闻报》以工商界和普通市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着重开拓经济新闻。《时报》易主,仿效美国大众化报纸,以突出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和图片新闻。iii、 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现象。中国的新闻通讯事业,首先是由国外人在中国创办通讯社开始的,民国成立以后,新闻通讯社真正发展起来。1911年,杨实公在广州创办展民通讯社。此后很多人都创办了通讯社。从此,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打破了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些通讯社规模都不是很大,有的只有一两个访员,用复写或油印的方式向有限的几家报刊发稿。在经济上,大多靠官僚政客和资本家的津贴来维持,也有个别自由撰稿人独立创办。4.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黄远生的贡献: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的新闻通讯,① 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它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他的纪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② 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对袁世凯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③ 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在新闻思想方面:黄远生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四能的典范,因此,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实践较短,却能成为名记者。第六章★ 五四 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七章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九章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十一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1. 简述全国新闻事业网的结构与特点形成了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全国规模的比较完备的新型新闻事业网。报业的状况:在全国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主体,多种人民报纸并存的新中国报业结构。全国报纸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不同地区,不同读者对象,实行统一分工,各有侧重。分类为:① 共产党的机关报② 工人报纸③ 农民报纸④ 青少年报纸⑤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其它团体主办的报纸⑥ 专业报纸⑦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通讯事业的状况:新华社建成为集中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中国新闻社成立。广播事业的状况:中央人民广播事业局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它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新闻摄影和新闻记录电影方面状况:中央新闻总署和新华社摄影部相继成立。报纸图片工作加强;新闻记录电影有了较快的发展。2. 建国初期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意义① 从实际出发,有一条明确的路线,用以指导宣传报道。② 突出报道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③ 宣传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群众。3. 抗美援朝宣传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作品i. 宣传特点:① 新闻战线同祖国人民共命运,同仇敌忾投身运动并置身前列。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最先派出记者跨过鸭绿江,后又派出多名记者,奔赴前线采访。② 抗美援朝的时事宣传成为全国新闻单位的重要课题。③ 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体裁空前繁荣。④ 新闻宣传工具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赢得了广大读者,特别是志愿军读者的欢迎。⑤ 揭露、抵制 美国之音 煽动侵略战争的宣传,巩固 思想国防 。⑥ 朝鲜战争的报道丰富了我国军事报道的工作经验,比起国内的解放战争时期,有若干提高和发展。ii. 重要作品:《朝鲜通讯报告选》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光辉篇章。《不休的杨根思英雄排》《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写罗盛教烈士事迹的《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4. 怎样评价新闻工作 学苏联i. 正面的影响评价: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少可供我国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因此,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采写、编辑、评论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ii. 负面的影响评价: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经验的同时,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矬,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业主要有:① 片面强调不犯错误② 每天一篇社论③ 业务路子越走越窄④ 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广播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的错误:⑤ 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补充的办节目方针⑥ 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5. 为什么说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是建国初期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失误?iii. 前提:新闻报道在开展学术思想讨论和批判方面,着重宣传报道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发动的意识形态领域3次较大的斗争,既有成绩,又有严重失误。iv. 《武训传》问题关于电影《武》的批判是1951年5月《人民日报》上面发表毛泽东改写的《应当重视电影〈武〉的讨论》,由此引发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斗争。