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解放军文职行测常识判断:常识大全40000问(146)-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6-05-12 11:35:092901.鲸为什么会喷水气柱?- 呼气时,流入鼻腔与鼻孔周围的海水同时被喷出,形成高高的水气柱,2902.被誉为海中 歌唱家 的是什么鲸?- 座头鲸,2903.抹香鲸大量吞下带钩的乌贼后,消化道受到刺激,就会呕吐出什么香来?- 龙涎香,2904.鹦鹉的故乡在哪里?- 大洋洲,2905. 内阁 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和行政权力机关创立于- 东汉,2906.牛奶是否会增加血液内胆固醇含量? - 不会,2907.阿斯匹林是常用药,它的主要功能是:- 解热止痛,2908. 自由女神像 是哪个国家送给美国的礼物?- 法国,2909.被称为 国际会议之都 的城市是:- 日内瓦,2910.我们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总共经历了3次划时代的工业革命,请问这3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依次是:- 机器取代手工生产、电器化、电脑和信息产业化,29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法西斯头目是:- 墨索里尼,2912.马克思主义是研究社会本质的科学理论,一直为我们所信仰和尊重。请问:马克思是哪国人?- 德国,2913.我国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皇太极,2914.唐朝时,文成公主为促进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友好远嫁吐蕃;到了唐中宗时哪位公主又代表唐朝与吐蕃和亲?- 金城公主,2915.华佗是我国东汉时的名医,请问他是:- 外科医生,2916.我国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最早在哪个时代?- 春秋时代,2917.大革命失败后,哪次起义为毛泽东亲自领导?- 秋收起义,2918.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哪个国家?- 法国,2919.南京大屠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这是一个永远的民族历史的烙印,即使与日本建立邦交,也不能轻易忘却这段屈辱。请记住,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1937年,292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条例》由交通部所属的各级交通部门负责实施。- 错误,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順 番(じゅんばん) が回(まわ)ってく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5 12:20:121、 順 番じゅんばん が回まわってくる相当汉语的 轮到2、 小銭くらい「くらい」的前面如有数量的的话,表示 左右名词后面直接加上「くらい」的话,表示 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屑一顾的口气) 。3、 うまれてはじめて相当于汉语的 有生以来第一次 。4、 「子供じゃあるまいし」「~じゃあるまいし」是口语,原来是「~ではあるまいし」。「まい」是日语否定形式之一,就是说「~ではあるまいし」表示 不是~吧 的意思「子供じゃあるまいし」相当于汉语的 你又不是小孩子了 。女(おんな) じゃあるまいし、いつまでも泣(な)いてはいけないよ。又不是女孩子,不要总是哭哭啼啼的。夫婦(ふうふ)じゃあるまいし、あまり馴(な)れ馴(な)れしくしないでください。又不是夫妻,请不要这样亲密。5、 随 分(ずいぶん)「随分」一般多用 非常 、 相当 的以上。与「とても」相比,主观的口气强一点。今日(きょう)の南京路(なんきんろ)は随 分(ずいぶん)にぎやかですね。 今天南京路相当热闹甲:小銭(こぜに)はない、お腹は空(あ)いた まったく、子供(こども)じゃあるまいし。又没有零钱肚子又二楼,你又不是小孩子了。乙:あ、随 分(ずいぶん)ですねぇ。 啊,很(过分)诶。かんれんたんご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迁都】-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7 12:22:36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抢掠了一通,当地的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即无法抵御,又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朱棣听说此事,大为恼火,立刻杀掉了沈永,并召集大臣,询问北方军事形势恶化的原因。朱棣质问他的大臣们,北方防御如此之弱,蒙古军队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谁该为此负责?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们虽然个个都不开口,却并不胆怯,反而直愣愣的看着他。朱棣心头一阵无名火起,正准备发作,突然心念一转,把话又缩了回去。为什么呢?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些大臣们为什么一直盯着他了,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正是他自己!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负责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是在靖难之战中,朱权被他绑票,他也跑到了南京作了皇帝,北方边界少了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属于不设防地段了,怎么怪得了别人呢?南京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也很适宜建都,因为这里地势险要,风水好,外加是主要粮食产地,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建都于此是很有利于维持明朝统治的。但问题在于,明帝国的住宿地并不是独门独院,在帝国的北方有着几个并不友好的邻居,这些邻居经常不经主人允许就擅自进屋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从来不写欠条。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此下去怎么得了?