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图书馆学概论题库-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42:51图书馆学概论题库第二章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1.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研究方法。2.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有:⑴调查研究对象,立足于更广阔的实践基础。⑵融合理论和技术,创造学科发展新优势。⑶重视对知识的组织与控制,强化管理学科色彩。⑷积累与创新相结合,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3.图书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学科生长点有⑴文献建构研究⑵元数据研究⑶搜索引擎研究⑷数字图书馆研究⑸知识管理研究。第三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4.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装置和传递装置。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和扩散装置。5.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文献信息资源②用户③工作人员④技术方法⑤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6.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7.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有⑴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⑵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现强制教育;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⑷国家扶持和保护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⑸.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8.图书馆发展的特点:⑴就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⑵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内,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⑶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⑷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扩大;⑸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9.图书馆的一般属性有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10.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11.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⑴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⑵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⑶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⑷搜集和保存文献遗产的职能⑸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第四章 图书馆的类型12.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89-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把图书馆分为六大类型,它们是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13.高等院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具有学术性和服务性。14.我国军事图书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军事科学图书馆、军事院校图书馆、连队图书馆。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15.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⑴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⑵国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⑶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⑷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16.我国图书馆事业成就概述:⑴图书馆数量稳定增加,办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⑵业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⑶读者服务工作水平逐步提高;⑷强化了现代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⑸图书馆管理水平日益提高;⑹图书馆学教育空前繁荣;⑺图书馆学研究繁荣,国际交流影响扩大;⑻图书馆内涵不断充实。17.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纵向结构。为了克服纵合联系的弊端,应当在纵向联系的指导下,加强各系统、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并与纵向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8.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的内容有⑴文献集中编目;⑵馆际互借;⑶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⑷建立藏书贮存系统(贮存图书馆);⑸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⑹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合作与共享。19.图书馆联盟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图书馆网是众多图书馆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组成的图书馆群体。20.联盟的任务有:①借阅特许②馆际互借服务③联合目录或资源目录共享④复印优惠⑤参考咨询服务协作⑥传递服务⑦通过联盟增强购买力,尤其是增强购买电子资源的能力,分摊费用,共同拥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⑧通过联盟给信息源提供商施加影响以降低电子资源的价格⑨自动化服务方面的协作⑩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一、图书馆学-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41:40一、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定义: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一是图书馆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 图书馆现象本身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二是由于图书馆现象的复杂性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图书馆学最复杂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对象的认识: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 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研究对象的四个发展阶段:图书馆学 一次 施莱廷格 1807年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1、整理说。施莱廷格是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20世纪之前的古代及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就是关于图书整理特别是目录学的历史2、技术说。德国 艾伯特、丹麦 莫尔贝希艾伯特 莫尔贝希图书馆学体系。美国 麦维尔 杜威 实用派图书馆学3、管理说。英国 帕尼兹和爱德华兹爱德华兹是英国较早成立的曼彻斯特市公共图书馆的馆长 《图书馆纪要》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1、社会说。美国 巴特勒巴特勒把读书现象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发现了社会知识是以图书馆为媒介,通过人们的阅读行为进行传递交流的现象中国 杜定友 《图书馆通论》中提出图书馆的功用,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2、要素说。杜定友: 图书馆有书、人、法三个要素 刘国钧 四要素说要素说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3、知识社会学。 德国 卡尔斯泰特 图书是客观精神的载体,图书馆则是客观精神得以传递的场所。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 《图书馆学的五定律》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1、交流说。交流说是传播学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产物。美国 谢拉、前苏联 丘巴梁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又可分为 文献交流说 、 知识交流说 、 文献信息交流说 三种观点文献交流说 周文骏知识交流说 宓浩文献信息交流说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吴慰慈 提出 中介说 也可认为是一种 交流说 观点2、新技术说。美国 兰开斯特第四阶段,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因而也成为图书馆的研究对象事业说: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1、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与学科名称相一致。国内外近期提出的 只是说 、 交流说 和 信息资源说 等,可以看作是图书馆学理论基础,却不是图书馆学的全部,因为他们不能充分揭示图书馆的全部内容。2、图书馆个体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成为图书馆群体,我们把它叫做图书馆事业。包括研究文献、知识、信息3、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图书馆这一专业机构展开的4、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不同。研究对象指研究的客体,研究任务通过客体内部关系发现运行机制。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图书馆学体系结构:普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普通图书馆学还包括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发展史的研究。图书馆哲学是普通图书馆学的核心。专门图书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的图书馆分支学科。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研究模式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研究类型:1、地域研究;2、跨国研究;3、实例研究。