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新闻事业简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1 22:13:26说明:1、主要参考教材:《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方汉奇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2、史论最重要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清晰的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结构。3、温故而知新。4、答题要点分析:一、名词解释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一)关于报刊:(1)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 的报纸,某政党 报纸(2)(3)何年何地出版(一句话)(4)主办者、负责人、或是由某政党、团体创办(5)办报宗旨、宣传内容、特色(高度概括,三四句)(二)关于人物:(1)总体评价定性,理解基础上总体把握(一句话)(2)何时何地从事何种新闻活动(重要的、代表性的)(4)代表著作(三)关于事件:(1)定性,阐明何类性质事件(2)何时何地,涉及何人(3)起因、经过、影响二、论述题要求史论结合,既有史实,又有思想观点,以史实为主,占60%-80%,不少于20句话,400字以上,并且有头有尾,前后呼应,似小论文。第一章 古代新闻事业(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木铎2、露布(99传名)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00新名)7、邸报8、小报(90名)9、民间报房10、《急选报》(98名)11、《万历邸钞》(02名)12、《天变邸抄》13、揭帖14、旗报和牌报15、报房京报16、辕门抄二、简述题1、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01新)2、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01传)3、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情况。(99新)4、中国古代民间报房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传入(1815-1873)(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2、《蜜蜂华报》3、《广州纪录报》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5、《香港公报》6、《德臣报》7、《孖刺报》8、《遐尔贯珍》(99新名)9、《香港船头货价纸》10、《字林西报》(99传名)11、《六合丛谈》12、《万国公报》13、《上海新报》14、《申报》15、《新闻报》16、《京津泰晤士报》17、《中西见闻录》二、简述题1、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人在华办报活动。(94论)2、简述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的特点。3、简述鸦片战争后外人办的中文刊物的业务情况。4、简述鸦片战争后上海外报发展情况。(01论)5、简述鸦片战争后香港报纸发展情况。6、简述鸦片战争前后广州报纸发展情况。三、论述题1、如何评价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第三章 民族新闻事业产生(1873-1898)(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彙报》2、《述报》3、《循环日报》4、王韬(98论)5、《万国公报》6、《中外纪闻》7、《强学报》9、梁启超(99传论)10、《知新报》(00新名)11、《湘学报》12、《湘报》(90名)13、《国闻报》(02传名)14、唐才常15、严复16、《官书局报》17、时务文体(96名、03论)18、《弢圆文录外编》二、简述题1、简述王韬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98论)2、简述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第一批近代国人报刊的特点。3、简述梁启超一生的办报活动。4、简述时务文体如何形成,有何特点?三、论述题1、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办报思想。(99传论)2、试述维新派办报思想。(97论)3、试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4、论述维新派办报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或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5、试述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联系。第四章 清末民初时期(1899-1919)(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清议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该报第一撰稿人。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该报以 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为宗旨,一方面要求 尊皇攘后 ,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2、《新民丛报》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该报宗旨在于 开民智 , 造新民 ,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 新民文体 也风靡报界和文坛。3、《大公报》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 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4、《东方杂志》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后发展为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务馆创办于上海。该刊以 启导 国民为宗旨,主张 和平改革 ,分门别类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5、《时报》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著名报纸。6、《京话时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 开民智 。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7、《中国日报》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陈少白主持。该报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8、《开智录》我国第一份留日学生刊物。1900年在日本横滨由开智社创办,郑贯公任主编。该刊和《清议报》关系密切,内容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它带有民主革命色彩。9、郑贯公(96论)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 笔枪 ,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10、《苏报》案(03新名)我国近代著名报案。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1、章太1炎(96论)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12、《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的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三民主义 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多报道。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论战。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她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13、《中兴日报》(98名)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14、《中国女报》1907年由秋瑾在上海创办的通俗月刊。该报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仅出两期,因秋瑾被捕就义而停刊。15、《神州日报》(95名)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该报较为注意宣传策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借口 有闻必录 ,该报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它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始终被认为革命派的言论机关。16、 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 为民请命 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 三民主义 ,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 民 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 竖三民 。 竖三民 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17、于右任(96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18、《大江报》案(02新名)(《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19、《大清报律》(02论)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20、《民国暂行报律》(02论)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 应受惩处; 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 应受处罚。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21、《报纸条例》(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4 月颁布《报纸条例》,共35条,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 淆乱政体 、 妨害治安 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22、《出版法》(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1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出版法》。该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印刷物都作了类似《报纸条例》中的规定。尽管法律已十分苛刻,而各地官府在执行过程中又层层加码。23、癸丑报灾(99新名)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 癸丑报灾 。24、黄远生(01新传名)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他认为新闻记者应有 四能 ,即 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常能采写到重大新闻及内幕新闻,材料丰富可靠,文笔鞭辟入里,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的巨擘。