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 行测知识

如何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之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多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同时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做到既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又限制其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影响学制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特征-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5 15:54:42影响学制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特征(一)影响学制的因素1、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 受社会制度的制约3、 考虑到人口状况4、 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和发展一、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它一方面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转化而来,一方面又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的新学校。学校的类型不断增加,体系不断完善,到 19 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形成。欧洲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1、 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在 18、19 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 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 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因为一轨从中学开始,一轨只有小学。这样就剥夺了在群众性小学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后来,群众性小学发展到了中学,才有了初中这个相对应的部分。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是这种双轨学制。2、 美国单轨制。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美国历史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此,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发展,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3、 前苏联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或是 Y 型学制,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二、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 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 年壬寅学制 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1904 年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为蓝本,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1922 年壬戌学制 即 六三三制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二) 新学制的内容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高等教育1995 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2010 年 5 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

2020黑龙江军队文职招考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要互补发展

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高歌猛进的时代,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一样化的误区,这让乡村振兴的美景变成了一枝独秀也是春或是一味坚持将农村人口接到城市里来,以此来完成城镇化发展的目标,然而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导致乡土旅游资源的丧失,还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为了让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带来更大更强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坚持城乡文明互补发展。城市文明是乡村文明的资源保障,为乡村文明发展输血。城市文明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体现,其强大的物质基础、技术力量、专业人才等都是乡村文明发展的有力保障,能够为乡村文明建设输送其需要的血液。十九大精神中不仅强调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强调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如何发挥城市输血功能这一方面,成都东郊五朵金花的发展成为了典范,城市为乡村输送经济、技术的血液,打造了荷塘月色、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花乡农居、江家菜地五个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不仅改善了乡村面貌和村民的生活,也丰富了乡村文明的精神。我国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乡村建设中提出以工辅农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正是符合了当下中国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城乡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城乡文明互补发展,发挥城市文明的输血作用,为乡村文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乡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精神归宿,为城市文明发展塑根。乡村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能给城市文明的发展塑造根基。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乡村文明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城市发展因为没有乡村文明这一根基,缺乏了精神归宿,进而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让城市文明变成一条腿走路的残疾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一个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强国的国家,就必须坚持让乡村文明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为了更好的让城市文明发展有根可循,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好乡村文明凝聚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和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如刘永好所说:把传统留住,把文明留住,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合则利,分则避。一个国家文明体的构建需要两条腿并行发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发展也不能只是一方面求外发展,或是求内提升,二者要互补发展形成合力,才能让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实现双管齐下、双翅齐飞。

2020甘肃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让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互补发展

拔地而起的高楼,宽敞整洁的广场,花草掩映的游园,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无限惬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缭绕,鸟语花香,乡村生活让人们无限向往。然而如今,很多城市的发展却难以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乡村的发展逐渐模式化刻板化,这压迫着百姓的幸福生活,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因此,需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让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互补发展。城市文明是发展之基,满足物质需求。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也检验社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许多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涌现,有国家政治中心与文化之韵兼具的北京;有现代化气息十足、魅力无限的上海;有贸易发达、潜力无穷的广州......这些城市彰显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技术创新的强大实力,是国家一张靓丽的名片。然而,如今城市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东西部城市发展不平衡;一昧追逐经济发展忽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忽视环境保护;淡忘人的需求,没有休闲娱乐的空间......因此,城市发展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设宜居城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乡村文明是发展之要,促进精神富足。梭罗在28岁来到瓦尔登湖自建小木屋,因看到早晨的阳光,而产生黎明的感觉,重获新生;鲁迅在家乡的民俗、民间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使得他对世间万物极具温情,乡村是他创作的源泉。人在乡村中,最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教育状态,带给人们丰厚的精神食粮。2018年推动乡村振兴以来,很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农村,为实现现代化三农提供政策保障,乡村现代化可以改变发展模式,帮助村民致富,摆脱贫困。但有的地方在建设乡村时,推倒重建导致大量村庄被拆,这不仅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更是毁了农村的根。因此,乡村发展要保留和发扬丰富的精神文化,在留住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留住乡愁。城乡文明互补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生态。城市需要发展,乡村也需要发展。既不能把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文明之上,也不能把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两者是相互依存、功能互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应该坚持两条腿并行,城市、农村协调统一,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统筹区域发展。在发展中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公共服务,满足百姓需求;发扬文化遗产,体现地方特色;做好产业支撑,助推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能够在城乡自由游走,享受城市的惬意,吸收乡村的灵气。只有发展城市文明,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齐飞;只有发展乡村文明,才能促进精神的富足,体验纯净怀想,让精神明亮;而唯有城乡文明互补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生态文明,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真正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