比较图书馆学最早见于我国程伯群的《比较图书馆学》,始于1954 蔡斯 戴恩我们比较倾向于认为比较图书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图书馆学并未能形成一门相对成熟的独立学科,他只是比较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应用图书馆学有两种含义:1、狭义: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2、广义:以图书馆学的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问题的新学科。通常人们是在狭义范围上使用应用图书馆学概念应用图书馆学内容:1、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狭)。2、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序工作。3、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4、图书馆管理。5、图书馆工作现代化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图书馆学发展趋势,图书馆学相关学科,图书馆性质与职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图书馆学思想史2、大力开展图书馆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研究3、重视开展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4、开展图书馆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课题1)图书馆信息加工过程的标准化2)文献数字化工作标准化3)检索语言的标准化4)机读目录格式的标准化及元数据标准体系的构建5)名词术语的标准化6)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化7)文献著录的标准化8)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化5、开展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6、开展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一、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的学科1、同族关系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档案学的关系是同族关系,它们都是研究与文献信息管理和利用相关的工作的学科。如图书馆所管理的文献类型比较全面,而情报机构的工作则着眼于对信息的深层次开发与服务,目录工作侧重对各种文献的揭示与报道,档案工作及各种档案为工作对象,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2、交叉关系教育学、社会学3、应用关系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二、与图书馆有间接关联的学科它们与图书馆学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类学科有:哲学、数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系统科学二、图书馆图书馆概念: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而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承担着只是、信息存储、整序、传递乃至增值服务的职能。社会机制,未来形态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图书馆这个发展着的有机体1、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1)信息、知识;知识是认知主体(人)及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4W概念: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知道是谁。我国学者袁正光解释。广义信息概念:知识是一种信息。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人类生活环境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人类接收、选择、处理,才能组合成为知识。信息的范畴远大于 知识 ,知识是已被人们所感知与确认的信息(2)文献(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所收藏和链接的各类型文献信息的总和2、用户3、工作人员4、技术方法5、建筑与设备上述5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统一的图书馆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决定性的要素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图书馆工作与服务方式,文献资源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与价值,都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各类型的用户为服务对象,以科学、实用的文献信息为物质基础,以先进的技术方法为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必备的物质设施和良好的信息检索和使用条件图书馆的产生:1、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及特点。(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直接交流是指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信息交流;间接交流是指人们通过辅助工具而间接接触所产生的信息交流。直接交流优越性在于生动、直观、感受性强,媒介主要是语言。局限性:时间空间限制,储贮受到限制,语言本身的局限。图书馆作为一种工具,正是为适应人类间接信息需要而产生的。2、文字和文献。图书馆直接起源于保藏图书的需要3、人脑记忆功能的延伸。图书馆的产生,可以说是对人脑功能的不自觉的模拟,是人脑功能延长的初级形式。4、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然,图书馆的出现,也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人类信息交流的需要和为克服人脑记忆功能的局限性的需要,是图书馆产生的必要前提;文字和文献的出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图书馆产生的基本保证。图书馆的发展1、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1)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四大文明古国真正的图书馆的产生,是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国王时期建立的一所皇宫图书馆,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尼尼微。亚里士多德是希腊最早建立图书馆的人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时期的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 建亚历山大图书馆中国于周朝有了正式的有文献可考的图书馆 藏室 。(2)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强制教育,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强大动力。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已由向少数人开放,变成向全社会开放。工业城市的出现、免费教育的实行(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促进图书馆形态的进步图书馆规模扩大的首要原因,是文献数量的增长,科学技术活动促进科技文献大量增加,进而推动了图书馆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的机械化印刷设备,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光电印刷设别的广泛采用,使文献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势头。这对于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献信息的形态将会进一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图书馆的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4)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5)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2、图书馆发展的特点(1)就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3)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1)古代封闭2)资本主义时代图书馆开放3)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具有更为宽广的时空意义(4)图书馆的职能在不断扩大最初的重收藏而发展到现在的重使用,担负起对社会文献流整序和对社会文献信息管理、传递的职责。图书馆还负担着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责。(5)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信息社会中的图书馆,其形态将于现在的有较大区别,只要社会需要有担负社会信息整序、贮存、传递的专门机制,那么,图书馆必将长期存在下去。图书馆的属性1、图书馆的社会性2、图书馆的依辅性图书馆就相当于经济领域中的 第三产业 。依附性是图书馆存在的经济基础。3、图书馆的学术性借还书只是图书馆活动的一种现象,本质:图书馆具有学术性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才派生出图书馆的社会性、依辅性以及学术性等其他属性。中介性对图书馆的存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图书馆在文献交流过程中,的确是处于一个中介物的地位的。中介性和其他属性的关系:首先图书馆的中介性是图书馆的社会性的基础,第二是依辅性的根据,第三是学术性的先决条件图书馆的职能,从根本上讲,是由图书馆的中介性决定的一、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信息职能)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由对馆藏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实现的,整序的实质就是组织和控制二、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信息职能)1、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图书馆文献借阅流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是传递文献内容信息的本质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的信息。图书馆目录是传递关于馆藏信息的主要工具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4、传递信息形式:主动被动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教育职能)四、搜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保存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是图书馆其他职能的基础五、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消遣职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支持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为制定图书馆统计的国际标准,从1966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并于197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 ISO2789 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 。