他被革命党人误杀后,友人将他部分作品整理成《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25、邵漂萍(01新传名)我国不可多得的 新闻全才 。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 铁肩棘手 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二、简述题1、简述章太炎、郑贯公、于右任的办报活动。(96论)(一)历史背景简述:(二)分述三人办报活动,并逐一简评。(参考名解部分)(三)总体评价其历史作用、地位:2、从同盟会成立至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创办哪些报刊?对其五种简介。(93论、01新论涉及)(一)历史背景:(二)分述五种刊物:(参考脉络图及名解)(三)总体评价其历史作用和地位:3、简述清末民初我国通讯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一)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技术条件、需求、外国通讯社影响等)(二)诞生于清末:(1)1904年广州中兴通信社,中国第一个国人自办的通讯社,骆侠挺创办。(2)1908年比利时远东通信社,王幕陶创办。(3)1911年广州展民通信社,杨实公创办。(三)历史背景:(辛亥革命胜利后的短暂繁荣)(四)兴起于民初:(1)广州:公民通信社(2)上海:民国第一通信社、上海通信社(3)武汉:湖北通信社(4)长沙:湖南通信社(5)北京:北京通信社等(五)评价:这些通讯社往往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新闻来源主要靠剪报和译报。自采的新闻很少,用复写和油印方式分送各报,质量不高,发行量少,有几份到几十份不等。三、论述题1、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90、95)(一)历史背景:(二)代表性刊物列举:(三)特点:(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内部的两大党派 立宪派和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长期论战。(2)资产阶级各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上超过改良报刊,而且舆论上占到了主导地位。(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力量都用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时对敌对思想进行斗争。(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先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延伸。读者已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四)业务改进:(2)新闻报道增多和改善。与戊戌时期相比,消息在报刊上地位逐渐提高。(3)编辑工作的进步。报纸版式有了很大改进,标题出现了多行题,通栏题;文艺副刊、新闻图片、漫画受到重视,广告发行及报纸经营管理得到加强。(五)总评:虽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政党报纸相互攻击时期,但以革命派为主导的报刊活动推动了革命的进展,其业务大体奠定了现代报纸的雏形。2、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新闻思想并简评。(一)历史背景:(二)各派代表性刊物列举:(三)改良派:(梁启超)由于改良派有较多的办报实践,一直把办报作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方式,在办报主张上,他们比革命派进行更多理论探讨和思辨,发表论述较多,影响较大。(1)在报刊功能方面,提出 两大天职 说,即 监督政府 和 向导国民 。认为报馆是与政府立于平等地位的 国民公意代表者 ,政府应该接受它的监督。(2)在办报原则上,提出办好报纸的四个条件,即 宗旨定而高 ; 思想新而正 ; 材料富而当 ; 报事速而确 。(3)在舆论方面,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认为报馆是最能反映舆论的机关,健全舆论必须有五个条件,即 常识 、 真诚 、 直道 、 公心 、 节制 。(4)在宣传方面,提出 浸润 等报刊宣传方法。(5)在言论自由方面,热情礼赞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认为具有这三大自由的报刊具有无穷的力量。(6)在新闻业务方面,主张评论和新闻通讯、报道有明确分野。(7)评价:a.积极性:改良派的办报主张,如 监督政府 、 向导国民 、 代表舆论 、 制造舆论 等,提法新颖冼练,引起报界和进步人士的广泛注意。这些主张具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对推动当时报界反封建斗争和提高报界自身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b. 局限性:但是这些主张从总体上来说,是属于观念论和形而上学的,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其最大缺陷,就是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和报纸的力量,吹嘘单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制度。这对革命是消极的,而且把群众视为愚氓,主张在 向导国民 中使用 骇 、 过两级 的方法,更不足取。(四)革命派:他们对于报刊的一些基本认识,与改良派大体一致。但是革命派是当时民族资产阶级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他们的办报思想,更倾向于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内涵,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其主要有:(1)高度评价报纸的政治斗争工具的作用,把报纸视为革命的锐利武器。郑贯公曾将报纸称为 笔枪 。(2)承认报刊的党派性,主张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的纲领、政见,公开承认其报纸为 党报 和 机关报 。(3)认为报纸是国民的代表,特别是平民的代表。坚信其报纸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4)重视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指出要革命就必须造革命之舆论,造革命之舆论必须靠报纸。孙中山更将报纸视为 舆论之母 。(5)另外,鼓吹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重视报纸 开民智 的作用;认为报刊宣传应与武装斗争紧密配合;主张以通俗的语言向 下等社会 宣传革命等。(6)评价:a.积极性:总体上,他们重视报纸的舆论工具作用,在坚持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同时,作了大量的报刊宣传工作,对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观点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办报口号,作了富有斗争精神的解释和补充。b. 局限性:但是他们的办报思想始终打着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个人英雄史观的烙印,一定程度上忽视低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对于西方新闻学的吸收和理解较为肤浅,其办报思想内容较单薄。3、试述民国初年短暂的第二次办报高潮中新闻事业的变化及其业务的变化。(一)历史背景:(二)新闻事业变化:(参考教材p150)(1)新建政权的各级机关报取代前清官报(2)鼓吹发展实业的经济报刊,发展教育的教育报刊,要求女子参政的妇女报刊大量出版(3)通讯社兴起(4)政党报纸峰起(三)新闻业务变化:(参考教材p155)(1)政论衰退,新闻报道增强,出现众多名记者(2)副刊进一步发展(设固定栏目和版面,内容广泛等)(四)总评:4、试述清政府、南京政府、袁世凯政府制定的新闻法规。(02论)(参考名词解释)5、试述清政府官报的发展情况。(参考后面综合题:试述从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第五章 五四运动时期(1915年-1921年)(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新青年》(91论)2、《敬告青年》:3、《每周评论》(02新名)4、《湘江评论》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6、《共产党》月刊7、《劳动节纪念号》8、《劳动界》10、《劳动者》11、中俄通讯社:(02传名)12、 四大副刊13、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99新名)14、徐宝璜(97名)二、简述1、简述陈独秀主要从哪几方面领导了《新青年》的发展?2、简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3、简述瞿秋白的报刊活动4、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点5、简述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情况(参考后面综合题:论述1956年前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情况)三、论述题1、《新青年》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其功绩。(90论)2、试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的重大改革。(94论)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1921-1924)(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向导》周报(01传名)2、《前锋》月刊3、《新青年》季刊4、蔡和森5、《先驱》半月刊6、《中国青年》(01新名)7、恽代英8、萧楚女9、《劳动周刊》10、《工人周刊》11、《政治周报》(93名)12、《中国工人》13、《热血日报》(98名)14、反 诚言 斗争(91名)15、《世界日报》16、新记《大公报》(95名)17、国闻通讯社18、申时通迅社19、戈公振(03新传名)二、简述1、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00论)2、简述大革命时期新闻教育和研究的发展3、简述大革命时期私营报纸的发展4、简述大革命时期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5、简述《向导》在革命时期的宣传斗争6、简述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三、论述1、试述大革命时期中共报刊的发展和办报思想2、试述五卅运动中,革命报刊的活动状况。3、试述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的报刊活动。第七章 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中央通讯社:2、中央广播电台:3、《中央日报》4、《布尔塞维克》(96名)5、左翼新闻记者联盟6、《时事简报》7、《红军日报》8、红中社(99传名)9、《红色中华》10、《红星报》11、《青年实话》12、《生活》周刊13、邹韬奋(99新论)14、范长江(98论)15、史沫特莱:16、埃德加 #8226;斯诺17、刘煜生被杀案(01新名)18、史量才之死(97名)19、《新生》事件(01新名)二、简述1、简述鲁迅报刊编辑工作优良作风。(91论)2、简述31年至34年中央苏区报刊宣传工作。(93论)3、简述邹韬奋办报活动及其优良办报作用。(99新论)4、简述范长江抗战前至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活动。(98论)5、简述 九一八 事变后的《申报》的进步与改革。三、论述:1、试述十年内战期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状况。