人民日报的社论对历史事件、人物、历史思想的精辟论述,对于去引导文化界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分析问题,清除唯心史观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电影《武》的讨论,名曰学术讨论,实为政治批判,是根据中央个别领导人的意见自上而下发动,并辅以指令性的行政手段,以新闻媒体为主要阵地,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次批判取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不同意见的自由争论。因而这一批判是非常片面和极端粗暴的。v. 胡适问题这以新闻工具为主要阵地,展开的对《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成为继《武》之后又一次自上而下的学术思想批判斗争。这场批判除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之外,这场批判把政治与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概抹煞胡氏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我国资产积极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这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的和说服力。对于爱国的老知识分子, 新红学派 代表之一俞平伯的红学观点和著作,一下上纲到 走上么样的路 ,指为 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 代表,先定性打倒,使得俞平伯属于遭受围攻的境地,失去了答辩的自由。vi. 胡风问题由于该案件株连很广,持续时间很长,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直至80年代,中共中央全面复查,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才使这一重大错案得到彻底平反。从新闻工作方面来看:这一经验总结,应该说也是对于报刊如何开展学术思想讨论和批评的正确指针。6. 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注意:距今50年)i. 背景:1949-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但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对苏联的经验做法照搬照抄,这些都造成了新闻机构的日趋单一化,新闻宣传日益的公式化的不良现象,这是当时新闻界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时机与条件开始成熟,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发展科学文化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前进的方针,也是即将出现的新闻工作改革的方针。ii. 经过:1. 《人民日报》的改版:① 目的:率先行动,为全国新闻界改革做出了典范。它的改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求得更大进步。② 做法特点:1) 发扬全党办报的传统。先取得中共中央的关怀和领导;再发动广大读者参与报纸的改革。2) 编辑部全体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既务虚又务实,思想解放,措施落实。3) 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意见4) 研究和借鉴国外报纸的有益经验③ 初步成果:1) 新闻报道面扩大了。2) 言论质量提高了3) 创办了文艺性综合副刊4) 读者的声音增多了④ 新闻界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1) 报纸工作的普遍改革中央和省市日报学习讨论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经过半年的边讨论边改革,许多报纸都有不少的改进。一些党外报纸和公私合营报纸,更加注重通过改革使自己的报纸更加有特色。2) 新华社和广播工作的改革iii. 收获(意义与影响)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为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共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初步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十四,十五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的总体变化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新闻事业在新闻观念上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有何体现?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上. 从摒弃阶级斗争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承认新闻事业具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开始,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开始舆论学研究,受众研究,在不同阶段,新闻观念的革新总是与新闻实践密切相连。没有新闻观念的变革,就没有新闻改革的深入。因此,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论与喉舌论的同时,我们也借鉴西方传播学的观点,丰富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2. 什么是新闻事业的党性?什么是新闻事业的人民性?应该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实例说明喉舌论在现阶段新闻事业中的地位?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要反对所谓的人民性高于党性的主张。新闻宣传必须在坚持党性,要反对所谓人民性高于党性的主张。新闻宣传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新闻宣传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李瑞环则强调新闻报导必须坚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形成鼓舞人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营造有利于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大家基本认同在肯定党性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给予人民性足够的重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有鲜明的党性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给与人民性足够的重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有鲜明的党性,又有强烈的人民性,反对、淡化或削弱党性是不正确的,否定人民性也是不应当的。应当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喉舌论问题: 98年,朱镕基总理在央视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谈话时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也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群众喉舌的概念。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是中共一贯坚持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领导,从不讳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也就是说,新闻媒介不仅要使上情下达,也要使下情上达,下情互达。