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4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3 17:11:57附件:2014年上半年高校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攻坚之年。2014年上半年高校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署,开展好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国内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学习领会以下8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六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七是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二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三要全面掌握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重大举措;四是正确理解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学习贯彻好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要突出强调 三个倡导 。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二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和两者各有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三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丰富和拓展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载体,在认知认同和践行上下功夫。三、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的核心要求和主要任务。一要正确认识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但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二要深刻领会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一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加强源头防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五是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六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2013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 十连增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现 十连快 。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展现出蓬勃的活力。把握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一要引导教育学生既要看到十年连增的大好局面,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在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与转化率低、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与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强忧患意识。二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农业工作的改革部署上来,统一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谷物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守住农村政策底线,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 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不忽略普通农户。重视农村 三留守 和 空心村 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三要讲清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讲清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化之路。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国梦宣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的重要举措。要在大学生中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深化中国梦的宣传阐释,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握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用中国梦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坚持 老虎 、 苍蝇 一起打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积极反响。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引导广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重大部署和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总要求,引导学生充分看到我们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坚决行动,充分看到党风切实改变的新成效。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六、理性客观看待经济社会热点问题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开放必将释放出新的活力,但改革也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大量存在,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坚定发展信心的任务很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很重,能否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关乎人心安定、关乎事业成败。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舆论 易感 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更好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稳定思想。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国际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一、认清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了解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动向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六个年头,世界经济总体仍在低速复苏,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帮助大学生认清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同时,要让他们看到其中的新动向。一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发达国家经济开始从低迷状态加速复苏,经济指标有所改善。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欧洲经济进入缓慢、多速复苏阶段,日本经济在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反弹。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拉动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消除,日本 安倍经济学 负面效应突出,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隐忧。三是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发达国家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再工业化为核心,以绿色增长和智能增长为基本方向,以新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调整特点则是,将由外部需求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推动为主,以自我调整为主。发达国家仍将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主动,保持竞争优势。二、关注大国对外战略调整动态,充分认识大国关系互动的复杂性全球化在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显著降低了大国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风险。无论在双边舞台,还是在多边场合,世界大国在调整中合作,在碰撞中握手,在角力中依存。要让大学生认清大国关系的复杂性,调整、碰撞、依存是大国相处之道。一是美国 东张西望 ,推进亚太 再平衡 战略,强调亚太是美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时对欧洲、中东政策进行 再平衡 ,拉紧美欧同盟关系,积极推动巴以重启和谈,加大推动解决叙利亚、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力度。二是 监听门 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双方在欧洲防务、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分歧犹存。三是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加大对亚太和中东等地区事务投入,进一步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俄与美英等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实现互访,但在 斯诺登事件 、叙利亚问题上,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场严重对立,与欧盟围绕欧盟 东部伙伴计划 分歧加深。四是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稳步推进。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中欧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致力于实现中国的 十二五 规划和 欧洲2020 战略有效对接。三、把握亚太地区的发展势头,深刻认识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与挑战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大对本地区投入,亚太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要让大学生看到中国与亚太各方利益交织,蕴含着提升影响力的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资源争夺与领土领海等争端此起彼伏,给我国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是亚洲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由本世纪初的不足20%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二是亚太区域合作持续推进。 10+1 、 10+3 、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以中韩、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三是亚太地区的复杂因素有所增多。一些地区国家处于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局势时起时伏。日本政治右倾化势头加剧,在历史问题上频开倒车。四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强调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促进了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四、认识中国特色外交的积极实践,全面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和落脚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上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全球视野、进取意识、开创精神,充分理解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一是赋予中国梦深刻世界意义,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理解认同。二是丰富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理论。新时期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不依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放弃维护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三是提出新形势下经略周边的大政方针,突出 亲、诚、惠、容 四字理念,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四是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在同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外交的特色,立足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中国外交的落脚点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解决各种不可持续的问题,为维护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延伸的正当权益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2015考试时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基本思路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正确把握他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关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们将其概括归纳为十个方面的基本思路。1.重要意义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群体思想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条件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2.重要地位论。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发展物质文明这一“硬实力”,同时也包括发展精神文明这一“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软实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素质、国民精神等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核”,离开这个“基本内核”,文化软实力就等于失去了灵魂。3.基本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来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4.思想渊源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扶贫济困”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我们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培育目标论。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这里,他指明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目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也是行动向导。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就必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在当今中国,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构建全体国民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6.培育原则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自觉遵循和把握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习近平所指出的,必须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需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形成一种使各行各业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形成真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7.培育重点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但是从培育重点和难点的角度来说,必须抓住两个重点群体:一是党员干部群体。干部是群众的领头羊,干部带了头群众才能有劲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去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二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为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8.培育载体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运用先进典型宣传。常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重大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连续十多年开展的“感动中国人物年度评选”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二是运用电影、电视、戏曲等文艺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好文化、文艺的教育功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价值观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三是通过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有效载体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四是发挥好公益广告宣传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效载体,具有很好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五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根据“微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和宣传力度。9.培育方法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结合新的社会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宣传引导方法,即通过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多种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之中,以此引领社会舆论取向;二是活动引领方法,即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三是以文化人方法,即习近平说的“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作用,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0.培育环境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构建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确保我们出台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中,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风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义的良好风气,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军队文职考试综合知识指导: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它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由条件所组织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交往活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式,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生活和交往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同时改变。所以,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其变化、发展的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点、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

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即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新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即推陈出新。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恩格斯说: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编辑:admin)