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 常识判断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1.内部监督主要包括:

a.一般监督(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职能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监督)

b.专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2.行政监察: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主要是监察部、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监察对象:政府各部门及其国家军队文职招聘、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员、下一级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2)领导体制: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又受上一级监察机关领导。

(3)程序:立项、调查、提出检查处理情况报告、作出监察决定或建议

3.审计监督:(1)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2)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

双重领导体制。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思路-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7 12:19:30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思路第一,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而管理层恰恰为内部控制定下基调。必须承认,企业制定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超越设立这些制度的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样也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特别是鉴于内部控制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营管理部门的直接职责,只有管理层将风险管理放在适当的高度,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和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标签和风向标。这不仅因为他们是内控的首要责任主体和最基础的推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所拥有的绝对权力。一个表面看来规章明确、组织健全、人员齐备、技术先进的内控或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能否有效管理风险和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关键还在于高管在这个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合规文化和合规意识的建立,是现阶段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中,合法合规是内部控制的最低目标,厘定了内部控制的底线;资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传统目标,标示内部控制的警戒红线;信息真实和完整是内部控制的永恒目标,事实上是引领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经营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实质上是内部控制的生命线;战略实现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理所当然也是内部控制的远景线。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上内部控制最为权威的研究机构COSO在其最新研究成果中,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为战略的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报告的真实完整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隐去了资产的安全目标,与我国对内部控制目标的排序正好相反。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或者说 原罪 问题,作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尚处于低级阶段。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控制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防护性工具,更应成为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工具,为企业的战略实现和经营效率提供强力支持。第三,控制与管理相融合,提倡源头控制和主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了7类控制措施,即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从控制措施的内容来看,实现了与管理的各项职能的融合,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事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控制和财产保护控制,也包括事前的预算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系统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通过全方位的控制措施,有助于全面实现内部控制对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的事前 防止 、事中 发现 和事后 纠正 三大功能,也体现了源头控制和主动控制的战略思想。再从控制措施的排序来看,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一如既往地受到推崇,特别是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六权分立的要求颇为引人瞩目。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错误的可能性;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仍然是内部控制的精髓之所在。第四,内部控制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相反,它应是权变的和嵌入式的,具备充分的适应性和契合性。企业经营可以多元化,但必须统一规范管理,同样具有专业化的品牌优势;规模可以是商业触角遍及全球的巨无霸,但必须做到组织精简,同样具有小企业的灵活和效率;归宿可以是传统产业,但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样分享朝阳产业的市场机遇。这要求内部控制合理体现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3 19:14:15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一)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是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二)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一)研究阶段的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二)开发阶段的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A.无形资产 B.管理费用 C.研发支出 D.营业外支出三、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构成。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支出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设置了 研发支出 科目, 研发支出 科目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开发支出 项目。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通过 研发支出 科目归集。(一)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会计核算时,首先在 研发支出 费用化支出 中归集,期末结转到管理费用。(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首先在研发支出中归集,期末结转管理费用)。(1)20 9年度发生材料费用9 000 000元,人工费用4 500 000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75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3 000 000元,总计17 250 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7 500 000元。