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30 23:15:53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1)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在政治思想方面,虽然也有君权神授的学说来论证君主权力的合理性,但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如何理解国家,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2)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儒、道、法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意义。1.儒家思想 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儒家的政治学说可概括为两方面:首先是 为国以礼 的 礼治 思想;其次是 为政以德 的 德治 思想。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注重用 宽厚 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加强统治者的道德修养。2.2.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法家反对孟子的 仁政 和 王道 ,主张 霸道 和 以法治国 。3.3.道家思想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和法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主张 无为而治 ,即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生活。道家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补充性手段加以使用,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互补。4.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5.(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 开山之作 ,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6.(2)西欧中世纪长达1200余年,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政治学沦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阿奎那作为神学政治论的代表人物,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理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7.(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目光来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此后,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呈现出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8.(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 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他的《君主论》一书完成了政治与伦理的彻底分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同一时期,布丹在他的代表作《共和六论》一书中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集中反映了当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利益要求。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不仅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私有制的罪恶与腐朽,而且精心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的理想社会蓝图。9.(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诸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西方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提出的 天赋人权学说 社会契约论 以及 分权制衡学说 和贯穿于其间的自由、平等等近代资产阶级的价值理念,构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同时,以温斯坦莱、摩莱里和巴贝夫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主张也在人类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10.(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批判精神逐渐衰落,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开始流行。边沁、密尔、孔德和斯宾塞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达到了人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顶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11.(7)自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政治学彻底完成了与哲学和伦理学的分离,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学者的专门学科。12.(8)由此开始直到目前,西方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3.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偏重制度的研究外,还注重法律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14.2.第二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政治学从研究国家制度,转变为研究权力现象。15.3.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时期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又从权力转向政策的制定过程。4.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以及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5.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政治学又开始重新转向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政治哲学开始复兴。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两部著作,具有很大的理论影响。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科学?-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16:25:03政治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科学?19世纪以来,政治学开始了科学化的进程。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 行为主义革命 的影响,政治科学化更成为一种政治研究的时尚。所谓 行为主义 (Behavioralism),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它是20世纪50 6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科学化研究方法和学术潮流的统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 新政治科学运动 ,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现代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当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展了政治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 应然 ,而在于政治的 实然 ,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政治学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在20世纪50 60年代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界最为盛行,并由此得到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盛名。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上。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它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 结构功能理论 、 系统分析理论 、 决策理论 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在研究方法上,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经验研究方法,对政治行为的分析注重于量化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经验理论模型的建设,极力倡导观察的客观性及 度量 (measurement)的可靠性。行为主义者严格区分 规范问题 和 经验问题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他们强调政治学研究要做到价值中立。在他们看来,一切缺乏经验资料支持的命题都只能当作假设,而不能当作结论。经过经验的检验后,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论才能成为确实的知识。今天,行为主义政治学已经衰落了,但是,它所倡导的行为研究和分析、政治科学研究的原则以及在个体政治行为研究(政治社会化研究)、团体行为研究(如博弈理论、决策论等)、具体政治行为研究(选举、投票、暴力、革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仍然被广泛认可和采用。毫无疑问,政治科学化的确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清楚地界定了 事实 (客观的可以经验证明的)和 价值 (主观的意见和规范或伦理的信念)的界限,提供了区分真假命题的公正而可信的手段,因而也为我们获得关于政治世界的客观知识提供了路径。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和衰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即,政治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科学?政治科学为可以量化的政治领域和政治问题提供了精确、客观和中立的研究途径,但对于政治生活大量的不可量化的领域和问题,却显得无能为力。概括而言,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一下三个难题:(1)数据问题:科学实验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像可以送进实验室的可否,也不像可以再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 经验型 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说?在那些无法获取实证数据的领域,也许我们只能采用非科学的手段。因此,科学研究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只能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2)隐性价值问题:严格地说,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是,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在政治领域中,事实和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因为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以科学自我标榜的行为主义学说、理性选择理论和系统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保守主义的价值 偏见 ;女权主义政治理论也正是建立在有关性别的性质和意义的假说之上。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因而,其科学的真实含义难免受到质疑。(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 价值中立 而著称。所谓 价值中立 ,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事先价值袪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纯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家可以实现价值中立的研究,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政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相关。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地位、个人同情心等等,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关于政治和周围世界的一系列认知和预想。这也就是说,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实际上,相比较而言, 对获取可靠知识构成最大威胁的也许还不是来自于这些偏见,而是来自于鼓吹所谓 政治中立 的时候根本不承认 偏见 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