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考面试技巧:论政策之不足

在公职考试的过程当中,综合分析能力是考官重点测查的能力之一,在全国大多省市甚至是必考能力。为了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官会给出多样化的话题,让考生分析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其中一种就是结合一个政策或者地方的规定、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而在分析这种政策或者规定做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看到政策出台的出发点,也要全面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不足,保障最终目的的实现。然而考生常常对于分析政策的不足,感觉无从下手。那么,究竟该如何分析政策的不足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政策制定阶段(1)合法性任何政策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例如: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将没收的手机用铁锤砸烂,投入水桶。这项政策就违反了《私有财产保护法》。(2)科学合理性判断政策是否合理,可以思考其是否有一刀切嫌疑以及政策本身是否伦理要求等。例如:某地出台一项政策要求违规闯红灯的行人戴绿帽子,穿绿马甲,在道路中间执法。戴绿帽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具有侮辱性,已形成共识。因此这项政策并不符合伦理要求。2.政策实施中(1)政策对象对政策的理解或认可度例如:二孩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就考虑生育成本太高,而不愿意接受。(2)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例如:精准扶贫。落实的过程当中存在小部分基层扶贫干部贪污扶贫资金的乱象。(3)执行标准的明确性例如:宪法宣誓制度。落实的过程当中,没有可操作的标准或流程,导致在执行时出现了一些单位执行的流程不统一,穿着场所等标准不规范等现象。(4)政策资源及成本政策资源包括经费、人力、物力、信息等。就人力物力等成本来说,例如:某市交管部门,在路口安装人工伸缩式护栏,防止行人闯红灯。在每个路口由人工控制护栏伸缩防止行人闯红灯,固然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行人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然而,全市施行这样的政策,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制作伸缩式护栏,也需要耗费很多人力去控制伸缩式护栏,所以成本较高。就信息获取方面而言,例如:某项政策鼓励大家有奖举报谁家有五岁以下的孩童独自在家。这项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就非常困难,实际情况当中,很难知道别人家有没有五岁的孩童,也难以确定孩童是否独自在家。(5)执行机构间的沟通协调执行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包括执行机构与有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人员之间,为实现政策目标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和协调。例如:某市出台一项政策,对辖区内流动摊贩进行整改。这项政策需要城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倘若沟通不畅,就可能导致在执法过程当中执法不够规范,遭受群众质疑。3.政策实施后政策实施后,有时可能会衍生一些影响群众利益、政府形象的新问题。例如:某市突然出台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直接停业整改,导致企业停产倒闭,工人失业。这项政策就导致了工人失业这样的新问题产生。在具体出题的过程当中,题干中的政策是多元化的,需要考生根据题目当中的政策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技巧。

面试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要怎么谈?

无论是国考面试还是军队文职招聘面试,都会接触到政策理解题,考察是综合分析能力。每次都有很多同学问,能否采用积极的社会现象的答题思路来回答?今天,专家来告诉大家,如何将两个类型的题目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区别,以及如何作答才能更加符合这类题目的特点。那么,什么是政策理解?MBA智库上给政策的定义是: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等为实现自己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简单来说,对于国家机关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实行的工作方式或采取的一般步骤、措施来谈理解就是政策理解。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回想,对于政策理解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去谈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政策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解决的建议,为什么是这几个角度呢?接下来和各位逐一分析说明。首先,政策理解类为什么不需要像社会现象类题目一样表明支持这个政策或者肯定这个政策是好的?我们都知道政策是国家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出台的,我党的宗旨即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出台政策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出台的目的都是好的。可见,简单的回答好、支持、赞同,既没有含金量,也给考官讲废话的感觉。但如果能够将政策出台的目的解释清楚,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示你对这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其次,关于政策的意义,与分析积极社会现象类并无太大差别。一方面,可以考虑用这一手段解决问题是否有效,与传统比较有何进步之处,如创新、与时俱进等;另一方面,考虑的就是解决了这类问题之后带来的良好的影响,可以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这样一个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正向变化来说明。再次,就是政策在制定、实施阶段的问题不足。为什么会谈到政策存在的不足?任何一项良策,关键看落实效果,落实效果差,再好的政策其出台意义也不大,所以在谈及政策的时候需关注政策本身或者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一般而言,这些不足来源于政策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执行者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导致执行效果不佳,或者政策本身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因客观条件不足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的因素等。最后,谈谈对策建议。既可以针对其不足谈解决办法,也可以围绕政策的目的提出其它建议。至此,对于政策理解,为什么要从这些角度来谈以及该怎么谈,已经和大家说明清楚了。所以,大家在作答时要注意分析的重点把握,找准不同题目作答的差异,针对性的作答。

论面试政策理解类题目的分析技巧

在面试综合分析常考题型中,有一类考生犯难的题目叫政策理解类。通常是国家公共立法机关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某个组织,比如公司,学校,医院,社区等出台的一般规定或做法,要求考生对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对这类题目,很多同学拿到之后觉得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分析。今天就带领各位考生一起去探究一下分析政策理解题目的方法和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的一般构成和特征。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政策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政策的目的,另一个就是政策,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1.政策理解类题目的例举分析展示。政策的目的就是政策出台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政策。政策的出台一般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共中央文明办出台的《八项规定》、《反四风》就是为了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某高校出台禁酒令,目的是为了避免大学生酗酒滋事影响大学生形象和学校秩序;还有某销售企业让员工撕钱币是为了去激发其斗志。从政策和规定制定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制定政策和出台规定目的都是为了去达到或减少某类问题,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考生也需在答题中说清楚。但在有些面试题目当中,有些政策是给出目的的,而有一些题目它是没有给出目的的。对于没有给出目的的政策类题目,考生就需要结合手段联系现实去进行分析概括。比如某地出台规定,要求捕杀大型犬烈性犬非防疫犬,并且费用由养犬人承担。此题中政策只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但是并没有说明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这就需要考生联系现实去分析,为什么要捕杀大型犬烈性犬非防疫犬,联系现实我们就会想到可能存在这些大型犬只咬伤行人造成狂犬病,夜间犬吠扰邻休息,以及在社区大小便导致环境恶劣等问题,由此便可以概括出某地出台该规定是为了达到保障民众安全,以及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的目的。2.政策理解类题目手段分析展示。分析清楚了政策出台的目的,接下来就要重点去分析达成目的的手段是否存在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政策手段的可行性合理性角度去进行分析。比如有人大代表呼吁恢复繁体字使用以及对城市进行更名,他们这样提的目的是认为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从目的来看,两个政策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再来分析其手段,就会发现无论是恢复繁体字使用还是对城市进行更名,都会涉及到业务用章,行政公章,各类文件以及一切电子纸媒等内容的变更,这是一件协调起来十分复杂并且更改成本相当之高的工作,所以从可行性的角度是很难实现的。再比如河北石家庄市出台规定:对违交通道路安全规定闯红灯的行人,大路口处罚前三名,小路口一律处以五十元罚款,这个手段就既面临在违反交通法规的事实面前,选择性执法违背法治公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在所有小路口配备执法人员行政成本过高,不可行的问题。还有厦门采取诅咒式标语来杜绝行人过马路的问题,虽然会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但是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不仅有损于政府文明规范的用语形象,还会拉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带来不可估量的后续影响。所以各位同学们,我们在看到政策理解力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去思考政策制定者制定的政策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意义,再结合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从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带来的潜在影响角度去分析手段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最后并就手段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完善的办法,或者能够达到目的的其他手段。中公教育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于同学们作答好政策理解题目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