把图书馆区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六大类型在我国划分标准1、按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2、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如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3、按用户群划分。根据图书馆的隶属关系,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用户群、馆藏文献范围等标准划分,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类型主要有: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国家图书馆概念:国家图书馆代表着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国家图书馆类型:1、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2、国会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3、大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4、科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主要职能1、完整、系统地搜集和保管本国的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2、为研究和教学有重点地采选外国出版物,使其拥有一个丰富的外文馆藏3、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4、编印国家书目,发行统一的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和联合目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合作编目,发挥国家书目中心的作用5、负责组织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的研究、试验、应用和推广作用6、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和提供国内外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7、代表本国图书馆界和广大图书馆用户的利益,参加国际图书馆组织;执行国家对外文化协定中有关开展国际书刊交换和国际互借工作的规定;开展国际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职能:1、保护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信息4、开发智力资源。在中国,公共图书馆主要是指由国家和群众举办,为大众服务,按行政区划设置并受政府各级文化部门领导的图书馆。(20世纪:古越藏书楼,文华公书林)英美两国公共图书馆特征:1、向所有居民开放2、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3、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骨干。省级图书馆担负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向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2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书刊资料;3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4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5开展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对市(地)、县(区)图书馆进行业务辅导;6在省(市、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推动本地区各系统图书馆的协作和协调省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指县、区图书馆。县、区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县图书馆联系着广大城镇和农村,担负着为本县工农业生产、为广大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服务的任务。大、中城市的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人民群众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各阶层居民。基层公共图书馆还包括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这是公共图书馆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居民自办的群众文化机构,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居民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乡镇图书馆(室)是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另一类型。通过借阅书刊,对农民和乡镇居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9年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宣言》,并于1982年1994年作了修订。 自由地利用图书馆信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权利 公共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是指导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科学、专业图书馆属于专门性图书馆,是依靠一些专门人才及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保存、提供信息资料的机构。在我国,科学、专业图书馆都不是公共性质的,而是隶属于各类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专业图书馆是交流科学信息的机构,起着 耳目 尖兵 和 参谋 的作用。它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1、紧密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科研方向与任务,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服务;2、积极开展信息的调研和分析,摸清各研究课题的国内外发展水平和趋势以及有关的指标、参数,不断向科研人员和领导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和有科学价值的信息资料3、组织本系统科技信息交流,协调本系统文献信息刊物的编译出版,宣传报道国内外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技术4、加强文献信息工作协作的组织工作和业务辅导,做好本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料调剂、工作经验交流和干部培训等工作5、开展文献信息理论、方法和现代化手段研究文献信息一体化是科学、专业图书馆的特点之一。服务多样化则是科学、专业图书馆的特点。科学、专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大都反映出科学专业性。科学、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系统、本单位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属于图书馆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她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高等学校图书馆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机构或学术研究机构,也不是一个行政机构或单纯事务性的服务机构;既不是一个以收藏为主的藏书楼,也不是一个以普及为主的文化馆,而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具体任务:1、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2、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3、根据教学、科学研究和课外阅读的需要,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4、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5、开展查阅文献方法和光盘信息、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工作6、统筹、协调全校的文献资料信息工作7、开展馆际协作活动8、培养图书馆专业干部9、进行图书馆学、目录学和信息学理论、技术方法及现代化手段应用的研究读者需要稳定性,读者用书的集中性,教学工作的阶段性在高等学校中,还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问题。分馆是总馆的分支机构,受总馆直接领导。工会图书馆是工会组织举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工会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所属系统、地区或单位的职工、干部及其家属。技术图书馆主要是指工厂、矿山、公司及其他企业单位所属的技术资料图书馆。技术图书馆一般归厂、矿技术部门领导。少年儿童图书馆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亦称学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小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图书馆(室)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军事图书馆是为军队及军事人员服务的图书馆。我国军事图书馆大致分为三类1军事科学图书馆,2军事院校图书馆。3、连队图书馆(室)。数字图书馆:一种观点是从技术角度、资源库、信息空间去认识数字图书馆概念:数字式图书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关键性的信息管理技术,同时提供主要的信息源和资源库,换言之,数字式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图书馆界人士较为认可的数字图书馆概念:(1)数字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结构和功能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2)数字图书馆仍然是一个图书馆,它具有收集、加工、整理、保存数字化信息与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功能(3)数字图书馆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4)数字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收藏范围从广泛性和深入性上要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5)数字图书馆要依托因特网等网络手段笔者倾向于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信息环境这一提法,但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从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开始入手。