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试时政:国税地税合并

6月19日最新军队文职考试时事政治:国税地税合并!看看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利好。在军队文职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无论是岗位能力常识题、言语理解题,还是申论,都是结合时事热点来选择命题考查点,因此最新时政要有所了解。6月15日上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及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税局合并且统一挂牌,标志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迈出阶段性关键一步。此次省级新税务局挂牌后,在7月底前,市、县级税务局将逐级分步完成集中办公、新机构挂牌等改革事项。(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共同为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揭牌)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是加强党对税收工作全面领导、增强税收服务国家治理职能作用的重大改革。此次改革有何重要意义?改革将如何分步推进?改革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获得感?为何改构建优化高效统一征管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合并省级及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这是一场加强党对税收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改革,是一场增强税收服务国家治理职能作用的重大改革,是一场塑强为民便民利民税务形象的重大改革,更是一场筑强税收事业长远发展根基的重大改革。税务机构为什么要由国税、地税分设转为合并?《方案》指出了改革的目的:降低征纳成本,理顺职责关系,提高征管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方案》要求,按照“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原则,完善结构布局和力量配置,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国税地税机构由分设向合并改革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包括降低征纳成本、提升征管效率、促进公平竞争等。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使涉税信息互通、征管统一、处理一致、优惠透明,促进企业在地区间的正常合理流动,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合理配置。怎么改七个阶段分步推进税务机构改革既涉及收税又涉及收费,既要跨条块整合多种复杂事项,又要分省、市、县、乡多层级推进,改革将如何推进?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介绍,按照总体上比部委层面稍后一些、比地方机构改革稍前一些的进度安排,税务机构改革分为统一思想保稳定、顶层设计定方案、动员部署鼓干劲、改好省局树样板、市县推进全覆盖、总结经验找差距、优化完善再升级7个主要阶段。为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税务总局构建了“改革方案+配套办法+操作文件”3个层面的制度体系,制定了一揽子改革事项的任务台账和路线图、时间表,以保证改革平稳推进和落实。根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总体安排,税务系统机构改革将按照先挂牌再“三定”、先把省局改革做稳妥再扎实推进市局及县局改革、先合并国税地税机构再划转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的顺序推进。在7月底前,市、县级税务局将逐级分步完成集中办公、新机构挂牌等改革事项。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表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后,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费将纳入税务部门征收管理。这无疑将使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在制度上更具规范性,不但有利于降低征管成本、提升征管效率,而且将为未来税费制度改革、统一政府收入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新变化优化纳税人办税体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征管业务和信息系统将如何整合?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饶立新介绍,税务总局制定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征管业务工作方案》,随着省、市、县三级新税务机构逐级对外挂牌,届时税务系统将实现“六个统一”,即国税地税业务“一厅通办”、国税地税业务“一网通办”、12366“一键咨询”、实名信息一次采集、统一税务检查、统一税收执法标准。税务总局明确,新机构挂牌后,为便利纳税人办税,绝大部分办税服务厅保持现有办税服务场所、地点不变。另外一个直接变化是,纳税人将减少报送办税资料。各省份税务机关梳理原国税地税相同业务的事项清单,整合报送资料,统一资料归档,实现纳税人同一资料只报送一套、同一涉税事项只需申请一次。此外,纳税人还可以“一厅通办”所有涉税事项。目前全国已有9365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了“一厅通办”。步长制药公司财务人员赵晓刚表示,“一厅通办”不仅避免了“来回跑”,还进一步统一、简并、规范了涉税资料报送,简化、优化了办税流程,降低了纳税成本。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说,顺利推进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必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建设水平,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征管保障。

2019年新疆军队文职考试考试:抗战历史常识速记

1.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帝主义侵华的开端。面对日本的入侵,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最后东北沦陷,日本在中东北建立伪满洲傀儡政权,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任元首,开始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2.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灭种的危机。全各阶层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由爱学生、各界爱人士为发起的一次抗日救亡运动,发起的口号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华北事变后内阶级关系的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西安事变,也成为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起的兵谏,并派周恩来、叶剑英赴西安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6.卢沟桥事变,也称为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共合作开始。(中军队称谓演变:土地革命期间称为工农红军,全面抗战期间称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期间称为中人民解放军) 7.

8.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1)淞沪会战,上海沦陷,但中军队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中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4)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9.南京大屠杀,中华民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本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有预谋有计划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2014年,中将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 10.敌后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由彭德怀指挥,在华北战场发动的破坏和袭击交通线及根据地内日本据点为重点的进攻。 11.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民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周恩来对此次事件附词到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2.广岛原子弹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此前,美、英和中华民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3.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