第八章 抗战时期(1937-1945)(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解放日报》(99新名)2、新华广播电台:3、《晋察冀日报》4、《救亡日报》5《新华日报》6、《群众》周刊(01新名)7、 青记 (00名)8、 国新社 (01新名)9、《译报》10、 洋旗报11、《文汇报》二、简述1、简述上海 孤岛 时期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和斗争。(95论)2、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三、论述1、试述抗战时期中共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最主要代表性报纸的创办及其宣传斗争的改革。(96论)**关注本章新华社的发展,整风改革,新闻理论发展。第九章 解放时期(1945-1949)(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羊枣之死:2、《文萃》周刊3、《解放日报》:4、《对华北记者团谈话》:(90名)5、《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6、 拒检运动 :二、简述。1、简述抗战后国民党如何重建其新闻事业网并不断强化新闻统治的?2、简述新华通讯社的转移及其军事报道。(99传论)**关注新华社的发展,可扩展论述题,参看综合题。3、简述中共中央如何处理新解放城市中国中旧有新闻事业和加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三、论述1、试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 反客里空 运动及对 左 倾宣传的纠正。2、试述解放战争时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及新闻思想的发展。第十章 建国后部分一、名词解释。1、《人民日报》:2、中央电视台: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中国新闻社:5、 左叶事件 :6、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7、胡乔木:8、胡愈之9、邓拓:(02名)第十一章 港澳台新闻事业一、名词解释。1、《华商报》:2、 一报三禁 :第十二章 综合论述一、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状况。(99新)二、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00新)三、中国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00传)四、试论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五四前)(00新)五、试述近代报刊在上海的产生与发展。(武昌起义前)(00传)六、试述清末政府、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及性质。七、试述我国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抗战前)八、试述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九、试述新华社的产生和发展。(建国前)十、试述中共新闻理论思想的发展。(建国前)十一、试述我国新闻教育研究产生与发展。(内战前)十二、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1、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发展A、上海a、历史背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瑕东顾,中国酱主义得到暂时发展,上海是金融中心,加之租界特殊环境,民营报纸发展极快;b、《申报》: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1)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使广告成为该报赢利首要来源;(2)抓好发行环节,设立报纸推广科,并向外埠发展:(3)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使其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4)为避免政争牵连,该报实行政治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聘请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任驻京特派记者,用大量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不足,同时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c、《新闻报》:(1)汪汉溪任该报总经理后,摸出一条借款再借再还,;加快资金周转生财之道;(2)该报以工商界和普通市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着重开拓经济新闻;(3)该报设立电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抢先刊发,增强竞争力;(4)注意适应市民兴趣,扩大社会新闻报道,设有多种副刊、专栏,但一些低级趣味地广告充斥版面。d、以两报为代表的上海民营报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突出了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均从是否赢利为转移,但是,大报企业化标志着我国报业向现代报业迈步,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新闻界,为政党报纸提供了有益借鉴。B、北京:a、历史背景:北京各派军阀政客争权夺利,压迫收买报纸,充作他们政争的工具;b、绝大多数报纸在新文化运动中仍热衷政党之争而置身运动之外,报纸充满各派军阀互相攻忤,满纸荒唐,毫无生气;c、但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受时代潮流推动,为寻求报业改革和发展独立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努力,邵飘萍曾创立北京新闻编译社,以打破外国通讯社垄断,1918年,又创办《京报》,坚持评论时政,抨击列强侵略和军阀专制统治,成为北京影响巨大的舆论机关,但不断受到迫害;d、军阀统治下北京地区报纸发展状况表明,处于旧政治下的民营报纸,一般都与军阀势力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在艰难曲折中求生存,一些报人和报纸,虽然力求进步,但往往遭受迫害,难以为继。2、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有缓慢发展A、上海:b、《申报》《新闻报》稳步发展,营业上升;两报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等到,报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面,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幅,避免以言论取祸;B、北京:a、邵飘萍复刊《京报》后,努力向现代化报纸方向前进。先后在大中城市派驻访员,设立分馆,改进设备,努力改革业务,力求多发新闻,讲求时效,加强对时避的报道和评论,鲜明支持人民爱国反帝斗争;b、成舍我主持的《世界日报》开始形成报系,同时出版《世界晚报》《世界画报》等;C、天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奉行 四不 方针,向大报发展3、总结:民营报纸地位、影响。十三、试述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1、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1)清代政府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这是较正式,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中央官报,其样式同报房《京报》,内容接近《中外纪闻》。此后,一些省份也起而效仿,但这些官报并未被授权公布政府法律、命令的机关,这和后来的《内阁官报》等清政府正式机关报又有所不同,这些报纸还基本上没有构成近代报刊要求之一的言论,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为保守,业务最落后。(2)戊戌政变后,官报均停办。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版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1900年上海出版《江南商务报》,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从内容到形式均向机关报前进一步。(3)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 官报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湖北官报》等,一些部门也出版了部门官报,如《北洋学报》等,这一时期的官报出版活动中,中央落后于地方。(4)1906年,为了预备立宪,官报的出版更为踊跃,一时兴盛。清政府中央部门出版了一些部门官报,如《商务官报》,这是清政府第一种较为正式的中央官报,但还不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直到1911年该报改名为《内阁官报》,隶属 责任内阁 ,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命令、法律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机关报。(5)20世纪初的官报刊期不一,但日刊逐渐增多,文字以文言为主,内容普遍官气十足,极为死板,不议论人物和时政。从19世纪70年代至武昌起义前,从洋务派官员开始,从地方开始,清政府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妄图借官方权威操纵舆论,抵消民办报刊的影响。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衰退,官报虽越来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2、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1)袁世凯1912年窃取临时大总统后,非常重视控制舆论,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它打着民办的旗号,散布拥袁的反动言论(2)1925年,段祺瑞政府司法兼教育长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军阀统治。3、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1)官办新闻事业从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全国政权建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2)《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3)此外,国民党还办有20多座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系,大小军阀也都有自己的报纸,这样,国民党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4、小结、简述其性质、作用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1 22:21:38主要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第三章的第二 节和第三节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章节: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第一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一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 口头,手写,印刷第二节 16世纪:手抄小报和新闻书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日报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世纪上第一张日报:德意志地区,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概说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无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工人报纸主要为团结工人共同进行经济斗争服务。