新闻媒介不仅要坚持党性原则,而且要坚持人民性、群众性原则,对党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下负责,对群众负责也要对领导负责。3. 用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进程说明新闻的属性和新闻事业的功能4. 用事实说明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5. 我国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是如何进行的?它与西方媒体的角色有何不同?你认为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在哪些方面应该改进?6. 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在在过去二十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按照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不同领域进行说明。 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人口接近全国人口80%,受到经济文化条件制约,农民普遍以听广播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接触报纸和电视的很少。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调查表明,中国受众最先获取新闻的渠道分别是:广播53%,报纸34%,电视13%。到了80年代后期,又有电视机的人数越来越多,以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主渠道的受众比例上升,1988年的受众调查显示,电视跃居三大传媒之首,广播退而其次,报纸第三。进入了90年代后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报纸上获取新闻的受众在数量上超过了广播听众,不仅城市居民如此,全国范围也是如此,无论是作为第一信息来源,还是就重要性而言,报纸都在广播之前。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手中接受传媒的模式为报纸 电视 广播。由于不同的传媒各有优势,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他们会有合作与互补的交叉关系。正式彼此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许多受众多渠道地获取新闻。如早上听广播,上午看报纸,晚上看电视。7. 媒体对受众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请以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实例说明。我国新闻媒体对受众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报纸作为我国的强势媒体,一直拥有稳定的、积极的受众,这些受众的媒介时间相对固定的、持续的,因此报纸对他们影响是持续的、直接的。 80年代后期以来,电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电视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电视除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之外,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电视节目中的不良情节容易让青少年学坏,这一看法在92年的手中调查中是第十位,97年,这一看法上升到第二位。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观众调查结果表明: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方面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节目在电视上频频曝光,增加了观众对电视的信任度。8. 我国的受众调查是何时开始的?你了解目前我国从事新闻调查研究的机构主要有哪些?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的效果研究主要有哪些指标?我国的手中调查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初期起步的。1982年的 北京调查 被视为我国受众调查的起点。我知道的我国受众调查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中国收视率调查网。效果研究主要指标: ① 报纸期刊:读者群体人口特征、兴趣口味、阅读模式等方面。此外还有报刊销售代表调查,分为公费市场和自费市场两方面。 ② 广播:听众的分布情况、听众结构、收听习惯、兴趣、对广播节目的意见看法等 ③ 电视:对于受众调研的主要指标是收视率,新形势要求人们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了解观众、发现观众9. 请介绍我国新闻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并做出评价,对你的评价做出解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应进行怎样的调整?我国的新闻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是5个方面的调控: ① 政党调控 ② 政府调控 ③ 法律调控 ④ 集团调控 ⑤ 行业调控就政党调控而言,长期以来,以党委主管新闻媒介,并已形成较为齐全的政策及规定,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传统;政府调控,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执法、物资分配、广告管理、财政拨款、新闻审读等对新闻传媒进行调控和管制;就法律调控而言,虽然我国没有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但是监管新闻传播的相关法规已经不少;关于集团调控,我国新闻媒介受到各种社会集团的调控监管,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等;行业调控应在新闻媒介的行业管理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宏观体制应当:报业:除了对报刊内容的管理,报刊的经营管理也是非常中央的。广电事业:提高电视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条块管理体系。互联网新闻:互联网的新要由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宏观管理。10. 新闻事业是国有资产,是否应该使之既承担社会责任,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应如何优化?试以某一媒介领域实际情况加以证明。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新闻事业虽然是有国有资产,应当在社会中既承担社会责任,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营,但是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闻媒体作为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逐步走上了经营自主和经济独立的轨道。新闻媒体自90年代以来,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媒体质量,内部机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比如在人事制度、新闻业务管理等方面,而最重要的是在人事制度和新闻业务管理方面: ① 人事制度改革例如:电视台内部实行频道总监负责制,频道总监由台长聘任,栏目实行制片人制,由总监聘任。