出兵讨伐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些邻居基本上都是游击队编制,使用的是你进我退,你退我再来的政策,他们自己属于游牧民族,又不种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骑马跑来跑去,闲着也是闲着,不抢你抢谁?讨伐不行,不管更不行,这真是个难题啊。军事政治形势固然是后来迁都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点。难道朱棣个人与迁都也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提过朱棣虽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户口,但他21岁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虽然并没有转户口(当年进北平不难),但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据史料记载,朱棣偏好北方饮食,而且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派出朝鲜厨师(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来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对南方菜不会太感兴趣。北方虽然多风沙,远远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他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了,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迁吧。且慢!这可不是说迁就能迁的,迁都不是搬家,绝对不是打好包袱,打个电话叫搬家公司来就行的。最大的难题在于,朱棣并不是一个人搬去北平,如果是这样,那倒是省事了。迁都不但要迁走朱棣,还要迁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宫殿都要重修,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笔的资金才能安置好这些人。其难度绝对不下于重新建都。这些问题虽然难办,但毕竟还是可以解决的,摆在朱棣面前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如果这个难题不解决,迁都就等于白迁。我们知道,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为控制北方边界,保证国家安全。按说迁都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诸位想过没有,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须的。那就是粮食。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而迁都必然会有很多人口涌入(中国人向来有往大城市跑的习惯),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且要控制边界,就必须养着大批士兵,虽然明朝实现了军屯(军人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能够解决部分军队的粮食问题,但京城的精锐部队(如三大营)是不种地的,这么多人吃什么,总不能喝西北风吧。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仅仅保证北平士兵百姓的粮食还不够,因为明朝政府将来可能会经常出去慰问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邻居,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派十万人去打仗,你就要准备十万人的粮食,而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是绝对不足以保障这些行动的。可能有人会说,这算什么难题,从南方产粮区运输粮食到北方不就行了?如果你这样想,那就恭喜你了,你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粮食问题之所以成为迁都的最大障碍,难就难在运输上,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飞机,要运送粮食只能靠人力,今天我们搭乘现代化交通工具从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而当年的人们走一趟要花一个多月,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输粮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无论他们多么尽忠职守,你也应该有一个清醒地认识: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所以如果你找人从陆路上运输粮食,你就必须额外准备运输者的口粮,让他推两辆粮车上路,运一辆,吃一辆,等到了目的地,交出还没有吃完的那部分,就算交差了。而你额外准备的那部分口粮可能比他运过去的粮食还要多。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长期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物资,那么等待这个政府的命运只有一个 破产。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 河运(又称漕运)。是啊,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答案很简单嘛,用船来运输粮食不就能又快又多的完成运输任务吗?那你干嘛还要兜那么大的圈子呢?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戏弄大家的意思,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不通。在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陆两用型,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向辽东、北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无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可是修整河道决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点投入的项目。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根本,问题可就严重了(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所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 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 ,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1409)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结束。