无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工会或政党)结为一体。名词:1.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 大众化报纸 。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论述: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2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兴起。3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报业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和稳定。④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政党报刊的特点:政治上有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政党;内容重时政言论;读者为上层社会。⑤工业革命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各地联系密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提高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教育普及,扩大读者群。邮电通信更加便利。广告增加,资金充裕。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商业报刊发展起来。第二节 英国近代报业英国最早的周报《每周新闻》。18世纪中期,辉格党的报刊随着该党在议会中势力的加强而渐居上风。名词: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 星法院 ,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泰晤士报》: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英国资产阶级非政党报刊的主要代表。发刊于1785年元旦,创办人为沃尔特。三年后正式定名。在经营上,割断和政府的联系,充分自立。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有独家新闻。言论上,标榜独立。另外,重视采用新技术。《泰》无明确的政党背景,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它是工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面能在工业革命后的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每日电讯报》:英取消 知识税 后,廉价报纸兴起。《每日》是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他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 英国报业之父 。以后变为上层报纸。《北极星报》: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15年。《北》高举 人民宪章 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密尔顿和出版自由:列宁说,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英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1. 征收印花锐。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为 知识税 。2. 运用法律制裁。四种名目: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3. 实行津贴收买。实际上就是贿赂收买。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反压制斗争:1. 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2. 批评当权人物方面。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但政府迫于群众的抗议而释放被捕者。第五节 德国现代报业德国(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是和英美法有所不同的。联邦德国至今没有全国性的报业中心。报纸绝大部分为商业报纸。施普林格报团:90年代后期,德国最大的报团为施普林格报团。创办广播周刊《听》,《汉堡晚报》,买《世界报》75%的股份。被称为 报界沙皇 ,拥有全国性日报《世界报》和《图片报》。《法兰克福汇报》:1949年创刊于法兰克福。重视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读者对象主要为政界、工商界、文教界人士。《世界报》:施普林格买75%股份。消息灵通,报道广泛,编排活泼。国内外有广泛记者网,两面报道并重。读者为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中年人。《南德意志报》:1945年创刊于慕尼黑,1949年改为日报。倾向社民党。读者为自由派知识分子。《图片报》:1952年创刊汉堡,图文并茂的大众化报纸。《明镜》周刊:1947年创刊,社址汉堡。政治上中间偏左,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第六节 日本现代报业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当局控制报业的措施有:强化管理机构;限制报道内容;控制纸张供应;强行合并报纸。这是日本报业的 统制时代 ,是日本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近期全国性报纸五家:《读买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这些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在舆论界居主导地位。垄断情况:五家全国性大报,已形成为五个全国性的垄断集团。1它们都在东京、大阪以及其他主要城市设立本社,分别出报。2它们除出版报刊外,还兼营广播电视,有广告和其他文化事业公司,是传播媒介集团。3兼营大众传播以外的行业。《朝日新闻》:1879年于大阪,村山龙平。1888年打入东京,开始出版《东京朝日》,1940年两地报纸统称《朝日新闻》。广泛刊登国际国内新闻,既注重速报,又致力于详报和解说,一贯重视采用先进传播技术。《读卖新闻》:1874年创办于东京。除了国内外新闻外,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版面活泼,文字通俗。《每日新闻》: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报》,创刊年份定于1872年,这是《东京日日新闻》的创办之年。在战前和战时曾是日本第一大报。《日本经济新闻》:前身是《中外物价新报》,曾与《日刊工业新闻》等10家报纸合并,1946年定名。是一份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报纸,是财团、工商企业、银行界中上层人士必读之物。注重准确、快速的经济报道和经济动向分析。报社设有一系列调查研究机构。《赤旗报》:日本共产党机关报,现存政党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家。1928年创办。把宣传日共纲领、发展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任务。主张通过《赤旗报》联系群众,推进党的活动。《产经新闻》:《日本工业新闻》和其他报纸合并成。由经济报纸转变为综合性报纸,和政界、财界、企业界右翼势力关系密切,政治态度偏右。重要期刊:《文艺春秋》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一节 概说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2报业社会化。3报业垄断开始发展。近代报业转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 一城一报 现象日渐普遍。2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加深。出现 超级报团 ,跨媒介、跨行业垄断,跨国、跨地区垄断。出现多种垄断组织形式: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跨国集团。第二节 英国现代报业《每日邮报》:英国现代报纸的早期代表。1896年,哈姆斯沃思创办。《每》是在廉价报纸基础上产生的,但又有新的发展。1内容上,报道范围广泛。比上层报纸有更多的社会新闻;比一般廉价报纸有更多的重大新闻报道。2业务上,提倡精编易读,文字简短。读者有企业界人士,也有文化不高的大众。3改善经营管理,广揽广告。哈姆斯沃思:创办《回答》周刊,专门回答读者的来信提问,获得成功。后买下《新闻晚报》,积累了相当的办报经验。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创办前曾出试刊并大力宣传。他还创办了妇女小报《每日镜报》。1908年买下《泰晤士报》。英国最早的报团由他组建,被称为北岩报团。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哈姆斯沃思组建。共产党报刊的兴办:1930年元旦,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创刊。近期报团:新闻国际公司(默多克集团的公司);镜报报业公司;快报报业公司;联合报业公司;汤姆林集团公司;观察家报集团。《泰晤士报》:1785年创办于伦敦。一贯标榜独立,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舆论工具。业务上,消息灵通,报道严肃,内容详尽,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也重视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每日电讯报》:1855年创办于伦敦。长期由利维家庭经营,以后买出。自称持 独立保守 的政治观点,宗旨 提供充分、明了和易于理解的新闻 。该报以廉价报纸伯面目问世,但以后演变了一份上层报纸,读者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卫报》:1821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重视言论,重视国际新闻。读者主要是政界、知识界和中产阶级。斯科特曾任主编。《金融时报》:1888年创办。全国性经济金融报纸,主要报道金融、财政、工商业消息。在金融经济界拥有广泛读者。《经济学家》: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1843年创办于伦敦。原为经济杂志,后办成政治时事周刊。《新政治家》:工党左翼影响下的政治性周刊。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美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斯克里普斯报团普利策和《世界报》:普利策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从买下《圣路易电讯报》开始办报生涯。1883年买下了纽约《世界报》,业务活动分为两方面:一是注重热点问题;另一是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新闻学者把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吸引读者;2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扩大影响;3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④篇幅多、报价低;⑤广泛运用新闻图片;⑥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这种办报方式代表了当时美国报业的新潮流,因而被称为 新式新闻事业 。