制片有较大的自主权,在节目样式、选题、内容编排等方面,在节目编导、设想等方面,节目经费使用等方面全权负责。 ② 新闻业务管理采编运作制度涉及媒体内部业务运作的种种规范,其核心是宣传至上,以正面宣传为主,掌握批评报道尺度,严格遵守规定的报道准则。12. 你认为新闻事业是否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为什么?如何认识我国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I、新闻传媒产业问题:传媒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具有相对垄断性。传媒业的文化新闻属性使得它往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而形成政策性垄断,这使得传媒具有相对较强的垄断性。此外,传媒业还有良好的增值性和独特的赢利模式。传媒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时期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赢利。 II、我国的新闻产业问题:由于新闻单位仍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因此新闻单位的资产仍是全额的国有新闻资产。虽然新闻媒体的实际操作有了许多尝试,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闻媒体作为事业单位,仍由国家拨款维持运营,实行预算管理制。虽然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独立核算制是从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发展过来的,而至今大多数新闻媒体仍然接受国家财政预算的拨款。这样即使是一些企业通过协办、理事会、赞助等方式对新闻单位投入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也不能作为资本投入,通常是作为广告费用,新闻单位只能刊登广告作为回报,出资人并不具有投资人的资格,因此也无法享有投资人的权益。1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国是否在开放新闻事业方面对外国做出了承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新闻事业面临哪些挑战和压力?应如何应对?尽管我国在入世之后没有承诺新闻媒介将向外资开放,但是与国外媒体的竞争是必然趋势。在新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传媒领域的融合与兼并愈演愈烈,而要与国外媒体进行较量,我国媒体的分散、低效、结构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媒体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有关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新的政策法规,在保证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基础上,壮大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在新闻信息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与西方国家报业结构有何不同?请对我国报业结构做出评价。应怎样优化我国的报业结构?报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报纸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约拥有两千多家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市场。报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业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加快,报纸的经济实力大增,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很强实力的报业集团。我国报业的评价:现在的报业结构中,既有党报,也有晚报类、经济类、文化类、生活类、文摘类等报纸,可以说是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服务层次多样化;既有全国性大报,也有各省市、地区、县级报纸;既有综合性报纸,也有专业性、对象性报纸。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限制,我国的报业存在着几方面问题: 1. 结构失衡,重复办报 2. 布局分散,质量不高,形不成规模 3. 强行摊分,加重群众负担,影响政府威信 4. 违规违法,险情不断优化:应当着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对于新办报纸严格控制。内部报纸要改为在本系统、本单位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内部资料,不再列入报纸之列,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不得盈利,不得刊登广告。15. 期刊市场是否属于新闻事业?近几年期刊市场有哪些新变化?期刊市场属于新闻事业。近几年,期刊市场有一些新的变化: 1、 周刊是新的市场热点(可参看涂光晋老师今年在《国际新闻界》中的一篇关于周刊的论文) 2、 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影响主流阶层的政经、新闻杂志。 3、 国外许多著名的期刊这些年一直坚韧不拔地拓展中国市场,中国本土期刊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4、 我国的期刊正处于上升期,一方面呈现出一派繁荣,一方面有着明显的问题 5、 期刊广告总体上升,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同其他媒体相比,广告的发展速度偏低。 6、 从发行看,大部分杂志主要依靠邮局,虽然新创办的杂志搞自办发行,但是稳定有效的或全国性的发行网络尚未建成。 7、 我国杂志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发行,畅销杂志的零售量大于订阅量。与欧美有一定差距。 8、 实际操作中,中国杂志的市场化、产业化有许多困难和波折。16. 什么是 珠江模式 ,以之为例,说明我国广播事业的变化发展,近年广播事业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I、简述 珠江模式 及其影响 1984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广州地区公开招聘节目监制人、主持人、编辑等人员。12月15日,广播电台开播,这标志着广播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该台每天逢整点播出信息,逢半点播出新闻,各19次,平均每天播发科技和经济信息110条。珠江经济电台全部节目都设主持人,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即所谓大板块节目,大部分为直播,使听众能够更多的参与节目。听众普遍认为经济台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节目具有时代感。以上的这套做法被称为 珠江模式 。 珠江模式 的精髓在于其将听众作为主人平等地进行交流,彻底改变了从前的说教、单向的传播模式,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双向的传播模式。导致了整个广播宣传方式的变化,开拓了广播的社会功能,丰富了广播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从而被广播电视界广泛采用。为了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广东、上海、辽宁、浙江等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经济台,它们多由原来的人民广播电台派生而来,打破了原有的广播电台 一省一台 或 一市一台 的状况,过去的覆盖面基本上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经济台多以覆盖经济区为目标,如:珠江台覆盖珠江三角洲,天津经济台覆盖华北经济区等。 