我们宁可把由图书馆主持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看作是整个数字图书馆这个大概念的一个基础,和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将现阶段的数字图书馆定义为: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实体性或虚拟性的信息机构或信息机构群1、数字图书馆的功能(1)各种传统载体文献的数字化(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3)数字化资料的传送与发布(4)组织有效的访问和信息查询2、数字图书馆的必备要素(1)数字图书馆应当拥有独立的和宏大规模的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2)数字图书馆应当拥有高速、可靠和开放的网络资源(3)数字图书馆应当拥有高效和操作方便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可自动进行分布式信息检索,并通过网络远距离获得全文信息和各种超文本信息(4)拥有数字化信息资源制作、存储、发布、维护系统能力。3、数字图书馆的特征(1)信息资源数字化(2)信息内容多元化(3)信息传递网络化(4)数字技术普及化(5)信息揭示多维化(6)知识组织网络化(7)资源存储分布化(8)信息提供智能化(9)信息利用共享化(10)信息机构虚拟化(11)信息服务分散化(12)用户服务个性化虚拟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internet利用工具虚拟图书馆是一种网络二次系统,是因特网上组织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形式。虚拟图书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索和收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特征:1、学科专业或专题性2、对收集信息均进行分类组织,并大多数也进行关键词方式的词汇控制3、对链接进行鉴定核实,并不断维护,尽可能不产生死链数字图书馆是与传统图书馆相对应的概念,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数字图书馆重点在于馆藏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而虚拟图书馆则强调对相关internet一次网络文献的网络、收集与组织。虚拟图书馆的内涵:1、虚拟图书馆的信息均为数字信息,是与物理载体文献完全不同的虚拟信息2、多种媒体信息均以数字格式存储,在网络虚拟空间数字信息的维护、存储较为方便,因为图书馆占地面积和信息的物理存储空间可以大大缩小3、利用数字技术,读者既可以使用telnet查阅数据库,用ftp下载检索信息,用E-mail邮寄联机检索结果,也可以在线查阅电子书刊、商业信息、娱乐信息等4、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文献,而是整个社会,包括商业信息、地理信息等5、虚拟图书馆的业务范围要大于传统图书馆,相当于传统图书馆与信息中心(所)的业务总和6、虚拟图书馆馆藏信息的采集、整理、标引等采取联机并行方式进行,可以由虚拟图书馆独立进行,也可以在本地区、本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1)设计、制作电子图文资料(2)远程管理与服务(3)构建虚拟现实环境的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实际上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产生的新的图书馆形态,在复合图书馆中,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信息用户可在数字资源和印刷型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查询、获取所需信息。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综合。主要有:1印刷型书刊、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2读者及联接网络的用户;3能适应传统与数字化、网络化复合环境的工作人员;4传统建筑设备及计算机;5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及传统技术;6通信网络或信息通道;7管理,包括传统图书馆及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等。复合图书馆的特征:(1)混合型(2)多样性(3)独立性(4)整体性(5)两面性(6)非营利性(7)人文性(8)信息性(9)存储性(10)适应性与先进性。复合图书馆的功能:1、文献信息收集功能2、文献信息处理功能3、文献信息存储功能4、文献信息转换功能5、文献信息检索与咨询功能6、信息知识传播功能7、文献信息宣传报道功能8、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功能9、教育功能10、情报功能11、娱乐功能三、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工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也称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也称用户服务工作文献资源建设,广义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个具体文献收藏机构对文献的采集、贮存和协调,即传统上所称的 藏书建设 (馆藏建设);二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众多文献收藏机构在采访、贮存和利用方面的协调规划和资源共享。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个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建设。馆藏建设指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如文献的采集、登录、分类和主题标引、编目、文献的组织和保管等。文献信息搜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 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以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形态包括软磁盘、只读光盘、交互式光盘、图文光盘、照片光盘、集成电路卡和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电子出版物划分标准:1、按载体形态划分2、按文献类型划分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4、按信息的存储格式划分做好文献信息搜索工作,1首先要确定本馆的收藏原则,2其次要了解本馆文献收藏情况,3另外还要了解并掌握各类型出版机构的性质,出版计划、书店发行计划等。文献登录有两种,即个别登录和总括登录。个别登录一般是按每册图书(或每个光盘、录像带单元)进行的。总括登录是按照每批收入图书的批准文据。通过总括登录,可以了解和掌握全馆藏书的总册数、总价值、来源和去向文献的整理包括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等环节1、文献分类。2、主题标引工作从文献主题,即文献资料研究、论述的对象的主题概念角度来揭示文献的内容。文献分类法主要根据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以类目名称和分类号来揭示和组织文献资料。主题法是根据文献内容所涉及的主题概念,以主题词来揭示组织文献资料的。主题法有4种类型:标题词法、元词法、叙词法和关键词法。3、文献著录分类和主题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的主要手段,文献著录则是揭示文献形式的主要手段。4、文献编目图书馆目录是揭示馆藏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录,并按照一定的次序编制而成的,用以揭示和报道馆藏文献的工具。目录是由一条条的款目组成的,款目是组成目录的单位。编目过程:先对文献进行著录,即制作各种款目,然后对各种款目进行组织,即把款目联结成一个整体5、元数据元数据也被称为是关于数据的数据,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的。1995年3月在美国产生包含13个元素的元数据集 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简称为都柏林核心。6、文献加工文献组织包括馆藏文献布局(书库划分)、文献排列和文献保护1、馆藏文献布局(馆藏文献布局,又称 书库划分 ,基本书库、辅助书库,保存本、保存本书库)2、文献排列主要采用分类排架法,即把图书先按分类号排序,同类号的图书再依书次号排列。对于期刊,可采用分类排架法,或采用刊名字顺排架法。专利、标准等特殊文献,采用文献号排架法。不同文献要保存在不同的书库中,并且每种文献类型单独排列。排架号是排列文献的依据,又叫索书号。3、文献保护。文献保护工作还包括馆藏清点。用户服务工作,也称读者服务工作1、用户发展2、用户研究。主要是了解用户的阅读倾向和对文献信息需求的规律和特点,是解决用户需要的多样性与文献信息内容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用户分散使用文献与图书馆集中收藏文献之间的矛盾,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所需的文献信息3、流通推广。解决或调整有限馆藏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献的流通推广包括外借、阅览、复制、馆际互借、馆外流通等多种方式4、宣传辅导。宣传辅导工作的目的在于向用户揭示馆藏,让用户更好地利用馆藏,提高文献利用率,降低文献拒借率。宣传文献的常用方式有新书通报、书刊展览、报告会、书评活动等,阅读辅导包括读书内容的辅导和读书方法的辅导两个方面。5、参考咨询。咨询工作包括书目工作和咨询工作等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参考咨询、网络用户社区 共笔 解决咨询问题成为新的趋势。6、文献检索。目的:广、快、精、准地向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料。文献检索工作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检索系统的建立和检索工具的组织和积累;一是根据具体课题的需要,利用书目、索引、快报、手册、吃点、名录、指南、百科全书等工具,查找出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传统的检索工具主要是书目、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无论是手工检索工具还是计算机化的检索工具,都是具有存贮功能和检索功能。7、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图书馆应当设法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导航系统,把常用数据库的网址或者相关主题的网上资料汇集起来,或者为用户查询网络资源提供各种咨询服务。8、用户教育与培训。其目的是帮助用户了解文献信息知识、图书馆馆藏和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增强用户利用文献信息解决世界问题的信息意识四、 图书馆事业孤立地行使其职能的单个图书馆还不能算是已经构成图书馆事业,只有当社会上各类图书馆的数量、质量、规模、发展速度和组织形式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图书馆整体时,才能构成社会的图书馆事业,即社会共同使用文献的体系概念:图书馆事业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共同使用文献的体系;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知识成果,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各项任务。原则:1、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由整个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所决定。