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督政府后期的状况分析波拿巴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必然性。 - 行测知识

结合督政府后期的状况分析波拿巴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必然性。减小字体增大字体结合督政府后期的状况分析波拿巴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必然性。

督政府后期背景:(1)宪政民主的共和制度在当时已不适合实现政治稳定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就只能暂时抛开共和制度下的代议制民主,实行集权式的体制。(2)当时法国人民的情绪也是人心思定,希望尽快结束动荡不宁的局面。(3)资产阶级更加盼望能有一个足以稳定局势的强有力的政权出现。(4)督政府在战场上迭遭失败,需要有更强大的政权和军事力量来对应战局。上述一切但是督政府必将倒台和波拿巴发动政变的背景。

必然性:雾月政变后,波拿巴开始了军事独裁的统治。军事独裁是直接违背大革命创立的公民自由与平等的原则的,在这一点上,它是大革命的对立物。但是,一次大革命过后,历史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稳定,从走得过远的那些步骤退回到成熟可行的基点上去。热月党肩负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但是它没有做到这一点。督政府时期的政局动荡表明,只有暂时跳出民主政治的圈子,使用强力手段才有可能实现稳定。于是,军事独裁又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基本成果的必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它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当然,军事独裁政权并不是资产阶级政党的统治形式,一旦克服困难,实现稳定,它就需要结束,否则就要遭到垮台的命运。波拿巴政权在实现稳定方面取得的成就越大,步伐越快,它的寿命也就会越短。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欧共体-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30 17:07:487、欧共体: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前身,它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又名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3个相互独立的组织,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欧共体创立于1957年3月25日,创始国为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后经过4次扩大,现已发展到包括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在内的15个国家。1952年6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领导人聚会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等文件,这些文件统称为《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6国又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原来的3个组织仍继续存在,各以独立的名义活动。《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这个共同体主要致力于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欧共体的组织机构主要有:(1)欧洲理事会问(2)欧洲委员会(3)欧洲议会(4)欧洲法院;(5)欧洲审计院。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特别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于是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8、北约联盟: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是一个机构完备的机构,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 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 取代 前沿防御战略 ,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不结盟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万隆会议的召开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开始争夺第三世界。为了摆脱大国控制,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南斯拉夫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尼赫鲁、印尼苏加诺的倡议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参加不结盟的标准是:执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不卷入外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协定。随着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发展,不结盟政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未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主要机构为: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由第四次首脑会议决议设立的协调局、纽约协调局、还有不定期召开的一些会议等。我国一贯支持和重视不结盟运动,赞赏其坚持的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政策,高度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判断】-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8 08:59:56只能攻击南昌。这就是王司令的判断,鉴于他一贯和别人看法不同,所以大家也不怎么吃惊,只是睁大眼睛,想看看王司令这次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你们的看法不对,南昌在安庆的上游,如果我军越过南昌直接攻击安庆,则南昌守敌必然会攻击我军后部,断我军粮道,腹背受敌,失败必在所难免,而安庆守军只能自保,怎么可能与我军前后夹击敌军呢?当然了,听众的疑问还是有的:南昌城池坚固,一时之间如何攻下?对于这个问题,王司令胸中早就有了一大把竹子:诸位没有分析过军情吗,此次宁王率全军精锐进攻安庆,南昌必然十分空虚,此时进攻,自然十拿九稳!南昌一破,宁王必定回救,首尾不相顾,无需时日,叛军必败!王守仁有才,太有才了。因为他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明代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兵部衙门里,有这样一句吓唬人的话 敢闹事,就发配你去职方司!这句话但凡说出来,一般的兵部小官就会立马服气,老老实实地干活。这其中可谓大有奥妙:兵部下设四个司,类似于今天中央部委的司局级单位,而职方司之所以如此著名,是由于它在明朝官场中有一个十分特别的评价 最穷最忙。但就是这个最穷最忙的衙门,却在军事战争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所谓的职方司,主要职责是根据军事态势作出判断,拟定军事计划,进行军事统筹。大致就相当于今天的总参谋部,职方司最高长官是郎中,相当于总参谋长。这职位听起来很威风,很多人却打死也不去,躲都躲不及。原因很简单,可以用六个字概括 没油水,背黑锅。千里做官只为钱,捞不到钱谁有动力豁出命去干?更要命的是,这个职位收益极小,风险极大,比如王守仁曾经当过主事(相当于处长)的武选司,就是兵部下属的著名肥衙门,专门负责武将人事选拔调动工作,下去调研有好酒好肉好娱乐招待,提拔个把人上来就能收钱,就算这人不能打仗,归根结底也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至于追究到人事部门来。职方司就不同了,它不但没有油水可捞,靠死工资过日子,还要作出正确的军事判断,并据此拟定计划,一旦统筹出了问题,打了败仗追究责任,那是一抓一个准,根本跑不掉。可偏偏战争中最有趣也最残酷的,就是判断。《三国演义》里面的诸位名将们是不用担心判断的,因为他们的胜负都是天注定,比如曹操兄看到大风刮倒了自己营帐里的帅旗,就能断定刘备先生晚上来劫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有志报国的各位青年就不用再读兵书了,可惜的是,在时间机器尚未发明之前,战场上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预知对手的策略和战争的结局,将领们只能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和战场经验来作出预测,当然了,根据史料记载,某些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将领们,会使用最后的绝招 算命。但无论你有多么精明或是愚蠢,最后你总会搞出一个自己的战场判断,该打哪里,何时打,该守何处,怎么守。于是最能体现战争艺术奥妙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一千个指挥官可能有一千个判断,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战争结局揭晓之前,这一千个判断似乎都是正确的,都有着确凿的理由和证据。可是战争这道完美的数学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王守仁放弃了看似无比正确的安庆,决定进攻南昌,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但得到众人认同的王守仁心中仍然是不安的,因为他知道,这个计划还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变数 攻取南昌之后,宁王却不回兵救援,而是全力攻下安庆,直取南京,该怎么办?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攻击南昌!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戍申,王守仁正式起兵。他向江西全境发布勤王军令,并率领直属军队日夜进军,很快抵达临江府,在那里,他再次会合了临江、赣州、袁州各地赶来的 义军 (成分极其复杂,大都是流氓强盗),总兵力达到八万余人。王守仁马不停蹄,命令军队加快速度,逼近那最后的目标。南昌,七月十七日,王守仁站在城外,眺望着这座坚固的城池。一个月前,他从这里逃走,满怀悲愤,孤身奔命。一个月后,他回到了这里,兵强马壮,锐气逼人。无论如何,了结的时刻终于还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