(2)2 10年1月31日前发生材料费用800 000元,人工费用500 000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50 000元,其他费用20 000元,总计1 370 000元。本例中,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型技术,并认为完成该项新型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务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可靠的资源支持,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并且有确凿证据予以支持。因为,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其次,甲公司在开发该项新型技术时,累计发生了18 620 000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为8 870 000元,符合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的条件。甲公司的财务处理为:(1)20 9年度发生研发支出借:研发支出 技术 费用化支出 9 750 000资本化支出 7 500 000贷:原材料 9 0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4 500 000累计折旧 750 000银行存款 3 000 000(2)20 9年12月31日,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研究费用 9 750 000贷:研发支出 技术 费用化支出 9 750 000(3)2 10年1月份发生研发支出借:研发支出 技术 资本化支出 1 370 000贷:原材料 8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500 000累计折旧 50 000银行存款 20 000(4)2 10年1月31日,该项新型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借:无形资产 技术 8 870 000贷:研发支出 技术 资本化支出 8 870 000A.确认管理费用7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60万元B.确认管理费用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400万元C.确认管理费用1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D.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30万元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定位-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7 11:34:38一、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起源几乎与国家审计的起源一样古老。与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内部审计的发展也有其内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前行。⒈古代内部审计的萌芽内部审计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步入奴隶社会以后,出现了私有制,奴隶主为了坐享其成,往往将自己的私有财产委托给精明能干的代理人去管理,从而产生了经济责任关系。这时,所有者奴隶主就必然会委派亲信作为第三者审查受托者是否诚实地履行经济责任。第三者通常是大奴隶主庄园的管家和监工,并不是独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人员。他们除审计业务外,还负责其他的监督。奴隶社会的内部审计萌芽成为以后内部审计发展的渊源。进入中世纪,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发展较快,并被各种组织所采用,出现了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和庄园审计等各种形式。以最具特色的庄园审计来说,西欧的庄园主自己不直接参加管理活动,而将庄园管理委托给庄园管理者执行,最重要的管理者包括监视人、总收入官和审计人员。监视人负责掌握土地和租地人的情况,编制地租账。总收入官对庄园经营负全部责任,根据地租账来征收地租和通行费,并编制反映庄园收支业务的庄园账目,但是从收入中开支必须经过庄园主同意。总收入官一般希望高估损失,低估收入和自然增产值,编制对自己有利的会计账目。审计人员的任务是接受庄园主的委托,定期检查账目记录,审查总收入官编制的会计账簿是否正确,计算有无差错,根据付款单审查开支原因,并据此陈述审计意见,然后将庄园账目和审计意见一起提交给庄园主,供庄园主审阅。可见,庄园审计是以庄园主和总收入官之间关于庄园管理的委托受托关系为基础的。虽然中世纪的几种内部审计形式都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但是其审计目的仍然是查错防弊,审查内部承担经济责任者的诚实性。⒉近代内部审计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业结构和经营机制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跨国性经营。跨国公司的总公司往往远离管理第一线,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分公司有较大的自主权,其主要财务责任就是向总公司支付股东红利。这种管理层次多、分权管理的情况要求企业管理者寻求新型的控制方式。如果聘用外部审计人员对下属分公司的财产、会计记录和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将无法满足管理需要。因为外部审计人员一年通常只进行一次审查,如果增加审查次数,无疑要增加大量的费用。于是,管理层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从企业员工中选拔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特殊人才,让其对分公司的管理责任进行经常性监督。这些特殊人才被称为 内部审计人员 ,由他们组成的机构被称为 内部审计机构 。各个行业的众多企业纷纷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人员,推动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欧洲各国设立了许多具有较大独立性的分公司,并经常派出巡回审计人员和地区监督员进行间接的控制。这一时期,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侦查揭示舞弊或其他不规范的行为。其工作范围主要是反映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资料,也从事一些较低水准的会计和管理程序的遵循性检查,但是并不具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改进意见的功能。⒊现代内部审计的标志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迅速变化。不仅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分支机构和业务量迅速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对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尽管民间审计师审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但是审计结果对企业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的作用非常有限。企业管理层决策所用到的信息,因为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一般情况下不能让民间审计师进行审计。因为民间审计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公众而非管理层负责,即使审计师开展一些管理审计业务,因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受到限制,对企业的情况不够了解,加上审计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他们的审计结论和建议难以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因此加剧了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需要。内部审计不仅协助管理层证实、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计机构还通过将其审计领域扩展到与管理层决策相关的各个领域,使得决策的制定和贯彻更加有效。1941年,美国学者布林克(Victor.Z.Brink)出版世界上第一部内部审计专著《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Internal Auditing Nature,Functions and Methods of Procedure)》,阐述了包括内部审计性质和范围在内的内部审计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宣告内部审计学科的诞生,成为内部审计学科的 开山鼻祖 。布林克指出,内部审计应该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服务者,而不是作为外部审计的助手。同年,约翰.瑟斯顿(John B.Thurston)在美国倡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被尊为 内部审计师协会之父 ,内部审计开始成为引人瞩目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