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下令:迁都!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的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煞。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决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 天灾 ,大臣们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 都是迁都惹的祸。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许多大臣上书,陈说迁都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迁都造成的。其中主事箫仪的言辞最为激烈,史料记载 仪言之尤峻 ,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计是骂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也很干脆,直接就把箫仪杀掉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听圣贤之言,以圣人门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样?怕你不成?于是众多大臣纷纷上书,言论如潮,还在午门外集会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会,但会上意见完全是一边倒,其实就是针对朱棣的批斗会,如果换个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对自己,很可能会动摇,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迁都的决心。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迁都是我做的决定,一定要迁,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朱棣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他在反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还敢于坚持观点,毫不退让,事实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如迁都劳民伤财,引发贪污腐败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将会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形势尚不明朗之前预见到事物将来的发展,如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将来会三分等,但诸葛亮的这种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对,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就是栽倒在这种抉择上的,因为那些大臣们宁可抱着手上的那点家当等死,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条未知的道路。朱棣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也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厄运。与张居正相比,朱棣有一个优势 他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终于完成了迁都这项艰难的工作。朱棣迁都的行为招致了当时众人的反对,很多人也断言此举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头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样想。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在不久之后,它将毫无疑问地告诉每一个人:朱棣的抉择是正确的。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棣曾派出两路人去寻找建文帝,一路是胡濙,他的事情我们已经讲过了,这位胡濙的生平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也不奇怪,因为他从事是秘密工作,大肆宣传是不好的。但另一路人马的际遇却大不相同,不但闻名于当时,还名留青史,千古流芳。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郑和舰队和他们七下西洋的壮举。同样是执行秘密使命,境遇却如此不同,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人,差距怎么那么大呢?原因很多,如队伍规模、附带使命等等,但在我看来,能成就如此壮举,最大的功劳应当归于这支舰队的指挥者 伟大的郑和。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 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转折点】-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8 08:48:52正是从那一天起,王守仁意识到:朱熹可能是错的。他开始明白,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王守仁并不知道,经过十几年的思考和求索,他已经在无意识中突破了朱圣人的体系,正向着自己那宏伟光辉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可要想走到这条圣贤之路的终点,他还必须找到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疑团的答案 理 。虽然他不赞成朱熹的 存天理,去人欲 ,也不认可人心和天理的分离,但 理 毕竟还是存在的,只有找到这个神秘的 理 ,他才能彻底击溃朱熹的体系,成就自己的圣贤之路。可是 理 在哪里呢?这又不是猪肉排骨,上对门王屠户那里花几文钱就能买到,奇珍异宝之类的虽然不容易搞到,但毕竟还有个盼头。可这个 理 看不见摸不着,连个奋斗方向都没有,上哪儿找去?于是唯一的方法只剩下了 格 。