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客观的可能条件来安排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规划,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反对冒进和保守两种倾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政治、经济所制约,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6、国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国情决定)国家办馆是国家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图书馆事业中起核心和骨干作用。基层图书馆(室)包括街道图书馆(室)、农村图书馆(室)、私人图书馆(室)、社团图书馆(室)、基金会图书馆(室)等。公共图书馆对民办图书馆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要加强业务辅导,扶持民办图书馆的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时,一是避免单纯的国家性质的行为中常见的 首长工程 和浪费现象,二是避免单纯商业行为过分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果的现象。7、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1)地区分布(2)重点与一般相结合(3)业务的协作8、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当代图书馆工作的特点是: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与科学信息工作、文献工作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与信息技术日益密切。加强图书馆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图书馆自身的现代化,以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1、从1949年到1957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稳步前进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对旧中国遗留下的图书馆进行整顿和改造。发展最快的是工会图书馆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了 向科学进军 的伟大号召,文化部于同年7月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同年12月,高等教育部也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2、从1958年到1962年第二阶段,图书馆受 大跃进 影响,盲目冒进,发展大起大落1962年后,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执行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着重抓了内部工作的整顿3、1966年到1976年, 文化大革命 ,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受严重的破坏的阶段4、1976年10月到1984年,图书馆事业获得迅速而全面发展的时期。1979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科学讨论会,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走向正规化发展的道路1980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第23次会议,通过《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决定在文化部设立图书馆事业管理局198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1982年文化部颁发《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5、1985年到1991年,这是各类型图书馆全面进行改革,探索办馆模式的时期11个部、委、局共同组织了部际图书馆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6、1992年至今,图书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时期1993年 2000年中国信息政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1996年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个阶段图书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建设、文献数字化等成为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和特点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理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机构,称之为纵向结构。我国图书馆事业基本上属于纵向结构。虽然也有横向联系,但是相对较少。1957年,组成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领导下的图书馆。1987年成立了11个部、委、局共同组成的部际图书馆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上述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协作和协调,并没有改变我国图书馆纵向结构的实质。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图书馆领导系统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表现在纵向联系上的特点是隶属等级制。各系统的中心图书馆,对本系统所属的各级图书馆起组织、协调和辅导的作用。图书馆事业的纵向结构,造成在横向的块块领导上的特点是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多头领导。由此而来的是各馆 单干 倾向严重。加强横向联系,必须把各系统、各地区的图书馆业务工作按专业化原则组织起来,打破条条的分割和块块的束缚,实现业务活动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中心图书馆的协作中心、检索中心的作用以各个中心图书馆为主体,赋予它们独立活动的能力和权力,通过按专业化原则组织业务活动的途径,逐步地把图书馆办成一种社会事业,使各类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在国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从统一编目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馆际合作是从统一编目、出版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开始的。19世纪,西方图书馆界提出用 合作 、 联合 的方式来共同从事图书馆某项业务工作的意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已经成为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资源共享的最初含义指的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必要性:第一,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第二,知识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情况;第三,科研劳动社会化;第四,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日益普及。资源共享概念的出现,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科学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其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图书馆的各种功能都可以实行馆与馆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内容包括:1、文献集中编目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研制了MARC II机读目录系统后,才逐步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书目数据库代替了手工检索的卡片目录中心2、馆际互借所谓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代表其读者和用户向其他馆免费借入文献资料,同时以互惠方式将本馆的文献资料借给其他图书馆。美国从1875起就开展馆际互借,1917第一次颁布了《全国馆际互借法》3、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分工入藏 ,指藏书建设中,不同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共同需要而协同补充文献资料的活动。美国1942 1972年实行 法明顿计划所谓文献资源布局,指在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乃至一个国家甚至国际上,通过合理安排文献资源的分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4、建立藏书贮存系统(贮存图书馆)。解决藏书迅速增长与书库空间紧张的矛盾,许多国家建立了藏书贮存系统,以贮存各馆中陈旧过时的 呆滞书刊5、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的合作与共享障碍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1、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用于图书馆事业的投资很少;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缺少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再分配的激励机制,社会缺少投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且,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法规建设滞后,因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得不到法律的保证和充分的经费支持,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整体方案2、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图书馆事业体系中的影响表现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为公共、科研、学校、工会等系统,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跨系统的、有权威的职能机构去规划和组织图书馆界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3、国有体制的管理模式,造成图书馆界的依赖心理,总是希望能够首先建立一种完善的管理体制,有充足的经费;国有体制管理模式的另一个后果,是经费的浪费和对于预期成果的缺少约束。4、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尚未全面普及。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是互联网技术尚未在我国图书馆界全面普及5、标准化是网络化的必要条件,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网络化6、对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缺乏深度。1999年,北京《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图书馆合作,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之间改进馆际协作、促进馆藏的利用、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的活动。图书馆联合,是图书馆合作的扩大和发展。它是馆际协作的一种形式,通常限于一定地区、一定数量、一些类型或一些专业系统的图书馆。