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15 21:01:58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材料: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学生的智力、体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认识过程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不包括学生的发展。学生智能和品德的发展虽然在认识过程中实现,但发展高于认识。新的科技革命,要求教学由获取知识、技能为主的认识过程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和科学世界观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忽视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忽视德智体的发展,传授知识、技能就失去了方向、动力。4.教学过程是具有多质性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个性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如果仅仅用哲学认识论这根绳子把教学过程紧紧捆住,限制在认识过程的狭小胡同里,就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规律。5.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1)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全过程;(2)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3)一章(一单元)的教学过程;(4)一节或一课书的教学过程。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应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上述材料表明,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下面是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的认识: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学生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他们的认识客体,他们只有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包括联系实际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动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提高。所以,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遵循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①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教学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应有所忽视。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 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这些特点是教学必须注意的。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得科学而有成效。2.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两者有根本的区别,这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学生是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美、体充分发展,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实际上,教学过程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过程。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学过程上看,现代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且要尽最大可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达到现时代所要求的高效率、高水平。所以,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在教学论史上,认识到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有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因而教学要看对象,要注意学生发展,要有发展性。古代教学就很少注意儿童发展,甚至一味压抑学生的个性,方法简单、效率很低。后来慢慢积累经验,有所改变。到了近代,在实践中才逐渐明确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注意量力、直观、循序渐进和启发诱导等等,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教学仅仅适应学生发展,那么学生的身心发展只能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地进行,缓慢而伞平不高。所以,随着社会的向前,这种单纯适应发展的教学便日益落后而需要改革。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出体力、智能、创造才能、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今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的特性,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智、德、美、体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应当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01:49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这不错。我们这里要问的问 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 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 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有了这种需要 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社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西方近代大多数科学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工厂中发现的,而不在大学中。由于农业生产实践较简单,没能提出认识自然的更深入的需要,因而导致中国科学在近代的落后。进入近代市场经济社会后,社会实践要求人们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尺度进行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 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 的,是 真知 。孙悟空为什么不背上唐僧翻个跟头直接到西天取经呢?而要经过千难万险呢?因为真理要自己亲身来体验才是 真知 。所以,古人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这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对个人来讲主要还是要通过书本、报纸、课堂、交流来获取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 流 不是 源 ,直接经验才是 源 。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00:1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为什么在对认识性质的看法上会形成先验论和反映论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理论,其原因主要在本体论上。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主要指逻辑的先后),认识是一种意识,因而认识先于外部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先于认识内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先于意识,那自然物质也先于认识了。由此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即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和 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论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是指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论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就是认为先有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有人对物质世界的感觉,再后有人对感觉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思想。被反映者先于反映者而存在。物先于感觉和思想,那感觉和思想就只能来源于物了,这样就必然得出认识是反映的看法。当然,在唯心主义者来看,物先于感觉的看法本身是要论证的。贝克莱就认为感觉先于物,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唯物主义是用常识和实践来证明物先于感觉的。如在常识中生活中贝克莱总不能去吃面包的感觉吧,他得吃面包本身。所以唯物主义同生活常识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然后有物质世界。这里的 思想 主要指认识形式。上面我们说过,就个人而言 认识形式 (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就人类来说认识形式(思想)则不是先在的。唯心主义由此必然得出先验论的结论。不过对于先验论不能全盘否定,它强调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被马克思所赞扬和继承。总之,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说有什么样 的认识论也会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的结论。这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