王守仁只能相信程颐老师的话了,今天 格 一个,明天 格 一个,相信总有一天能 格 出个结果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啥都没有 格 出来,王守仁十分苦恼,他开始意识到可能是方法不对,可他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整日冥思苦想,但无论如何,他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是能够成功的。因为他隐约地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了那个最终疑团的谜底。成功确实就要到来了,可是老天爷偏偏不做亏本买卖,在将真相透露给王守仁之前,它还要给他一次沉重的打击,考验他的承受能力,以确认他是否有足够的资格来获知这个最大的秘密。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六部九卿上书事件,事实证明,哲学家王守仁先生不是一个只会整日空想漫谈的人,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勇气。南京的言官戴铣上书被廷杖,大家都上书去救,由于刘瑾过于强势,很多人的奏折上都只谈从宽处理,唯独这位仁兄,不但要救人,还在奏章中颇有新意地给了这位司礼监一个响亮的称呼 权奸。刘瑾气坏了,在当时众多的上书者中,他特别关照了王守仁,不但打了他四十廷杖,还把他贬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这个职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贵州龙场招待所的所长。龙场就在今天的贵州省修文县(贵阳市管辖)境内,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那地方都还算不发达地区,在明代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没什么人,那里的招待所别说人,连鬼都不去住。王守仁原先大小也是个六品主事,结果一下子变成了王所长,那么龙场招待所所长是几品呢?答案是没品。也就是说大明国的官员等级序列里根本就没这一号人物,基本算是清除出高级公务员队伍了。于是,天资聪慧、进士出身的王哲学家就此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可这还没完,还有一场更为严峻的生死考验在等待着他。刘瑾是一个办事效率很高、做事很绝的人,他罢了王守仁的官,打了他的屁股,却并不肯就此甘休,为了一解心头之恨,他特地找来了杀手,准备在王守仁离开京城赴任途中干掉他。这一招确实出人意料,一般说来很难防备,可惜刘瑾并不真正了解王守仁。这位兄台虽然平日研究哲学,每天 格 物,看起来傻乎乎的,其实他还有着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王守仁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应该算是个人精,连他那考上状元的爹都被折腾得无可奈何,初中文化的刘瑾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他早就料到刘瑾不会放过他,便在经过杭州时玩了一个把戏,把自己的帽子和鞋子丢进了钱塘江,为了达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目的,王哲学家做戏也做了全套,还留了封遗书,大意是我因为被人整得很惨,精神压力太大,所以投江自尽了。这一招很绝,杀手们听说这人已经自尽,就回去交差了,更搞笑的是连杭州的官员们也信以为真,还专门派人在江边给他招魂。而与此同时,魂魄完好的王守仁已经流窜到了福建,他虽然保住了命,却面临着一个更为麻烦的问题 下一步怎么办?不能回京城了,更不想去贵州,想来想去也没出路,看来只能继续流窜当盲流了。可盲目流动也得有个流动方向才行,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在武夷山,王守仁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因为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老朋友。他乡遇故知,王守仁高兴之余,便向对方请教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他的这位朋友思考了很久,给了他一个天才的建议:还是算一卦吧。 (似曾相识)于是,一百多年前老朱同志参加革命前的那一幕又重演了,在王守仁紧张的注视下,算卦的结果出来了:利在南方。那就去南方吧。王守仁告别了朋友,踏上了新的征途,但他仍然不愿意去贵州,便选定了另一目的地 南京。此时他的父亲王华正在南京做官,而且还是高级干部 吏部尚书。但王守仁此去并非是投奔父亲,而且是秘密前往的,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挂了号,稍有不慎,可能会把父亲也拉下水。他之所以要去南京,只是因为还有一件事情没有了结。王守仁十分清楚,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传统古板的读书人,他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梦想,只希望儿子能够追随自己的足迹,好好读书做人,将来混个功名,可现实是残酷的,自己从小胡思乱想就不说了,十几年都没让他消停过,好不容易考中了个进士,现在还被免了官。事到如今前途已经没有了,要想避祸,看来也只能去深山老林隐居,但在这之前,必须给父亲一个交代。于是他连夜启程赶往南京,见到了他的父亲。父亲老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岁月磨砺,当年那个一本正经板着脸训人的中年人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满面风霜的老人。见到儿子的王华十分激动,他先前以为儿子真的死了,悲痛万分,现在见到活人,高兴得老泪纵横,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是不断地抹着眼泪。王守仁则生平第一次用愧疚的语气向父亲致歉:我意气用事,把功名丢了,对不起父亲大人。可是他听到的却是这样一个意外的答案:不,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对。王守仁诧异地抬起头,看着欣慰颔首的父亲,他这才明白,那个小时候刻板地管束自己,看似不通情理的父亲,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经过与 劣子 长达十余年的不懈 斗争 ,王华终于了解了儿子的本性和追求,他开始相信,这个 劣子 会成就比自己更为伟大的事业,他的未来不可限量。父子交谈之后,王华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你今后打算怎么办?王守仁叹了口气:我在这里只会连累父亲,京城也已回不去,只能找个地方隐居。这看来已经是唯一的方法,但王华却摇了摇头。你还是去上任吧。上任?到哪里上任?去当所长?毕竟你还是朝廷的人,既然委任于你,你就有责任在身,还是去吧。王守仁同意了,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这样,拜别了父亲,王守仁带领着随从,踏上了前往贵州龙场驿站的道路。在那里,他将经受有生以来最沉重的痛苦,并最终获知那个秘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