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是图书馆联盟图书馆网,是传统的图书馆间的合作、联合的扩大和发展,是众多图书馆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组成的图书馆群体。它是图书馆事业社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图书馆网与 图书馆合作 、 图书馆联合 的主要区别在于后两者是少数图书馆或某一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网2种类型:一个是图书馆事业网,一个是文献信息的电子计算机检索网。图书馆事业网有纵横两个系统。纵:系统图书馆;横:地区图书馆。这种网的基本职能是协作和协调,所以它也被称为图书馆协作网。图书馆事业网和电子计算机检索网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基本上属于纵向结构。所谓横向联系,是指各系统、各地区的图书馆打破条条的分割和块块的封锁,按照业务工作的客观规律与需要相互结合起来,建立业务上与组织上的联系。图书馆职能建立图书馆网,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W和C取得最大的P;W表示用户得到满意服务所等候的时间;C表示满意一项服务的平均费用;P表示用户得到满意的服务的几率。主要职能是1、统筹规划全国或某一地区各个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协调文献采集,确定各馆文献收藏的重点,实现分工入藏,避免在各馆之间出现的不合理的重复和缺漏现象,使各馆逐步形成馆藏特色,建立起地区性文献收藏的完整体系,以保证全国或地区内用户能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2、编制全国的和地区的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提高馆藏文献利用。3、通过合作,促进图书馆自动化工作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4、共建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推进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5、规范馆际互借工作,发展馆际互借业务6、建立全国和区域性的咨询协作网,开展联合咨询工作7、建立贮存图书馆,供各馆剔除不常用的和多余的复本书刊8、组织图书馆业务交流与培训9、开展图书馆学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为图书馆工作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20实际90年代末我国高校系统开始启动的CALIS项目可以看作图书馆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尝试。 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九五 期间CALIS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力争到20世纪末,初步建成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次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高等学校教育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并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共同构筑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九五 期间CALIS项目的主要建设任务具体内容是1、建设文献信息服务网络;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数字化建设;3、初步建立适合我国高校情况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图书馆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专门法规。它是建立与管理图书馆,制定图书馆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依据。图书馆法是调节国家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等在图书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手段。图书馆法具有强制性、规范性、概括性、稳定性等特点。英国1850年颁布了《公共图书馆法》是世界第一部全国性公共图书馆法美国1848年美国马塞诸塞州议会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州立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1956年美国颁布全国性的《图书馆服务法》日本于1899年颁布了《图书馆令》图书馆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监督和规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作用是:1、保证图书馆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的领导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2、保证全体社区成员享用图书馆的权利和对图书馆的监督;3、保证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所必需的经费、人力、建筑设备及其合法权益;4、保证图书馆收藏民族文化遗产的完整性;5、调节图书馆的内外关系,加强图书馆的统一管理,保证图书馆的正常秩序,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清末宣统元年(1909),学部曾奏拟图书馆章程19条,宣统二年(1910)颁布的《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是政府名义颁布的第一部图书馆法。民国4年(1915)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1957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通过《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1987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与中科院联合下达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五、 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是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金、物质资源,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图书馆的目标的活动。概括地说,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对象就是图书馆系统。微观管理是对与个体图书馆的管理。宏观管理则是对社会图书馆事业体系的管理。要素: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这些要素就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具体对象。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系统的输入;对外提供的各种文献信息和服务是输出系统化管理是现代图书馆管理最本质的特征。这个本质特征把现代图书馆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区别开来。特点:1、整体性1)图书馆活动是整体,2)构成图书馆活动整体的5个基础。第一,必须要有现代的管理思想。第二,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第三,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第四,必须有统一的业务标准第五,必须有合理的智力结构2、关联性。图书馆各环节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3、均衡性1)运动系统:变化,发展的;2)外部环境平衡,各方面相适应,满足多层次需求;3)动态的内部平衡,子系统服从总目标。综上所述,整体性、关联性、均衡性共同构成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特征。要求把图书馆看成统一体,系统化管理的要求:1)把图书馆看作整体;2)从大局出发;3)用发展变化的观点;4)顾及固有联系。图书馆管理学是研究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各种具体管理和图书馆管理趋势的科学。内容:1、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2、图书馆管理的过程3、图书馆管理的方法4、图书馆各种具体管理热点主题:1、图书馆管理理论2、图书馆管理体制3、图书馆业务管理4、图书馆行政管理5、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6、图书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7、图书馆经营管理8、各类型图书馆管理9、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问题基本原则:1、集中管理。1)事业建设集中统一管理;2)业务技术集中管理,实行标准化,包括统一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数据存储格式和信息交换标准。(事业+业务技术标准化)2、民主管理。所谓民主管理,就是吸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代表参加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可以建立有馆员和用户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组织。目的是促进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在图书馆管理中起着参谋作用。任务是1)对图书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2)督促图书馆工作计划的执行,3)对专业人员的安排和使用提出建议,4)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等3、计划管理。就是发挥工作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工作计划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要求,预先确定开展工作的目标、措施和步骤以及方法等。工作计划可分为全馆计划、部门计划或某一项工作计划。4、注重经济效果。合理利用人力和经费,最充分发挥图书馆各种设备的能力,建立最优化的文献信息资料的收藏和服务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内容 现代图书馆管理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实现的1、决策。图书馆系统的决策,主要包括:图书馆发展方针、侦测、战略方面的决策;各项业务工作的决策;人事方面的决策;财务、设备方面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因此深入调查研究是决策过程中避免失误和少犯错误的重要一环2、计划。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指针,图书馆系统的各方面决策都是要通过计划去实现的。计划是由定额、指标、平衡表三部分组成的。3、组织。组织指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加以组织,建立组织的活动与职权间的关系的过程。组织是发挥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完成计划的保证。4、领导。领导工作是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包括激励、领导的方式方法、沟通等问题。5、控制。按既定的工作计划、标准去衡量各项工作成果,并纠正偏差,是工作按计划的方向进行。6、协调。1)微观协调,纵向协调,横向协调;2宏观协调,纵向协调:本系统图书馆间协调,横向协调:不同系统图书馆间的协调。