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8 21:20:54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是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它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并为经济结构服务。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48.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表面上是全社会的代表,是独立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力量,而本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工具。国家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种基本职能。49.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是具有确定规范的意识形态的联结方式。与经济基础、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依据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分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不同的形式。50.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作用。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社会进步的对抗性-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6 13:27:56有的思想家之所以否认社会是进步的,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社会历史中的残酷剥削、压迫、奴役、血与火,如奴隶社会把人不当人,资本主义血腥的原始积累等。历史唯物主义当 然 也是承认历史的这种残酷性、非人性的一面。但它并未因此走向社会退步论,而是认为这是社会历史进步的辩证法所在,就是说社会进步不是在田园牧歌声中进行的,而是在对抗中、 苦难中进行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对抗、苦难怎么能见进步!1.社会在对抗中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明确地指出: 当文明一开始的 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 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至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马恩全集》第4卷 ,第104页)因为进步是在劳动基础上实现的,而劳动是人的体力、智力的支出,是要流汗流 血的,是有苦难的,陕北人把劳动的人叫 受苦人 。而劳动的结果则给人以报偿,使社会 财富积累,社会进步。另外,劳动和社会形式常常使劳动者和所有者在分离状态下进行,义务与权利分离,所有者剥削劳动者,这也使社会进步在对抗中实现。马克思认为,社会在对 抗中进步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规律,不遵循此规律就要受惩罚。中国在49年以后不想搞市场经济,就是怕血与火,怕痛苦,结果违背文明进步规律。中国百年来人们头脑中有 避 苦情结 ,老想避免市场、剥消、私有制等血与火,结果违背了规律。直到78年才回到社会文明进步规律的轨道。虽然出现了下岗、失业、国资流失等社会不公等对抗形式,但社会在20年来总体趋势是进步的。2.对抗与进步的辩证统一。对抗和进步是对立中的统一。一方面,对抗中有进步。在剥削、压迫、失业、下岗、流血流汗、罢工、示威、阶级斗争等形式多样复杂的社会对抗中存 在着社会的进步、上升,存在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大家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但长城底下不知有多少民工的尸骨和孤儿寡妇的血泪。有研究房地产的学者说,现代城市中每 一座高楼大厦下都埋着血汗和尸骨(《读书》2003年第6期,第97页,李昌平文)经济学家何清涟在《现代化的陷阱》中揭示的公有资产流失现象也是社会对抗的表现。但对抗中有生产 力的发展,有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进步中有对抗。在劳动者和所有者分离、劳动和生产资料分离的社会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有矛盾性质:一方面他们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推动了 社会进步,同时他们自己不仅不能充分享用这些财富,而且这些财富会反过来成为奴役自己的手段。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劳动异化 。就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看,是社会进步,就劳动 者受自己产品的奴役来说是对抗,所以进步中有对抗。人总想着社会只有进步,没有对抗、没有血与火,没有残酷的优胜劣汰,但这只是人的主观意志,而所谓社会规律就是不依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因此,对抗血与火总是在人类生活中难以避免,基督教把这看作是人的欠缺性或罪性,并认为人的欠缺或罪是人的本质,而马克思则把它看作是文明进步的辩证法 。3.社会进步规律的意义。社会在对抗中进步的规律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的进步都具有深刻地指导和启发意义。一个社会如果老想逃避对抗,回避市场、私有、剥削、竞争、优胜劣 汰那社会就不会进步。党的十四大肯定市场经济,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十六大肯定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是符合社会在对抗中进步的规律的,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是求真 的表现,有真就会有美,因为合规律性和合的性是统一的。对个人来说,要进步也要有对抗。儒家讲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动心忍性,然后方能担当大任,基督讲苦难与恩典的统 一,流行歌曲中唱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些都是对在对抗中进步规律的不同形式的表现。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社会主义民主观-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31 18:47:04社会主义民主观: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基本点,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全部政治生活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轨道,即由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国家制度上,要求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证国家无产阶级性质;在政治过程中,要求在共产党领导下,支持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发展上,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l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系统的核心)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取得后者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权威阐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他构成一个政治系统中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权威通过社会化过程按自己所倡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并使其经过后者的认知过程逐步的内化为他们观念结构的一部分,赋予政治权威道德感召力和超越具体利害权衡的正当性。意识形态霸权( 01年名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用来表示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者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意识形态霸权指在国际关系中,通过新闻媒介、电视、广播、文艺作品等对外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实行意识形态渗透,使对手的信仰体系和政治稳定发生动摇,破坏其民众的团结性以及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促使对手向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演变的目的。美国的人权外交是典型。政治文明:是指政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动态概念。对此,现在有各种见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具体地说,政治文明包括价值目标、制度规范、组织体系三大方面,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文明的政治理念、政治秩序、政治目的。理念为先导、制度是关键载体,秩序是保证,目的是必备要素和价值追求。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30 23:00:5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仍然适用。2,社会主义的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存在发达的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这个一般条件继续发生作用。3,社会主义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首先,公有制存在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它们是生产资料和商品的不同所有者,相互交换产品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因而存在商品关系。集体所有制各个经济单位是不同的所有者,他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是通过商品关系实现。其次,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经济 利益的经济实体,它们在交换产品时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存在商品关系,第三,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个企业单位,都是独立的所有者,它们之间也必然存在商品关系。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 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须坚持;而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责、 权、利;条块分割;单纯依靠指令性计划管理,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上统收统支,平均主义严重;对外基本上是闭关自守。这些弊端阻碍着生产力发展。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智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分:以自主企业制度为基础;比较发育的市场;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四、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1,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2,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五、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1,发展是根本任务。我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依靠自己的发展。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消除旧体制的弊端和建立起新的体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正常的秩序被打乱,改革和发展就无法实现。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发展要为改革创造宽松有利的经济环境;改革要有力地促进发展;发展和改革都要以维护稳定为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