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 行测知识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减小字体增大字体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等)。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我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的方针;对待外国文化采取洋为中用的方针。判断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两条。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为什么我国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 行测知识

为什么我国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为什么我国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新中国的农业保险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试办、1958年停办、1982年恢复试办并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的过程。1996年以来农业保险主要由国有商业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来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保险的规模曾一度有过较大的发展。例如1993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最高曾达到8.3亿元,但后来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政策性保险公司变为商业性保险公司,无力承担过多农业保险的亏损,从1994年起,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下降,保费收入2001年下降到不足4亿元。1982年至2001年,农业保险保费累计收入70.4亿元,支付赔偿61.9亿元,若加上同期支出费用,累计亏损约为6亿元。自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仅为,2002年我国农业保险收入为3.3亿元,仅为公司保费总收入的,比上一年下降20%,是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而且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降到现在不到30个。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免除农业税。从1984年起对农业保险免除了营业税,假如统一按8%的税率计算,合计约免除了5.6亿元的营业税负担。目前,除了免征营业税以外,对农业保险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支持。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依据有:

1)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政府投入无法取代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农作物受灾率经常保持在30%以上,成灾率经常保持在50%以上,最高达。此外,农业还面临着生产要素的供给、产品营销等风险。这些风险可以分为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最适于担保风险的事件要具备三个特征: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容易量化的;它们所造成的损失是容易界定和估值的;投保人既不能影响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不能影响它们呢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就是说没有道德风险)。

2)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农业保险风险高,费率通常幅度在1%~20%,而商业性的财产保险一般在1左右,保险价格高;农业保险发生逆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的几率高,需要投入较高的监督成本。

3)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作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在主要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则多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试验,但目前大多数仍处于初级水平。国外农业保险实际上均是在政府补贴下开展的,要么直接对费率补贴,要么直接贴付,是一种政策性保险。政府在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中比较带有共性的做法是:(1)制定法律、法规,依法强制农户投保或以经济激励诱导农户和私人公司参与,依法明确各相关主体的义务;(2)政府出资建立初始资本金和准备金;(3)提供再保险;(4)免税;(5)给予管理费和保费补贴,诱导农业保险的供给和消费;(6)发生重大灾害后,政府提供最后支持。

农业保险是WTO中的绿箱政策之一,我国作为WTO成员应当加以利用。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