黄色新闻:《世界报》有个连环漫画,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衣服的孩子。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把作者挖走后,普利策另请画家,于是两家星期日都有 黄孩子 的连环画。新闻界就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两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纽约新闻报》在黄色新闻的使用上比《世界报》更粗劣。主要版面充斥着凶杀、抢劫、暴行、色情的报道,而且经常使用触目惊心的大字标题。舆论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新闻史学家认为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如:使用大号煽动性标题,滥用以至伪造照片等。奥克斯和《纽约时报》:他摒弃黄色新闻的做法,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强调 刊载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 。他办求报道详实,认真选择人才,还善于经营管理,低价发行。《纽约时报》成为严肃型现代报纸的先驱,为美国报业跨入现代阶段设立了另一重要标志。近期美国报纸在采编业务上的特点:1篇幅多,广告比重大。2内容向广和专两极发展。3报道注重深度化,版面更趋形象化。重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1896年奥克斯接办。新闻全面,内容详尽。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都有充分报道,历史上独家刊登的重要文件甚多。该报篇幅浩大,版面严整,外观清秀。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华盛顿邮报》:创办于1877年,在迈耶手中渐有起色。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华尔街日报》:创办于1889年,道 琼斯公司出版。侧重于财政金融的日报,还注意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政治上代表大资产阶级。读者除了金融界、企业界外,还有政界和上中层知识分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创办于1908年,基督教科学协会在波士顿出版的面向全国的报纸。发刊时起就抵制黄色新闻,一贯保持了严肃正派的传统。注重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擅长于解释性报道,重视刊登文艺、科教方面的特稿。国际报道尤负盛名。读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和社会地位。《今日美国》:1982年甘尼特报团创办,阿灵顿出版。内容简明、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注重信息图解,以短取胜。读者主要是商界人士和旅游者。重要期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读者文摘》《时代》:1923年,时代华纳公司在纽约出版。是解释性报道的先驱,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补充材料,配上照片。印刷精美。《读者文摘》:1922年华莱士创办,纽约。综合性文摘杂志,材料来源于报刊和书籍,内容广泛。选材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流畅,吸引了众多中下层读者。第四节 法国现代报业一、现代报业的开端法国报业进入现代阶段的重要标志(不止法国):商业性报纸日趋兴旺,在报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巴黎四大日报:1《小新闻报》,首创图画副刊;2《小巴黎人报》,报道范围广泛;3《晨报》,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④《新闻报》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左拉曾为它写过小说。法国政党报纸:《巴黎回声报》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演变(一)各类报纸的兴衰《人道报》:1904年,社会党创始人饶勒斯在巴黎创办。社会党机关报。两次大点之间,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而斗争,报道宣传社会主义苏联。(二)各类报团的出现:普鲁沃斯特集团,柯蒂集团,温德集团,帕特诺特报团(三)战时的动荡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报纸明显衰落,商业性报纸上升至主体位置,形成了垄断化的格局。(一)报业的生建和演进二战后,法国的报业结构有明显变化:1巴黎报纸比重下降,外省报纸比重上升。2报业的商业化程度提高。(二)兼并和垄断垄断化过程:1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实力较为雄厚的大报崭露头角。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全国垄断格局形成。370年代以后,一方面,区域性报业垄断继续加强;另一方面,出现了称霸全国的超级报团。四、近期状况(一)一般情况:法国报纸按习惯分:巴黎报纸和外省报纸。巴黎报纸重视言论,有《费加罗报》。外省报纸是消息性的,有《法兰西西部报》。法国的杂志比报纸兴旺。(二)报团和垄断情况:埃尔桑报团,阿歇特集团,阿莫里报团,世界出版集团,马亚德报团。(三)重要报纸:《世界报》:1944年创办于巴黎。目前最有影响的日报。严肃的言论性报纸,政治上持中间偏左立场。读者是中上层知识界、政界和工商界人士。《费加罗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后改为日报。是法国现在历史最久的日报。言论性报纸,政治态度历来保守。《法兰西晚报》:前身是《保卫法兰西》,1944年公开发行。大量刊登社会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格调不高。《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企业在巴黎出版的国际性英文日报。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四)重要期刊《快报》:新闻周刊。《巴黎竞赛画报》《鸭呜报》第四章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第一节 概说俄罗斯地区报业至今已走过300年的历程。300年的报业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沙俄时期、苏联时期、独联体时期。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1703年沙皇彼行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俄国无产阶级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工人报刊、全俄政治报、布尔什维克党报。列宁领导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党内两上政治派别: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党创办了大型群众性的政治日报《真理报》。苏联时期: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阐发了一系列报刊思想,对社会主义报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卫国战争期间,以《真理报》为旗帜的苏联报刊是全党、全国的舆论中心,是思想战线上反法西斯的前沿阵地。1985年戈尔马乔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政治的全面改革。第二节 沙俄时期的报业《莫斯科新闻》:1756年,莫斯科大学依照《新闻报》的样式创办,自此打破了官办《新闻报》独家垄断的局面。是非官方报纸,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由于报纸编辑权的更易,该报政治立场也常发生变化。卡特科夫任主编时,他是一个君主主义者,反报纸办成君主主义的刊物,宣扬地主和僧侣的反动观点。十二月党人报刊活动:俄国军队追击法国侵略军征战国外。1825年12月,军队起义,史称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军官为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所办的报刊,最有影响的为《北级星》(1823-1825)。它是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 北方协会 的不定期刊物,主要内容为宣传解放农奴,废除书刊检查制度,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赫尔岑是俄国早期的革命家、思想家。他把废除农奴制作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步,希望通过农民村社实现社会主义。他的思想为后来俄国的民粹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赫尔岑与人合作出版了《北极星》丛刊和《钟声》杂志。《北极星》的刊名和宗旨与十二月党人1823年创办的那份《北极星》相同。《钟声》最初为月刊,后来改为不定期刊。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这些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创办了一批民主主义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是期刊《同时代人》和《祖国纪事》。《祖国纪事》:1839年版得堡创办。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前期由安 克拉耶夫斯基负责发行,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大力宣传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由于《祖国纪事》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支持俄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因而多次受到出版检查机关的迫害和查封,1884年被迫停刊。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时期:1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早期工人报刊。2列宁和全俄政治报《火星报》。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和布尔什维克报刊。工人报刊:1880年出版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工人曙光报》。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报纸只出了一期便停刊。宣传内容:同 经济派 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经济派的特点:1崇尚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革命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意义。2崇尚经济斗争,认为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不是工人运动的任务而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事情。