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资料-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40:21图书馆学概论复习资料教材: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授课教师:梁世敏题型:填空20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5道,论述图书馆学的发展1.1807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最早使用了 图书馆学 这一名称,表示图书馆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1808 1829年,他出版了《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后缩写为《图书馆学手册》。2.1960年丘巴梁出版了《普通图书馆学》,是苏联权威的图书馆学教材3.阮冈纳赞的贡献有:在图书馆理论研究领域提出了世界闻名的 图书馆学五定律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 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 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文献分类研究领域发明了独特的 冒号分类法阮冈纳赞被称为 印度图书馆学之父4.杜威在1873年创立《杜威十进分类法》(DDC),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分类法;1876年发起费城图书馆员大会 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前身;创办美国第一份图书馆学刊物《美国图书馆杂志》。被称为 现代图书馆事业之父 。5.巴特勒: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图书馆学导论》6.韦普尔斯: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图书馆问题调查》,把调研引入图书馆学研究。7.谢拉: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巴特勒的学生。著有《书目理论的基础》和《图书馆学的社会学基础》,提出了 社会认识论 。8.德国卡尔斯泰特提出 知识社会学 著《图书馆社会学》9.1902年,徐树兰:修建古岳藏书楼10.CALIS: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11.韦隶华:皇后;北刘(国钧)南杜(定友);沈祖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2.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4个方面)及其简要内容一、普通图书馆学(General Librarianship)普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普通图书馆学的内容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性质、结构、社会职能研究,图书馆事业建设原理,图书馆事业组织和管理体制,图书馆协作的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在人类信息交流和科技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社会作用等等。此外,普通图书馆学还包括: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二、专门图书馆学(Special Librarianship)专门图书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研究公共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省市州等地方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大学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工作原理、特点、任务及其特殊的性质、职能,以及它们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发展趋势等。三、比较图书馆学(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它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对这些差异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得出正确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准则。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模式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四、应用图书馆学(Applied Librarianship)应用图书馆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的环节、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这也可称为狭义应用图书馆学。其二是指将图书馆学的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问题的新学科。通常,人们是在狭义范围上使用应用图书馆学概念。应用图书馆学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1.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2.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序工作。3.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4.图书馆管理5.图书馆工作现代化。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一、整理总和说代表人物:施莱廷格、艾伯特、莱布尼兹定义:图书馆学就是发现、搜集、组织及运用印刷的与书写的记录之知识与技能。整理总和说 的提出反映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内部工作已经趋向了复杂化,精细化、系统化,图书整理中的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不设专门学问便无从下手。整理总和说 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源于图书整理实践活动,属于经验的总结,处于现象描述的认识阶段。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二、图书馆管理说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代表人物:爱德华兹、杜威、李小缘、刘国均定义: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法、管理法和使用法的学科。图书馆管理说 扩大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它要求图书馆学研究不见要关注图书整理,也要关注图书馆的经营与管理。图书馆管理说 将研究重心从图书整理转向图书馆管理,实现了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第一次转变。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三、图书馆事业说时间:20世纪前期代表人物:刘国均、黄宗忠定义: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各个组成要素。(要素: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 要素说 的来源)图书馆事业说 在20世纪后半叶在我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至今仍是一种主流意识。图书馆事业说 拓展出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领域,也因为开始关注图书馆事业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为图书馆学研究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它包容了 矛盾说 、 规律说 、 活动说 等观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四、知识交流说时间:20世纪40 70年代代表人物:谢拉、丘巴梁、周文俊、宓浩定义:图书馆收集、存储、整理、组织、传递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活动本质是人类知识交流,图书馆实质上是社会知识交流的工具。图书馆学应该划分为三个层次研究知识交流。即:知识交流的基本原理、知识交流与交流实体之间的关系,图书馆知识交流的内在机制。知识交流说 是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的解释,打破了从研究实体出发确定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方式,致力于抽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知识交流说 理论层次较高,能涵盖图书情报档案等多门学科,但揭示图书馆内部活动的机理不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五、信息资源说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代表人物:切尼克、徐引篪、霍国庆定义: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动态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说 将图书馆视为动态的有机的信息资源体系,合理继承了阮冈纳赞的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的理论。信息资源说 力图揭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融合了系统的思想,将图书馆学内容拓展到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资源领域,反映了更加宽广的学术领域。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六、知识组织说时间:20世纪90年代末代表人物:马费成、王知津、蒋永福、王子舟定义:图书馆学是研究如何将知识组织成知识集合并为人们所使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知识组织说 顺应了网络时代知识管理的需求,从宏观上揭示出了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准确说明了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成为转移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重要动力。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纵深发展的空间。知识组织说 目前在研究上还缺乏系统性,尚待进一步的整合与深化。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1.对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性(吴慰慈)图书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黄宗忠)图书馆学具有应用科学性质:代表人物:倪波、宓浩、刘迅图书馆学具有管理科学的性质:代表人物:桑建、吴慰慈、罗志勇图书馆学是一门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2.研究的专门方法图书馆统计法, 读者(用户)调查法, 移植法 , 比较法3. 专门科学方法:单元知识研究法: 校雠的方法,版本的方法 ,文摘的方法知识集合研究法: 采集的方法, 分类的方法, 主题的方法, 目录的方法, 索引的方法, 文献计量的方法知识受众研究法: 咨询的方法, 导读的方法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1.图书馆的概念:吴慰慈等在《图书馆学概论》(1985)中提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2.