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

岗位能力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相关常识介绍,备考2020年国家军队文职考试多积累肯定没错!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汉代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国势强盛,汉武大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主要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则是宣扬国力,沟通西域各国,故张骞带着中国的丝绸、瓷器、纸等出使西域,而西域各国的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随之移植到中国,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也是当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来源。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法显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个政权需要巩固与发展,海上及陆路交通条件也有改善,相比秦汉时期,这四百年间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发达,在这之中,佛教成为中国与周边诸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其中东晋高僧法显曾到印度求得经律回国,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其在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其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唐朝时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唐朝统治者对境内外各民数族采取兼容并包和开放政策,极为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627年唐太宗时期派玄奘大师西游,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白天热风如火、夜晚寒风如刀的八百里流沙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其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之后在公元724年,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并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成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游记》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新局面,大蒙古国地跨欧亚,经过中亚通往波斯、阿拉伯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来往比较频繁,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外国商人。其中马可·波罗最为有名,其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著成了《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其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中外文化交流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直抵非洲东岸,其比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早将近80多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作为和平的使者,一方面宣扬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另一方面“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面去,在航海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西方各国,而西方的大象、犀牛、长颈鹿、狮子和宝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刷题巩固01、中华古代文明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是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涌现了许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下列选项中哪个历史事件被誉为凿空之旅()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C.玄奘印度取经D.郑和七下西洋

2020江西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互联互通 承载未来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以大运河文化为代表的互联互通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享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每个国家都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联结在一起的整体。互联互通对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乃至文明互进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和作用,承载世界发展的未来。互联互通增进内部融合,书写社会和谐篇章。春秋时期以来的邗沟、灵渠的,以运粮载物满足了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从隋唐到元明清再到近现代,大运河在实现物资交换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结构的屏障,弱化了文化冲突,让中国古代的南北文化得以兼容并包,相互融合。当下中国,运河运粮载物功能已经弱化,更多留下的是中国大运河所蕴含的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中国精神。互联互通的魅力在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自困。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个地区要联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扶持,共同探索和谐发展的繁荣之路。互联互通破除市场壁垒,开拓经济发展蓝海。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联结世界经济,以互联互通、合作共享的商路精神增进了国家之间交流共享。当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的变局之中,矛盾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的推动力。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和水平,更是为了推动与之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联动发展,进而推动世界实现开放发展、合作共享。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传承商路精神,加强国家经济之间互联互通,深化利益合作,让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彰显力量。互联互通打破文化隔阂,彰显文明交流风采。中国一直以来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念,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夯实文化基础。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要打破文明隔阂、推动交流对话,有赖于彼此的互联互通。中国秉承这样的文明观念,积极开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让合作基础更加扎实丰富。要真正打破文化隔阂,依靠的不仅是中国的力量,本质上需要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并进、风雨同舟,共同促进文明多元开放。以相互融合之姿,实现交流互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意志,引领方向。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由此强调,浙江省要着力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共享高水平开放合作新机遇,共创高质量互利共赢新篇章,共同为一带一路工笔画增色添彩。以浙江大运河文化带为基础的联通,让中国同世界形成更良性的互动,带来更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拥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