3在思想上崇尚自发性,在行动上崇尚经济斗争,在组织上就必然依恋涣散的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否认建立统一集中的政党的必要性。宣传党的纲领:当时《火星报》实际上起着俄国工人运动指导中心的作用,它必须为召开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好党纲的准备。组织工作:列宁指出: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火星报》组织工作的特点:1收集稿件和信件。2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3在国内建立地下印刷所。④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火星报》的历史功绩:1使多数地方工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2把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3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 新《火星报》 ,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 旧《火星报》 。《前进报》: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1905年于日内瓦。该报同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无产者报》:1905年于日内瓦,列宁任主编。布尔什维克党新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因而停刊。《新生活报》:1905年彼得堡创刊。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法日报。其革命宣传,深受广泛群众的欢迎。《工人报》: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将《工人报》定为它的正式机关报。《明星报》:1910年彼得堡。一份公开出版的供先进工人阅读的报纸。1912年5月5日,《真理报》创办的同时,《明星报》停刊。《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问世。列宁亲自筹划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该报是全俄性的政治讲坛、广大工人的耳目喉舌。1914年停刊。《真理报》第一阶段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却为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新的一代工人革命者,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准备和实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1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2宣传列宁的《四月提纲》,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3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④直接宣传和推动十月武装起义。1917年,《真理报》复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报业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取缔资产阶级反动报刊,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党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克服行政重重困难,在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报刊为辅的新型报业网络。当时建立的中央报纸:《真理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恢复原名出版。《消息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出版(苏维埃政权的正式机关报)。《贫农报》,《经济生活报》,《民族生活报》,《劳动报》,《红星报》,《共青团真理报》。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方式的调整:列宁曾三次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要求报纸调整方针,把经济报道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1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2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3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 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 的新方针。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解冻的年代:赫鲁晓夫认为以前的报纸言论过于沉闷、保守,允许有限度的开放新闻自由。于是苏共 二十大 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段比较活跃的时期,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称为 解冻的年代 。一大批30年代大清洗中受害者恢复了名誉,报纸上开始触及过去属于 禁区 的问题,对工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报纸上也逐步接触和揭露。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1新闻媒介全部国有。2媒介管理高度集权。3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1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2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3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第四节 独联体各国报业现状俄罗斯目前的新闻体制特点:1.多元化的媒体归属形式:1官办报刊。2政党报刊。3同仁报刊。④商办报刊。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式: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法》。独联体其他国家现状:1新闻媒体纷纷改换门庭。2出现了 信息贫乏 状态。3报业活动出现无序局面。④对媒介的法制管理开始起步。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 1690年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 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纽约三大 便士报 :《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美国独立战争中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亚当斯:宣传家、革命组织者,也是报人,办过报纸。他认为:英国政府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基本权利,殖民地脱离母国而独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成为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北美殖民当局对报刊的压制手段:1.实行出版许可制。2.实施诽谤法。3.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论述:杰弗逊和新闻自由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精辟概括。马克思称之为人类 第一个人权宣言 。经他为首的斗争,国会于1789年制定宪法修正案,即 人权法案 ,共10条。杰弗逊的民主思想中,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地位:1.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2.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3.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他说: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他认为 打开通向直理的门户,巩固用理性来检验每一件事情的习惯,是我们能传给我们的继承者的最有效的约束物,以这种约束来防止他们用自己的意见来约束人民 。4.局限:他倡导的新闻自由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秩序服务的。美国廉价报纸:大致在南北战争以后,独立的民营报纸才全面取代政党报纸,确立了在报坛的主体地位。1.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本杰明 戴1833年9月3日创办。1坚持低价发行。2内容主要是软新闻: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3重视广告收入。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2.纽约《先驱报》:1835年5月6日发刊。创办人贝内特。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报道内容更加广泛,更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注意全国性信息和国际新闻。首创金融新闻栏,首创社交新闻,率先提供体育新闻。1924年与《论坛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3.纽约《论坛报》:1841年4月10日发刊。创办人格里利,出身印刷工。《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1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2重视言论,宣传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论坛报》的改革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提倡开发西部,反对奴隶制度。《论坛报》重视延揽人才,马克思曾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 道德机关报 。4.《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第四节 法国近代报业法国革命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法国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轨迹:19世纪前期,官报和政党报刊占报业的统治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廉价报纸的兴起,出现了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发展的局面。《报纸》: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勒诺多创办。经国王特许发行,是官方的喉舌。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了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国民会议通过。其中规定: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议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意义:1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且正式写入法典。