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01:49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这不错。我们这里要问的问 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 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 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有了这种需要 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社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西方近代大多数科学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工厂中发现的,而不在大学中。由于农业生产实践较简单,没能提出认识自然的更深入的需要,因而导致中国科学在近代的落后。进入近代市场经济社会后,社会实践要求人们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尺度进行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 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 的,是 真知 。孙悟空为什么不背上唐僧翻个跟头直接到西天取经呢?而要经过千难万险呢?因为真理要自己亲身来体验才是 真知 。所以,古人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这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对个人来讲主要还是要通过书本、报纸、课堂、交流来获取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 流 不是 源 ,直接经验才是 源 。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04:06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只完成了一次循环,而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是 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也就是说认识运动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譬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从1808年至今的180多年里就经历了由实验到认识,从再实验到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才形成了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当然还不能说这个认识现在完成了,还要进行循环。实践 认识 实践 认识 实践 认识 无穷循环一次循环 二次循环 三次循环(二)认识的无限性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尽头,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就是说上述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人类认识世界的任 务永远不会完结,人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化全面。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人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存在。世界就像一个无限美好的东西在永远吸引着人去追求它,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使人想起《诗经 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哲学的 爱智慧 之意亦与追求无限的目标相关。 爱 的特征是不为某一已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封限,而一直扑向那无限的对象。 智慧 的内容也是无限。康德引用贺拉斯的诗喻说哲学对绝对的东西的无限追求:乡下佬等候在河边,企望着河水流干;而河水流啊,流啊,永远流个不完。(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意义1.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 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 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时中 观念是一致的。2.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 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00:1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为什么在对认识性质的看法上会形成先验论和反映论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理论,其原因主要在本体论上。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主要指逻辑的先后),认识是一种意识,因而认识先于外部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先于认识内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先于意识,那自然物质也先于认识了。由此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即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和 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论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是指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论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就是认为先有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有人对物质世界的感觉,再后有人对感觉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思想。被反映者先于反映者而存在。物先于感觉和思想,那感觉和思想就只能来源于物了,这样就必然得出认识是反映的看法。当然,在唯心主义者来看,物先于感觉的看法本身是要论证的。贝克莱就认为感觉先于物,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唯物主义是用常识和实践来证明物先于感觉的。如在常识中生活中贝克莱总不能去吃面包的感觉吧,他得吃面包本身。所以唯物主义同生活常识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然后有物质世界。这里的 思想 主要指认识形式。上面我们说过,就个人而言 认识形式 (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就人类来说认识形式(思想)则不是先在的。唯心主义由此必然得出先验论的结论。不过对于先验论不能全盘否定,它强调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被马克思所赞扬和继承。总之,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说有什么样 的认识论也会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的结论。这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性。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发布时间:2017-08-16 12:59:28这一节主要是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性质。面对同一种认识,不同的哲学家会形成很不相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看法。譬如,不同的哲学家面对 世界万物的 共性和本质是物质 这一认识,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靠不住的,因为有限的人根本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认为这种认识是靠得住的,有限的人是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的。这样就产生了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说这种认识只能来源于人的头脑。这样就产生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人只能消极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相反,有的人则说反映是能动的,其中有人的创造作用在。这样就产生了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区别。那么,面对一种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是什么呢?它认为,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因此,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认 识性质的看法。下面我们将展开讲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