图书馆的构成要素(5个):1.文献信息资源(1)信息、知识 :知识是有用的信息(2)文献:记录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所收藏和链接的各类型文献信息的总和。2.用户:也称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3.工作人员:图书馆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4.技术方法::做好图书馆工作的主要手段5.建筑与设备:图书馆的物质条件3.图书馆的社会职能(5个):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图书馆的类型1.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 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2.什么是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图联1975年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四条:(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信息;(4)开发智力资源。3.高校图书馆的共同特点: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读者需求的稳定性;读者用书的集中性;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有明显的阶段性;馆藏文献要保证质量和数量;藏书体系考虑学校的性质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存在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事业1.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原则(4个)1.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2.国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3.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4.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2.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必要性(144页)图书馆资源共享,既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又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文献按指数比率激增,这使得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全部出版物收集齐全,必须依靠图书馆界各种形式的合作,才能满足读者或者用户的不同需求第二,知识的发展不只是量的积累,而且发展的形式呈现出复杂的情况第三,科研劳动社会化,科研活动中划分出文献信息工作,促使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第四,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日益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获取信息更加容易,对图书馆的依赖有所减少资源共享概念的出现,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是科学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其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3.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共享有哪几种业务(6种)1.文献集中编目。2.馆际互借。3.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4.建立藏书贮存系统(贮存图书馆)。5.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合作与共享。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1.微观结构中的两类工作(174页):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如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及方法指导、网络信息导航等,也称用户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2.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两个方面(175)文献资源建设,广义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具体的文献收藏机构对文献的采集、贮存和协调,即传统上所称的 藏书建设 (馆藏建设);二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众多文献收藏机构在采访、贮存和利用方面的协调、规划和资源共享。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个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建设。.3文献的定义《文献信息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对文献所下的定义为: 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4文献登陆(两种,177页)文献登录有两种,即个别登录和总括登录。个别登录一般是按每册图书(或每个光盘、录像带单元)进行的,每册图书给一个号码,作为该册图书的财产登录号。总括登录是按照每批收入图书的验收凭证(如收据、拨交或赠送图书的目录等)或者每批注销图书的批准文据,分别将每批图书的总册数、总价值、各类图书的种数、册数等登入 图书馆藏书总括登录簿5文献加工整理包括哪六个方面(178页)1.文献分类2.主题标引工作3.文献著录4.文献编目5.元数据6.文献加工6用户服务工作的概念及具体内容(184页)用户服务工作,也称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馆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如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网络信息导航等,以及用户发展,用户研究,用户培训工作,此外,还包括各类信息工作,如科技查新,专利查新,定题信息服务等内容包括1.用户发展2.用户研究3.流通推广4.宣传辅导5.参考咨询6.文献检索7.网络信息导航与服务8.用户教育培训7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194页)图书馆自动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利用通讯技术和高密度存贮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采访,编目,流通阅览,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等)实行程序控制下的自动管理,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加速文献流通速度,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图书馆管理原理1.图书馆管理的定义(207页)我们将图书馆管理定义为:图书馆管理是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金、物质资源,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图书馆的目标的活动。2.基本要求(213页)1.管理规格化2.劳动组织合理化。3.业务工作计量化4.工作人员专业化图书馆管理实务1.图书馆工作组织的概念(219页)图书馆工作组织,是图书馆根据其方针任务,结合本馆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全馆工作进行科学安排。2.图书馆目标管理的概念及其6个内容(227页)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下属和上级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定期检查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并根据这种进展给予奖励。它是以重视成果的思想为指导,共同确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手段来达到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① 制定总目标;② 层层分解目标;③ 制定落实措施;④ 安排人力和物力;⑤ 实施和控制;⑥ 效果评定3.图书馆统计的指标体系4个(232页)1.馆藏文献量指标: 包括图书、期刊、音像资料、计算机文档等的数量、品种、质量和价格指标等。2.用户量指标。3.借阅量指标。4.图书馆深化服务指标:参考咨询、文献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指标4.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步骤(233页)常用方法:① 分类分析法。② 对比分析法。③ 动态分析法。④ 相关分析法。⑤ 结构分析法。图书馆统计分析的步骤:① 确定分析的目的,弄清楚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② 收集统计数据。③ 审查统计资料。④ 建立数学模型。⑤ 进行分析与预测。⑥ 提出分析意见和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措施。5.工作标准的定义(241页)图书馆工作标准,是指图书馆工作、技术、设备等的数量和质量的规格和要求,这种标准是经过国际标准组织、国家标准机构或有关部门鉴定和认可并予以颁布的。所谓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就是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技术方法及设备等实行统一的原则和规范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1.网络对人类信息活动的影响(8个)1.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多样性2.网络信息存取和利用方法的多样性3.网上信息资源的虚拟性4.网上信息生产的即时性和交互性5.网络信息利用的超时空性6.网络信息的无序性7.网络信息的易逝性8.网络信息具有网状结构和片段性的特点2.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及其特点,动作模式(6个)我们可以将数字图书馆定义为: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数字图书馆的特点1.高效的计算机管理2.新型的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3.便捷的联网查询手段4.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的运作模式1.从长远角度看,数字图书馆不依附于传统图书馆,而是一个独立的机构。2.其主要职能是搜集、保存和传递数字化文献。3.可与传统图书馆合作,将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文献。4.数字图书馆应作为高新信息产业部门来经营。5.数字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可采取吸收高科技风险基金和银行贷款等办法,多种途径获得资金。6.数字图书馆获得经济报酬的机制。1.数据库生产中有待解决的其他关键技术问题4个1.提高数据库检索效率问题2.自动标引与汉语字词的自动切分问题3.简体数据库转换为繁体数据库的问题4.数字化文献上网传播时的加密问题和收费使用问题2.电子信息资源的侵权形式1.未经许可通过网络传播版权作品① 将他人作品擅自上网传输以获利② 将版权作品放在免费网址上③ 利用电子公告板(BBS)传播版权作品④ 利用电子邮件传播版权作品2.破坏版权管理信息3.破坏技术保护措施1.Web2.0技术Blog,wiki,RSS,SNS,Podcast,Ajax,Tag2.图书馆2.0技术,形式3.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