2它强调的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的观点的其局限性。雅格宾派的报纸:1.马拉的《人民之友报》:马拉,医生,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战斗,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最终被吉伦特分子暗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2.阿贝尔的《杜歇老爹报》3.德穆兰和《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廉价报纸:《新闻报》、《世纪报》,1836年7月1日创办于巴黎《新闻报》: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创办。特点:1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2刊登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材料;3多刊登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老处女》,开长篇连载的先河;④改革报业经营,增加广告收来降低报价,这在法国是首创。《世纪报》:杜塔克创办。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率先刊登短篇小说。还组建广告公司。《出版自由法》: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的正式的新闻法律。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由于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造成很坏影响。而且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法兰西共和国公报》: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报价昂贵。《杜歇老爹报》:发行量最大报纸。阿贝尔创办。读者对象是广大群众,语言浅显通俗,很受读者欢迎。态度鲜明,言论泼辣。第五节 德国近代报业德国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莱茵报》:1842年元旦,德国莱茵科伦一些资产阶级代表创办,全名《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从5月开始为报纸撰稿,10月被聘为主编。该报揭示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一再遭到检查官的刁难。后马克思辞职,报纸被查封。办报思想:1《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同普鲁士当局的斗争中,深刻地阐发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马克思十分重视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2《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还鲜明地提出 人民报刊 的思想。他指出,人民报刊代表人民意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者。他强调人民报刊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日报。办报思想:1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报纸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这一特色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马恩以后形式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先导。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新莱茵报》无时无刻不在反映运动,干预运动。它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广泛的通讯员网,十分重视读者来信。3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新莱茵报》区别对待敌、我、友,在工人运动遭到镇压时挺身而出。总之,《新莱茵报》的办报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莱茵报》时期人民报刊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了抗击反动政府的迫害,德国党的领导决定在国外出版机关报,1879年9月28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发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巴黎出版,后迁往伦敦出版,共12年。报纸出版期间,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给以关怀和指导。它是当时国际和德国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报刊之一。1890年 反社会党人法 被废除,该报自动停刊。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莱茵报》时期+《新莱茵报》时期+总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第六节 日本近代报业荷兰商馆收集的国外消息,名为《荷兰传闻书》。后改送《爪哇新闻》。幕府译出后名为《官版 马达维亚新闻》。这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明治维新的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新闻法规:1869,《报纸印行条例》。《横滨每日新闻》: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报。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从政论报纸至政党报纸:1877年以后,日本民间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民权派对立面被称为官权派,很多报纸成为 政论报纸 。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报纸卷入了对立派别的交锋。这些政党报纸围着制宪和政治体制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政府担心这种争论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社会运动,因而采取两手政策加以干预:一方面,修改报纸条例,加强对报业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对当局持反对态度的自由党和改进党。通俗小报的出现:《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发刊于东京,创办者为子安峻等人。《朝日新闻》:1879年1月25日发行于大阪,村山龙平长期担任社长。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但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里的通俗小报几乎是同政论报纸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在政论报纸和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的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第五节 德国广播电视业一、历史梗概希特勒登台时,德国广播业完全为法西斯政府控制。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成立,随后出现了长达40年的东西德国两种体制并行发展的时期。西德,原联邦德国 宪法规定广播电视是各州的事业,各州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广播机构。德国之声电台。80年代起,联邦德国逐步出现私营广播电台,走上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双轨制的道路。东德,原民主德国 国营体制。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沿袭原联邦德国的体制模式。现在德国实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体制。二、公共广播电视三、商业广播电视公共台的优势:长期覆盖全国受众,拥有收看费和广告两个方面的收,业务和技术队伍齐全,又得到政府的实际支持。私营台的优势:善于经营,在娱乐节目、体育节目方面格外见长,广告较少受限制。四、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第六节 日本广播电视业一、历史梗概电波三法 :1950年日本国会根据盟军总部的意见通过了有关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法案。 电波管理委员会设置法 、 广播法 、 电波法 三法。共同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二、日本广播协会NKH: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1926年创建。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一直经营广播,现在主要力量已转电视。是公营机构,又依法自主经营,有一定的独立性。时效性极强。总部设在东京。广播电视中新闻节目的地位相当重要。三、商业广播电视四、有线电视、卫星直播和数字电视第七节 俄罗斯地区广播电视业俄罗斯地区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体制相应瓦解。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私营广播电视兴办,广播电视业已经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内容和网络趋于多元化。一、苏联时期的广播列宁称无线电为 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广播正式播音:1922年5月27日,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试播,8月21日正式播音。苏联广播事业的中枢是全苏广播电台。第二套又称 灯塔广播电台 ,全日夜播送新闻和音乐。二、苏联时期的电视总:苏联的广播和电视一直是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经营的,实行国有国营的体制,业务上忠实贯彻苏共的宣传方针,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三、政局变化时期的广播电视苏联广播电视业的变化表现: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增加沟通各方面观点的对话节目;增加批评性报道,大胆揭露社会弊端;更新演播方式,更多地采用主持人主播、现场直播的做法。这些革新曾经给广播电视带来一番活跃景象,受到公众的欢迎。出现的弊端:各种社会思潮出笼,新闻界、舆论界思想日益混乱。四、俄罗斯联邦广播电视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留下两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机构:1全苏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2全俄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五、其他独联体国家广播电视:设备陈旧,经济困难,自制节目不多。第八节 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拉丁美洲较发达,亚洲现在广播电视发展的程度不一,非洲最差。亚洲和非洲多数采取国有国营为主的体制,拉丁美洲各国大多采用美国模式,以私有私营为主。