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言语理解高分突破(19) - 言语理解
2012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言语理解高分突破(19)减小字体增大字体2012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言语理解高分突破(19)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15、化装、化妆: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余数-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专题复习-例19 - 数量关系
余数-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专题复习-例19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余数-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专题复习-例19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它除967,1000,2001得到相同的余数,那么这个整数是多少?
解:由上面的结论,所求整数应能整除967,1000,2001的两两之差,即
1000-967=33=311,
2001-1000=1001=71113,
2001-967=1034=21147.
这个整数是这三个差的公约数11.
请注意,我们不必求出三个差,只要求出其中两个就够了.因为另一个差总可以由这两个差得到.
例如,求出差1000-967与2001-1000,
那么差
2001-967=(2001-1000)+(1000-967)
=1001+33
=1034.
从带余除式,还可以得出下面结论:
甲、乙两数,如果被同一除数来除,得到两个余数,那么甲、乙两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它的余数就是两个余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所得的余数.
例如,57被13除余5,152被13除余9,那么57+152=209被13除,余数是5+9=14被13除的余数1.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精选习题解析(19) - 行测成功经验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精选习题解析(19)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众所周知,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理解材料,抓住题干和材料的重点信息,准确定位相关数据,就成为解答资料分析的基础。由于在历年各省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中,文字型资料分析一直是必考题型。
一、文字材料的构成
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材料被称为文字材料,是指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认为,其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1.文字材料的特点
(1)数据具有隐蔽性,众多的数据信息都包含在一段陈述中,需要逐一找出题干所需数据;
(2)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字间的关系,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2.文字材料的分类
(1)总分结构。指层次之间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总分式里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
(2)并列结构。其材料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3)结构模糊型。材料只有一段,无法直接由段落首句或者是末尾句判断材料的结构特点。
二、关键词定位法
关键词定位法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特点是材料冗长、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快速理解文字材料的切入点是快速定位关键词。总结其详细步骤如下:
(一)确定材料结构及关键词标注
1、总分结构
(1)分段型
观察首段的首句和其他段落的首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
看首段尾句是否有情况如下等字眼出现。
(2)未分段型
观察首句是否跟后面几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
观察首句是否出现具体情况如下等字眼。
2、并列结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段落首句没有明确的标志性词语,段落之间相关性不大,分别阐述不同的内容。
3、结构模糊型
(1)关键词法
根据重要关键词分层,同一关键词的句子归为一层;句首出现其中之类的字眼,则表示该句与上句之间是总分关系,可归为一层。
(2)标点符号法
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逗号和分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句号来分层,但是如果句号后面跟着其中类字眼,则中。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认为将该句与其中句归为一层。
(二)解读题干,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材料相关位置
(1)解读题干,根据题干中涉及的常考概念,了解题干要求的是什么。
(2)根据题干中涉及到的跟材料相关的关键词,确定题目求解所需数据的具体位置。
(三)特殊名词的标注和分析
(1)根据时间名词,确定题目要求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常考概念。
(2)根据题干单位关键词与材料关键词是否一致,判断是否需要单位换算。
(3)根据关键词信息以及所涉及概念的对应公式进行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