II、广播事业发展的新动向: 89年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当时成为新闻播出次数最多的广播电台,每半小时播出一次新闻;广州人民广播电台于91年开播,它是中国第一家24小时播音的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于92年开播英语台,93年首推全国专业性市场经济台。广播节目的多元化和细分化使各台都加强了对象化节目的分量。近年来,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发达地区,都形成了多台竞争机制或总台下的系列台竞争机制,给广播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广播技术也进行了革新。珠江台率先推出调频立体声广播,96年又在亚洲首先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 广播的变化与趋势: ① 广播的生存时间发生了变化,广播的黄金时段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变化。早上是高峰期。 ② 广播的生存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③ 中国传统的广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越来越多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播模式接近。17. 什么是 四级办电视 ?请对它们做出评价,如何看待我国的部分地区电视台的崛起。 I、 四级办电视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市、县 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的事业建设方针,彻底改变了原来中央和省(区、市)两级办电视的事业格局,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极办台转变。目前已经建立的电视台中,90%以上是市、县两级开办的。 四级 办电视的反震推动中国电视事业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也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重复制作、重复播出等问题。 II、部分电视台的崛起 90年代后期,我国电视事业的改革聚焦两点:撤销地县两级电视台的建制,二是逐步制播分离。比起前一阶段的微调,我这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思路。近年来,电视界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一方面观众量增加,观众需求多样化,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频道资源逐渐丰富。其中,经济台的开办,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90年代中后期,以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为代表的地方电视台在推进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主持人等方面形成了良性机制。此外,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电视台在节目内容、频道资源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与央视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为了吸引观众和广告客户,地方台集中财力购买节目。 2001年5月,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广电集团。 2001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成立,表明中国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卖出了新的步伐。18.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研究成果累累,请说出在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I、新闻理论研究 1979年,从什么是新闻到许多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问题,都出现过程度不同的讨论。其中讨论持久而影响较大的有: 本质真实 论,报纸的 组织作用 论、新闻与宣传 异同论 、媒介 排气阀 论等。有关这些论文的大量论文,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旧两种新闻观念的矛盾冲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实施,在新闻学理论中的大量旧观念正被适应当今情况的新观念所代替。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历来是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80年代以来,在全面、系统研究基础上,出现了不少论文集和著作。中共的新闻政策也是新闻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刘少奇等都曾对新闻工作有过重要指示。这些论著涉及舆论要素分析、舆论的形成,影响舆论的诸因素分析,舆论场和舆论波,政府、媒介和舆论的协调,适度社会动员,议程设置论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作用和有限性等等。传播学在中国近十年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新闻理论的研究呈现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现象,尤其是法学、社会学的交叉更为普遍。舆论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 II、新闻史研究改革开放一来,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报刊史研究外,还开展了对广播史、电视史、通讯社史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优秀著作。除了对新闻事业史的研究之外,还开展了对新闻学术思想史、新闻法制史、新闻经营管理史方面的研究。新闻史著作层出不穷,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它的出版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突破,代表了新闻史学研究的总体水平和最高水平。新闻史料刊物全国出版有很多种。第十六章1949年以来的港澳台新闻事业1. 什么叫 报禁 ?2. 试析不同历史时期, 左 、 中 、 右 三派报刊在香港新闻事业中的变迁。香港的新闻事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复苏,5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政治的因素对香港报业格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阶段:由于办报人的政治观点不同,其新闻报道与言论立场也大相径庭,香港人将当时的报纸分为 左 中 右 三种,所谓 左 ,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态度鲜明的《大公报》、《文汇报》等,而台湾国民党与倾向国民党的报纸,如《香港时报》属于 右 派报纸,其余的多为中间报纸,在解放后尤其是60年代创刊的报纸大都走中间路线。人们用两头小中间大来形容香港的报业结构。 香港的《南华早报》创刊于1903年,是香港现存英文报纸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家。 