把握材料逻辑 做好2018江西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解释分析题

在近年的军队文职招聘真题中,有一个题型,以其抽象性及作答对象的不明确性,明显地和其他题型区分了开来。这个题就是综合分析,尤其是作为考察重点的解释型综合分析,即让我们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虽然我们都知道,所有的题型,其本质都是归纳概括,即从材料中寻找要点,进行适当的加工,但是不同于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这样作答对象十分明确的题目,综合分析在找点的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从材料中找点,从材料中找哪些要点。毕竟,材料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几个点。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命题人背后的意图了,既然结合材料对这句话进行理解,那就说明材料中的内容肯定是用来证明这句话的,所以要想办法将材料中看似不相关的要点,挖掘其与作答对象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背后的逻辑,以更好地去对这句话进行理解。以一道军队文职招聘真题为例: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我们觉得她是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50~150字。阅读给定资料3,我们会发现主要内容是:资料1.2:小琼作为赴美汉语教师,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1)资料3.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2)资料4.小琼配备了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源包(3)小琼本身就是当地人了解中国的资源包(4)资料5.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5)资料6.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足(6)资料7.外国人通过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7)希望中国人能同当地人多交流(8)中国政府也应在非洲多办一些展览,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9)资料8.每个人都是一国最生动的文化名片(10)政府需要做的还很多,而民间交流、业界合作也亟待进化升级(11)梳理材料会发现,材料将她从小琼这一个单独的个体,上升为传递中国文化的使者,即每一个中国公民;中国制造本身是中国制造的产品,那为什么说她是中国制造呢,说明她具有中国制造产品的属性。结合材料的内容,得出这句话含义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是传递中国文化的载体。那么,每一则材料和这句话的关系是什么呢。根据编号,(1)是在介绍背景,(2)是强调借助人传递文化的重要性;(3)、(4)是小琼,即中国公民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两方面作用;(5)是这句话的出处;(6)是文化交流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交流的必要性;(7)、(10)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公民在传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8)、(9)、(11)谈到了文化交流的对策。我们将对材料的理解和这句话联系起来,便会发现每一段材料和这句话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交流的现状,说明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交流的本质,说明中国公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小琼所发挥的作用,即中国公民发挥的作用。将要点以现状-措施-重要性的逻辑进行整理,再加上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最后的对策,这道题便呈现出来了:作为个人的中国公民是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现如今,中国文化普遍不被了解。而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公民,可以向外国人介绍、展示中国文化;并且可以通过自身展示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了解和欣赏。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主动承担文化交流的责任,政府和民间交流也应该发挥合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把握要点和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理清其背后的逻辑,对于作答综合分析,尤其是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0浙江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牢筑文化自信 彰显中华魅力

从故宫文创华饰等风来,以古画创作为灵感,借传统元素体现衣着服饰的艺术美;到科幻新作《流浪地球》,用宇宙灾难为基调,借特效动作展现留恋故土的文化美;再到出海网剧《白夜追凶》,凭正能量传播为蓝本,借曲折剧情突出英雄人物的价值美。在一部部现在文化作品火爆的背后,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大胆尝试,是文化自信的别样体现。因此,牢筑文化自信,让文化因创新而生机,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发展。更基础的文化自信,始于传统文化底蕴。梁启超曾言惟进取也故日新,传统文化正借着当下流行,推陈出新,焕发生机。一幕客堂清话,水车磨粮的生活实景,一卷雨霁归帆,长桥卧波的山河壮丽,在一曲《丹青千里》的歌曲中徐徐展现。由故宫博物院携手腾讯,举办的古画会唱歌比赛,选取了十幅经典古画,是集绘画、音乐、科技的统一展示。挖掘并创作更多高水准、高制作的文化产品,让传统借流行燃起燎原之势,让文化借创新始终赓续传递。因此,展现传统文化底蕴,用文化发展的力量,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更广泛的文化自信,源于扩大对外交流。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根据《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外国青年群体渴望学习中国文化,对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有着改进的诉求。他们通过旅游、交往等途径,用自身经历去接触和拥抱传统文化,通过他们的逐渐清晰的认知,去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文化传播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去搭建更广泛的汉语桥,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产品策略。故此,重视文化对外交流,让文化自信成为对外交流的前提保障。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归于创新传播方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以春为命题的飞花令中,选手尽显飞花摘叶、重剑无锋般的诗词底蕴,一句句应接不暇的诗词接龙展现出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诗词竞技。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为新网红,让我们感受到传统诗词的意境美。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要主动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欣赏口味,去传播出传统文化的内涵美,去展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下好文化振兴这盘大棋,就要走出文化自信之路,让传统文化为自信增一分底色,让对外交流为自信增一分亮色,让传播方式为自信增一分特色,才能筑牢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