一、亚洲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业(一)印度:国家、地区、地方三级办广播(二)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经营。(三)印度尼西亚(四)土耳其二、非洲广播电视各个独立国家都有广播,绝大部分还办了电视。一般都是国有国营体制,经费靠国家拨款、收听收视费和广告。(一)埃及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广播电视目前比较发达。现在广播电视都由埃及广播电视协会经营。该协会是个国营机构,隶属于政府。三、拉丁美洲广播电视业经营体制多为公私并存,私营为主(一)墨西哥:最有影响的广播电台是拉丁美洲之声。(二)巴西:最大的全国性电视网:环球电视网。历来重视广播电视教育,形成极广的教育电视网。第八章 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斗争第一节 概说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的规律性:1国际新闻传播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2国际新闻传播同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3国际新闻传播的总体走向是: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越来大,扩散面越来越广。④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矛盾和斗争。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成为长期重要课题。第二节 报刊、通讯社的国际传播通讯社诞生于19世纪中期。原因:一方面,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浪潮的发动和高潮时期,这声运动为初生的通讯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和大显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的商贸交易、金融证券业的交往十分频繁,早期通讯社正好为此提供服务从而发展了自己。通讯社的初创和电报的问世几乎在同一年代。借助电报,这些通讯社延伸自己的网络。20世纪中后期,报刊的国际传播的新态势:1竞相面向世界采集新闻。2竞相面向世界印刷发行。3纷纷通过国际互联网采集和传播新闻。20世纪中后期,通讯社业务活动的两个重要项目:1通讯社正在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商留信息的重要传播者。2通讯社正和国际广播电视逐步结合起来,传送声像新闻。国际声像新闻传播的通讯机构:路透社电视部;世界电视新闻社;美联电视部。(后二并合成美联社电视新闻社)第三节 广播的国际传播一、发展历程和斗争(一)20世纪20年代诞生国际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通常由各国政府举办,为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服务,作为争取国际舆论、开展对外斗争的重要手段。(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和对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电波战 及其影响:60年代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外广播改变过去赤裸裸的反共宣传方式,采取比较隐晦的宣传手法。二、近期状况和主要的国际电台冷战 结束以后,国际广播领域状况有所缓和。信息功能明显增强。为了扩大国际广播的影响,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增加发射设备,增强发身功率,强化短波信号的传送。2通过境外建台等方式,扩大中波和调频的覆盖面。3增加语种。④增加播音时间。⑤采用最新的信息传输技术。互联网。国际广播电台一般为政府所办。也有一些是宗教团体和商业机构办的。衡量国际电台实力的标准:使用语种、播出时数、发射功率实力最强的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电台、俄罗斯之声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电台。美国之音电台:1942年创建,总部在华盛顿。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国际广播电台。一直是美国政府主要的对外宣传工具和喉舌。台内分节目、工程技术、行政管理三大系统。二战后它一直锋芒毕露地进行反共宣传。70年代美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外宣传的策略,美国之音也改用较为隐晦的方式。俄罗斯之声电台:前身是苏联时期的莫斯科广播电台。创办于1929年。宣传苏维埃国家的建设成就和对外政策。苏联解体后,该台归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导,实力大减,改用现名。它和前身有很大不同,宣传色彩大为淡化,着重报道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实际上就是要反映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英国广播公司(BBC):对外广播开办于1932年,直接为政府对外政策服务。目前从事对外广播的机构为世界广播电台。广播包括三个方面:对欧广播、对海外广播、环球英语广播。内容上有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英语教学节目。新闻讲究时效和准确,标榜客观公正,政治倾向性较为储蓄。德国之声电台:1953年创立,位于科隆市,是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的公共机构,政府拨款支持。第四节 电视的国际传播一、发展情况和特点国际电视业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亚特兰大市特纳广播公司创立的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近国家的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国际电视发展进程的特点:1民办行行。2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并举。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样。国际电视传送方式:除少量直接由地面微波传送外,大部分要靠通信卫星或广播卫星作为中介。二、各洲重要的国际电视台北美是国际电视的发源地1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80年率先播放国际电视。1986年它现场直播了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即爆炸的场面。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它留守的记者发出战况直播。CNN有8个频道,一千多名从业人员,每天向一百多个国家几百家电视台网提供新闻。2世界电视网:美国新闻署1984年11月创办的世界上第一家官方的国际电视台。欧洲国际电视的兴办稍晚于北美,但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因为:180年代实现了广电体制的转轨,开放了民营的商业电视。2西欧有线电视经其他各洲创办行早、发展得快,是转播国际电视的良好条件。380年代末,西欧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各国间实现了电视自由传播。西欧影响大的国际电视台:英国空中电视台。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的国际电视勃然崛起。我国中央电视台也在1992年开办国际频道。第五节 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电脑网络传播: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这是一种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播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开放性的传播活动。电脑网络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1计算机技术。2通信技术。3网络技术。电脑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1网络浏览。2电子邮件。3电子论坛。电脑网络的特点:1高度的综合性。a.传播符号:文字、口语、音响、图表等汇于一体。b.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态集于一身。2高度的交互性。即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3高度的灵活性。随时随地接收传送信息。④高度的渗透性。信息极多,防不胜防。网上专门传播新闻的新闻传播者有两类:1专门提供网络新闻的网站或网上刊物。2在网上设站的传统大众媒介。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1世界上电脑网络建设的发展极不平衡。2在促进国与国之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同时,甚至加剧了政治思想领域的磨擦和冲突。3网络传播极具开放性,给种种有害信息传播带来极大方便。第六节 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斗争国际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1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3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总是按照西方的观点采制新闻。发展中国家和进步新闻界争取的目标:1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事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2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予以帮助。3新闻交换应该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信息流动应该双向化、合理化。④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⑤逐步制订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新闻法规和职业规范。总之,这场斗争是为了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保障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侵略扩张的斗争的延缓,是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国际进步新闻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的进展:1国际社会已初步接受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原则。2发展中国家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权;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本国新闻传播事业。3发展中国纷纷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抵制西方新闻机构的垄断和控制。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现状是严峻的:1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事业的实力、规模、水平等方面至今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2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