50年代,香港GOV加强了对新闻出版社事业的管理,1951年,通过《刊物管理综合条例》对刊物的发行、出版、印刷、登记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时期,左派与右派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左派的报纸主要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晶报》《香港商报》5种。1948年,3月15日,内地《大公报》的分版香港《大公报》复刊。 1948年9月9日,香港《文汇报》创刊。《新晚报》是《大公报》的姊妹报,开创于1950年。他最早连载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侠结果一炮打响,开了香港报纸开载武侠小说之风。《新》因此销量大增,一度成为最畅销的晚报之一。以上三家报纸坚持爱国民主的立场,政治态度比较鲜明,被称为 红色报纸 。 1952年10月创办的《香港商报》与1956年创办的《晶报》属于侧面爱国报纸,较为中性,走的是大众化报纸的路线,意在争取处于中间立场的香港同胞。《香港商报》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办报路线时期销量不断上升,鼎盛时期直逼当时发行量最大《成报》。《晶报》的统战宣传工作十分出色,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侨中极有影响的,是当时唯一能够在台湾畅通无阻的 左派 报纸。 50年代的香港 右派 报纸也很有竞争力。台湾国民党1949年8月创办了《香港时报》。这也是国民党在台湾以外唯一的一份党报,公开拥护 中华民国政府 , 三民主义 ,反对共产主义和中共政权。由于港英政府的立场是抑 左 护 右 ,亲英美,拥台湾,因而左派报纸时常和港英当局发生冲突。第二阶段:即60年代中起到70s末,香港出现了一批经济类报纸,一些大报增出海外版,并且开始企业化经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香港爱国报纸的宣传脱离了当地读者,销量一度下降,直到70s转变报风后,才逐渐回升。香港第一家以财经为主要内容的中文报纸,是1973年7月《信报》。以金融界经济界和工商界的人士为读者对象。这个阶段的报纸版面大幅度增加,同时各大报纷纷增出海外版。《星岛日报》1963年在旧金山发行航空版,1975年在London设立办事处。到了70s末,香港各大报几乎都发行了海外版。这个阶段一批新的报纸纷纷创刊。第三阶段: 70s末以后,香港的报业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香港前途和内容上看,有关香港前途和内地重大新闻,成为港报报道的一个重点。香港报纸围绕中国政府在97年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的重大事件的时候,发表了各种意见。绝大部分报纸都拥护中英联合声明,一些原来亲台的报纸也开始逐渐改变态度,取消反共专栏,改以比较客观的方式报道内地新闻。同时,港报的版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副刊和广告的内容明显增多。此外,还添加了两种新的报纸:地区报和儿童报纸。香港报业竞争十分激烈,优胜劣汰,成为常规。一些重要的报纸,例如《财经日报》《金融日报》《工商日报》《星报》《明报晚报》以及香港战后第一家晚报《华侨晚报》由于经济的原因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纷纷停刊。《香港时报》自70s后便开始衰退,其反共的立场,鲜明的政治性使其无法在香港商业社会立足。因此于1991年,停刊。再加上亲台的《工商日报》、《工商晚报》的停刊,左、中、右鼎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3. 香港的广播电视业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4. 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补充:澳门的新闻发展状况 报刊:1822年创刊的葡萄牙文报纸《蜜蜂华报》是澳门出版的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第一份英文刊物为1828年马礼逊创办的《澳门杂文编》;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人在澳门创办《镜海丛报》(1893)和《知新报》(1897);1958年《澳门日报》创刊,后发展为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 广播电视、通讯社:澳门电台(1933)是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澳门的电视事业起于1984-5-13开播的澳门电视台;通讯社重要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新闻社、时事新闻社、宇宙新闻社、金星通讯社等。 其他:澳门记者联合会是澳门新闻界最早建立的社团;澳门的新闻司是官方的报刊新闻管理机构。 《华侨报》:1937赵斑斓创刊于澳门,是香港《华侨日报》的澳门版。其新闻和广告比例约个占50%,以报道经济新闻、商业信息见长,一般不发表社论,电讯稿采自美联社。该报销量在澳门报纸中名列第二位。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斗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02 08:50:26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斗争国际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①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③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总是按照西方的观点采制新闻。发展中国家和进步新闻界争取的目标:①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事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②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予以帮助。③新闻交换应该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信息流动应该双向化、合理化。④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⑤逐步制订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新闻法规和职业规范。总之,这场斗争是为了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保障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侵略扩张的斗争的延缓,是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国际进步新闻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的进展:①国际社会已初步接受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原则。②发展中国家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权;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本国新闻传播事业。③发展中国纷纷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抵制西方新闻机构的垄断和控制。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现状是严峻的: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事业的实力、规模、水平等方面至今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②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